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4852A -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4852A
CN108544852A CN201810328960.9A CN201810328960A CN108544852A CN 108544852 A CN108544852 A CN 108544852A CN 201810328960 A CN201810328960 A CN 201810328960A CN 108544852 A CN108544852 A CN 108544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entry
isocon
outlet port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89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奇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289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44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44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48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包括墨水桶、油墨盒和底座,所述墨水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油墨盒也安装所述底座上;所述油墨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墨水桶上设有第一出墨口,所述第一出墨口通过墨水导管穿过所述通孔与转动导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转动导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出墨槽口;所述油墨盒中设有浮力板,所述浮力板与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的上表面设有墨水入口,所述墨水入口的弧度、大小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的弧度、大小相适配。上述加墨机构在加墨的过程中无需拆卸,操作简单,不易污染其它零部件,而且印刷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加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脚步也逼着快起来,传统的印刷机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印刷机在更换墨盒时,需要人工来操作,其操作非常复杂,且容易弄脏其它零部件,甚至损坏零部件。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包括墨水桶、油墨盒和底座,所述墨水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油墨盒安装所述底座上;所述油墨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墨水桶上设有第一出墨口,该第一出墨口通过墨水导管与转动导管的一端相连通,墨水导管与转动导管构成的管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转动导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出墨槽口;所述油墨盒中设有浮力板,所述浮力板与分流管固定连接;分流管 1241两端密封设置;套管与分流管转动套接,所述分流管的上表面设有墨水入口,所述墨水入口的弧度、大小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的弧度、大小相适配。
具体的,所述转动导管与所述套管之间固定套接。
具体的,所述油墨盒中设有印刷辊支架,印刷辊可活动安装在所述印刷辊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油墨盒中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位于所述浮力板和所述印刷辊之间且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油墨盒的底部不接触以形成一条通道。
具体的,所述墨水导管通过软管与所述转动导管连接。
具体的,所述墨水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墨槽口的弧度为90度。
具体的,所述分流管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出墨口,所述第三出墨口与所述墨水入口轴向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墨机构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行程开关、报警器和电源,行程开关、报警器和电源电性串行连接,所述行程开关置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分流管的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行程开关相对应的凸块;当所述凸块不受凸块的外力作用时,所述行程开关断开;当所述凸块受到凸块的外力作用并与行程开关相接触时,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器之间形成闭合电路,报警器报警。
优选的,所述行程开关和所述凸块的接触位置与所述墨水入口的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c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墨水桶的第二出墨槽口和分流管上的墨水入口的弧度来确定油墨盒中浮力板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当浮力板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墨水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相对错开,即无法加墨;当浮力板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墨水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完全对应,墨水依次通过第一出墨口、所述第二出墨槽口、所述墨水入口和第三出墨口进入油墨盒中;
当所述浮力板处于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之间时,墨水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部分对应使,墨水依次通过第一出墨口、所述第二出墨槽口、所述墨水入口和第三出墨口进入油墨盒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添加油墨时,无需拆卸印刷机的加墨机构,其操作简单,而且不会污染其它零部件;2)在印刷过程中可以根据用墨的速度来调节加墨的速度,从而使印刷的运作更加流畅,避免了墨水的过度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作为浮力板可以整个覆盖于墨水上方,防止墨水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加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浮力板处于最高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浮力板处于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浮力板处于最低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浮力板上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分别对应浮力板处于最高位置、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最低位置时,套管和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流管和套管接触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浮力板处于最低位置时,分流管和套管的接触面的剖视图;
图9为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1-墨水桶;111-安装座;112-桶盖;113-第一出墨口;12-油墨盒;121-通孔;122-墨水导管;123-转动导管;1231-套管;12311-第二出墨槽口;12312-行程开关;124-浮力板;1241-分流管;12411-墨水入口; 12412-第三出墨口;12413-凸块;125-印刷辊支架;126-印刷辊;127-隔板;128-软管;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包括墨水桶11、油墨盒12和底座13,墨水桶11通过安装座111安装在底座 13上,油墨盒12也安装底座13上;油墨盒12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21,墨水桶11上设有第一出墨口113,该第一出墨口113通过墨水导管122与转动导管123的一端相连通,墨水导管122与转动导管123构成的管路穿过上述通孔121。该转动导管123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套管1231,该套管1231 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出墨槽口12311;油墨盒12中设有浮力板124,浮力板124与分流管1241固定连接,分流管1241两端密封设置;该分流管1241 的上表面设有墨水入口12411,该墨水入口12411的弧度、大小与第二出墨槽口12311的弧度、大小相适配。套管1231与分流管1241转动套接。墨水入口12411的第二出墨槽口12311空间位置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添加油墨时,无需拆卸印刷机,其操作简单,而且不会污染其它零部件;2)在印刷过程中可以根据用墨的速度来调节加墨的速度,从而使印刷的运作更加流畅,避免了墨水的过度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转动导管123与套管1231之间固定套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1、2、3和4,油墨盒12中设有印刷辊支架125,印刷辊126可活动安装在上述印刷辊支架125上。
具体的,当工作时,印刷辊126绕着印刷辊支架125上固定点旋转,从而将需要印刷的东西印刷在纸上。
进一步地,油墨盒12中还设有隔板127,隔板127为位于浮力板124 和印刷辊126之间且隔板127的底部与油墨盒12的底部不接触以形成一条通道。这会使得印刷辊126运作更流畅,不受左侧加墨影响。
具体的,上述隔板127将油墨盒12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加墨区域,另一部分为印刷区域。当工作时,墨水从分流管1241流进油墨盒12中,在经过上述通道流入到印刷区域,提供墨水印刷。
可选地,墨水导管122通过软管128与转动导管123连接,从而使转动导管123转动,方便添加油墨到分流管1241中。软管128位于通孔121 处。墨水桶11中的墨水通过自身的重力从第一出墨口113流出,依次流入墨水导管122、软管128、转动导管123、套管1231中。
优选地,上述软管128为波纹软管,这样可以增加软管128的使用寿命,不易折坏,以致墨水从软管128的破损处流出,造成浪费。
可选地,墨水入口12411和第二出墨槽口12311的弧度为90度。
具体的,参见如图6的(c),当浮力板124处于最低位置时,墨水入口12411与第二出墨槽口12311完全对正,此时,墨水的流入量最大。参见图6的(a),当所述浮力板124处于最高位置时,墨水入口12411与第二出墨槽口12311完全错开,墨水无法进入到油墨盒12中。参见图6的(b), 当浮力板124处于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时,墨水入口12411与第二出墨槽口12311部分重合,墨水可以进入到油墨盒12中。
进一步地,参见图7,分流管1241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出墨口12412,该第三出墨口12412与墨水入口12411轴向错开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行程开关 12312、报警器和电源。
具体的,参见图8,行程开关12312置于上述套管1231上,分流管1241 的侧表面上设有与该行程开关12312相对应的凸块12413;当该凸块12413 不受外力作用时,行程开关12312断开;当凸块12413受到外力作用并与行程开关12312相接触时,电源与报警器之间形成闭合电路,报警器报警。此时,油墨盒12内的用墨量大于供墨量,可能的原因是用墨量异常或墨水桶内的墨水不足,报警器提醒工程师进行检查。
进一步地,报警器采用了蜂鸣器。
此外,行程开关12312和凸块12413的接触位置与墨水入口12411的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但非限制性地为2cm、3cm、4cm、5cm、6cm、7cm、8cm、9cm、 10cm、11cm、12cm或13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墨水桶11的第二出墨槽口12311和分流管1241上的墨水入口 12411的弧度来确定油墨盒12中浮力板124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当浮力板124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墨水入口12411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相对错开,即无法加墨;当浮力板124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墨水入口12411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完全对应,墨水依次通过第一出墨口113、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所述墨水入口12411和第三出墨口 12412进入油墨盒12中;
当所述浮力板124处于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之间时,所述墨水入口 12411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部分对应使墨水通过,墨水依次通过第一出墨口113、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所述墨水入口12411和第三出墨口 12412进入油墨盒12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包括墨水桶(11)、油墨盒(12)和底座(13),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桶(11)通过安装座(111)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油墨盒(12)安装所述底座(13)上;
所述油墨盒(12)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21),所述墨水桶(11)上设有第一出墨口(113),该第一出墨口(113)通过墨水导管(122)与转动导管(123)的一端相连通,墨水导管(122)与转动导管(123)构成的管路穿过所述通孔(121),所述转动导管(123)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套管(1231),所述套管(123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出墨槽口(12311);所述油墨盒(12)中设有浮力板(124),所述浮力板(124)与分流管(1241)固定连接;分流管(1241)两端密封设置;套管(1231)与分流管(1241)转动套接,所述分流管(1241)的上表面设有墨水入口(12411),所述墨水入口(12411)的弧度、大小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的弧度、大小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管(123)与所述套管(1231)之间固定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盒(12)中设有印刷辊支架(125),印刷辊(126)可活动安装在所述印刷辊支架(1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盒(12)中还设有隔板(127),所述隔板(127)为位于所述浮力板(124)和所述印刷辊(126)之间且所述隔板(127)的底部与所述油墨盒(12)的底部不接触以形成一条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导管(122)通过软管与所述转动导管(1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入口(12411)和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的弧度为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241)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出墨口(12412),所述第三出墨口(12412)与所述墨水入口(12411)轴向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墨机构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行程开关(12312)、报警器和电源,行程开关(12312)、报警器和电源电性串行连接,所述行程开关(12312)置于所述套管(1231)上,所述分流管(1241)的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行程开关(12312)相对应的凸块(12413);当所述凸块(12413)不受凸块(12413)的外力作用时,所述行程开关(12312)断开;当所述凸块(12413)受到凸块(12413)的外力作用并与行程开关(12413)相接触时,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器之间形成闭合电路,报警器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12312)和所述凸块(12413)的接触位置与所述墨水入口(12411)的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cm。
10.一种加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墨水桶(11)的第二出墨槽口(12311)和分流管(1241)上的墨水入口(12411)的弧度来确定油墨盒(12)中浮力板(124)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当浮力板(124)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墨水入口(12411)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相对错开,即无法加墨;当浮力板(124)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墨水入口(12411)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完全对应,墨水依次通过第一出墨口(113)、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所述墨水入口(12411)和第三出墨口(12412)进入油墨盒(12)中;
当所述浮力板(124)处于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之间时,墨水入口(12411)与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部分对应使,墨水依次通过第一出墨口(113)、所述第二出墨槽口(12311)、所述墨水入口(12411)和第三出墨口(12412)进入油墨盒(12)中。
CN201810328960.9A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Withdrawn CN108544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8960.9A CN108544852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8960.9A CN108544852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4852A true CN108544852A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1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8960.9A Withdrawn CN108544852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448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9556A (zh) * 2019-08-10 2019-12-06 安徽金辉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自动加墨装置
CN111016440A (zh) * 2019-11-22 2020-04-17 丁磊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持续供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9556A (zh) * 2019-08-10 2019-12-06 安徽金辉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自动加墨装置
CN110539556B (zh) * 2019-08-10 2021-12-31 安徽金辉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自动加墨装置
CN111016440A (zh) * 2019-11-22 2020-04-17 丁磊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持续供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1499Y (zh) 电解铜箔生产中阴极辊与阳极槽的密封装置
CN108544852A (zh) 一种自动加墨机构及其加墨方法
CN114405187A (zh) 一种工业废气高浓度酸雾净化塔
CN205395423U (zh) 一种凹印印刷的防飞墨结构
CN204451454U (zh) 一种平版胶印机免酒精润版液刮板式清洁供水装置
CN210251667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115074795B (zh) 一种阴极导电装置及电镀设备
CN201372214Y (zh) 一种废水刮油装置
CN206493692U (zh) 网纹辊防溅水溅墨结构
CN207172211U (zh) 一种玻璃钢管用切割装置
CN10550264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膜架
CN201604348U (zh) 一种用于纸箱印刷机上的自动补偿刮墨回收系统
CN202556872U (zh) 一种印刷机润版液循环系统
CN210559555U (zh) 一种节能的电气浮装置
FI953122A0 (fi) Laite veden puhdistamiseksi
CN111908592A (zh) 污水曝气池
CN2087006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式除垢装置
CN216074057U (zh) 一种电解铜箔液面监测装置
CN204451520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墨池升降装置
CN220919725U (zh) 一种薄膜刮刀挡板装置
CN204009356U (zh) 一种显影线的过滤装置
CN217404727U (zh) 具备过滤及回收功能的pcb显影设备
CN114803584B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玻璃治具的冷却输送装置
CN210491357U (zh) 一种黑孔药水防泡箱体结构
CN220224372U (zh) 一种新型电解铜箔生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