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8535A -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8535A
CN108558535A CN201810610766.XA CN201810610766A CN108558535A CN 108558535 A CN108558535 A CN 108558535A CN 201810610766 A CN201810610766 A CN 201810610766A CN 108558535 A CN108558535 A CN 108558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oil
soil conditioner
stalk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07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贤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Feng Feng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Feng Feng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Feng Feng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Feng Feng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07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8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8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853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9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affecting the nitrification of ammonium compounds or urea in the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设计土壤改良剂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颗粒10‑15份、发酵牛粪40‑45份、麦饭石3‑7份、白云石粉2‑5份、改性凹凸棒土5‑10份、脱硫石膏粉2‑5份、海鲜壳粉4‑9份、草木灰5‑10份、红薯渣4‑9份、发酵渣4‑9份、香菇提取物1‑3份、植物生长剂1.5‑3.5份、氨基酸盐2‑5份、氯化铁1.5‑3.5份、磷酸二氢铵3‑7份、过磷酸钙2‑5份、微生物作用菌0.5‑1.2份;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显著增强盐碱土壤的透气、渗水、保肥、保水能力,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同时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资源,与人类关系密不可分。但由于人们对土壤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盐渍化及土壤污染等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质量下降。如何有效改良劣质土壤,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土壤改良材料主要包括矿物类、天然类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有益微生物制剂等类型,但上述产品的不足之处在于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对土壤透气性、保水保肥性、耕性以及团聚能力等理化性状的改良与调控,综合功能性不强,而且原料成本较高,产品价格也较高。
中国专利CN103242851A公开了一种腐殖酸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土壤改良剂母液、氨基酸、柠檬酸、聚丙烯酰胺、腐植酸、尿素、磷酸二氢铵、氯化钾的组成,其质量比为50-65:3-10:0.3-1.5:2.3-2.9:3-10:5-6:5-7,能够有效的增加新修农田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疏松板结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但是该肥料的透气性差,肥料作用时间短。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510016620.5(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披露了土壤生物活化剂,由尿囊素0.1~0.3重量份和生化黄腐酸0.7~0.9重量份混合组成。使用本发明能够激活土壤微生物,保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有机质转化;与菌肥配合施用时,可增强菌肥对土壤中难溶性磷钾的活化能力和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株的营养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但是缺乏土壤透气性、保水性及团聚能力的改良与调控,综合性能不强。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显著增强盐碱土壤的透气、渗水、保肥、保水能力,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秸秆颗粒10-15份、发酵牛粪40-45份、麦饭石3-7份、白云石粉2-5份、改性凹凸棒土5-10份、脱硫石膏粉2-5份、海鲜壳粉4-9份、草木灰5-10份、红薯渣4-9份、发酵渣4-9份、香菇提取物1-3份、植物生长剂1.5-3.5份、氨基酸盐2-5份、氯化铁1.5-3.5份、磷酸二氢铵3-7份、过磷酸钙2-5份、微生物作用菌0.5-1.2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颗粒11-14份、发酵牛粪41-44份、麦饭石4-6份、白云石粉3-4份、改性凹凸棒土6-9份、脱硫石膏粉3-4份、海鲜壳粉5-8份、草木灰6-9份、红薯渣5-8份、发酵渣5-8份、香菇提取物1.5-2.5份、植物生长剂2-3份、氨基酸盐3-4份、氯化铁2-3份、磷酸二氢铵4-6份、过磷酸钙3-4份、微生物作用菌0.7-1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颗粒13份、发酵牛粪42份、麦饭石5份、白云石粉3.5份、改性凹凸棒土8份、脱硫石膏粉3.5份、海鲜壳粉7份、草木灰7份、红薯渣6份、发酵渣7份、香菇提取物2份、植物生长剂2.5份、氨基酸盐3.5份、氯化铁2.5份、磷酸二氢铵5份、过磷酸钙3.5份、微生物作用菌0.9份。
优选地,所述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20-50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0-15%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150-20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00-120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优选地,所述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350-40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0-15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8-9。
优选地,所述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00-15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50-10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50-20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25-30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显著增强盐碱土壤的透气、渗水、保肥、保水能力,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本发明中的改性凹凸棒土,改性凹凸棒土中添加有活性炭,增强凹凸棒土的吸附能力,有效改善凹凸棒土的保水性和缓释作用功能。
(3)本发明中添加有秸秆秸秆颗粒,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可以有效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结构,为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经熟化和压制后的秸秆颗粒,可以有效的锁住土壤中的水分。
(4)本发明原料中添加有红薯渣、发酵渣、香菇提取物等有机物质,增添加有机质,培肥土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改善其团结粒结构,提高土壤渗透性,促进淋溶,有利于盐分下移,加速土壤中难溶物的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秸秆颗粒10份、发酵牛粪40份、麦饭石3份、白云石粉2份、改性凹凸棒土5份、脱硫石膏粉2份、海鲜壳粉4份、草木灰5份、红薯渣4份、发酵渣4份、香菇提取物1份、植物生长剂1.5份、氨基酸盐2份、氯化铁1.5份、磷酸二氢铵3份、过磷酸钙2份、微生物作用菌0.5份。
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20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0%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15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00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35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0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8。
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本实施例中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5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5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25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2
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秸秆颗粒15份、发酵牛粪45份、麦饭石7份、白云石粉5份、改性凹凸棒土10份、脱硫石膏粉5份、海鲜壳粉9份、草木灰10份、红薯渣9份、发酵渣9份、香菇提取物3份、植物生长剂3.5份、氨基酸盐5份、氯化铁3.5份、磷酸二氢铵7份、过磷酸钙5份、微生物作用菌1.2份。
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50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5%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20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20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40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5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9。
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本实施例中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5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10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20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30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3
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秸秆颗粒11份、发酵牛粪41份、麦饭石4份、白云石粉3份、改性凹凸棒土6份、脱硫石膏粉3份、海鲜壳粉5份、草木灰6份、红薯渣5份、发酵渣5份、香菇提取物1.5份、植物生长剂2份、氨基酸盐3份、氯化铁2份、磷酸二氢铵4份、过磷酸钙3份、微生物作用菌0.7份。
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30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2%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16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10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36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3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8.5。
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本实施例中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3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8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8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28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4
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秸秆颗粒14份、发酵牛粪44份、麦饭石6份、白云石粉4份、改性凹凸棒土9份、脱硫石膏粉4份、海鲜壳粉8份、草木灰9份、红薯渣8份、发酵渣8份、香菇提取物2.5份、植物生长剂3份、氨基酸盐4份、氯化铁3份、磷酸二氢铵6份、过磷酸钙4份、微生物作用菌1份。
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40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4%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17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18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350-40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2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8.6。
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本实施例中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3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8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8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28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5
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秸秆颗粒13份、发酵牛粪42份、麦饭石5份、白云石粉3.5份、改性凹凸棒土8份、脱硫石膏粉3.5份、海鲜壳粉7份、草木灰7份、红薯渣6份、发酵渣7份、香菇提取物2份、植物生长剂2.5份、氨基酸盐3.5份、氯化铁2.5份、磷酸二氢铵5份、过磷酸钙3.5份、微生物作用菌0.9份。
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35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3%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18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10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37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3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9。
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本实施例中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2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7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8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27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对比例1:除无改性凹凸棒土外,其他原料成分和制备方法均匀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除无秸秆颗粒外,其他原料成分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将实施例1-5制得的土壤改性剂和对比例1-2制得土壤改良剂分别作用于一块7等分的相同性质的田地中,作用结果见下表1所示:
表1:
综上可以总结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显著增强盐碱土壤的透气、渗水、保肥、保水能力,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本发明中的改性凹凸棒土表面包裹环氧树脂粉末,增强凹凸棒土的肥料锁住能力和保水性,增强改良剂中有效物质的缓释期,延长改良剂的有效作用时间,提高土壤改良剂的疏松性,有效改善土壤的板结性。
(3)本发明中添加有秸秆秸秆颗粒,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可以有效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结构,为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经熟化和压制后的秸秆颗粒,可以有效的锁住土壤中的水分。
(4)本发明原料中添加有红薯渣、发酵渣、香菇提取物等有机物质,增添加有机质,培肥土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改善其团结粒结构,提高土壤渗透性,促进淋溶,有利于盐分下移,加速土壤中难溶物的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颗粒10-15份、发酵牛粪40-45份、麦饭石3-7份、白云石粉2-5份、改性凹凸棒土5-10份、脱硫石膏粉2-5份、海鲜壳粉4-9份、草木灰5-10份、红薯渣4-9份、发酵渣4-9份、香菇提取物1-3份、植物生长剂1.5-3.5份、氨基酸盐2-5份、氯化铁1.5-3.5份、磷酸二氢铵3-7份、过磷酸钙2-5份、微生物作用菌0.5-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颗粒11-14份、发酵牛粪41-44份、麦饭石4-6份、白云石粉3-4份、改性凹凸棒土6-9份、脱硫石膏粉3-4份、海鲜壳粉5-8份、草木灰6-9份、红薯渣5-8份、发酵渣5-8份、香菇提取物1.5-2.5份、植物生长剂2-3份、氨基酸盐3-4份、氯化铁2-3份、磷酸二氢铵4-6份、过磷酸钙3-4份、微生物作用菌0.7-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颗粒13份、发酵牛粪42份、麦饭石5份、白云石粉3.5份、改性凹凸棒土8份、脱硫石膏粉3.5份、海鲜壳粉7份、草木灰7份、红薯渣6份、发酵渣7份、香菇提取物2份、植物生长剂2.5份、氨基酸盐3.5份、氯化铁2.5份、磷酸二氢铵5份、过磷酸钙3.5份、微生物作用菌0.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a1)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20-50毫米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0-15%的碎秸秆;
(a2)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得到粒度为150-200目的秸秆纤维
(a3)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100-120摄氏度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凹凸棒土为:
(b1)将凹凸棒土置于350-40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3小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液,浆液的固含量为30%;
(b2)向步骤(b1)中制得的混合浆液加入纳米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置入超声波分散机中分散10-15分钟后,喷雾干燥,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与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0:8-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剂为赤霉素、多效唑、吲哚丁酸和6-苄基氨基嘌呤按照质量比2:1:1:2混合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盐为甘氨酸盐、谷氨酸盐和色氨酸盐按照质量比2:2:1混合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作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盐沼盐杆菌按照质量比1:1:1混合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牛粪、红薯渣、发酵渣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00-150目筛;
(2)将麦饭石粉、白云石粉、改性凹凸棒土、脱硫石膏粉和海鲜壳粉混合送至球磨机中研磨,过50-100目筛;
(3)将步骤(1)的产物、步骤(2)的产物和其它剩余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50-20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下,振动25-30分钟后,置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CN201810610766.X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8558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0766.XA CN108558535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0766.XA CN108558535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8535A true CN108558535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5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0766.XA Withdrawn CN108558535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853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2551A (zh) * 2018-09-23 2018-11-27 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营养元有机碳骨架功能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0672A (zh) * 2018-09-23 2018-12-18 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绿色土壤修复方法
CN109988017A (zh) * 2019-04-11 2019-07-09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适于盐碱土壤玉米种植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230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秸秆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16199546A (zh) * 2023-03-15 2023-06-02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石斛和百香果套种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6660A (zh) * 2023-05-29 2023-08-18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材料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2551A (zh) * 2018-09-23 2018-11-27 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营养元有机碳骨架功能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0672A (zh) * 2018-09-23 2018-12-18 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绿色土壤修复方法
CN109988017A (zh) * 2019-04-11 2019-07-09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适于盐碱土壤玉米种植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017B (zh) * 2019-04-11 2022-04-0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适于盐碱土壤玉米种植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230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秸秆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16199546A (zh) * 2023-03-15 2023-06-02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石斛和百香果套种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99546B (zh) * 2023-03-15 2024-03-26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石斛和百香果套种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6660A (zh) * 2023-05-29 2023-08-18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材料
CN116606660B (zh) * 2023-05-29 2023-12-29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8535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146B (zh) 复控型长效缓释有机无机生物肥
CN102503661B (zh) 以沼渣和蚯蚓粪为主料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771B (zh) 猕猴桃专用复控缓释肥
CN107201233A (zh)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6711A (zh) 一种营养土
CN108440133A (zh) 一种土壤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419A (zh) 一种新型水稻专用肥
CN103819284A (zh) 一种复合农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187A (zh) 改良沙质盐碱地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4193A (zh) 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788A (zh) 一种促进壮苗形成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3149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524A (zh) 一种水稻专用有机底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8099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花生专用缓释肥及制备方法
CN109053280A (zh) 一种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7135A (zh) 一种利用夏威夷果壳/碧根果壳制备生物碳基缓释肥料的方法
CN102241536B (zh) 利用废弃资源生产长效复合肥的方法
CN104496638A (zh) 一种利用夏威夷果壳制备生物碳基缓释肥料的方法
CN107311739A (zh) 一种水稻有机复合肥料
CN103641583A (zh) 一种植物秸秆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655A (zh) 一种鸭粪制造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817A (zh) 能够增加土壤营养的有机复合肥
CN110452042A (zh) 一种改善土壤有机质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141A (zh) 微分子生物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