CN108630329B -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0329B
CN108630329B CN201710184714.6A CN201710184714A CN108630329B CN 108630329 B CN108630329 B CN 108630329B CN 201710184714 A CN201710184714 A CN 201710184714A CN 108630329 B CN108630329 B CN 108630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heat exchanger
built
upper header
lower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47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0329A (zh
Inventor
沈峰
龚春鸣
张圣君
孟现珂
费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847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0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0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0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0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0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18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包括:下联箱、上联箱和多个排管,下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进口,上联箱与下联箱相对地设在下联箱上方,上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出口,多个排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成排地设在下联箱和上联箱之间,多个排管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排管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内的流体由下端向上端流动,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外部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可以实现将安全内壳内的热量非能动地导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安全壳内置换热器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且外形整洁、在提高换热能力的情况下节省了内置换热器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设置在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用于在反应堆发生事故时能够长期非能动地导出安全壳内热量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发生事故时,需要将安全壳内的热量导出,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向安全壳喷淋冷却水的方法导出热量。但是这种喷淋冷却需要设置大的冷却水箱,水量有限,限制了冷却时间,无法真正做到无时限冷却。为此,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在安全壳内外设置空冷器形成换热系统,其中设在安全壳内部的换热器通常称为内置换热器。相关技术中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较多,占用的空间较大,影响核电厂安全壳非能动换热能力,并且结构比较复杂、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壳内置换热器,该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紧凑,热交换效果好,节省空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包括:下联箱、上联箱和多个排管,所述下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进口,所述上联箱与所述下联箱相对地设在所述下联箱上方,所述上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出口,多个所述排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成排地设在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之间,多个所述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下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所述排管的上端折弯与所述上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通过在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设置多个排管,多个排管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排管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内部的流体由下联箱、多个排管流向上联箱,即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内的流体由下端向上端流动,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外部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可以实现将安全内壳内的热量非能动地导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安全壳内置换热器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且外形整洁、在提高换热能力的情况下节省了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占用空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分别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排管,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一侧的所述排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一侧相连,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另一侧的所述排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另一侧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位于所述下联箱的中部的下方,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位于所述上联箱的中部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将所述上联箱左右两端的所述排管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同一侧的所述排管包括内侧排管和外侧排管,所述外侧排管的上端折弯与所述上联箱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内侧排管的上端折弯与所述上联箱的连接部的上方,所述外侧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下联箱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内侧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下联箱的连接部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侧排管的每个所述排管与所述外侧排管的每个所述排管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外侧排管的上端折弯和所述上联箱的连接部的圆心与相邻两个所述外排排管之间的所述内侧排管的上端折弯和所述上联箱的连接部的圆心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联箱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所述下联箱包括第一直管段和两个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直管段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位于所述第一直管段下方,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轴线平行,两个所述直管段的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端部相连,所述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第二直管段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排管,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一侧的所述排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上联箱的一侧相连,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另一侧的所述排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上联箱的另一侧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位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中部的上方,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位于所述上联箱的中部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同轴设置且将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上的所述排管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二直管段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分别形成为圆形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管设在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所述排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折弯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分别为一个,且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分别设在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外侧的相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分别形成为椭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管设在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所述排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折弯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联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所述上联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排管布局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内置换热器;
10:上联箱;11:内置换热器出口;
20:下联箱;21:内置换热器进口;22:第一直管段;23:第二直管段;
30:排管;31:外侧排管;32:内侧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5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包括:下联箱20、上联箱10和多个排管30,下联箱20上设有内置换热器进口21,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相对地设在下联箱20上方,上联箱10上设有内置换热器出口11,多个排管30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成排地设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之间,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20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10的至少一侧相连。
换言之,该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主要由下联箱20、上联箱10和多个排管30组成,内置换热器进口21布置在下联箱20上,内置换热器出口11布置在上联箱10上,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相对地设置,且上联箱10位于下联箱20的上方。
此外,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之间布置有多个排管30,多个排管30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之间形成多排,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至少一端相连接,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至少一端相连接。
通过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之间设置有多个排管30,并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相连接形成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整体,不仅提高了换热性能,有利于将内置换热器100内的热量及时的导出,防止热量积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通过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之间设置多个排管30,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20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10的至少一侧相连,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内部的流体由下联箱20、多个排管30流向上联箱10,即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内的流体由下端向上端流动,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外部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可以实现将安全内壳内的热量非能动地导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且外形整洁、在提高换热能力的情况下节省了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的占用空间。
可选地,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分别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
如图1所示,上联箱10所形成的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下联箱20形成的直管同样沿水平方向延伸,上联箱1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垂直,即在水平方向上上联箱10形成的直管与多个排管30上端折弯后保持垂直,下联箱2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垂直,即在水平方向上下联箱20形成的直管与多个排管30下端折弯后保持垂直,在竖直方向上结构对称,外形美观。
优选地,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两侧分别设有排管30,位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一侧的排管3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一侧相连,位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另一侧的排管3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另一侧相连。
参照图1,也就是说,在上联箱10的两侧分别布置有排管30,在下联箱20的两侧同样分别布置有排管30,在上联箱10的一侧的排管30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一侧相连通,在下联箱20的一侧的排管30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一侧相连通,在上联箱10的另一侧的排管30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另一侧相连通,在下联箱20的另一侧的排管30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另一侧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同侧的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该侧相连通,且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该侧相连通,通过将排管30分别布置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两侧,可以使得流体由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分别通过下联箱20两侧的排管30向上流入到上联箱10,大大地增加了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效果,且结构对称,符合审美需求。
有利地,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下联箱20的中部的下方,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中部的上方。
如图2所示,内置换热器进口21设置在下联箱20的下方,且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下联箱20的下部的正中央,内置换热器出口11设置在上联箱10的上方,且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上部的正中央,这样通过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去的流体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均匀的流向下联箱20的两侧,进而由多个排管30流向上联箱10,通过布置在上联箱10上端中央的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使得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两侧的换热均匀,提升了换热性能,外形美观。
优选地,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将上联箱10左右两端的排管30间隔开。
也就是说,在下联箱20上内置换热器进口21的两端分别布置有排管30,在上联箱10上内置换热器出口11的两端分别布置有排管30,即上联箱10左右两端的排管30通过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间隔开来,在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将上联箱10上的排管30一分为二,这样在上联箱10的两侧的换热效果均匀,使得热量可以由上联箱10的两侧等分的排管30散发,加强了整体的性能。
可选地,位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同一侧的排管30包括内侧排管32和外侧排管31,外侧排管31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10的连接部位于内侧排管32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上方,外侧排管31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20的连接部位于内侧排管32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20的连接部的下方。
换句话说,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之间的同一侧的排管30主要由内侧排管32和外侧排管31组成,外侧排管31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形成上联箱10的外侧排管31连接部,内侧排管32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形成上联箱10的内侧排管32连接部,上联箱10的外侧排管31连接部位于上联箱10的内侧排管32连接部的上方,外侧排管31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形成下联箱20的外侧排管31连接部,内侧排管32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形成下联箱20的内侧排管32连接部,下联箱20的外侧排管31连接部位于下联箱20的内侧排管32连接部的下方,即外侧排管31包覆在内侧排管32的外侧,形成内外两层排管30,以加强换热效果。
优选地,内侧排管32的每个排管30与外侧排管31的每个排管30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布置。
也就是说,外侧排管31中的每个排管30与内侧排管32中的每个排管30在水平方向上交叉排列,,通过将内侧排管32的多个排管30分别与外侧排管31的多个排管30之间错开设置,可以使得内侧排管32中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即外侧排管31不会对内侧排管32形成阻挡,不会阻碍内侧排管32的热量排放,进而对内侧排管32的换热影响很小。
有利地,相邻两个外侧排管31的上端折弯和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圆心与相邻两个外侧排管31之间的内侧排管32的上端折弯和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圆心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
可以理解的是,每相邻的两个外侧排管31的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圆心与每相邻两个外侧排管31之间的内侧排管32的上端折弯和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圆心呈等边三角形排布,即每相邻两个外侧排管31之间的内侧排管32的上端折弯和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圆心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外侧排管31的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圆心的中部,这样排布可以很好的避免外侧排管31对内侧排管32的遮挡,有利于内侧排管32排出热量。
参照图6,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排管30的直径用d来表示,每相邻的两个外侧排管31与位于其中部的一个内侧排管32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该等边三角形的角度用t表示,t均为60°,此外,每相邻的两个外侧排管3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每相邻的两个外侧排管31分别与位于其中部的内侧排管的圆心距也为L,其中,L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优选地,L为80mm,即每相邻的两个外侧排管31的圆心距为80mm时,散热效果较好,L的取值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可以知晓的。
有利地,上联箱10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下联箱20包括第一直管段22和两个第二直管段23,第一直管段22和第二直管段23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个第二直管段23位于第一直管段22下方,两个第二直管段23同轴设置且两个第二直管段23的轴线与第一直管段22的轴线平行,两个直管段的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直管段22的端部相连,排管30的下端折弯与第二直管段23相连。
如图8至图10所示,上联箱10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管布置,下联箱20主要由第一直管段22和两个第二直管段23组成,第一直管段2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两个第二直管段23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两个第二直管段23位于第一直管段22的下方,两个第二直管段23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直管段23之间间隔有距离,且两个第二直管段23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一直管段22的正下方,即两个第二直管段23的轴线重合,第一直管段22的轴线与两个第二直管段23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直管段23的两个外端(即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直管段22的两端相连通,且两个第二直管段23与排管30的下端相连通,通过将排管30与两个第二直管段23相连接,可以将排管30分成左右两部分,有利于对排管30的合理布局。
可选地,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两侧分别设有排管30,位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一侧的排管3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第二直管段23和上联箱10的一侧相连,位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另一侧的排管3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第二直管段23和上联箱10的另一侧相连。
也就是说,排管30位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两侧,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一侧的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同侧相连接,下端折弯后与第二直管段23的同侧相连接,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另一侧的排管30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同侧相连接,下端折弯后与第二直管段23的同侧相连接,即位于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两侧的排管30,上端折弯后分别对应与上联箱10的两侧相连接,下端折弯后分别对应与第二直管段23的两侧相连接,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两侧的排管30关于上联箱10和第二直管段23的轴线结构对称,不仅结构紧凑,且外形美观。
优选地,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第一直管段22的中部的上方,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中部的上方。
参照图9,内置换热器进口21布置在第一直管段22上表面的正中央位置,内置换热器出口11布置在上联箱10上表面的正中央位置,即流体由内置换热器进口21流进第一直管段22后分成左右两路,分别向下流入两个第二直管段23内,经排管30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内,最后通过上联箱10中部的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通过将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分别设置在上联箱10中部上方和第一直管段22上方,不仅结构简单,且可以使得流体在内置换热器100的左右两侧均匀流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同轴设置且将两个第二直管段23上的排管30间隔开。
也就是说,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的轴线重合,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所在的轴线位于两个第二直管段23上的排管30的中部(也即是中心位置),且将两个第二直管段23上的排管30间隔开来,即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所在的轴线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两个第二直管段23及与两个第二直管段23相连接的排管30,有利于流体由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第一直管段22后,分成左右两路通过内置换热器进口21两侧的排管30流动换热,流体流动均匀,进而使得排管30的换热效果均匀,换热效率高。
优选地,第一直管段22与第二直管段23一体成型,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下联箱20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的装配效率,保证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可选地,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分别形成为圆形管。
如图11所示,上联箱10呈圆环形管布置,下联箱20同样呈圆环形管布置,上联箱10形成的环形管和下联箱20形成的环形管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且相对布置,即上联箱10形成的圆形管与下联箱20形成的圆形管同轴设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具体地,排管30设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外侧,排管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折弯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外侧相连。
也就是说,排管30布置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外侧,排管30的上端向内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外侧相连接,排管30的下端向内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外侧相连接,每个排管30在竖直方向上的延伸方向分别与上、下联箱20的轴线平行布置,且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沿着上联箱10的周向与上联箱10相连,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沿着下联箱20的周向与下联箱20相连,多个排管30共同形成为圆柱状,即内置换热器100呈圆柱状分布,整个结构可靠、稳定,外形美观。
优选地,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分别为一个,且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分别设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外侧的相同位置。
参照图1、图8和图11,内置换热器100上具有一个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内置换热器进口21布置在下联箱20的外侧,内置换热器出口11布置在上联箱10的外侧,且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相对,即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相同位置分别布置有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将沿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周向分布的排管30间隔开来,流体从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后,沿着下联箱20圆形管流动,经过排管30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后,沿着上联箱10的圆形管流动,最终通过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
可选地,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分别形成为椭圆形。
如图14和图15所示,上联箱10呈椭圆形管状布置,下联箱20同样呈椭圆形管状布置,上联箱10形成的椭圆形和下联箱20形成的椭圆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且相对布置,即上联箱10形成的椭圆形与下联箱20形成的椭圆形同轴设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具体地,排管30设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外侧,排管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折弯与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外侧相连。
也就是说,排管30布置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外侧,排管30的上端向内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外侧相连接,排管30的下端向内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外侧相连接,每个排管30在竖直方向上的延伸方向分别与上、下联箱20的轴线平行布置,且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沿着上联箱10的周向与上联箱10相连,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沿着下联箱20的周向与下联箱20相连,多个排管30共同形成为椭圆柱状,即内置换热器100呈椭圆形柱状分布,整个结构可靠、稳定,外形美观。
优选地,下联箱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内置换热器进口21,上联箱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内置换热器出口11。
参照图14,内置换热器100上具有两个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两个内置换热器出口11,内置换热器进口21布置在下联箱20的外侧,且两个内置换热器进口21分别位于下联箱20的两端,内置换热器出口11布置在上联箱10的外侧,且两个内置换热器出口11分别位于上联箱10的两端,且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相对,即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相同位置分别布置有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将沿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的周向分布的排管30间隔开来,流体分别从下联箱20两端的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后,沿着下联箱20椭圆形管流动,然后经过排管30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后,沿着上联箱10的椭圆形管流动,最终分别通过上联箱10两端的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包括:下联箱20、上联箱10和多个排管30,其中,内置换热器进口21布置在下联箱20上,内置换热器出口11布置在上联箱10上,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且相对布置,上联箱10位于下联箱20的上方。
排管30的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相连,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相连,外侧排管31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连接部位于内侧排管32上端折弯后与上联箱10的连接部的上方,外侧排管31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连接部位于内侧排管32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连接部的下方,且每个内侧排管32位于相邻两个外侧排管31的中间,即外侧排管31与内侧排管32交错布置。
实施例一:
上联箱10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直管,下联箱20同样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直管,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下联箱20的中部下侧,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中部上侧,即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同轴设置且开口朝向相反,即内置换热器进口21在下联箱20的下侧开口向下,内置换热器出口11在上联箱10的上侧开口向上,排管30分别布置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的两侧,即排管30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布置。
流体可以通过下联箱20下方的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经过下联箱20两侧的排管30竖直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内,然后通过上联箱10上方的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
实施例二:
上联箱10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直管,下联箱20主要由一个第一直管段22和两个第二直管段23组成,第一直管段22位于两个第二直管段23的正上方,第一直管段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直管段23相连,两个第二直管段23间隔开布置,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下联箱20第一直管段22的中部上侧,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中部上侧,即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内置换热器出口11同轴设置且开口朝向相同,即内置换热器进口21在第一直管段22的上侧开口向上,内置换热器出口11在上联箱10的上侧开口向上,排管30分别布置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的两侧,即排管30在上联箱10与下联箱20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布置,排管30的下端折弯后与下联箱20的第二直管段23相连接。
流体由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一分为二,即沿着第一直管段22的两侧分别流入两个第二直管段23,然后经由与第二直管段23相连通的排管30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最后通过上联箱10上侧的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
实施例三:
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分别形成为同样尺寸的圆形管,内置换热器100包括一个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一个内置换热器出口11,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下联箱20的外侧,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外侧,且内置换热器进口21与内置换热器出口11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上的位置相同,排管30的上端向内折弯后与上联箱10相连,排管30的下端向内折弯后与下联箱20相连,排管30沿着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周向分布,呈圆柱状布置。
流体从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后,沿着下联箱20圆形管流动,经过排管30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后,沿着上联箱10的圆形管流动,最终通过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
实施例四:
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分别形成为同样尺寸的椭圆形管,内置换热器100包括两个内置换热器进口21和两个内置换热器出口11,内置换热器进口21位于下联箱20的两端外侧,内置换热器出口11位于上联箱10的两端外侧,且内置换热器进口21与内置换热器出口11在下联箱20和上联箱10上的位置相同,排管30的上端向内折弯后与上联箱10相连,排管30的下端向内折弯后与下联箱20相连,排管30沿着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的周向分布,呈椭圆柱状布置。
流体分别从下联箱20两端的内置换热器进口21进入下联箱20后,沿着下联箱20椭圆形管流动,然后经过排管30向上流动进入上联箱10后,沿着上联箱10的椭圆形管流动,最终分别通过上联箱10两端的内置换热器出口11流出。
总之,内置换热器100的四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中,每种结构形式均包括:上联箱10、下联箱20、内置换热器进口21、内置换热器出口11、多个排管30,四种结构形式具有相同的排管30尺寸参数与排布方式,但具有不同的联箱结构形式和不同的流体进出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此,通过在上联箱10和下联箱20之间设置多个排管30,多个排管30的下端折弯与下联箱20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排管30的上端折弯与上联箱10的至少一侧相连,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内部的流体由下联箱20、多个排管30流向上联箱10,即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内的流体由下端向上端流动,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外部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可以实现将安全内壳内的热量非能动地导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且外形整洁、在提高换热能力的情况下节省了内置换热器100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联箱,所述下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进口;
上联箱,所述上联箱与所述下联箱相对地设在所述下联箱上方,所述上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出口;
多个排管,多个所述排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成排地设在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之间,多个所述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下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所述排管的上端折弯与所述上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
所述上联箱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所述下联箱包括第一直管段和两个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直管段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位于所述第一直管段下方,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轴线平行,两个所述直管段的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端部相连,所述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第二直管段相连,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位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中部的上方,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位于所述上联箱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二直管段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排管,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一侧的所述排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上联箱的一侧相连,位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另一侧的所述排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折弯与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上联箱的另一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同轴设置且将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上的所述排管间隔开。
4.一种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联箱,所述下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进口;
上联箱,所述上联箱与所述下联箱相对地设在所述下联箱上方,所述上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出口,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分别形成为圆形管,所述上联箱呈圆环形管布置,所述下联箱同样呈圆环形管布置,所述上联箱形成的环形管和所述下联箱形成的环形管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且相对布置;
多个排管,多个所述排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成排地设在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之间,多个所述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下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所述排管的上端折弯与所述上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设在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所述排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折弯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分别为一个,且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和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分别设在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的外侧的相同位置。
7.一种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联箱,所述下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进口;
上联箱,所述上联箱与所述下联箱相对地设在所述下联箱上方,所述上联箱上设有内置换热器出口,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分别形成为椭圆形,所述上联箱呈椭圆形管状布置,所述下联箱同样呈椭圆形管状布置,所述上联箱形成的椭圆形和所述下联箱形成的椭圆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且相对布置;
多个排管,多个所述排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成排地设在所述下联箱和所述上联箱之间,多个所述排管的下端折弯与所述下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多个所述排管的上端折弯与所述上联箱的至少一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设在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所述排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折弯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的外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内置换热器进口,所述上联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内置换热器出口。
CN201710184714.6A 2017-03-24 2017-03-24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Active CN108630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714.6A CN108630329B (zh) 2017-03-24 2017-03-24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714.6A CN108630329B (zh) 2017-03-24 2017-03-24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0329A CN108630329A (zh) 2018-10-09
CN108630329B true CN108630329B (zh) 2024-05-31

Family

ID=6370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4714.6A Active CN108630329B (zh) 2017-03-24 2017-03-24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03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5391A (zh) * 2021-03-05 2021-06-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采用自流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06271D0 (en) * 2003-03-19 2003-04-23 Calsonic Kansei Uk Ltd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s
JP2006322627A (ja) * 2005-05-17 2006-11-30 Toshiba Corp 熱交換器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原子炉格納容器システム
CN202948740U (zh) * 2012-12-21 2013-05-2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ap1000核电厂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CN103267423A (zh) * 2013-05-10 2013-08-2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的热交换器
CN103420478A (zh) * 2013-07-08 2013-12-04 常州大学 一种曝气装置
CN203364649U (zh) * 2013-05-10 2013-12-2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换热器的支撑结构
CN103900255A (zh) * 2012-12-24 2014-07-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燃气炉及其热交换器组件
WO2015025365A1 (ja) * 2013-08-20 2015-0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空調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5180665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热水器和形成热水器的方法
WO2016011569A1 (zh) * 2014-07-24 2016-01-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安全壳冷却系统及安全壳与反应堆压力容器联合冷却系统
CN205230604U (zh) * 2015-11-06 2016-05-11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核电安全壳冷热循环强化换热系统
KR20160139528A (ko) * 2015-05-28 2016-12-07 주식회사 동화엔텍 플러깅이 가능한 스파이럴 플로우 타입의 열교환기
CN106531244A (zh) * 2016-11-28 2017-03-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可用于浮动核电站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CN206774253U (zh) * 2017-03-24 2017-12-1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99132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Bliss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06271D0 (en) * 2003-03-19 2003-04-23 Calsonic Kansei Uk Ltd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s
JP2006322627A (ja) * 2005-05-17 2006-11-30 Toshiba Corp 熱交換器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原子炉格納容器システム
CN202948740U (zh) * 2012-12-21 2013-05-2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ap1000核电厂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CN103900255A (zh) * 2012-12-24 2014-07-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燃气炉及其热交换器组件
CN103267423A (zh) * 2013-05-10 2013-08-2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的热交换器
CN203364649U (zh) * 2013-05-10 2013-12-2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换热器的支撑结构
CN103420478A (zh) * 2013-07-08 2013-12-04 常州大学 一种曝气装置
WO2015025365A1 (ja) * 2013-08-20 2015-0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空調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5180665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热水器和形成热水器的方法
WO2016011569A1 (zh) * 2014-07-24 2016-01-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安全壳冷却系统及安全壳与反应堆压力容器联合冷却系统
KR20160139528A (ko) * 2015-05-28 2016-12-07 주식회사 동화엔텍 플러깅이 가능한 스파이럴 플로우 타입의 열교환기
CN205230604U (zh) * 2015-11-06 2016-05-11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核电安全壳冷热循环强化换热系统
CN106531244A (zh) * 2016-11-28 2017-03-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可用于浮动核电站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CN206774253U (zh) * 2017-03-24 2017-12-1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0329A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4153B (zh) 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
ES2821909T3 (es) Generador de vapor y procedimiento de protección de tubos contra vibraciones del interior de un generador de vapor
CN108630327B (zh) 非能动安全壳换热器系统
CN108630329B (zh) 安全壳内置换热器
CN106440883A (zh) 卧式管壳式换热器
CN104457335B (zh) 一种盘管式换热器
CN108630328B (zh) 非能动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系统
CN203824383U (zh) 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12030279U (zh) 缠绕管式换热器
KR101072804B1 (ko) 직관과 나선관이 혼합된 전열관이 구비된 일체형 원자로용 증기 발생기
CN203454869U (zh) 多块连续折流板支撑高效换热管换热器
CN216159690U (zh) 换热器
CN204787960U (zh) 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
CN212205796U (zh) 一种石墨列管式换热器用组合式折流板结构
CN206890853U (zh) 水箱内胆、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203069030U (zh) 一种新型压水堆核电厂卸压箱冷却水管
CN220418170U (zh) 换热器
CN206401036U (zh) 反应堆安全壳外置空冷器
CN210718219U (zh) 改进型蒸发器
CN212158244U (zh) 一种多管程偏心换热器
CN108154941B (zh) 反应堆安全壳外置空冷器
CN214792690U (zh) 一种折流板换热器及石油加工系统
CN108154942B (zh) 非能动安全壳外置空冷器装置
CN217654341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4581942U (zh) 一种回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