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8472B - 滚轮模块 - Google Patents

滚轮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8472B
CN108628472B CN201711095628.4A CN201711095628A CN108628472B CN 108628472 B CN108628472 B CN 108628472B CN 201711095628 A CN201711095628 A CN 201711095628A CN 108628472 B CN108628472 B CN 108628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ce
whee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56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8472A (zh
Inventor
林金源
苏志文
颜宏哲
邓永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US15/871,0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88451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628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8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8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8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轮模块,包括调节轮、滚轮以及传动机构。调节轮具有调节部。滚轮包括接触部。传动机构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调节轮的调节部,而第二端邻近滚轮。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相对于调节部产生位移,以使传动机构的第二端施予力至接触部,而力的大小与滚轮的转动力量呈正比。

Description

滚轮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输入装置的滚轮模块。
背景技术
鼠标是搭配视窗界面应用程序使用的输入装置,其可以控制游标于屏幕上的显示位置,并利用功能按键点选的方式,开启应用程序或执行其他相关功能。目前在个人电脑的使用族群中,鼠标是除了键盘之外最常见的一种输入装置。然而,目前的鼠标的滚轮转动扭距都是固定不变的,也即鼠标的滚轮模块于滚轮旋转时仅能提供使用者单一种段落手感的情况,而单一种段落手感的鼠标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模块,其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而随时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以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段落手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滚轮模块,其包括调节轮、滚轮以及传动机构。调节轮具有调节部。滚轮包括接触部。传动机构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调节轮的调节部,而第二端邻近滚轮。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相对于调节部产生位移,以使传动机构的第二端施予力至接触部,而力的大小与滚轮的转动力量呈正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部为斜面,而力为接触力。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通过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使传动机构的第二端施予接触力而直接抵接至滚轮的接触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模块还包括弹性件,抵接传动机构的第一端的一侧。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通过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以使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而改变传动机构的第二端施予至接触部的接触力的大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模块还包括定位机构,抵接调节轮相对远离传动机构的一侧。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通过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定位机构提供反作用力而固定调节轮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模块还包括定位杆以及弹簧。定位杆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抵接调节轮相对远离传动机构的一侧。弹簧抵接定位杆的第二侧。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通过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弹簧提供反作用力而固定调节轮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模块还包括弹性件,抵接传动机构的第二端的一侧面。当传动机构的第二端相对远离滚轮时,提供弹力以稳定传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部为螺纹臂,而力为接触力,且传动机构的第二端包括多个摩擦弹片。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摩擦弹片施予接触力而直接抵接至接触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同步旋转,且第一滚轮的外径大于第二滚轮的外径,而第二滚轮包括接触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部为螺纹臂,接触部为金属环,而传动机构为磁性元件,且力为非接触力。当转动调节轮时,磁性元件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磁性元件的第二端相对于金属环施予非接触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轮模块还包括摩擦片,套设于滚轮相对邻近磁性元件的第二端的一侧上,且位于金属环与磁性元件之间。当转动调节轮时,磁性元件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磁性元件的第二端相对于金属环施予非接触力,以改变金属环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其中摩擦片的材质为塑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滚轮模块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滚轮模块的设计中,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相对于调节轮的调节部产生位移,以使传动机构的第二端施予力至滚轮的接触部,而上述力的大小与滚轮的转动力量呈正比。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随时转动调节轮以调整滚轮的转动力量,藉此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简言之,本发明的滚轮模块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而调整段落手感。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示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B示出为图1A的滚轮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C示出为图1A的滚轮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A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2B示出为图2A的滚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A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3B示出为图3A的滚轮模块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基座;
12:开口;
100a、100b、100c、100d:滚轮模块;
110a、110b、110c、110d:调节轮;
112a、112b、112c、112d:调节部;
113a、113b:一侧;
120a、120b、120c、120d:滚轮;
121c:第一滚轮;
122a、122c、122d:接触部;
123c:第二滚轮;
125c:摩擦弹片;
125d:一侧;
130a、130b、130c、130d:传动机构;
132a、132b、132c、132d:第一端;
133a:一侧;
134a、134b、134c、134d:第二端;
135b:一侧面;
140a:弹性件;
140b:定位杆;
142b:第一侧;
144b:第二侧;
150a:定位机构;
150b:弹簧;
160b:弹性件;
170d:摩擦片;
F1、F2、F3、F4:力。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A示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B示出为图1A的滚轮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C示出为图1A的滚轮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与图1C,在本实施例中,滚轮模块100a包括调节轮110a、滚轮120a以及传动机构130a。调节轮110a具有调节部112a。滚轮120a包括接触部122a。传动机构130a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132a与第二端134a,第一端132a连接调节轮110a的调节部112a,而第二端134a邻近滚轮120a。当转动调节轮110a时,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相对于调节部112a产生位移,而使传动机构130a的第二端134a施予力F1至接触部122a,而力F1的大小与滚轮120a的转动力量呈正比。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a适于安装于输入装置的基座10上,其中输入装置例如是鼠标装置,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A与图1B所示,基座10具有一开口12,而调节轮110a安装于开口12内,且部分调节轮110a暴露于开口12外,以供使用者用可用手指转动调节轮110a。此处,调节轮110a的调节部112a具体化为斜面。再者,本实施例的滚轮120a的外径大于调节轮110a的外径,其中滚轮120a的接触部122a具体化是由多个凸点所组成,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130a具体化为金属弹片,其中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二端134a的延伸方向,且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与第二端134a位于不同平面上。当使用者由基座10的开口12处转动调节轮110a时,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通过调节轮110a的调节部112a(即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使传动机构130a的第二端134a施予力F1(即接触力)而直接抵接至滚轮132a的接触部122a(即凸点之间)。
请再参考图1A与图1B,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a还包括弹性件140a,抵接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的一侧133a,其中当转动调节轮110a时,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通过调节部112a(即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以使弹性件140a产生弹性变形(如压缩或拉伸),而改变传动机构130a的第二端134a施予至接触部122a的力F1(即接触力)的大小。值得一提的是,当调节轮110a恢复到初始位置(如转动角度为0度)时,传动机构130a可通过弹性件140a来恢复至原本的位置。此处,弹性件140a具体化为弹簧,但并不以此为限。
此外,请再同时参考图1A与图1C,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a还包括定位机构150a,抵接调节轮110a相对远离传动机构130a的一侧113a,其中当转动调节轮110a时,传动机构130a的第一端132a通过调节部112a(即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定位机构150a可以提供反作用力而固定调节轮110a的位置。此处,定位机构150a具体化为扭簧,以提供扭力而使调节轮110a复位,但并不以此为限。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a是利用转动调节轮110a来改变传动机构130a对滚轮120a的施力程度。依据传动机构130a的横向旋转位移的程度,会使传动机构130a的第二端134a对滚轮120a的接触部122a产生不同的力F1(即接触力,如正向压力),进而使传动机构130a与滚轮120a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力。此时,使用者拨动滚轮120a时,若力F1越大,则滚轮120a所需的转动力量越大,也即具有较重段落手感;反之,若力F1越小,则滚轮120a所需的转动力量越小,也即具有较轻的段落手感。因此,力F1的大小与滚轮120a的转动力量呈正比。通过上述,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随时转动调节轮110a以调整滚轮120a的转动力量,藉此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故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a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而调整段落手感。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2A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侧视示意图。图2B示出为图2A的滚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图2A以及图2B,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b与图1A的滚轮模块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b还包括定位杆140b以及弹簧150b,并以定位杆140b与弹簧150b来取代图1A的定位机构150a。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定位杆140b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142b与第二侧144b。定位杆140b的第一侧142b抵接调节轮110b相对远离传动机构130b的一侧113b。弹簧150b抵接定位杆140b的第二侧144b。当转动调节轮110b时,传动机构130b的第一端132b通过调节轮110b的调节部112b(即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此时,弹簧150b提供反作用力而固定调节轮110b的位置。简言之,本实施例以定位杆140b与弹簧150b作为调节轮110b的定位装置,以固定调节轮110b的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b还包括弹性件160b,抵接传动机构130b的第二端134b的一侧面135b。当传动机构130b的第二端134b相对远离滚轮120b时,弹性件160b提供弹力以稳定传动机构130b。也就是说,当传动机构130b的第二端134b相对远离滚轮120b时,本实施例的弹性件160b可以让传动机构130b处于平衡的稳定位置。换言之,在传动机构130b的第二端134b相对远离滚轮120b时,滚轮120b不受传动机构130b的干涉,可以自由旋转。此处,弹性件160b例如是弹簧,但并不以此为限。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b是通过调节轮110b的调节部112b(即斜面)的高低,带动调整传动机构130b的横向旋转位移的角度,让传动机构130b的第二端134b对滚轮120b施予不同的力F2(即接触力,如正向压力),藉此改变滚轮120b的转动力量。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随时转动调节轮110b以调整滚轮120b的转动力量,藉此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故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b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而调整段落手感。
图3A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B示出为图3A的滚轮模块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请先同时参考图1A、图3A与图3B,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c与图1A的滚轮模块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滚轮120c包括第一滚轮121c与第二滚轮123c。第一滚轮121c与第二滚轮123c同步旋转,且第一滚轮121c的外径大于第二滚轮123c的外径,其中第二滚轮123c包括接触部122c。此处,接触部122c例如是由多个凹槽所组成。
再者,本实施例的调节轮110c的调节部112c具体化为螺纹臂,而传动机构130c具体化为摩擦弹片,且传动机构130c的第二端134c包括多个摩擦弹片125c。当转动调节轮110c时,传动机构130c的第一端132c通过调节部112c(即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即左右移动),而使摩擦弹片125c施予力F3(即接触力,如正向压力)而直接抵接至滚轮120c的接触部122c(即凹槽内)。此时,传动机构130c的第二端134c与第二滚轮123c是在水平轴心位置处直接抵接,而传动机构130c作用到第二滚轮123c上的力F3是在第二滚轮123c的中心位置上。如此一来,传动机构130c与第二滚轮123c因直接抵接而产生摩擦力的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力与滚轮120c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使用者按压第一滚轮121c的按压力量是垂直于此平面,所以并不影响使用者按压第一滚轮121c的能力。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c是通过转动调节轮110c以带动传动机构130c横向位移,让传动机构130c的第二端134c对第二滚轮123c施予不同的力F3(即接触力,如正向压力),藉此改变第一滚轮121c的转动力量。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随时转动调节轮110c以调整第一滚轮121c的转动力量,藉此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故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c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而调整段落手感。
图4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A与图4,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d与图3A的滚轮模块100c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滚轮120d的接触部122d为金属环,而传动机构130d为磁性元件。当转动调节轮110d时,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一端132d通过调节轮110d的调节部112d(即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二端134d相对于滚轮120d的接触部122d(即金属环)施予力F4(非接触力,如磁力)。
再者,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d还包括摩擦片170d,套设于滚轮120d相对邻近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二端134d的一侧125d上,且位于接触部122d(即金属环)与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二端134d之间。当转动调节轮110d时,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一端132d通过调节轮110d的调节部112d(即螺纹臂),而使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二端134d相对于滚轮120d的接触部122d(即金属环)施予力F4(非接触力,如磁力),以改变接触部122d(即金属环)与摩擦片170d之间的摩擦力。此处,摩擦片170d的材质例如是塑胶。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d是通过转动调节轮110d以带动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横向位移,让传动机构130d(即磁性元件)的第二端134d施予力F4(非接触力,如磁力)以靠近或远离滚轮120d的接触部122d(即金属环),藉此来改变滚轮120d的转动力量。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随时转动调节轮110d以调整滚轮120d的转动力量,藉此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故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100d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而调整段落手感。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滚轮模块的设计中,当转动调节轮时,传动机构的第一端相对于调节轮的调节部产生位移,而使传动机构的第二端施予力至滚轮的接触部,而上述力的大小与滚轮的转动力量呈正比。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随时转动调节轮以改变滚轮的转动力量,藉此变更成不同的段落模式。简言之,本发明的滚轮模块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而调整段落手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轮,具有调节部;
滚轮,包括接触部;以及
传动机构,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轮的所述调节部,而所述第二端邻近所述滚轮,其中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调节部产生位移,以使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二端施予力至所述接触部而改变滚轮的转动力量,其中所述力的大小与所述滚轮的转动力量呈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斜面,而所述力为接触力,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使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二端施予所述接触力而直接抵接至所述滚轮的所述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抵接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以使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而改变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二端施予至所述接触部的所述接触力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机构,抵接所述调节轮相对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所述定位机构提供反作用力而固定所述调节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杆,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抵接所述调节轮相对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以及
弹簧,抵接所述定位杆的所述第二侧,其中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斜面产生横向旋转位移,而所述弹簧提供反作用力而固定所述调节轮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抵接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二端的一侧面,当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二端相对远离所述滚轮时,提供弹力以稳定所述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螺纹臂,而所述力为接触力,且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二端包括多个摩擦弹片,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所述多个摩擦弹片施予所述接触力而直接抵接至所述接触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径,而所述第二滚轮包括所述接触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螺纹臂,所述接触部为金属环,而所述传动机构为磁性元件,且所述力为非接触力,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磁性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所述磁性元件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金属环施予所述非接触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摩擦片,套设于所述滚轮相对邻近所述磁性元件的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上,且位于所述金属环与所述磁性元件之间,当转动所述调节轮时,所述磁性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螺纹臂产生横向位移,而使所述磁性元件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金属环施予所述非接触力,以改变所述金属环与所述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其中所述摩擦片的材质为塑胶。
CN201711095628.4A 2017-03-16 2017-11-09 滚轮模块 Active CN108628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71,063 US10884519B2 (en) 2017-03-16 2018-01-15 Scroll wheel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2518P 2017-03-16 2017-03-16
US62/472,518 2017-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8472A CN108628472A (zh) 2018-10-09
CN108628472B true CN108628472B (zh) 2021-06-15

Family

ID=6370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5628.4A Active CN108628472B (zh) 2017-03-16 2017-11-09 滚轮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84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1561B (zh) 2019-02-21 2024-01-2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TWI772087B (zh) * 2021-07-02 2022-07-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裝置
TWI814484B (zh) * 2022-07-12 2023-09-0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滾輪結構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8550Y (zh) * 1997-03-20 1998-11-25 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生编码讯号的操作介面模组
TW407768U (en) * 1999-01-18 2000-10-01 Wu Pei Heng Improvement of mouse 3rd axle input device
CN2651836Y (zh) * 2003-09-29 2004-10-27 简伟明 用于鼠标器的带按键侧滚轮结构
CN2760664Y (zh) * 2004-09-10 2006-02-22 简伟明 侧滚轮按键组合结构
CN101226434A (zh) * 2007-01-16 2008-07-2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
CN103049112A (zh) * 2012-12-11 2013-04-17 青岛联盟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鼠标滚轮结构
CN103455173A (zh) * 2012-06-04 2013-12-1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鼠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7176Y (zh) * 2008-06-02 2009-03-11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段位振动的滚轮装置
US8482517B1 (en) * 2009-01-12 2013-07-09 Logitech Europe S.A. Programmable analog keys for a control device
CN102929413A (zh) * 2011-08-12 2013-02-1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输入装置的滚轮模块
US9958968B2 (en) * 2013-12-12 2018-05-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put and output oper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8550Y (zh) * 1997-03-20 1998-11-25 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生编码讯号的操作介面模组
TW407768U (en) * 1999-01-18 2000-10-01 Wu Pei Heng Improvement of mouse 3rd axle input device
CN2651836Y (zh) * 2003-09-29 2004-10-27 简伟明 用于鼠标器的带按键侧滚轮结构
CN2760664Y (zh) * 2004-09-10 2006-02-22 简伟明 侧滚轮按键组合结构
CN101226434A (zh) * 2007-01-16 2008-07-2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
CN103455173A (zh) * 2012-06-04 2013-12-1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鼠标
CN103049112A (zh) * 2012-12-11 2013-04-17 青岛联盟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鼠标滚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游戏达人必备-游戏鼠标导购";ALONG;《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228;第72-7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8472A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4519B2 (en) Scroll wheel module
CN108628472B (zh) 滚轮模块
CN111176472B (zh) 指针设备
US10095322B1 (en) Mouse roller module
US7404236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lat panel display appliance
US5987704A (en) Dual axis hinge apparatus with braking mechanism
CN113124042B (zh) 铰链装置以及折叠终端
JPH10319856A (ja) 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TWI684966B (zh)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WO2012111634A1 (ja) ヒンジ装置
US7874045B2 (en) Hinge device
TWI491810B (zh) 傾斜鉸鏈及具有傾斜鉸鏈之電子裝置
TWI695667B (zh)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US10705555B2 (en) Roller module
CN114517806B (zh) 铰链组件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JP2017181598A (ja)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CN111596775B (zh) 滚轮模块
US20040032578A1 (en) Hinge device for copier lid
TWI811583B (zh) 鉸鏈組件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7608450B (zh)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602161Y2 (ja) チルトヒンジ
TWI441588B (zh) 電子裝置的開闔裝置及電子裝置
JP4739429B2 (ja) 2軸ヒンジ
JP2016151355A (ja) チルトヒンジ及び電子機器
WO2012105296A1 (ja) ヒン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