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226A -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226A
CN108604226A CN201780011352.9A CN201780011352A CN108604226A CN 108604226 A CN108604226 A CN 108604226A CN 201780011352 A CN201780011352 A CN 201780011352A CN 108604226 A CN108604226 A CN 108604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electronic document
user equipment
comment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1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226B (zh
Inventor
约翰·帕特森
凯登·迈尔
戴维·阿姆斯特朗
戴维·拉蒂摩尔
莱尔·比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gle LLC
Original Assignee
Googl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gle LLC filed Critical Google LLC
Priority to CN2022115357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0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4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69Annotation, e.g. comment data or footno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3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机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云存储服务器可以接收从用户设备上传的电子文档,并且在所述服务器处以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原格式来保存所述电子文档,而无需将所述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当所述用户设备试图远程访问所述文档时,所述云存储服务器可以以所述文档的本原格式来将所述文档呈现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用户可以在没有将所述文档下载到所述本地驱动器的情况下编辑所述本原格式的文档。例如,在没有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本地安装所述本原应用的情况下,所述用户可以在特定于所述本原应用格式的结构中添加评论。所述云存储服务器进而可以将所述评论并入文档以供实时显示。

Description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大体上,本公开涉及在云环境中的协作文档管理,具体涉及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协作文档编辑系统中,用户可以经常将电子文档上传到远程服务器,并且将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保存在用户设备的本地驱动器上。大量的这样的电子文档可以是word文档和PDF。如今对这些文件的评论只能在本原(native)编辑器内进行,诸如,可以打开并且修改word或者PDF文档的专用编辑应用。为了在文档内进行评论——诸如在word或者PDF文档中添加评论部分,用户通常需要将文档的最新副本从远程服务器下载到本地驱动器,并且然后经由安装在本地的应用(诸如,文字处理器)来打开下载的副本以插入评论。在插入评论之后,用户通常将包括新添加的评论的更新的文档上传回远程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和本地用户设备以编辑的内容来同步。因此,用户执行至少两轮包括下载和上传的手动操作以在云中的文档中添加评论。
当从用户设备接收到文档时,远程服务器通常将文档从其本原格式转换为与远程存储系统兼容的格式。当用户需要将文档下载或者导出到其本地驱动器以进行评论时,远程服务器然后可以再次将文档转换回其本原格式以便进行评论。因此,在远程服务器处通常涉及至少两轮格式转换。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机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可以接收从用户设备上传的电子文档,并且可以在服务器处以电子文档的本原格式来保存电子文档,而无需将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远程服务器可以从用户设备接收访问电子文档的请求,并且进而可以在用户设备没有下载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将电子文档呈现给用户设备。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远程服务器可以经由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文档评论。然后,远程服务器可以在远程服务器处将文档评论并入电子文档,并且经由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实时呈现具有在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文档评论的电子文档。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其它特征(包括其本质和其各种优点)将在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更加显而易见,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用于提供协作文档环境的计算机化系统100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实时评论并入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的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存储上传的电子文档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的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合并评论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的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在远程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使评论实时同步的服务器工作流程的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6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实时评论并入的用户侧工作流程的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7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任何过程的计算设备——诸如图1至图6的系统的任何组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对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全面理解,现在将描述某些实施例,包括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要明白,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在适合于所讨论的应用的情况下可以被调整和修改,并且可以在其它合适的应用中采用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并且这样的其它添加和修改不会脱离其范围。通常,本文描述的计算机化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引擎,该一个或者多个引擎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设备,诸如,计算机、微处理器、逻辑设备或者配置有用于实施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化方法的硬件、固件和、和软件的其它设备或者处理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文讨论了用于跨平台(诸如,远程服务器和用户设备)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机制。云存储服务器可以利用实时评论系统来从电子文档导入、导出评论和保持评论同步。该实时评论系统可以降低跨多个设备使文件同步的复杂性和减少文件冲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经由web或者移动接口或者经由应用编程接口(API)来对文档进行评论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评论进行批处理,并且然后,更新原始文档字节以反映经由实时评论系统进行的评论。然后,使更新的文档字节同步到正在侦听对该文档的改变的设备。当作出更多评论时,可以删除具有旧评论的文档的先前版本并且用更新的版本来进行替换。
可以通过时间戳来合并评论和对评论的回复。例如,当将文档(诸如,word或者PDF文档)上传到云存储服务器(诸如,专用云或者公用云)时,将按照文档的本原格式而不是将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来将文档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器处。按照这种方式,当用户设备试图远程访问文档时,云存储服务器可以按照文档的本原格式来将文档呈现给用户设备,使得用户可以在不下载文档的情况下编辑本原格式的文档。
例如,用户可以向文档添加评论,该操作通常作为特定于本原格式的特征来进行。云存储服务器然后可以实时地直接将评论并入电子文档。按照这种方式,如果用户设备或者另一用户设备访问文档,则可以显示并入了评论的文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如果用户设备最初将文档上传到云,则可以自动使已经添加至保存在云存储服务器中的文档的评论与用户设备处的本地副本同步。按照这种方式,用户不再需要将评论重新录入到文档的本地副本,从而提高了文档编辑效率。
图1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用于提供协作文档环境的计算机化系统100的示意图。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4和通过网络120连接的多个用户设备109a至109b。服务器104包括电子数据库103和评论系统102,其管理对主控文档(master document)106的各个版本的更新。主控文档106可以存储在服务器104上的电子数据库103上,或者存储在单独的存储设备中。
为了使电子文档的协作过程更有效率,提供了用于协作地整合对电子文档的所提议的改变的协作文档编辑环境。在协作文档编辑环境中,在不同用户设备109a至109b处的用户可以同时访问主控文档106以查看文档并且提议改变。如在图1中示出的,每个用户可以通过编辑器接口110a至110b来与主控文档106进行交互。编辑器接口110a至110b可以包括移动应用(例如,用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应用等)、或者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和/或其他。按照这种方式,用户设备不需要在本地安装专用文字处理器或者查看应用以访问并且打开主控文档106。
应用可能希望允许用户向文档添加评论。评论可以放置在文档内的评论结构中,诸如,对话框、脚注、和/或标注(callout)等。可以利用特定文字处理器添加这样的评论结构,其中文档针对特定文字处理器按照其本原格式打开。例如,可以打开并且修改word或者PDF文档的专用编辑应用可以具有允许用户向word或者PDF文档添加评论的评论机制,该评论机制可以包括待显示在文档内的先前确定的结构,诸如但不限于,对话框、标注窗口、和/或脚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主控文档106的本原格式来保存主控文档106,使得用户设备可以经由编辑器接口110a至110b来以本原格式访问主控文档。例如,先前确定的结构可以是预定的,或者可以根据用户偏好来确定。
图2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实时评论并入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的各个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200。在201中,远程服务器(例如,见图1中的104)可以从用户设备接收访问电子文档的请求。然后,在202中,远程服务器可以将文档呈现给用户设备,例如,经由图1中的编辑器接口110a至110b。可以经由移动应用或者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窗口但是按照文档的本原格式(诸如,word或者PDF文档)来呈现文档。在203中,远程服务器可以从用户设备接收评论,该评论被格式化为预定义结构,例如,word文档评论框或者PDF评论框等。在204中,远程服务器可以将评论并入电子文档,并且在205中将评论记录在辅助评论数据库中。按照这种方式,远程服务器可以在206中经由编辑器接口来与评论一起实时地呈现电子文档,例如,用户不需要将文档的副本下载到用户设备,添加评论,并且然后将文档上传回远程服务器。
图3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存储上传的电子文档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的各个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300。在301中,远程服务器可以接收从用户设备上传的文档。在302中,远程服务器可以确定文档的类型。例如,在305中,如果文档格式是与远程服务器兼容的格式——例如可识别的文档格式(诸如,但不限于,word或者PDF文档),则远程服务器可以在307中按照文档的本原格式来保存文档,该本原格式是远程服务器接收到从用户设备上传的文档的格式。否则,如果文档与远程服务器可用的应用不兼容或者远程服务器可用的应用无法识别文档,则远程服务器可以在310中将文档转换为兼容格式。在311中,远程服务器可以在评论数据库中为文档创建条目以保存文档可能具有的任何评论,并且然后,继续图2中的201。
图4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合并评论的服务器端工作流程的各个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400。从图2中的203开始,在402中,远程服务器可以从不同的用户设备接收第二评论,该第二评论关于文档的和在203中接收到的评论相同的部分。因此,在403中,可以将两个评论合并在同一评论结构中,例如,同一脚注、评论框、标注框等,并且远程服务器可以前进至20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内容(例如,当两个评论共享相似的词、短语等时)和/或文档的相关部分(例如,当两个评论与相同的句子/段落或者文档的其它部分有关时)等等来合并来自不同用户设备的评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来将来自不同用户设备的两个评论呈现在不同的评论结构(例如,不同的标注框等)中以说明评论是由不同的用户做出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配置评论的显示参数,例如,可以按照不同的颜色和/或与时间戳一起等等来显示在不同的时间添加的评论。
图5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在远程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使评论实时同步的服务器工作流程的各个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500。从图2中的206开始,远程服务器可以在502中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具有文档的本地副本。远程服务器可以在506中向用户设备发送包括评论的信息的消息,使得用户设备可以在508中自动将评论并入文档的本地副本以与远程服务器上的文档同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程服务器可以在510中周期性地监视评论并且使评论与本地副本同步。例如,可以使每个评论与时间戳相关联,并且远程服务器可以基于每个评论的时间戳和上一同步时间来发送更新的评论。
图6是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实时评论并入的用户端工作流程的各个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600。用户设备可以在601中向云存储系统(例如,远程服务器)发送文档访问请求。然后,在602中,用户设备可以经由在设备处实例化的移动应用或者浏览器窗口来打开并且访问文档。在603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评论,并且然后经由移动应用或者浏览器窗口接口来将评论输入至文档,而无需将文档下载到用户设备。在604中,用户可以经由移动应用或者浏览器窗口接口来实时查看具有并入的评论的文档。
图7是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任何过程的计算设备(诸如,图1至图6的系统的任何组件)的框图。这些系统的每个组件都可以实现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设备700上。在某些方面中,这些系统的多个组件可以包括在一个计算设备700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组件和存储设备可以实现在若干计算设备700上。
计算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单元、输入/输出控制器710、系统存储器、和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存储设备。系统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702)和至少一个只读存储器(ROM 704)。所有这些元件都与中央处理单元(CPU 706)通信以促进计算设备700的操作。可以按照许多不同的方式来配置计算设备700。例如,计算设备700可以是传统的独立计算机或者替选地,计算设备700的功能可以跨多个计算机系统和架构分布。替选地,计算机系统可以被虚拟化为提供多个计算设备700的功能。在图7中,计算设备700经由网络或者本地网络链接至其它服务器或者系统。
计算设备700可以配置为分布式架构,其中,数据库和处理器容纳在分离的单元或者位置中。一些单元执行主要处理功能,并且至少包括通用控制器或者处理器和系统存储器。在分布式架构实施方式中,这些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经由通信接口单元708附接至通信集线器或者端口(未示出),其用作与其它服务器、客户端或者用户计算机和其它相关设备的主通信链路。该通信集线器或者端口本身可以具有最小的处理能力,主要用作通信路由器。各种通信协议可以是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SAP、SASTM、ATP、BLUETOOTHTM、GSM和TCP/IP。
CPU 706包括处理器(诸如,一个或者多个常规微处理器)和一个或者多个补充协处理器(诸如,用于从CPU 706卸载工作负载的数学协处理器)。CPU 706与通信接口单元708和输入/输出控制器710通信,通过通信接口单元708和该输入/输出控制器710,CPU 706与其它设备(诸如,其它服务器、用户终端、或者设备)通信。通信接口单元708和输入/输出控制器710可以包括用于与例如,其它处理器、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终端同时通信的多个通信信道。
CPU 706还与数据存储设备通信。数据存储设备可以包括磁存储器、光学存储器或者半导体存储器的适当组合,并且可以包括:例如,RAM 702、ROM 704、闪存盘、光盘(诸如,压缩盘或者硬盘或者驱动器)。CPU 706和数据存储设备各自可以例如完全位于单个计算机或者其它计算设备内;或者通过通信介质连接至彼此,诸如,USB端口、串行端口电缆、同轴电缆、以太网电缆、电话线、射频收发器或者其它类似的无线或者有线介质或者前述内容的组合。例如,CPU 706可以经由通信接口单元708连接至数据存储设备。CPU 706可以配置为执行一个或者多个特定处理功能。
数据存储设备可以存储例如,(i)计算设备700的操作系统712;(ii)适用于根据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并且具体地根据针对CPU 706详细描述的过程来指命CPU 706的一个或者多个应用714(例如,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iii)适用于存储可以利用来存储程序所需要的信息的信息的数据库716。
操作系统712和应用714可以例如按照压缩、未编译和加密的格式存储,并且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从除了数据存储设备之外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从ROM704或者通过RAM 702来将程序指令读入到处理器的主存储器中。虽然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序列使得CPU 706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步骤,但是可以使用硬连线电路系统来代替用于实现本发明的过程的软件指令或者与这些软件指令结合使用。因此,描述的系统和方法不限于硬件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可以提供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供执行与执行如本文描述的过程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程序还可以包括程序元素,诸如,操作系统712、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允许处理器经由输入/输出控制器710与计算机外围设备(例如,视频显示器、键盘、计算机鼠标等)相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指代向计算设备700的处理器(或者本文描述的设备的任何其它处理器)提供指令以供执行或者参与向计算设备700的处理器(或者本文描述的设备的任何其它处理器)提供指令以供执行的任何非暂时性介质。这样的介质可以采取许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介质和易失性介质。非易失性介质包括:例如,光盘、磁盘、或者磁光盘、或者集成电路存储器,诸如,闪速存储器。易失性介质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通常构成主存储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常见形式包括:例如,软盘、柔性盘、硬盘、磁带、或者任何其它磁介质、CD-ROM、DVD、任何其它光学介质、打孔卡、纸带、具有孔的图案的任何其它物理介质、RAM、PROM、EPROM或者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EEPROM、任何其它存储器芯片或者盒式存储器、或者计算机可以通过从进行读取的任何其它非暂时性介质。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各种形式可以涉及将一个或者多个指令的一个或者多个序列携载到CPU 706(或者本文描述的设备的任何其它处理器)以供执行。例如,最初可以将指令承载在远程计算机的磁盘(未示出)上。远程计算机可以将指令加载到其动态存储器中,并且通过以太网连接、电缆线、或者甚至使用调制解调器的电话线来发送指令。在计算设备700本地的通信设备(例如,服务器)可以在相应通信线路上接收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放置在处理器的系统总线上。系统总线将数据携载到主存储器,处理器从该主存储器中进行检索并且执行指令。可选地,可以在处理器执行之前或者之后将主存储器接收到的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另外,可以经由通信端口来接收指令作为电信号、电磁信号或者光信号,这些信号是无线通信或者携载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数据流的示例性形式。
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附图中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以软件、固件、和硬件的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各个方面。用于实现与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原理一致的各个方面的实际软件代码或者专用控制硬件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未参照具体软件代码来描述系统和方法的各个方面的操作和行为—应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用于基于本文的描述来实现各个方面的软件和控制硬件。
同样,虽然按照特定的顺序在附图中对操作进行了描绘,但是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按照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按照相继顺序来执行这样的操作,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形下,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可以在计算系统中实现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各个方面,该计算系统包括后端组件(例如,作为数据处理器)、或者包括中间件组件(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组件(例如,具有图形用户接口或者web浏览器的客户端计算机,通过图形用户接口或者web浏览器用户可以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进行交互)、或者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后端组件、中间件组件、或者前端组件的任何组合。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组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可以包括,例如,个域网(PAN)、局域网(LAN)、校园区域网(C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宽带网络(BBN)、互联网等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进一步地,通信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例如,下面的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包括:总线网络、星形网络、环形网络、网状网络、星型总线网络、树形或者层级网络等。通信模块可以是例如调制解调器或者以太网卡。
如上面讨论的,计算系统700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彼此远离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计算机系统700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企业服务器或者服务器组、一台或者多台台式计算机、一台或者多台膝上型计算机等。计算机系统700还可以嵌入在另一设备中,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音频播放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和/或电视机顶盒。
虽然本说明书包含许多细节,但是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而是作为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在分开的实施方式的场境(context)下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方式中。相反,在单个实施方式的场境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者按照任何合适的子组合实现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此外,虽然上文可能将特征描述为以某些组合来起作用并且最初甚至对该特征如此要求保护,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从组合中删除来自所要求的组合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并且所要求的组合可以指向子组合或者子组合的变化。
虽然按照特定的顺序在附图中对操作进行了描绘,但是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按照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按照相继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此外,在上面描述的方面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该被理解为在所有方面中都要求这样的分离,并且应该明白,通常可以将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者包装到多个软件产品中。
在下面的示例中概述进一步实施方式:
示例1:一种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访问以本原文档格式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的电子文档的请求;在所述用户设备没有下载所述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所述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呈现所述电子文档;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所述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第一文档评论;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将所述第一文档评论并入所述电子文档;以及经由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实时呈现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
示例2:根据示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远程服务器包括云存储系统。
示例3:根据示例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本原文档格式是由专用文档处理应用创建的文档格式。
示例4:根据示例1至3所述的方法,其中,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包括移动应用或者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的任何一个。
示例5:根据示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电子文档;以所述本原文档格式存储所述电子文档,而不将所述电子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
示例6:根据示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第二用户设备。
示例7:根据示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文档评论的信息的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文档评论是在未将所述电子文档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下载到所述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用户设备处被自动并入所述电子文档的所述本地副本的。
示例8:根据示例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周期性地监视添加至所述电子文档的评论,其中,所述评论中的每个评论与时间戳相关联;以及基于所述时间戳来周期性地使所述评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同步。
示例9:根据示例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对电子文档的第二评论;确定第一文档评论和第二评论与电子文档的同一部分有关;以及在先前确定的结构内合并第一文档评论和第二评论。
示例10:根据示例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维护辅助评论系统以保持对所述电子文档做出的评论的记录。
示例11:一种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云存储单元,所述云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以本原文档格式存储的电子文档;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信地耦合至所述云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访问所述电子文档的请求,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没有下载所述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将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所述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文档评论,实时将所述文档评论并入所述电子文档,以及经由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实时呈现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
示例12:根据示例11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位于远程服务器处。
示例13:根据示例11或者12所述的系统,其中,本原文档格式是由专用文档处理应用创建的文档格式。
示例14:根据示例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包括移动应用或者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的任何一个。
示例15:根据示例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在远程服务器处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电子文档;以所述本原文档格式存储所述电子文档,而不将所述电子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
示例16:根据示例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在请求时将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第二用户设备。
示例17:根据示例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评论的信息的消息,其中,所述评论是在未将所述电子文档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下载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被自动并入所述电子文档的所述本地副本的。
示例18:根据示例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周期性地监视添加至所述电子文档的评论,其中,所述评论中的每个评论与时间戳相关联;以及基于所述时间戳来周期性地使所述评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同步。
示例19:根据示例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对电子文档的第二评论;确定第一文档评论和第二评论与电子文档的同一部分有关;在先前确定的结构内合并第一评论和第二评论;以及维护辅助评论系统以保持对所述电子文档做出的评论的记录。
示例20:一种存储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可读非暂时性存储介质,该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从用户设备接收访问按照本原文档格式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上的电子文档的请求;在所述用户设备没有下载所述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所述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将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所述用户设备;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用户设备处的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所述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文档评论;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实时将所述文档评论并入所述电子文档;以及经由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呈现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
已经根据特定方面对本说明书的主题进行了描述,但是可以实现其它方面,并且这些方面在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例如,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并且仍然实现期望的结果。作为一个示例,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相继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其它变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访问以本原文档格式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的电子文档的请求;
在所述用户设备没有下载所述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所述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呈现所述电子文档;
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所述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第一文档评论;
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将所述第一文档评论并入所述电子文档;以及
经由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实时呈现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云存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原文档格式是由所述专用文档处理应用创建的文档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包括移动应用或者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的任何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电子文档;
以所述本原文档格式存储所述电子文档,而不将所述电子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第二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文档评论的信息的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文档评论是在未将所述电子文档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下载到所述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用户设备处被自动并入所述电子文档的所述本地副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
周期性地监视添加至所述电子文档的评论,其中,所述评论中的每个评论与时间戳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时间戳来周期性地使所述评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对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评论;
确定所述第一文档评论和所述第二评论与所述电子文档的同一部分有关;以及
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内合并所述第一文档评论和所述第二评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维护辅助评论系统以保持对所述电子文档做出的评论的记录。
11.一种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云存储单元,所述云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以本原文档格式存储的电子文档;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信地耦合至所述云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访问所述电子文档的请求,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没有下载所述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将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所述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文档评论,
实时将所述文档评论并入所述电子文档,以及
经由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实时呈现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位于远程服务器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本原文档格式是由所述专用文档处理应用创建的文档格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包括移动应用或者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的任何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电子文档;
以所述本原文档格式存储所述电子文档,而不将所述电子文档转换为不同的格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在请求时将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第二用户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评论的信息的消息,其中,所述评论是在未将所述电子文档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下载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被自动并入所述电子文档的所述本地副本。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储所述电子文档的本地副本时,
周期性地监视添加至所述电子文档的评论,其中,所述评论中的每个评论与时间戳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时间戳来周期性地使所述评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同步。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对所述电子文档的第二评论;
确定所述第一评论和所述第二评论与所述电子文档的同一部分有关;
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内合并所述第一评论和所述第二评论;以及
维护辅助评论系统以保持对所述电子文档做出的评论的记录。
20.一种存储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可读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能够由处理器执行以:
从用户设备接收访问以本原文档格式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的电子文档的请求;
在所述用户设备没有下载所述电子文档的副本的情况下,经由在所述用户设备处的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将所述电子文档呈现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未本地安装专用文档处理应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用户设备处的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接收在与所述本原文档格式相关联的先前确定的结构中的文档评论;
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处实时将所述文档评论并入所述电子文档;以及
经由所述远程文档访问用户接口来呈现具有在所述先前确定的结构中所包括的所述文档评论的所述电子文档。
CN201780011352.9A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8604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5734.0A CN116010676A (zh)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68,402 US10339211B1 (en) 2016-05-31 2016-05-3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mments to an electronic document across platforms
US15/168,402 2016-05-31
PCT/US2017/035295 WO2017210350A1 (en) 2016-05-31 2017-05-3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mments to an electronic document across platform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5734.0A Division CN116010676A (zh)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226A true CN108604226A (zh) 2018-09-28
CN108604226B CN108604226B (zh) 2022-12-23

Family

ID=5905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352.9A Active CN108604226B (zh)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202211535734.0A Pending CN116010676A (zh)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5734.0A Pending CN116010676A (zh)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339211B1 (zh)
EP (1) EP3458974A1 (zh)
CN (2) CN108604226B (zh)
DE (1) DE202017007005U1 (zh)
WO (1) WO20172103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8587A (zh) * 2021-06-07 2021-08-17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显示方法、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418891A1 (en) * 2022-06-24 2023-1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ransferring link context from desktop application to browser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4528A1 (en) * 2002-03-15 2003-11-20 Pitney Bowe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annotation of documents
JP2007140731A (ja) * 2005-11-16 2007-06-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レビュー装置、レビュー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095198A1 (en) * 2008-10-15 2010-04-15 Apple Inc. Shared comments for online document collaboration
CN101983380A (zh) * 2008-03-31 2011-03-02 微软公司 文档的同步协作审阅
US20120284618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ocument based contextual communication
US20130246901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Litera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bi-directional document management
US20130262373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cking Co-Authoring Conflicts Using Document Comments
CN103347091A (zh) * 2013-07-19 2013-10-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文档注释的共享方法与云端服务器
AU2013204289A1 (en) * 2012-06-01 2013-12-19 Kwik Cv Pty Limite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ng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40032481A1 (en) * 2007-09-27 2014-01-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mmenting dynamic content
US20140032633A1 (en) * 2008-05-12 2014-01-30 Paul Kleppner Asynchronous comment updates
US20140122991A1 (en) * 2012-03-25 2014-05-01 Imc Technologies Sa Fast annotation of electronic content and mapping of same
US20140215302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llaboration using multiple editors or versions of a feature
CN104094251A (zh) * 2012-01-23 2014-10-08 微软公司 Web应用中的协作通信
US20150082148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Bo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document in web browser or mobile device regardless of third-party plug-in software
US20150112927A1 (en) * 2013-10-22 2015-04-23 Box, Inc. Desktop application for accessing a clou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WO2015074568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协同评论方法及装置
US20160092422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comments during document collabo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1747A (en) * 1997-10-16 2000-05-09 Lsi Logi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sending data from-and-to a computer monitor using a high speed serial line
US20070220143A1 (en) * 2006-03-20 2007-09-20 Postini, Inc. Synchronous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US9812169B2 (en) * 2006-03-28 2017-11-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erational system and architectural model for improved manipulation of video and time media data from networked time-based media
US20090106312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Franklin Charles Breslau User func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system
US20140032500A1 (en) * 2007-10-31 2014-01-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Intermittent connectivity tolerant replicated document collaboration workspaces
US9176943B2 (en) * 2008-05-12 2015-11-03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mment presentation in electronic documents
US9158778B2 (en) * 2010-08-27 2015-10-13 Novell, Inc. Techniques for content services
US9367530B2 (en) * 2011-01-21 2016-06-14 Jive Software Distributed document co-authoring and processing
WO2013015696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Google Inc. Clustering of feedback reports
US10482638B2 (en) * 2011-11-11 2019-11-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llaborative commenting in a drawing tool
US8914900B2 (en) * 2012-05-23 2014-12-16 Box, Inc. Methods, architectures and security mechanisms for a third-party application to access content in a cloud-based platform
US10341275B2 (en) * 2013-04-03 2019-07-02 Dropbox, Inc. Shared content item commenting
US9507781B2 (en) * 2013-04-30 2016-11-29 Jpmorgan Chase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presentation processing
US10025782B2 (en) * 2013-06-18 2018-07-17 Liter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document version collaboration and management
US11336648B2 (en) * 2013-11-11 2022-05-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US9519525B2 (en) * 2013-11-14 2016-12-13 Dropbox, Inc. File-level commenting
WO2015089171A1 (en) * 2013-12-11 2015-06-18 Intralinks, Inc. Customizable secure data exchange environment
US9503402B2 (en) * 2014-08-18 2016-11-22 Dropbox, Inc. Managing drafts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across client devices
US9934221B2 (en) * 2014-09-29 2018-04-0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access control for stored data
US10176434B2 (en) * 2014-09-30 2019-01-08 Ebay Inc. Mining textual feedback
US9535883B2 (en) * 2014-10-24 2017-01-03 Dropbox, Inc. Modifying native document comments in a preview
US10997188B2 (en) * 2015-03-23 2021-05-04 Dropbox, Inc. Commenting in shared folder backed integrated workspaces
US10033702B2 (en) * 2015-08-05 2018-07-24 Intralin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ecure data exchange
US9613046B1 (en) * 2015-12-14 2017-04-04 Netapp, Inc. Parallel optimized remote synchronization of active block storage
US20170168692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ual-Modality Client Application
US9965475B2 (en) * 2016-03-31 2018-05-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ng comments associated with collaboratively edited electronic documents
US10382502B2 (en) * 2016-04-04 2019-08-13 Dropbox, Inc. Change comments for synchronized content items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4528A1 (en) * 2002-03-15 2003-11-20 Pitney Bowe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annotation of documents
JP2007140731A (ja) * 2005-11-16 2007-06-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レビュー装置、レビュー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032481A1 (en) * 2007-09-27 2014-01-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mmenting dynamic content
CN101983380A (zh) * 2008-03-31 2011-03-02 微软公司 文档的同步协作审阅
US20140032633A1 (en) * 2008-05-12 2014-01-30 Paul Kleppner Asynchronous comment updates
US20100095198A1 (en) * 2008-10-15 2010-04-15 Apple Inc. Shared comments for online document collaboration
US20120284618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ocument based contextual communication
CN104094251A (zh) * 2012-01-23 2014-10-08 微软公司 Web应用中的协作通信
US20130246901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Litera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bi-directional document management
US20140122991A1 (en) * 2012-03-25 2014-05-01 Imc Technologies Sa Fast annotation of electronic content and mapping of same
US20130262373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cking Co-Authoring Conflicts Using Document Comments
AU2013204289A1 (en) * 2012-06-01 2013-12-19 Kwik Cv Pty Limite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ng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40215302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llaboration using multiple editors or versions of a feature
CN103347091A (zh) * 2013-07-19 2013-10-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文档注释的共享方法与云端服务器
US20150082148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Bo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document in web browser or mobile device regardless of third-party plug-in software
US20150112927A1 (en) * 2013-10-22 2015-04-23 Box, Inc. Desktop application for accessing a clou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WO2015074568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协同评论方法及装置
US20160092422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comments during document collabor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8587A (zh) * 2021-06-07 2021-08-17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显示方法、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7007005U1 (de) 2019-02-26
US10867125B2 (en) 2020-12-15
CN116010676A (zh) 2023-04-25
US10339211B1 (en) 2019-07-02
CN108604226B (zh) 2022-12-23
US20190325015A1 (en) 2019-10-24
WO2017210350A1 (en) 2017-12-07
EP3458974A1 (en) 2019-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993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动态配置用户界面方法和装置
CN104520834B (zh) 用于向第三方应用端到端地暴露原生数据类型的导出的表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06663002B (zh) Rest服务源代码生成
US20180101371A1 (en) Deployment manager
US10146671B2 (en) Testing of software upgrade
US11635974B2 (en) Providing a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f added functionality for each of the stages of predeployment, deployment, and post deployment using a layer of abstraction
CN108304201A (zh) 对象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9517042A (ja) オフラインでのハイブリッ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へのアクセスの提供
CN104866391B (zh) 一种基于增量信息系统的终端信息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6202006B (zh) 文件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843976B (zh) 用于生成镜像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12452A (zh) 一种api平台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04226A (zh) 用于跨平台使对电子文档的评论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EP2835774A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an enterprise process
CN113268232B (zh) 一种页面皮肤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245182B2 (en) Class selectable design sharing
CN112860247A (zh) 一种模型组件的自定义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52465A (zh) 调度处理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5610A (zh) Pdm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02482B2 (en)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US10147061B2 (en) Integrating a construction jobsite system with external tools
CN107784488A (zh) 一种松散耦合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CN112099841A (zh) 一种生成配置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US9052906B2 (en) Modularized customization of a model in a model drive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S20200065409A1 (en) Container-image reproduction and debug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