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3458A -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93458A CN108593458A CN201810540135.5A CN201810540135A CN108593458A CN 108593458 A CN108593458 A CN 108593458A CN 201810540135 A CN201810540135 A CN 201810540135A CN 108593458 A CN108593458 A CN 1085934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coal petrography
- port
- gas
- centre b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8—Performing tests at high or low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煤岩变形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煤岩变形试验装置和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试验装置包括能够对煤岩样品产生轴向压力的上轴压加载单元和下轴压加载单元,还包括能够对煤岩样品产生围压的围压端盖、围压活塞和围压压头,精确设定轴压和围压并利用温度表控制煤岩样品温度调节,实现对煤岩变形应力‑应变环境的精确模拟;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可以对煤岩样品在变形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混合气体进行实时采集并在线分析与检测,而且可以通过气瓶注送设定压力的气体模拟原位孔隙流体压力,更加真实模拟地质条件。该试验及检测系统可以获得完整的煤岩样品,试验的精确度高,结构合理,便于拆卸,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岩变形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特殊的地址条件和构造背景决定了我国大多数煤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叠加与改造,导致不同变形性质和不同类型的构造煤发育普遍。随着煤层气和矿井瓦斯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构造煤尤其是韧性变形构造煤更是受到高度重视,韧性变形构造煤发育区不仅不利于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并且是矿井瓦斯突出最危险的地带。但是韧性变形构造煤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人们还知之甚少。因此模拟不同应力-应变环境下煤岩变形特征,揭示煤岩变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对矿井瓦斯地质灾害与防治和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88460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温高压三轴煤岩试验装置及方法,首先该装置结构不合理,试验结束后在拆卸装置取出煤岩试验样品的过程中容易将其破坏,无法获取完整的样品结构,不利于对试验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且该装置的加载方式单一,难以实现轴压与围压的同步加载,对于地质环境模拟的精确性较低;再者该装置安全系数不高;最后该装置所采用的气体采集袋只能进行分段式的检测,不能实现实时收集与在线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可以实现轴压与围压的同步加载,结构合理,能够获得完整的煤岩样品结构,能够精确模拟地质环境,便于拆卸,安全系数高,且能够对煤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实时收集与在线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包括试验装置和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所述试验装置可移动地设于轨道上,包括:平板小车,所述平板小车可移动的设于轨道上,且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中心孔;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限定出容纳腔室,且其下端部与所述平板小车之间相连接;围压端盖,所述围压端盖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室上端部,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中心孔和进油孔;围压活塞,所述围压活塞包括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相适配的杆部和一体形成于所述杆部下端的活塞部,所述围压活塞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中心孔;围压压头,所述围压压头固定于所述活塞部的下端,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中心孔,第四中心孔、第三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同轴设置;石墨管组件,所述石墨管组件包括:样品套管、第一石墨管、第二石墨管和叶蜡石套,所述样品套管同轴设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上端,且与所述平板小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管沿着所述样品套管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石墨管套设于所述第一石墨管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石墨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围压压头适于与所述空腔配合;所述叶蜡石套填充于所述空腔内;下轴压加载单元,所述下轴压加载单元包括:底座和下压杆,所述底座与所述平板小车相连,所述下压杆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相配合,且其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石墨管相配合,煤岩样品置于所述下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杆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石墨管下端还设有围压垫块,所述围压垫块与所述样品套管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叶蜡石套与所述围压垫块之间还设有云母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下压杆之间还设有绝缘套;水冷套管、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由外至内依次套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样品套管之间,所述第一保护套内壁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下端内径,所述第二保护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相配合;所述水冷套管的外壁设有通水槽;上轴压加载单元,所述上轴压单元包括:上压头和上压杆,所述上压头与所述第三中心孔相配合;所述上压杆与所述第四中心孔相配合,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头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石墨管相配合并与所述煤岩样品相抵止;采集管组,采集管组包括第一采集管和第二采集管,第一采集管依次贯穿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上压杆,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煤岩样品的上端,其另一端为位于所述上压头上的第一采集口;第二采集管依次贯穿所述底座和所述下压杆,其一端连接至煤岩样品的下端,其另一端为位于底座上的第二采集口;以及电极板组,所述电极板组包括与所述上压头相连的上电极板和与所述底座相连的下电极板,且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以对所述煤岩样品进行加热;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液体收集器和水泵,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采集口相导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水泵相连,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液体收集器相连;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二采集口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且在所述试验装置朝向所述换热器方向上单向导通;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接;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与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以对采集的所述气态物质进行分析;通断阀,所述通断阀连接于所述气相色谱仪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气瓶,所述气瓶的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采集口相连;以及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采集口和所述气瓶的连接端口之间且在所述气瓶朝向所试验装置方向上单向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试验前,先将石墨管组件安装在平板小车上,将煤岩样品置于第二石墨管内,且其下端抵止在下压杆上,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样品套管之间,且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水冷套管、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将围压活塞套设入第二中心孔,围压压头上端连接于围压活塞的下端;然后将组合后的围压端盖、围压活塞、围压压头由所述壳体的容纳腔室的上敞开口进入容纳腔室,使所述围压压头的下端抵止在所述叶蜡石套上;最后使相连的上压头和上压杆依次穿过第三中心孔和第四中心孔,抵止在煤岩样品的上端;待试验装置装毕后,关闭第二单向阀和通断阀,使第二单向阀和通断阀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接着打开真空泵使密闭空间逐渐形成真空状态,使整个检测系统呈真空状态,试验时,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地质历史时期的温压条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试验装置,即可以通过位于底座下端的液压升降台向上顶升、位于上压头上端的压力机向下压上压头实现对煤岩样品的轴向压力;可以通过由进油口处注入液压油,液压油推动围压活塞沿着第二中心孔向下运动,带动位于围压活塞下端的围压压头向下运动,由围压压头压缩叶蜡石套,使叶蜡石套压缩变形向横向传递压力,对煤岩样品产生围压;通过电极板组对煤岩样品进行加热来实现高温环境;而且为了模拟储层的孔隙流体压力,打开第一单向阀使气瓶内部的气体由连接端口注入试验装置中,试验装置所产生的混合气体由第二采集口流出,并经过第二单向阀流向换热器,混合气体由第一端口进入换热器,而水泵与换热器通过第三端口与水泵相连,使在换热器内形成水循环,即冷却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在换热器内部循环流动,以将经过换热器的高温混合气体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这样高温气体经过换热器发生冷凝分流,冷凝后的液态烃会由第四端口进入液体收集器中,而气态物质会由第二端口流出并流向储气罐的进气口,并由其出气口流出,最终气态物质进入气相色谱仪,由气相色谱仪实时对气态物质进行检测。该检测系统可以对煤岩样品在试验装置中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实时收集与在线检测,而且该检测系统能模拟地质条件,试验更加准确。试验完成后,将壳体与平板小车拆开,将平板小车上部的装置整体起吊,即将壳体、围压端盖、围压活塞、围压压头、水冷套管、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以及上压头和上压杆一同起吊,然后利用模具将样品套管内部的第一石墨管、叶蜡石套、第二石墨管、煤岩样品和刚玉垫取出,使用切开工具将煤岩样品取出。该检测系统可以实现轴压与围压的同步加载,结构合理,能够获得完整的煤岩样品结构,能够精确模拟地质环境,便于拆卸,安全系数高,且能够对煤岩样品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与收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平板小车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平板小车上至少配置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导向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小车包括:轴径,所述第一中心孔设于所述轴径上;法兰,所述法兰由所述轴径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法兰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内延板,所述内延板沿着所述壳体的内壁背离所述壳体并向壳体中心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五中心孔,所述第五中心孔与所述轴径相配合,且所述水冷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均抵止在内延板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平板小车之间通过螺栓可调节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围压端盖的上端固定有挂耳。
优选地,所述通水槽呈螺旋状,由所述水冷套管的上端缠绕至所述水冷套管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活塞部、所述水冷套管的外周壁上还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调压阀,所述第一调压阀设于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调压阀,所述第二调压阀设于所述通断阀和所述气相色谱仪之间。
本发明煤岩高温高压变形试验系统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导向杆对壳体起到导向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壳体的安装与拆卸的精度,提高试验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第一调压阀可以根据实际试验需要对气瓶内部的气体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准确调节,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储层的孔隙流体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煤岩高温高压变形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Q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煤岩样品的取样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试验装置;1A.平板小车;1A1.轴径;1A2.法兰;1A11.第一中心孔;1AA.滚轮;2A.壳体;2A1.内延板;2AA.第五中心孔;3A.围压端盖;3A1.第二中心孔;3A2.进油孔;4A.围压活塞;4A1.杆部;4A2.活塞部;4AA.第三中心孔;5A.围压压头;5A1.第四中心孔;6A.石墨管组件;6A1.样品套管;6A2.第一石墨管;6A3.第二石墨管;6A4.叶蜡石套;6AA.空腔;7A.下轴压加载单元;7A1.底座;7A11.调节螺栓;7A2.下压杆;7A3.围压垫块;8A.煤岩样品;9A.刚玉垫;10A.绝缘环;11A.云母片;12A.水冷套管;12A1.通水槽;13A.第一保护套;14A.第二保护套;15A.上轴压加载单元;15A1.上压头;15A2.上压杆;16A.电极板组;16A1.上电极板;16A2.下电极板;17A.导向杆;18A.挂耳;19A.密封圈;20A.绝缘套;21A.热电偶;AA.采集管组;AA1.第一采集管;AA11.第一采集口;AA2.第二采集管;AA21.第二采集口;
200.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1B.换热组件;1B1.换热器;1B11.第一端口;1B12.第二端口;1B13.第三端口;1B14.第四端口;1B2.液体收集器;1B3.水泵;2B.第一单向阀;3B.储气罐;3B1.进气口;3B2.出气口;4B.真空泵;5B.气相色谱仪;6B.通断阀;7B.气瓶;7B1.连接端口;8B.第二单向阀;9B.第一调压阀;10B.第二调压阀;11B.流量计;12B.真空表;13B.第一压力表;14B.第二压力表;
300.模具;1C.第一模具;1C1.腔室;2C.第二模具;2C1.弹簧;2C2.基座;2C3.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试验装置100和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包括:平板小车1A、壳体2A、围压端盖3A、围压活塞4A、围压压头5A、石墨管组件6A、下轴压加载单元7A、底座7A1、下压杆7A2、围压垫块7A3、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第二保护套14A、上轴压加载单元15A、采集管组AA以及电极板组16A。
所述平板小车1A可移动的设于轨道上,且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中心孔1A11,具体地,一方面平板小车1A对试验装置100起到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上,例如,在平板小车1A的两侧设置滚轮1AA,滚轮1AA适于与轨道相配合,这样可以便于移动试验装置100。
所述壳体2A内部限定出容纳腔室,且其下端部与所述平板小车1A之间相连接,具体地,壳体2A的上端部为敞开口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将其他连接部件导入壳体2A内,将壳体2A的下端部与平板小车1A相连,这样可以形成试验装置100的整体构架。
所述围压端盖3A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室上端部,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中心孔3A1和进油孔3A2,也就是说,围压端盖3A与上端部敞开的壳体2A相连以将其封盖,在围压端盖3A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二中心孔3A1,可以连接其他连接部件;在偏离第二中心孔3A1的位置设置有进油孔3A2,以供液压油由进油孔3A2处注入容纳腔室内。
所述围压活塞4A包括与所述第二中心孔3A1相适配的杆部4A1和一体形成于所述杆部4A1下端的活塞部4A2,所述围压活塞4A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中心孔4AA,具体地,活塞部4A2与围压端盖3A之间形成围压油腔,当活塞工作时,可以由进油孔3A2处注入液压油,围压活塞4A向下移动。
所述围压压头5A固定于所述活塞部4A2的下端,其上设有向下贯通的第四中心孔5A1,所述第四中心孔5A1、所述第三中心孔4AA、所述第二中心孔3A1和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均同轴设置,即第四中心孔5A1、所述第三中心孔4AA、所述第二中心孔3A1和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均与中心轴线AAC同轴设置。具体地,围压压头5A与活塞部4A2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全可靠,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所述石墨管组件6A包括:样品套管6A1,所述样品套管6A1同轴设于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的上端,且与所述平板小车1A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第一石墨管6A2,所述第一石墨管6A2沿着所述样品套管6A1的内壁设置;第二石墨管6A3,所述第二石墨管6A3套设于所述第一石墨管6A2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石墨管6A2之间形成空腔6AA,所述围压压头5A适于与所述空腔6AA配合;和叶蜡石套6A4,所述叶蜡石套6A4填充于所述空腔6AA内,换句话说,石墨管组件6A与平板小车1A连接在一起,当壳体2A与平板小车1A分离时,石墨管组件6A不会随着壳体2A的升起而离开平板小车1A。
下轴压加载单元7A,所述下轴压加载单元7A包括:底座7A1,所述底座7A1与所述平板小车1A相连,下压杆7A2,所述下压杆7A2与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相配合,且其一端与所述底座7A1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石墨管6A3相配合,煤岩样品8A置于所述下压杆7A2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杆7A2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石墨管6A3下端还设有围压垫块7A3,所述围压垫块7A3与所述样品套管6A1之间设有绝缘环10A;所述叶蜡石粉末与所述围压垫块7A3之间还设有云母片11A,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与所述下压杆7A2之间还设有绝缘套20A;需要指出的是,围压垫块7A3是套设在下压杆7A2上,其主要作用为提供加载围压的承受载体,而将其设计成这种活动式的结构,一方面为了方便加入绝缘环10A,避免试验装置100发生短路,另一方面是活动式的围压垫块7A3有利于煤岩样品8A的拆卸。在工作时,位于底座7A1下端的液压升降台顶升底座7A1向上运动,从而使位于底座7A1上端的下压杆7A2向上运动并抵压在煤岩样品8A上,通过控制升降台的运动速度,可以实现控制煤岩样品8A的应变速率。
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和第二保护套14A由外至内依次套设于所述壳体2A与所述样品套管6A1之间,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与壳体2A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套13A内壁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下端内径,所述第二保护套14A的外壁适于与所述第一保护套13A相配合;所述水冷套管12A的外壁设有通水槽12A1;具体地,在壳体2A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通水槽12A1的上端口相连,出水口与通水槽12A1的下端口相连,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通水槽12A1,并沿着水冷管的外壁流至出水口,这样可以起到降低试验装置100的表面温度的作用,而且水冷套管12A还可以降低试验装置100内部导线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导线产生破坏;同时循环水经过液压站可以对液压油的油温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上轴压加载单元15A,所述上轴压单元包括:上压头15A1,所述上压头15A1与所述第三中心孔4AA相配合;上压杆15A2,所述上压杆15A2与所述第四中心孔5A1相配合,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头15A1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石墨管6A3相配合并与所述煤岩样品8A相抵止;具体地,在上压头15A1上设置压力机,通过压力机使上压头15A1沿着第三中心孔4AA向下移动,从而推动与之相连的上压杆15A2,使上压杆15A2抵压煤岩样品8A的上端;也就是说,通过上轴压加载单元15A和下轴压加载单元7A可以完成对煤岩样品8A在轴向方向的加压。
采集管组AA,所述采集管组AA包括第一采集管AA1和第二采集管AA2,所述第一采集管AA1依次贯穿所述上压头15A1和所述上压杆15A2,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煤岩样品8A的上端;其另一端为位于所述上压头15A1上的第一采集口AA11,所述第二采集管AA2依次贯穿所述底座7A1和所述下压杆7A2,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煤岩样品8A的下端,其另一端为位于所述底座7A1上的第二采集口AA21。具体地,在上压头15A1、上压杆15A2、底座7A1和下压杆7A2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通孔,以便于将第一采集管AA1插接在上压头15A1和上压杆15A2内,将第二采集管AA2插接在底座7A1和下压杆7A2内,这样可以在对于煤岩样品8A进行加压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采集口AA11和第二采集口AA21采集煤岩样品8A所产生的气体。以及
电极板组16A,所述电极板组16A包括与所述上压头15A1相连的上电极板16A1和与所述支撑座相连的下电极板16A2,电源的正极通过上电极板16A1依次连通上压头15A1、上压杆15A2、围压压头5A至石墨管组6A的上端;电源的负极通过下电极板16A2依次连通底座7A1、下压杆7A2、围压垫块7A3至石墨管组6A的下端,以对所述煤岩样品8A进行加热;也就是说,上电极板16A1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下电极板16A2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使电源的正极依次连通上压头15A1、上压杆15A2、围压压头5A至石墨管组6A的上端;使电源的负极依次连通底座7A1、下压杆7A2、围压垫块7A3至石墨管组6A的下端;通过电极板组16A可以对石墨管组6A进行加热。值得说明的是,试验装置100还包括热电偶21A,所述热电偶21A插接在所述第二采集管AA2内并连接至所述煤岩样品8A的下端,也就是说,热电偶21A沿着第二采集管AA2插接至靠近煤岩样品8A处,这样可以对煤岩样品8A进行温度测量。需要指出的是,热电偶21A插接在第二采集管AA2内并不会堵塞第二采集管AA2,妨碍对气体的采集,而为了便于安装热电偶21A和采集气体,可以在底座7A1的侧围上设置第二采集口AA21,第二采集口AA21依次穿过底座7A1、下压杆7A2连接至下压杆7A2的第二采集管AA2处,而将位于底座7A1下端的采集口,即第二采集管AA2上下贯穿所述底座7A1处的采集口待热电偶21A装入后即进行密封,这样可以既方便安装热电偶21A又可以采集气体。
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包括:换热组件1B、第一单向阀2B、储气罐3B、第二单向阀8B、真空泵4B、气相色谱仪5B、通断阀6B和气瓶7B。
换热组件1B,所述换热组件1B包括换热器1B1、液体收集器1B2和水泵1B3,所述换热器1B1包括第一端口1B11、第二端口1B12、第三端口1B13和第四端口1B14,所述第一端口1B11适于与所述第二采集口AA21相导通,所述第三端口1B13与所述水泵1B3相连,所述第四端口1B14与所述液体收集器1B2相连;具体地,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对煤岩样品8A进行试验,会产生温度较高的气态物质,其由第二采集口AA21流向换热器1B1,而水泵1B3与换热器1B1通过第三端口1B13与水泵1B3相连,使在换热器1B1内形成水循环,具体地,第三端口1B13包含进液口和出液口,这样使在换热器1B1内形成水循环,即冷却水在水泵1B3的作用下在换热器1B1内部循环流动,以将经过换热器1B1的高温气态物质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这样高温气态物质经过换热器1B1发生冷凝分流,冷凝后的液态烃会进入液体收集器中,而气态物质会由第二端口1B12流出。
第一单向阀2B,所述第一单向阀2B连接在所述第二采集口AA21与所述第一端口1B11之间且在所述试验装置100朝向所述换热器1B1方向上单向导通,也就是说,采集的气态物质只能从第二采集口AA21流向第一端口1B11,而不能逆向流动,这样可以防止采集的气态物质从换热器1B1向试验装置100方向回流。
储气罐3B,所述储气罐3B包括进气口3B1和出气口3B2,所述进气口3B1与所述第四端口1B14相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储气罐3B可以对采集的气态物质进行储存,便于后续对采集的气态物质进行分析和研究。
真空泵4B,所述真空泵4B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1B12与所述进气口3B1之间,真空泵4B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将该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中的气体抽离,使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处于真空的状态,以更加真实地对气态物质的采集和分析,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值得说明的是的,在真空泵4B与主管道连接处还设有一个气体通断阀,抽完真空后气体通断阀关闭,防止真空状态下真空泵4B内的液压油回流。
气相色谱仪5B,所述气相色谱仪5B与出口端相连,以对采集的气体的组分进行检测分析。
通断阀6B,所述通断阀6B连接于所述气相色谱仪5B与所述出气口3B2之间以控制所述出气口3B2与所述气相色谱仪5B的通断,具体地,将通断阀6B设置在气相色谱仪5B与出气口3B2之间以隔断出气口3B2和气相色谱仪5B,即为了使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为真空模式,可以关闭通断阀6B使检测系统部分呈现密闭状态,打开真空泵4B,其连续工作可以使通断阀6B所形成的密闭状态逐渐形成真空。
气瓶7B,所述气瓶7B的连接端口7B1与所述第一采集口AA11相连,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储层的孔隙流体压力,通过设置气瓶7B可以使气瓶7B内部的气体对试验装置100内的煤岩样品8A产生空隙流体压力,这样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地质条件,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值得说明的是,气瓶7B内部所存储的气体可以为氮气等惰性气体对试验装置100中煤岩样品8A所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分析不会产生影响。
第二单向阀8B,所述第二单向阀8B设于所述第一采集口AA11和所述气瓶7B的连接端口7B1之间且在所述气瓶7B朝向所试验装置100方向上单向导通,也就是说,由气瓶7B内部的气体只能从气瓶7B朝向试验装置100的第一采集口AA11流动;而由试验装置100内部煤岩样品所产生的气体不能由第一采集口AA11流向气瓶7B方向。即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2B和第二单向阀8B,使得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所采集的气体只能从第二采集口AA21流向换热器1B1方向流动,而不能由第一采集口AA11流向气瓶7B;同时气瓶7B内部的气体只能从气瓶7B流向第一采集口AA11。
可以理解的是,在试验前,先将石墨管组件6A安装在平板小车1A上,将煤岩样品8A置于第二石墨管6A3内,且其下端抵止在下压杆7A2上,在所述壳体2A与所述样品套管6A1之间,且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和第二保护套14A;将围压活塞4A套设入第二中心孔3A1,围压压头5A上端连接于围压活塞4A的下端;然后将组合后的围压端盖3A、围压活塞4A、围压压头5A由所述壳体2A的容纳腔室的上敞开口进入容纳腔室,使所述围压压头5A的下端抵止在所述叶蜡石套6A4上;最后使相连的上压头15A1和上压杆15A2依次穿过第三中心孔4AA和第四中心孔5A1,抵止在煤岩样品8A的上端;待试验装置100装毕后,关闭第二单向阀8B和通断阀6B,使第二单向阀8B和通断阀6B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接着打开真空泵4B使密闭空间逐渐形成真空状态,使整个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呈真空状态;试验时,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地质各个历史时期的温压条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试验装置100,即可以通过位于底座7A1下端的液压升降台向上顶升、位于上压头15A1上端的压力机向下压上压头15A1实现对煤岩样品8A的轴向压力;可以通过由进油口3A2处注入液压油,液压油推动围压活塞4A沿着第二中心孔3A1向下运动,带动位于围压活塞4A下端的围压压头5A向下运动,由围压压头5A压缩叶蜡石套6A4,使叶蜡石套6A4压缩变形向横向传递压力,对煤岩样品8A产生围压;通过电极板组16A对煤岩样品8A进行加热来实现高温环境;而且为了模拟储层的孔隙流体压力,打开第一单向阀2B使气瓶7B内部的气体由连接端口7B1注入试验装置100中,试验装置100中的煤岩样品8A在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混合气体由第二采集口AA21流出,并经过第二单向阀8B流向换热器1B1,混合气体由第一端口1B11进入换热器1B1,而水泵1B3与换热器1B1通过第三端口1B13与水泵1B3相连,使在换热器1B1内形成水循环,即冷却水在水泵1B3的作用下在换热器1B1内部循环流动,以将经过换热器1B1的高温混合气体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这样高温混合气体经过换热器1B1发生冷凝分流,冷凝后的液态烃会由第四端口1B14进入液体收集器1B2中,而气态物质会由第二端口1B12流出并流向储气罐3B的进气口3B1,并由其出气口3B2流出,最终气态物质进入气相色谱仪5B,由气相色谱仪5B实时对气态物质进行检测。该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可以对煤岩样品在试验装置100中所产生的气态物质进行实时收集与在线检测,而且该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能模拟地质条件,试验更加准确。试验完成后,将壳体2A与平板小车1A拆开,将平板小车1A上部的装置整体起吊,即将壳体2A、围压端盖3A、围压活塞4A、围压压头5A、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第二保护套14A以及上压头15A1和上压杆15A2一同起吊,然后利用模具将样品套管6A1内部的第一石墨管6A2、叶蜡石套6A4、第二石墨管6A3、煤岩样品8A和刚玉垫9A取出,使用切开工具将煤岩样品8A取出。该检测系统可以实现轴压与围压的同步加载,能够获得完整的煤岩样品结构,试验的精确度高,结构合理,便于拆卸,安全系数高,且能够对煤岩样品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与收集。
如图2所示,所述试验装置100还包括导向杆17A,所述平板小车1A与所述壳体2A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杆17A连接,所述平板小车1A上至少配置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壳体2A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导向杆17A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也就是说,在试验中,该壳体2A降至平板小车1A上或者将壳体2A升起远离平板小车1A时,导向杆17A对壳体2A起到导向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壳体2A的安装与拆卸的精度,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所述平板小车1A包括:轴径1A1,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设于所述轴径1A1上;法兰1A2,所述法兰1A2由所述轴径1A1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法兰1A2上,具体地,可以沿着所述轴径1A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孔可以连接导向杆17A,使壳体2A的移动范围限定在导向杆17A上;这种结构可以提高试验装置100的承载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壳体2A上设有内延板2A1,所述内延板2A1沿着所述壳体2A的内壁向背离所述壳体2A向壳体2A中心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五中心孔2AA,所述第五中心孔2AA与所述轴径1A1相配合,且所述水冷套管12A、所述第一保护套13A均抵止在内延板2A1上。采用这种方案,水冷套管12A和第一保护套13A的下端抵压在内延板2A1上,可以在升降壳体2A时,使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第二保护套14A均随着壳体2A同步起升;具体地,在升降时,水冷套管12A和第一保护套13A在内延板2A1的支撑下随着壳体2A升降,而由于第一保护套13A的内壁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下端内径,与之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套14A的外壁的上端外径大于其下端外径,会使第一保护套13A的内壁将第二保护套14A卡住,从而使第二保护套14A与第一保护套13A一同升降。
可选地,所述壳体2A与所述水冷套管12A、所述第一保护套13A之间亦可以通过连接结构相连,例如,这里以壳体2A与水冷套管12A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2A的内壁上的滑槽和与所述滑槽配合连接且设置在水冷套管12A的外壁上的凸起,滑槽由壳体的上端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壳体2A的上端缘而不贯穿所述壳体2A的下端缘,且所述滑槽下端延伸的位置能使水冷套管12A安装在滑槽内时,其下端与壳体2A的下端齐平,这种安装方式简单可靠;值得说明的是,滑槽亦可以设置在水冷套管12A的外壁上,凸起亦可以设置在壳体2A的内壁上,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水冷套管12A与第一保护套13A之间亦可以通过这种连接结构连接,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7A1和所述平板小车1A之间通过调节螺栓7A11可调节地连接,具体地,在底座7A1上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孔,在平板小车1A上设置多个第四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三定位孔与所述多个第四定位孔一一对应,调节螺栓7A11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和所述第四定位孔,更加具体地,在底座7A1的周向设置多个支耳,第三定位孔设置在支耳上。通过可调节的调节螺栓7A11连接,可以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底座7A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继而将煤岩样品8A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围压端盖3A的上端固定有挂耳18A,在围压端盖3A上设置挂耳18A可以方便将围压端盖3A起吊,优选地,可以在围压端盖3A上对称设置多个挂耳18A,这样在起吊时使围压端盖3A的受力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通水槽12A1呈螺旋状,由所述水冷套管12A的上端缠绕至所述水冷套管12A的下端,将通水槽12A1设置成螺旋状,从而增大通水槽12A1的长度,这样可以延长冷却水的冷却时间。
优选地,所述活塞部4A2、所述水冷套管12A的外周壁上还套设有密封圈19A,通过在活塞部4A2、水冷套管12A的外周壁上套设密封圈19A,可以保证围压活塞4A与围压端盖3A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油液在围压油腔内不会发生泄漏;以及可以使水冷套管12A上的通水槽12A1内的冷却水不会泄露,进一步优选地,可以在水冷套管12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密封圈19A。此外,所述上压头15A1与上压杆15A2之间、上压杆15A2与围压压头5A之间、围压压头5A与石墨管6A1之间、围压垫块7A3与下压杆7A2之间、围压垫块7A3与绝缘环10A之间、绝缘环10A与石墨管6A1之间以及下压杆7A2与底座7A1之间均存在多道密封圈19。
如图1所示,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还包括第一调压阀9B,所述第一调压阀9B设于所述连接端口7B1与所述第二单向阀8B之间,具体地,气瓶7B内部所存储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加准确的模拟不同地质层孔隙流体的流量和压力,设置第一调压阀9B可以根据实际试验需要对气瓶7B内部的气体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准确调节,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储层的孔隙流体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还包括第二调压阀10B,所述第二调压阀10B设于所述通断阀6B和所述气相色谱仪5B之间,气相色谱仪5B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合适的待检测气体压力,气体的压力过大或过低都会对气相色谱仪5B的分析产生影响,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而设置第二调压阀10B可以对储气罐3B内的气体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以安全压力进入气相色谱仪5B,这样不仅可以对气相色谱仪5B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使气相色谱仪5B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计11B,所述流量计11B设于所述第二端口1B12与所述进气口3B1之间,通过设置流量计11B可以对由第二端口1B12流出的气体的流量进行测量,便于实时观测气体的流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真空表12B,所述真空表12B连接于第二采集口AA21和通断阀6B之间的主管道上,真空表12B可以对真空度进行检测,即在试验前,关闭第二单向阀8B和通断阀6B时,利用真空泵4B对第二单向阀8B与通断阀6B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时,真空表12B可以实时检测,便于试验有序进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压力表13B和第二压力表14B,所述第一压力表13B安装在所述第二端口1B12与所述进气口3B1之间的主管道上,所述第二压力表14B安装在所述出气口3B2与所述通断阀6B之间的主管道上,也就是说,第一压力表13B和第二压力表14B分别设置在进气口3B1的前端和出气口3B2的后端,即第一压力表13B对气体在进入储气罐3B之前进行测量;第二压力表14B对气体流出储气罐3B进行测量,这样可以对气体在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中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值得说明的是,“前端”“后端”所指代的方向是指气态物质的流向,即气体由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的前端流向后端。
所述试验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所述试验装置100相连,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台控制试验装置的围压、轴压和温度,实现所述试验装置100的温度与压力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加热或加压,即在控制台的控制下,试验装置100对煤岩样品进行根据实际需要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试验。
本发明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在对煤岩样品8A进行检测时,操作步骤如下:
S1:装样:先在第一石墨管6A2的内壁与第二石墨管6A3的外壁上喷洒耐高温高压的润滑剂,在第一石墨管6A2与第二石墨管6A3之间所形成的空腔6AA内套设模具,然后在模具内填入石蜡石粉末,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地质条件,将叶蜡石粉末进行分段压制成多个叶蜡石套6A4;在下压杆7A2的上端面上设置刚玉垫9A,煤岩样品8A置于刚玉垫9A上,更加具体地,刚玉垫9A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
S2:安装:在所述壳体2A与所述样品套管6A1之间,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和第二保护套14A;将围压活塞4A套设入第二中心孔3A1,围压压头5A上端连接于围压活塞4A的下端,且第二中心孔3A1、第三中心孔4AA和第四中心孔5A1同轴设置;然后将组合后的围压端盖3A、围压活塞4A、围压压头5A由所述壳体2A的容纳腔室的上敞开口进入容纳腔室,使所述围压压头5A的下端抵止在所述叶蜡石套6A4上,且围压端盖3A与所述壳体2A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接着将上压杆15A2和上压头15A1依次置入第三中心孔4AA和第四中心孔5A1。
S3:抽真空:关闭第二单向阀8B和通断阀6B,使第二单向阀8B和通断阀6B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接着打开真空泵4B使密闭空间逐渐形成真空状态,使整个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呈真空状态。
S4:加压与加热:在上压头15A1的上端和底座7A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压力机,进行轴向加压时,上压头15A1在第三中心孔4AA内向下运动,此时上压头15A1向下压上压杆15A2在第四中心孔5A1内向下移动,从而上压杆15A2向下压缩煤岩样品8A;同时底座7A1向上运动,带动位于第一中心孔1A11内的下压杆7A2向上运动,对煤岩样品8A的下端面进行压缩;由进油口处注入液压油,液压油推动围压活塞4A沿着第二中心孔3A1向下运动,带动位于围压活塞4A下端的围压压头5A向下运动,由围压压头5A压缩叶蜡石套6A4,使叶蜡石套6A4压缩变形向横向传递压力,对煤岩样品8A产生围压;给电极板组16A通电对煤岩样品8A进行加热,以模拟高温环境。煤岩样品8A同时处于围压、轴压以及高温环境,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地质环境。
S5:模拟孔隙流体压力:打开第一单向阀2B使气瓶7B内部的气体,例如,可以为氮气,由连接端口7B1注入试验装置100中,试验装置100中的煤岩样品8A在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混合气体由第二采集口AA21流出,并经过第二单向阀8B流向换热器1B1,混合气体由第一端口1B11进入换热器1B1,而水泵1B3与换热器1B1通过第三端口1B13与水泵1B3相连,使在换热器1B1内形成水循环,即冷却水在水泵1B3的作用下在换热器1B1内部循环流动,以将经过换热器1B1的高温混合气体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这样高温气体经过换热器1B1发生冷凝分流,冷凝后的液态烃会由第四端口1B14进入液体收集器1B2中,而气态物质会由第二端口1B12流出并流向储气罐3B的进气口3B1,并由其出气口3B2流出,最终气态物质进入气相色谱仪5B,由气相色谱仪5B实时对气态物质进行检测。
S6:取样:将壳体2A与平板小车1A拆开,将平板小车1A上部的装置整体起吊,即将壳体2A、围压端盖3A、围压活塞4A、围压压头5A、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第二保护套14A以及上压头15A1和上压杆15A2一同起吊,然后利用模具将样品套管6A1内部的第一石墨管6A2、叶蜡石套6A4、第二石墨管6A3、煤岩样品8A、刚玉垫9A以及位于煤岩样品8A上端的上压杆15A2和位于其下端的下压杆7A2整体取出,即样品套件;使用切开工具将煤岩样品8A从样品套件内取出。具体地,如图5所示,模具300包括第一模具1C和第二模具2C,第一模具1C为管状结构,内部设有腔室1C1,在取煤岩样品8A时将样品套件倒置,即上压杆15A2向下,下压杆7A2向上。第一模具1C置于倒置后的样品套件的上端,第二模具2C置于倒置后的样品套件的下端,样品套管6A1抵压在第一模具的下端,第二模具2C抵压在叶蜡石套6A4上,同时对第一模具1C和第二模具2C实施相向的压力3C加压,叶蜡石套6A4、第二石墨管6A3和煤岩样品8A以及刚玉垫9A在第二模具2C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入第一模具1C的腔室内1C1,然后利用切割工具将煤岩样品8A取出。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二模具2C的中心轴线处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2C3,贯通孔2C3适于配合上压杆15A2。为了更加安全取样,在第二模具2C外侧套设弹簧2C1,使弹簧2C1的一端与第二模具2C的基座2C2相抵止,其另一端与样品套管6A1相抵压,这样可以防止退样过程中样品套管6A1突然掉落,从而影响煤岩样品8A的完整性。该方法能够获得完整的煤岩样品8A,操作方便,更加地安全可靠。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100)和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所述试验装置(100)包括:
平板小车(1A),平板小车(1A)可移动的设于轨道上,且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中心孔(1A11);
壳体(2A),所述壳体(2A)内部设有容纳腔室,且其下端部与平板小车(1A)相连接;
围压端盖(3A),所述围压端盖(3A)固定于容纳腔室上端部,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中心孔(3A1)和进油孔(3A2);
围压活塞(4A),所述围压活塞(4A)包括与第二中心孔(3A1)相适配的杆部(4A1)和一体形成于杆部(4A1)下端的活塞部(4A2),所述围压活塞(4A)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中心孔(4AA);
围压压头(5A),所述围压压头(5A)固定于活塞部(4A2)的下端,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中心孔(5A1),第四中心孔(5A1)、第三中心孔(4AA)、第二中心孔(3A1)和第一中心孔(1A11)同轴设置;
石墨管组件(6A),所述石墨管组件(6A)包括:样品套管(6A1)、第一石墨管(6A2)、第二石墨管(6A3)和叶蜡石套(6A4),样品套管(6A1)同轴设于第一中心孔(1A11)的上端,且与所述平板小车(1A)固定连接;第一石墨管(6A2)沿着所述样品套管(6A1)的内壁设置,第二石墨管(6A3)套设于第一石墨管(6A2)内部且与第一石墨管(6A2)之间形成空腔(6AA),所述围压压头(5A)与空腔(6AA)配合;所述叶蜡石套(6A4)填充于空腔(6AA)内;
下轴压加载单元(7A),下轴压加载单元(7A)包括:底座(7A1)和下压杆(7A2),所述底座(7A1)与所述平板小车(1A)相连,所述下压杆(7A2)与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相配合,且其一端与底座(7A1)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石墨管(6A3)相配合,煤岩样品(8A)置于下压杆(7A2)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杆(7A2)同轴设置且位于第二石墨管(6A3)下端还设有围压垫块(7A3),所述围压垫块(7A3)与样品套管(6A1)之间设有绝缘环(10A);叶蜡石套(6A4)与围压垫块(7A3)之间还设有云母片(11A),第一中心孔(1A11)与下压杆(7A2)之间还设有绝缘套(20A);
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和第二保护套(14A)由外至内依次套设在所述壳体(2A)与所述样品套管(6A1)之间,水冷套管(12A)、第一保护套(13A)与壳体(2A)连接,第一保护套(13A)内壁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下端内径,第二保护套(14A)的外壁与第一保护套(13A)相配合;水冷套管(12A)的外壁设有通水槽(12A1);
上轴压加载单元(15A),所述上轴压单元包括:上压头(15A1)和上压杆(15A2),上压头(15A1)与所述第三中心孔(4AA)相配合;上压杆(15A2)与所述第四中心孔(5A1)相配合,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头(15A1)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石墨管(6A3)相配合并与所述煤岩样品(8A)相抵止;
采集管组(AA),采集管组(AA)包括第一采集管(AA1)和第二采集管(AA2),第一采集管(AA1)依次贯穿所述上压头(15A1)和所述上压杆(15A2),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煤岩样品(8A)的上端,其另一端为位于所述上压头(15A1)上的第一采集口(AA11);第二采集管(AA2)依次贯穿所述底座(7A1)和所述下压杆(7A2),其一端连接至煤岩样品(8A)的下端,其另一端为位于底座(7A1)上的第二采集口(AA21);以及
电极板组(16A),所述电极板组(16A)包括与所述上压头(15A1)相连的上电极板(16A1)和与所述底座(7A1)相连的下电极板(16A2),电源的正极通过上电极板(16A1)依次连通上压头(15A1)、上压杆(15A2)、围压压头(5A)至石墨管组(6A)的上端;电源的负极通过下电极板(16A2)依次连通底座(7A1)、下压杆(7A2)、围压垫块(7A3)至石墨管组(6A)的下端;
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包括:
换热组件(1B),所述换热组件(1B)包括换热器(1B1)、液体收集器(1B2)和水泵(1B3),换热器(1B1)包括第一端口(1B11)、第二端口(1B12)、第三端口(1B13)和第四端口(1B14),第一端口(1B11)与第二采集口(AA21)相导通,第三端口(1B13)与水泵(1B3)相连,第四端口(1B14)与液体收集器(1B2)相连;
第一单向阀(2B),第一单向阀(2B)连接在所述第二采集口(AA21)与所述第一端口(1B11)之间且在试验装置(100)朝向换热器(1B1)方向上单向导通;
储气罐(3B),储气罐(3B)包括进气口(3B1)和出气口(3B2),进气口(3B1)与所述第二端口(1B12)相连接;
真空泵(4B),真空泵(4B)连接于所述换热组件(1B)的第二端口(1B12)与储气罐(3B)的进气口(3B1)之间;
气相色谱仪(5B),气相色谱仪(5B)与所述储气罐(3B)的出气口(3B2)相连;
通断阀(6B),通断阀(6B)连接于气相色谱仪(5B)与所述出气口(3B2)之间;
气瓶(7B),气瓶(7B)的连接端口(7B1)与所述第一采集口(AA11)相连;以及
第二单向阀(8B),第二单向阀(8B)设于第一采集口(AA11)和气瓶(7B)的连接端口(7B1)之间且在气瓶(7B)朝向所试验装置(100)方向上单向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装置(100)还包括导向杆(17A),所述平板小车(1A)与所述壳体(2A)之间通过导向杆(17A)连接,平板小车(1A)上至少配置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壳体(2A)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导向杆(17A)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小车(1A)包括:
轴径(1A1),所述第一中心孔(1A11)设于轴径(1A1)上;
法兰(1A2),法兰(1A2)由轴径(1A1)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设于法兰(1A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A)上设有内延板(2A1),内延板(2A1)沿着所述壳体(2A)的内壁背离所述壳体(2A)并向壳体(2A)中心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五中心孔(2AA),第五中心孔(2AA)与所述轴径(1A1)相配合,且所述水冷套管(12A)、所述第一保护套(13A)均抵止在内延板(2A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A1)和所述平板小车(1A)之间通过调节螺栓(7A11)可调节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压端盖(3A)的上端固定有挂耳(18A)。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槽(12A1)呈螺旋状,由水冷套管(12A)的上端缠绕至其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部(4A2)、所述水冷套管(12A)的外周壁上还套设有密封圈(19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还包括第一调压阀(9B),第一调压阀(9B)设于所述连接端口(7B1)与所述第二单向阀(8B)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系统(200)还包括第二调压阀(10B),第二调压阀(10B)设于所述通断阀(6B)和所述气相色谱仪(5B)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0135.5A CN108593458B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0135.5A CN108593458B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93458A true CN108593458A (zh) | 2018-09-28 |
CN108593458B CN108593458B (zh) | 2020-09-29 |
Family
ID=6363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401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93458B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9345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6831A (zh) * | 2020-11-03 | 2021-02-05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煤岩扭转摩擦综合实验系统 |
CN115420615A (zh) * | 2022-10-21 | 2022-12-02 | 苏州洽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等静压测试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61472A1 (fr) * | 1997-03-28 | 1998-10-02 | Renault | Dispositif d'essais mecaniques multiaxiaux, a haute temperature, sur des materiaux a faible cohesion |
CN101710048A (zh) * | 2009-10-21 | 2010-05-19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三轴压力下岩样加热装置及方法 |
CN102288493A (zh) * | 2011-09-13 | 2011-12-21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含有机质岩体的高温高压三轴试验装置及方法 |
CN102435539A (zh) * | 2011-09-13 | 2012-05-02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温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 |
CN102445382A (zh) * | 2011-12-28 | 2012-05-09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温三轴试验传压固体预装机构及方法 |
CN102564847A (zh) * | 2011-12-26 | 2012-07-11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岩体三轴实验刚性加载装置 |
CN107907661A (zh) * | 2017-12-15 | 2018-04-13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 盆地深部储层岩石与流体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05-30 CN CN201810540135.5A patent/CN1085934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61472A1 (fr) * | 1997-03-28 | 1998-10-02 | Renault | Dispositif d'essais mecaniques multiaxiaux, a haute temperature, sur des materiaux a faible cohesion |
CN101710048A (zh) * | 2009-10-21 | 2010-05-19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三轴压力下岩样加热装置及方法 |
CN102288493A (zh) * | 2011-09-13 | 2011-12-21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含有机质岩体的高温高压三轴试验装置及方法 |
CN102435539A (zh) * | 2011-09-13 | 2012-05-02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温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 |
CN102564847A (zh) * | 2011-12-26 | 2012-07-11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岩体三轴实验刚性加载装置 |
CN102445382A (zh) * | 2011-12-28 | 2012-05-09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温三轴试验传压固体预装机构及方法 |
CN107907661A (zh) * | 2017-12-15 | 2018-04-13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 盆地深部储层岩石与流体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流等: "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固体传压介质)及实验技术", 《力学与实践》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6831A (zh) * | 2020-11-03 | 2021-02-05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煤岩扭转摩擦综合实验系统 |
CN112326831B (zh) * | 2020-11-03 | 2022-08-16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煤岩扭转摩擦综合实验系统 |
CN115420615A (zh) * | 2022-10-21 | 2022-12-02 | 苏州洽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等静压测试机 |
CN115420615B (zh) * | 2022-10-21 | 2023-03-24 | 苏州洽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等静压测试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93458B (zh) | 2020-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93315A (zh) | 原位多功能高温高压驱替与排采模拟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 |
CN106918531B (zh) | 可用于多相耦合的动静联合加载岩石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 |
CN109253962B (zh) | 岩石三轴力学渗透特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
CN103868799B (zh) | 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仪 | |
CN110346261B (zh) | 一种自平衡式煤岩三轴加载渗流与驱替试验仪器及方法 | |
CN108593457B (zh) |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
CN105259091B (zh) | 承压破碎遗煤渗透率演化及自燃特性测试装置 | |
CN111398130B (zh) | 多维度数据来源的块煤渗透率分析方法、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04614298B (zh) | 一种恒容含瓦斯煤气固耦合物理力学参数试验装置及方法 | |
WO2022228537A1 (zh) | 具有轴压与围压控制加载的中等应变率试验设备及方法 | |
CN107290222A (zh) | 一种岩石三轴试验设备及方法 | |
CN104792644A (zh) | 一种竞争吸附过程中煤岩样品自由体积膨胀量的试验方法 | |
CN107727530B (zh) | 基于温压回溯原理的一体化全程气密含气量测量仪的应用 | |
CN112683748B (zh) | 一种压裂物理模拟过程中煤岩动态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08593458A (zh) | 一种煤岩高温高压变形检测系统 | |
CN110308261B (zh) | 一种煤层加热与注co2协同强化瓦斯抽采模拟试验方法 | |
CN105823854A (zh) | 一种深部煤层瓦斯钻孔抽放效果气固耦合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4964880A (zh) | 一种基于工业ct的加温渗流真三轴试验箱 | |
CN109709017A (zh) | 一种岩石压裂高压气体吸附测试仪器及其测试方法 | |
CN207036599U (zh) | 一种在多场耦合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置换页岩气的测试装置 | |
CN204789164U (zh) | 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常规三轴试验装置 | |
CN106908473A (zh) | 一种模拟不同气氛检测铁矿粉同化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5259328A (zh) | 水力化措施对煤体瓦斯渗流特性影响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 |
CN109781509A (zh) | 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地应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
CN108444848B (zh) | 动-静耦合作用下含瓦斯煤岩破裂过程多参量试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