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9842A -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9842A
CN108599842A CN201810373022.0A CN201810373022A CN108599842A CN 108599842 A CN108599842 A CN 108599842A CN 201810373022 A CN201810373022 A CN 201810373022A CN 108599842 A CN108599842 A CN 108599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optical
wire jumper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30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惠君
白金刚
邬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huimu Guanghua Electronic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huimu Guanghua Electronic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huimu Guanghua Electronic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huimu Guanghua Electronic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30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9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9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9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带系统的服务器,带系统的监测站,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配线盘,光纤适配器,智能光纤跳线,微动限位开关组成。通过光纤编码的识别和诊断实现光纤配线的智能识别和诊断,本发明采用了和通信信号波长正交的探测光,因此不影响光缆通讯,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属于光纤维护监测技术邻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纤配线缺乏光纤介质识别的能力以及光纤配线识别与终端技术脱节,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对光纤配线故障进行识别和诊断。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终端方法。本发明就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在不影响信号传播的前提下,以光纤跳线自身作为识别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带系统的服务器,带系统的监测站,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配线盘,智能光纤适配器,智能光纤跳线,微动限位开关组成;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与智能光纤配线盘通过传输系统连接至带系统的服务器,带系统的监测站负责对接入的光纤配线进行识别、诊断,带系统的服务器实现智能光纤配线盘的管理,同时实现光纤配线的诊断告警等。
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光纤配线盘由电路板、控制模块、传输模块、指示灯、微动限位开关组成;
其中,控制模块、传输模块、指示灯、微动限位开关均固定在电路板上;
其中,传输模块、指示灯、微动限位开关连接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进行管理和控制;
其中,智能光纤配线盘出厂时每个端口带有一个智能光纤尾纤和一个智能光纤适配器;
其中,智能光纤配线盘出厂时,将会在控制模块中固化录入,每个端口所对应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的光纤编码编号;智能光纤配线盘通过传输模块将每个端口对应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的光纤编码编号传输至带系统的服务器;
其中,智能光纤配线盘每个端口位置均安装一个指示灯,当智能光纤跳线插入、拔出时均采用指示灯提醒,并根据控制模块指令进行灭、亮、闪动作。
所述,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动限位开关由开关体、触发体组成;
其中,触发体为凸出的、可活动、可自动复位的弹簧触发体;
其中,微动限位开关的触发体刚好伸入智能光纤适配器光纤适配器卡槽中,当智能光纤跳线插入适配器时,智能光纤跳线的卡头触发微动限位开关的触发体,微动限位开关向智能光纤配线盘的控制模块发送智能光纤跳线插入信息,同时智能光纤跳线的卡头固定在光纤适配器卡槽中;
其中,当当智能光纤跳线拔出智能光纤适配器适配器时,微动限位开关的触发体自动恢复凸出,微动限位开关向智能光纤配线盘的控制模块发送智能光纤跳线拔出信息;
其中,智能光纤跳线插入和拔出状态识别,还可采用光线感应以及其它弹簧触发开关,在综合成本、耐久度、技术可靠性等基础上,优选微动限位开关作为触发开关。
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带系统的监测站通过光纤链接到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等光纤介质设备上;
其中,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上均刻有唯一的光学可识别的光纤编码;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自动识别接入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上的光纤编码编号、距离以及能量;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通过所识别的光纤编码编号,实现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独立、唯一自动识别;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将所识别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光纤编码信息,传输至带系统的服务器;
其中,带系统的服务器通过光纤编码编号作为对应条件,将智能光纤配线盘、智能光纤配线盘端口与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一一对应;
其中,当带系统的监测站识别到其中一个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光纤编码能量发生衰减,系统认为该光纤介质设备发生故障,并通过光纤编码确定该光纤介质所在智能光纤配线盘的端口位置,做到故障定位;
其中,当带系统的监测站识别到其中一个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光纤编码消失,系统认为该光纤介质设备发生故障,并通过光纤编码确定该光纤介质所在智能光纤配线盘的端口位置,做到故障定位。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以实现对智能光纤配线进行有效识别,并且识别精度高,可以自动识别对应的智能光纤配线设备信息,大大提高了识别精度;
2、可以实现能光纤配线设备的独立故障诊断,故障诊断准确率高;
3、无需增加额外的第三方识别设备,在有效提高识别精度的情况下,大大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光纤配线盘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跳纤触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微动限位开关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光纤跳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光纤尾纤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光纤适配器示意图。
其中:
图1中的标记为:
1-带系统的服务器、2-带系统的监测站、3-智能光纤尾纤、4-智能光纤配线盘、5-光纤适配器、6-智能光纤跳线、7-微动限位开关。
图2中的标记为:
4-1-电路板、4-2-控制模块、4-3-传输模块、4-4-指示灯、7-微动限位开关。
图3中的标记为:
3-智能光纤尾纤、5-光纤适配器、6-智能光纤跳线、7-微动限位开关。
图4中的标记为:
7-1-开关体、7-2-触发体。
图5中的标记为:
6-1-光纤跳线连接头、6-2-光纤编码、6-3-卡头。
图6中的标记为:
3-1-光纤尾纤连接头、3-2-光纤编码、3-3-卡头。
图7中的标记为:
5-1-光纤适配器体、5-2-卡槽、5-3-光纤编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下述具体实施例或具体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为进一步解释具体的发明内容而列举的一系列优化的设置方式,而该些设置方式之间均是可以相互结合或者相互关联使用的,除非在本发明明确提出了其中某些或某一具体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无法与其他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进行关联设置或共同使用。同时,下述的具体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仅作为最优化的设置方式,而不作为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理解。
以下通过各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可供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在各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各具体参数数值,仅作为例举而用,以方便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释说明,并不作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可以如下例子方式实现:
在光纤通信中采用本发明中的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可实现光纤介质设备的独立识别,以及光纤介质设备的独立故障诊断。
其主要利用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中的光纤编码进行唯一识别,监测站能准确的识别到所连接的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并通过对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对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所反射的光波消息进行分析和对比,智能确定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带系统的服务器,带系统的监测站,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配线盘,智能光纤适配器,智能光纤跳线,微动限位开关组成;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与智能光纤配线盘通过传输系统连接至带系统的服务器,带系统的监测站负责对接入的光纤配线进行识别、诊断,带系统的服务器实现智能光纤配线盘的管理,同时实现光纤配线的诊断告警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光纤配线盘由电路板、控制模块、传输模块、指示灯、微动限位开关组成;
其中,控制模块、传输模块、指示灯、微动限位开关均固定在电路板上;
其中,传输模块、指示灯、微动限位开关连接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进行管理和控制;
其中,智能光纤配线盘出厂时每个端口带有一个智能光纤尾纤和一个智能光纤适配器;
其中,智能光纤配线盘出厂时,将会在控制模块中固化录入,每个端口所对应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的光纤编码编号;智能光纤配线盘通过传输模块将每个端口对应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适配器的光纤编码编号传输至带系统的服务器;
其中,智能光纤配线盘每个端口位置均安装一个指示灯,当智能光纤跳线插入、拔出时均采用指示灯提醒,并根据控制模块指令进行灭、亮、闪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动限位开关由开关体、触发体组成;
其中,触发体为凸出的、可活动、可自动复位的弹簧触发体;
其中,微动限位开关的触发体刚好伸入智能光纤适配器光纤适配器卡槽中,当智能光纤跳线插入适配器时,智能光纤跳线的卡头触发微动限位开关的触发体,微动限位开关向智能光纤配线盘的控制模块发送智能光纤跳线插入信息,同时智能光纤跳线的卡头固定在光纤适配器卡槽中;
其中,当当智能光纤跳线拔出智能光纤适配器适配器时,微动限位开关的触发体自动恢复凸出,微动限位开关向智能光纤配线盘的控制模块发送智能光纤跳线拔出信息;
其中,智能光纤跳线插入和拔出状态识别,还可采用光线感应以及其它弹簧触发开关,在综合成本、耐久度、技术可靠性等基础上,优选微动限位开关作为触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带系统的监测站通过光纤链接到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等光纤介质设备上;
其中,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上均刻有唯一的光学可识别的光纤编码;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自动识别接入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上的光纤编码编号、距离以及能量;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通过所识别的光纤编码编号,实现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独立、唯一自动识别;
其中,带系统的监测站将所识别的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光纤编码信息,传输至带系统的服务器;
其中,带系统的服务器通过光纤编码编号作为对应条件,将智能光纤配线盘、智能光纤配线盘端口与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一一对应;
其中,当带系统的监测站识别到其中一个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光纤编码能量发生衰减,系统认为该光纤介质设备发生故障,并通过光纤编码确定该光纤介质所在智能光纤配线盘的端口位置,做到故障定位;
其中,当带系统的监测站识别到其中一个智能光纤尾纤、智能光纤跳线、智能光纤适配器等光纤介质设备的光纤编码消失,系统认为该光纤介质设备发生故障,并通过光纤编码确定该光纤介质所在智能光纤配线盘的端口位置,做到故障定位。
CN201810373022.0A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Pending CN108599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3022.0A CN108599842A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3022.0A CN108599842A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9842A true CN108599842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4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3022.0A Pending CN108599842A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98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4811A (zh) * 2020-07-24 2020-11-13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编码实现野战光缆优选传输波段的系统及方法
CN112290998A (zh) * 2020-09-18 2021-01-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光缆纤芯在线管理方法
CN115065405A (zh) * 2022-05-12 2022-09-16 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信号衰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5186Y (zh) * 2006-12-29 2008-03-12 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配线编码识别功能的配线架
CN102346860A (zh) * 2011-09-16 2012-0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CN202856733U (zh) * 2012-06-04 2013-04-03 赵忠旭 光缆管理系统ocms
CN103454736A (zh) * 2013-09-11 2013-12-18 上海亨通宏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CN104102933A (zh) * 2014-06-20 2014-10-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通信智能配线识别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4216068A (zh) * 2014-09-30 2014-12-1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纤连接器及其上扣帽和电子标签座
CN105467529A (zh) * 2016-02-16 2016-04-06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光纤活动连接器装置
CN106548215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6972976A (zh) * 2017-05-19 2017-07-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5186Y (zh) * 2006-12-29 2008-03-12 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配线编码识别功能的配线架
CN102346860A (zh) * 2011-09-16 2012-0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CN202856733U (zh) * 2012-06-04 2013-04-03 赵忠旭 光缆管理系统ocms
CN103454736A (zh) * 2013-09-11 2013-12-18 上海亨通宏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CN104102933A (zh) * 2014-06-20 2014-10-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通信智能配线识别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4216068A (zh) * 2014-09-30 2014-12-1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纤连接器及其上扣帽和电子标签座
CN106548215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5467529A (zh) * 2016-02-16 2016-04-06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光纤活动连接器装置
CN106972976A (zh) * 2017-05-19 2017-07-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配线系统及用光纤传感器取代电子标签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4811A (zh) * 2020-07-24 2020-11-13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编码实现野战光缆优选传输波段的系统及方法
CN112290998A (zh) * 2020-09-18 2021-01-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光缆纤芯在线管理方法
CN115065405A (zh) * 2022-05-12 2022-09-16 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信号衰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5065405B (zh) * 2022-05-12 2024-03-29 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信号衰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2746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connection state of fiber optic jumper
CN108599842A (zh)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光纤配线智能识别、诊断的方法
CN101964680B (zh)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US5793481A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fiber optic cable
CN100401661C (zh) 通信网络光纤故障监测和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104518826A (zh) 一种监测光纤故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252393A (zh) 一种具有光纤自动切换单元的光缆自动监测系统
CN103166699A (zh) 无源光网络中分光器后光纤故障定位的方法与系统
CN108322253A (zh) 一种野战光缆智能连接头及其识别诊断定位方法、系统
CN108306675A (zh) 一种智能光纤跳线故障诊断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01467A (zh) 一种基于onu实现双光纤保护倒换的装置及方法
CN102201861B (zh) 基于长距无源光网络的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281122A (zh) 一种光缆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提高告警准确率的方法
CN111262623A (zh) 一种光纤通道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2684779A (zh) 集中测量装置、故障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3222206A (zh) 分支光纤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11498A (zh) 光纤标识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光纤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49578A (zh) 一种aoc光模块连接检查方法及装置
EP305988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optical fibres
CN109900324A (zh) 光纤接头盒内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办法
CN105242361A (zh) 一种新型智能光配模块
CN209001965U (zh) 一种智能光口设备切换系统
CN214675520U (zh) 光线路保护装置和光线路网络传送设备
KR20180003991A (ko) 광 케이블과 광 노드를 포함하는 광 분배망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13055091A (zh) 通信组件、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