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1643A -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1643A
CN108601643A CN201680080425.5A CN201680080425A CN108601643A CN 108601643 A CN108601643 A CN 108601643A CN 201680080425 A CN201680080425 A CN 201680080425A CN 108601643 A CN108601643 A CN 108601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dy
handle
deployment facility
soft tissue
sticking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04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1643B (zh
Inventor
奥古斯塔斯·费利克斯
杰里米·格里芬
克里斯·博利
约翰·孔迪迪
丹尼尔·拉思伯恩
阿兰·巴克曼
马库斯·斯蒂芬·帕帕佐普洛斯
丹尼尔·约瑟夫·格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 Bard Inc
Original Assignee
CR Bar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 Bard Inc filed Critical CR Bard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01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1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1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1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63Implantable repair or support meshes, e.g. hernia me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68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mplanting or removing devices, e.g. prostheses, implants, seeds,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63Implantable repair or support meshes, e.g. hernia meshes
    • A61F2002/0072Delivery too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10/00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10/0076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multilayered, e.g. laminated struc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定位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该部署设备包括能够以可释放的方式附接至假体的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支承本体可以是能够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假体的袋区中的。联接至支承本体的手柄有助于定位补片以及/或者将支承本体从袋区移除。支承本体可以在展开构型中大致占据袋区。手柄可以设置成在将部署设备从假体取出期间将拉力引导至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以及/或者使支承本体的一部分被向下拉动到该本体下方。支承本体可以包括支承区段,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在一起并且能够折叠以使支承本体叠缩以便插入袋区中以及从袋区移除。可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弹性支承构件以用于使支承本体和假体叠缩及展开。

Description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技术领域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背景技术
疝缺损是组织或肌肉壁比如腹壁中的开口部或弱化部。一种用于修复疝的方法是用由修复织物制成的补片覆盖组织或肌肉壁缺损。补片可以在开放式操作中或者通过微创操作、比如通过腹腔镜技术安置。
在疝修复操作中,补片可以经由手术切口而被输送至患者体内的治疗部位。因为补片通常比通向手术部位的路径大,所以补片的尺寸可以减小成使得能够穿过手术开口进入患者体内。在部署在治疗部位处之后,补片需要恢复至足以覆盖缺损的放大形状。某些疝修复补片包括弹性支承构件比如弹性丝状件,所述弹性支承构件与补片一起叠缩成缩小构型并被输送穿过手术开口。在输送穿过切口之后,弹性支承构件比如在卷成缩小构型的情况下通过展开而打开,从而使相关联的补片展开成扩大的修复构型。包括弹性支承构件的展开的补片随后固定至缺损上方的组织或肌肉壁。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能够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手柄包括远端部和与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手柄的远端部联接至支承本体,以在支承本体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支承本体从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手柄的远端部联接至支承本体的一部分以施加拉力并使支承本体的该一部分沿朝向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内方向叠缩。支承本体能够连同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疝缺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动作:(a)将处于缩小构型的假体经由手术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假体包括补片本体和部署设备。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补片本体以辅助将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动作:(b)在动作(a)之后,经由支承本体将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c)将处于展开构型的补片本体围绕疝缺损固定;(d)在动作(c)之后,通过下述方式将支承本体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将通过手柄施加的向外的拉力引导至位于支承本体的外周缘处的位置或靠近支承本体的外周缘的位置,以使支承本体的一部分朝向补片本体向内叠缩;以及(e)将部署设备经由手术开口从患者体内取出。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包括外周边缘和开口,该开口延伸穿过支承本体以有助于使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手柄包括联接至支承本体的远端部和能够背离支承本体延伸的自由端部。手柄被联接成:在支承本体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支承本体从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手柄的远端部联接至支承本体以将拉力引导至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支承本体在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能够连同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疝缺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动作:(a)将处于缩小构型的假体经由手术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假体包括补片本体和部署设备。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手柄,该手柄联接至支承本体并背离支承本体延伸。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补片本体以辅助将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包括外周边缘和开口,开口延伸穿过支承本体以有助于使支承本体叠缩以便经由手术开口移除。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动作:(b)在动作(a)之后,经由支承本体将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c)将处于展开构型的补片本体围绕疝缺损固定;(d)在动作(c)之后,通过下述方式将支承本体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将通过手柄施加的拉力引导至位于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处的位置或靠近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的位置,以使支承本体叠缩;以及(e)将部署设备经由手术开口从患者体内取出。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手柄包括联接至支承本体的远端部和能够背离支承本体延伸的自由端部。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以使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手柄联接至支承本体,以在支承本体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支承本体从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支承本体在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能够连同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疝缺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动作:(a)将处于缩小构型的假体经由手术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假体包括补片本体和部署设备。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手柄,该手柄联接至支承本体并且背离支承本体延伸。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补片本体以辅助将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以使支承本体叠缩以便经由手术开口移除。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动作:(b)在动作(a)之后,经由支承本体将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c)将处于展开构型的补片本体围绕疝缺损固定;(d)在步骤(c)之后,使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e)将叠缩后的支承本体从补片本体释放;以及(f)将部署设备经由手术开口从患者体内取出。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能够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支承本体包括以交替交迭布置的方式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手柄包括远端部和与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手柄的远端部联接至支承本体,以在支承本体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支承本体从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支承本体能够连同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单独的第二支承区段,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联接在一起以使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第一支承区段包括第一弹性支承构件并且第二支承区段包括第二弹性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将支承本体支承处于展开构型。手柄包括远端部和与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手柄的远端部联接至支承本体,以在支承本体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支承本体从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支承本体能够连同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该支承本体的手柄。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支承本体能够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手柄包括联接至支承本体的远端部和与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手柄还包括位于远端部与自由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能够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至支承本体以在支承本体联接至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支承本体能够在手柄的中间部分从支承本体释放并且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被从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支承本体能够连同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通过处于展开构型的经组装的疝修复补片和部署设备来修复疝缺损的假体的图示;
图2是疝修复补片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疝修复补片的仰视图;
图4是部署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5是沿着图4的线5-5截取的用于联接部署设备的支承区段的装置的截面图;
图6A是沿着图4的线6-6截取的用于安装部署设备的手柄的装置的分解截面图;
图6B是沿着图4的线6-6截取的用于安装部署设备的手柄的装置的组装截面图;
图7是与图5类似的部署设备的图示,其中,手柄沿着第一轴线重新定位;
图8A至图8C是图1的假体的图示,其中,部署设备处于向适于插入疝修复补片的袋区中或者从疝修复补片的袋区取出的非平面构型叠缩的各个阶段;
图9是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10是沿着图9的线10-10截取的用于联接部署设备的支承区段的装置的截面图;
图11A是沿着图9的线11-11截取的用于安装部署设备的手柄的装置的分解截面图;
图11B是沿着图9的线11-11截取的用于安装部署设备的手柄的装置的组装截面图;
图12是与图9类似的部署设备的图示,其中,手柄沿着第一轴线重新定位;
图13是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14是沿着图13的线14-14截取的用于联接部署设备的支承区段的装置的截面图;
图15A是沿着图13的线15-15截取的用于安装部署设备的手柄的装置的分解截面图;
图15B是沿着图13的线15-15截取的用于安装部署设备的手柄的装置的组装截面图;
图16是与图13类似的部署设备的图示,其中,手柄沿着第一轴线重新定位;
图17是部署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18是沿着图17的线18-18截取的用于联接部署设备的支承区段的装置的截面图;
图19是沿着图17的线19-19截取的铰链式手柄装置的截面图;
图20是图19的手柄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21是与图17类似的部署设备的图示,其中,手柄沿着第一轴线重新定位;
图22是用于通过处于展开构型的经组装的疝修复补片和部署设备来修复疝缺损的假体的另一图示;
图23是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24是图23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放大俯视图;
图25是图23至图24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仰视图;
图26是用于图23至图25的部署设备的支承区段的支承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27至图28是具有交替交迭的支承区段的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29至图31是具有交替交迭的支承区段的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32是图22的假体的图示,其中,部署设备处于叠缩至适于插入到疝修复补片的袋区中或者从疝修复补片的袋区取出的缩小构型的阶段;
图33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部署设备的图示;
图34是图33的部署设备的仰视图;
图35是用于通过处于展开构型的经组装的图2的疝修复补片和图33的部署设备来修复疝缺损的假体的图示;
图36是图35的假体的图示,其中,部署设备叠缩成适于从疝修复补片的袋区取出的缩小构型;
图37是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8是图37的部署设备的仰视图;
图39是用于图37至图38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支承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40是图37至图38的部署设备的在从疝修复补片的袋区取出期间叠缩成缩小构型的图示;
图41是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42是图41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放大俯视图;
图43是图41至图42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仰视图;
图44是用于图41至图43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支承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45是部署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示;
图46是图45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放大俯视图;
图47是图45至图46的部署设备的支承本体的仰视图;
图48是用于通过处于展开构型的经组装的疝修复补片和图45至图47的部署设备来修复疝缺损的假体的图示;以及
图49是图45至图47的部署设备的在从疝修复补片的袋区取出期间叠缩成缩小构型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的是,本文中参照某些说明性实施方式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方面。本文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并不一定旨在示出本发明的所有方面,而是用于描述一些说明性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不旨在鉴于说明性实施方式来狭义地解释。另外,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以任何合适组合的方式使用。
结合疝、特别是腹疝的修复来描述各种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一定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可以用于修复其他类型的疝、其他软组织或肌肉壁缺损,并且可以用于其他手术或医学治疗。在腹疝的修复方面,修复补片可以被安置在腹膜内空间、腹膜前空间、肌下空间或其他解剖学空间中,同样,本发明不限于此。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开放式修复操作来描述疝修复补片,但是疝修复补片也可以用在微创操作中或用于修复疝或其他软组织缺损的其他技术中,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
用于修复疝的补片可以包括补片本体,该补片本体具有将抵靠有缺损的组织或肌肉壁比如腹壁定位的第一侧面。补片本体的第一侧面可以构造成用于组织向内生长。在补片将位于敏感器官比如肠或其他内脏附近的情况下,补片本体的相反的第二侧面可以包括屏障比如屏障材料层或屏障涂层以防止补片的第一侧面与敏感器官之间的粘连。替代性地,补片本体的第二侧面也可以构造成用于组织向内生长。
补片本体可以包括袋区以有助于将补片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和/或固定。袋区可以是能够经由补片本体中的入口进入的。补片本体可以包括多个生物相容性材料层,且袋区形成在相邻的层之间。入口可以设置在形成袋区的层中的一个层中。具有入口的层可以具有但不限于环形构型。
在一些开放式操作中,疝修复补片的尺寸可以减小以有助于将假体设备输送至治疗部位。例如,疝修复补片可以卷成筒形形状、或者以其他方式叠缩成适于穿过手术形成的开口比如切口的较小构型。在输送至手术部位之后,缩小的疝修复补片转变成展开构型。扩大的补片随后抵靠腹壁安置并且可以通过缝合线、U形钉、平头钉和/或其他固定元件被固定。例如,固定元件可以穿过与补片的外周边缘相邻的边界区域以及/或者在补片的其他位置处施加到缺损周围的健康组织中。对于一些操作,补片可以包括延伸至边界区域的可进入袋区。固定元件可以被输送穿过袋区并定位在边界区域处以便于固定至缺损周围的组织。手术器械比如缝合设备、缝合器(stapler)或敲钉器(tacker)可以插入袋区中并定位在沿着袋区的外周缘的期望位置处,以将固定元件施加穿过补片的边界区域。
可以采用部署设备来定位展开后的补片并临时保持展开后的补片抵靠待固定的腹壁。部署设备可以包括构造成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补片本体的支承本体。对于采用具有袋区的补片本体的应用,支承本体可以构造成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补片的袋区中。对于采用没有袋区的补片本体的应用,可以采用一个或更多个可释放固定部件来将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连接至补片本体。例如但不限于,可释放固定部件可以包括位于围绕支承本体的各个位置处的线圈型固定部件。线圈型固定部件可以具有:有助于将固定部件递送到补片本体中以及将固定部件从补片本体移除的展开线性构型;以及保持补片本体的收回盘绕构型。还设想用于将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附接至补片本体的其他布置。例如但不限于,在支承本体与补片本体之间可以延伸有缝合线。缝合线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被切断并且接着支承本体背离补片本体被拉动。替代性地,缝合线可以足够弱或者可以修改成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局部弱化点,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局部弱化点在被施加足够的拉力时将失效。替代性地,支承本体可以通过相对较弱的粘合剂而被粘附至补片本体。另一选项是将支承本体和/或补片本体构造成彼此以可释放的方式接合。在一种这样的布置中,补片本体可以包括以可释放的方式接纳支承本体的体的一个或更多个缝隙。
对于采用具有袋区的补片本体的应用,支承本体可以具有与袋区的尺寸和形状大体对应的尺寸和形状。替代性地,支承本体可以具有与袋区的尺寸和/或形状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例如,袋区可以呈矩形并且支承本体呈椭圆形。支承本体的代表性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部署设备包括能够插入大体椭圆形袋区的大体椭圆形自展开式支承本体。
在展开构型中,支承本体比通向袋区的入口大并且延伸横跨袋区的大部分以将补片本体操纵就位。在叠缩构型中,支承本体可以经由入口而插入袋区中或者从袋区移除。为了减少部署设备与补片本体之间的运动,支承本体可以具有下述外周边缘:该外周边缘在支承本体插入袋区中并在袋区中展开时靠近袋区的外周缘定位并且大体依循袋区的外周缘。支承本体可以是顺从性的,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在插入补片的袋区中以及从补片的袋区移除时、以及在经组装的补片和部署设备被卷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形状方面减小以便输送至治疗部位时叠缩。
支承本体可以构造为护罩,以帮助防止位于下面的组织和/或相邻的器官——比如肠或其他内脏——在将补片围绕疝缺损固定期间被固定元件无意刺穿。以此方式,支承本体可以具有定尺寸且定形状成占据袋区的大部分的大体平面构型。当插入袋区中时,手术器械可以沿着支承本体的表面移动就位以输送固定元件。支承本体可以由难以用固定工具和固定元件刺穿的材料构造而成。支承本体的材料还可以具有润滑性,所述润滑性有助于使固定工具沿着表面滑动就位以及有助于将支承本体插入补片中以及将支承本体从补片取出。
手柄可以从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通向补片本体的袋区——如果设置有袋区的话——的入口,使得手柄的自由端部能够触及补片本体的面向手术切口的一侧。当经组装的补片和部署设备已经在手术部位处张开或者以其他方式打开至展开形状时,可以将手柄经由手术切口牵拉至患者体外。手柄可以操纵成将支承本体和由支承本体支承的补片本体定位并牵拉在疝缺损上方并向上抵靠腹壁。手柄可以是可调节的和/或挠性的但足够硬,以控制支承本体的运动以及/或者允许操纵支承本体以便将补片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手柄可以相对于支承本体枢转和/或能够旋转至各种位置。
手柄可以设置成向支承本体的一个或更多个选定区域施加拉力。例如但不限于,手柄可以向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外周区域和端部区域、或者适于对支承本体进行定位、操纵以及/或者使支承本体叠缩的任何其他区域施加拉力,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手柄可以是能够以可释放的方式附接至支承本体的一部分的,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和补片的运动和/或操纵。例如但不限于,手柄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设置成将拉力引导至支承本体的外周区域或端部区域——可以构造成以可释放的方式附接至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以此方式,当手柄的中间部分附接至支承本体时,手柄上的拉力将被朝向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引导,以定位和/或操纵支承本体和补片。当手柄被释放时,手柄上的拉力将被朝向支承本体的外周区域或端部区域引导,以有助于将支承本体从补片移除。
部署设备可以设置有下述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特征辅助支承本体和/或手柄的叠缩以有助于使部署设备叠缩以便插入袋区中和/或从袋区取出。例如但不限于,这些特征可以允许支承本体的部分和/或手柄的部分在部署设备叠缩成较小构型以便插入补片本体的袋区中以及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时枢转、折叠、滑动和/或交迭。
根据一个方面,支承本体可以包括支承区段,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以有助于使支承本体叠缩以便插入袋区中以及从袋区移除。支承区段可以沿着这些区段之间的交迭区域被联接。可以采用沿着交迭区域的交替交迭布置。
支承本体可以在展开构型中具有大体平面构型,该大体平面构型可以叠缩至非平面构型以便插入袋区中以及从袋区移除。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本体可以叠缩至大体平坦的梯形构型或大体锥形或截头锥形构型。支承区段可以构造成在这些区段相对于彼此枢转时折叠、弯折或挠曲,以进一步促进支承本体的叠缩。这些区段可以绕第一轴线折叠、弯折或挠曲,并且这些区段可以绕位于与第一轴线垂直的平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轴线枢转。这些区段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释放部和/或一个或更多个预成形折叠线以有助于折叠或弯折。
手柄可以联接至支承本体的区域比如中央区域,使得手柄上的拉力使支承本体叠缩成大体平坦的梯形构型或大体锥形或截头锥形构型,使得支承区段的部分彼此交迭成比如花瓣状构型。手柄还可以构造成折叠、弯折或挠曲以有助于使部署设备叠缩。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释放——比如,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经由手术开口取出而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根据另一方面,支承本体可以采用单件结构以便插入袋区中以及从袋区移除。手柄可以设置成将拉力引导在位于支承本体的沿着第一轴线的端部处的外周边缘处或附近。手柄可以从位于支承本体的端部处的外周边缘外侧的位置、该外周边缘处的位置或者靠近该外周边缘的位置延伸。替代性地,手柄可以从向内地与外周边缘间隔开的位置延伸。手柄的一部分可以在位于外周边缘内侧的位置处延伸穿过支承本体。
单件结构可以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延伸穿过该单件结构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叠缩。径向缝隙可以从支承本体的开口延伸至外周边缘。缝隙可以沿着第一轴线延伸至支承本体的第一端部。支承本体的限定缝隙的边缘可以沿着缝隙的长度大致邻接,以提供横跨支承本体的大致连续的平面表面。
手柄上的拉力使支承本体从大体平面构型叠缩至非平面构型。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本体可以叠缩至非锥形构型。手柄可以设置成将支承本体的端部背离补片本体向外拉动。替代性地,手柄可以设置成将支承本体的端部朝向补片本体向下或向内牵拉,以便在将支承本体从补片移除时将该端部部分翻折到支承件下方。在设置有开口和径向缝隙的情况下,支承本体可以叠缩至非锥形构型,使得支承本体的沿着缝隙的部分彼此交迭。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取出所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可以设置力转移部件以将拉力从手柄转移至支承本体的从第二端部处的外周边缘朝向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或开口——如果设置有开口的话——的区域。力转移部件可以沿着第一轴线定位在支承本体的与手柄相反的一侧并且可以从位于外周边缘外侧的位置延伸至靠近中央区域或开口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抓持件以有助于将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抓持件可以位于中央区域中或者位于开口——如果设置有开口的话——与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之间。
支承本体可以在展开构型中具有相对薄的平面形状,以有助于比如通过将补片和部署设备卷成筒形形状而使补片和部署设备叠缩成减小的尺寸以便输送至疝修复部位。为了在部署之后辅助将补片张开成展开形状,支承本体可以具有弹性或另外的特性(例如,形状记忆特性),所述弹性或另外的特性(例如,形状记忆特性)允许支承本体在补片的尺寸减小以便经由手术开口输送时从初始的、展开的形状变形为紧凑的构型并且接着在到达输送部位后恢复至初始形状或者至少恢复至大于缩小形状的形状。在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辅助的情况下从叠缩或缩小构型恢复至展开构型的这种能力在本文中称为“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支承本体的恢复使补片伸展成展开构型。
支承本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材料层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材料层包括但不限于尼龙、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聚丙烯和聚乙烯。还设想的是,支承本体可以由包括但不限于硅树脂的弹性体材料形成。
根据一个方面,支承本体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弹性支承构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弹性支承构件包括允许支承本体和补片叠缩成缩小构型并且接着辅助将支承本体和补片展开的框架结构。框架可以夹置在形成支承本体的支承区段或支承本体的单件结构的单独的材料层之间。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本体可以由夹置由PETG形成的支承框架的两个尼龙材料层形成。框架可以具有但不限于绕支承区段或支承本体的外周缘的轮廓延伸并依循该轮廓的环形构型。
根据另一方面,支承本体可以由下述材料形成:该材料单独提供挠性、硬度和弹性的期望平衡以允许支承本体叠缩及展开且同时为补片提供支承。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本体可以包括由多个PTFE材料层形成的层压片状件。各个层的数目、厚度和/或相对于彼此的取向可以选择成使层压片状件具有期望的挠性特性、硬度特性/或弹性特性。
支承本体的特征可以在于支承本体相对于补片本体的轴线的定位。例如,支承本体可以包括:顶部部分,该顶部部分能够定位在补片本体的相对于第一轴线的上部部分上;以及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能够定位在补片本体的相对于第一轴线的相反的下部部分上。支承本体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具有弯曲的轮廓,但也可以设想直的、混合式直的、成角度的和/或弯曲的轮廓和其他轮廓,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支承本体可以包括侧向部分和中间部分,与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相比,侧向部分和中间部分可以具有相似或不同的轮廓。
在补片本体在疝缺损上方伸展开并固定至组织或肌肉壁的情况下,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不再需要部署设备。因此,如前所述,支承本体可以比如通过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疝修复补片的袋区中而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疝修复补片,以允许在补片本体展开、定位和/或固定后由手术团队选择性地移除部署设备。将支承本体从补片的袋区移除将进而使部署设备与已固定的补片本体分开。接着,已分开的部署设备可以比如通过经由下述同一开口取出而被从患者体内移除:补片和部署设备已经由该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可以通过下述方式促进取出:使支承本体和/或手柄的位于一个或更多个区域处的部分叠缩并拉动手柄的自由端部以将支承本体和手柄牵拉成可以容易穿过用于输送补片和部署设备的开口的叠缩构型。支承本体和/或手柄可以构造和设置成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经由手术开口取出所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如图1至图3中所示,用于修复疝或其他软组织缺损的假体20可以包括补片本体22,补片本体22具有构造成面向疝缺损的第一表面24和构造成背向疝缺损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24可以设置成用于组织向内生长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组织可渗透层、比如适于组织向内生长的网状物或其他多孔织物。第二表面26也可以设置成用于组织向内生长并且可以包括组织可渗透层、比如适于组织向内生长的网状物或其他多孔织物。替代性地,第二表面可以构造为第一表面与敏感器官或组织比如肠或其他内脏之间的粘连的屏障。第二表面可以是将防止内脏与多孔组织向内生长织物之间的接触的实心的或者大致无孔的屏障层或屏障涂层。如图2中所示,补片本体22可以由第一轴线28和大致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30限定。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的交点可以与补片本体的中心或大致中心32一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补片本体可以包括袋区34和通向袋区的入口36,以有助于将补片本体22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并固定。袋区可以位于补片本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袋区34可以形成有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层38和第二层40,第一层38和第二层40彼此在补片本体的外周边缘42处或者在外周边缘42附近比如通过缝合或焊接而连接。袋区的外周缘44可以靠近层之间的连接部并沿着该连接部延伸。入口36可以设置在第一层38中并且具有但不限于与补片本体的外周边缘大体对应的形状。以此方式,第一层可以具有但不限于环形构型。可以设想用于形成袋区的替代性布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例如但不限于,袋区可以形成有单个材料层,在该单个材料层中,层的外周区域折叠在材料的主要部分上并固定以在主层与折叠部分之间形成袋区。
形成袋区的第一层38和第二层40可以是组织可渗透层、比如适于组织向内生长的网状物或其他多孔织物以确保组织向内生长穿过补片本体的整个第一表面24。以此方式,在不是整个第二层适于组织向内生长的情况下,第二层26的至少这些由于入口36而被露出的部分也将适于组织向内生长。根据需要,可以在第二层的与第一层相反的表面上设置第三层(未示出)或涂层作为第一表面与敏感器官或组织之间的粘连的屏障。可以设想补片本体的替代性布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例如但不限于,补片本体可以包括仅组织可渗透层、仅实心层或非组织可渗透层、或者位于同一层中的组织可渗透体(aspect)和非组织可渗透体的组合。补片本体也可以构造成不具有袋区和/或通向袋区的入口。
可以采用部署设备将展开的补片定位并临时保持成抵靠待固定的腹壁。部署设备可以构造成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补片本体。在如图1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部署设备50可以被安置在补片本体的袋区34内。然而,可以设想用于将部署设备联接至补片本体、特别是没有袋区的补片本体的其他布置。例如但不限于,部署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将部署设备以可释放的方式连接至补片本体的可释放固定部件。
在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部署设备50可以包括支承本体52,支承本体52能够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补片的袋区34中。手柄54可以在被安置在袋区中时从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入口36。在修复操作期间,手柄54可以经由腹壁中的开口比如手术切口而被牵拉至患者体外。手柄的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支承本体52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22的向外方向的拉力将支承本体和补片本体提升成抵靠腹壁。手柄还可以用于将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操纵到期望位置中。如所图示的,手柄可以从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延伸。然而,应理解的是,手柄可以从支承本体的适于将补片操纵、定位和/或保持成抵靠腹壁并且之后将部署设备与补片本体分离的其他区域延伸。
支承本体52可以具有薄的或缩小的轮廓,并且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本体52可以呈一个或多个扁平片材的形式,以在与部署设备组装并被缩小以便经由开口输送至治疗部位时使补片的总体厚度最小化。支承本体可以是连续部件或者可以包括彼此邻接和/或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离散区段,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离散区段组合地形成支承本体。
支承本体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袋区的尺寸和形状大体对应。在展开构型中,支承本体比通向袋区的入口大并且占据袋区的大部分,以有助于将补片本体操纵就位。在叠缩或较小构型中,支承本体可以经由入口而插入袋区中或者从袋区移除。
为了减小部署设备与补片本体之间的运动,支承本体52可以具有下述外周边缘56:外周边缘56在支承本体插入袋区中并在袋区中展开时靠近袋区的外周缘44定位并且大体依循袋区的外周缘44。支承本体可以是顺从性的,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在插入补片的袋区中以及从补片的袋区移除时、以及在经组装的补片和部署设备被卷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形状方面减小以便输送至治疗部位时叠缩。
在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52可以在展开构型中具有平面构型。如图4中所示,支承本体可以由第一轴线58和大致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60限定。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交点可以与支承本体的中心62或大致中心一致。开口64可以位于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央部处,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叠缩至较小的叠缩构型以便插入补片的袋区中以及从补片的袋区取出。
在图4至图7中所示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52可以包括第一支承区段66和第二支承区段68,第一支承区段66和第二支承区段68彼此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叠缩至非平面构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可以通过一对铰接件70联接,所述一对铰接件70在支承本体叠缩以便插入袋区中或者从袋区取出时、以及在支承本体恢复至展开构型时允许这些区段相对于彼此旋转。铰接件70可以沿着第二轴线60定位在第一轴线58的相反两侧。如所示的,支承区段的被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可以彼此交迭并且沿着第二轴线形成交迭区域。每个铰接件70均可以使用紧固件——比如,铆钉、螺钉、柱或销或其他合适的装置——形成,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在支承本体处于展开的平面构型的情况下,每个铰接轴线72均沿与由第一轴线58和第二轴线60限定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为了有助于支承本体的叠缩,第一区段66和第二区段68可以构造成绕第一轴线58弯折、折叠或挠曲。这在支承本体叠缩时允许铰接件70的位置类似地绕第一轴线移动,从而将铰接轴线72的取向改变成沿与第二轴线60更大程度地对准的方向延伸,以有助于这些区段相对于彼此旋转。以此方式,铰接件可以在沿着第二轴线60延伸且垂直于第一轴线58的平面内移动以使支承区段旋转。
每个支承区段58、60均可以包括有助于绕第一轴线弯折、折叠或挠曲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承区段均可以包括释放部74,释放部74沿着第一轴线58定位在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56处和开口64的内周边缘76处。释放部74可以构造成减小沿着周缘的应力并促进沿着第一轴线的弯折、折叠或挠曲。如所示的,每个释放部均可以包括从周缘向内延伸的凹口,但是也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释放部,如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对于一些应用,每个支承区段均可以包括在释放部之间延伸的或者代替释放部的预成形弱化区域,以促进沿着第一轴线的弯折、折叠或挠曲。例如,支承区段可以由下述材料形成:尽管该材料具有足够的挠性以将支承本体卷成筒形形状,但可能仍难以在使支承区段绕铰接件枢转时绕第一轴线弯折、折叠或挠曲。
在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弱化区域可以包括沿着第一轴线58定位的间隔开的一系列穿孔78,所述一系列穿孔78形成用于使支承区段叠缩的折叠线。例如但不限于,穿孔78可以包括圆形孔、非圆形孔和/或长形槽。然而,弱化区域可以采用允许支承区段绕第一轴线弯折、折叠或挠曲的任何合适的布置。例如但不限于,弱化区域可以采用与相邻材料相比相对较弱或较薄的材料以及/或者采用允许沿着该区域弯折、折叠或挠曲的一条或更多条刻痕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54可以包括附接至支承本体的手柄基部件80和从该手柄基部件延伸的手柄拉动件82。手柄基部件80可以沿着第二轴线60定位并且横跨第一轴线58和/或支承本体中的开口64。如所图示的,手柄基部件可以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一侧面上,使得手柄拉动件上的沿背离支承本体的相反的第二侧面延伸的方向的拉力经由手柄基部件沿朝向支承本体的第一侧面的方向传递至支承本体。
手柄基部件80可以构造成支承支承区段66、68并将支承区段66、68连接在一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基部件可以包括沿着第二轴线60定位在第一轴线58的相反两侧的一对紧固件84。紧固件可以延伸穿过支承区段中的孔86以将这些区段与手柄基部件联接在一起。紧固件84可以构造成形成用于支承区段的铰接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可以安装至从手柄基部件的相反的两个端部部分突出的紧固件比如柱并且借助于卡扣在每个柱的自由端部上的套环88而被固定。然而,也可以采用适于将支承区段联接至手柄基部件的任何紧固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手柄拉动件82可以相对于手柄基部件80枢转以及/或者能够相对于手柄基部件80旋转。如图4和图7中所示,手柄拉动件82可以设置成沿着第一轴线58和/或第二轴线60朝向支承本体以及背离支承本体枢转,以有助于使部署设备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叠缩并且将手柄拉动件定位成以操纵支承本体以及/或者将支承本体从补片本体中取出。例如但不限于,手柄拉动件可以沿着第一轴线58定位并且可以朝向支承本体且靠近支承本体枢转,以允许部署设备和相关联的补片沿着第一轴线卷成缩小的筒形形状以便于经由手术开口输送至治疗部位。在部署之后,手柄拉动件可以背离支承本体被拉动并穿过手术开口,其中,手柄拉动件沿着第一轴线定位。替代性地,手柄拉动件可以沿着第二轴线60设置或者可以设置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任何期望位置。根据需要,手柄拉动件82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手柄基部件80,以允许手柄拉动件相对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旋转至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手柄拉动件可以沿着第二轴线60重新定位或者可以重新定位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任何期望位置。
如图4和图6A至图6B中所示,手柄拉动件82可以具有长形构型并且具有用于将手柄拉动件安装至手柄基部件的安装部件90和从安装部件延伸的用于操纵支承本体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的抓持部件92。抓持部件92可以枢转地联接至安装部件90,以允许抓持部件朝向支承本体以及背离支承本体枢转。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拉动件82可以包括将抓持部件联接至安装部件的铰接件9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铰接件可以是与手柄拉动件一体形成的活动铰接件,但是也可以采用用于将抓持部件联接至安装部件的其他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上所述,手柄拉动件82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手柄基部件80,使得手柄拉动件可以沿着第一轴线58和第二轴线60定位,以及根据需要也可以定位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90可以绕位于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且垂直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96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手柄基部件80的中央部分。类似于支承区段,安装部件可以安装至从手柄基部件的中央部分98突出的紧固件84比如柱并且借助于卡扣在该柱的自由端部上的套环88而被固定。然而,也可以采用适于将手柄拉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手柄基部件的任何紧固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对于一些应用,手柄基部件80可以足够硬(stiff)以在治疗部位处将支承本体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操纵成处于展开构型、以及转移来自手柄拉动件82的拉力以使支承本体叠缩并将支承本体从补片和治疗部位取出。为了确保部署设备的充分的可叠缩性以便插入到补片本体和治疗部位中以及从补片本体和治疗部位取出,手柄基部件80可以构造成在一个或更多个预定区域处弯折、折叠和/或挠曲。例如,手柄基部件可以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硬度降低的弱化区域。在图6A至图6B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基部件80可以包括一对铰接件100,所述一对铰接件100将中央部分98联接至位于中央部分的相反两侧的端部部分102。每个铰接件100均可以沿平行于第一轴线58的方向定向,以有助于使部署设备绕第一轴线卷曲、折叠、弯折和挠曲。每个铰接件100均可以是与手柄基部件一体形成的活动铰接件,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对于一些应用,可以期望的是将手柄拉动件82保持在一个或更多个选定位置。例如但不限于,手柄可以构造成将手柄拉动件82保持在沿着第一轴线58、第二轴线60的位置和/或保持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位置。在图6A至图6B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可以包括位于手柄拉动件82与手柄基部件80之间的止动部103,止动部103构造成在手柄拉动件旋转成沿着第一轴线和/或第二轴线延伸时将手柄拉动件保持就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止动部可以包括手柄拉动件82的铰接件94,铰接件94构造成:与手柄基部件的侧边缘104共同作用以将手柄拉动件保持在沿着第一轴线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手柄基部件的铰接件100共同作用以将手柄拉动件保持在沿着第二轴线的第二位置。也可以采用适于将手柄拉动件保持在选定位置的其他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图8A至图8B中所图示的,手柄54上的拉力F促使支承区段66、68绕铰接件70旋转并绕第一轴线折叠以使支承本体叠缩成相对于入口具有减小尺寸的叠缩构型,以便允许将支承本体从补片本体的袋区取出。在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朝向彼此旋转使得第二支承区段68在第一支承区段内折叠并旋转,第一支承区段在第二支承区段上以类似的方式折叠并旋转。以此方式,第一支承区段的部分和第二支承区段的部分彼此在叠缩构型中交迭成呈例如花瓣状布置。如图8C中所图示的,支承区段可以构造成使支承本体叠缩成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大体平坦的非平面构型。就这点而言,开口的内周边缘76和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56大体限定梯形形状的底边(base),并且支承区段的沿着第一轴线58延伸的折叠线大体限定梯形形状的非平行斜边(leg)。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取出所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图9至图32图示了部署设备50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其中,部署设备50用以将展开的补片定位并临时保持成抵靠待固定的腹壁。每个部署设备50均可以包括形成有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承区段66和第二支承区段68的支承本体52并且可以实施有助于使支承本体叠缩的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如上所述。每个部署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柄装置,如下所述。
在图9至图12中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66、68和手柄拉动件82可以使用锁孔紧固装置联接至手柄基部件80。手柄基部件80可以包括位于中央部分处的用于安装手柄拉动件的紧固件84比如柱、以及位于每个端部部分处的用于联接支承区段的紧固柱84。
支承区段66、68可以包括锁孔开口110,锁孔开口110与位于手柄基部件80的端部部分102上的每个柱84配合以将支承区段联接至基部件。每个柱84均包括扩大头部112,扩大头部112定尺寸成穿过锁孔的扩大端部114但不穿过锁孔的较小端部116。如所示的,支承区段中的锁孔110设置成沿着第二轴线60延伸,且锁孔的扩大端部更靠近支承本体的外周缘定位。锁孔110可以定位成使得:将支承区段绕第一轴线58挠曲减小锁孔之间的间隔,以允许每个柱84穿过对应锁孔的较大端部114。当支承区段中的挠曲被释放时,锁孔之间的间隔增大,从而将每个柱84定位在其对应锁孔的较小端部116中。
手柄基部件80可以包括具有锁孔开口122的突片120,锁孔开口122与柱84配合以将支承区段固定至手柄基部件。如图10中所示,突片中的锁孔122设置成沿着第二轴线60延伸,其中,锁孔的扩大端部更靠近支承本体的中央部分定位。以此方式,突片的锁孔122采用与支承区段中的锁孔110相反的取向并与锁孔110一起工作以在支承本体的叠缩和展开期间将支承区段固定至手柄基部件。如所示的,突片120可以以可挠曲的方式联接至手柄基部件的端部部分102。
手柄拉动件82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安装至手柄基部件80的中央部分。如图11A至图11B中所示,手柄拉动件的安装部件90可以包括开口124,开口124接纳从手柄基部件的中央部分98延伸的柱84。具有锁孔开口122的突片120从中央部分的侧边缘104延伸,以将安装部件锁定在该柱上。手柄拉动件可以根据需要绕该柱旋转以使手柄拉动件沿着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定位。
在图13至图16中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可以使用卡扣配合式紧固装置联接至手柄基部件。手柄基部件80可以包括位于每个端部部分102处的用于联接支承区段的柱84。支承区段可以包括开口130,开口130构造成卡扣到位于手柄基部件的端部部分上的每个柱上以将支承区段联接至基部件。如图14中所示,每个柱均包括扩大头部112,扩大头部112定尺寸成被推压穿过支承区段中的对应开口130。如所示的,支承区段中的开口130可以采用扇形指状布置结构,在该扇形指状布置结构中,围绕开口的向内延伸的指状部132构造成在柱的扩大头部112的上方挠曲并且随后在柱的头部的下方恢复至指状部132的初始非挠曲状态以将支承区段固定至手柄基部件。
手柄拉动件82可以使用球窝装置枢转地安装至手柄基部件8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拉动件的安装部件90可以构造为球状件134,并且手柄基部件80的中央部分可以包括窝口136,窝口136构造成接纳安装部件的球状件。如图15A至图15B中所示,手柄拉动件82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组装至手柄基部件80:将抓持部件92插入穿过窝口136,使得球状件134被接纳在窝口中并被窝口保持。窝口136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槽138,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槽138构造成允许抓持部件穿过窝口且同时将安装部件的球状件捕获在窝口136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窝口136可以包括沿着部署设备的第一轴线58和第二轴线60的槽138,以允许手柄拉动件沿着这些轴线枢转。
在图17至图21中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66、68可以使用卡扣配合式紧固装置联接至手柄基部件80。手柄基部件可以包括位于每个端部部分处的用于联接支承区段的紧固件140比如柱。如图18中所示,支承区段可以包括开口142,开口142构造成卡扣到位于手柄基部件的端部部分上的每个柱上以将支承区段联接至基部件。每个紧固柱140均可以采用具有扩大头部144的弹性柱装置,扩大头部144定尺寸成被推压穿过支承区段中的对应开口。如所示的,每个柱140均可以包括间隔开的一对弹性指状部146,所述一对弹性指状部146构造成在支承区段被向柱上推压时朝向彼此挠曲以穿过开口。在穿过开口之后,指状部146弹回至指状部146的初始非挠曲状态,使得柱的头部144将支承区段固定至手柄基部件。
手柄拉动件82可以使用挠性铰接件装置枢转地安装至手柄基部件8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拉动件的安装部件90可以构造成允许抓持部件92例如通过折叠而枢转成沿着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延伸。如图19至图20中所示,安装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对铰接件148,所述一对铰接件148具有相对于彼此不同的角度取向α1、α2,且安装部件90相对于第一轴线58和第二轴线60具有有助于使抓持部件沿着每个轴线折叠的角度取向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54可以采用由手柄拉动件82与手柄基部件80一体形成的一体式结构。铰接件148可以包括与安装部件一体形成的活动铰接件。安装部件90可以以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成约45度的角度Θ定向,并且铰接件148可以以相对于由第一轴线58和第二轴线60限定的平面成约23度的角度α1和约35度的角度α2定向。可以设想其他铰接件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在图22至图32中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手柄拉动件82可以与手柄基部件80一体地形成为单个结构。手柄基部件可以包括沿着第二轴线60定位在第一轴线58的相反两侧的一对安装区段83。紧固件84可以延伸穿过支承区段中的孔86(图26),以将支承区段与手柄基部件联接在一起。紧固件84可以构造成形成用于支承区段的铰接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可以通过延伸穿过手柄基部件的安装区段中的孔(未示出)的各个紧固件被联接至手柄基部件、并且借助于卡扣在每个紧固件的自由端部上的套环88(图25)被固定。
手柄基部件80可以包括一对连接器区段99,所述一对连接器区段99将基部件的中央部分98联接至位于中央部分的相反两侧的安装区段83。每个连接器区段99均可以定向在沿着第二轴线60的方向上并且具有足够的挠性以有助于部署设备绕第一轴线的卷曲、折叠、弯折和挠曲。每个连接器区段99均可以与手柄基部件一体地形成,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装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上所述,支承区段66、68可以构造成卷曲、弯折、折叠或挠曲,以有助于使支承本体叠缩以便插入补片的袋区中以及从补片的袋区取出、以及有助于使补片和支承本体卷曲以便输送至手术部位。支承区段还可以具有足够的弹性量以在输送且安置在手术部位处之后恢复至展开或打开构型,从而使补片展开并支承补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承区段66、68均可以包括弹性支承构件以帮助将支承本体部署成展开构型比如平面构型且由此将补片部署成展开构型比如平面构型。如图23至图28中所图示的,弹性支承构件101可以包括沿着支承区段的外缘延伸的连续环或连续圈。如所示的,支承构件101可以定位在支承区段的外周边缘56处。然而,支承构件也可以向内地与外周边缘间隔开以及/或者位于遍及支承区段的本体的离散位置处,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所图示的,每个支承构件101均可以具有下述环形构型:该环形构型具有期望的宽度和厚度以提供期望程度的弹性或刚性。每个支承构件均可以具有与支承区段的形状对应的大体D形构型。每个支承构件均可以包括弯曲的外部部分103、以及连接该外部部分的端部的中央部分105。如所示的,中央部分105可以具有有助于支承本体叠缩和展开的波状构型。然而,支承构件也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或横截面,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替代使用单独的支承构件,可以期望由单独提供期望量的挠性、可折叠性、可卷曲性、弹性和支承的单个片材来构造每个支承区段。这种布置结构可以减少与制造支承区段相关联的成本。
如图29至图31中所示,每个支承区段66、68均可以由下述片材形成:该片材单独提供挠性、硬度与弹性的期望平衡,以允许支承本体叠缩以及展开且同时为补片提供支承。例如但不限于,每个支承区段均可以由下述塑性片材制成:该塑性片材为支承本体提供期望的支承性能、以及包括但不限于强度和/或耐应力开裂性的其他性能。
如上所述,支承区段66、68的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可以彼此交迭并且沿着第二轴线60形成交迭区域。在如图23至图25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区段66可以沿着交迭区域的整个长度与第二支承构件68的同一侧交迭。在如图27至图31中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区段与第二支承区段之间的交迭可以沿着交迭区域的长度交替。如所示的,第一支承区段可以沿着交迭区域的位于第一轴线上方的部分与第二支承区段的一侧交迭,并且可以沿着交迭区域的位于第一轴线下方的部分与第二支承区段的相反侧交迭。第一支承区段与第二支承区段之间的交替交迭布置可以在支承区段叠缩以从补片取出时提供支承区段之间的较少接触或阻塞并且/或者可以缩小已叠缩的支承本体的轮廓。应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可以在支承区段之间使用任何合适的交迭布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图32中所图示的,手柄54上的拉力F促使支承区段66、68绕铰接件70旋转并绕第一轴线折叠以使支承本体叠缩成相对于入口具有减小尺寸的叠缩构型,以便允许将支承本体从补片本体的袋区取出。
在与图23至图25的部署设备相关联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66、68朝向彼此旋转使得第二支承区段68在第一支承区段66内折叠并旋转,第一支承区段66在第二支承区段上以类似的方式折叠并旋转。
在与图27至图31的部署设备相关联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支承区段66、68朝向彼此旋转使得第二支承区段68的第一部分在第一支承区段66的第一部分内折叠并旋转,第一支承区段66的第一部分在第二支承区段的第一部分上以类似的方式折叠并旋转,并且使得第一支承区段66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支承区段68的第二部分内折叠并旋转,第二支承区段68的第二部分在第一支承区段的第二部分上以类似的方式折叠并旋转。
在每种布置中,第一支承区段的部分和第二支承区段的部分彼此在叠缩构型中交迭成呈例如花瓣状布置。然而,应理解的是,支承区段也可以构造成叠缩成呈任何合适的布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图32中所图示的,支承区段66、68可以构造成使支承本体叠缩成大体锥形或截头锥形构型。如上所述,支承区段可以构造成使支承本体叠缩成具有大体梯形形状的大体平坦的非平面构型。就这点而言,支承区段的内周边缘和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56大体限定梯形形状的底边,并且支承区段的沿着第一轴线58延伸的折叠线或弯折线大体限定梯形形状的非平行斜边。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取出所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在图33至图49中所图示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部署设备50可以包括采用单件结构的用以插入假体的袋区中的支承本体52。支承本体52可以包括位于第二轴线60的相反两侧的第一部分152和第二部分154。
手柄54可以联接至第二部分154并且设置成将拉力引导至位于支承本体的沿着第一轴线58的与第一端部156相反的第二端部162处的外周边缘56引导。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54可以从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处的外周边缘外侧的位置延伸。如所示的,手柄可以设置成沿着第一轴线延伸。
在图33至图36中所图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开口64可以延伸穿过支承本体,以有助于支承本体叠缩以便插入袋区中以及从袋区取出。径向缝隙150可以从支承本体的开口延伸至外周边缘56。如所示的,开口64可以位于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央部处。缝隙150可以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一部分152上并且从开口沿着第一轴线58延伸至支承本体的第一端部156。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位于第一轴线58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区段158和第二区段160。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限定缝隙的边缘可以沿着缝隙的长度大致邻接,以提供横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大致连续的平面表面。应理解的是,可以选择开口和/或缝隙的尺寸和/或位置来为支承本体提供期望的可叠缩性,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还应理解的是,开口和/或缝隙不是必需的并且可以从支承本体省去。
如图36中所图示的,对手柄施加拉力F促使支承本体枢转并折叠成缩小构型、比如非平面构型,使得支承本体的第一区段158的部分和第二区段160的部分彼此交迭。如所图示的,沿背离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拉动手柄将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背离补片本体牵拉。在支承本体经由袋区的入口被取出时,将拉力朝向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处的外周边缘引导使得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区段提升并绕大体平行于第二轴线60的区域枢转且同时还绕第一轴线58折叠。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取出所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可以设置力转移部件以将拉力转移在支承本体的从第二端部处的外周边缘朝向开口的区域上。如图34中所示,力转移部件170可以沿着第一轴线58定位并与支承本体的与手柄54相反的第一侧面相邻,使得手柄上的拉力沿背离支承本体的相反的第二侧面的向外方向施加至支承本体的第一侧面。力转移部件170可以具有从靠近开口64的位置延伸至邻近周缘56的位置的长形构型。力转移部件可以使用包括铆钉或螺钉的紧固件172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比如,通过焊接或用粘合剂粘合——附接至支承本体,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手柄54可以从力转移部件170的端部174延伸,该端部174延伸超出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处的外周边缘56。手柄54和力转移部件170可以与一体式铰接件176——比如活动铰接件或将手柄联接至力转移部件的其他枢转特征——一体地形成为单个结构。替代性地,手柄和力转移部件可以是用单独的铰接件联接在一起或使用任何适合的装置以其他方式紧固至彼此的单独制造的部件,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具有从邻近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的位置延伸的手柄的布置结构即使不失效也可能潜在地使支承本体利用手柄进行的定位和/或操纵变得困难。为了有助于将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部署设备可以包括能够背离支承本体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抓持件180。
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具有有助于被手和/或手术工具抓握和操纵的尺寸和/或构型。每个抓持件均可以包括下述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构造成增强外科医生抓握部署设备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并将部署设备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在治疗部位处操纵就位的能力。如所示的,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包括孔182,孔182延伸穿过抓持件180以增强抓握该抓持件的能力。另外或替代性地,可以采用其他抓持特征,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支承本体移动的,以有助于将补片本体和支承本体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例如但不限于,每个抓持件均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支承本体折叠、枢转或挠曲的。
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在第二部分154上定位在支承本体的开口64与第二端部162之间。如所示的,一对抓持件180可以定位在第一轴线58的相反两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抓持件可以联接至力转移部件的与手柄相反的端部184并且延伸穿过支承本体。抓持件和力转移部件可以与一体式铰接件186——比如活动铰接件或将抓持件联接至力转移部件的其他枢转特征——一体地形成为单个结构。替代性地,抓持件和力转移部件可以是用单独的铰接件联接在一起或使用任何适合的装置以其他方式紧固至彼此的单独制造的部件,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在图37至图40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54可以包括手柄拉动件169,手柄拉动件169从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处的外周边缘外侧的位置延伸。手柄54可以包括用于将手柄拉动件169安装至支承本体的手柄基部件170。手柄基部件可以构造为力转移部件以将拉力转移在支承本体的从第二端部162处的外周边缘朝向支承本体的第二轴线60的区域上。如图38中所示,手柄基部件170可以沿着第一轴线58定位并与支承本体的与手柄54相反的第二侧面相邻,使得手柄上的拉力沿背离支承本体的第一侧面向外方向施加至支承本体的第二侧面。手柄基部件170可以具有从靠近第二轴线60的位置延伸至邻近周缘56的位置的长形构型。手柄基部件可以使用包括铆钉或螺钉的紧固件172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比如,通过焊接或用粘合剂粘合——附接至支承本体,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手柄拉动件169可以从手柄基部件170的端部174延伸,该端部174延伸超出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处的外周边缘56。手柄拉动件169和手柄基部件170可以与一体式铰接件176——比如活动铰接件或将手柄拉动件联接至手柄基部件的其他枢转特征——一体地形成为单个结构。替代性地,手柄拉动件和手柄基部件可以是用单独的铰接件联接在一起或使用任何适合的装置以其他方式紧固至彼此的单独制造的部件,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具有从邻近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的位置延伸的手柄的布置结构可能潜在地使支承本体利用手柄进行的定位和/或操纵变得困难。因此,部署设备可以包括有助于操纵补片本体以及/或者将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
在图37至图38中所图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部署设备可以包括手柄紧固装置,该手柄紧固装置将手柄的一部分在下述位置处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至支承本体:该位置为操纵和/或定位支承本体和补片提供足够的杠杆作用。如所示的,手柄拉动件169可以包括锁孔开口171,锁孔开口171构造成与位于第二轴线60附近的紧固件172配合以将手柄基部件附接至支承本体。以此方式,在锁孔开口被置于在紧固件上使得通过手柄施加的力将被传递至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时,手柄被有效地联接至支承本体的中央区域。当补片已经被定位时,可以拉动手柄拉动件169以将紧固件172从锁孔开口171释放,使得手柄随后可以被提升并用于通过在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处施加力来将支承本体从补片取出,如上所述。
另外或替代性地,部署设备可以包括能够背离支承本体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抓持件180。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具有有助于被手和/或手术工具抓握和操纵的尺寸和/或构型。每个抓持件均可以包括下述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构造成增强外科医生抓握部署设备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并将该部署设备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在治疗部位处操纵就位的能力。如所示的,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具有环形构型,以增强使用者抓握抓持件的能力。另外或替代性地,可以采用其他抓持构型和/或特征,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
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支承本体移动的,以有助于将补片本体和支承本体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于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的缩小构型。例如但不限于,每个抓持件均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支承本体折叠、枢转或挠曲的。
每个抓持件180均可以居中定位在支承本体上。如所示的,一对抓持件180可以沿着支承本体的第二轴线60定位且定位在第一轴线58的相反两侧。然而,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抓持件布置,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例如但不限于,抓持件可以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轴线60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52可以包括弹性支承构件以帮助将支承本体部署成展开构型比如平面构型并且由此将补片部署成展开构型比如平面构型。如图39中所图示的,弹性支承构件181可以包括具有外部部分183和内部部分185的框架结构,外部部分183构造成沿着支承本体的外缘延伸,内部部分185构造成沿着支承本体的第一轴线58延伸。外部部分183可以构造为沿着支承本体的外缘延伸的连续环或连续圈。如图37至图38中所示,支承构件181可以定位在支承区段的外周边缘56处。然而,支承构件也可以向内地与外周边缘间隔开以及/或者位于遍及支承区段的本体的离散位置处,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还如图37至图38中所示,手柄基部件170可以附接至支承构件的内部部分。
如所图示的,支承构件的外部部分183可以具有环形构型,并且内部部分185可以具有从支承本体的第一端部156延伸至第二端部162的长形构型。支承构件的每个部分可以具有选定的宽度和厚度,以提供期望程度的弹性或刚性。支承构件的外部部分可以具有与支承本体的形状对应的大体椭圆形构型。然而,支承构件也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或横截面,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如图40中所图示的,对手柄施加拉力F促使支承本体52枢转并折叠成缩小构型、比如非平面构型。如所图示的,沿背离补片本体22的向外方向拉动手柄54将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沿背离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牵拉。在支承本体经由袋区的入口36被取出时,将拉力朝向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处的外周边缘引导使得第二部分154的至少一个区段提升并绕大体平行于第二轴线60的区域枢转且同时还绕第一轴线58折叠。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取出所引起的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对于一些应用,替代如上所述的那样将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沿向上的方向提升,可以期望将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沿向下的方向拉动,以使第二端部在手柄将支承本体背离补片本体向上拉动时翻折(tuck)在支承本体下方。根据需要,这种布置可以帮助减少与将支承本体从补片袋区取出相关联的阻力和拉力的量。
在如图41至图49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54可以包括手柄拉动件169,手柄拉动件169延伸穿过支承本体52的第二部分154的位于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内侧的区域。支承本体可以包括通道191比如孔、槽或其他合适的开口以用于允许手柄拉动件的远端部分193穿过支承本体。手柄拉动件的远端部分193可以沿着第一轴线58定位并与支承本体的第二侧面相邻,且手柄拉动件的其余部分沿着第一轴线定位但与支承本体的第一侧面相邻。以此方式,部署设备采用手柄的上下布置。
如所示的,手柄54可以设置成沿着第一轴线58朝向支承本体的第一端部156延伸。手柄拉动件169可以使用包括铆钉或螺钉的紧固件172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比如,通过焊接或用粘合剂粘合——以与第二端部162相邻的方式附接至支承本体,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在如图41至图44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可以包括弹性支承构件195以帮助将支承本体部署成展开构型比如平面构型并且由此将补片部署成展开构型比如平面构型。如所图示的,弹性支承构件195可以包括构造成沿着支承本体的外缘延伸的框架结构。支承构件195可以构造为沿着支承本体的外缘延伸的连续环或连续圈。如所示的,支承构件可以定位在支承区段的外周边缘56处。然而,支承构件也可以向内地与外周边缘间隔开以及/或者位于遍及支承区段的本体的离散位置处,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
如所图示的,支承构件195可以具有环形构型。支承构件可以具有选定的宽度和厚度,以提供期望程度的弹性或刚性。如图44中所示,支承构件195可以具有与支承本体的形状对应的大体椭圆形构型。然而,支承构件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或横截面,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替代使用单独的支承构件,而是可以期望由单独提供期望量的挠性、可折叠性、可卷曲性、弹性和支承的单个片材来构造支承本体。这种布置结构可以减少与制造和/或组装支承本体相关联的成本。
如图45至图47中所示,支承本体52可以由下述片材形成:该片材单独提供挠性、硬度与弹性的期望平衡,以允许支承本体叠缩以及展开且同时为补片提供支承。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本体可以由下述塑性片材制成:该塑性片材为支承本体提供期望的支承性能、以及包括但不限于强度和/或耐应力开裂性的其他性能。
图41至图47的部署设备中的任一部署设备都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抓持件以及/或者手柄紧固装置,手柄紧固装置将手柄的一部分在下述位置处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至支承本体:该位置为操纵和/或定位支承本体和补片提供足够的杠杆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部署设备可以采用抓持件以及/或者如上结合图37至图38所描述的手柄紧固装置。
如图48至图49中所图示的,对手柄拉动件54施加拉力F促使支承本体52枢转并折叠成缩小构型、比如非平面构型。如图49中所示,沿背离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拉动手柄将支承本体的第二端部162朝向补片本体22向下拉动并朝向支承本体的第二轴线60拉动,从而使得支承本体的第二部分154折叠、弯折、卷曲或者以其他方式向内叠缩并翻折在支承本体的第二侧面下方。当支承本体经由袋区的入口36被取出时,手柄上的向外的拉力F还使第二部分154的至少一个区段提升并绕大体平行于第二轴线60的区域枢转且同时还绕第一轴线58折叠。这种布置可以减小将部署设备从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所需的拉力,同时使由于将部署设备从手术部位取出所引起的流体——如果存在的话——的喷溅最小化。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52和/或支承区段66、68可以包括弹性支承构件以帮助将支承本体部署成展开构型并且由此将补片部署成展开构型。支承构件的硬度或刚度可以根据支承本体所需的可叠缩量和支承量而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可以由比如能够从Oshkosh WI的PacurLLC购得的厚度为0.015英寸的医用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片材形成。该材料可以沿着支承构件的整个长度被激光切割成具有1cm的环形宽度的期望构型。然而,支承构件或支承构件的部分的厚度和/或宽度可以变化,以提供期望程度的弹性或刚度。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构件可以具有0.5cm至2cm的宽度。宽度可以沿着整个支承构件是恒定的,或者支承构件的不同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和/或厚度。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构件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可以与外部部分的宽度不同。然而,支承构件可以由下述任何合适的材料——该材料包括形状记忆材料比如镍钛诺——制成:该材料提供挠性、硬度和弹性的期望平衡以允许支承本体叠缩及展开且同时为补片提供支承,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可以夹置在两个挠性材料层之间并且可以物理附接至所述两个挠性材料层或者可以不物理附接至所述两个挠性材料层。挠性材料层可以帮助防止位于下面的组织和/或相邻的敏感器官——比如肠或其他内脏——在将补片围绕疝缺损固定期间被固定元件无意刺穿。当插入袋区中时,手术器械可以沿着支承本体的表面移动就位以输送固定元件。支承区段可以由难以用固定工具和固定元件刺穿的材料构造而成。支承区段的材料还可以具有润滑性,所述润滑性有助于使固定工具沿着表面滑动就位以及有助于将支承本体插入补片中以及将支承本体从补片取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或支承区段可以包括比如能够从纽约NY的Brookwood Companies,Inc.购得的涂覆有0.003英寸热塑性聚氨酯的两个30旦尼尔(Denier)防撕裂尼龙层。支承构件可以与尼龙材料层层压在一起。例如,支承构件可以被置于材料层之间,其中,每个层的聚氨酯涂层向内面向支承构件。材料层叠件可以随后被置于不锈钢垫片之间,不锈钢垫片通过标准台式层压机被轧制以将材料接合在一起。然而,支承构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联接至支承区段,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应是明显的。例如但不限于,支承构件可以紧密地或松散地保持在由比如通过缝合将材料层接合在一起的一对接缝形成的通道内。替代被夹置,支承构件可以位于材料层的上面或下面并通过缝线或粘合剂或者通过用超声波、感应、振动、红外/激光焊接等进行熔融而附接至材料层。此外,支承本体的层可以由提供期望量的挠性、耐刺穿性和/或润滑性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而言应是明显的。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52和/或支承区段66、68可以由下述片材形成:该片材单独提供挠性、硬度和弹性的期望平衡以允许支承本体叠缩及展开且同时为补片提供支承。例如,支承本体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塑性片材形成,该塑性片材包括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还设想的是,支承本体可以由包括但不限于硅树脂的弹性体材料形成。当支承本体由弹性体材料形成时,支承本体可以具有足够的挠性使得可以不需要有助于折叠、弯折或挠曲的预成形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和/或每个支承区段可以包括由多个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层形成的层压片状件。各个层的数目、厚度和/或相对于彼此的取向可以选择成使层压片状件具有期望的挠性特性、硬度特性和/或弹性特性、以及多向强度和耐应力开裂性。PTFE材料还可以提供润滑性,所述润滑性可以有助于将支承区段插入补片的袋区中以及将支承区段从补片的袋区取出、以及有助于使固定装置沿着支承区段的表面移动。材料可以被切割成用于支承本体和/或支承区段的期望构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本体和/或支承区段可以由能够从曼彻斯特NH的TextileCoated International购得的作为PTFE层压片状件的CROSSFILM片材制成。该材料可以具有0.012英寸至0.020英寸的厚度。然而,支承本体和/或支承区段可以由下述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该任何合适的材料提供挠性、硬度和弹性的期望平衡以允许支承本体叠缩以及展开且同时为补片提供支承,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手柄可以由提供适于特定应用的期望水平的硬度、挠性、可折叠性和可卷曲性的塑性材料形成,该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PTFE)。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可以由厚度为0.030英寸的聚丙烯材料——比如,能够从Schiller Park,IL的ESPE Manufacturing Co.购得的FORMEX GK-30BK——形成。手柄可以从片材而被激光切割成期望构型。然而,手柄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使用任何合适的制造工艺形成,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可以采用各种技术来将经组装的补片和部署设备缩小至适于经由开口比如手术切口输送的较小构型。例如但不限于,经组装的补片和部署设备可以卷成筒形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经组装的补片和部署设备可以由手柄绕大体平行于第一轴线的轴线卷曲,其中,手柄拉动件沿着第一轴线定位并且手柄基部件沿着第二轴线定位。例如,补片本体的与第二轴线相交的一个边缘可以在沿着第二轴线的方向上朝向补片本体的与第二轴线相交的相反边缘卷曲。
补片本体22可以呈适于修复疝缺损的任何形式。补片可以是大致平坦的或者可以设置成具有凹表面、凸表面、或者凹表面/凸表面的组合。补片本体的沿着第一轴线28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补片本体的沿着第二轴线3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换言之,补片本体可以沿着第一轴线是长形的。在沿着第一轴线观察时补片本体的形状可以与在沿着第二轴线观察时补片本体的形状不同。例如但不限于,补片本体的与第一轴线相交的边缘可以是大体圆形的,而补片本体的与第二轴线相交的边缘可以是线性的并且平行于第一轴线延伸。可以设想其他补片本体构型,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补片本体22可以由多孔材料——比如,针织织物、织造织物或非织造织物——形成、或者可以由实心、大致无孔或微孔材料构成。补片本体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材料层形成,并且这些层可以边对边地一个堆叠在另一个的顶部上,或者这些层可以包括两个层叠布置的组合。补片本体可以形成有组织可渗透的部分、以及组织不太渗透或组织不可渗透的其他部分,从而使得修复设备的选定区域具有不同的组织向内生长和抗粘连特性。补片本体可以由永久材料、可再吸收材料、或者永久材料和可再吸收材料的组合形成。应理解的是,补片本体可以由适于修复组织或肌肉壁缺损的合成的或天然的任何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明显的。
现在描述疝修复补片的代表性实施方式、以及使用疝修复补片的代表性操作。构造成用以修复腹疝的疝修复补片包括补片本体,该补片本体在一侧具有组织可渗透层并且在另一侧具有屏障层。组织可渗透层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手术用网状织物片比如聚丙烯针织物片。屏障层可以是合成或天然的屏障片材;例如但不限于,ePTFE片状件可以被缝合、热熔合或者以其他方式连接至聚丙烯片状件。另一选项是将聚丙烯针织物嵌置到SEPRA膜(生物可吸收水凝胶屏障)中。聚丙烯侧将面向腹壁并且ePTFE或SEPRA侧将面向内脏。
平坦的大体椭圆形支承本体包括在沿着支承本体的第二轴线定位的铰接点处联接至手柄基部件的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手柄拉动件枢转地联接至手柄基部件并且位于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央部处。支承本体构造成叠缩以便插入补片本体中的袋区中以及从该袋区取出。支承本体呈与袋区的形状对应的大体椭圆形形状并且占据袋区的大部分。
支承本体的中心与补片本体的中心对准(register),使得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大体依循补片本体的袋区的周缘。支承本体从比入口大的平面展开构型叠缩至比入口小非平面构型以便插入补片本体的袋区中。之后,将支承本体在袋区内打开至展开构型,从而将补片本体固定至部署设备。手柄拉动件延伸穿过入口并延伸超出组织可渗透侧,在组织可渗透侧,手柄拉动件将被触及以进行操作进而将支承本体和相关联的补片本体提升成抵靠腹壁。
挠性的补片和部署设备被卷成缩小构型并且接着经由开口比如切口被输送到患者体内。在离开切口后,支承本体恢复至较大形状,从而将补片本体扩展成展开构型。从补片延伸的手柄拉动件可以被拉动穿过腹壁中的切口并且接着在患者体外被操纵以将支承本体和已组装的补片本体提升成抵靠围绕缺损的腹壁。在补片抵靠腹壁定位的情况下,固定元件——比如,缝合线、平头钉(tack)或U形钉(staple)——被输送穿过袋区并被施加穿过补片的与袋区相邻的周缘并且/或者根据需要被施加穿过支承本体中的中央开口。
在补片被牢固地固定至腹壁的情况下,部署设备可以随后被从已锚固的补片移除。例如,手术团队可以使用手柄拉动件来抓持支承本体并将支承本体拉出袋区并拉动离开补片。响应于拉力,支承本体和手柄基部件——如果如此构造的话——通过支承区段的枢转和折叠而叠缩并且转变成叠缩构型(例如,大体平坦的梯形),从而允许支承本体滑动穿过补片本体的入口。一旦与补片分开,支承本体就可以经由同一开口比如手术切口而被取出,经组装的部署设备和补片最初经由该开口而被输送至手术部位。叠缩的部署设备可以被从治疗部位移除,同时使体液——如果存在的话——的飞溅最小化。
为了本专利申请和基于本申请而公布(issue)的任何专利的目的,除非有明确的相反说明,否则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不定冠词“一”和“一种”应理解为“至少一个”。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表述“和/或”应理解为指下述如此结合起来的要素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即,在一些情况下联合性地存在而在其他情况下分离性地存在的要素。用“和/或”列出的多个要素应以相同的方式解释,即,如此结合的要素中的“一者或更多者”。除了由“和/或”术语特别指出的要素之外的其他元素可以可选地存在,而无论与特别指出的那些要素相关还是不相关。
本文中“包括”、“包含”、“具有”、“含有”、“涉及”和/或其变型的使用旨在涵盖其后列出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其他项目。
还应理解的是,除非有明确的相反说明,否则在本文中所要求保护的包括多于一个的步骤或动作的任何方法中,方法的步骤或动作的顺序不一定局限于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动作所列举的顺序。
各种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仅旨在说明本发明,并且其他实施方式、改型和等同方案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8)

1.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
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以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远端部和与所述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以在所述支承本体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一部分以施加所述拉力并使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一部分沿朝向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内方向叠缩,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能够连同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一部分能够响应于从所述第一表面上方施加至所述手柄的所述拉力而在所述第二表面下方向内叠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的展开构型具有平面构型,并且所述支承本体的缩小构型具有非平面构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形成为单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弹性支承构件以将所述支承本体支承于展开构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外周缘,所述弹性支承构件沿着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缘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相交,所述支承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轴线的相反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手柄沿着所述第一轴线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外周缘,所述手柄是靠近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缘被联接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延伸穿过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所述手柄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相邻定位并且所述手柄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相邻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构造成供进入所述袋区的入口,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经由所述入口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所述袋区中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时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中时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所述补片本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被从所述袋区移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附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所述袋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一者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一者以供进入所述袋区的所述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袋区具有外周缘,所述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构造成依循所述袋区的所述外周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大致占据所述袋区。
18.一种修复疝缺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动作:
(a)将处于缩小构型的假体经由手术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所述假体包括补片本体和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手柄,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补片本体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
(b)在动作(a)之后,经由所述支承本体将所述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
(c)将处于展开构型的所述补片本体围绕所述疝缺损固定;
(d)在动作(c)之后,通过下述方式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将通过所述手柄施加的向外的拉力引导至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外周缘处的位置或靠近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缘的位置,以使所述支承本体的一部分朝向所述补片本体向内叠缩;以及
(e)将所述部署设备经由所述手术开口从患者体内取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通向所述袋区的入口,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袋区中且所述手柄延伸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支承本体是可叠缩的以便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并且其中,动作(d)包括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移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c)包括将紧固件输送穿过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c)包括将一个或更多个缝合线、平头钉、夹子、U形钉、线圈和/或螺钉输送穿过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支承本体叠缩成非锥形构型。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和动作(e)包括从患者体外拉动所述手柄的自由端部。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从所述支承本体的第一侧面向所述手柄施加所述拉力,以及所述手柄将所述拉力施加至所述支承本体的相反的第二侧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手柄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支承本体以将所述拉力施加至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一部分向下且沿朝向所述支承本体的中央部分的方向弯折。
27.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
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包括外周边缘和开口,所述开口延伸穿过所述支承本体以有助于使所述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以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远端部和能够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的自由端部,所述手柄被联接成:在所述支承本体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以将所述拉力引导至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边缘,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在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能够连同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的展开构型具有平面构型,并且所述支承本体的缩小构型具有非平面构型。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形成为单件结构。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从所述开口径向地延伸至所述外周边缘的缝隙以有助于使所述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相交,所述支承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轴线的相反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缝隙,所述缝隙从所述开口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延伸至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第一端部处的所述外周边缘,所述手柄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并且设置成将施加至所述手柄的力引导至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沿着所述第一轴线的与所述缝隙相反的第二端部处的所述外周边缘。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缝隙将所述第一部分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的限定所述缝隙的边缘沿着所述缝隙的长度大致邻接以便为所述第一部分提供横跨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的大致连续的平面表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定位。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从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处的所述外周边缘外侧的位置延伸。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从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定位在所述支承本体的与所述手柄相反的一侧的力转移部件延伸,所述力转移部件构造成将所述拉力转移在所述支承本体的从所述外周边缘朝向所述开口的区域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力转移部件从位于所述外周边缘外侧的所述位置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延伸至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部署设备包括能够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的至少一个抓持件以有助于将所述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所述至少一个抓持件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抓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本体移动,以有助于将所述补片本体和所述支承本体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抓持件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抓持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反两侧的一对抓持件。
4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构造成供进入所述袋区的入口,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经由所述入口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所述袋区中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时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中时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手柄构造成在所述补片本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袋区移除。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附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所述袋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一者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一者以供进入所述袋区的所述入口。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袋区具有外周缘,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边缘构造成依循所述袋区的所述外周缘。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大致占据所述袋区。
46.一种修复疝缺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动作:
(a)将处于缩小构型的假体经由手术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所述假体包括补片本体和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并且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补片本体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包括外周边缘和开口,所述开口延伸穿过所述支承本体以有助于使所述支承本体叠缩以便经由所述手术开口移除;
(b)在动作(a)之后,经由所述支承本体将所述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
(c)将处于展开构型的所述补片本体围绕所述疝缺损固定;
(d)在动作(c)之后,通过下述方式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补片本体的袋区移除:将通过所述手柄施加的拉力引导至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边缘处的位置或靠近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边缘的位置,以使所述支承本体叠缩;以及
(e)将所述部署设备经由所述手术开口从患者体内取出。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通向所述袋区的入口,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袋区中且所述手柄延伸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支承本体是可叠缩的以便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并且其中,动作(d)包括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移除。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c)包括将紧固件输送穿过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支承本体叠缩成非锥形构型。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将通过所述手柄施加的所述拉力引导至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边缘外侧的位置。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从所述开口径向地延伸至所述外周边缘的缝隙,并且动作(d)包括通过使所述支承本体的沿着所述缝隙的部分交迭来使所述支承本体叠缩。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隙延伸至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第一端部处的所述外周边缘,动作(d)包括将通过所述手柄施加的所述拉力引导至所述外周边缘的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处的部分。
5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和动作(e)包括从患者体外拉动所述手柄的自由端部。
54.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
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以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远端部和能够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的自由端部,
所述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以使所述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
所述手柄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以在所述支承本体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在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能够连同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的展开构型具有平面构型,并且所述支承本体的缩小构型具有非平面构型。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通过一对枢转件而被枢转地联接在一起。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相交,所述枢转件位于沿着所述第二轴线定位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枢转平面中。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反两侧。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相对于彼此绕位于所述枢转平面中的枢转轴线枢转。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的部分彼此在所述枢转件处交迭。
6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相对于彼此枢转时折叠或弯折。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构造成绕所述第一轴线折叠或弯折。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至少一个释放部,所述至少一个释放部构造成有助于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的折叠或弯折。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释放部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定位。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中央部处且穿过所述支承本体的开口,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外周边缘和内周边缘,所述外周边缘限定所述支承本体的外周缘并且所述内周边缘限定穿过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开口,所述至少一个释放部包括第一释放部和第二释放部,所述第一释放部沿着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外周边缘定位并且所述第二释放部沿着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内周边缘定位。
66.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中的每一者均包括预成形的折叠线,所述折叠线构造成有助于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的折叠或弯折。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每个折叠线均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开孔。
6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基部件和从所述手柄基部件延伸的手柄拉动件,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至所述手柄基部件。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基部件构造成折叠或弯折以有助于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移除。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基部件包括一对预成形区域,所述预成形区域构造成允许所述基部件的端部部分折叠或弯折以有助于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移除,所述预成形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反两侧。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预成形区域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预成形铰接件。
72.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拉动件绕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的轴线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手柄基部件。
73.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拉动件构造成至少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朝向所述支承本体枢转以及背离所述支承本体枢转。
74.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构造成供进入所述袋区的入口,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经由所述入口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所述袋区中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时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中时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手柄构造成有助于将所述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所述补片本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袋区移除。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附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所述袋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一者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一者以供进入所述袋区的所述入口。
77.一种修复疝缺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动作:
(a)将处于缩小构型的假体经由手术开口输送到患者体内,所述假体包括补片本体和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自展开式支承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并且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补片本体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以使所述支承本体叠缩以便经由所述手术开口移除;
(b)在动作(a)之后,经由所述支承本体将所述补片本体扩展至展开构型;
(c)将处于展开构型的所述补片本体围绕所述疝缺损固定;
(d)在步骤(c)之后,使所述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
(e)将叠缩后的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补片本体释放;以及
(f)将所述部署设备经由所述手术开口从患者体内取出。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支承本体从平面构型叠缩至非平面构型。
7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通向所述袋区的入口,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袋区中且所述手柄延伸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支承本体是可叠缩的以便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并且其中,动作(e)包括将叠缩后的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移除。
80.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c)包括将紧固件输送穿过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
81.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相对于彼此绕一对枢转轴线枢转。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绕横向于所述枢转轴线的轴线折叠、弯折或挠曲。
83.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包括使所述手柄的一部分叠缩。
84.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d)至动作(f)包括从患者体外拉动所述手柄的自由端部。
85.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
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所述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以交替交迭布置的方式联接在一起;以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远端部和与所述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以在所述支承本体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能够连同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的展开构型具有平面构型,并且所述支承本体的缩小构型具有非平面构型。
87.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通过一对枢转件而被枢转地联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承区段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的部分彼此在所述枢转件处交替地交迭。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相交,所述枢转件位于沿着所述第二轴线定位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枢转平面中。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反两侧。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相对于彼此绕位于所述枢转平面中的枢转轴线枢转。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相对于彼此枢转时折叠或弯折。
92.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构造成绕所述第一轴线折叠或弯折。
93.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基部件和从所述手柄基部件延伸的手柄拉动件,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至所述手柄基部件。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基部件构造成折叠或弯折以有助于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移除。
95.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拉动件构造成至少沿着所述第一轴线朝向所述支承本体枢转以及背离所述支承本体枢转。
9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构造成供进入所述袋区的入口,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经由所述入口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所述袋区中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时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中时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所述入口,以将所述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所述补片本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被从所述袋区移除。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附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所述袋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一者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一者以供进入所述袋区的所述入口。
99.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
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单独的第二支承区段,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联接在一起以使所述支承本体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包括第一弹性支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支承区段包括第二弹性支承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用以将所述支承本体支承处于展开构型;以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远端部和与所述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以在所述支承本体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以及在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能够连同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的展开构型具有平面构型,并且所述支承本体的缩小构型具有非平面构型。
101.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外周缘,所述第一弹性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承构件分别绕所述第一支承区段的所述外周缘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的所述外周缘延伸。
102.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通过一对枢转件而被枢转地联接在一起。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承构件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承构件的部分枢转地联接在一起。
104.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相交,所述枢转件位于沿着所述第二轴线定位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枢转平面中。
105.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相反两侧。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相对于彼此绕位于所述枢转平面中的枢转轴线枢转。
107.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的部分彼此在所述枢转件处交迭。
108.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相对于彼此枢转时折叠或弯折。
109.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构造成绕所述第一轴线折叠或弯折。
110.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基部件和从所述手柄基部件延伸的手柄拉动件,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所述第二支承区段枢转地联接至所述手柄基部件。
1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基部件构造成折叠或弯折以有助于将所述支承本体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移除。
112.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拉动件构造成至少沿着所述第一轴线朝向所述支承本体枢转以及背离所述支承本体枢转。
113.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构造成供进入所述袋区的入口,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经由所述入口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所述袋区中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时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中时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所述入口,以将所述补片本体相对于疝缺损进行定位,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所述补片本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被从所述袋区移除。
114.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
1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附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所述袋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一者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一者以供进入所述袋区的所述入口。
116.一种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包括:
自展开式支承本体,所述支承本体以可释放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以辅助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以及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远端部和与所述远端部相反的自由端部,所述手柄包括位于所述远端部与所述自由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能够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至所述支承本体以在所述支承本体联接至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时将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相对于软组织缺损进行定位,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所述手柄的所述中间部分从所述支承本体释放并且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被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释放,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能够连同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一起被操纵成缩小构型,以便经由手术开口插入患者体内。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的展开构型具有平面构型,并且所述支承本体的缩小构型具有非平面构型。
118.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手柄紧固件以便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所述手柄的所述中间部分。
119.根据权利要求118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中间部分包括锁孔开口,所述锁孔开口构造成以可释放的方式接合所述手柄紧固件。
120.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支承本体的大致中心处相交,所述支承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轴线的相反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沿着所述第一轴线联接至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部分。
121.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包括外周缘,所述手柄的所述远端部靠近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外周缘被联接。
122.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紧固件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定位。
123.根据权利要求122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手柄紧固件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上。
124.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袋区和构造成供进入所述袋区的入口,
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经由所述入口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所述袋区中以辅助将所述补片本体从缩小构型扩展至展开构型,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从展开构型叠缩至缩小构型时插入所述袋区中以及从所述袋区移除,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所述支承本体以可移除的方式插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所述袋区中时背离所述支承本体延伸并穿过所述入口,所述支承本体能够在所述补片本体处于展开构型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所述自由端部上的沿背离所述补片本体的向外方向的拉力而被从所述袋区移除。
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部署设备,所述部署设备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
126.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补片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附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所述袋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一者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一者以供进入所述袋区的所述入口。
127.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袋区具有外周缘,所述支承本体的外周边缘构造成依循所述袋区的所述外周缘。
128.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与所述软组织修复假体组合的部署设备,其中,所述支承本体构造成大致占据所述袋区。
CN201680080425.5A 2015-12-28 2016-12-22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Active CN108601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71896P 2015-12-28 2015-12-28
US62/271,896 2015-12-28
US201662372525P 2016-08-09 2016-08-09
US62/372,525 2016-08-09
PCT/US2016/068323 WO2017116992A1 (en) 2015-12-28 2016-12-22 Deployment device for a soft tissue repair prosthesi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1643A true CN108601643A (zh) 2018-09-28
CN108601643B CN108601643B (zh) 2020-12-08

Family

ID=5785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0425.5A Active CN108601643B (zh) 2015-12-28 2016-12-22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6) US10675135B2 (zh)
EP (2) EP4169481A1 (zh)
CN (1) CN108601643B (zh)
AU (1) AU2016380149B2 (zh)
BR (1) BR112018013106B1 (zh)
CA (1) CA3009173C (zh)
ES (1) ES2948842T3 (zh)
WO (1) WO2017116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7028B2 (en) 2013-01-29 2018-04-10 Bard Shannon Limited Muscle wall defect prosthesis and deployment system
US10245135B2 (en) * 2013-07-08 2019-04-02 Bg Medical, Llc Segmented skirted surgical mesh
JP6697459B2 (ja) 2014-12-02 2020-05-20 バード シャノン リミテッド 筋肉壁欠損プロテーゼ及び展開システム
US10675135B2 (en) 2015-12-28 2020-06-09 C.R. Bard, Inc. Deployment device for a soft tissue repair prosthesis
JP6653389B2 (ja) 2015-12-31 2020-02-26 ローテーション メディカ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Rotation Medical,Inc. 医療用インプラント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関連方法
US10987210B2 (en) 2017-12-07 2021-04-27 Rotation Medical, Inc. Medical implant delivery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134937B2 (en) * 2018-07-02 2021-10-05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Suture clip
US11896472B2 (en) 2019-10-28 2024-02-13 Grant Technologies Llc Surgical mesh having ingrowth-preventing coating on one sid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966815B1 (en) 2019-11-20 2021-04-06 Embody Inc. Enclosure device for an implantable repair devi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8437U (zh) * 2010-03-22 2010-12-01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展式后入路修补网片
CN201798821U (zh) * 2009-06-18 2011-04-20 雷文章 助展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装置
CN201879864U (zh) * 2010-09-17 2011-06-29 常州市康蒂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科修复补片
CN202801862U (zh) * 2012-06-01 2013-03-20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疝修补片
US20140316444A1 (en) * 2013-01-29 2014-10-23 808189-1 Canada Inc. Muscle Wall Defect Prosthesis and Deployment System
CN104203123A (zh) * 2012-02-13 2014-12-10 因赛特拉医药公司 用于疝修补的植入物
CN104379089A (zh) * 2012-03-12 2015-02-25 安东尼奥·桑布塞蒂 用于在低顺应性的病人中的膀胱扩张或者用于在血吸虫病后替换膀胱的较大部分的改进的可吸收帽
CN104661616A (zh) * 2012-09-27 2015-05-27 伊西康公司 用于部署和固定组织修复植入物的临时辅助件
US20150148824A1 (en) * 2012-03-27 2015-05-28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Removable deployment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antable prosthe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1515A (en) 1990-10-11 1992-08-25 Eberbach Mark A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pairing hernias
US5258000A (en) 1991-11-25 1993-11-02 Cook Incorporated Tissue aperture repair device
CA2090000A1 (en) 1992-02-24 1993-08-25 H. Jonathan Tovey Articulating mesh deployment apparatus
US6132470A (en) 1994-01-27 2000-10-17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prosthetic joint assembly from wear
US5425740A (en) 1994-05-17 1995-06-20 Hutchinson, Jr.; William B. Endoscopic hernia repair clip and method
US5634931A (en) 1994-09-29 1997-06-03 Surgical Sense, Inc. Hernia mesh patches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US6171318B1 (en) 1994-09-29 2001-01-09 Bard Asdi Inc. Hernia mesh patch with stiffening layer
US6174320B1 (en) 1994-09-29 2001-01-16 Bard Asdi Inc. Hernia mesh patch with slit
US5769864A (en) 1994-09-29 1998-06-23 Surgical Sense, Inc. Hernia mesh patch
US6290708B1 (en) 1994-09-29 2001-09-18 Bard Asdi Inc. Hernia mesh patch with seal stiffener
US5916225A (en) 1994-09-29 1999-06-29 Surgical Sense, Inc. Hernia mesh patch
US5871483A (en) * 1996-01-19 1999-02-16 Ep Technologies, Inc. Folding electrode structures
US6669735B1 (en) 1998-07-31 2003-12-30 Davol, Inc. Prosthesis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rnia
US6099518A (en) 1998-10-20 2000-08-08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Needle herniorrhaphy devices
US6290705B1 (en) 1999-12-20 2001-09-18 Alcon Universal Ltd. Irrigating forceps
FR2807936B1 (fr) 2000-04-20 2002-08-02 Sofradim Production Renfort de paroi abdominale pour le traitement des hernies inguinales par voie anterieure sans tension
US6551356B2 (en) 2001-03-19 2003-04-22 Ethicon, Inc. Pocketed hernia repair
US6575988B2 (en) 2001-05-15 2003-06-10 Ethicon, Inc. Deployment apparatus for supple surgical materials
US6800082B2 (en) 2001-10-19 2004-10-05 Ethicon, Inc. Absorbable mesh device
US6814743B2 (en) 2001-12-26 2004-11-09 Origin Medsystems, Inc. Temporary seal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nastomosis
US6790213B2 (en) 2002-01-07 2004-09-14 C.R. Bard, Inc. Implantable prosthesis
FR2835737B1 (fr) 2002-02-13 2004-12-10 Cousin Biotech Plaque herniaire a organe de deploiement non permanent
US20040019360A1 (en) 2002-07-25 2004-01-29 Farnsworth Ted R. Tissue repair device with a removable support member
US7101381B2 (en) 2002-08-02 2006-09-05 C.R. Bard, Inc. Implantable prosthesis
US20040073257A1 (en) 2002-10-09 2004-04-15 Spitz Gregory A.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repair of hernias
JP2007500071A (ja) 2003-02-11 2007-01-11 シー・アール・バード・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埋込型補綴物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050192600A1 (en) 2004-02-24 2005-09-01 Enrico Nicolo Inguinal hernia repair prosthetic
GB0406189D0 (en) 2004-03-19 2004-04-21 Mitchinson Simon S Rucksack
US20050251192A1 (en) * 2004-03-31 2005-11-10 Shluzas Alan E Access device having discrete visualization locations
IL164591A0 (en) 2004-10-14 2005-12-18 Hernia repair device
EP1968432A4 (en) * 2005-12-28 2009-10-21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INTRODUCTION OF A MEDICAL DEVICE
US20070299538A1 (en) 2006-06-26 2007-12-27 Roeber Peter J Ease of use tissue repair patch
US7963942B2 (en) 2006-09-20 2011-06-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balloons with modified surfaces
US7828854B2 (en) 2006-10-31 2010-11-09 Ethicon, Inc. Implantable repair device
US20090192530A1 (en) 2008-01-29 2009-07-30 Insightra Medical, Inc. Fortified mesh for tissue repair
US8500759B2 (en) 2007-09-26 2013-08-06 Ethicon, Inc. Hernia mesh support device
CA2999355C (en) 2007-10-17 2020-12-15 Davol Inc. Fixating means between a mesh and mesh deployment means especially useful for hernia repair surgeri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8808314B2 (en) 2008-02-18 2014-08-19 Covidien Lp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d attaching an implant to a biological tissue
US20090270999A1 (en) 2008-04-24 2009-10-29 Brown Roderick B Patch for endoscopic repair of hernias
FR2932978B1 (fr) 2008-06-27 2010-06-11 Aspide Medical Prothese herniair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WO2010033189A1 (en) 2008-09-16 2010-03-25 VentralFix,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delivery, tensioned deployment and fixation of secondary material prosthetic devices in patient body tissue, including hernia repair within the patient's herniation site
EP2334256B1 (fr) 2008-09-18 2012-04-25 Sofradim Production Instrument chirurgical pour déployer une prothèse
WO2010059234A1 (en) 2008-11-21 2010-05-27 C.R. Bard, Inc. Soft tissue repair prosthesis, expand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soft tissue repair
US20100241145A1 (en) 2009-03-20 2010-09-23 Douglas Wesley Cook Hernia mesh system with removable memory wire
EP2467093B1 (en) 2009-08-17 2019-08-28 Covidien LP Articulating patch deployment device
WO2011031789A1 (en) 2009-09-08 2011-03-17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Hernia patch
US20110082479A1 (en) 2009-10-07 2011-04-07 Jack Friedlander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eployment of surgical mesh
US8753358B2 (en) 2010-01-20 2014-06-17 Douglas Wesley Cook Dial fan hernia mesh system
EP2558023A2 (en) 2010-04-14 2013-02-20 Moshe Dudai Surgical spreadable sheet delivery and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EP2543339A1 (en) 2011-07-05 2013-01-09 Aesculap AG Surgical implant, in particular for use as a hernia repair implant
US20130103058A1 (en) 2011-10-21 2013-04-25 Maher Gobran Implantable hernia repair device with a removable member
US9820839B2 (en) 2012-04-10 2017-11-21 Ethicon, Inc. Single plane tissue repair patch having a locating structure
DE102014000457B4 (de) 2014-01-13 2018-03-29 Harald Kobolla Flächiges Implantat zur Hernienversorgung mit zwei Netzlagen und einer elastischen, selbstexpandierenden Expansionseinrichtung
US9820841B2 (en) 2014-03-14 2017-11-21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Removable deploy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antable mesh prostheses
JP6697459B2 (ja) 2014-12-02 2020-05-20 バード シャノン リミテッド 筋肉壁欠損プロテーゼ及び展開システム
US10675135B2 (en) 2015-12-28 2020-06-09 C.R. Bard, Inc. Deployment device for a soft tissue repair prosthesi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98821U (zh) * 2009-06-18 2011-04-20 雷文章 助展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装置
CN201658437U (zh) * 2010-03-22 2010-12-01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展式后入路修补网片
CN201879864U (zh) * 2010-09-17 2011-06-29 常州市康蒂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科修复补片
CN104203123A (zh) * 2012-02-13 2014-12-10 因赛特拉医药公司 用于疝修补的植入物
CN104379089A (zh) * 2012-03-12 2015-02-25 安东尼奥·桑布塞蒂 用于在低顺应性的病人中的膀胱扩张或者用于在血吸虫病后替换膀胱的较大部分的改进的可吸收帽
US20150148824A1 (en) * 2012-03-27 2015-05-28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Removable deployment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antable prostheses
CN202801862U (zh) * 2012-06-01 2013-03-20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疝修补片
CN104661616A (zh) * 2012-09-27 2015-05-27 伊西康公司 用于部署和固定组织修复植入物的临时辅助件
US20140316444A1 (en) * 2013-01-29 2014-10-23 808189-1 Canada Inc. Muscle Wall Defect Prosthesis and Deploy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380149B2 (en) 2021-05-27
US20170181830A1 (en) 2017-06-29
CN108601643B (zh) 2020-12-08
US11464615B2 (en) 2022-10-11
CA3009173C (en) 2024-01-09
US10449027B2 (en) 2019-10-22
US20230107636A1 (en) 2023-04-06
US20190388209A1 (en) 2019-12-26
EP3397196A1 (en) 2018-11-07
US10675136B2 (en) 2020-06-09
WO2017116992A8 (en) 2018-07-26
WO2017116992A1 (en) 2017-07-06
US20170181827A1 (en) 2017-06-29
US20170181828A1 (en) 2017-06-29
CA3009173A1 (en) 2017-07-06
AU2016380149A8 (en) 2018-12-13
EP3397196B1 (en) 2023-04-19
US10675135B2 (en) 2020-06-09
US20170181829A1 (en) 2017-06-29
BR112018013106A2 (pt) 2018-12-11
ES2948842T3 (es) 2023-09-20
AU2016380149A1 (en) 2018-07-05
EP4169481A1 (en) 2023-04-26
BR112018013106B1 (pt) 2022-10-18
US10646322B2 (en)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1643A (zh) 用于软组织修复假体的部署设备
US11903807B2 (en) Umbilical hernia prosthesis
JP6748246B2 (ja) 埋め込み型プロテーゼの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展開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AU2016381284B2 (en) Prosthesis for repairing a hernia defect
CN108348648A (zh) 用于外科缝合器的可延伸支撑物组件
US20150173882A1 (en) Temporary Aids for Deployment and Fixation of Tissue Repair Implants
US9364237B2 (en) Medical device
US11147660B2 (en) Prosthesis for repairing a hernia defect
CN105188600A (zh) 单平面组织修复补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