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6740A -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740A
CN108616740A CN201710028459.6A CN201710028459A CN108616740A CN 108616740 A CN108616740 A CN 108616740A CN 201710028459 A CN201710028459 A CN 201710028459A CN 108616740 A CN108616740 A CN 108616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ax
lenses
camera lens
rende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84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asyquick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asyquick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asyquick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asyquick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284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包括:S1.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S2.获取所需的视差;S3.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S4.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相一致的立体3D图像。本发明还公开了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以及系统。实施本发明的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能实现多目拍摄,又能适应个性化双目3D拍摄需求,动态地改变间距,延伸了拍摄范围,后期编辑中,可从中挑选最适中的视差作为保存对象,形成最逼真的3D。

Description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拍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3D(Three Dimensions,三维)图像具有真实性强、视觉效果好的特点,所以3D图像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和普及。3D图像技术已经由早起的3D电影发展到了现在的3D电视、3D显示器、3D移动终端显示等。相应的3D拍摄技术也在随之快速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进行3D拍摄一般是两目视觉图像,即:使用专用的3D摄像机,3D摄像机上设置有左眼摄像头和右眼摄像头,左眼摄像头用于拍摄向左眼输出的图像信号,右眼摄像头用于拍摄向右眼输出的图像信号。而实际上,人们有时需要多目视觉图像,比如:多目广告机,对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投放不同的3D视觉图像,人们正探索实现多目3D图像的技术方案,同时,传统两个镜头固定间距无法适应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一种既可实现多目视觉又能适应人们个性化双目3D图像的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包括:
S1.同时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
S2.获取所需的视差;
S3.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
S4.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相一致的立体3D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S31.导出多个镜头中每两个镜头之间对应的预设视差值;
S32.选择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两个镜头;
S33.判断所述的所需的视差与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差值是否超过临界值,若否,进入步骤S4,若是,进入步骤S34;
S34.调整所述的两个镜头的位置,直到所需视差与两个镜头间距相匹配,进入步骤S4。
进一步地,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具有以下步骤:
S11.判断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还是需要多组3D图像,若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进入步骤S2,若是需要多组3D图像,进入步骤S12;
S12.存储多组3D图像,等待进入下一步的后期多组3D图像编辑。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头间距为固定间距,间距相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包括:
多个镜头启动单元,用于同时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
视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需的视差;
镜头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
拍摄单元,用于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视差所需要的立体3D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头选择单元包括下列单元:
预设视差值导出单元,用于导出多个镜头中每两个镜头之间对应的预设视差值;
预设视差值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两个镜头;
临界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的所需的视差与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差值是否超临界值,若否,进入拍摄单元,若是,进入镜头调整单元;
镜头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的两个镜头的位置,直到所需视差与两个镜头间距相匹配,进入拍摄单元。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个镜头启动单元及视差获取单元之间还具有以下单元:3D图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还是需要多组3D图像,若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进入视差获取单元,若是需要多组3D图像,进入多组3D图像处理单元;
多组3D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存储多组3D图像,等待进入下一步的后期多组3D图像编辑。
进一步地,所述的镜头间距为固定间距,间距相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系统,包括多个摄像头,与所述的多个摄像头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具有上述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将3D图像信息无线传输到手机APP及微信端,并以界面的形式呈现,所述的3D图像信息和控制指令的收、发可同步备份存储至云端。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3D拍摄仅能进行双目3D视觉图像的不足,本技术方案多个3D镜头同时拍摄、同时记录、同时打开、同时保存,对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时,需要不同的视差,可以方便适当地实现多目拍摄,同时,又能适应个性化双目3D拍摄需求,动态地改变间距,延伸了拍摄范围,后期编辑中,可从中挑选最适中的视差作为保存对象,形成最逼真的3D。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多镜头3D拍摄的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包括:
S1.同时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
多个镜头同时开启、同时记录、同时保存。
对于N个固定均等间距的镜头,可以有N-1个不同的间距。
S2.获取所需的视差;
更佳地,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具有以下步骤:
S11.判断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还是需要多组3D图像,若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进入步骤S2,若是需要多组3D图像,进入步骤S12;
S12.存储多组3D图像,等待进入下一步的后期多组3D图像编辑。
即:同时打开所有镜头进行拍摄,可以选取其中一组3D图像或者多组3D图像,可以提供给使用者多种立体3D图像的选择。
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只要知道视差角度和基线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和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人的左、右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存在细微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会让两只眼睛分别观察的景物有一点点的位移。人类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恰恰就是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视差的位移,在大脑中的有机合成。同一个人的不同眼睛,观察事物的结果尚不尽相同,不同人的眼睛,自然更是相去甚远。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人士,需要不同的视差,需要不同的3D立体效果。
若要形成3D视差效果,被摄物与两镜头之间的夹角要6度~12度。
S3.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
当获得的视差较小时,可选择间距较远的两个镜头,此时,3D实现的景深较远;
当获得的视差较大,可选择间距较近的两个镜头,此时,3D实现的景深较近。
S4.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相一致的立体3D图像。
当人们希望立体一些,视差较大时,启用多个3D镜头中间距较小的两镜头;
当人们希望平面一些,视差较小时,启用多个3D镜头中间距较大的两镜头。
步骤S3及S4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双目3D拍摄需求,还能给人们更多的编辑选择,由于是多个镜头同时采集,拍摄停止后,为了获得更逼真的景深,可从中挑选适宜的目标镜头进行后期编辑。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大部分的步骤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包括: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S31.导出多个镜头中每两个镜头之间对应的预设视差值;
预设视差值为多个镜头中不同两个镜头中的初始视差值。
S32.选择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两个镜头;
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例如:两个镜头之间的预设值可以是正负2度的视差角。
S33.判断所述的所需的视差与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差值是否超过临界值,若否,进入步骤S4,若是,进入步骤S34;
超过临界值,例如,超过两个镜头之间的预设值正负2度的视差角。则超过较多,需要进行调整两个镜头的位置。
S34.调整所述的两个镜头的位置,直到所需视差与两个镜头间距相匹配,进入步骤S4。
如果选择的两个镜头的预设视差值为8度的视差角,所需要的视差值为12度的视差角,超过了4度,则需要进行调整两个镜头,将两个镜头移近一些,可通过微处理器处理后,将两个镜头沿同一导轨移近一些,使视差角接近于12度。
较佳地,为保证3D图像不出现错乱,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的拍摄信息同一时刻抓取,镜头间距为固定间距,间距相等,但,为保证更多的适应性,镜头间距也可为范围值。
下面介绍实现以上方法的装置,装置中没有记载的部分,可参考以上的方法中的记载。
请参阅图3、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1,包括:
多个镜头启动单元10,用于同时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
视差获取单元20,用于获取所需的视差;
更佳地,在多个镜头启动单元10及视差获取单元20之间还具有以下单元:
3D图像判断单元11,用于判断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还是需要多组3D图像,若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进入视差获取单元20,若是需要多组3D图像,进入多组3D图像处理单元12;
多组3D图像处理单元12,用于存储多组3D图像,等待进入下一步的后期多组3D图像编辑。
镜头选择单元30,用于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
拍摄单元40,用于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视差所需要的立体3D图像。
请参阅图4、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1,大部分的单元与图3中的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包括:
镜头选择单元30包括下列单元:
预设视差值导出单元301,用于导出多个镜头中每两个镜头之间对应的预设视差值;
预设视差值选择单元302,用于选择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两个镜头;
临界值判断单元303,用于判断所述的所需的视差与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差值是否超临界值,若否,进入拍摄单元40,若是,进入镜头调整单元304;
镜头调整单元304,用于调整所述的两个镜头的位置,直到所需视差与两个镜头间距相匹配,进入拍摄单元40。
较佳地,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的拍摄信息同一时刻抓取。
较佳地,镜头间距为范围值。
请参阅图5、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系统100,包括多个摄像头200,与多个摄像头200相连接的控制器300,控制器300具有上述的图3或图4中的装置1。
多个3D摄像头200之间的每两个镜头具有不同的预设的视差值L1、L2…Ln。
控制器300将3D图像信息无线传输到手机APP及微信端,并以界面的形式呈现,所述的3D图像信息和控制指令的收、发可同步备份存储至云端。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3D拍摄仅能进行双目3D视觉图像的不足,本技术方案多个3D镜头同时拍摄、同时记录、同时打开、同时保存,对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时,需要不同的视差,可以方便适当地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同时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
S2.获取所需的视差;
S3.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
S4.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相一致的立体3D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S31.导出多个镜头中每两个镜头之间对应的预设视差值;
S32.选择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两个镜头;
S33.判断所述的所需的视差与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差值是否超过临界值,若否,进入步骤S4,若是,进入步骤S34;
S34.调整所述的两个镜头的位置,直到所需视差与两个镜头间距相匹配,进入步骤S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具有以下步骤:
S11.判断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还是需要多组3D图像,若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进入步骤S2,若是需要多组3D图像,进入步骤S12;
S12.存储多组3D图像,等待进入下一步的后期多组3D图像编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间距为固定间距,间距相等。
5.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镜头启动单元,用于同时启动多个镜头进行立体3D拍摄,所述的多个镜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
视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需的视差;
镜头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的多个镜头中选择与所述的视差相匹配的镜头间距的两个镜头;
拍摄单元,用于所述的两个镜头拍摄视差所需要的立体3D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选择单元包括下列单元:
预设视差值导出单元,用于导出多个镜头中每两个镜头之间对应的预设视差值;
预设视差值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的所需的视差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两个镜头;
临界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的所需的视差与最接近的预设视差值的差值是否超临界值,若否,进入拍摄单元,若是,进入镜头调整单元;
镜头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的两个镜头的位置,直到所需视差与两个镜头间距相匹配,进入拍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个镜头启动单元及视差获取单元之间还具有以下单元:
3D图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还是需要多组3D图像,若是需要一组3D图像,进入视差获取单元,若是需要多组3D图像,进入多组3D图像处理单元;
多组3D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存储多组3D图像,等待进入下一步的后期多组3D图像编辑。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间距为固定间距,间距相等。
9.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系统,包括多个摄像头,与所述的多个摄像头相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具有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将3D图像信息无线传输到手机APP及微信端,并以界面的形式呈现,所述的3D图像信息和控制指令的收、发可同步备份存储至云端。
CN201710028459.6A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8616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8459.6A CN108616740A (zh)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8459.6A CN108616740A (zh)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740A true CN108616740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8459.6A Pending CN108616740A (zh)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67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1499A (zh) * 2020-01-20 2021-07-20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3d显示终端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3869A (en) * 1974-09-24 1976-04-27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apparatus
CN201637998U (zh) * 2010-04-30 2010-11-17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双镜头间距的立体数码相机
CN101894394A (zh) * 2010-07-21 2010-11-24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红外多目视觉约束的流场重建方法
CN201876664U (zh) * 2010-08-05 2011-06-22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立体摄像机
CN202159223U (zh) * 2011-06-13 2012-03-07 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立体影像像差的双像机镜头组
CN102905076A (zh) * 2012-11-12 2013-01-30 深圳市维尚视界立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立体拍摄智能控制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KR20130052582A (ko) * 2013-04-02 2013-05-22 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피아 원소스 멀티유즈 스테레오 카메라 및 스테레오 영상 컨텐츠 제작방법
CN103430095A (zh) * 2011-03-18 2013-1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3d视频摄影的透镜系统
US20150092023A1 (en) * 2012-07-30 2015-04-02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CN105791662A (zh) * 2014-12-22 2016-07-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205691925U (zh) * 2016-06-17 2016-11-16 师嘉麟 人体三维瞬时扫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3869A (en) * 1974-09-24 1976-04-27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apparatus
CN201637998U (zh) * 2010-04-30 2010-11-17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双镜头间距的立体数码相机
CN101894394A (zh) * 2010-07-21 2010-11-24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红外多目视觉约束的流场重建方法
CN201876664U (zh) * 2010-08-05 2011-06-22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立体摄像机
CN103430095A (zh) * 2011-03-18 2013-1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3d视频摄影的透镜系统
CN202159223U (zh) * 2011-06-13 2012-03-07 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立体影像像差的双像机镜头组
US20150092023A1 (en) * 2012-07-30 2015-04-02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CN102905076A (zh) * 2012-11-12 2013-01-30 深圳市维尚视界立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立体拍摄智能控制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KR20130052582A (ko) * 2013-04-02 2013-05-22 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피아 원소스 멀티유즈 스테레오 카메라 및 스테레오 영상 컨텐츠 제작방법
CN105791662A (zh) * 2014-12-22 2016-07-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205691925U (zh) * 2016-06-17 2016-11-16 师嘉麟 人体三维瞬时扫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1499A (zh) * 2020-01-20 2021-07-20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3d显示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3023B2 (en) Stereoscopic depth mapping
CN102893613B (zh) 立体图像再生装置及方法、立体摄像装置、立体显示器装置
CN102860019B (zh) 立体图像再生装置及方法、立体摄像装置、立体显示器装置
EP2605521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CN105894567B (zh) 放缩三维场景中的用户控制的虚拟对象的像素深度值
WO2003081921A1 (fr) Procede de traitement d'images tridimensionnelles et dispositif
CN104333747B (zh) 一种立体拍照方法和立体拍照设备
CN103488040A (zh) 立体全景影像合成方法及其相关的立体摄影机
CN102905076B (zh) 一种3d立体拍摄智能控制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JP2012065327A (ja) 携帯端末機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TWI584050B (zh) 全景立體圖像的合成方法、裝置及其移動終端
KR20150091064A (ko) 단일의 카메라를 이용하여 3d 이미지를 캡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01932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3D like camera system in a handheld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09799899A (zh) 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9258546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ystem and image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CN113382224A (zh) 一种基于全息沙盘的交互手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8616740A (zh) 一种多镜头3d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4831A (zh) 立体视频拍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208724107U (zh) 一种立体场景拍摄装置
CN106680996A (zh) 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及显示控制系统
CN113382222B (zh) 一种在用户移动过程中基于全息沙盘的展示方法
CN10610168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穿戴式电子设备、处理装置及系统
CN211402964U (zh) 一种立体拍摄眼镜
CN113382229B (zh) 一种基于全息沙盘的动辅相机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382225B (zh) 一种基于全息沙盘的双目全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