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9613A - 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 - Google Patents

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9613A
CN108569613A CN201810195784.6A CN201810195784A CN108569613A CN 108569613 A CN108569613 A CN 108569613A CN 201810195784 A CN201810195784 A CN 201810195784A CN 108569613 A CN108569613 A CN 108569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r
elevator
car
stator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57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拉塞纳
S·苏里-阿斯科拉
J·拉特梅基
M·明基南
T·科尔霍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569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9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4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 B66B7/041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including active 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 B66B7/044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including active 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with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6Linear motors
    • H02P25/064Linear motors of the synchronou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0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driving gear, e.g. acting on power electronics, on inverter or rectifier controlled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07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al linear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02K41/03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armature and magnets on one member, the other member being a flux distribut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和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直线电机的电梯的方法。直线电机包括至少一个直线定子和至少一个动子,至少一个直线定子被设计成与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固定相关地定位,至少一个动子被设计成用于与待移动的电梯轿厢连接并与定子共同作用以移动轿厢,电机包括支撑至少一个定子的定子梁,定子梁具有承载定子的以齿距间隔开的铁磁极的至少一个侧面,并且动子包括面向定子梁的侧面的至少一个配合面,其中动子的配合面电磁组件被布置成与安装在定子梁上的铁磁极共同作用,电梯包括电梯制动器。根据本发明,定子梁的面向动子的侧面和/或动子的面向定子梁的侧面的配合面包括制动表面,该制动表面形成电梯制动器的制动界面。

Description

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和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直线电机的电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如WO 2016/207136 A1所公开的直线电机的电梯。直线电机包括直线定子,该直线定子被设计成与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固定相关地定位。电梯还包括至少一个动子,该至少一个动子被设计成用于与待移动的电梯轿厢连接并与定子共同作用以移动轿厢。该电机包括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定子的定子梁,所述定子梁具有至少一个侧面,所述至少一个侧面承载所述定子的以齿距间隔开的铁磁极。因此,动子包括面向定子梁的所述侧面的至少一个配合面,其中动子的配合面电磁组件被布置成与定子梁的铁磁极共同作用。在电梯工作期间,特别是当电梯轿厢正在运行时,动子的电磁组件的磁场保持动子的配合面与定子的侧面间隔开气隙a。这项新技术已被证明相当高效,特别是在其中轿厢行进不仅仅是竖向的电梯构造中。出于这个原因,总是基于经由提升绳索驱动电梯轿厢的曳引轮的制动的电梯制动器的总体设计,在本公开构思中不适用。此外,与电梯导轨连接设置的制动器使整个电梯结构复杂化,因为与动子连接的定子梁的设置本身通常已经足以引导电梯轿厢通过电梯井从而可以省略电梯导轨和相关的制动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直线电机的电梯的高效电梯制动器。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相应从属权利要求的方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也是说明书和附图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定子梁的面向动子的侧面、和动子的面向定子梁侧面的配合面具有制动表面,当动子的电磁组件的绕组至少部分断电时,该制动表面在进入相互接触时用作电梯制动器的制动界面。如上面已经提到的,在电梯运行期间,动子的电磁组件被操作以提供反向磁场,该反向磁场保持定子侧面以气隙远离动子配合面,该气隙在定子侧面与动子配合面之间。电梯控制器被配置成在电梯停止时切断动子的电磁组件的通电,以使得气隙闭合并且使得配合面与定子梁的侧面相互接触。由于配合面和/或侧面例如通过被覆盖适配的制动片而具有制动表面,所以电梯轿厢仅经由在动子配合面和定子梁侧面上的制动表面之间的摩擦而保持在其水平位置。因此,为直线电机提供了有效的电梯制动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优选地定子梁侧面和/或动子配合面两者都包括制动片。可以清楚地明确:借助这些制动片,侧面和配合面的共同作用制动表面的制动性能即使在过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电梯轿厢停在停止水平位置。优选地,制动片被可释放地固定到定子梁/动子,并且因此在其磨损的情况下是可更换的。备选地,制动表面可以涂覆有耐磨箔。电机的气隙很短,约为1.5mm。更宽的气隙将意味着电机的扭矩生成特性被降低。因此,箔能更好地提供耐磨制动表面。
在此上下文中,应当提及的是,动子具有一定的足以提供必要的制动界面的竖向长度,或者设置至少两个竖向移位的动子,以使得至少两个动子在两个沿竖向间隔开的区段处、特别是在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的竖向区域中夹住一个定子梁。经由这种构造,轿厢通过本身被支撑在定子梁上的动子而被可靠地支撑,并且另一方面,清楚地限定了承担轿厢负载的表面。在两个竖向间隔开的动子的情形中,负载情况是这样的,即,利用上部动子使背离电梯轿厢的表面负载电梯轿厢的重量,而利用下部动子使面向电梯轿厢的表面负载电梯轿厢的重量。这是很好的,因为能够最小化轿厢地板与层站之间的门槛间隙。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制动表面可以被可释放地安装在配合面和/或侧面上。因此,当磨损时,可以更换配合面和/或侧面的制动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梯包括备用电源和紧急停止电路,所述紧急停止电路被连接到位置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并且所述紧急停止电路被配置成基于上述传感器的信号而调整动子电磁组件的通电。经由这种手段可以确保,在任何断电的情况下,电梯不会突然停止,而是紧急停止电路借助备用电源来确保电梯轿厢在允许的容限内减速直到电梯轿厢停止。这一措施在AC电源停电的任意情形中都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优选地,该备用电源是电池,但它也可以是一系列超级电容器和/或次级独立供电网。
在使用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的情况下,电梯优选地包括用于监测电池功能或状态的电池监测电路。通过这种手段,可以确保电池的功能状态使得电梯停止电路总是能够确保在如上所述的断电情况下的平稳电梯停止驱动。
优选地,紧急停止电路被配置成调整动子电磁组件的通电以使得电梯在限定的停止距离内停止。通过这种措施,能够使用于电梯轿厢紧急停止的停止距离在向上方向以及向下方向上是相等的,从而在向上方向上的断电不会导致比向下方向上的紧急停止更短的停止距离。在这方面必须提及的是,具有直线电机的电梯概念通常不使用配重以使得总是存在向下拉动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的重力和轿厢负载,从而在向下方向上的停止距离通常会大于在向上方向上的停止距离。通过这种措施,还可以确保在紧急停止情况下具有多轿厢系统的电梯轿厢以使得轿厢不会与同一井中的另一轿厢相撞的停止距离停止。
在具有制动测试模式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轿厢包括至少两个动子,并且电梯控制器被配置成在轿厢不移动时、特别是如果轿厢停在楼层处时保持一个动子通电而另一个动子断电。在电梯的这种制动测试模式中,可以结合作用在表面上的负载检查定子侧面与动子配合面之间的制动界面的制动能力是否足以提供所需的制动结果。
优选地,电梯控制器被配置成增强已通电动子的通电直到轿厢开始移动为止,并且电梯控制器被配置成向维护中心发出报告,该报告包括在电梯轿厢开始移动时的瞬间的临界通电值。经由这种措施,电梯的维护中心能够从电梯获取针对所有制动测试的日志文件。日志文件可以有助于得出维护要求或制动表面更换的必要性等。
优选地,电梯控制器被配置成在临界通电值超过限定的阈值时发出故障信号和/或使电梯轿厢停止服务。该阈值可以限定界限,在该界限以上,电梯被评估为良好,而在该界限以下,制动器的功能状态被视为不满足要求。当然,可以建立两个阈值,由此于比较电梯轿厢开始移动时的用通电值的第一阈值被用于得出维护信号,并且建立较低的第二阈值以限定何时使电梯停止服务的点。因此,这两个阈值能够被建立以限定电梯制动的三种不同状态:1.制动良好,2.制动需要维护,3.制动不符合安全要求。经由这种措施,电梯的安全能够建立在高水平上。
必须提及的是,优选地,电梯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定子杆,这两个定子杆位于电梯轿厢的同一侧上、但分别在该同一侧的左拐角和右拐角处。此外,有利地,每个定子杆使用两个竖向间隔开的动子,两个动子优选地在电梯轿厢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以使得优选地两个定子杆和四个动子共同用于支撑,即使得电梯轿厢驱动和停止。优选地,每个动子均具有其自己的驱动器,诸如变频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直线电机的电梯的方法,该直线电机包括至少一个直线定子,该至少一个直线定子被设计成与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固定相关地定位。电梯还包括至少一个动子,该至少一个动子被设计成用于与待移动的电梯轿厢连接并与定子共同作用以移动轿厢。该电机包括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定子的定子梁,所述定子梁具有至少一个侧面,所述至少一个侧面承载所述定子的以齿距间隔开的铁磁极。电机的动子包括面向定子梁的所述侧面的至少一个配合面,其中动子的配合面电磁组件(例如线圈)被布置成与定子梁的铁磁极共同作用。根据本发明,当由于动子电磁组件的断电而使面向动子配合面的定子侧面和面向定子侧面的动子配合面相互接触时,定子侧面和/或动子配合面被用作制动界面。
关于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特征,参考与本发明的电梯相关的陈述。
优选地,动子的电磁组件基于位置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而断电,这实现了针对电梯轿厢的停止的一定的停止距离。
优选地,电机具有备用电源(优选为电池)以及紧急停止电路,确保了在AC电源的任何电力故障的情况下,电梯轿厢都能在限定的停止距离上减速,优选地独立于电梯轿厢的驱动方向。
优选地,当轿厢停在电梯楼层处时动子断电,这自动地致使制动界面接合,以使得电梯经由定子侧面与动子配合面的相互作用而有效地停止。
优选地,当电梯轿厢(优选在楼层处)停止时,电梯可以在制动测试模式下运行。在该制动测试模式下,其中一个动子断电而另一个动子通电。很明显,这种方法只能在具有至少两个动子的电梯中提供,或者在具有可被操作成部分通电和部分断电的一个动子的电梯中提供——在该情况下动子的通电部分和断电部分优选在竖直方向上分开。通常,电梯的每个电梯轿厢具有四个动子,特别地位于电梯轿厢的同一个侧面的拐角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动子被通电而另外两个动子被断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个动子断电并使三个动子通电。最后的备选方案是优选的,因为由此所需的驱动力是可容许的(三个力生成电机对一个制动器)。
优选地,在该制动测试模式期间,增加已通电动子的通电直到轿厢开始移动,此时为临界通电值。该在电梯轿厢开始移动时的临界通电值用于评估制动器是否处于功能良好状态。
优选地,为此将通电值与至少一个阈值进行比较,这允许了对制动器良好/制动器必须维护或不能以足够提供所需安全的方式工作进行区分。如上面结合本发明电梯的描述所提到的,优选设置两个阈值用于与临界通电值进行比较,从而能够识别制动器的三个不同的操作状态:制动器良好,制动器需要维护,以及制动器不安全。
优选地,将动子线圈的通电调节到与测试力F相对应的值,测试力F定义如下:
F=(M+L)g/(N-1)
其中:
F是一次测试一个制动器所需的测试力
M是空载电梯轿厢的重量,单位为千克
L是电梯轿厢的额定最大负载,单位为千克
g是重力常数9.81
N是一个轿厢中的制动器/动子的数目。
示例:N=4个动子/制动器,M=800Kg,L=1000Kg,则F=1800Kg*9.81/3=5886N
这也符合所有N个制动器必须共同保持(125%*L+M)g的要求。在上述示例中,要求为:(125%*1000Kg+800Kg)9.81=20110N。另一方面,已经测试了4个制动器可以执行:4*5886N=23544N,这是足够的。
如果该测试力没有致使轿厢开始移动,那么制动测试终止并且制动器被评估为良好。
在一种根据实施例的方法中,轿厢具有N个动子。该方法包括:利用所有N个动子、通过向上提供驱动力或者通过以与重力的相互作用相反的方向提供驱动力来保持空载轿厢静止,并且确定所有N个动子的总电流Itot。其中一个动子的电流被中断以将该一个动子用作电梯制动器,与此同时其他动子的驱动电流被提升到值:Itot/(N-1)。逐渐减少其他动子的驱动电流,并且观察电梯轿厢的移动。当检测到电梯轿厢的移动时,记录在移动开始的瞬间的驱动电流,并将记录的电流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记录的电流高于参考值,那么执行电梯的安全措施。这意味着可以在动子不具有负载传感器的情况下执行制动测试。
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法中,轿厢具有N个动子,并且每个动子均具有被布置在轿厢与动子之间用于测量轿厢的总重量的负载传感器(诸如应变仪)。该方法包括:其中一个动子的电流被中断以将该一个动子用作电梯制动器。利用其他N-1个动子、通过向上提供驱动力或者通过以与重力的相互作用相反的方向提供驱动力来保持空载轿厢静止,以使得被用作电梯制动器的动子的负载传感器优选地指示零重量。逐渐减少其他N-1个动子的驱动电流,并且观察电梯轿厢的移动。当检测到电梯轿厢的移动时,记录被用作电梯制动器的动子的负载传感器在移动开始的瞬间的读数,并将记录的读数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记录的负载传感器的读数低于参考值,那么执行电梯的安全措施。根据改进,在逐渐减少其他N-1个动子的驱动电流的同时,观察被用作电梯制动器的动子的负载传感器的读数并将该读数与所述驱动电流进行比较,以确保驱动电流的减少引起负载传感器的读数以预定的模式增加。这意味着能够监测负载传感器的正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能需要不仅在测试期间减少驱动力,而且还要在相反方向上、例如在向下的方向上或者在重力的相互作用的方向上进一步增加驱动力,以将测试力增加到测试所需的量级。
当将临界通电值与上述阈值进行比较时,采取与电梯的功能状态的等级相对应的适配安全措施。例如,如果通电值超过形成针对电梯制动器安全的极限的阈值,那么立即使电梯停止工作。无论如何,取决于阈值的种类,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这些安全措施包括以下步骤:
向维护中心发送具有临界通电值的日志报告,
向维护中心发送具有阈值和临界通电值的日志报告,
使电梯停止服务,
发出维护请求。
因此,能够监测基于定子的侧面与动子的配合面之间的制动界面的制动器操作状态,以确保电梯制动器的高安全水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上述实施例可以任意地彼此组合。已经提到,电梯轿厢优选由两个定子梁和两个竖向间隔开的动子支撑,这意味着每个电梯轿厢具有四个动子。每个电梯轿厢的动子数目可能与该值不同。如果定子梁足够大以及动子足够大且足够长,那么每个电梯轿厢即使用一个定子梁和一个动子也足以支撑轿厢并且实现必要的制动界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动子的一部分长度通电并且动子的另一部分长度断电,那么可以执行制动测试。因此,通过将单个动子的通电部分和断电部分分开,能够以如存在若干动子那样的相同方式来执行制动测试模式。
以下术语作为同义词使用:临界通电值——轿厢在制动测试模式下开始移动时的通电值;电梯控制器——电梯电机控制器;轿厢——电梯轿厢;制动界面—电梯制动器。
下面借助于附图,经由示例来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直线电梯电机的电梯井的侧视图,该直线电梯电机包括两个平行的定子梁,
图2示出了在图1的电梯轿厢与井壁之间的区域中的电梯电机的部件和导轨的水平横截面,
图3示出了通过图2的定子梁和动子的横截面,
图4示出了具有动子和定子的制动表面的图3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用作电梯电机的开关永磁电机(FSPM)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具有两个电梯井的电梯的侧视图,这两个电梯井在它们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水平通道连通,
图7示出了位于动子位置处的井壁与电梯轿厢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水平横截面,该连接部分具有U形轮廓的动子以及接触位于电梯井壁处的汇流条的接触器,
图8示出了位于轿厢引导位置处的井壁与电梯轿厢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水平横截面,其中示出了具有两个枢转导辊的电梯轿厢的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沿着图7的定子梁的引导表面延伸,
图9示出了具有两个电梯井的电梯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这两个电梯井在每个电梯楼层处利用水平通道连通,由此使得层站门被定位于每个井之间的水平通道的区域中,
图10示出了具有井侧水平导轨的水平移动机构以及包括与该水平导轨共同作用的辊的轿厢侧水平移动装置,
图11示出了在制动测试模式下控制两个动子的电梯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电梯开始移动之前动子电磁组件的通电与时间的关系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关于使用临界通电得出制动器状态信息/执行故障措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都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示出了包括电梯井12的电梯10,电梯轿厢16在电梯井中作为要移动的组成部分而上下移动。电梯10具有直线电梯电机14。直线电梯电机14包括位于定子梁18侧面的定子50(参见图3),定子梁18利用紧固元件20安装到电梯井12的井壁22上。在该示例中,电梯10具有两个平行的定子梁18,其可以在图2中看到。
电梯轿厢16包括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的两个动子24、26。下部动子24位于电梯轿厢的下半部,而上部动子26位于电梯轿厢的上半部。这两个动子24、26包括电磁组件,例如铁、绕组和永磁体70、71、72、74、76(图4),所述电磁组件与位于定子梁18侧面的定子极52共同作用,该定子极由定子齿形成。因此,电梯轿厢经由与定子梁18共同作用的动子24、26两者的相应控制器而向上行进和向下行进。
当然,电梯轿厢针对每个竖向定子梁18具有两个动子24、26的对应组,以使得电梯轿厢16总共具有四个动子,即两个下部动子24和两个上部动子26,用于与两个定子梁18共同作用。
当然,每个定子梁18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定子50,如图2和图3所示。
尽管优选的是图1的电梯10的定子梁18和动子24、26也形成用于电梯轿厢16的电磁引导装置而使得可以省略任何导辊和导轨,但是图2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轿厢16的可选的轿厢引导件32、34,所述可选的轿厢引导件与沿着图1的井壁22竖向延伸的可选的导轨28共同作用。井壁22包括与相对应的轿厢引导件32、34共同作用的两个平行的导轨28、30。每个轿厢引导件32、34均具有与轿厢导轨28、30共同作用的一组导辊。由于与轿厢导轨28、30连接的这些轿厢引导件32、34被配置用于背包式悬架,所以相对应的引导系统28、30、32、34被配置成保持轿厢16水平地与井壁连接,因为这些轿厢导轨28、30是在井12中的电梯轿厢16的仅有的导轨。在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电梯轿厢16的竖向定子梁18以及动子24、26。通常,可以使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导轨,该导轨被轿厢引导件的辊包围,由此将轿厢与导轨水平地固定连接。
根据图3,竖向的定子梁18包括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金属支撑结构40。支撑结构40在每一侧承载金属定子杆50,定子杆50包括定子齿52,定子齿52形成定子梁18的四个侧面42、44、46、48。这些带有定子齿52的定子杆(或棒)50中的每一个形成直线电机14的定子,以使得图3所示的定子梁18包括四个定子。定子齿52与沿着动子24、26的C形型材的四个臂56、58、60、62的配合面54定位的绕组74、76(图4)、动子铁70、72和永磁体71共同作用。随着动子24、26沿着井12行进,动子的这种C形型材包围定子梁18,但保留了用于适配紧固元件20的开口64。
所有四个侧面42、44、46、48上的定子杆50具有相同的齿距d。无论如何,定子梁的第一侧面42和第三侧面46在竖向上也具有相同的齿位置,而第二侧面44和第四侧面48具有相同的齿距,但是齿位置相对于在第一侧面42和第三侧面46上的定子齿52沿竖向偏移1/4齿距。
经由这种布置,一方面确保了相对侧上的定子50之间的水平力彼此消除,而垂直取向的侧面的齿距的竖向偏移使得电梯电机具有更佳的效率和更平顺的运行,因为这种电机14的移动步长是半个齿距。基于四个定子50位于定子梁18内这一事实,使得在动子24、26与定子梁18之间产生的力乘以四,由此实现了动子24、26相对于竖向定子梁18的更小的水平脉动和更平顺的移动。
图4示出了图3的放大图。定子在其四个侧面42、44、46、48上具有在定子杆50附近的定子制动表面51,该定子制动表面51优选地以可释放的方式安装到侧面42、44、46、48,使得其在磨损时可以被替换。以相同的方式,动子的配合面54包括动子制动表面55,该动子制动表面55在电梯轿厢停止后、动子的电磁组件74、76断电时与定子制动表面反作用。即使在满负荷的情况下,这种反作用也能确保电梯轿厢16的可靠支撑。在轿厢开始移动之前,动子的电磁绕组74、76通电,以在定子侧面42、44、46、48与动子配合面54之间建立必要的气隙,然后绕组74、76通电以移动轿厢。由定子制动表面51和动子制动表面55构成的制动界面51、55确保了轿厢18即使在AC(交流电源)关闭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制动。
图5示出了由动子24、26和定子梁18中的定子50形成的磁通开关永磁电机的操作原理。定子杆50包括由齿隙53间隔开的定子齿52。定子齿52的齿距d在定子杆50的整个长度上是相同的。根据所需的井长度,较长的竖向井12中的定子梁18中的定子可以包括具有相应长度的单个定子杆50、或者包括彼此上下定位的多个定子杆50。在彼此上下定位的定子杆的连接区域中,必须保持齿距d。
动子24、26在每个配合面54上包括连串的两个动子铁70、72,在两个动子铁70、72之间定位有一个薄磁体71。动子铁70、72和磁体71的组后面接着两个绕组74、76,这两个绕组被控制以产生具有相反方向的磁场。动子铁、永磁体和绕组的连串70、71、72、74、76根据动子的长度重复。通过控制绕组74、76两者以将磁通方向切换到相反的方向而使得在每次切换时动子24、26移动定子齿52的节距d的一半,实现了动子24、26相对于定子杆的移动。因此,可以控制动子24、26相对于定子杆50按照箭头向上或向下移动。
图6示出了具有两个电梯井102、104的电梯100,电梯井102、104通过井102、104两者的顶端处的上部水平通道106、以及电梯井102、104两者的底端处的下部水平通道108而连通。因此,具有上部水平通道106和下部水平通道108的电梯井102、104两者形成闭环,由此电梯轿厢16a-16d的移动仅在根据图中所示箭头的一个方向上被允许。通过这种措施,确保了轿厢在每个井中只在一个方向上运行,这实现了更高的运输能力并且在井中更容易控制轿厢。
例如根据其中一个前述实施例、或者根据图6和图7的竖向定子梁18、114定位在两个电梯井102、104中,竖向定子梁与位于电梯轿厢16a-16d处的动子24、26共同作用。每个井102、104可以优选包括两个、三个或四个平行的定子梁18、114。附图示出了位于第一电梯井102中以及位于第二电梯井104中的层站门110。轿厢16a-16d通过水平移动机构、例如结合图9和图10所示的那些水平移动机构,在水平通道106、108中以非特定方式水平移动。
由于本公开构思通常被优选地设计用于具有20层或更多层的高层电梯,所以为了清楚起见,两个电梯井均沿着切割线112剖切截面。因此,两个井102、104能够容纳比图中所示的四个轿厢16a-16d数目多得多的电梯轿厢。除了必须避免轿厢之间的碰撞这一事实之外,每个轿厢16a-16d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两个井102、104内的其他轿厢而移动。通过在第一电梯井102中电梯轿厢16a-16d仅向下驱动、并且在第二电梯井104中电梯轿厢16a-16d仅向上驱动这一事实,减少了电梯轿厢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此外,一方面因为现在两个电梯井可以包括比常规系统多得多的电梯轿厢,并且另一方面因为在每个电梯井中所有电梯轿厢只能在相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避免了轿厢的削弱了井的经济使用且需要昂贵的防碰撞控制的反向移动,所以通过这种循环移动方案极大地增强了两个井的运输能力。
图7示出了竖向定子梁114,其可以与图6所示的电梯100和图9所示的电梯200一起使用。
竖向定子梁114包括五个侧面116、118、120、122、124。指向电梯轿厢16a-16d的第一侧面116、以及指向井壁22的第四侧面122和第五侧面124是与轿厢引导件140的导辊共同作用的引导面,如图7所示。竖向定子梁114的第二侧面118和第三侧面120包括具有定子齿52的定子杆50,所述定子齿与位于电梯轿厢16a-16d的动子126的配合面54中的永磁体和绕组70、71、72、74、76共同作用。动子126被实现为U形型材,动子126利用安装元件128被安装到电梯轿厢16a-16d。安装元件也可以是螺钉或螺栓等,使得U形型材126被直接安装到轿厢16a-16d,最终在电梯轿厢与U形型材126之间具有阻尼层。由于在竖向定子梁114的第二侧面118和第三侧面120上的两个定子杆50彼此对置,所以使得竖向定子梁114的定子50与动子126的组件70、71、72、74、76之间的水平力得到了补偿。另一方面,井壁22包括汇流条130,汇流条130具有四个竖向延伸的连接器轨道132,其中三个连接器轨道132是AC电源网络的三相,并且另一个竖向连接器轨道132是将电梯轿厢与电梯控制器连接在一起的控制连接器。电梯轿厢包括接触器134,接触器134经由伸缩弹性支撑件136压靠电梯轿厢16a-16d。经由接触器134,电梯轿厢16a-16d被供给用于动子126的操作以及所有需要电力的其他轿厢组件(例如门、I/O、照明等)的电力。
图7的竖向定子梁114具有如下优点:它不仅支撑电梯的电机14的定子50,而且还提供引导面116、122、124以结合轿厢引导件32、34、140在井12、102、104中引导轿厢。轿厢引导件140包括三个导辊142、144、146,导辊142、144、146在竖向定子梁114的三个引导面116、122、124上运行。邻近井壁22定位的第二导辊144和第三导辊146被支撑在枢转臂148上,枢转臂148以可枢转的方式铰接在枢转机构150上以便从竖向定子梁114的相应引导表面122、124移开。经由这种方式,通过使轿厢水平地移动离开井壁22,竖向定子梁114可以脱离与轿厢引导件32、34的接触。根据图6,动子126同样为朝向井壁22开口的U形型材,动子126也能够沿着远离电梯井壁22的水平方向从竖向定子梁114移开。因此,当电梯轿厢16a-16d在图6的上部水平通道106和下部水平通道108中利用水平移动机构移动时,电梯轿厢16a-16d能够脱离相应的竖向定子梁114,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的那样。
图9示出了电梯200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竖向定子梁114对应于图7和图8中所示的定子梁,并且图9的轿厢16a-16d的轿厢引导件140优选对应于图8所示的轿厢引导件140。图9的电梯200包括两个电梯井202、204,它们优选不再被井壁分开。相反,在每个电梯楼层处,水平导轨(同样参见图9)206沿着定位在两个电梯井202、204之间的水平通道208水平延伸,由此术语“电梯井”在这种连接中表示电梯轿厢16a-16d在电梯200中的竖向移动路径。与水平通道208相对的两个剩余井壁22不仅包括竖向定子梁114,而且还包括图7的竖向的汇流条130,由于图9关注于水平移动机构205,所以为清楚起见并未示出汇流条。水平移动机构205在每个电梯楼层均包括水平导轨206、以及定位在每个电梯轿厢16a-16d的顶部的水平移动装置210。电梯轿厢的水平移动装置210包括支撑辊212,支撑辊212能够在缩回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操作位置支撑辊212在水平导轨206上运行。
电梯轿厢在电梯200中的移动模式对应于图6的移动模式,这意味着在第一电梯井202中,电梯轿厢均以相同方向(即向上)移动,而在第二电梯井204中,所有电梯轿厢16a-16d均向下移动。因此,在电梯200中也实现了一种循环移动,其中,由于电梯轿厢能够在每个电梯楼层从一个电梯井202、204经由水平移动机构205而行进到另一个电梯井中,所以能够缩短循环移动,水平移动机构205包括水平导轨206和电梯轿厢的水平移动装置210。
参考图10,更详细地描述了基于水平导轨206与电梯轿厢16a-16d的水平移动装置210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水平移动机构205的功能。电梯轿厢16a-16d包括轿厢控制器214,轿厢控制器214具有用于与电梯控制器无线通信的无线传输装置216。此外,电梯轿厢16a-16d包括电源218,优选为蓄能器,其向电梯轿厢16、16a-d的动子24、26、216以及连接到电梯轿厢的所有其他电气组件馈电。水平移动装置210包括四个辊装置220。每个辊装置220均包括安装基座222,支撑臂224可枢转地铰接在安装基座222上。支撑臂224能够在缩回位置(在图的左侧示出)与操作位置(在图的右侧示出)之间移动,在操作位置支撑辊212在水平导轨206的顶部上运行。与支撑臂224连接的是驱动构件226,支撑辊被支撑在驱动构件226上。驱动构件包括电动机,该电动机被配置成使支撑辊212在水平导轨206上旋转。不言而喻的是,当支撑辊当前被定位在图左侧所示的缩回位置以及支撑辊212在水平导轨206上的操作位置时,能够禁止安装基座222中枢转机构的任何操作。因此,锁定机构(未示出)优选被设置成锁定相应的位置。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带有电梯(电机)控制器230的实施例,电梯控制器230优选包括由后备电源234支持的紧急停止电路232,后备电源234优选为电池。
一方面,电梯控制器230将动子24、26的绕组74、76通电,以便在定子侧面42-48与动子24、26的配合面54之间提供气隙。另一方面,电梯控制器将绕组74、76通电以便沿着定子梁18移动轿厢。
在轿厢开始移动之前,电梯控制器230将绕组74、76通电以提供气隙,并且仅在此之后电梯控制器230才开始以使轿厢移动的方式将绕组通电。相反,当轿厢应停在楼层处时或在紧急情况下,绕组74、76通电以使轿厢16减速至停止,并且仅在这之后才将绕组74、76完全断电以关闭气隙,这使得轿厢16经由制动界面51、55而支撑在定子梁18上。
电梯控制器230包括制动测试电路236,该制动测试电路在制动测试模式中(当绕组完全断电——轿厢停止——并且制动界面启用时)仅将电梯轿厢16的一部分动子、例如下部动子24通电,而将其他动子、例如上部动子26断电。经由增强已通电动子24的通电,作用在制动界面51、54上的力增加,直到制动界面51、55不再能够承受轿厢开始移动时的力(参见图12中的速度v)为止。此时的通电是临界通电Ecrit(参见图12)。临界通电Ecrit是确定形成电梯的制动的制动界面51、55的功能状态的重要值。这能够以例如图13中所示的方式完成。
电梯控制器的紧急停止电路232在电梯的所有异常操作状况下、特别是在AC电源故障情况下确保电梯轿厢的安全减速和停止。在这种情况下,电梯控制器立即将用于动子绕组74、76的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234。由此电梯控制器230保持定子侧面42至48与动子配合面54之间的气隙,并且还使轿厢以限定的减速度和/或在限定的停止距离内减速至停止。轿厢停止后,动子绕组74、76被断电,以便启用制动界面51、55而使轿厢16被安全地支撑在定子梁18上。优选地,轿厢可以在紧急轿厢乘驾中沿驱动方向被驱动至下一楼层,以使得乘客可以离开轿厢。这种选择仅适用于允许电梯轿厢驱动到下一楼层的紧急情况,例如在AC电流停电的情况下。
可选地,电梯控制器230可以包括用于备用电源234的电池监测电路238,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备用电源的功能。如果电池性能下降,则该电池监测电路可以发出电池更换信号。
图13示出了检查由制动界面51、55形成的电梯制动器的功能状态的示意图。
在制动测试模式的开始步骤240,制动测试电路236将一部分动子24断电,而将其他动子26通电。在步骤242中,增强已通电动子26的绕组74、76的通电(电流)。
在第一判定步骤244中,检查电梯轿厢是否开始移动,该信息经由电梯的位置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如果电梯没有开始移动,那么过程循环回到步骤242,在步骤242通电进一步增强。如果电梯开始移动,那么第一判定步骤244分支到记录步骤246,在该步骤记录下轿厢开始移动时的临界通电。在第二判定步骤248中,将临界通电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临界通电高于该第一阈值,那么该过程进行到第三判定步骤252。如果临界通电值低于第一阈值,那么在步骤250中使电梯停止服务并向远程维护中心发出通知,该通知可以包括临界通电值和可选的第一阈值。
在第三判定步骤252中,将临界通电值与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临界通电(电流)低于该第二阈值时,在步骤254中向远程维护中心发出维护信号。该维护信号可以包括关于临界通电值的信息以及关于第一和第二阈值中的一个或两个的信息。
在终止步骤256中停止制动模式,此后电梯的正常运行模式开始,其中有规律地电梯的所有动子24、26被同步通电/断电。
技术人员清楚的是,支撑辊212的缩回位置和操作位置,以及动子126与相应竖向定子梁114之间的接触的启动和释放,被同步地控制。经由这种配置确保了通过竖向定子梁114上的动子126的力或通过支撑辊212在水平导轨206上支撑而始终将轿厢支撑在竖向上。
因此,即使在没有电梯导轨和/或夹持装置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电梯轿厢的安全。
因此,在本发明的这种新型的多井、多轿厢的配置中,无论轿厢当前是由动子126和竖向定子梁114支撑、还是由支撑辊212支撑在水平导轨206上,都能够始终确保电梯轿厢16a-16d的安全。
本发明可以在所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现。因此,上述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定本发明。
附图标记列表
10 电梯
12 电梯井
14 电梯电机
16 电梯轿厢
18 定子梁
20 紧固元件
22 井壁/井侧
24 下部动子
26 上部动子
28 第一导轨
30 第二导轨
32 第一轿厢引导件
34 第二轿厢引导件
40 支撑结构
42 第一侧面
44 第二侧面
46 第三侧面
48 第四侧面
50 定子/定子杆
51 定子制动表面——定子制动片
52 定子齿
53 齿隙
54 动子的配合面
55 动子制动表面——动子制动片
56 C形型材动子的第一臂
58 C形型材动子的第二臂
60 C形型材动子的第三臂
62 C形型材动子的第四臂
70 第一动子铁
71 永磁体
72 第二动子铁
74 第一绕组
76 第二绕组
100 电梯(第二实施例)
102 第一电梯井
104 第二电梯井
106 上部水平通道
108 下部水平通道
110 层站门
114 定子梁(第二实施例)
116 第一侧面(第一引导面)
118 第二侧面
120 第三侧面
122 第四侧面(第二引导面)
124 第五侧面(第三引导面)
126 动子(第二实施例)
128 安装元件
130 汇流条
132 连接器轨道
134 接触器
136 弹性支撑件
140 轿厢引导件(第二实施例)
142 第一导辊,在轿厢侧
144 第二导辊,在井壁侧
146 第三导辊,在井壁侧
148 枢转臂
150 枢转机构
200 电梯(第三实施例)
202 第一电梯井
204 第二电梯井
205 水平移动机构
206 水平导轨
208 水平通道
210 安装到电梯轿厢的水平移动装置
212 支撑辊
214 轿厢控制器
216 无线传输装置
218 电源
220 辊装置
222 安装基座
224 支撑臂
226 驱动构件
230 电梯控制器
232 紧急停止电路
234 备用电源
236 制动测试电路
238 电池监测电路
240 制动测试模式开始——一部分动子通电,一部分动子断电
242 增强已通电动子的通电/电流
244 第一判定步骤——轿厢开始移动?
246 记录临界通电/电流
248 第二判定步骤——临界通电值超过第一阈值?
250 使电梯停止服务
252 第三判定步骤——临界通电值超过第二阈值?
254 请求电梯维护
256 制动测试模式结束

Claims (21)

1.一种包括直线电机(14)的电梯,所述直线电机(14)包括至少一个直线定子(50)和至少一个动子(24,26;126),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定子被设计成与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固定相关地定位,所述至少一个动子被设计成用于与待移动的电梯轿厢(16;16a-16d)连接、并与所述定子共同作用以移动轿厢,
所述电机包括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定子(50)的定子梁(18;114),所述定子梁具有至少一个侧面(42-48;116-124),所述至少一个侧面承载所述定子的以齿距(d)间隔开的铁磁极(52),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动子(24,26;126)包括面向所述定子梁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个配合面(54),其中,所述动子(24,26;126)的配合面电磁组件(70,71,72,74,76)被布置成与安装在所述定子梁(18)上的所述铁磁极(52)共同作用,所述电梯包括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梁(18)的面向所述动子的所述侧面(42-48)、和/或所述动子的面向所述定子梁(18)的所述侧面的所述配合面(54)包括制动表面(51,54),所述制动表面形成所述电梯制动器的制动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定子梁(18)的面向所述动子的所述侧面(42-48)、和/或所述动子的面向所述定子梁(18)的所述侧面的所述配合面(54)包括制动片(51,55),优选地所述制动片被可释放地安装到所述动子/所述定子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动子(24,26;126)的所述电磁组件(70,71,72,74,76)被配置成在通电时建立反向磁场,所述反向磁场保持所述动子的所述配合面(54)和所述定子梁的所述侧面(42-48)之间具有限定的气隙,而所述动子的所述配合面(54)被配置成在所述动子的所述电磁组件(74,76)断电时被永磁体的力拉向所述定子梁的所述侧面(42-4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备用电源(234)和紧急停止电路(232),所述紧急停止电路被连接到所述电梯的位置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并且所述紧急停止电路(232)被配置成基于上述传感器的信号,调节所述动子(24,26;126)的所述电磁组件(74,76)的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备用电源(234)是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包括用于监测所述电池的功能状态的电池监测电路(238)。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停止电路(232)被配置成调节所述动子(24,26;126)的所述电磁组件(74,76)的通电,以使得所述轿厢(16)在限定的停止距离内停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轿厢(16)包括至少两个动子(24,26;126),并且电梯控制器(230)包括制动测试电路(236),所述制动测试电路被配置成在制动测试模式下操作,在所述制动测试模式中,当所述轿厢(16)未移动时,特别是在所述轿厢停止在楼层处的情形中,一个动子(24)通电而另一个动子(26)断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电梯控制器(230)的所述制动测试电路(236)被配置成增强已通电动子(24,26;126)的通电,直到所述轿厢(16)开始移动为止,并且所述电梯控制器被配置成向维护中心发出包括在所述轿厢开始移动时的瞬时的临界通电(Ecrit)的报告(254)。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电梯控制器(230)的所述制动测试电路(236)被配置成在所述临界通电超过至少一个限定的阈值时发出故障信号、和/或使所述轿厢(16)停止服务。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中每个动子(24,26;126)均包括被布置在所述轿厢与所述动子(24,26;126)之间的、用于测量轿厢的总重量的负载传感器,诸如应变仪。
12.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直线电机的电梯的方法,所述直线电机包括至少一个直线定子(50)和至少一个动子(24,26;126),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定子(50)被设计成与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固定相关地定位,所述至少一个动子(24,26;126)被设计成用于与待移动的电梯轿厢(16;16a-16d)连接、并与所述定子共同作用以移动所述轿厢,
所述电机包括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定子(50)的定子梁(18;114),所述定子梁具有至少一个侧面(42-48;116-124),所述至少一个侧面承载所述定子的以齿距(d)间隔开的铁磁极(52),并且所述动子(24,26;126)包括面向所述定子梁的所述侧面的至少一个配合面(54),其中所述动子(24,26;126)的配合面(54)电磁组件(70,71,72,74,76)被布置成与所述定子梁(18)的所述铁磁极(52)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梁(18)的面向所述动子的所述配合面(54)的所述侧面(42-48)、和/或所述动子的面向所述定子梁(18)的所述侧面的所述配合面(54)包括制动表面(51,54),所述制动表面在所述动子的所述电磁组件(74,76)被至少部分地断电时被用作所述电梯制动器的制动界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动子的所述电磁组件(74,76)基于所述轿厢的位置传感器、和/或速度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而被断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动子(24,26;126)在所述轿厢(18)停止在电梯楼层处时被断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具有至少两个动子(24,26)的轿厢(18),由此在制动测试模式中,至少一个动子(24)被通电而至少另一个动子(26)被断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轿厢具有N个动子(24,26;126),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连续步骤:
-通过利用全部所述N个动子(24,26;126)提供向上的驱动力来保持空载轿厢静止,并且确定全部N个动子的总电流Itot
-中断所述动子中的一个动子的电流以将所述一个动子用作电梯制动器,同时将其他动子中的每个动子的驱动电流提升到值:Itot/(N-1);
-使所述其他动子(24,26;126)中的每个动子的所述驱动电流逐渐减少,并且观察电梯轿厢的移动;
-当检测到电梯轿厢的移动时,记录在移动开始的瞬间的驱动电流,并将记录的电流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如果所述记录的电流高于所述参考值,则执行所述电梯的安全措施。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轿厢具有N个动子,并且每个动子(24,26;126)均具有被布置在所述轿厢与所述动子(24,26;126)之间的用于测量所述轿厢的总重量的负载传感器、诸如应变仪,所述方法包括:
-中断所述N个动子中的一个动子的电流以将所述一个动子用作电梯制动器,
-通过利用其他N-1个动子提供向上的驱动力来保持空载轿厢静止,以使得被用作电梯制动器的所述动子的所述负载传感器优选地指示零重量,
-使所述其他N-1个动子的驱动电流逐渐减少,并且观察电梯轿厢的移动,
-当检测到电梯轿厢的移动时,记录被用作电梯制动器的所述动子的所述负载传感器在移动开始的瞬间的读数,并将记录的读数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如果所记录的负载传感器的读数低于所述参考值,则执行所述电梯的安全措施。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制动测试模式在所述轿厢(16)停止在楼层处时被执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强所述已通电的动子(24)的所述通电,直到所述轿厢开始移动为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在所述轿厢(16)开始移动时的临界通电(Ecrit)与至少一个阈值(248,252)进行比较,并且所述电梯的所述安全措施(250,254)在所述阈值被超过时执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措施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向维护中心发送具有在所述轿厢开始移动时的所述通电的日志报告,
-向维护中心发送具有与所述通电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的日志报告,
-使所述电梯停止服务,
-发出维护请求。
CN201810195784.6A 2017-03-09 2018-03-09 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 Pending CN1085696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60022.4 2017-03-09
EP17160022.4A EP3373428B1 (en) 2017-03-09 2017-03-09 Electric linear motor for an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9613A true CN108569613A (zh) 2018-09-25

Family

ID=5826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5784.6A Pending CN108569613A (zh) 2017-03-09 2018-03-09 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4166B2 (zh)
EP (1) EP3373428B1 (zh)
CN (1) CN1085696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0459A (zh) * 2018-10-03 2020-04-10 通力股份公司 可移动的维护机器人系统、为电梯的电梯轿厢提供维护的方法及电梯
WO2023083518A1 (de) * 2021-11-09 2023-05-19 Syntegon Technology Gmbh Planares transport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67068A1 (en) * 2017-02-27 2018-08-29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levitation control of a linear moto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linear motor, inductive sensing device, and elevator system
EP3369686B1 (en) * 2017-03-02 2020-08-26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comprising a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P3547512A1 (en) 2018-03-28 2019-10-02 KONE Corporatio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P3666715A1 (en) * 2018-12-13 2020-06-17 KONE Corporation Electric linear motor and elevator
EP3667879A1 (en) * 2018-12-14 2020-06-17 KONE Corporatio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of a mover with respect to a stator beam of a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P3667880A1 (en) 2018-12-14 2020-06-17 KONE Corporatio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of a mover with respect to a stator beam of a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P3770097A1 (en) * 2019-07-26 2021-01-27 KONE Corporation Conveyor for passengers or goods with a linear motor
EP3792210A1 (en) * 2019-09-13 2021-03-17 KONE Corporation Passenger conveyor with a linear motor
US11781383B2 (en) * 2020-07-27 2023-10-1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near motor hoisting system
TWI774180B (zh) * 2021-01-05 2022-08-11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運動系統之位置量測機構及其量測方法
CN112886892B (zh) * 2021-03-25 2022-08-16 南京理工大学 双边长初级动永磁直线电机动子横向悬浮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08635Y1 (en) * 1993-11-05 1997-11-08 Lg Ind Systems Co Ltd Phanlax device of an elevator using a linear motor
US7218019B2 (en) * 2002-12-06 2007-05-15 Foster-Miller, Inc Linear reluctance motor
KR100984488B1 (ko) * 2008-06-04 2010-10-01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리니어 모터
US20160083226A1 (en) * 2013-05-06 2016-03-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Linear motor stator core for self-propelled elevator
CA2987110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with linear motor
CN106335835B (zh) * 2015-07-09 2020-10-02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线性推进系统的减振器
US10329124B2 (en) * 2015-08-25 2019-06-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wireless power supp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0459A (zh) * 2018-10-03 2020-04-10 通力股份公司 可移动的维护机器人系统、为电梯的电梯轿厢提供维护的方法及电梯
CN110980459B (zh) * 2018-10-03 2023-12-19 通力股份公司 可移动的维护机器人系统、为电梯的电梯轿厢提供维护的方法及电梯
WO2023083518A1 (de) * 2021-11-09 2023-05-19 Syntegon Technology Gmbh Planares transport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3428A1 (en) 2018-09-12
US10574166B2 (en) 2020-02-25
US20180262146A1 (en) 2018-09-13
EP3373428B1 (en) 2022-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9613A (zh) 包括直线电机的电梯
US11084690B2 (en) Elevator comprising an electric linear motor
US20210047146A1 (en) Electric linear motor
US11097922B2 (en) Current cut-off arrangement of an elevator
US6631790B2 (en) Method for braking a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and use of a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US943457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safe emergency stop of an elevator
JP4917030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1163533A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102892698A (zh) 制动装置
JP7212201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4015275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EP2763926B1 (en) Elevator monitor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elevator
US20200354194A1 (en) Electric linear motor
EP3216735A1 (en) Pulsed opening of elevator brake enabling passenger evacuation
JP2013237512A (ja)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の電力供給装置
JP2009126675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振動抑制装置
CN113307118A (zh) 电梯紧急停止测试方法和电梯紧急停止测试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