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9640A -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9640A
CN108589640A CN201810350086.9A CN201810350086A CN108589640A CN 108589640 A CN108589640 A CN 108589640A CN 201810350086 A CN201810350086 A CN 201810350086A CN 108589640 A CN108589640 A CN 108589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alk
flood control
column
typ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00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莉
郭志仰
王舒
王多智
徐天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ation of CN108589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9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02B3/106Temporary dy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目前,防洪挡板多为由多块长方形空心铝合金板通过拼装形式组成,如果水位过高或者在长时间浸泡之后也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组成包括:防洪板和支撑部分,所述的防洪板包括秸秆板(1)和钢框架,钢框架分为安装在秸秆板四周的C型钢(2)和在C型钢之间形成四角处焊接的相互交叉钢板(3)上,其中交叉的部分需要对其中一块交叉钢板进行切割,切割的长度等于交叉钢板的宽度,切割后交叉钢板分别焊接在另一块交叉钢板上,交叉钢板的厚度与C型钢厚度相同,秸秆板的两侧设置有紧贴所述的秸秆板的钢片(4)。本发明应用于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德国现在投入使用的可拆卸防洪挡板为若干长方形空心铝合金板通过拼装形式组成。这种防水板具有防水性能良好,可快速搭建的优点。但由于这种防水板是由多块长方形空心铝合金板通过拼装形式组成,加上我国洪涝灾害严重、降水量大、速度快、面积广,即使添加了防水材料,在洪水的冲击和长时间浸泡之后也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
而目前我国使用的可拆卸式铝合金防水板与欧洲国家类似,在屡次使用中体现出多种优势:挡水可靠、装卸便捷、轻便美观、占地小、可反复使用等优点。但是在这种挡水板造价高,使用风险大,使得这种挡水板在国内无法取得广泛应用。同时防洪挡板多为由多块长方形空心铝合金板通过拼装形式组成,如果水位过高或者在长时间浸泡之后也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组成包括:防洪板和支撑部分,所述的防洪板包括秸秆板和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分为安装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C型钢和在所述的C型钢之间形成四角处焊接的交叉钢板上,其中交叉的部分需要对其中一块所述的交叉钢板进行切割,切割的长度等于所述的交叉钢板的宽度,所述的交叉钢板的厚度与所述的C型钢厚度相同,所述的秸秆板的两侧设置有钢片,所述的C型钢的腹板高度与所述的秸秆板的厚度与背水面处所述的交叉钢板厚度之和相等。
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所述的支撑部分包括C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立杆底部支座、斜杆支撑和斜杆支撑支座,所述的C型钢立柱通过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与地面固定,所述的C型钢立柱和所述的H型钢立柱上的凹槽内插入有所述的防洪板。
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由两片带有螺栓孔的钢板和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中间位置的三角形钢板组成,通过螺栓A将所述的C型钢立柱和所述的H型钢立柱与地面进行连接。
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所述的斜杆支撑分别固定在所述的C型钢立柱、所述的H型钢立柱和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进行铰接,所述的斜杆支撑和构成支座的两片钢板设有圆形孔洞,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与所述的斜杆支撑之间的连接为榫卯方式,且将两端带有螺纹的销钉插入到所述的钢板和所述的斜杆支撑的孔洞内,通过螺栓B固定在所述的斜杆支撑支座上。
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钢框架分别安装在秸秆复合板四周的C型钢和在C型钢之间形成的四角处焊接的相互交叉的钢板,钢板的厚度与C型钢厚度相等,以保证防洪板在焊接钢板后表面的平整,安装时先将紧贴秸秆板两面处的钢片焊在钢框架上,之后将C型钢的凹槽与秸秆板和钢板紧密贴合,在四周的C型钢相交处应对C型钢翼缘进行切割,以保证C型钢能完全覆盖秸秆板四周。
(2)防水系统进行安装时先安装边缘的由C型钢构成的C型钢立柱6,并将C型钢立柱通过底部的支座8与地面固定,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由两片带有螺栓孔的钢板10和支座中间位置的三角形钢板11组成,通过螺栓12将立柱与地面进行连接,以起到提高抗倾覆能力的作用,之后将防洪板边缘的C型钢2安装在作为立柱的C型钢6(两面防洪板之间的立柱为H型钢7)翼缘与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内,并依次安装下一个立柱及防水板,直到整个防洪系统安装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装通过采用将整块秸秆板和迎水面与背水面钢板与四周的框架进行紧密连接,克服了这一不足,并且有效利用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将秸秆复合材料这种轻质,高强,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墙体材料用于装配式防洪装置之中,防洪板金属用量仅为构造框架所用金属量,大大降低了防洪板的制造成本,并且秸秆复合材料也拥有适用于我国广大地区使用的优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挡水板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不足且使用金属材料过多和施工速度慢等问题,本发明将秸秆复合材料这种轻质,高强,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墙体材料和钢框架用于装配式防洪装置之中。不仅金属材料用量少、易于施工、制造成本低、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在防洪板的两面有紧贴秸秆板的钢片,起到防水作用,安装时将C型钢套在秸秆板的四周,且C型钢的腹板高度应与秸秆板的厚度与背水面处的钢板厚度之和相等,以保证防水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装配式秸秆防洪板迎水面示意图;
附图2是装配式秸秆防洪板背水面示意图;
附图3是装配式秸秆防洪板剖面示意图;
附图4是装配式秸秆防洪板迎水面结构细节示意图;
附图5是装配式秸秆防洪板背水面结构细节示意图;
附图6是装配式秸秆防洪板钢框架部分结构细节示意图;
附图7是装配式秸秆防洪系统迎水面示意图;
附图8是装配式秸秆防洪系统背水面示意图;
附图9是立柱底部支座示意图;
附图10是用于固定斜杆支撑的支座示意图;
秸秆板,2、C型钢,3、交叉钢板,4、钢片,5、斜杆支撑支座,6、C型钢立柱,7、H型钢立柱,8、立柱底部支座,9、斜杆支撑,10、带有螺栓孔的钢板,11、三角形钢板,12、螺栓A,13、钢板,14、销钉,15、螺栓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组成包括:防洪板和支撑部分,所述的防洪板包括秸秆板1和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分为安装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C型钢2和在所述的C型钢之间形成四角处焊接的交叉钢板3上,其中交叉的部分需要对其中一块所述的交叉钢板进行切割,切割的长度等于所述的交叉钢板的宽度,所述的交叉钢板的厚度与所述的C型钢厚度相同,所述的秸秆板的两侧设置有钢片4,所述的C型钢的腹板高度与所述的秸秆板的厚度与背水面处所述的交叉钢板厚度之和相等。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所述的支撑部分包括C型钢立柱6、H型钢立柱7、立杆底部支座8、斜杆支撑9和斜杆支撑支座5,所述的C型钢立柱通过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与地面固定,所述的C型钢立柱和所述的H型钢立柱上的凹槽内插入有所述的防洪板。
实施例3:
根据实施1或2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由两片带有螺栓孔的钢板10和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中间位置的三角形钢板11组成,通过螺栓A12将所述的C型钢立柱和所述的H型钢立柱与地面进行连接。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所述的斜杆支撑分别固定在所述的C型钢立柱、所述的H型钢立柱和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进行铰接,所述的斜杆支撑和构成支座的两片钢板13设有圆形孔洞,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与所述的斜杆支撑之间的连接为榫卯方式,且将两端带有螺纹的销钉14插入到所述的钢板和所述的斜杆支撑的孔洞内,通过螺栓B15固定在所述的斜杆支撑支座上。
实施例5:
本申请的防洪系统由防洪板和支撑部分组成,该防洪板分为迎水面和背水面。迎水面与背水面构造相同,为了表述方便,下面将迎水面与背水面做了不同结构的标注。支撑部分分为立柱、立柱底部支撑、和立柱后的斜杆支撑,前文所述的斜杆支撑位于背水面。
实施例6:
在防洪板的两面有紧贴秸秆板的钢片,起到防水作用,安装时将C型钢套在秸秆板的四周,且C型钢的腹板高度应与秸秆板的厚度与背水面处的钢板厚度之和相等,以保证防水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块防水板之间通过将两侧的C型钢插入位于两面防洪板中间的立柱进行连接,立柱由高度与防洪墙相同的H型钢组成,H型钢的腹板高度应等于C型钢的腹板高度与翼缘高度之和。H型钢底部翼缘处带有螺栓孔,以便于与底部的支座进行连接。整个防洪系统边缘处的立柱为C型钢,同样作为立柱的C型钢的腹板高度应等于秸秆版四周的C型钢的腹板高度与翼缘高度之和。
实施例7:
为了使该防洪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倾覆性能,在背水面的立柱上安装了斜杆支撑,斜杆支撑通过分别固定在立柱和地面上的支座进行铰接,斜杆支撑和构成支座的两片钢板都带有圆形孔洞,支座与斜杆之间的连接为榫卯方式,将两端带有螺纹的销钉插入到钢板和斜杆的孔洞内,之后用螺栓拧紧即可。在挡水墙之间立柱的底部同样设有支座,由带有螺栓孔并呈L型相互焊接的两块钢板和位于中间的三角形钢板组成,安装时通过螺栓与地面和立柱固定。
实施例8:
本发明所述的秸秆复合材料指小麦秸秆制成的纤维状材料与胶结材料拌合成的混合料并采用模具及压缩装置压缩成型后所得的板材。
实施例9:
所述的防洪板包括秸秆板及其四周的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分为安装在秸秆复合板四周的C型钢和在C型钢之间形成的四角处焊接的相互交叉的钢板,交叉的部分需要对其中一块钢板进行切割,切割的长度等于钢板的宽度,切割之后将切割后的钢板分别焊接在另一块钢板上。钢板的厚度与C型钢厚度相等。以保证防洪板在焊接钢板后表面的平整,安装时先将紧贴秸秆板两面处的钢片焊在钢框架上,之后将C型钢的凹槽与秸秆板和钢板紧密贴合,在四周的C型钢相交处应对C型钢翼缘进行切割,以保证C型钢能完全覆盖秸秆板四周。
该防水系统进行安装时先安装边缘的由C型钢构成的C型钢立柱,并将C型钢立柱通过底部的支座与地面固定,立柱底部支座由两片带有螺栓孔的钢板和支座中间位置的三角形钢板组成,通过螺栓将立柱与地面进行连接,以起到提高抗倾覆能力的作用,之后将防洪板边缘的C型钢安装在作为立柱的C型钢(两面防洪板之间的立柱为H型钢)翼缘与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内,并依次安装下一个立柱及防水板,直到整个防洪系统安装完毕。
斜杆支撑通过分别固定在立柱和地面上的支座进行铰接,斜杆支撑和构成支座的两片钢板都带有圆形孔洞,支座与斜杆之间的连接为榫卯方式,将两端带有螺纹的销钉插入到钢板和斜杆的孔洞内,之后用螺栓拧紧使之固定在支座上。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组成包括:防洪板和支撑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洪板包括秸秆板和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分为安装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C型钢和在所述的C型钢之间形成四角处焊接的交叉钢板上,其中交叉的部分需要对其中一块所述的交叉钢板进行切割,切割的长度等于所述的交叉钢板的宽度,所述的交叉钢板的厚度与所述的C型钢厚度相同,所述的秸秆板的两侧设置有钢片,所述的C型钢的腹板高度与所述的秸秆板的厚度与背水面处所述的交叉钢板厚度之和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分包括C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立杆底部支座、斜杆支撑和斜杆支撑支座,所述的C型钢立柱通过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与地面固定,所述的C型钢立柱和所述的H型钢立柱上的凹槽内插入有所述的防洪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由两片带有螺栓孔的钢板和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中间位置的三角形钢板组成,通过螺栓A将所述的C型钢立柱和所述的H型钢立柱与地面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斜杆支撑分别固定在所述的C型钢立柱、所述的H型钢立柱和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进行铰接,所述的斜杆支撑和构成支座的两片钢板设有圆形孔洞,所述的立杆底部支座与所述的斜杆支撑之间的连接为榫卯方式,且将两端带有螺纹的销钉插入到所述的钢板和所述的斜杆支撑的孔洞内,通过螺栓B固定在所述的斜杆支撑支座上。
5.一种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钢框架分别安装在秸秆复合板四周的C型钢和在C型钢之间形成的四角处焊接的相互交叉的钢板,钢板的厚度与C型钢厚度相等,以保证防洪板在焊接钢板后表面的平整,安装时先将紧贴秸秆板两面处的钢片焊在钢框架上,之后将C型钢的凹槽与秸秆板和钢板紧密贴合,在四周的C型钢相交处应对C型钢翼缘进行切割,以保证C型钢能完全覆盖秸秆板四周。
(2)防水系统进行安装时先安装边缘的由C型钢构成的C型钢立柱6,并将C型钢立柱通过底部的支座8与地面固定,所述的立柱底部支座由两片带有螺栓孔的钢板10和支座中间位置的三角形钢板11组成,通过螺栓12将立柱与地面进行连接,以起到提高抗倾覆能力的作用,之后将防洪板边缘的C型钢2安装在作为立柱的C型钢6(两面防洪板之间的立柱为H型钢7)翼缘与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内,并依次安装下一个立柱及防水板,直到整个防洪系统安装完毕。
CN201810350086.9A 2018-02-02 2018-04-18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Pending CN1085896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8454 2018-02-02
CN2018101084549 2018-0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9640A true CN108589640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0086.9A Pending CN108589640A (zh) 2018-02-02 2018-04-18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964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4723U (zh) * 2011-06-15 2012-03-14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型轻钢龙骨秸秆板隔墙
CN204676768U (zh) * 2015-05-11 2015-09-30 烟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挤压无胶秸秆建筑板材
CN204959684U (zh) * 2015-08-18 2016-01-13 河海大学 一种防洪装置
CN107012959A (zh) * 2017-04-26 2017-08-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秸秆柔性空间防洪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7904864U (zh) * 2018-02-02 2018-09-2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4723U (zh) * 2011-06-15 2012-03-14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型轻钢龙骨秸秆板隔墙
CN204676768U (zh) * 2015-05-11 2015-09-30 烟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挤压无胶秸秆建筑板材
CN204959684U (zh) * 2015-08-18 2016-01-13 河海大学 一种防洪装置
CN107012959A (zh) * 2017-04-26 2017-08-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秸秆柔性空间防洪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7904864U (zh) * 2018-02-02 2018-09-2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4864U (zh)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
CN107965139A (zh) 板面降板高低差易拆复合式吊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3614976A (zh) 一种道路隔声屏障
CN110512774A (zh) 一种层高超高的alc条形板内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89640A (zh) 一种装配式秸秆复合防洪板及安装方法
CN207259923U (zh) 新型混凝土道路侧模模板装置
CN207063187U (zh) 一种预制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构造
CN208604927U (zh) 现浇t型栏板用清水模板系统
CN210032088U (zh) 一种易安装钢结构装配式节点
CN206016048U (zh) 装配式混凝土板
CN215802470U (zh) 一种节能环保轻钢龙骨隔墙
CN214942942U (zh) 一种新型钢骨架-竹材板组合墙体
CN206554391U (zh) 一种混凝土板材预制网架
CN208309953U (zh) 模块化轻木结构山墙梯形板
CN211228884U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装潢用大斜梁节点
CN103334585A (zh) 木竹质模板的梁、柱装配结构及方法
CN207110043U (zh) 一种型材建筑结构
CN208202337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超限花架悬挑梁结构
CN207110233U (zh) 一种强支撑安全、稳定型主梁
CN105604235A (zh) 一种建筑层积木及其建造方法
CN208137425U (zh) 一种叠合楼板同层支撑装置
CN204919419U (zh) 市政环保防护网
CN105587054B (zh) 一种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
CN213062584U (zh) 一种加固结构的屋顶支架
CN211622273U (zh) 一种钢结构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