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2287A -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2287A
CN108612287A CN201810472873.0A CN201810472873A CN108612287A CN 108612287 A CN108612287 A CN 108612287A CN 201810472873 A CN201810472873 A CN 201810472873A CN 108612287 A CN108612287 A CN 108612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t
buffering
transfer
coll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28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2287B (zh
Inventor
周金旺
钱勇
周金虎
陈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28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2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2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2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2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2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10Arrangements in buildings for the disposal of ref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10Arrangements in buildings for the disposal of refuse
    • E04F17/12Chu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中,主进水管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与垃圾缓冲限尘装置连接,垃圾缓冲限尘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连接,通过垃圾缓冲限尘装置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在三通垃圾入口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内设置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建筑垃圾在管道内运输,有效消除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安全环保限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在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料、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目前,高层建筑楼宇的施工建筑垃圾运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塔吊、施工电梯或者依靠人力运输至一定区域,此区域主要为露天状态,一方面极易造成异味、污水外溢,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卫生,导致施工场地不整洁,另一方面建筑垃圾还极易产生扬尘污染,影响施工环境,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利用垂直管道直接向下倾倒建筑垃圾,此类垂直运输通道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需克服较高的落差,而在相对高的落差运输过程中,由于建筑垃圾自身存在重力,进而对运输通道的内壁冲击过大,将严重影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降低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包括主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管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水管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及所述的作业面限尘供水管,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通过所述的垃圾运输管与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连接,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与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所述的垃圾运输管连接,同时所述的主进水管与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及所述的作业面限尘供水管连接,所述的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上设置有限尘喷头;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包括缓冲箱体,所述的缓冲箱体由安装在缓冲角钢骨架上的缓冲顶板、缓冲背板、两块缓冲侧板、缓冲底板及缓冲面板组成,所述的缓冲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所述的缓冲箱体内设置有转子,所述的转子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所述的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缓冲侧板上,所述的每组转叶组包括多片转叶;所述的缓冲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由中转箱体与垃圾入口箱体组成,所述的中转箱体由安装在中转角钢骨架上的中转顶板、中转背板、两块中转侧板、中转底板、连接板组成,并在所述的中转顶板与所述的中转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中转连接件;垃圾入口角钢骨架、垃圾入口顶板、两块垃圾入口侧板、垃圾入口底板、垃圾入口面板组成垃圾入口箱体,所述的垃圾入口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投递垃圾的拉门,同时所述的中转角钢骨架与所述的垃圾入口角钢骨架连接为一体;且在所述的中转角钢骨架与所述的垃圾入口角钢骨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入口接水管,所述的入口接水管与所述的主进水管连接,所述的入口接水管上安装有入口限尘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体,所述的收集箱体由安装在收集角钢骨架上的收集顶板、收集背板、两块收集侧板、收集底板及收集面板组成,所述的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收集连接件,并在所述的收集面板上设置有收集拉门;所述的所述的收集角钢骨架顶部设置有收集接水管,所述的收集接水管与主进水管连接,所述的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收集限尘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转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的中转顶板一侧,所述的中转顶板另一侧设置有检修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转侧板设置在所述的中转角钢骨架一侧,为倾斜结构,倾斜角度为5°-60°。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的缓冲侧板上,并通过固定插销固定。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的转叶组包括2-6片转叶,相邻所述的转叶之间呈30°-12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叶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接水管的紧固件,所述的收集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口。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入口拉门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实施喷水限尘,进行喷水限尘后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缓冲箱体,再下落至转子的转叶,经转叶缓冲后继续下落至下一楼层的中转箱体,经过多层缓冲由垃圾运输管进入收集箱体,施工人员可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实时开启收集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并进行喷水限尘后,拉开收集拉门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并在三通垃圾入口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内设置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拉开收集拉门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有效消除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防止建筑垃圾溢出,美化施工环境,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从而实现安全环保限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叶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9所示: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包括主进水管1、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垃圾收集装置4、垃圾运输管5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其中,主进水管1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垃圾收集装置4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通过垃圾运输管5与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连接,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与垃圾收集装置4通过垃圾运输管5连接,建筑垃圾由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进入顺着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下落至垃圾收集装置4,有效减少因高楼高度过高,进而导致垃圾对运输通道内壁带来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且消除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仅输送效率高,且不易发生堵塞;同时通过主进水管1为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收集装置4、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供应限尘用水,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上设置有限尘喷头,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各部分具体结构如下:
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包括中转角钢骨架21、中转顶板22、中转背板23、中转侧板24、中转底板25、连接板26、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垃圾入口顶板28、垃圾入口侧板29、垃圾入口底板210、垃圾入口面板211、入口拉门212、中转连接件213、检修门214、入口接水管215及入口限尘喷头216,其中,中转角钢骨架21、中转顶板22、中转背板23、两块中转侧板24、中转底板25、连接板2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中转箱体,并在中转顶板22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连接件213,中转顶板22另一侧设置有检修门214,用于对中转箱体进行后期维护,中转底板25上也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中转连接件213;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垃圾入口顶板28、两块垃圾入口侧板29、垃圾入口底板210、垃圾入口面板211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垃圾入口箱体,垃圾入口面板211上设置有用于投递垃圾的入口拉门212,同时中转角钢骨架21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连接为一体;且在中转角钢骨架21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顶部分别设置有入口接水管215,入口接水管215与主进水管1连接,入口接水管215上安装有入口限尘喷头216;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接水管215上设置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入口限尘喷头216,当建筑垃圾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入口限尘喷头216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接水管215上设置有用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216的开关阀,可通过开关阀控制入口限尘喷头216的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接水管215上设置有多个入口限尘喷头216;
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中转角钢骨架21一侧的中转侧板24设置为倾斜结构,倾斜角度为5°-60°,以便建筑垃圾沿着垃圾入口底板210流入中转箱体;
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包括转子31、转叶32、缓冲角钢骨架33、缓冲顶板34、缓冲背板35、缓冲侧板36、缓冲底板37、缓冲面板38、缓冲连接件39、固定插销310、轴承311及转轴312,其中,缓冲角钢骨架33、缓冲顶板34、缓冲背板35、两块缓冲侧板36、缓冲底板37及缓冲面板38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缓冲箱体,缓冲顶板3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缓冲连接件39,缓冲箱体内设置有转子31,转子31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312,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312上,转轴312的两端通过轴承311安装在缓冲侧板36上,并由固定插销310固定,每组转叶组包括三片转叶32,且相邻转叶32之间呈120°夹角;缓冲底板3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三通垃圾入口的缓冲连接件39,当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缓冲箱体时,下落至转子31的转叶32,经转叶32继续下落至三通垃圾入口,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转叶32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有利于减少冲击荷载;
垃圾收集装置4包括收集角钢骨架41、收集顶板42、收集背板43、收集侧板44、收集底板45、收集面板46、收集连接件47、收集紧固件48、收集拉门49、排污口410及收集接水管411,其中,收集角钢骨架41、收集顶板42、收集背板43、两块收集侧板44、收集底板45及收集面板4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收集箱体,收集顶板42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收集连接件47,收集拉门49设置在收集面板46上;收集角钢骨架41顶部设置有收集接水管411,收集接水管411与主进水管1连接,收集接水管411上设置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收集限尘喷头;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接水管411上设置有用于开启限尘喷头的开关阀,可通过开关阀控制限尘喷头的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顶板4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接水管411的紧固件48;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接水管411上设置有多个限尘喷头;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底板45上设置有排污口410,通过排污口410清理收集箱体内的废水和废渣;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施工现场需求对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垃圾收集装置4进行模块化组合,以满足不同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入口拉门212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216,实施喷水限尘,进行喷水限尘后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5进入缓冲箱体,再下落至转子31的转叶32,经转叶32缓冲后继续下落至下一楼层的中转箱体,转叶32在建筑垃圾下落后迅速回位,以进行下一轮缓冲;而后经过多层缓冲由垃圾运输管5进入收集箱体,施工人员可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实时开启收集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并进行喷水限尘后,拉开收集拉门49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防止建筑垃圾溢出,美化施工环境;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包括主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管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水管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及所述的作业面限尘供水管,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通过所述的垃圾运输管与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连接,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与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所述的垃圾运输管连接,同时所述的主进水管与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及所述的作业面限尘供水管连接,所述的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上设置有限尘喷头;所述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包括缓冲箱体,所述的缓冲箱体由安装在缓冲角钢骨架上的缓冲顶板、缓冲背板、两块缓冲侧板、缓冲底板及缓冲面板组成,所述的缓冲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所述的缓冲箱体内设置有转子,所述的转子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所述的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缓冲侧板上,所述的每组转叶组包括多片转叶;所述的缓冲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由中转箱体与垃圾入口箱体组成,所述的中转箱体由安装在中转角钢骨架上的中转顶板、中转背板、两块中转侧板、中转底板、连接板组成,并在所述的中转顶板与所述的中转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中转连接件;垃圾入口角钢骨架、垃圾入口顶板、两块垃圾入口侧板、垃圾入口底板、垃圾入口面板组成垃圾入口箱体,所述的垃圾入口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投递垃圾的拉门,同时所述的中转角钢骨架与所述的垃圾入口角钢骨架连接为一体;且在所述的中转角钢骨架与所述的垃圾入口角钢骨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入口接水管,所述的入口接水管与所述的主进水管连接,所述的入口接水管上安装有入口限尘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体,所述的收集箱体由安装在收集角钢骨架上的收集顶板、收集背板、两块收集侧板、收集底板及收集面板组成,所述的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收集连接件,并在所述的收集面板上设置有收集拉门;所述的所述的收集角钢骨架顶部设置有收集接水管,所述的收集接水管与主进水管连接,所述的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收集限尘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的中转顶板一侧,所述的中转顶板另一侧设置有检修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侧板设置在所述的中转角钢骨架一侧,为倾斜结构,倾斜角度为5°-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的缓冲侧板上,并通过固定插销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转叶组包括2-6片转叶,相邻所述的转叶之间呈30°-120°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叶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接水管的紧固件,所述的收集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入口拉门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实施喷水限尘,进行喷水限尘后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缓冲箱体,再下落至转子的转叶,经转叶缓冲后继续下落至下一楼层的中转箱体,经过多层缓冲由垃圾运输管进入收集箱体,施工人员可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实时开启收集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并进行喷水限尘后,拉开收集拉门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
CN201810472873.0A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Active CN108612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2873.0A CN108612287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2873.0A CN108612287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2287A true CN108612287A (zh) 2018-10-02
CN108612287B CN108612287B (zh) 2019-04-26

Family

ID=6366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2873.0A Active CN108612287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228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6311A (ja) * 1998-05-29 1999-12-07 Taisei Corp 高層建築物のゴミ回収設備
CN201087025Y (zh) * 2007-09-30 2008-07-16 秦皇岛港务集团山海关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落料点的皮带防撕裂装置
CN203684602U (zh) * 2013-11-12 2014-07-02 佛山市南海保达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带阻尘装置的楼层建筑垃圾清理通道
CN104234388A (zh) * 2014-09-12 2014-12-24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垃圾道
CN204626884U (zh) * 2015-04-22 2015-09-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垃圾防尘运输装置
CN206108069U (zh) * 2016-08-30 2017-04-19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施工用垃圾箱
CN206158105U (zh) * 2016-08-31 2017-05-10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
CN206376492U (zh) * 2017-01-03 2017-08-04 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楼房垃圾收集装置
CN107060277A (zh) * 2017-05-10 2017-08-18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
CN206827417U (zh) * 2017-05-05 2018-01-02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可周转式垃圾收集装置
CN207144395U (zh) * 2017-06-29 2018-03-2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6311A (ja) * 1998-05-29 1999-12-07 Taisei Corp 高層建築物のゴミ回収設備
CN201087025Y (zh) * 2007-09-30 2008-07-16 秦皇岛港务集团山海关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落料点的皮带防撕裂装置
CN203684602U (zh) * 2013-11-12 2014-07-02 佛山市南海保达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带阻尘装置的楼层建筑垃圾清理通道
CN104234388A (zh) * 2014-09-12 2014-12-24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垃圾道
CN204626884U (zh) * 2015-04-22 2015-09-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垃圾防尘运输装置
CN206108069U (zh) * 2016-08-30 2017-04-19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施工用垃圾箱
CN206158105U (zh) * 2016-08-31 2017-05-10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
CN206376492U (zh) * 2017-01-03 2017-08-04 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楼房垃圾收集装置
CN206827417U (zh) * 2017-05-05 2018-01-02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可周转式垃圾收集装置
CN107060277A (zh) * 2017-05-10 2017-08-18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
CN207144395U (zh) * 2017-06-29 2018-03-2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2287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30666U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CN108643519B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清理的缓冲式折线形三通垃圾入口装置
CN213087334U (zh) 一种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108612287B (zh)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CN206707203U (zh) 建筑物垃圾清运通道
CN208220114U (zh)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CN206827417U (zh) 可周转式垃圾收集装置
CN112538948A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管道
CN206158105U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
CN108643517B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收集装置
CN207578199U (zh) 一种环保型气力回收喷砂房
CN207934392U (zh) 高层建筑垃圾快速输送装置
CN208217571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清理的折线形三通垃圾入口装置
CN213868763U (zh) 一种封闭式楼层建筑垃圾运输通道装置
CN214182007U (zh) 一种环保型楼层建筑垃圾输送装置
CN207917764U (zh) 用于高层建筑垃圾快速排放的通道装置
CN211572426U (zh) 一种用于多楼层建筑的垃圾运输装置
CN20866887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CN211114625U (zh) 建筑垃圾装配式垂直运输系统
CN204626884U (zh) 高层建筑垃圾防尘运输装置
CN113751124A (zh) 一种市政建筑垃圾垃圾粉碎分类处理装置
CN208202459U (zh) 一种建筑物附设施工废弃物排放清运专用设施
CN207245099U (zh) 核心筒临时垃圾下料体系
CN219992986U (zh) 一种可周转装配式楼层垃圾通道兼洗泵排污装置
CN208217570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收集建筑垃圾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0000 Baishuihu Lake Management Office,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Baishuihu Lake Management Office,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grao City, Jiangxi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