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5005B - 有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5005B
CN108605005B CN201780008072.2A CN201780008072A CN108605005B CN 108605005 B CN108605005 B CN 108605005B CN 201780008072 A CN201780008072 A CN 201780008072A CN 108605005 B CN108605005 B CN 108605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ontrol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80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5005A (zh
Inventor
罗兰德·奈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filed Critical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605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5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8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data-b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SE)的控制组件(A)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其可以提供特别有效率的数据传输,尤其是用于发光二极管控制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使控制单元(SE)执行相应方法步骤的相应协议。所有控制单元(SE)都有两个通信伙伴,除了只有一个通信伙伴的最后一个控制单元外。串联连接的最后一个控制单元(SE)可以类似于串联连接的其他控制单元(SE)来设计。可以提供另一个中央控制单元或指令单元(BE),其被称为主控。所有其他的控制单元(SE)则称为从控。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SE)通过通信线路在控制信号的传输的任何时候皆彼此成对地单向通信。将控制单元连接成对的数据线路节段显示为两个逻辑上分开的箭头。数据线路节段(S1A和S6B)可以实现作为一信号数据线路。根据数据线路节段的通信方向来标示箭头。根据本发明,可以首先在向右的通信方向上使用每个单独的控制单元(SE),并且如果控制信号已经到达右侧,则反转通信方向使得通信方向切换为到左侧。因此,所有的控制单元(SE)都被设计为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通信,但是这总是以时间延迟的方式发生。

Description

有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控制组件以及一种相应的控制方法,其提供特别有效的数据传输,尤其是用于发光二极管控制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控制单元进行相应的方法步骤的相应通信协议。因此,控制协议启动控制单元之间的控制信号的传输。进一步,提案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用于执行方法或是协议的控制指令,并且提供计算机执行的控制指令。
背景技术
US 2014/0 333 207 A1显示配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布置,其根据已知的菊花链拓朴方法(Daisy-Chaining-approach)串联布置,从而交换状态信息。
US 8 492 983 B1显示利用串行总线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系统。在此方面,建议接收位址栏并且转换位址栏。
US 2009/0 021 955 A1显示配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配置以及相应的控制的车辆。
根据已知方法,提案用于计算机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游程编码和通信协议。因此,例如,已知因特网协议透过一些服务器单元提供计算机网络。此处,提供相应的元件,其中元件包括大规模的计算机容量和内存。此类通信网络通常是以数据线路上的一个方向的通信诱发相反方向上的响应的方式运作。
在这方面,已知有交握协议,其例如交涉连接的建立以及承带一串列的请求和响应作为目的。因此,根据已知技术,通常不进行单向通信,而是从第一单元交换数据至第二单元,数据亦从第二单元传输至第一单元。因此,在常规方法中,总是保留可影响在正向信道上带宽的缩减的反向信道。
于此,需要配置通信单元使得在正向方向以及反向方向上处理不同的数据信号。
根据通常已知方法,已知多种处理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的可能。此处,存在可能不利于特定应用情境的通用法则,以及不再适用于通用情况的极特定法则。示例如后,已知所谓的CAN-Bus,其为针对线束开发,并特别是指用于实施控制装置的网络。CAN-Bus提供大量元件,并且需要多个防止传输错误发生的安全机制。另外,需要多个数据传输以确保数据完整。因此,采用数个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需求计算资源和带宽。
再者,已知所谓的LIN-Bus,即本地互连网络总线,其亦针对串行通信系统开发,且特别是用于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交叉连接。利用LIN-Bus,施行一通用法则,通常不用于宽带应用情境。而且,根据LIN-Bus,亦施行全方面错误管理。例如,计算出校验和,以及屏除辨识出为错误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提示错误不是协议一部分,但在必要时,必须在另一个应用程序层中定义。
再者,已知一系列的通信协议,其于通信网络中启动数据传输。此处,通常形成调整数据流量的中央单元。然而,此先前技术没有提供多个其他控制单元的串联连接,使得此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不承担通信管理,而仅只施行所接收的指令。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的优点是,其无须控制网络通信的协同,但可从控制单元接收相同的控制指令,仅须施行这些控制指令并可以传递控制指令。
因此,已知方法及装置通常需要高效能硬件,并仍可用一缩减的带宽运作。因为传入的数据封包组成异于送出的数据封包,需要提供相应更复杂的硬件。尤其是,依据先前技术,对于通信过程来说,必须设置返回响应至发送单元的反向信道是不利的。而且,根据已知的计算单元,数个连接的单元通常为并联运作,使计算单元不仅需要协同正向和反向方向,亦需操作多个通信伙伴。此处,送出和传入数据封包为相异,使得常规单元需要能够处理不同数据格式或数据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控制单元组件或一种相应的控制方法,允许使用多个次元件,即技术上较不精密的元件,但却可能用最大带宽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再者,本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启动该发明方法的控制指令。
前述目的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进一步的有利发展界定于附属权利要求中。
据此,提案一种包括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控制组件,其中,控制单元的每一个包括第一通信界面,配置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以及第二通信界面,适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配置使控制信号专属地从第一通信界面传输至第二通信界面,或是从第二通信界面至第一通信界面。
此处,根据本发明,特别是有利的是,在控制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从不同时双向传输。在第一通信界面与第二通信界面之间定义传输方向的情况下,数据传输时,总是于相同传输方向进行发送。因此,在任何时候均不会同时发生从第一通信界面至第二通信界面的通信方向以及从第二通信界面至第一通信界面的通信方向。因此,本发明的控制组件并不是仅以总是在相同的通信方向上发送的方式配置,而是,本发明有利的是实际上可以在双向通信方向发送,然而,其运作是以时间延迟为基础。
因此,本发明的用于控制组件的控制单元配置方式为从第一通信界面发送至第二通信界面,但与此同时,也配置为从相反的通信方向发送。此处,“专属地,或”一词并不定义形成控制组件基础的控制单元的另一种结构设计。事实上应是指控制单元可双向通信一事,然而,双向通信从来不可同时进行。
“控制信号”一词描述并不着重在原子信号,而是持续在一个方向上交换的多个控制信号。这个事实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多个控制信号仅在一个通信方向上传输。此排除在一个通信方向送出原子请求以及在相反方向发送响应。事实上,依据本发明,在第一通信方向上,即从第一通信界面至第二通信界面,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且,之后即于时间延迟下,从第二通信界面至第一通信界面,即在第二通信方向上,发送第二多个控制信号。因此,发明特征在于,控制单元配置成,在传输连接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并不同时启动相反方向上的其他控制信号的另一传输。技术人员应知原子信号和相应的原子请求形成单一控制信号和相应的单一请求。
此特别有利,因为可以进行一个通信方向上的专属处理。因此,对于已知服务器,并不提供使一个计算单元持续运作多个通信方向进而处理或发送请求和响应,而是进行控制信号的无线传输。因此,目前所述的控制组件,当于一个通信方向处理通信时,相应的其他通信方向则被阻挡。因此,提供多个控制单元,无须精密技术,根据本发明,多个控制单元并不应该提供用于多个通信方向的计算容量,其可专属使用相应的数据线路。因此,根据本发明,无须区分总带宽和净带宽,因为总是具有完整的总带宽。因此,没有产生控制信号的任何架空或回程传输,使得信道的技术上最大可能带宽总是经常可用的。
根据本发明,提案一种控制组件,其中本发明亦也涉及单一控制单元本身。控制单元以一个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或至多两个通信伙伴的方式被串联连接,其中亦可仅有一个通信伙伴于串联末端。而且,控制单元的串联可与其他控制单元耦合。通常,串联的控制单元个别地直接连接。意思是,通常,串联中间并未介置中介单元。指令单元仅可在串联起始处设置。前述指令单元亦可称为主控装置,而串联的其他控制单元的每一个可称为从控装置。
通信界面据此配置。由于每一个控制单元通常包括两个通信邻居,第一通信界面由第一通信邻居提供,而第二通信界面由第二邻居提供。此处,通常使用第一通信界面,因此,第一通信界面配置为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第二通信界面亦可为配置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其至少适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其表述通信界面什麽都没遇到的情况,因为未连接其他控制单元。因此,通常,两个通信界面皆配置以与其他控制单元通信,因为控制单元通常包括两个通信邻居。然而此处,不排除控制单元安装在串联末端的情况,此时位于串联末端的第二通信界面因此仅适合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这特别有利,因为所有控制单元通常以同样方式设计。因此,无须区分安装在串联内的控制单元和安装在串联末端的控制单元。
从第一通信界面至第二通信界面的控制信号的传输通常为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的传递。因此,控制信号由通信界面接收,其经处理或直接传递至第二通信界面。控制信号也可接收并处理,并于接收后立刻传递。因此,无须等候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控制指令或控制信号可在控制单元内处理,而其同时,控制指令或控制信号已传递至另一控制单元。因此,因为无须承受控制信号的处理时间延迟,控制信号的有效传递是可能的。
通信界面的使用意味在控制组件上总共为一个通信方向。因此,控制单元内的通信方向的特征亦适用于连接控制单元的数据线路节段。如此,因为可能于数个控制单元上施行该通信方向,连接控制单元的数据线路节段亦为专属使用。因此,在第一控制单元中的控制信号的潜在传输可以造成控制信号的接收、通信方向的设定、以及控制指令的传递。此处,通信方向的设定意味,通过输入来自第一通信伙伴的数据,阻挡对前述通信伙伴的输出;除非其为串联的最后一个控制单元。事实上,在传递已接收的控制信号之后,于另一控制单元中启动控制信号的接收。因此,从第一控制单元至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传输造成在潜在反向方向上的阻挡。
接收控制信号之后,反向方向的开启以及控制信号的返回,仅发生在串联连接的最后一个控制单元。此时,串联连接的其他控制单元的方向再次反转,再次从先前输出的通信界面接收一结果,例如控制信号的形式,并被返回至先前发送的控制单元。因此,依据本发明,防止由单一控制单元于一给定时间点,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发送控制指令或控制信号。因此,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无须具有可处理双向通信方向的计算容量,即电路和内存。而是始终进行对在一个通信方向内的控制单元的专属存取。因为这一个通信方向通常为主导,依据本发明亦无须于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线路上预留反向信道。因此,和常规方法相比,使用较少的高性能控制单元,却利用信道的全带宽。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产生从第一通信界面至第二通信界面的第一信号传输,以及产生从第二通信界面至第一通信界面的第二信号传输。其总是以时间延迟的方式来产生。其提供裨益使控制单元在控制信号传输的任何时候皆不用处理双向通信方向。本发明有利的是,仅需要提供用于一个通信方向上的资源,而可以处理双向通信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信号的传输是传输多个控制指令。此提供裨益在于,不是简单地传输原子信号,而事实上可不间断地,即不需响应地,从一控制单元传输多个控制指令至下一个控制单元。且控制指令亦可于控制单元内传输,从一内向通信界面至一外向通信界面。因此,即便是在多个控制指令的传输内,始终进行对控制单元的专属存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单元至少实质上设计为相同。其提供裨益使控制单元无须精密技术,因为在串联中总是可运用统一的控制单元。因此,无法区分一个控制单元是安装在串联内或是串联的前端或末端。此处,亦可能是,控制单元不仅是实质上设计相同,而两者实际上为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单元确切地辨识一种信号格式。其提供裨益使信号格式,也称为标头,以在每个通信方向中均为相同的方式设计,无论在控制单元内或是控制单元之间。因此,如果控制单元从另一控制单元接收信号数据,前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传输控制信号时,使用相同信号格式。因此,在整体控制组件内,即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内,使用统一的信号格式。其特别有利,因为并不是第一信号格式用于一个通信方向,而第二信号格式用于第二通信方向的状况。该状况使得控制单元无须精密技术,因为其仅需要能够辨识一种单一信号格式。辨识在本文来说,代表信号格式的解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依据信号格式,提供用于脉冲判定的特殊信号序列。其优点为,即便单一控制单元具有不同的区域脉冲,可根据控制指令隐式地产生统一脉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控制指令可包括预定的信号序列,其提示相应的控制单元有效负载将于接收信号序列后传输。因此,于通信线路上接收的数据信号可被解读,而无须提供用于调整脉冲的中央单元。事实上,控制单元包括于数据线路上接收通信信号的特征。此时,在接收到预定的信号序列的情况下,独立于其他措施而判定随后的信号将被解读为传输帧或是数据。如此,可省略提供控制单元相应脉冲的其他技术手段。此处,选择特殊信号序列是特别有利的,因其可被排除使而使有效负载包括相同的信号序列,因而,启动一种新的脉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信号格式并未提供另外的位址信息。其提供裨益使位址可通过控制相应的通信界面,由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隐性地提供。因此,无须指定通信接收数据传输。其通常是与发送的控制单元共享通信线路的通信伙伴。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特别有利的是,用于位址信息的带宽不会遗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单元辨识可变大小的负载。其提供裨益使得没有预先界定的格式需要遵照。反而是,可以区分有效负载与标头数据,因为接收特殊信号序列作为标头数据,并随后接收有效负载。只要控制单元再次接收到再次启动新的有效负载的另一特殊信号序列时,有效负载被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单元依照控制信号于两个通信界面之间建立专属通信方向。于此,控制单元可以依据控制信号于相邻的数据线路上指定一个专属通信方向。因此,在接收控制信号后,前述数据线路不再由串联内的控制单元监控,而是仅在其他通信界面上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再次开启。如此,控制信号于控制单元内以及控制单元间,建立专属通信方向。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态样,通信线路在控制信号传输的任何时候为彼此成对地单向通信。其提供裨益使得控制单元不仅可以在两个通信界面之间,专属地切换至控制单元内的一个通信方向,亦可于控制单元之间调整一个通信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单元控制发光二极管。其提供裨益使得尤其是对于发光二极管串联,可以快速控制发光二极管,且因此,可调整一特别宜人的光度表现。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组件特别有利是因为,发光二极管无须精密技术即可控制,且需提供相应的诊断可能性。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特别有效率的方式传输诊断指令至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单元,并以特别有效率的方式回传相应的诊断结果。如此,根据本发明,提案亦允许发光二极管的诊断的一种控制组件。此处,发光二极管的诊断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传感器。因此,根据本发明,在运行时操作的发光二极管亦可倚赖诊断结果被有效地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控制信号包括发光二极管的色彩值。其提供裨益使所谓多色彩发光二极管亦可被使用。因此,例如依照RGB值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以产生一特定色彩,是可能的。
本发明目的亦由用于串联的控制组件的控制方法来达成,其中,控制单元的每一个包括第一通信界面,配置以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以及第二通信界面,适合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控制信号专属地从第一通信界面传输至第二通信界面,或,即或是,从第二传输界面至第一传输界面。因此,本方法排除控制单元同时传输控制信号至两个通信伙伴。特别是,控制单元可传输控制指令至两个通信伙伴的每一个。然而,其总是以时间延迟的方式来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用于阻挡两个通信界面之间的一通信方向的方法步骤。其亦涉及阻挡两个控制单元之间的一通信方向。因此,根据本发明,确保施行确切一个专属通信方向,并确保不分别发送至两个通信伙伴。
本发明目的亦由包括控制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达成,其配置用以执行提案的方法。其特别有利的是,提供此计算机程序产品作为协议。从而,指定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的单一协议步骤,而计算机程序产品储存这些控制指令作为协议使用。再者,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组件可以由所述方法控制。尤其是,这些控制单元或是控制组件亦可以由该方法操作。类似于此,可以使用控制单元或是控制组件以进行该方法。因此,其特别有利的是,控制组件、串联的控制单元、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有特征可合并,使其自身展现根据本发明的优点。
因此,提案一种控制组件以及相应的一种控制方法,能够达到特别有效的硬件利用,从而善用最大带宽。因为潜在硬件通常需要处理一个通信方向,其可用一简单方式施行,使其减少错误。再者,相应的元件和已知元件相较,可以用较小的方式设计,使较少热量累积其中,且需要的电力较少。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有利的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控制单元以及相应的通信界面的概略方块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态样的具有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控制组件的概略方块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态样的控制组件的概略方块图;
图4为遵照依据本发明一态样的信号格式的控制信号的传输的概略示意;
图5为包括依据本发明一态样的控制信号的通信帧的概略示意;
图6为包括依据本发明另一态样的控制信号的串联通信帧;
图7为包括依据本发明另一态样的控制信号的串联通信帧;
图8为依据本发明一态样的用于脉冲判定的特殊信号序列的概略示意;以及
图9为依据本发明一态样的用于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控制单元SE,配置用于在第一通信方向DS上通信,其进一步配置用于在第二通信方向US上通信。此处,第一通信方向可为下游通信方向DS,第二通信方向可为上游通信方向US。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单一数据线路节段以使串联的控制单元分别以彼此逻辑地连接成对的方式连接。因此,根据目前所述图1,透过二个箭头DS和US仅描述一个逻辑通信。从图1可得出,控制单元SE的通信方向可被调整。依据本发明,这通过仅设定下游方向DS或是上游方向US施行。
上述可例如由相应的通信界面IO1或IO2施行。从而,在控制单元SE在下游方向上接收数据的情况下,通信界面IO1能够被调整,使得上述下游方向不再进一步接收数据。仅在信号数据,即标头数据,再次透过上游方向US被接收的情况下,当前布置在左侧的数据线路节段再次开启,而在上游方向US上发生回程传输。如此,得依据接收的控制指令通过通信界面IO1和IO2调整通信方向。
于此情况下,通信界面IO1、IO2为输入/输出界面。它们可适用于两个方向上的发送,即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通信界面的每一个可称为双向通信界面。因此,没有定向界面单元存在。或者,相应的通信界面亦可以其提供数据输入的单元和数据输出的单元的方式施行。因此,存在两个单向通信界面。
进一步,在控制单元SE内可依据接收的控制信号,即依据方向指令亦或标头数据的接收,调整通信方向。因此,两个通信界面IO1和IO2皆被调整,使它们仅监控或编写相应的左侧或右侧数据线路节段。在这方面,监控涉及数据线路上的信号等待或是信号读取。因此,于左侧数据线路节段上接收控制指令后,相同数据线路节段被暂时阻挡,使得其仅在接收来自上游方向US的标头数据时开启。因此,左侧数据线路节段接收标头或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右侧数据线路节段DS开启,控制信号始得传输。
控制单元SE的内部通信与其运作类似。例如,通信方向可调整,使得在相应的界面上接收后,可阻挡或开启在控制单元内的通信方向。例如,如果阻挡上游方向US,控制信号的内部传输亦可和外部数据线路节段一同被阻挡。因此,对于多个控制信号,一个方向通常为阻挡而其反方向则为开启。因此,控制信号包括相应的方向切换信息,亦称为信号数据、INIT数据、标头数据或INIT帧。此数据根据提供的信号格式指定,且可包括用于脉冲判定的特殊信号序列。
图2显示发明的控制组件A,包括数个串联的控制单元SE。此处,控制单元SE使用相同参照符号,重申其为相同设计。而且,从目前所述图2中,可得出例如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最后一个,即当前为右侧的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通信界面IO1,实际配置为与左侧控制单元通信,以及第二通信界面IO2,一般而言适用于与另一控制单元通信,然而,并未使用。因此,除了最后一个控制单元仅包括左侧通信伙伴以外,所有控制单元均包括两个通信邻居或通信伙伴。另外,根据本发明,可设置另一中央控制单元或指令单元BE,其为主控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其他控制单元SE称为从控装置。
为了厘清单向通信方向,将控制单元连接成对的数据线路节段描绘为两个逻辑地分开的箭头形式。如此,数据线路节段S1A和S6B可作为一个单一数据线路施行。相应的箭头依据其通信方向指示。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于一个通信方向上使用每一个单一控制单元首先至右侧,而后待控制信号抵达右侧,反转通信方向使其换至左侧。如此,所有控制单元SE的每一个配置为双向通信,然而,此流程总是以时间延迟的方式发生。因此,控制单元的右侧界面IO2不可能在一给定的时间单位或时间点同时透过数据线路节段S2A和S5B与界面IO1通信。
因此,控制单元并不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从通信界面IO1传递控制信号至通信界面IO2。从通信界面IO1至通信界面IO2的传输通常未有从通信界面IO2至通信界面IO1的同时回程数据。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控制单元SE内潜在通信方向可以调整是特别有利的。因此,仅需要设置用于一个通信方向的硬件资源。
关于图1及图2的通信界面IO1、IO2,通过选择参照符号IO1、IO2,并无给定通信方向。通信方向可从IO1至IO2,或是从IO2至IO1。因此,依据通信方向,第一通信界面可称为IO1,或是第二通信界面可称为IO1。相同地,第一通信界面可称为IO2,或是第二通信界面可称为IO2。例如,于图1及图2所示的通信方向,从右侧至左侧的通信方向为从通信界面IO1至通信界面IO2的通信方向,而从左侧至右侧的通信方向为从通信界面IO2至通信界面IO1的通信方向。通信方向分别涉及控制单元SE内的通信方向,或成对配置的控制器单元SE之间的通信方向。
图3显示本发明的一态样,据此,控制单元SE设计为用于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单元。因此,控制单元现称为MLED CTRL。于此,根据本发明,特别有利于的是,现有的硬件元件可被再利用,且仅有MLED CTRL必须依据本发明来更换。
指令单元BE以微控制器呈现于左侧,其与三个控制单元连接。因为三个控制单元为串联连接,指令单元直接与一个控制单元连接,并间接与其他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亦可称作多LED控制器。其于现在讨论的图3中标示为MLED CTRL。通过统一使用此参照符号,说明控制单元通常被设计成相同的。显而易见,发光二极管为RGB(即红、绿、蓝)发光二极管。此处,其配置为通过单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混和比例调整一个特定色彩值。再者,可从目前讨论的图式得出,必要时须设置其他元件。例如,可能需要设置电源供应。此处,亦可由外部提供这些元件,像是电源供应,并仅需要连接。
在本情况中,数据线路作为多个数据线路节段存在,以双向箭头SIO1、SIO2的形式描绘。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一态样的控制单元SE。控制单元SE亦可包括其他元件。尤其是,其可为配置成类似控制装置MLED CTRL的控制单元。如此,单一发光二极管R、G、B单元设置于图3,图示作为一个单一发光二极管LED。其分别发出红、绿、或蓝光,并调整这些色彩的特定混合比例,使得通过此LED产生任何需要的色彩。例如,可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调整色彩值。因此,设置其他元件如开/关调制器(未图示)。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元件,像是LED驱动器(未图示)。特别是,可使用常规元件。因此,省略其相关描述。此处,其特别有利的是,依据本发明的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常规元件被启动,而常规元件仅须适于进行单一方法步骤。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一态样的具有控制信号的传输信号序列。当前表示依据给定信号格式的信号序列,其于数据线路节段被接收。依据本发明此态样,每一个控制单元或是智能LED驱动器分配有一独立位址。其发生过程为:位址信息区域性地储存于控制单元SE,随后递增。从而,产生新的控制信号,包括递增位址并传输该位址至相应的下一个通信伙伴。此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标头信息,该标头信息允许相应的下一个控制单元SE进行脉冲同步。因此,发生动态的位址分配。目前所述的图式中进一步表示预定数量的控制信号如何被传输。而且,可得出相应的控制单元可切换至所谓闲置模式,在该模式无法接收亦无法发送控制信号。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一态样的控制信号的结构。其可与例如图2所示的组件应用,其中所示的控制信号从左侧传输至右侧。从图5可得出,控制信号为数据帧,其包括指示、位址及有效负载。因此,对每一个指示,分配一信号序列,当前可集中在左侧。因此,当收到这样的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单元得到关于应予执行的指令的信息。通过所谓的dev_adr,将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编号。从而,如参照图4所述,可递增相应的位址值并将其转寄至下一个控制单元。此处,可从目前所述的图式中清楚得出,可判定相应的位址编码为hex码,其当前标示为“x”,或者此栏不予解读,则当前标示为“-”。再者,控制信号可包括有效负载,当前标示为“数据”。此有效负载可为一RGB值,如标题“RGB模式”之下所示。因此,有效负载包括用于发光二极管的色彩调整的色彩值。如目前所述的图5的下端所示,可由一指示码辨识此处为“00000”,即不应有任何动作执行。
图6亦显示如依据本发明使用的控制信号的一态样。从目前所述的图6可得出,控制信号包括数个控制指令。左侧可得出编码为五个设定位元,即“11111”为一所谓闲置模式(IDLE-mode)。为了此目的,相应的信号序列包括五个“1”,其亦代表可使用>5的数个设定旗标。第五个设定位元如目前所述的图式设置是特别有利的。第五个设定位元作为第五栏新增至四个所示的IDLE-位元之后,即前四栏之后。第五栏包括另外的信号数据,见于图7的示例中。
图7的上方为如图6所述的栏的放大图。见于图7,提供具有五位元的信号序列,其对应至依据本发明的信号格式。此处,信号序列“10101”如图7上方处所示,位于相应的数字“5”之下的位元。特殊信号序列表示接下来传输有效负载。因此,根据本发明,接收这样的编码或这样的信号序列的每一个控制单元会切换方向并译码随后抵达的有效负载。信号序列“10101”为一特殊信号序列,可用于例如脉冲判定。
特殊的特定信号序列的提供如图8所示。此处,图8显示其左侧为语义的或逻辑的数字序列而其右侧是个别的位元码的图表。如图8下端所示,信号序列“10101”为技术传输值,代表有效负载的起始。因此,于数据线路节段上辨识出此码的控制单元的每一个可预期接下来传输的为有效负载。可从目前所述图表得出,根据本发明,“11111”码为闲置循环码,其将控制单元设定为休眠。只有在“10101”码再度被接收的情况下,相应的通信方向开启并接收有效负载。可从目前所述图表右侧得出,信号序列的排列亦不适用于产生五个“0”的序列或是五个“1”的序列。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提供特殊信号序列,将个别语义编码。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控制单元可配置这样的图表,因此,可解读相应的指令码。
图9显示本发明用于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此处,在第一方法步骤100,控制信号的接收发生于两个通信界面中的一个。从而反复检视接收的信号是否为造成通信方向改变的控制信号。如果并非上述情况,信息便接着被传递而完全不处理。相应的控制信号参照图4至图8所述。在方法步骤100接收标头信息的情况下,当前使用的通信方向的阻挡或先前阻挡的通信方向的开启可于随后的方法步骤101中进行。因此,方法步骤101发生方向的改变,如前文所述。接下来,于进一步的方法步骤102中,可以进行接收的控制信号的传递,例如以改写过的形式。此处,特别有利的是接收100和数据的输出102通常于同一通信方向进行。唯一例外是,串联的控制单元的最后一个,其接收数据100,并且在存在相应的信息的情况下,改变方向101,但其通常不立即根据方法步骤102发送信息,而是先改变方向再行发送。
特别有利的是,方法步骤100、101和102以反复方式处理,使得控制单元接收数据,然后检视控制指令中是否有方向的改变;如果是,方向改变且发送数据;如果未能辨识出方向的改变,则维持通信方向。参照目前所述的图2,方法步骤101中可以决定是否影响从左至右的方向改变成为从右至左的方向,或是维持至左的通信方向,或是维持至右的通信方向。因此,方法步骤100反复处理直到相应的控制单元得到改变信息。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案一种特别有效率的控制方法或控制组件,其能够特别有效率地控制例如发光二极管。此处,特别有利的是,相应的协议可提供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再者,本发明涉及单一控制单元如图式,例如参照图1。

Claims (11)

1.一种包括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SE)的控制组件(A),其控制发光二极管,其中,每一个所述控制单元(SE)包括一第一通信界面(IO1),配置为用于与一另一控制单元(SE)通信,以及一第二通信界面(IO2),适合用于与不同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另一控制单元的又一控制单元(SE)通信,其中,所述控制单元(SE)配置使控制信号专属地从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传输至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或从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传输至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传输是传输多个控制指令,并且所述控制单元(SE)通过通信线路在控制信号的传输的任何时候皆彼此成对地单向通信,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为包括指示、位址及有效负载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指示的每一个代表由进行接收的所述控制单元(SE)待执行的一指令,所述有效负载包括用于发光二极管的色彩调整的色彩值,所述位址提供所述控制单元(SE)的编号,并且,接收到所述指示的所述控制单元(SE)的每一个改变方向并译码随后抵达的有效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产生从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至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的一第一信号传输,以及产生从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传输至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的一第二信号传输,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分别以时间延迟的方式来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SE)至少实质上设计成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SE)配置为确切地辨识一种信号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根据一信号格式,提供一特殊的信号序列用于脉冲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一信号格式不提供另外的位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SE)辨识一大小可变的有效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组件(A),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SE)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与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之间建立一专属通信方向。
9.一种用于串联连接的控制单元(SE)的控制方法,其中,每一个所述控制单元(SE)包括一第一通信界面(IO1),配置为用于与一另一控制单元(SE)通信,以及一第二通信界面(IO2),适合用于与不同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另一控制单元的又一控制单元(SE)通信,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专属地从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传输至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或从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传输至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传输传输多个控制指令,并且所述控制单元(SE)通过通信线路在控制信号的传输的任何时候皆彼此成对地单向通信,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为包括指示、位址及有效负载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指示的每一个代表由进行接收的所述控制单元(SE)待执行的一指令,所述有效负载包括用于发光二极管的色彩调整的色彩值,所述位址提供所述控制单元(SE)的编号,并且,接收到所述指示的所述控制单元(SE)的每一个改变方向并译码随后抵达的有效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用于阻挡所述第一通信界面(IO1)与所述第二通信界面(IO2)之间的一通信方向的一方法步骤。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控制指令,配置为当在一控制组件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08072.2A 2016-03-21 2017-01-26 有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605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5264.7A DE102016105264B4 (de) 2016-03-21 2016-03-21 Effiziente Steuerungsanordnung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DE102016105264.7 2016-03-21
PCT/EP2017/000091 WO2017162323A1 (de) 2016-03-21 2017-01-26 Effiziente steuerungsanordnung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5005A CN108605005A (zh) 2018-09-28
CN108605005B true CN108605005B (zh) 2020-08-14

Family

ID=5810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072.2A Active CN108605005B (zh) 2016-03-21 2017-01-26 有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485B2 (zh)
EP (1) EP3433981B1 (zh)
JP (1) JP2019508914A (zh)
KR (1) KR102110064B1 (zh)
CN (1) CN108605005B (zh)
CA (1) CA3006526C (zh)
DE (2) DE202016008329U1 (zh)
ES (1) ES2754702T3 (zh)
MY (2) MY185401A (zh)
SG (1) SG11201806488SA (zh)
WO (1) WO20171623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6008329U1 (de) 2016-03-21 2017-07-28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Effiziente Steuerungsanordnung
DE202016008325U1 (de) * 2016-03-21 2017-07-28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Vorrichtung zur bidirektionalen Kommunikation
DE102018004826A1 (de) 2018-06-15 2019-12-19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und Systemanordnung zum Einstellen einer konstanten Wellenlänge
CN109067505A (zh) * 2018-07-04 2018-12-21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获取系统
DE102018007141B4 (de) 2018-09-10 2019-10-10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Segmentierte Steuerungsanordnung
DE102018010311B3 (de) 2018-09-10 2019-12-05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Effiziente Leitungstreibervorrichtung zur Datenflusskontrolle
DE102018007144B4 (de) 2018-09-10 2019-10-10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Leitungstreibervorrichtung zur Datenflusskontrolle
DE102018007143B4 (de) 2018-09-10 2019-10-10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Effiziente Leitungstreibervorrichtung zur Datenflusskontrolle
DE102018010307B4 (de) 2018-09-10 2020-01-09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Segmentierte Steuerungsanordnung
DE102018010305B4 (de) 2018-09-10 2020-01-09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Segmentierte Steuerungsanordnung
DE202018006224U1 (de) 2018-09-10 2019-08-28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Effiziente Leitungstreibervorrichtung zur Datenflusskontrolle
DE102019002119B4 (de) 2019-03-25 2020-06-10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Ansteuern von Ausführungseinheiten
EP3726094A1 (de) * 2019-04-15 2020-10-21 Integrated Dynamics Engineering GmbH Stationäres schwingungsisolation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regelung
DE102020200819A1 (de) 2020-01-23 2021-07-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Erweiterung eines Busprotokolls mit Übergabe eines Nutzdatums im Head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9820U (zh) * 2010-01-08 2010-11-17 张万明 多联控制开关
CN103208839A (zh) * 2013-03-29 2013-07-17 天津大学 基于can总线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机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4035616A (zh) * 2014-06-09 2014-09-10 纪玉玲 一种使用二极管显示器的多点触控触摸屏
CN104160786A (zh) * 2011-12-21 2014-11-19 埃尔多实验室控股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以及提取照明系统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05208735A (zh) * 2015-10-16 2015-12-30 付参军 利用手机和射频遥控器进行控制的家用灯光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8453B2 (en) * 1997-08-26 2003-08-19 Color Kinetic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in a networked lighting system
HUE051881T2 (hu) * 2003-04-21 2021-03-29 Signify North America Corp Csempe világítási eljárások és rendszerek
DE10352286B4 (de) * 2003-11-08 2007-10-11 Insta Elektro Gmbh Elektrisches/elektronisches Steuersystem
JP3809839B2 (ja) * 2004-03-09 2006-08-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
JP2005277978A (ja) * 2004-03-26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識別番号自動設定方法及び識別番号自動設定装置
EP1769192A4 (en) * 2004-05-26 2011-08-17 Toro Co TWO WIRE CURR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RRIGATION SYSTEMS
US8400061B2 (en) * 2007-07-17 2013-03-19 I/O Controls Corporation Control network for LED-based lighting system in a transit vehicle
JP2010231994A (ja) * 2009-03-26 2010-10-1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装置
US8344659B2 (en) * 2009-11-06 2013-01-01 Neofocal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ghting power and control system
US9066385B2 (en) * 2009-12-31 2015-06-23 Samir Gandhi Control system for color lights
US8492983B1 (en) * 2010-05-11 2013-07-23 Analog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address and control serially connected LEDs
KR101829923B1 (ko) * 2011-10-13 2018-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US9215783B2 (en) * 2012-07-24 2015-12-15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ing module having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system
EP3042490B1 (en) * 2013-09-04 2019-06-05 Signify Holding B.V. Device, method and network fo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over a dmx network
DE202016008329U1 (de) 2016-03-21 2017-07-28 Inova Semiconductors Gmbh Effiziente Steuerungs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9820U (zh) * 2010-01-08 2010-11-17 张万明 多联控制开关
CN104160786A (zh) * 2011-12-21 2014-11-19 埃尔多实验室控股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以及提取照明系统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03208839A (zh) * 2013-03-29 2013-07-17 天津大学 基于can总线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机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4035616A (zh) * 2014-06-09 2014-09-10 纪玉玲 一种使用二极管显示器的多点触控触摸屏
CN105208735A (zh) * 2015-10-16 2015-12-30 付参军 利用手机和射频遥控器进行控制的家用灯光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6105264B4 (de) 2017-11-23
CA3006526C (en) 2021-03-02
EP3433981A1 (de) 2019-01-30
KR102110064B1 (ko) 2020-05-12
EP3433981B1 (de) 2019-10-02
CN108605005A (zh) 2018-09-28
MY184969A (en) 2021-04-30
CA3006526A1 (en) 2017-09-28
DE102016105264A1 (de) 2017-09-21
WO2017162323A1 (de) 2017-09-28
DE202016008329U1 (de) 2017-07-28
US20190053339A1 (en) 2019-02-14
MY185401A (en) 2021-05-17
JP2019508914A (ja) 2019-03-28
KR20180104661A (ko) 2018-09-21
SG11201806488SA (en) 2018-10-30
US10349485B2 (en) 2019-07-09
ES2754702T3 (es) 2020-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5005B (zh) 有效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KR100900882B1 (ko) 상호 상이한 복수의 네트워크 프로토콜을 사용하는 차량에적용되는 게이트웨이 디바이스,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데이터변환방법
US105482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JP7040841B2 (ja) 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制御装置
US10193705B2 (en) Method,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ntrol unit for the cyclical transmission of data
WO2011081885A1 (en) Automatic and controllable system operation
JP2010504011A (ja)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構造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US96024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lateral one-way communication
US6347345B1 (en) Information transfer apparatus having control unit with BTL transceiver applying transmission enable signal inputted from ethernet processor module through backplane to control unit
US11714772B2 (en) Additional communication in standardized pinout of a bidirectional interface between a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0443589B1 (en) Serial co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KR20220031008A (ko) 특히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컨텐츠를 통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데이터 네트워크
CN113348649B (zh) 致动执行单元的方法以及对应设置的系统
KR102038328B1 (ko) 이더넷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하여 논리 기반으로 led 전원 제어를 수행하는 다채널 led 전원 제어 시스템
US98436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among plurality of devic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69995A (zh) 机动车辆的车载网络的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CN112003878B (zh) 一种串行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7066412B (zh) 一种通信电路及其方法
WO2024078681A1 (en) A hybrid wired-wireless in-vehicle network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Simon et al. Comparison of Real-Time, Mobile Data Bus Architectures
US20050080977A1 (en) Distributed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1211176A (ja) ネットワーク内端末の識別番号自動設定方式
KR20170028530A (ko) 통신 인터페이스 장치
JPS6014550A (ja) 網制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