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4385A -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4385A
CN108594385A CN201810606918.9A CN201810606918A CN108594385A CN 108594385 A CN108594385 A CN 108594385A CN 201810606918 A CN201810606918 A CN 201810606918A CN 108594385 A CN108594385 A CN 108594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optical fiber
laser radar
groove
fix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69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盛
向少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94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4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基座和N个光纤固定板,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固定基座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本发明的光纤固定装置通过结合光纤耦合技术固定任意数量的光纤,更容易实现激光雷达的高线束,且激光器的布置更灵活,更好的解决激光雷达的散热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智能车环境感知硬件系统的重要一环,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承担了路沿检测、障碍物识别以及实时定位与绘图等重要任务。雷达系统包括激光发射系统和一个接收系统。激光器发射系统产生并发射光脉冲,打在物体上并反射回来,最终被接收器所接收。接收器准确地测量光脉冲从发射到被反射回的传播时间。因为光脉冲以光速传播,所以接收器总会在下一个脉冲发出之前收到前一个被反射回的脉冲。鉴于光速是已知的,传播时间即可被转换为对距离的测量。激光雷达能精确测量目标位置、运动状态和形状,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目标。由于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和测距远等优点,激光雷达在智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机械式多线激光雷达产生多线的方式是多个激光光源复用同一个或一组透镜,排布在透镜的焦平面上不同高度,由此产生垂直方向不同的指向性,构成多线。激光雷达为了实现线数的提高,常规办法在发射透镜焦平面的不同高度上排布激光器。高度差越小,则线数越多,线角度分辨率越高。常规使用的半导体激光脉冲二极管发光区尺寸很小,但是实际上由于芯片封装以及驱动电路尺寸的影响,激光器之间的间距无法变得很密。考虑到这一实际限制,为了实现更高的线数和更高的角度分辨率,被迫只能通过在水平方向增加更多列激光器来实现角度的加密和线数的增多,而这将导致列数越多,生产装调难度大,工艺越复杂,且生产效率越低;系统内空间利用率低,焦平面位置处特别挤,发热量又大,热量很难被导出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纤固定装置,配合光纤耦合的技术手段解决激光雷达线束增加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基座和N个光纤固定板,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固定基座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基座,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的第一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二固定基座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的第二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
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的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二固定基座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的第二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的顶面,所述光纤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光纤固定板的隔条,所述隔条的数量为M个,其中M=N-1。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固定板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光纤固定板与所示第一基板通过插接固定、粘接固定或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面还设有减重槽,用于减轻所述第一固定基座的重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光纤固定板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基座呈T形或L形,所述第二基板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基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侧板与水平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光纤固定板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凹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凹槽插接固定、粘接固定或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间隔且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固定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固定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为平面,所述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面;
或者,
所述第一侧面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高于所述第二台阶面,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所述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二侧面;
或者,
所述第二侧面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三台阶面和第四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高于所述第四台阶面,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第三台阶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三台阶面和所述第四台阶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光纤固定板垂直于水平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基座设置于所述光纤固定板的不同高度位置处。
优选的,多个所述光纤固定板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固定槽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固定槽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汇聚于一点或呈放射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自所述第一端面穿入所述固定槽,自所述第二端面穿出所述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为V槽形结构、W槽形结构、U形槽结构或圆弧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为横截面为V槽形结构,所述V槽形结构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用于支撑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固定板为矩形、弯月形、三角形、环形、半圆形、半圆环形、1/4圆环形和异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光纤固定装置通过结合光纤耦合技术固定任意数量的光纤,更容易实现激光雷达的高线束,且激光器的布置更灵活,更好的解决激光雷达的散热问题。
2)本发明基于光纤耦合技术手段,可以将激光发射芯片发出的光,耦合到和一个很小的范围构成等效光源,将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光束被耦合至出射光纤,出射光纤设置于光纤固定装置上,并且通过对出射光纤的方向配置、光纤端面的配置和光纤固定装置的配置能够控制出射光束的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该发明实施例1光纤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2为该发明实施例2光纤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3为该发明实施例3光纤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4为该发明实施例4光纤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5为该发明实施例5光纤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6为该发明实施例6光纤固定装置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7为该发明实施例6光纤固定装置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8为该发明实施例6光纤固定装置第三视角立体图;
图9为该发明实施例7中一种光纤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0为该发明实施例7中另一种光纤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1为该发明实施例7中又一种光纤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2为该发明实施例8中一种光纤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3为该发明实施例8中另一种光纤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4为该发明实施例8中又一种光纤固定板的立体图。
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1-光纤固定板;11-第一侧面;111-第一台阶面;112-第二台阶面;12-第二侧面;121-第三台阶面;122-第四台阶面;13-固定槽;
2-第一固定基座;21-第一基板;22-第一凹槽;23-隔条;24-减重槽;25-第一插槽;
3-第二固定基座;31-第二基板;32-侧板;3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基座2和一个光纤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用于固定激光雷达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
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包括第一基板21,所述第一基板21的顶面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的顶面,所述光纤固定板1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
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示第一基板21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光纤固定板1与第一基板21还能通过粘接固定或焊接固定等。
所述第一基板21的底面还设有减重槽24,用于减轻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的重量。
如图1所示,所述光纤固定板1垂直于水平面布置。
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具体的,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为:当激光雷达设有中继反射镜组件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沿光路设置的第一中继反射镜;当激光雷达中无中继反射镜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发射透镜组件。
所述固定槽13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自所述第一端面穿入所述固定槽13,自所述第二端面穿出所述固定槽13。即使遭遇振动等外力,该发明的光纤固定板1借助所述固定槽13仍然能够稳固地夹持光纤端面,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槽13为横截面为V槽形结构,所述V槽形结构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用于支撑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V槽形结构的尺寸被精确刻画,其尺寸可以达到微米或者亚微米量级。此外,所述光纤固定槽13为W槽形结构、U形槽结构或圆弧凹槽。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为矩形结构,此外,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固定板1还能够为弯月形、三角形、环形、半圆形、半圆环形、1/4圆环形和异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基座2和三个光纤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用于固定激光雷达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
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包括第一基板21,所述第一基板21的顶面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的顶面,所述光纤固定板1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所述第一凹槽22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光纤固定板1的隔条23,所述隔条23的数量为2个。
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示第一基板21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光纤固定板1与第一基板21还能通过粘接固定或焊接固定等。
三个所述光纤固定板1间隔设置。所述光纤固定板1垂直于水平面布置。
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具体的,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为:当激光雷达设有中继反射镜组件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沿光路设置的第一中继反射镜;当激光雷达中无中继反射镜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发射透镜组件。
所述固定槽13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自所述第一端面穿入所述固定槽13,自所述第二端面穿出所述固定槽13。即使遭遇振动等外力,该发明的光纤固定板1借助所述固定槽13仍然能够稳固地夹持光纤端面,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槽13为横截面为V槽形结构,所述V槽形结构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用于支撑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V槽的尺寸被精确刻画,其尺寸可以达到微米或者亚微米量级。此外,所述光纤固定槽13为W槽形结构、U形槽结构或圆弧凹槽。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为矩形结构,此外,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固定板1还能够为弯月形、三角形、环形、半圆形、半圆环形、1/4圆环形和异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槽25,所述第一插槽25与所述光纤固定板1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槽25插接连接。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基座3和三个光纤固定板1,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用于固定激光雷达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
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包括第二基板31和侧板32,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二基板31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二固定结构。
三个所述光纤固定板1间隔设置。所述光纤固定板1垂直于水平面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设置于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中部位置处。
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呈L形,所述第二基板31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基板3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侧板32与水平面平行。此外,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还能够“T形”结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三个第二凹槽33,三个所述第二凹槽33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凹槽33与所述光纤固定板1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通过粘接方式固定。
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具体的,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为:当激光雷达设有中继反射镜组件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沿光路设置的第一中继反射镜;当激光雷达中无中继反射镜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发射透镜组件。
所述固定槽13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自所述第一端面穿入所述固定槽13,自所述第二端面穿出所述固定槽13。即使遭遇振动等外力,该发明的光纤固定板1借助所述固定槽13仍然能够稳固地夹持光纤端面,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槽13为横截面为V槽形结构,所述V槽形结构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用于支撑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V槽形结构的尺寸被精确刻画,其尺寸可以达到微米或者亚微米量级。此外,所述光纤固定槽13为W槽形结构、U形槽结构或圆弧凹槽。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为矩形结构,此外,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固定板1还能够为弯月形、三角形、环形、半圆形、半圆环形、1/4圆环形和异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设置于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顶部。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三个第二凹槽33,三个所述第二凹槽33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凹槽33与所述光纤固定板1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通过插接方式固定。此外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固定板1还能够焊接等方式固定。
实施例6:
结合图6-图8所示,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基座和三个光纤固定板1,所述固定基座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用于固定激光雷达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
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基座2和第二固定基座3,
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包括第一基板21,所述第一基板21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基座3,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包括第二基板31和侧板32,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二基板31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二固定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的顶面,所述光纤固定板1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所述第一凹槽22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光纤固定板1的隔条23,所述隔条23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示第一基板21通过粘接方式固定。
三个所述光纤固定板1间隔设置。所述光纤固定板1垂直于水平面布置。
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设置于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中部位置处。
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呈L形,所述第二基板31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基板3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侧板32与水平面平行。此外,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还能够“T形”结构。所述连接为螺钉。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三个第二凹槽33,三个所述第二凹槽33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凹槽33与所述光纤固定板1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通过粘接方式固定。
所述第一基板21的底面还设有减重槽24,用于减轻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的重量。
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具体的,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为:当激光雷达设有中继反射镜组件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沿光路设置的第一中继反射镜;当激光雷达中无中继反射镜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发射透镜组件。
所述固定槽13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自所述第一端面穿入所述固定槽13,自所述第二端面穿出所述固定槽13。即使遭遇振动等外力,该发明的光纤固定板1借助所述固定槽13仍然能够稳固地夹持光纤端面,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槽13为横截面为V槽形结构,所述V槽形结构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用于支撑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V槽形结构的尺寸被精确刻画,其尺寸可以达到微米或者亚微米量级。此外,所述光纤固定槽13为W槽形结构、U形槽结构或圆弧凹槽。
所述光纤固定板1为矩形结构,此外,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固定板1还能够为弯月形、三角形、环形、半圆形、半圆环形、1/4圆环形和异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7: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上均开设有多个固定槽13。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所述第二侧面12也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二侧面12。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还可以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一侧面11包括第一台阶面11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第一台阶面111高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所述固定槽13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1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侧面12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二侧面12。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还可以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一侧面11包括第一台阶面11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第一台阶面111高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所述固定槽13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1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侧面12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二侧面12包括第三台阶面121和所述第四台阶面122,所述第三台阶面121高于所述第四台阶面12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三台阶面121。所述固定槽13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三台阶面121和所述第四台阶面122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8: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或第二侧面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
所述光纤固定板1仅第一侧面11开设有多个固定槽13。参考图9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如图12-14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还可以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一侧面11包括第一台阶面11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第一台阶面111高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所述固定槽13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和所述第二台阶面112之间的距离。
同理,所述光纤固定板1还能够仅所述第二侧面12开设多个固定槽13。参考图9所示,所述第二侧面12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二侧面12。参考12-14所示,所述第二侧面12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二侧面12包括第三台阶面121和所述第四台阶面122,所述第三台阶面121高于所述第四台阶面12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三台阶面121。所述固定槽13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三台阶面121和所述第四台阶面122之间的距离。
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具体的,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为:当激光雷达设有中继反射镜组件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沿光路设置的第一中继反射镜;当激光雷达中无中继反射镜时,所述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朝向激光雷达的发射透镜组件。
如图12所示,多个所述固定槽13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如图13和14所示,多个所述固定槽13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倾斜设置。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槽13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汇聚于一点;或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槽13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朝向激光雷达的光出射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此外,多个所述固定槽13中部分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0°,其余部分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光纤固定装置通过结合光纤耦合技术固定任意数量的光纤,更容易实现激光雷达的高线束,且激光器的布置更灵活,更好的解决激光雷达的散热问题。
本发明基于光纤耦合技术手段,可以将激光发射芯片发出的光,耦合到和一个很小的范围构成等效光源,将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光束被耦合至出射光纤,出射光纤设置于光纤固定装置上,并且通过对出射光纤的方向配置、光纤端面的配置和光纤固定装置的配置能够控制出射光束的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基座和N个光纤固定板(1),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固定基座与激光雷达的转子连接,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
所述光纤固定板(1)具有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用于固定激光雷达的出射光纤,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基座(2),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包括第一基板(21),所述第一基板(21)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一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基座(3),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包括第二基板(31)和侧板(32),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二基板(31)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二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基座(2)和第二固定基座(3),
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包括第一基板(21),所述第一基板(21)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基座(3),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固定于激光雷达的转子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基座(3)包括第二基板(31)和侧板(32),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二基板(31)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纤固定板(1)的第二固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的顶面,所述光纤固定板(1)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2)内;
所述第一凹槽(22)内设有用于分隔相邻光纤固定板(1)的隔条(23),所述隔条(23)的数量为M个,其中M=N-1。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3),所述第二凹槽(33)与所述光纤固定板(1)一一对应,所述光纤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凹槽(3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1)开设至少一个固定槽(13);
或,
所述第二侧面(12)开设至少一个固定槽(13);
或,
所述第一侧面(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1)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
或者,
所述第一侧面(11)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一侧面(11)包括第一台阶面(111)和第二台阶面(112),所述第一台阶面(111)高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1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12)为平面,所述固定槽(13)贯穿所述第二侧面(12);
或者,
所述第二侧面(12)为阶梯状表面,所述第二侧面(12)包括第三台阶面(121)和第四台阶面(122),所述第三台阶面(121)高于所述第四台阶面(122),所述固定槽(13)开设于所述第三台阶面(1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槽(13)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13)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或,
多个所述固定槽(13)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倾斜设置。
CN201810606918.9A 2018-06-08 2018-06-13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Pending CN1085943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3849 2018-06-08
CN2018105838494 2018-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4385A true CN108594385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2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6918.9A Pending CN108594385A (zh) 2018-06-08 2018-06-13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43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2965A (zh) * 2018-04-03 2018-11-23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
CN109856612A (zh) * 2018-11-16 2019-06-07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接收装调支架以及激光雷达接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16304A1 (en) * 2006-07-13 2011-09-08 Velodyne Acoustics, Inc. High definition lidar system
CN204256218U (zh) * 2014-11-04 2015-04-08 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阵列
CN106443634A (zh) * 2016-10-31 2017-02-22 上海博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激光雷达系统
CN106908911A (zh) * 2015-12-23 2017-06-30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路并行传输的光收发组件
WO2018029136A1 (de) * 2016-08-08 2018-02-15 Blickfeld GmbH Lidar-system mit beweglicher lichtfaser
CN107765261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常熟市浙大紫金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全波段三维高光谱激光雷达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16304A1 (en) * 2006-07-13 2011-09-08 Velodyne Acoustics, Inc. High definition lidar system
CN204256218U (zh) * 2014-11-04 2015-04-08 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阵列
CN106908911A (zh) * 2015-12-23 2017-06-30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路并行传输的光收发组件
WO2018029136A1 (de) * 2016-08-08 2018-02-15 Blickfeld GmbH Lidar-system mit beweglicher lichtfaser
CN106443634A (zh) * 2016-10-31 2017-02-22 上海博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激光雷达系统
CN107765261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常熟市浙大紫金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全波段三维高光谱激光雷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2965A (zh) * 2018-04-03 2018-11-23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
CN108872965B (zh) * 2018-04-03 2020-04-24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
CN109856612A (zh) * 2018-11-16 2019-06-07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接收装调支架以及激光雷达接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1009A1 (zh) 多线激光雷达和多线激光雷达控制方法
US10240949B2 (en) Laser positioning system
CN103808319B (zh) 基于惯性定位和vlc技术的室内混合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8445467A (zh) 一种扫描激光雷达系统
Sandner et al. Large aperture MEMS scanner module for 3D distance measurement
US6587244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rvey instrument
CN109738880A (zh) 一种激光雷达系统及激光测距装置
CN212008926U (zh) 一种激光雷达
CN108594385A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CN112965044B (zh) 一种激光雷达
CN110235025A (zh) 距离探测装置
US10564033B2 (en) Procedure for comparing a reception beam impinging on a laser receiver with a rotating laser beam
CN110308454A (zh) 一种准无盲区多普勒相干激光雷达风速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7817482A (zh) 激光雷达光学系统
CN116719010A (zh) 一种激光雷达
CN211718520U (zh) 一种多线激光雷达
CN110132160B (zh) 一种采用光纤光源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
US7463339B2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distance to far-off objects and close objects
CN208737000U (zh) 一种四面旋转镜激光雷达
CN208314289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光纤固定装置
CN210004967U (zh) 一种采用光纤光源的桥梁挠度测量系统
CN209283349U (zh) 一种深度摄像头及移动终端
CN216748074U (zh) 一种广角固态激光雷达系统
CN109186465A (zh) 测量距离及旋转角度的光电芯片及光电系统
CN209027459U (zh) 带有折射镜的可提高放大倍数的位移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2 building, no.468 xinlai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1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es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j385, building 6, 1288 Yeche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2 building, no.468 xinlai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1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es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building, no.468 xinlai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Hesai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