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5973A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5973A
CN108615973A CN201810386033.2A CN201810386033A CN108615973A CN 108615973 A CN108615973 A CN 108615973A CN 201810386033 A CN201810386033 A CN 201810386033A CN 108615973 A CN108615973 A CN 108615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arasitic
manufacturing
metal layer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60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新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to CN2018103860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5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5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5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该天线制造方法将混合油墨印刷在天线衬底上形成天线图形,然后使混合油墨与酸盐溶液反应形成导电金属层,在形成的导电金属层上设置寄生材料膏体,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紫外光照射使其固化为寄生单元,最后在导电金属层和寄生单元的表面进行电镀。本发明的天线制造方法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制成的天线阻抗低,可有效满足现有移动终端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设备终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的快速发展,在无线通讯产品中,天线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尤其在无线通讯产品趋向轻、薄、短、小的潮流下,天线的高度将影响产品的价值,而目前的无线通讯产品中大多以平板天线或是外露式单极天线为主要设计类型。一般的普通手机平板天线的高度大约需7-10 mm,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90,884号“双频倒F形平板天线及其辐射金属片”,其揭示一种具辐射金属片与系统接地面,并使用作为手机天线的例子,使得手机整体高度明显地超过10 mm。将上述天线技术应用在薄型手机时(手机厚度10 mm左右或更小),将会面临天线的高度过高的问题,从而无法真正满足手机薄型化的要求。
业界为解决此问题,多改采用单极天线或者环形天线的设计天线,由于突出接地面的外露式单极天线受到接地面影响较小,故可将厚度压低以满足薄型手机天线的应用。然而无论是平板天线或是单极天线,碍于应用于手机内部的设计空间有限,在对应频带通常都仅能恰好包含到应用频带,但当使用环境一改变,例如使用者手握或是靠近头部,基于高介电系数环境影响频率偏移,将造成手机的辐射效率大幅度下降,使得通信效率大大降低,智能终端使用者的体验极差。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不仅实现了天线本体的薄平化,制作简易,降低了成本;而且可获得较好的宽频和增益特性,可抵抗频率偏移导致辐射效率大幅下滑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不仅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而且使天线实现了较好的传输特性以及薄平化的外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天线图形的形状要求,批量制作出天线衬底模块,将混合油墨印刷在天线衬底的对应位置;
步骤S2,将天线衬底模块放置在烤箱中进行烘烤使混合油墨固化,烘烤温度为160℃,烘烤时间为20分钟;
步骤S3,将将烘烤完毕天线衬底模块放置在金属盐溶液中,使混合油墨与金属盐溶液反应,从而在混合油墨表面形成导电金属层,然后在导电金属层上刻蚀天线形状需要的开口镂空区域;所述导电金属层上刻蚀至少四个所述开口镂空区域;
步骤S4,在所述导电金属层的指定位置上印制寄生材料膏体,印制完成后,通过紫外光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固化,其中固化温度低于60摄氏度;所述寄生材料膏体位列在相邻的开口镂空区域之间,并在固化后形成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相邻寄生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寄生单元的尺寸相同;
步骤S5,采用电镀法在导电金属层和寄生单元的表面上均电镀导电金属膜。
进一步,所述混合油墨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含:铁40质量份、金属氧化物10质量份、苯氧树脂10质量份、玻璃组合物10质量份、丁酮9质量份、α松油醇8质量份、丁基卡必醇醋酸酯8质量份、还原剂5质量份。
进一步,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铜、氧化铝及其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玻璃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40%的B2O3;10%的P2O5、SiO2及其混合物;20-30%的CaO;20-50%的Ln2O3;其中 Ln选自稀土元素及其混合物。
进一步,通过紫外光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固化的工艺条件包括:两组功率为10~15KW的紫外光光源,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UVA 波段,固化时间20~25秒。
进一步,寄生单元内侧的开口镂空区域的面积相同,寄生单元外侧的开口镂空区域的面积可以不等。
本发明的天线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为,在金属层上设置多个开口镂空区域,既减少了天线的整体尺寸,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金属层上直接设置寄生单元,利用合理设置的尺寸和位置关系,调节寄生单元与开口镂空区域的叠加耦合,实现了天线良好的增益特性,克服了人手或者头部对天线的增益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天线的批量制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天线的A部位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天线的具体结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天线的其他构建形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天线的S11系数测试仿真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天线的增益系数的测试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所以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图1是本发明的天线的批量制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天线的A部位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天线的具体结构平面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天线图形的形状要求,批量制作出的天线衬底模块,将混合油墨印刷在天线衬底的对应位置;
步骤S2,将天线衬底模块放置在烤箱中进行烘烤使混合油墨固化,烤箱烘烤温度为160℃,烘烤时间为20分钟;
步骤S3,将烘烤完毕的天线衬底模块放置在金属盐溶液中,使混合油墨与金属盐溶液反应,从而在混合油墨表面形成导电金属层,然后在导电金属层上刻蚀天线形状需要的开口镂空区域;所述导电金属层上刻蚀至少四个所述开口镂空区域;
步骤S4,在所述导电金属层的指定位置上印制寄生材料膏体,印制完成后,通过紫外光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固化,其中固化温度低于60℃;所述寄生材料膏体位列在相邻的开口镂空区域之间,并在固化后形成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相邻寄生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寄生单元的尺寸相同;
步骤S5,采用电镀法在导电金属层和寄生单元的表面上均电镀导电金属膜。
如图1-图3所示,天线的具体结构包括:衬底层(图中未显示)、金属层(111、112、114、115)和寄生单元113;衬底层可以为常规的PCB层,也可以为本领域常见的衬底材料,在衬底层上面设置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上面设置寄生单元113,金属层位于衬底层和寄生层之间;金属层上设置至少四个开口镂空区域,所述寄生单元位列在金属层上相邻的开口镂空区域之间,寄生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寄生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寄生单元的尺寸长度相同,位于寄生单元之间的开口镂空区域面积相同,位于寄生单元之外的开口镂空区域面积可以不等;该智能终端的天线装置的馈电单元设置在其中一寄生单元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参见图1,本发明的天线制作工艺特别,批量生产的方式使得天线的成本得以控制,批量生产的天线衬底可以为常规的PCB板,简易且降低成本。
参见图2,寄生单元113的长度等于开口镂空区域的长度(寄生单元左侧两个开口镂空区域的总长度或者寄生单元右侧单个开口镂空区域的长度),寄生单元113的宽度不大于两侧相邻开口镂空区域的中间距离。寄生单元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控制天线单元尺寸,并且控制辐射单元的纵向增益特性。合适的寄生单元尺寸对辐射纵向的信号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聚焦,既保证了天线尺寸减小,又能针对性的提升天线的辐射增益,然而如果寄生单元的具体尺寸设计不合适会造成较大的辐射偏移,这里优选的选择合理尺寸,本案中天线寄生单元的尺寸较合适的范围为长1.5-2.5cm,宽2-4mm;优选的,选择寄生单元的介电常数值范围为10-20。
优选的,所述混合油墨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含:铁40质量份、金属氧化物10质量份、苯氧树脂10质量份、玻璃组合物10质量份、丁酮9质量份、α松油醇8质量份、丁基卡必醇醋酸酯8质量份、还原剂5质量份。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铜、氧化铝及其混合物。所述玻璃组合物基本上由以下组分组成:40%的B2O3;10%的P2O5、SiO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20-30%的CaO;20-50%的Ln2O3;其中 Ln选自稀土元素及其混合物。据此制作出的天线金属辐射层,其性能和效果能够与天线的结构结合出较好的辐射性能。
此外,通过紫外光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固化的工艺条件包括:两组功率为10~15KW的紫外光光源,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UVA 波段,固化时间20~25秒,并通过低温(60℃)进行照射,在保证步骤S3中的金属层制作成功的前提下,能够较好的对寄生材料进行性能完整的固化。
除此以外,开口镂空区域的开口位置对天线装置的辐射效果也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图3中可见,当开口区域边缘距离金属层上端111的边缘距离小于距离金属层下端112的边缘距离时,天线的高频性能显著可以得到提升,开口区域的边缘距离两端的距离区域相同时,天线的低频性能显著可以增强。通过调整不同寄生单元之间的开口位置可以调节天线的不同频段性能,例如双频操作。
天线的金属层的开口镂空区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当开口镂空区域的数量较多时,天线的多频特性会较为明显,然而其辐射增益会有所损耗,作为弥补,可以使得至少两个开口镂空区域的开口尺寸相同,通过相同的尺寸对需要的辐射频段进行增益叠加耦合弥补,这种叠加耦合通过金属层开口镂空区域与寄生单元之间共同耦合实现。所述寄生层将金属层分割成若干块规则的形状,例如矩形、正方形等。
参见图3,寄生单元之一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馈电点F,该馈电装置的具体方式可以为表面的贴片馈电方式;在满足智能终端的空间位置要求时,该馈电设置也可以通过穿越衬底层的同轴馈电方式加以实现,只是其占用空间相比贴片会较大,但是其获得的天线传输特性和效果会有所有裨益。
图4是本发明的天线的其他构建形式图。作为实施例的又一案例,如上所述,由于金属层出现多个开口镂空区域可能会造成增益耗损的现象,本发明针对这一缺陷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参见图4,通过将寄生单元一侧的开口镂空区域进行削减,从而削弱不相关的多余频段,降低增益的耗损,提升目标频段的有效增益,此外因为降低了无益信号的耦合,剩余有益信号的耦合叠加可以使得天线装置在接近人体时仍然有良好的性能体现。
图5是本发明的天线的S11系数测试仿真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天线的增益系数的测试仿真图。
参照图5,本发明的天线的仿真与测试的|S11|参数较为吻合,测试结果在高频段部分稍微有频偏,这可能是由于实际加工和实验误差所致,其误差范围在可能接受的范围内。测试的10dB阻抗带宽为69.87%而仿真的结果为66.25%。并且经过测试实施例仿真与测试的3dB轴比参数同样较为吻合,测试的3dB轴比带宽为54.15%而仿真的结果为56.23%。而且测试的轴比通带整个位于阻抗通带内,因此均为可用带宽。参照图6,本发明的天线的仿真与测试的增益曲线也比较吻合,测试通带内平均增益为10.55dBi且3-dB增益带宽为54.7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天线图形的形状要求,批量制作出天线衬底模块,将混合油墨印刷在天线衬底模块的对应位置;
步骤S2,将天线衬底模块放置在烤箱中进行烘烤使混合油墨固化,烘烤温度为160℃,烘烤时间为20分钟;
步骤S3,将烘烤完毕的天线衬底模块放置在金属盐溶液中,使混合油墨与金属盐溶液反应,从而在混合油墨表面形成导电金属层,然后在导电金属层上刻蚀天线形状所需要的开口镂空区域;所述导电金属层上刻蚀至少四个所述开口镂空区域;
步骤S4,在所述导电金属层的指定位置上印制寄生材料膏体,在印制完成后,通过紫外光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固化,其中固化温度低于60℃;所述寄生材料膏体位列在相邻的开口镂空区域之间,并在固化后形成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相邻寄生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寄生单元的尺寸相同;
步骤S5,采用电镀法在导电金属层和寄生单元的表面上均电镀导电金属膜。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油墨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含:铁40质量份、金属氧化物10质量份、苯氧树脂10质量份、玻璃组合物10质量份、丁酮9质量份、α松油醇8质量份、丁基卡必醇醋酸酯8质量份、还原剂5质量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铜、氧化铝及其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40%的B2O3;10%的P2O5、SiO2及其混合物;20-30%的CaO;20-50%的Ln2O3;其中 Ln选自稀土元素及其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紫外光对寄生材料膏体进行固化的工艺条件包括:两组功率为10~15KW的紫外光光源,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UVA 波段,固化时间为20~25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寄生单元内侧的开口镂空区域的面积相同,寄生单元外侧的开口镂空区域的面积可以不等。
CN201810386033.2A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8615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033.2A CN108615973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033.2A CN108615973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5973A true CN108615973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6033.2A Pending CN108615973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59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241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天线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9397B1 (en) * 2002-03-14 2004-03-02 Teng-Kuei Chen Method of producing transfer stickers with metal powder and transfer stickers produced by the method
CN101594752A (zh) * 2008-05-26 2009-12-02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多层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02833941A (zh) * 2012-09-04 2012-12-19 上海蓝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载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6199A (zh) * 2013-09-27 2013-12-2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铜自催化和化学镀铜的印制电路加成制备方法
CN106099345A (zh) * 2016-07-09 2016-11-09 覃梅花 一种寄生双层天线
CN106532226A (zh) * 2015-09-15 2017-03-22 东莞钱锋特殊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的天线复合成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9397B1 (en) * 2002-03-14 2004-03-02 Teng-Kuei Chen Method of producing transfer stickers with metal powder and transfer stickers produced by the method
CN101594752A (zh) * 2008-05-26 2009-12-02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多层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02833941A (zh) * 2012-09-04 2012-12-19 上海蓝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载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6199A (zh) * 2013-09-27 2013-12-2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铜自催化和化学镀铜的印制电路加成制备方法
CN106532226A (zh) * 2015-09-15 2017-03-22 东莞钱锋特殊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的天线复合成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99345A (zh) * 2016-07-09 2016-11-09 覃梅花 一种寄生双层天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241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天线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0991A (zh) 用于智能终端的高隔离度极化分集微带mimo天线及制作方法
CN201853810U (zh) 一种缝隙馈电的高隔离双极化微带天线
US20090174608A1 (en) Non-dispersive uwb antenna apparatus using multi-resonan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816713A (zh) 小型化宽带微带天线
CN105826667A (zh) 一种新型小型化Vivaldi天线
DE102012220366A1 (de) Multi-Feed Antenna
CN205621854U (zh) 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低交叉极化的双极化滤波天线
CN105680172A (zh) 一种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宽带天线
US9466883B2 (en) Printed antenna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N110247180A (zh) 一种紧凑型覆盖sub-6G和60GHz的大频率比双频天线
CN207282718U (zh) 一种宽频圆极化缝隙天线
CN107086361A (zh) 一种高增益对拓Vivaldi天线
CN106887686A (zh) 基于分形结构的双频圆极化天线
CN108615973A (zh)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制造方法
CN109037933A (zh) 双频三极化mimo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1599784B (zh) Butler矩阵波束形成装置
CN100428565C (zh) 高介电常数圆极化小型超高频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CN207250703U (zh) 天线结构
CN208336515U (zh) 一种宽频带印刷贴片天线
CN103474761A (zh) 基于透波增强特性的双频口径耦合微带天线
RU2394319C2 (ru)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ая симметричная антенна
CN110828998A (zh) 一种双频四单元毫米波微带缝隙mimo天线
CN106025528A (zh) 一种具有多陷波特性的宽带单极子天线
Bhattacharya Ultra wide ban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design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
CN205376754U (zh) 一种小型的共面波导馈电的宽带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