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5646A -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5646A
CN108595646A CN201810387379.4A CN201810387379A CN108595646A CN 108595646 A CN108595646 A CN 108595646A CN 201810387379 A CN201810387379 A CN 201810387379A CN 108595646 A CN108595646 A CN 108595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ent
document
format
are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7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5646B (zh
Inventor
彭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yin Vision Co Ltd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7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5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5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5646A/zh
Priority to US16/980,265 priority patent/US1143640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3349 priority patent/WO201920555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5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5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06Display of layout of documents; Preview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69Annotation, e.g. comment data or footno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当识别到所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如果第一文档的格式非所述预设格式,则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第二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评论信息。通过本方法,能够仅向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展示评论内容,对于不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不展示评论内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评论输入框和已有评论显示在文档下方导致的占用篇幅、浪费网络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承载的应用日益丰富,在线文档是互联网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线文档是传统桌面文字处理应用在互联网应用中的延伸,在线文档技术逐渐消除了用户对于处理软件的依赖。
在线文档应用向用户提供文档编辑和查看功能,用户可以在在线文档中在线撰写文案,并将撰写的在线文档分享在互联网上,以供其他互联网用户阅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以使在线文档具备评论功能,提高在线文档显示评论内容的灵活性。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通过在探测到用户的评论行为时,接收评论信息并显示,使得在用户对文档进行评论后才显示评论信息,不仅使得在线文档具备了评论功能,而且实现了向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展示评论内容,对于不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不展示评论内容,提高了在线文档显示评论内容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包括:
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当识别到所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如果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非所述预设格式,则对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所述第二文档的格式为所述预设格式;
接收对所述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所述评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通过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并在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并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不是预设格式时,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得到预设格式的第二文档,进而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由此,通过在探测到用户的评论行为时,接收评论信息并显示,使得在用户对文档进行评论后才显示评论信息,不仅使得在线文档具备了评论功能,而且实现了向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展示评论内容,对于不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不展示评论内容,提高了在线文档显示评论内容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接收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非所述预设格式时,对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所述第二文档的格式为所述预设格式;
评论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所述评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通过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并在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并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不是预设格式时,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得到预设格式的第二文档,进而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由此,通过在探测到用户的评论行为时,接收评论信息并显示,使得在用户对文档进行评论后才显示评论信息,不仅使得在线文档具备了评论功能,而且实现了向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展示评论内容,对于不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不展示评论内容,提高了在线文档显示评论内容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在文档的显示界面中设置默认的评论区的示例图;
图2(b)为在默认的评论区输入评论信息的示例图;
图2(c)为用户进行评论后文档的显示界面示例图;
图2(d)为在文档中显示评论内容输入框的示例图;
图2(e)为在评论内容输入框中输入评论信息的示例图;
图2(f)为文档的显示界面中显示已有评论信息的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接收并显示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接收并显示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新增评论区的示例图;
图7(a)为在新增的评论区设置隐藏按钮的示例图;
图7(b)为新增的评论区被隐藏后的示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用于显示在线文档,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带屏设备。
如图1所示,该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其中,第一文档可以是用户在线输入的,也可以是用户上传的附件。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线上文章时,或者用户在电子设备上撰写在线文档时,电子设备接收用户想要阅读的或者用户输入的文档,并将接收的文档显示在显示屏上。当用户想要对文档进行评论时,用户需要对显示界面上显示的文档进行操作,此时,电子设备可以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并识别用户的操作是否为对第一文档(显示界面上当前显示的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其中,评论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第一文档的评论区的点击操作,或者用户对第一文档中内容的选取并添加批注操作,评论区包括默认的评论区和通过批注的形式增加的评论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默认的评论区为一个小的图标或按钮,而非现有技术中的较大的输入框,默认的评论区可以设置在第一文档的边缘位置,例如将第一文档默认的评论区设置在第一文档的右下角,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较大的输入框占用在线文档较大篇幅的问题。
示例一,当电子设备探测到用户对第一文档的评论区的触发操作后,确定识别到用户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示例二,当用户选定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中显示的第一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并执行添加批注的操作时,确定识别到用户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步骤102,当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其中,预设格式为可编辑的文本格式,比如.doc格式、.docx格式和.txt格式等。
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识别出用户的操作为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时,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并判断所获取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例如,当第一文档为用户在线输入的文档时,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当第一文档为用户上传的附件时,电子设备可以先获取附件的类型,进而根据附件的类型判断第一文档是否为预设格式。
步骤103,如果第一文档的格式非预设格式,则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第二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了第一文档的格式后,可以根据第一文档的格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文档进行格式转换。当获取的第一文档的格式为.doc格式、.txt格式等可编辑的文本格式时,则确定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无需进行格式转换;当获取的第一文档的格式为.pdf格式、.caj格式等不可编辑的格式时,或者第一文档为用户上传的图片、音频文件、word文档等附件时,则确定第一文档的格式不是预设格式,需要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以生成格式为预设格式的第二文档。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文档进行格式转换以生成第二文档时,可以根据第一文档的具体格式,选择匹配的转换方式。具体地,如果第一文档的格式为图像格式,则对第一文档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识别,利用识别结果生成第二文档;如果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音频格式,则对第一文档进行语音识别,利用识别出的文本生成第二文档;如果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非可编辑的文本格式,则对第一文档进行文本格式转换,生成第二文档。
例如,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为.pdf格式时,可以利用pdf转word的转换器将.pdf格式的第一文档转换成.doc格式的第二文档。又例如,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为.caj格式时,可以利用caj转换成word转换器将.caj格式的第一文档转换成.doc格式的第二文档。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文档是格式为预设的文档格式,当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时,无需进行格式转换,第一文档相当于第二文档。也就是说,本步骤中的第二文档可以是由非预设格式的第一文档经格式转换后生成的第二文档,也可以是预设格式的第一文档。
步骤104,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评论信息。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对非预设格式的第一文档进行格式转换得到预设格式的第二文档后,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对第二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信息,并展示评论信息。
以用户通过默认的评论区对第二文档进行评论为例。假设用户A正在使用平板电脑编写一个标题为“测试内容”的文档,如图2(a)所示,该文档的内容是用户直接输入的,无需进行格式转换。从图2(a)中可以看出,在文档的右下角设置有评论全文的评论区21。当用户想要对文档进行评论时,可以点击评论区21,之后,如图2(b)所示,在评论区21的左侧显示评论内容输入区域22,用户可以在评论内容输入区域22输入对文档的评论内容。从图2(b)中可以看出,当用户在评论内容输入区域22中输入评论内容时,评论内容输入区域22中出现“发送”和“取消”两个选项,用户输入完成后点击“发送”选项,完成评论;用户点击“取消”选项,则可以清空用户已经输入的评论内容,或者,隐藏评论内容输入区域22。例如,用户A在评论内容输入区域22中输入评论内容“测试发送全文评论”,并点击“发送”选项,则文档的顶部弹出“√评论发送成功,查看所有评论×”的提示信息,并将用户发送的评论内容显示在文档的底部,如图2(c)所示。若用户点击“×”,则该提示信息消失;若用户A想要查看该文档的所有评论,则可以点击顶部显示的提示信息中的“查看”,用户A点击后在文档的底部显示有关该文档的所有评论内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文档的底部显示文档的评论内容之后,还可以在评论内容的下方显示评论内容输入框,以方面用户发送对文档的评论内容或者针对已有的评论发表新的评论。如图2(d)所示,在已有的评论内容的下方显示评论内容输入框23。当用户A在评论内容输入框23中输入内容时,如图2(e)所示,评论内容输入框23中出现“发送”和“取消”两个选项,用户A输入完成后,点击“发送”,则用户A输入的评论内容“继续测试发送全文评论”显示在已有评论的下方,如图2(f)所示。
本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通过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并在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并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不是预设格式时,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得到预设格式的第二文档,进而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由此,通过在探测到用户的评论行为时,接收评论信息并显示,使得在用户对文档进行评论后才显示评论信息,不仅使得在线文档具备了评论功能,而且实现了向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展示评论内容,对于不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不展示评论内容,提高了在线文档显示评论内容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获取操作的操作位置。
其中,操作位置可以是用户通过鼠标触发的操作所发生的位置,此时可以通过追踪鼠标的点击事件才确定操作的操作位置;或者用户采用触控笔触发的操作所发生的位置,或者用户的手指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的位置,此时,可以通过检测触摸屏的电容变化来确定操作的操作位置。
步骤202,判断操作位置是否处于评论区内。
其中,评论区包括默认的评论区和通过批注的形式增加的评论区域,对于默认的评论区,其具有固定的位置,例如在文档的右下角。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的用户操作的操作位置处于默认的评论区的范围内时,或者获取的操作位置与添加的批注所在的位置一致时,则判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执行步骤203;否则,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外,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确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时,可确定该操作为评论行为,进而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并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即执行步骤206。
步骤204,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
其中,操作属性可以是操作的类型,例如,对于针对文字的操作,操作属性比如可以为高亮显示、加粗、添加批注等。
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时,可以进一步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以根据操作属性判断当前的操作是否为评论行为。
步骤205,当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则确定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其中,预设的评论属性包括添加批注。
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的用户操作的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时,可以进一步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当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则确定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作为一种示例,当获取的用户当前所执行操作的操作属性为添加批注时,操作属性与预设的评论属性一致,则确定用户当前执行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步骤206,当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步骤207,如果第一文档的格式非预设格式,则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第二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步骤206-步骤207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对步骤101-步骤10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8,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评论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用户所执行操作的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时,可确定当前的操作为评论行为,此时,如图4所示,步骤208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评论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判定用户操作的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时,可确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的操作为评论行为,此时,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评论信息。
步骤302,根据操作位置,确定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
具体地,可以先判断操作位置上是否存在历史评论信息,如果存在,则利用评论信息对历史评论信息进行评论回复;如果操作位置上不存在历史评论信息,则在操作位置上显示评论信息。
通过在操作位置上存在历史评论信息时,利用评论信息对历史评论信息进行评论回复,方便用户进行回复和交流,用户无需选定要回复的历史评论信息即可进行评论回复,提高了评论回复的便捷性。
步骤303,将评论信息在显示位置上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确定了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之后,可以将用户输入的评论信息显示在显示位置上。
作为一种示例,当获取的操作位置与默认的评论区所在的位置匹配时,可以将用户输入的评论信息显示在文档的下方,若文档下方已有评论,则显示在已有评论的下方。
作为一种示例,当获取的操作位置与添加的批注所在的位置一致时,若批注中已有评论,则将用户输入的评论内容作为已有评论的回复,若批注中无评论,则将用户输入的评论信息显示在批注中。
通过根据操作位置确定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将接收的评论信息显示在显示位置上,能够方便用户进行评论操作,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且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可确定当前的操作为评论行为,此时,如图5所示,步骤208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根据操作的操作位置,确定操作选取的文档内容,并为文档内容增加评论区。
其中,增加的评论区设置在显示界面的侧边栏,侧边栏与第二文档的显示区纵向排布。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用户当前执行的操作为评论行为时,可以根据操作的操作位置,进一步确定选取的文档内容,并为文档内容增加评论区。
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在在线文档的上方设置工具栏,工具栏中提供有添加批注的工具“加批注”,图6中,第二文档中显示有多条内容,此时用户选中第三条内容,并点击了工具栏中的“加批注”工具,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用户的操作为评论行为,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操作位置,进而根据操作位置确定用户选定的内容,在选定内容的右侧增加评论区,用户可以在新增的评论区内输入评论信息。
步骤402,接收输入的评论信息,并将评论信息在增加的评论区内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评论区之后,用户可以输入针对文档内容的评论信息,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接收的评论信息显示在增加的评论区内。
通过在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时,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来判断操作是否为评论行为,并在操作为评论行为时根据操作的操作位置确定用户选取的文档内容,并为文档内容增加评论区,将接收的评论信息显示在增加的评论区内,能够方便用户进行评论操作,用户可根据浏览的内容随时添加评论信息,而无需找到特定位置的输入框,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用户输入的评论信息显示在增加的评论区之后,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隐藏增加的评论区的第一指令,将增加的评论区进行隐藏,并为隐藏后的评论区设置隐藏图标;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展开增加的评论区的第二指令,将增加的评论区进行展开,并取消隐藏图标,其中,第二指令是由隐藏图标被点击后生成的。
例如,如图7(a)所示,在显示有用户输入的评论信息的评论区的右上角,设置有“隐藏”按钮,当用户触发该按钮时,对应的评论区被隐藏,如图7(b)所示,被隐藏后的评论区以隐藏图标的形式展示,如图7(b)中的51所示,51即表示隐藏图标。当用户点击该隐藏图标51时,评论区恢复显示,并取消隐藏图标,重新恢复至如图7(a)所示的显示状态。
通过设置评论区可供隐藏和展示,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展示增加的评论区或者隐藏增加的评论区,提高用户操作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通过获取操作的操作位置,当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时,确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的操作为评论行为,当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时,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来判断操作是否为评论行为,当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确定操作为评论行为,并在识别出评论行为时,继续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由此,能够准确识别出用户的评论行为,为是否需要进一步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提供了判断依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展示评论区的指令,根据指令在显示界面上展开评论区,并显示评论区内已有的历史评论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文档的显示界面上设置一个展示评论区的按钮,该按钮被触发后,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展示评论区的指令,进而根据指令在显示界面上展开评论区,并显示评论区内已有的历史评论信息。
例如,可以在第一文档的标题右侧设置一个“显示已有评论”的按钮,当用户点击该按钮时,该按钮被触发,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展示评论区的指令。之后,电子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显示评论区,并显示评论区内已有的所有历史评论信息。
本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通过接收展示评论区的指令,根据指令展示评论区,并显示评论区内已有的历史评论信息,能够使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显示评论,方便用户对已有评论的显示进行控制,提高评论内容显示的可控性,提高用户操作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70包括:识别模块710、获取模块720、格式转换模块730,以及评论显示模块740。其中,
识别模块710,用于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获取模块720,用于当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格式转换模块730,用于在第一文档的格式非预设格式时,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第二文档的格式为预设格式。
具体地,格式转换模块730用于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为图像格式时,对第一文档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CR识别,利用识别结果生成第二文档;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音频格式时,对第一文档进行语音识别,利用识别出的文本生成第二文档;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非可编辑的文本格式,对第一文档进行文本格式转换,生成第二文档。
评论显示模块740,用于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评论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如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识别模块710包括:
获取单元711,用于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获取操作的操作位置。
判断单元712,用于判断操作位置是否处于评论区内。
其中,评论区包括默认的评论区和通过批注的形式增加的评论区域,对于默认的评论区,其具有固定的位置,例如在文档的右下角。
第一确定单元713,用于在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时,确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第二确定单元714,用于在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时,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并在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确定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确定单元713确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的操作为评论行为时,评论显示模块740具体用于接收评论信息,并根据操作位置确定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进而将评论信息在显示位置上进行显示。
具体地,评论显示模块740根据操作位置确定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时,可以先判断操作位置上是否存在历史评论信息;如果存在历史评论信息,则利用评论信息,对历史评论信息进行评论回复;如果未存在历史评论信息,则在操作位置显示评论信息。由此,方便了用户进行回复和交流,用户无需选定要回复的历史评论信息即可进行评论回复,提高了评论回复的便捷性。
通过根据操作位置确定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将接收的评论信息显示在显示位置上,能够方便用户进行评论操作,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确定单元714确定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的操作为评论行为时,评论显示模块740具体用于根据操作的操作位置,确定操作选取的文档内容,并为文档内容增加评论区;其中,增加的评论区设置在显示界面的侧边栏,侧边栏与第二文档的显示区纵向排布;接收输入的评论信息;将评论信息在增加的评论区内进行显示。
通过在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时,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来判断操作是否为评论行为,并在操作为评论行为时根据操作的操作位置确定用户选取的文档内容,并为文档内容增加评论区,将接收的评论信息显示在增加的评论区内,能够方便用户进行评论操作,用户可根据浏览的内容随时添加评论信息,而无需找到特定位置的输入框,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评论显示模块740将评论信息在增加的评论区内进行显示之后,评论显示模块740还用于接收隐藏增加的评论区的第一指令,将增加的评论区进行隐藏,为隐藏后的评论区设置隐藏图标;以及,接收展开增加的评论区的第二指令,将增加的评论区进行展开,并取消隐藏图标;其中,第二指令是由隐藏图标被点击后生成的。
通过设置评论区可供隐藏和展示,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展示增加的评论区或者隐藏增加的评论区,提高用户操作的灵活性。
通过获取操作的操作位置,当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时,确定操作位置处于评论区内的操作为评论行为,当操作位置未处于评论区内时,获取操作的操作属性来判断操作是否为评论行为,当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确定操作为评论行为,并在识别出评论行为时,继续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由此,能够准确识别出用户的评论行为,为是否需要进一步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提供了判断依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如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70还包括:
展示模块700,用于接收展示评论区的指令,根据指令在显示界面上展开评论区,并显示评论区内已有的历史评论信息。
通过接收展示评论区的指令,根据指令展示评论区,并显示评论区内已有的历史评论信息,能够使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显示评论,方便用户对已有评论的显示进行控制,提高评论内容显示的可控性,提高用户操作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通过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并在识别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并判断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当第一文档的格式不是预设格式时,对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得到预设格式的第二文档,进而接收对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由此,通过在探测到用户的评论行为时,接收评论信息并显示,使得在用户对文档进行评论后才显示评论信息,不仅使得在线文档具备了评论功能,而且实现了向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展示评论内容,对于不存在评论需求的用户不展示评论内容,提高了在线文档显示评论内容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80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03,处理器802执行计算机程序803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车载终端设备、车载显示终端、车载电子后视镜等等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设备。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120、用户输入单元1130、感测单元1140、输出单元1150、存储器1160、接口单元1170、控制器1180和电源单元1190等等。图13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终端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其中,无线通信单元1110允许电子设备1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A/V输入单元1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用户输入单元1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电子设备的各种操作。感测单元1140检测电子设备1100的当前状态、电子设备1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电子设备1100的触摸输入的有无、电子设备1100的取向、电子设备1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接口单元1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电子设备1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输出单元1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存储器1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存储器1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而且,电子设备1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控制器1180通常控制电子设备的总体操作。另外,控制器1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控制器1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电源单元1190在控制器1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本发明提出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本发明提出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提出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本发明提出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180执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其上存储有非暂态计算机可读指令310。当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指令310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当识别到所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如果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非所述预设格式,则对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所述第二文档的格式为所述预设格式;
接收对所述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所述评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为图像格式,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CR识别,利用识别结果生成所述第二文档;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音频格式,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语音识别,利用识别出的文本生成所述第二文档;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为非可编辑的文本格式,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文本格式转换,生成所述第二文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包括:
获取所述操作的操作位置;
判断所述操作位置是否处于评论区内,如果所述操作位置处于所述评论区内,则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处于所述评论区内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如果所述操作位置未处于所述评论区,则获取所述操作的操作属性;
当所述操作属性为预设的评论属性时,则确定所述操作属性为所述预设的评论属性的操作为评论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所述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所述评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的操作位置,确定所述操作选取的文档内容,并为所述文档内容增加评论区;其中,增加的所述评论区设置在所述显示界面的侧边栏,所述侧边栏与所述第二文档的显示区纵向排布;
接收输入的所述评论信息;
将所述评论信息在增加的所述评论区内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评论信息在增加的所述评论区内进行显示之后,还包括:
接收隐藏增加的所述评论区的第一指令,将增加的所述评论区进行隐藏,为隐藏后的评论区设置隐藏图标;
接收展开增加的所述评论区的第二指令,将增加的所述评论区进行展开,并取消所述隐藏图标;其中,所述第二指令是由所述隐藏图标被点击后生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位置处于所述评论区内时,所述接收对所述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所述评论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评论信息;
根据所述操作位置,确定所述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
将所述评论信息在所述显示位置上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位置,确定所述评论信息的显示位置,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位置上是否存在历史评论信息;
如果存在所述历史评论信息,则利用所述评论信息,对所述历史评论信息进行评论回复;
如果未存在所述历史评论信息,则在所述操作位置显示所述评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之前,还包括:
接收展示评论区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在显示界面上展开所述评论区,并显示所述评论区内已有的历史评论信息。
9.一种在线文档的评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监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识别对第一文档进行评论的评论行为;
获取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评论行为时,获取第一文档的格式,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是否为预设格式;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非所述预设格式时,对所述第一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档,其中,所述第二文档的格式为所述预设格式;
评论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二文档的评论信息,并显示所述评论信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
CN201810387379.4A 2018-04-26 2018-04-26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595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7379.4A CN108595646B (zh) 2018-04-26 2018-04-26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US16/980,265 US11436403B2 (en) 2018-04-26 2018-11-01 Online document comme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8/113349 WO2019205552A1 (zh) 2018-04-26 2018-11-01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7379.4A CN108595646B (zh) 2018-04-26 2018-04-26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5646A true CN108595646A (zh) 2018-09-28
CN108595646B CN108595646B (zh) 2020-04-24

Family

ID=6360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7379.4A Active CN108595646B (zh) 2018-04-26 2018-04-26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6403B2 (zh)
CN (1) CN108595646B (zh)
WO (1) WO201920555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9657A (zh) * 2018-12-26 2019-04-23 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进行远程文档协作的方法与设备
CN109933766A (zh) * 2019-03-13 2019-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205552A1 (zh) * 2018-04-26 2019-10-31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CN110619099A (zh) * 2019-05-21 2019-12-27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论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28927A (zh) * 2020-11-27 2021-02-0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098571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在线文档评论的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0844A (zh) * 2021-03-30 2021-06-2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9524A1 (en) * 2003-03-17 2006-11-16 Horton D 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cument project management, conversion, and filing
CN103617028A (zh) * 2013-11-20 2014-03-05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协同评论方法及装置
CN104461490A (zh) * 2013-09-22 2015-03-25 天津书生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不同格式文档的软件实现方法
CN107832276A (zh) * 2017-10-19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评论处理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23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Fujitsu Ltd 情報共有装置及び情報共有方法
US9275052B2 (en) * 2005-01-19 2016-03-0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viding annotations of a digital work
US10216733B2 (en) * 2006-04-14 2019-02-26 Gregg S. Homer Smart commenting software
US7958444B2 (en) * 2006-06-15 2011-06-07 Xerox Corporation Visualizing document anno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urce document
US20090217196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Globalenglish Corporation Web-Based Tool for Collaborative, Social Learning
US7610202B1 (en) * 2008-04-21 2009-10-27 Nuance Communications, Inc.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audio playback and dictation
US8996621B2 (en) * 2008-05-12 2015-03-31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comment updates
CN101567065B (zh) 2009-05-26 2012-11-28 杭州世导科技有限公司 跨平台的文档在线编辑系统及其方法
US9652447B2 (en) 2010-12-07 2017-05-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pulating documents with user-related information
US20150199320A1 (en) * 2010-12-29 2015-07-16 Google Inc. Creating, display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comments on computing devices
US20130229679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Harish B. Kamath Print sub-job logging
US20130283147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Sharon Wong Web-based collaborative document review system
US20140006921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Infosys Limited Annotating digital documents using temporal and positional modes
US20140075281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David Rub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notating digital documents
US9330076B2 (en) * 2013-01-28 2016-05-03 Virtual StrongBox Virtual storage system and file conversion method
US9256341B2 (en) * 2013-03-20 2016-02-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racking changes in collaborative authoring environment
KR102220267B1 (ko) * 2013-07-11 2021-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문서를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들
US10445063B2 (en) * 2013-09-17 2019-10-15 Adob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and comparing similar documents using base templates
US9575948B2 (en) * 2013-10-04 2017-02-21 Nook Digital, Llc Annotation of digital content via selective fixed formatting
US11336648B2 (en) * 2013-11-11 2022-05-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US9880989B1 (en) * 2014-05-09 2018-01-3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annotation service
US10162807B2 (en) * 2014-05-30 2018-12-25 Apple Inc. Attachment markup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
US20150370772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notation preservation as comments
US10452770B2 (en) * 2014-09-26 2019-10-2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comments during document collaboration
CN105654222A (zh) * 2014-12-05 2016-06-08 成都彩程软件设计有限公司 带文档管理的团队协作系统
GB2571478A (en) * 2016-12-08 2019-08-28 Viatech Publishing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ontent distribution
US10402486B2 (en) * 2017-02-15 2019-09-03 LAWPRCT, Inc. Document conversion, annotation, and data capturing system
US10769356B2 (en) * 2017-03-03 2020-09-08 Adobe Inc. Synchronizing review comments between source and shared documents
CN108595646B (zh) * 2018-04-26 2020-04-2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US11042575B2 (en) * 2019-03-21 2021-06-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enting content updates based on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9524A1 (en) * 2003-03-17 2006-11-16 Horton D 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cument project management, conversion, and filing
CN104461490A (zh) * 2013-09-22 2015-03-25 天津书生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不同格式文档的软件实现方法
CN103617028A (zh) * 2013-11-20 2014-03-05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协同评论方法及装置
CN107832276A (zh) * 2017-10-19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评论处理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6403B2 (en) 2018-04-26 2022-09-06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Online document comme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205552A1 (zh) * 2018-04-26 2019-10-31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CN109669657A (zh) * 2018-12-26 2019-04-23 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进行远程文档协作的方法与设备
CN109933766A (zh) * 2019-03-13 2019-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33766B (zh) * 2019-03-13 2023-07-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19099A (zh) * 2019-05-21 2019-12-27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论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19099B (zh) * 2019-05-21 2022-06-17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论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45338B2 (en) 2019-05-21 2023-05-09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comments
WO2020233169A1 (zh) * 2019-05-21 2020-11-26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论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98571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在线文档评论的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62931B2 (en) 2019-11-20 2023-09-19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online document commen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328927A (zh) * 2020-11-27 2021-02-0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28927B (zh) * 2020-11-27 2023-09-01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50844A (zh) * 2021-03-30 2021-06-2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36403B2 (en) 2022-09-06
US20210027007A1 (en) 2021-01-28
CN108595646B (zh) 2020-04-24
WO2019205552A1 (zh)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5646A (zh) 在线文档的评论方法和装置
AU2007200089B2 (en) Electronic conference support device, electronic conference support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of electronic conference system
CN108647305A (zh) 文档格式转换方法和装置
US20040181711A1 (en) Change request form annotation
CN113238741B (zh) 表单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29632A (zh) 在提交文档中建议改变之前查看该改变的效果
CN104679137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外壳和电子设备中执行功能的方法
CN103547980A (zh) 知晓上下文的输入引擎
CN108664190A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5700789B (zh) 一种图片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EP2718796A1 (en) Social network interaction
WO2022062070A1 (en) Software clipboard
CN104461545B (zh) 将移动终端中内容提供至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1464A (zh) 一种显示聊天信息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07199A (zh) 网络文章评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2882A (zh) 搜索结果的展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809895B (zh) 一种可动态生成按键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5849758A (zh) 多模式内容消费模型
CN109284427A (zh) 一种文档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5871696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26380A (zh) 表格编辑方法及装置
US2013018786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activation
CN108664205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JP623713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8659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evice user interface generation based on user character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5

Address after: Room B0035, 2nd floor, No. 3 Court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inhai Science Park, No. 39, High-tech Six Road, 9-3-401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0035, 2nd floor, No. 3 Court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