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9796A -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9796A
CN108589796A CN201810395480.4A CN201810395480A CN108589796A CN 108589796 A CN108589796 A CN 108589796A CN 201810395480 A CN201810395480 A CN 201810395480A CN 108589796 A CN108589796 A CN 108589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proll
drainage
groun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54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89796B (zh
Inventor
赵策
乔国强
赵香萍
李晓
石强
徐加飞
王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54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9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9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9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89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9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6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corrosion by soil or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底散水处理方法,包括:确认基底散水的类型;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所述引流方式包括: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盲管引流方式、以及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散水类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式,更具针对性,基底散水处理效果好,保证了基底上垫层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且施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垫层是基底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中间层,其主要作用是使基底表面平整,便于在垫层上面绑扎钢筋,同时起到保护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作用。垫层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后期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于在富水地区进行地下施工的工程,基底容易出现散水,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系统的基底散水处理措施,当散水影响施工时再采取处理措施,处理比较滞后,后期处理措施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增加施工成本,并且影响垫层施工质量,后续施工无法继续进行,影响工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基底散水处理措施滞后,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增加施工成本,并且影响垫层施工质量,影响后续施工工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底散水处理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散水类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式,更具针对性,基底散水处理效果好,保证了基底上垫层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且施工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底散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基底散水的类型;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所述引流方式包括: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盲管引流方式、以及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包括:在所述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采用所述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竖向引流管将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在所述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采用所述盲管引流方式通过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在所述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采用所述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优选地,所述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采用所述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竖向引流管将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包括:确定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的漏水点;在所述漏水点和基底之间开挖竖向下的竖向沟槽;将所述竖向引流管埋设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取出所述竖向引流管,使得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通过所述封堵材料与所述竖向沟槽之间的空隙从所述漏水点流至所述基底;开挖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通过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所述基底处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所述降水井。
优选地,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与地连墙的表面齐平;
所述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还包括:在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固定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紧贴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和所述地连墙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所述基底处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所述降水井,还包括:在引流之前加固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
优选地,所述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采用所述盲管引流方式通过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包括:在中隔墙靠近基底一侧开挖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将所述盲管铺设在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在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通过所述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优选地,所述碎石的直径大于7厘米。
优选地,填埋所述碎石之后形成的平面与在所述基底上铺设的垫层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差大于5厘米。
优选地,所述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采用所述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包括:在地连墙靠近基底两侧开挖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将所述横向引流管铺设在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在所述横向引流管上打设引流孔;在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通过所述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优选地,所述碎石的直径大于7厘米。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基底散水处理方法,先确定基底散水的类型,再根据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基底散水类型相对应的引流方式对基底进行引流。该施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散水类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式,更具针对性,基底散水处理效果好,保证了基底上垫层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且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底散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底散水处理方法中使用的止水钢板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埋隧道下穿河流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确认基底散水的类型;S102: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所述引流方式包括: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盲管引流方式、以及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发现基底出现散水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散水的水流方向寻找出漏水点的位置,即确认散水的类型。散水的位置不同,对应的处理方式不同。与散水的位置对应的处理方式包括有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盲管引流方式、以及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散水类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式,更具针对性,基底散水处理效果好,保证了基底上垫层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且施工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包括:在所述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采用所述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竖向引流管将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在所述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采用所述盲管引流方式通过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在所述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采用所述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对于基底施工前已经注浆加固的地连墙接缝,在基底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渗漏水,可以进行二次注浆。但是,由于二次注浆时地连墙接缝持续漏水,注浆液浓度发生变化;而且漏水点水压过大,注浆材料无法覆盖住漏水点,二次注浆效果不理想,同时也浪费了工期和成本。所以当地连墙接缝出现漏水的时候,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地连墙接缝漏水通过竖向引流管将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
对于分为多期施工的工程,在前一期工程完成封顶时,地下水均积存在前一期工程的底板下部,在本期工程施工中,当中隔墙破除到前一期工程的底板的位置时,大量的地下水会从中隔墙与前一期工程的底板之间的施工缝流出,严重影响本期垫层施工。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基底散水出现在中隔墙与前一期工程的底板的接缝处,即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可以通过盲管将施工缝地下水引流到降水井中。
对于富水地区施工的工程,基底土层多为软泥地,土层的渗透性差,如果基底土层本身有积水,基底土层中的水无法立即排出,在基底施工过程中,会从基底土层渗透到基底表面,影响垫层施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可以通过横向引流管将基底土层水引流到降水井中。
优选地,所述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采用所述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竖向引流管将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包括:确定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的漏水点;在所述漏水点和基底之间开挖竖向下的竖向沟槽;将所述竖向引流管埋设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取出所述竖向引流管,使得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通过所述封堵材料与所述竖向沟槽之间的空隙从所述漏水点流至所述基底;开挖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通过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所述基底处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所述降水井。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首先根据水流的方向寻找出漏水点。对漏水点进行清理,并在漏水点塞填棉絮或土工布,防止沙土流失,再沿着漏水点向下用锤子和镐尖在地连墙上开挖一条竖向下的竖向沟槽,在竖向沟槽中埋设竖向引流管,此时地连墙接缝漏水通过竖向引流管流向基底。之后,在竖向引流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等封堵材料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后,从下面将竖向引流管抽出,这时地连墙接缝漏水可通过封堵材料与竖向沟槽之间的空隙从漏水点流至基底。再从基底开挖一条通向降水井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通过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降水井中。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封堵材料采用的是堵漏宝,堵漏宝是一种由特种水泥和添加剂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封堵材料,硬化速度快、强度高、与竖向沟槽的附着力好。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降水井中,保证了基底上垫层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且该方法施工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与地连墙的表面齐平;所述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还包括:在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固定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紧贴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和所述地连墙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填充封堵材料的时候,要确保填充之后封堵材料的外表面与地连墙的表面齐平。填充封堵材料之后,在封堵材料的外面固定多块止水钢板。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钢板的背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止水钢板长100厘米、宽15厘米、厚0.4厘米,在止水钢板背面距离上边沿10厘米处固接有两根圆钢,两根圆钢之间捆扎有土工布,用于承托堵塞漏水点的棉絮,防止漏水点的沙土流失。止水钢板紧贴地连墙和封堵材料。止水钢板与地连墙墙体接触两侧,以及每块钢板连接处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填充,并用膨胀螺丝将每块止水钢板的四角固定好。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防止漏水点水压突然增大冲破封堵材料,加固竖向沟槽,保证引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所述基底处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所述降水井,还包括:在引流之前加固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地连墙接缝漏水的水流过大,冲刷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浸泡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周围的土体,导致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坍塌,在引流之前要对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进行加固。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就地取材,采用工程中常用的红砖,在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的两侧槽壁内侧分别码两排红砖,以加固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就地取材,使用工程中常用的红砖对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进行加固,可以防止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受到水流的冲刷而坍塌,进一步提高了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和竖向沟槽之间开挖集水坑。
为了避免地连墙接缝漏水的水流过大,引流至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后水流四处扩散,不断冲刷浸泡周围的土层,造成基底土层不稳从而导致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局部坍塌,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和竖向沟槽之间开挖集水坑,集水坑深50厘米、高50厘米、宽50厘米。地连墙接缝漏水分别通过竖向沟槽、集水坑和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引流到降水井中。
优选地,在基底施工之前,将保护盖板(比如竹胶板)搭设在集水坑和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上。通过该方法,可以防止在垫层施工的时候砂石或者杂物掉落在集水坑和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中,堵塞集水坑和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进一步地提高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采用所述盲管引流方式通过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包括:在中隔墙靠近基底一侧开挖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将所述盲管铺设在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在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通过所述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在施工缝处,即中隔墙靠近基底一侧开挖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并在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铺设盲管。由于淤泥黏土的渗水性差,需要将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的淤泥黏土进行换填,在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盲管是一种以合成纤维、塑料以及合成橡胶等为原料,经不同的工艺方法制成的一种管材,其材质憎水、阻力小,具有极高的表面渗水能力和内部通水能力,重量轻,并具有极好的抗压能力及适应形变的能力。施工缝地下水通过碎石,从盲管外部渗入盲管内部,即可沿着盲管引流到降水井中。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快速对施工缝地下水进行处理,保证了垫层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
优选地,所述碎石的直径大于7厘米。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保证施工缝地下水能够顺利流入盲管,采用直径大于7厘米的大颗粒碎石将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的淤泥黏土进行碎石换填。
优选地,填埋所述碎石之后形成的平面与在所述基底上铺设的垫层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差大于5厘米。
在基底散水处理完之后,即可在基底上进行施工,铺设垫层。如果引流沟槽中碎石填埋过多,施工缝地下水会漫到垫层上,影响垫层的施工质量。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要保证在填埋碎石之后形成的平面与垫层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差大于5厘米。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有效避免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的散水上溢,保证垫层的施工质量。
优选地,所述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采用所述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包括:在地连墙靠近基底两侧开挖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将所述横向引流管铺设在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在所述横向引流管上打设引流孔;在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通过所述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在基底和地连墙之间开挖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在土层水引流沟槽中铺设横向引流管。横向引流管上方打设有多个引流孔,每个引流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厘米。由于淤泥黏土的渗水性差,需要将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的淤泥黏土进行换填,在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基底土层水可通过碎石,从多个引流孔中流入横向引流管,引流到降水井中。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有效将基底土层水引流到降水井中,保证了基底上垫层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工期,且该方法施工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碎石的直径大于7厘米。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保证基底土层水能够顺利流入盲管,采用直径大于7厘米的大颗粒碎石将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的淤泥黏土进行碎石换填。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基底散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认基底散水的类型;
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所述引流方式包括: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盲管引流方式、以及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采用与所述基底散水的类型对应的引流方式处理所述基底散水,包括:
在所述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采用所述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竖向引流管将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
在所述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采用所述盲管引流方式通过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在所述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采用所述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散水为地连墙接缝漏水时,采用所述竖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竖向引流管将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至降水井,包括:
确定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的漏水点;
在所述漏水点和基底之间开挖竖向下的竖向沟槽;
将所述竖向引流管埋设在所述竖向沟槽中;
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
取出所述竖向引流管,使得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通过所述封堵材料与所述竖向沟槽之间的空隙从所述漏水点流至所述基底;
开挖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
通过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所述基底处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所述降水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与地连墙的表面齐平;
所述在所述竖向沟槽中填充封堵材料,还包括:
在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固定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紧贴所述封堵材料的外表面和所述地连墙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将所述基底处的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到所述降水井,还包括:
在引流之前加固所述地连墙接缝漏水引流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散水为施工缝地下水时,采用所述盲管引流方式通过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包括:
在中隔墙靠近基底一侧开挖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
将所述盲管铺设在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
在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
通过所述盲管将所述施工缝地下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直径大于7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埋所述碎石之后形成的平面与在所述基底上铺设的垫层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差大于5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散水为基底土层水时,采用所述横向引流管引流方式通过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包括:
在地连墙靠近基底两侧开挖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
将所述横向引流管铺设在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
在所述横向引流管上打设引流孔;
在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沟槽中填埋碎石;
通过所述横向引流管将所述基底土层水引流至所述降水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直径大于7厘米。
CN201810395480.4A 2018-04-27 2018-04-27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589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480.4A CN108589796B (zh) 2018-04-27 2018-04-27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480.4A CN108589796B (zh) 2018-04-27 2018-04-27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9796A true CN108589796A (zh) 2018-09-28
CN108589796B CN108589796B (zh) 2021-02-26

Family

ID=6361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5480.4A Active CN108589796B (zh) 2018-04-27 2018-04-27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97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5001A (zh) * 2021-04-30 2021-07-27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渗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6565A (zh) * 2011-10-17 2013-04-17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N104895098A (zh) * 2015-06-24 2015-09-09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及其注浆处理方法
CN105569094A (zh) * 2015-08-28 2016-05-11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释放水浮力法疏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7542097A (zh) * 2017-09-28 2018-01-0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接缝处渗水的引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6565A (zh) * 2011-10-17 2013-04-17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N104895098A (zh) * 2015-06-24 2015-09-09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管涌封堵结构及其注浆处理方法
CN105569094A (zh) * 2015-08-28 2016-05-11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释放水浮力法疏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7542097A (zh) * 2017-09-28 2018-01-0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接缝处渗水的引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5001A (zh) * 2021-04-30 2021-07-27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渗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9796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3876B (zh) 多隔室套管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33454B (zh)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砂桩浸水真空预压及注浆处理方法
CN202124865U (zh) 无砂水泥管深井降水井口快速封堵装置
CN203729308U (zh) 钢筋混凝土桩组合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墙的双排桩支护体系
CN107513995A (zh) 一种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方法
CN106759223A (zh) 可控刚性桩+排水体+加筋垫层组合型复合地基
CN104847365B (zh) 一种小净距四车道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
CN105781575A (zh) 富水地层管片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72764A (zh) 超深人工挖孔桩护壁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551510U (zh) 一种填方路基集水降压井降排水结构
CN107245989A (zh) 承受高内外水压力的隧洞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9610486A (zh) 一种高边坡透水夹层疏水方法
CN105220700A (zh) 基坑止水帷幕补强方法
CN105113513B (zh) 一种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7642101A (zh) 一种岩石河床钢围堰封底堵漏及防排水施工方法
CN108589796A (zh)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CN108277800A (zh) 一种固结砂层钢筋混凝土管节碎石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9482313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04252148U (zh) 高承压水厚砂卵石地层深基坑注浆封底结构
CN208502786U (zh) 用于富水砂砾层巷道的多级层次支护装置
CN1376836A (zh) 土体被动区注浆控制基坑挡墙变形的方法
KR101789450B1 (ko) 겹침 말뚝벽체를 이용한 지중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5350557B (zh) 一种适合用于较深层软土地区止水帷幕方法
CN205975593U (zh) 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
CN204626420U (zh) 一种旗形基坑围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