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1800A -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1800A
CN108571800A CN201810480793.XA CN201810480793A CN108571800A CN 108571800 A CN108571800 A CN 108571800A CN 201810480793 A CN201810480793 A CN 201810480793A CN 108571800 A CN108571800 A CN 108571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ll
skewback
side wal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07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清
王志阳
谢鹏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nner Indust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nner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nner Industri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nner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4807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18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1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1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包括:排风通道包括:排风进风道、第一连通通道和排风出风道;排风进风道通过第一连通通道连接排风出风道;新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道、第二连通通道和新风出风道;新风进风道通过第二连通通道连接新风出风道;第一连通通道连接左上侧壁和右下侧壁,第二连通通道连接右上侧壁和左下侧壁;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斜面板、第二斜面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使得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沿程转向小,气流回流少并且沿程气流流动风压损失小;使得在相同规格的机器尺寸下,额定工况时,能效比高,噪音小。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道架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风机的风道架构(即风机、热交换器、滤网等零部件在新风机内的排布,形成的风道结构),决定了新风机内部气流流动是否流畅,从而决定了额定风量下,新风机的噪音、能效比等关键性能参数。
现有技术的新风机架构,主要解决通风换气的功能,对新风机风道架构的研究,尽管做了很多尝试,但新风机内的气流流动,仍存在组织不合理,流动风压损失过高的情况,使得在相同规格的新风机尺寸下,新风机的风量不足,相同风量下的能效比不高、噪音偏高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通过对壳体内结构进行设置,避免流动风压损失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具有中空结构的矩形体;所述壳体的左侧板开设排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右侧板开设新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新风侧风机,所述排风出风口设置排风侧风机;
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器为一柱体,所述柱体的两端面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板的内壁和所述壳体的后侧板的内壁;所述柱体设有上侧壁、左上侧壁、右上侧壁、下侧壁、左下侧壁和右下侧壁;所述上侧壁贴于所述壳体的上侧板的内壁,所述下侧壁贴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板的内壁;
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左上侧壁和所述左下侧壁的相交处,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下侧板之间;
第一斜面板,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隔板的左端,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内壁;
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设置于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弯折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弯折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后端与所述水平隔板的左端;
第二斜面板,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右上侧壁和所述右下侧壁的相交处,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内壁;
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二弯折板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弯折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斜面板的折线部分;
排风通道包括:排风进风道、第一连通通道和排风出风道;所述排风进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进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左上侧壁;所述左上侧壁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接所述右下侧壁;所述排风出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右下侧壁,所述排风出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排风出风口;所述排风进风道的截面沿左至右逐渐扩大;
新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道、第二连通通道和新风出风道;所述新风进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进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右上侧壁;所述右上侧壁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接所述左下侧壁;所述新风出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左下侧壁,所述新风出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道的截面沿左至右逐渐扩大。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排风进风道由所述前侧板、所述左上侧壁、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第一斜面板、所述水平隔板构成;
所述排风出风道由所述右下侧壁、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二弯折板、所述上侧板构成;
所述新风进风道由所述右上侧壁、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二弯折板、所述后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第二斜面板构成;
所述新风出风道由所述右侧板、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过滤组件的左端面、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斜面板和所述前侧板和所述上侧板构成。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左端位于所述排风进风口的下侧,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左端低于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右端;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右端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下侧;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左端高于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右端。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弯折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内壁,所述一隔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前端,所述第二隔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内壁。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斜面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左侧边连接于所述右上侧壁和所述右下侧壁的相交处,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边的前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左侧边,所述第二部分的右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左侧边,所述第三部分的右侧边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内壁。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折线部分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边的后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后侧边;所述后部分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的左端,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后侧边的左端。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弯折板包括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三隔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四隔板的左端,所述第四隔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内壁。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左上侧壁和所述右上侧壁均设置有初效滤网。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排风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前侧,所述新风进风口位于所述排风出风口的前侧。
上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所述高效滤网和所述中效滤网;所述高效滤网设置于所述中效滤网的左侧。
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斜面板、第二斜面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使得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沿程转向小,气流回流少并且沿程气流流动风压损失小;使得在相同规格的机器尺寸下,额定工况时,能效比高,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的全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不包括新风侧风机和排风侧风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不包括新风侧风机、排风侧风机、第一斜面板、第一弯折板、第二斜面板和第二弯折板的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01、中空结构;11、左侧板;111、排风进风口;112、新风出风口;1121、新风侧风机;12、右侧板;121、新风进风口;122、排风出风口;1221、排风侧风机;13、前侧板;14、后侧板;15、上侧板;16、下侧板;2、全热交换器;21、上侧壁;22、左上侧壁;23、右上侧壁;24、下侧壁;25、左下侧壁;26、右下侧壁;3、水平隔板;4、过滤组件;41、高效滤网;42、中效滤网;5、第一斜面板;6、第一弯折板;61、第一隔板;62、第二隔板;7、第二斜面板;72、第一部分;73、第二部分;74、第三部分;8、第二弯折板;81、第三隔板;82、第四隔板;9、初效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的全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不包括新风侧风机和排风侧风机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不包括新风侧风机、排风侧风机、第一斜面板、第一弯折板、第二斜面板和第二弯折板的示意图。
线BIJDC构成的部件为第一斜面板5,线AHGFEDCB构成的部件为第一弯折板;线abcdefg构成的部件为第二斜面板7,线hijkdefg构成的部件为第二弯折板8。
线ablg构成第一部分72,线flme构成第二部分73和线emcd构成第三部分74。线fl和线me为辅助线,用于区分第二斜面板7的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和第三部分74。
线条ab为右上侧壁23和右下侧壁26的相交处,而线hi并非在线ab上,线hi位于上侧板15。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中,包括:
壳体1,壳体1为具有中空结构01的矩形体;壳体1的左侧板11开设排风进风口111和新风出风口112,壳体的右侧板12开设新风进风口121和排风出风口122;新风出风口112设置新风侧风机1121,排风出风口122设置排风侧风机1221。
全热交换器2,全热交换器2设置于中空结构01的中部;全热交换器2为一柱体,柱体的两端面分别固定于壳体1的前侧板13的内壁和壳体1的后侧板14的内壁;柱体设有上侧壁21、左上侧壁22、右上侧壁23、下侧壁24、左下侧壁25和右下侧壁26;上侧壁21贴于壳体1的上侧板15的内壁,下侧壁24贴于壳体1的下侧板16的内壁。
水平隔板3,水平隔板3的右端连接于左上侧壁22和左下侧壁25的相交处。
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设置于水平隔板3与壳体1的下侧板16之间。
线BIJDC构成的部件为第一斜面板5,BIJDC均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斜面板5的右端连接于水平隔板3的左端,第一斜面板5的左端连接于左侧板11的内壁;第一斜面板5的前端连接于前侧板13的内壁。
线AHGFEDCB构成的部件为第一弯折板6,AHCB位于同一平面,HGDC位于同一平面,GDEF位于同一平面;AHCB、HGDC和GDEF位于不同平面;第一弯折板6设置于排风进风口111与新风出风口112之间;第一弯折板6的上端连接于上侧板15的内壁,第一弯折板6的下端连接于第一斜面板5的后端与水平隔板3的左端。
线abcdefg构成的部件为第二斜面板7,abcdefg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斜面板7的左端连接于右上侧壁23和右下侧壁26的相交处,第二斜面板7的右端连接于右侧板12的内壁;第二斜面板7的前端连接于前侧板13的内壁,第二斜面板7的后端连接于后侧板14的内壁。
线hijkdefg构成的部件为第二弯折板8,hifg位于同一平面,ijef位于同一平面,jkde位于同一平面,hifg、ijef和jkde位于不同平面;第二弯折板8设置于新风进风口121与排风出风口122之间;第二弯折板8的上端连接于上侧板15的内壁,第二弯折板8的下端连接于第二斜面板7的折线部分,折线部分即线条gfed。
排风通道包括:排风进风道、第一连通通道和排风出风道;排风进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排风进风口111,排风进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左上侧壁22;左上侧壁22通过第一连通通道连接右下侧壁26;排风出风道的一端设置有右下侧壁26,排风出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风出风口122;排风进风道的截面沿左至右逐渐扩大。
新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道、第二连通通道和新风出风道;新风进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21,新风进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右上侧壁23;右上侧壁23通过第二连通通道连接左下侧壁25;新风出风道的一端设置有左下侧壁25,新风出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出风口112。新风进风道的截面沿左至右逐渐扩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排风进风道由前侧板13、左上侧壁22、后侧板14、第一弯折板6、左侧板11、上侧板15、第一斜面板5、水平隔板3构成。
排风出风道由右下侧壁26、前侧板13、右侧板12、后侧板14、第二弯折板8、上侧板15构成。
新风进风道由右上侧壁23、前侧板13、后侧板14、第二弯折板8、后侧板14、上侧板15和第二斜面板7构成。
新风出风道由右侧板12、第一弯折板6、过滤组件4的左端面、后侧板14、第一斜面板5和前侧板13和上侧板15构成。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斜面板5的左端位于排风进风口111的下侧,第一斜面板5的左端低于第一斜面板5的右端;第二斜面板7的右端位于新风进风口121的下侧;第二斜面板7的左端高于第二斜面板7的右端。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板6包括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62;第一隔板61的左端连接于左侧板11的内壁,一隔板61的右端连接于第二隔板62的前端,第二隔板62的后端连接于后侧板14的内壁。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线ablg构成第一部分72,线flme构成第二部分73和线emcd构成第三部分74。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和第三部分74均在同一平面;第二斜面板7包括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和第三部分74;第一部分72的左侧边连接于右上侧壁23和右下侧壁26的相交处,第一部分72的右侧边的前部分(线fi)连接于第二部分73的左侧边,第二部分73的右侧边连接于第三部分74的左侧边,第三部分74的右侧边连接于右侧板12的内壁。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线gl即为第一部分72的右侧边,线gf即第一部分72的右侧边的后部分,线fe即第二部分73的后侧边,线ed即为第三部分74的后侧边;折线部分包括第一部分72的右侧边的后部分、第二部分73的后侧边和第三部分74的后侧边;后部分的前端连接第二部分73的后侧边的左端,第二部分73的后侧边的右端连接第三部分74的后侧边的左端。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弯折板8包括第三隔板81和第四隔板82;第三隔板81的后端连接于后侧板14的内壁,第三隔板81的前端连接于第四隔板82的左端,第四隔板82的右端连接于右侧板12的内壁。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左上侧壁22和右上侧壁23均设置有初效滤网9。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排风进风口111位于新风出风口112的前侧,新风进风口121位于排风出风口122的前侧。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过滤组件4包括高效滤网41和中效滤网42;高效滤网41设置于中效滤网42的左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具有中空结构的矩形体;所述壳体的左侧板开设排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右侧板开设新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新风侧风机,所述排风出风口设置排风侧风机;
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器为一柱体,所述柱体的两端面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板的内壁和所述壳体的后侧板的内壁;所述柱体设有上侧壁、左上侧壁、右上侧壁、下侧壁、左下侧壁和右下侧壁;所述上侧壁贴于所述壳体的上侧板的内壁,所述下侧壁贴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板的内壁;
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左上侧壁和所述左下侧壁的相交处,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下侧板之间;
第一斜面板,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隔板的左端,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内壁;
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设置于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弯折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弯折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后端与所述水平隔板的左端;
第二斜面板,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右上侧壁和所述右下侧壁的相交处,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内壁;
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二弯折板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弯折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斜面板的折线部分;
排风通道包括:排风进风道、第一连通通道和排风出风道;所述排风进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进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左上侧壁;所述左上侧壁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接所述右下侧壁;所述排风出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右下侧壁,所述排风出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排风出风口;所述排风进风道的截面沿左至右逐渐扩大;
新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道、第二连通通道和新风出风道;所述新风进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进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右上侧壁;所述右上侧壁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接所述左下侧壁;所述新风出风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左下侧壁,所述新风出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道的截面沿左至右逐渐扩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进风道由所述前侧板、所述左上侧壁、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左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第一斜面板、所述水平隔板构成;
所述排风出风道由所述右下侧壁、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二弯折板、所述上侧板构成;
所述新风进风道由所述右上侧壁、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二弯折板、所述后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第二斜面板构成;
所述新风出风道由所述右侧板、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过滤组件的左端面、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斜面板和所述前侧板和所述上侧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左端位于所述排风进风口的下侧,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左端低于所述第一斜面板的右端;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右端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下侧;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左端高于所述第二斜面板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内壁,所述一隔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前端,所述第二隔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左侧边连接于所述右上侧壁和所述右下侧壁的相交处,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边的前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左侧边,所述第二部分的右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左侧边,所述第三部分的右侧边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部分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边的后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后侧边;所述后部分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的左端,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后侧边的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板包括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三隔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四隔板的左端,所述第四隔板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侧壁和所述右上侧壁均设置有初效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前侧,所述新风进风口位于所述排风出风口的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所述高效滤网和所述中效滤网;所述高效滤网设置于所述中效滤网的左侧。
CN201810480793.X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Pending CN1085718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0793.XA CN108571800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0793.XA CN108571800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1800A true CN108571800A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7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0793.XA Pending CN108571800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180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8828A (zh) * 2012-07-20 2012-10-24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103743084A (zh) * 2014-01-21 2014-04-2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全热交换器
CN204593767U (zh) * 2015-04-10 2015-08-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型风机组
CN106678972A (zh) * 2017-01-16 2017-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106705230A (zh) * 2017-01-16 2017-05-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WO2018018989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邹剑寒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208652830U (zh) * 2018-05-18 2019-03-26 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8828A (zh) * 2012-07-20 2012-10-24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垂直式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103743084A (zh) * 2014-01-21 2014-04-2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全热交换器
CN204593767U (zh) * 2015-04-10 2015-08-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型风机组
WO2018018989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邹剑寒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106678972A (zh) * 2017-01-16 2017-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106705230A (zh) * 2017-01-16 2017-05-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08652830U (zh) * 2018-05-18 2019-03-26 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9951B2 (ja) 換気装置
CN20742241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652830U (zh)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CN207674675U (zh) 具有进风和排风的风道及其使用该风道的新风系统
CN109268961A (zh) 提升车间洁净度的方法
CN108571800A (zh) 一种吊顶新风机风道结构
CN209431609U (zh) 一种可进行内循环的全热交换器
CN208332578U (zh) 一种高效率的送风系统
CN204757148U (zh) 一种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及设备
CN206846837U (zh) 一种厨房风幕系统
CN205669863U (zh)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CN109302829B (zh) 下送风式机房空调
CN105698531B (zh) 一种烧结电子元件的排胶与烧结组合炉的排气结构
CN209726329U (zh) 用于取暖器的风轮出风风道结构
CN205537124U (zh) 一种烧结电子元件的排胶与烧结组合炉的排气结构
CN209915695U (zh) 一种具有排风散热装置的蒸汽烤箱
CN209116527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207778701U (zh) 新风机
CN207113030U (zh)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05928168A (zh) 一种具有双离心风机的进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CN207372010U (zh) 通风橱及通风橱通风系统
CN206981084U (zh) 一种汽车烤漆房送风装置
CN206222631U (zh) 一种轻质散流器风口装置
CN101526238B (zh) 带有送风装置且形成循环送风的排烟罩
CN210425467U (zh) 一种组合式低回风温度大风量空调回风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