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8541A -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8541A
CN108598541A CN201810468731.7A CN201810468731A CN108598541A CN 108598541 A CN108598541 A CN 108598541A CN 201810468731 A CN201810468731 A CN 201810468731A CN 108598541 A CN108598541 A CN 108598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c
production capacity
unit
heat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87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8541B (zh
Inventor
谭旭光
胡浩然
孙少军
陈文淼
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87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8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8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8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8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8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8/12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8/124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by the material of the electrolyte the electrolyte consisting of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67Heat exchange or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s, thermal insulation, e.g. heat pipes, heat pumps, fins
    • H01M8/04074Heat exchange unit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H01M8/04731Temperature of other components of a fuel cell or fuel cell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2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with stabilised ZrO2 electrolyte
    • H01M2008/1293Fuel cells with solid oxide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所述SOFC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且组成所述SOFC的电堆的反应单元中,一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部分为产能单元;在保温状态时,使所述保温单元持续工作,并使所述产能单元停止工作;在使用状态时,使所述保温单元及所述产能单元均进行工作。本发明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可以有效保证SOFC始终处于较高的温度,大大缩短了SOFC下次启动的时间,为SOFC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SOFC温度控制系统以及一种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发电装置,其具有发电效率高、无污染、全固态结构和适应多种燃料气体的优点。
目前在一些车辆上尝试运用SOFC作为电能来源,然而SOFC属于高温燃料电池,电池的反应温度高达600~1000℃。由于单个电池的能量有限,因此往往需要将多个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从而形成电堆,电堆是整个SOFC发电系统最为核心的器件,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反应场所,从而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请参考图1,图1为当前车辆中的SOFC系统的框架示意图,粗实线框内所表示的部分即为电堆,电堆内通常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反应单元,空气被通入反应单元的阴极,燃料被通入反应单元的阳极,空气和燃料在反应单元内进行反应。
由于SOFC对温度的要求,因此在SOFC在冷启动时需先向尾气燃烧器中喷入燃料,燃料在尾气燃烧器内燃烧放热,放出的热量输送至空气加热器和燃料重整器内,空气在空气加热器中被加热升温,进入每个反应单元的阴极,燃料则在燃料重整器中被加热重整为H2和CO等,而后进入反应单元的阳极,升温后的空气和燃料对电堆进行加热,从而逐步将温度提高至SOFC的反应温度,整个过程耗时长达数个小时,这严重限制了SOFC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以便能够有效缩短SOFC的启动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SOFC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SOFC温度控制系统的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中,所述SOFC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且组成所述SOFC的电堆的反应单元中,一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部分为产能单元;
在保温状态时,使所述保温单元持续工作,并使所述产能单元停止工作;
在使用状态时,使所述保温单元及所述产能单元均进行工作。
优选地,使用状态时,在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到达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之前,所述保温单元维持最大发电功率运行。
优选地,使用状态时,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处于最佳运行温度范围内,则所述保温单元与所述产能单元共同向负载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保温单元及所述产能单元的发电功率通过燃料喷射量调节。
本发明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SOFC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且组成所述SOFC的电堆的反应单元中,一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部分为产能单元,其中,
所述保温单元的阴极始终与氧化剂储存器相连通,阳极始终保持与燃料储存器相连通;
所述产能单元的阴极通过阴极开关阀与所述氧化剂储存器相连通,阳极通过阳极开关阀与所述燃料储存器相连通;
在保温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阴极开关阀和所述阳极开关阀均保持关闭状态;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阴极开关阀和所述阳极开关阀均保持开启状态。
优选的,所述保温单元的阴极与所述氧化剂储存器的连通管路上,以及所述保温单元的阳极与所述燃料储存器的连通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度调节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阀的开度。
优选的,全部所述产能单元的阳极均并联后汇总为产能单元阳极管,所述阳极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产能单元阳极管上;全部所述产能单元的阴极并联后汇总为产能单元阴极管,所述阴极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产能单元阴极管上。
优选的,所述产能单元阳极管上,以及所述产能单元阴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度调节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开度调节阀的开度。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处于预设保温值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一开度;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低于预设保温值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二开度;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高于预设保温值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三开度,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度,所述第一开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度。
本发明所公开的车辆,包括SOFC,所述SOFC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温度控制方法中,将SOFC电堆中的反应单元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个部分为产能单元,保温单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以便在SOFC停止使用后依然能够为其提供热量,将SOFC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下次启动时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产能单元主要用于为负载提供电能供应。
当该SOFC应用于车辆中时,即使车辆停车,保温单元也一直在工作,保温单元产生的电能一方面给车辆的电池充电,另一方面可以供车辆照明、空调等附件使用;保温单元产生的热量使SOFC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从而使下次启动时SOFC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车辆启动后,产能单元主要用于为车辆的电池提供电能。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可以有效保证SOFC始终处于较高的温度,大大缩短了SOFC下次启动的时间,为SOFC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以及车辆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文中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SOFC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SOFC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其中,1为阳极开关阀,2为阴极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SOFC启动时间长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一、SOFC属于高温燃料电池,其反应温度高达600~1000℃,而环境温度通常仅仅为几十摄氏度,冷启动过程中SOFC的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过大;二、SOFC中的每个反应单元均是由上百片电池板构成,电堆的整体质量大,并且电堆的材料均是热熔较大的陶瓷和金属等,导致SOFC系统的热容很大,升温速度很慢。
实际上,为了加快SOFC的推广和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从多个方面进行过技术改进,这些技术改进包括增加启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减少SOFC的比热容等手段,以尽量减少SOFC的启动时间。
但是上述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甚微,本申请中,发明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彻底解决了SOFC启动时间长的问题,大大缩短了SOFC的启动时间,为SOFC的推广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该温度控制方法中所针对的SOFC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所谓的保温状态可以理解为SOFC自身处于待机状态,SOFC所产生的电能大部分用于产生热量,使用状态就是SOFC所产生的电能大部分供负载使用。SOFC的电堆内有多个反应单元,这些反应单元被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保温单元,另外一类为产生单元,在保温状态时:保温单元持续工作,产能单元停止工作;在使用状态时,保温单元及产能单元均进行工作。
SOFC的应用场合众多,以将其用于车辆中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车辆停车时,SOFC就进入了保温状态,SOFC中的保温单元持续工作,其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给车辆的电池供电、供车辆内的照明、空调等用电器使用,另一部分电能主要产生热量,以使SOFC的整个电堆维持在SOFC的工作温度附近,以使下次车辆启动时SOFC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车辆停止时,SOFC首先在高效区运行,并为车辆的电池充电,在电池充满后,SOFC的电能供车辆内的照明和空调使用,此时可根据车辆负载的情况调整保温单元的功率大小,以便在最经济的前提下保证SOFC维持在合适的温度内。
当车辆启动后,SOFC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保温单元以及产能单元均工作,启动初期保温单元保持最大发电功率,这一方面可以迅速给车辆电池充电,满足车辆启动行驶功率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保温单元的热量使产能单元尽快达到工作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中,SOFC若处于使用状态,在产能单元的温度到达最佳运行温度(通常为600~1000℃)之前,保温单元维持最大发电功率运行,当产能单元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时,保温单元与产能单元共同向负载(车辆电池、车辆行驶牵引力)提供电能,保温单元的运行功率可以进行调整,以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根据SOFC的发电原理,可以通过对保温单元以及产能单元的燃料喷射量来调节二者的发电功率,当然,在进行燃料喷射量调节的同时可以配合氧化剂(例如空气)的喷射量调节进行。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温度控制方法中,将SOFC电堆中的反应单元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个部分为产能单元,保温单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以便在SOFC停止使用后依然能够为其提供热量,将SOFC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下次启动时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这就可以有效保证SOFC始终处于较高的温度,大大缩短了SOFC下次启动的时间,为SOFC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SOFC温度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图3中的加粗框中代表SOFC的电堆,在本实施例中,SOFC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并且SOFC同样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组成SOFC的电堆的反应单元中,一部分为保温单元,另外一部分为产能单元,其中,保温单元的阴极始终与氧化剂储存器连通,保温单元的阳极始终保持与燃料储存器连通;产能单元的阴极通过阴极开关阀2与氧化剂储存器相连通,产能单元的阳极通过阳极开关阀1与燃料储存器相连通,在保温状态时,控制器控制阴极开关阀2和所述阳极开关阀1均保持关闭状态;在使用状态时,控制器控制阴极开关阀2和阳极开关阀1均保持开启状态。
由于保温单元的阴极始终有氧化剂供应,阳极始终有燃料供应,因此无论是在哪种状态下,保温单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这使得保温单元始终可以维持SOFC处于合适的温度,而产能单元在SOFC处于非使用状态时通过阳极开关阀1和阴极开关阀2将燃料和氧化剂供应断开,使得产能单元处于非工作状态,SOFC进入使用状态后,通过阳极开关阀1和阴极开关阀2可以恢复燃料和氧化剂的供应,从而使得产能单元进入工作状态。
由此可见,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同样是将SOFC电堆中的反应单元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个部分为产能单元,保温单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以便在SOFC停止使用后依然能够为其提供热量,将SOFC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下次启动时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这就可以有效保证SOFC始终处于较高的温度,大大缩短了SOFC下次启动的时间,为SOFC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保温单元的发电功率进行调节,可通过调整其燃料供应或者氧化剂供应量来进行,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单元的阴极与氧化剂储存器的连通管路上,以及保温单元的阳极与燃料储存器的连通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度调节阀,控制器与第一开度调节阀通讯连接,以便通过控制第一开度阀的开度实现保温单元的功率调节。
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全部产能单元的阳极均并联后汇总为产能单元阳极管,阳极开关阀1设置在产能单元阳极管上,全部产能单元的阴极并联后汇总为产能单元阴极管,阴极开关阀2设置在产能单元阴极管上。
同样的道理,为了实现产能单元发电功率的调节,本实施例中还在产能单元阳极管上,以及产能单元阴极管上均设置了第二开度调节阀,控制器与第二开度调节阀也通讯连接,以便通过控制第二开度调节阀的开度实现产能单元的功率调节。
本实施例中还对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案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若产能单元的温度处于预设保温值(如400~500℃)范围内,则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一开度(如50%开度),若产能单元的温度低于预设保温值范围(低于最低值),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二开度(如100%开度),若产能单元的温度高于预设保温值范围(超出最高值),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三开度(如25%开度),其中,第二开度大于第一开度,第一开度大于第三开度。通过该种方式优化后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在节能的前提下使SOFC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采用SOFC,并且该SOFC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
由于采用了上述SOFC温度控制系统,因此该车辆兼具上述SOFC温度控制系统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在进行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FC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且组成所述SOFC的电堆的反应单元中,一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部分为产能单元;
在保温状态时,使所述保温单元持续工作,并使所述产能单元停止工作;
在使用状态时,使所述保温单元及所述产能单元均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状态时,在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到达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之前,所述保温单元维持最大发电功率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状态时,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处于最佳运行温度范围内,则所述保温单元与所述产能单元共同向负载提供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单元及所述产能单元的发电功率通过燃料喷射量调节。
5.一种SOFC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OFC包括保温状态和使用状态,且组成所述SOFC的电堆的反应单元中,一部分为保温单元,另一部分为产能单元,其中,
所述保温单元的阴极始终与氧化剂储存器相连通,阳极始终保持与燃料储存器相连通;
所述产能单元的阴极通过阴极开关阀(2)与所述氧化剂储存器相连通,阳极通过阳极开关阀(1)与所述燃料储存器相连通;
在保温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阴极开关阀(2)和所述阳极开关阀(1)均保持关闭状态;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阴极开关阀(2)和所述阳极开关阀(1)均保持开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单元的阴极与所述氧化剂储存器的连通管路上,以及所述保温单元的阳极与所述燃料储存器的连通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度调节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阀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产能单元的阳极均并联后汇总为产能单元阳极管,所述阳极开关阀(1)设置在所述产能单元阳极管上;全部所述产能单元的阴极并联后汇总为产能单元阴极管,所述阴极开关阀(2)设置在所述产能单元阴极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单元阳极管上,以及所述产能单元阴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度调节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开度调节阀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处于预设保温值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一开度;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低于预设保温值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二开度;若所述产能单元的温度高于预设保温值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度阀保持第三开度,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度,所述第一开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度。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SOFC,其特征在于,所述SOFC的温度控制系统为如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SOFC温度控制系统。
CN201810468731.7A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108598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8731.7A CN108598541B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8731.7A CN108598541B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8541A true CN108598541A (zh) 2018-09-28
CN108598541B CN108598541B (zh) 2021-03-16

Family

ID=6363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8731.7A Active CN108598541B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85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114A (zh) * 2019-09-04 2019-10-1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768732A (zh) * 2021-02-03 2021-05-07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379A (zh) * 1999-03-09 2002-04-03 西门子公司 冷起动性能得以改进的燃料电池组和用于冷起动一个燃料电池组的方法
US20030054215A1 (en) * 2001-09-20 2003-03-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mpact integra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
CN1871739A (zh) * 2003-10-21 2006-11-29 阿尔伯达研究理事会股份公司 控制燃料电池的运行
CN1930720A (zh) * 2004-03-17 2007-03-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2255117A (zh) * 2011-04-20 2011-11-23 江苏耀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
CN105655668A (zh) * 2016-03-02 2016-06-08 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75787A (zh) * 2014-07-30 2017-04-1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燃料电池网格的级联启动的动态地控制的热交换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379A (zh) * 1999-03-09 2002-04-03 西门子公司 冷起动性能得以改进的燃料电池组和用于冷起动一个燃料电池组的方法
US20030054215A1 (en) * 2001-09-20 2003-03-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mpact integra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
CN1871739A (zh) * 2003-10-21 2006-11-29 阿尔伯达研究理事会股份公司 控制燃料电池的运行
CN1930720A (zh) * 2004-03-17 2007-03-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2255117A (zh) * 2011-04-20 2011-11-23 江苏耀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
CN106575787A (zh) * 2014-07-30 2017-04-1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燃料电池网格的级联启动的动态地控制的热交换
CN105655668A (zh) * 2016-03-02 2016-06-08 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114A (zh) * 2019-09-04 2019-10-1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21044399A1 (en) * 2019-09-04 2021-03-11 Cer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imited Fuel cell control method,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GB2601452A (en) * 2019-09-04 2022-06-01 Ceres Ip Co Ltd Fuel cell control method,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GB2601452B (en) * 2019-09-04 2024-02-07 Ceres Ip Co Ltd Fuel cell control method,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2768732A (zh) * 2021-02-03 2021-05-07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8541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08136U (zh) 一种热电联供系统
CN103236555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热电协同控制方法
US20220320541A1 (en) Fuel cell control method,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8598541A (zh) 一种sofc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辆
KR20140078948A (ko) 연료전지 승온 방법
CN102456932B (zh) 一种电池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208078097U (zh) 一种多电堆燃料电池系统、车辆
CN106812625A (zh) 一种车用冷却水箱温差发电装置
CN110247084A (zh) 一种多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109638387B (zh)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和加热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08808035B (zh) 能-40℃以下超低温冷启动的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
CN207624816U (zh) 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US20130334329A1 (en) Method for Heating an Interior of a Motor Vehicle
CN210092229U (zh) 一种多燃料自适应的燃料电池集成系统
CN111725543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70646U (zh) 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快速启动系统
CN108825369A (zh) 分布式供能设备以及冷热电解耦方法、装置
US20130101913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system with improved thermal control
CN209561544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辅助供电的车载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N210951853U (zh) 一种固体电热储能新风热风系统放热装置
JPH0732024B2 (ja) 溶融炭酸塩型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の起動方法
CN111193050B (zh) 一种重整高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108615914B (zh) 一种pem燃料电池低温启动的快速升温装置
CN110911708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加热启动方法与加热装置
CN112611011A (zh) 沼气与辅助供热系统耦合的供热方法及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