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0114U -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0114U
CN208220114U CN201820734089.8U CN201820734089U CN208220114U CN 208220114 U CN208220114 U CN 208220114U CN 201820734089 U CN201820734089 U CN 201820734089U CN 208220114 U CN208220114 U CN 208220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dirt
buffering
pipe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40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旺
钱勇
周金虎
陈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S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40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0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0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0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中,主进水管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与垃圾缓冲限尘装置连接,垃圾缓冲限尘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连接,通过垃圾缓冲限尘装置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在三通垃圾入口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内设置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建筑垃圾在管道内运输,有效消除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安全环保限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在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料、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目前,高层建筑楼宇的施工建筑垃圾运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塔吊、施工电梯或者依靠人力运输至一定区域,此区域主要为露天状态,一方面极易造成异味、污水外溢,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卫生,导致施工场地不整洁,另一方面建筑垃圾还极易产生扬尘污染,影响施工环境,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利用垂直管道直接向下倾倒建筑垃圾,此类垂直运输通道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需克服较高的落差,而在相对高的落差运输过程中,由于建筑垃圾自身存在重力,进而对运输通道的内壁冲击过大,将严重影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降低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包括主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管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其中,主进水管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与垃圾缓冲限尘装置连接,垃圾缓冲限尘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连接,同时主进水管与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连接,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上设置有限尘喷头;各部分具体结构如下:
三通垃圾入口装置由中转箱体与垃圾入口箱体组成,中转箱体由安装在中转角钢骨架上的中转顶板、中转背板、两块中转侧板、中转底板、连接板组成,并在中转顶板与中转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中转连接件;垃圾入口角钢骨架、垃圾入口顶板、两块垃圾入口侧板、垃圾入口底板、垃圾入口面板组成垃圾入口箱体,垃圾入口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投递垃圾的拉门,同时中转角钢骨架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连接为一体;且在中转角钢骨架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入口接水管,入口接水管与主进水管连接,入口接水管上安装有入口限尘喷头;
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包括缓冲箱体,缓冲箱体由安装在缓冲角钢骨架上的缓冲顶板、缓冲背板、两块缓冲侧板、缓冲底板及缓冲面板组成,缓冲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缓冲箱体内设置有转子,转子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缓冲侧板上,每组转叶组包括多片转叶;缓冲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
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体,收集箱体由安装在收集角钢骨架上的收集顶板、收集背板、两块收集侧板、收集底板及收集面板组成,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收集连接件,并在收集面板上设置有收集拉门;收集角钢骨架顶部设置有收集接水管,收集接水管与主进水管连接,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收集限尘喷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中转连接件设置在中转顶板一侧,中转顶板另一侧设置有检修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入口接水管上设置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入口限尘喷头,当建筑垃圾进入中转箱体与垃圾入口箱体后,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入口限尘喷头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用新型中,入口接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开启限尘喷头的开关阀,可通过开关阀控制入口限尘喷头的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用新型中,入口接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入口限尘喷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设置在中转角钢骨架一侧的中转侧板设置为倾斜结构,倾斜角度为5°~60°,以缓存更多中转建筑垃圾。
在本实用新型中,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缓冲侧板上,并通过固定插销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组转叶组包括二~六片转叶。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转叶之间呈30°~120°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叶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有利于转叶迅速回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收集限尘喷头,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收集限尘喷头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收集限尘喷头的开关阀,可通过开关阀控制收集限尘喷头的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用新型中,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接水管的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收集限尘喷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口,通过排污口清理收集箱体内的废水和废渣。
在本实用新型中,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入口拉门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实施喷水限尘,进行喷水限尘后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缓冲箱体,再下落至转子的转叶,经转叶缓冲后继续下落至下一楼层的中转箱体,经过多层缓冲由垃圾运输管进入收集箱体,施工人员可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实时开启收集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并进行喷水限尘后,拉开收集拉门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同时防止建筑垃圾溢出,美化施工环境;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并在三通垃圾入口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内设置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拉开收集拉门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有效消除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防止建筑垃圾溢出,美化施工环境,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从而实现安全环保限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三通垃圾入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垃圾缓冲限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叶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9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包括主进水管1、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垃圾收集装置4、垃圾运输管5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其中,主进水管1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垃圾收集装置4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通过垃圾运输管5与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连接,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与垃圾收集装置4通过垃圾运输管5连接,建筑垃圾由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进入顺着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下落至垃圾收集装置4,有效减少因高楼高度过高,进而导致垃圾对运输通道内壁带来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且消除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仅输送效率高,且不易发生堵塞;同时通过主进水管1为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收集装置4、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供应限尘用水,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上设置有限尘喷头,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各部分具体结构如下:
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包括中转角钢骨架21、中转顶板22、中转背板23、中转侧板24、中转底板25、连接板26、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垃圾入口顶板28、垃圾入口侧板29、垃圾入口底板210、垃圾入口面板211、入口拉门212、中转连接件213、检修门214、入口接水管215及入口限尘喷头216,其中,中转角钢骨架21、中转顶板22、中转背板23、两块中转侧板24、中转底板25、连接板2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中转箱体,并在中转顶板22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连接件213,中转顶板22另一侧设置有检修门214,用于对中转箱体进行后期维护,中转底板25上也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中转连接件213;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垃圾入口顶板28、两块垃圾入口侧板29、垃圾入口底板210、垃圾入口面板211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垃圾入口箱体,垃圾入口面板211上设置有用于投递垃圾的入口拉门212,同时中转角钢骨架21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连接为一体;且在中转角钢骨架21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27顶部分别设置有入口接水管215,入口接水管215与主进水管1连接,入口接水管215上安装有入口限尘喷头216;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接水管215上设置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入口限尘喷头216,当建筑垃圾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入口限尘喷头216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接水管215上设置有用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216的开关阀,可通过开关阀控制入口限尘喷头216的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接水管215上设置有多个入口限尘喷头216;
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中转角钢骨架21一侧的中转侧板24设置为倾斜结构,倾斜角度为5°~60°,以便建筑垃圾沿着垃圾入口底板210流入中转箱体;
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包括转子31、转叶32、缓冲角钢骨架33、缓冲顶板34、缓冲背板35、缓冲侧板36、缓冲底板37、缓冲面板38、缓冲连接件39、固定插销310、轴承311及转轴312,其中,缓冲角钢骨架33、缓冲顶板34、缓冲背板35、两块缓冲侧板36、缓冲底板37及缓冲面板38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缓冲箱体,缓冲顶板3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缓冲连接件39,缓冲箱体内设置有转子31,转子31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312,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312上,转轴312的两端通过轴承311安装在缓冲侧板36上,并由固定插销310固定,每组转叶组包括三片转叶32,且相邻转叶32之间呈120°夹角;缓冲底板3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三通垃圾入口的缓冲连接件39,当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缓冲箱体时,下落至转子31的转叶32,经转叶32继续下落至三通垃圾入口,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转叶32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有利于减少冲击荷载;
垃圾收集装置4包括收集角钢骨架41、收集顶板42、收集背板43、收集侧板44、收集底板45、收集面板46、收集连接件47、收集紧固件48、收集拉门49、排污口410及收集接水管411,其中,收集角钢骨架41、收集顶板42、收集背板43、两块收集侧板44、收集底板45及收集面板4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收集箱体,收集顶板42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5的收集连接件47,收集拉门49设置在收集面板46上;收集角钢骨架41顶部设置有收集接水管411,收集接水管411与主进水管1连接,收集接水管411上设置有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收集限尘喷头;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接水管411上设置有用于开启限尘喷头的开关阀,可通过开关阀控制限尘喷头的开启,实施喷水限尘;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顶板4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接水管411的紧固件48;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接水管411上设置有多个限尘喷头;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底板45上设置有排污口410,通过排污口410清理收集箱体内的废水和废渣;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施工现场需求对三通垃圾入口装置2、垃圾缓冲限尘装置3、垃圾收集装置4进行模块化组合,以满足不同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入口拉门212进入垃圾入口箱体与中转箱体后,开启入口限尘喷头216,实施喷水限尘,进行喷水限尘后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5进入缓冲箱体,再下落至转子31的转叶32,经转叶32缓冲后继续下落至下一楼层的中转箱体,转叶32在建筑垃圾下落后迅速回位,以进行下一轮缓冲;而后经过多层缓冲由垃圾运输管5进入收集箱体,施工人员可根据建筑垃圾的种类实时开启收集限尘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限尘,待收集箱体内装满建筑垃圾并进行喷水限尘后,拉开收集拉门49将建筑垃圾转运出施工现场,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防止建筑垃圾溢出,美化施工环境;同时在作业面由安装在作业面限尘供水管6的限尘喷头进行喷水限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包括主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管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其特征在于,主进水管沿建筑物外层从底层一直延伸至最高层,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在每一楼层设置有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三通垃圾入口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与垃圾缓冲限尘装置连接,垃圾缓冲限尘装置与垃圾收集装置通过垃圾运输管连接,同时主进水管与三通垃圾入口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及作业面限尘供水管连接,作业面限尘供水管上设置有限尘喷头;各部分具体结构如下:
三通垃圾入口装置由中转箱体与垃圾入口箱体组成,中转箱体由安装在中转角钢骨架上的中转顶板、中转背板、两块中转侧板、中转底板、连接板组成,并在中转顶板与中转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中转连接件;垃圾入口角钢骨架、垃圾入口顶板、两块垃圾入口侧板、垃圾入口底板、垃圾入口面板组成垃圾入口箱体,垃圾入口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投递垃圾的拉门,同时中转角钢骨架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连接为一体;且在中转角钢骨架与垃圾入口角钢骨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入口接水管,入口接水管与主进水管连接,入口接水管上安装有入口限尘喷头;
垃圾缓冲限尘装置包括缓冲箱体,缓冲箱体由安装在缓冲角钢骨架上的缓冲顶板、缓冲背板、两块缓冲侧板、缓冲底板及缓冲面板组成,缓冲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缓冲箱体内设置有转子,转子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缓冲侧板上,每组转叶组包括多片转叶;缓冲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缓冲连接件;
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体,收集箱体由安装在收集角钢骨架上的收集顶板、收集背板、两块收集侧板、收集底板及收集面板组成,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收集连接件,并在收集面板上设置有收集拉门;收集角钢骨架顶部设置有收集接水管,收集接水管与主进水管连接,收集接水管上设置有收集限尘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中转连接件设置在中转顶板一侧,中转顶板另一侧设置有检修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将设置在中转角钢骨架一侧的中转侧板设置为倾斜结构,倾斜角度为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缓冲侧板上,并通过固定插销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转叶之间呈30°~12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转叶组包括二~六片转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叶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收集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接水管的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收集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口。
CN201820734089.8U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Active CN208220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4089.8U CN208220114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4089.8U CN208220114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0114U true CN208220114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4089.8U Active CN208220114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0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30666U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CN210316383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楼层内垃圾清运装置
CN20881585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生活垃圾清运装置
CN112538948A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管道
CN108643519B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清理的缓冲式折线形三通垃圾入口装置
CN208220114U (zh)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CN206707203U (zh) 建筑物垃圾清运通道
CN213087334U (zh) 一种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108612287B (zh)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限尘系统
CN206868307U (zh) 一种土木建筑用废料粉碎回收装置
CN108643517B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收集装置
CN101187489A (zh) 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通风和清扫设备
CN208347245U (zh) 一种建筑工地楼层垃圾清运通道
CN207934392U (zh) 高层建筑垃圾快速输送装置
CN208039739U (zh) 高层建筑垃圾输送管道系统
CN208217571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清理的折线形三通垃圾入口装置
CN208265371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安全的缓冲限尘装置
CN207568138U (zh) 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CN213683064U (zh) 电梯井内建筑垃圾竖向运输通道
CN207032786U (zh) 一种雾化降尘消能垃圾道
CN207917764U (zh) 用于高层建筑垃圾快速排放的通道装置
CN211643459U (zh) 一种生活垃圾清运装置
CN20866887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CN211113242U (zh) 一种高速道路组合式隔音屏
CN212053623U (zh)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通道自闭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