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9485B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9485B
CN108539485B CN201810288619.5A CN201810288619A CN108539485B CN 108539485 B CN108539485 B CN 108539485B CN 201810288619 A CN201810288619 A CN 201810288619A CN 108539485 B CN108539485 B CN 108539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hell
locking
installation shell
turn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86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9485A (zh
Inventor
张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mar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孟永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孟永江 filed Critical 孟永江
Priority to CN2018102886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9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9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9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包括:隐藏式充电接口,隐藏式充电接口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壳体,隐藏式充电接口与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安装壳体与电动汽车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包括: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触发装置、升降开合装置、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位于触发装置与升降开合装置之间,传动机构用于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将该触发力传递至升降开合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接口为隐藏式并且伴随着外力的触,实现伸出/收缩的切换,解决了现有充电接口容易集聚灰尘的问题,通过设置安装壳体,为后续的维护、更换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的新能源,这其中电力资源就是一个很好的绿色替代能源,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的增多,现有技术提供的充电接口多为固定设置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开放式显性接口,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容易集聚灰尘,从而造成与充电枪之间的接触不良现象;(2)与新能源汽车车体之间连接,为后续的维修带来不便;(3)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充电过程。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其包括:
一隐藏式充电接口,隐藏式充电接口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
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壳体,隐藏式充电接口与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安装壳体与电动汽车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包括:
一触发装置,触发装置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且触发装置可接收外部的驱动力;
一升降开合装置,升降开合装置活动的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升降开合装置可实现隐藏式充电接口在隐藏状态与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且位于触发装置与升降开合装置之间,传动机构用于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将该触发力传递至升降开合装置,升降开合装置利用该触发力实现隐藏式充电接口在隐藏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安装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矩形壳体,其中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位于电动汽车内部,安装壳体的开口端朝向电动汽车的外部,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于地面布置;安装壳体与电动汽车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沿安装壳体深度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触发组件、与充电枪匹配且用于接收充电枪触发力的触发推板、设置于触发组件与触发推板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安装壳体与触发组件之间且用于驱动触发组件沿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的密封端向开口端运动的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所述的触发组件包括沿安装壳体深度方向活动设置的触发块、止推块以及设置于触发块与止推块之间且可在锁紧状态以及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锁紧组件,其中在未受到外力触发的作用下,隐藏式充电接口的初始状态时,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触发块与止推块之间通过锁紧组件连为一体;
所述的升降开合装置包括与传动机构配合的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上的开合组件、安装于驱动机构上的充电插头;其中开合组件可接收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充电插头可接收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驱动组件、从动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主动驱动组件与从动驱动组件之间的伸出组件,主动驱动组件可通过传动机构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利用该触发力驱动伸出组件沿竖直方向向上/下做伸出/收缩运动,与此同时,主动驱动组件通过伸出组件驱动从动驱动组件运动,从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合组件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触发块、止推块均为条状矩形块,且触发块、止推块的长度方向均与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其中触发块与止推块平行间隔布置,上述的复位弹簧设置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触发块之间,所述的触发块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侧壁还设置有延伸方向平行于触发块长度方向的齿条,所述的止推块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端部设置有止推锯齿,其中止推锯齿与安装壳体密封端之间的距离等于齿条的长度;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触发块与止推块之间的锁紧元件以及设置于触发块与锁紧元件之间的锁紧弹簧,所述的锁紧元件包括呈水平布置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壳体深度方向的锁紧段、与锁紧段固结为一体且呈竖直向上延伸布置的驱动段,所述的锁紧弹簧设置于触发块与驱动段之间,所述的驱动段与锁紧段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触发块的顶面,锁紧弹簧一端与触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段的悬置端连接,锁紧段远离驱动段的端部延伸至止推块的顶部且在该端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布置的锁紧销,锁紧销可与开设于止推块顶部的锁紧凹槽匹配,所述的触发块上还设置有限制锁紧元件脱离触发块的限位杆,限位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位于驱动段的一侧,两限位杆之间的区域构成驱动段摆动的空间,初始状态时,所述的锁紧销位于锁紧凹槽内;上述的安装壳体内还安装有压推板,压推板可在触发块沿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的密封端运动的过程中驱动锁紧元件运动,并实现锁紧元件与止推块之间由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的切换;
所述的压推板为沿安装壳体深度方向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矩形板体,其中压推板的大面平行于地面布置,所述的压推板靠近安装壳体开口端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安装壳体密封端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当初始状态时,驱动段的悬置端与引导弧面的最高点滑动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内的驱动轴,其中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主动驱动组件还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驱动轴外部的斜齿轮二、转盘,其中斜齿轮二位于驱动轴靠近安装壳体开口端的端部,转盘位于驱动转轴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端部,所述的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驱动转轴轴向且水平滑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滑移块,所述的滑移块位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转盘一之间,上述的开合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滑移块上,所述的滑移块中还转动穿设有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连接轴,从动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滑移块之间且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支撑轴,其中支撑轴靠近滑移块的端部同轴固定套设有转盘二,所述的连接轴与转盘二之间设置有摆臂三,摆臂三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的端部,摆臂三的另一端铰接于转盘二上,其中摆臂三与转盘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三与转盘二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二上;
所述的伸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承接块,其中承接块位于滑移块与转盘一之间,所述的承接块与滑移块之间设置有摆臂二,摆臂二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承接块上,其中摆臂二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承接块与转盘二之间还设置有摆臂一,摆臂一一端与承接块铰接、另一端与转盘一铰接,其中摆臂一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摆臂一与转盘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一与转盘一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一上;
所述的伸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充电插头与承接块之间的升降臂,升降臂一端与承接块铰接、另一端与充电插头铰接,其中升降臂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升降臂与充电插头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的升降臂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L”形板,其中水平段的长度大于竖直段的长度,上述与承接块铰接的为升降臂的水平段,与充电插头铰接的为升降臂的竖直段;
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开合板,其中开合板与滑移块连接,开合板在滑移块的驱动下可实现周期性的闭合/打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触发装置设置有两个并且关于安装壳体的中心对称,相应的,上述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两块形状结构完全相同且水平布置的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所述的第一开合板与其中一个滑移块连接,第二开合板与另一个滑移块连接,且随着两滑移块的运动,第二开合板与第二开合板同步运动并实现周期性的闭合/打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为隐藏式并且伴随着充电枪的插入/拔出,可实现伸出/收缩的切换,解决了现有充电接口容易集聚灰尘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安装壳体,从而为后续的维护、更换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电枪与隐藏式充电接口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安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壳体、开合组件、压合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隐藏式充电接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隐藏式充电接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充电插头处于隐藏状态时,触发组件、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开合组件以及充电插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充电插头处于隐藏状态时,触发组件、传动机构、驱动机构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充电插头处于隐藏状态时,驱动机构、开合组件以及充电插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4为为充电插头处于隐藏状态时,驱动机构、开合组件以及充电插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隐藏式充电接口随着充电枪的插入,充电插头伸出的示意图。
图16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时但未与充电枪接通时,触发组件、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开合组件以及充电插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7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时但未与充电枪接通时,触发组件、传动机构、驱动机构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8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时但未与充电枪接通时,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时但未与充电枪接通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并与充电枪接通时,充电枪与隐藏式充电接口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21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并与充电枪接通时,触发组件、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开合组件以及充电插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22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并与充电枪接通时,触发组件、传动机构、驱动机构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23为充电插头处于伸出状态并与充电枪接通时,触发组件与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充电枪;110、插入段;120握持段;130、支撑段;
200、安装壳体;210、压推板;220、滑轨;230、导轨;240、导杆;250、支撑板;251、滑移导轨;252、避让孔;260、导柱;270、夹槽;280、压合板;
300、触发装置;310、触发推板;311、弧形滑槽;320、连接板;330、触发组件;331、触发块;331a、齿条;331b、滑槽;332、止推块;332a、止推锯齿;332b、锁紧凹槽;332c、导槽;333、锁紧元件;334、锁紧弹簧;340、复位弹簧;
400、传动机构;410、转轴;420、驱动齿轮;430、斜齿轮一;
500、升降开合装置;510、驱动机构;511、驱动轴;512、斜齿轮二;513、转盘一;513a、摆臂一;514、承接块;514a、导向孔;515、升降臂;516、摆臂二;517、滑移块;518、转盘二;518a、摆臂三;519、支撑轴;520、开合组件;521、第二弧形凹槽;522、伸出槽口;530、充电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隐藏式充电系统,其包括:一隐藏式充电接口,隐藏式充电接口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一充电枪100,充电枪100与隐藏式充电接口构成插接配合,其中当充电枪100未插入隐藏式充电接口内时,隐藏式充电接口处于隐藏状态,当充电枪100插入隐藏式充电接口时,隐藏式充电接口由隐藏状态向伸出状态切换并最终与充电枪100接通,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
为了便于隐藏式充电接口的拆装以及其后续的维护、保养、更换,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壳体200,具体地,隐藏式充电接口与安装壳体200可拆卸连接,安装壳体200与电动汽车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包括:一触发装置300,触发装置300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且触发装置300可接收充电枪100的驱动力;一升降开合装置500,升降开合装置500活动的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升降开合装置500可实现隐藏式充电接口在隐藏状态与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一传动机构400,传动机构400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且位于触发装置300与升降开合装置500之间,传动机构400用于接收触发装置300的触发力并将该触发力传递至升降开合装置500,升降开合装置500利用该触发力实现隐藏式充电接口在隐藏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如图3所示,所述的安装壳体20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矩形壳体,其中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位于电动汽车内部,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朝向电动汽车的外部,作为优选的,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平行于地面布置;为了便于拆卸,安装壳体200与电动汽车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具体地,安装壳体200与电动汽车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同时为了不影响汽车的美观,安装壳体200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位于电动汽车内部。
如图8、9所示,所述的触发装置300包括沿安装壳体200深度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的触发组件330、与充电枪100匹配且用于接收充电枪100触发力的触发推板310、设置于触发组件330与触发推板310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板320以及设置于安装壳体200与触发组件330之间且用于驱动触发组件330沿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向开口端运动的驱动件,优选的,这里的驱动件为弹性件,更为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340;充电枪100在插入隐藏式充电接口的过程中与触发推板310接触并通过连接板320推动触发组件330克服复位弹簧340的弹性力同步运动。
所述的触发组件330包括沿安装壳体200深度方向活动设置的触发块331、止推块332以及设置于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且可在锁紧状态以及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锁紧组件,其中在充电枪100未插入隐藏式充电接口的初始状态时,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通过锁紧组件连为一体。
更为具体地,所述的触发块331、止推块332均为条状矩形块,且触发块331、止推块332的长度方向均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平行,其中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平行间隔布置,上述的复位弹簧340设置于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与触发块331之间,所述的触发块331靠近安装壳体200密封端的侧壁还设置有延伸方向平行于触发块331长度方向的齿条331a,所述的止推块332靠近安装壳体200密封端的端部设置有止推锯齿332a,其中止推锯齿332a与安装壳体200密封端之间的距离等于齿条331a的长度。
所述的触发块331上还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滑槽331b,上述的安装壳体200内设置有沿安装壳体200深度方向布置且与滑槽331b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导轨230,优选的,所述的导轨230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平行且靠近地面的壁部,所述的滑槽331b开设于触发块331的底部,同理,止推块332上也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导槽332c,上述的安装壳体200内设置有沿安装壳体200深度方向布置且与导槽332c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轨220,优选的,所述的滑轨220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平行且靠近地面的壁部,所述的导槽332c开设于止推块332的底部。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的锁紧元件333以及设置于触发块331与锁紧元件333之间的锁紧弹簧334,具体的,所述的锁紧元件333包括呈水平布置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壳体200深度方向的锁紧段、与锁紧段固结为一体且呈竖直向上延伸布置的驱动段,所述的锁紧弹簧334设置于触发块331与驱动段之间,具体的,所述的驱动段与锁紧段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触发块331的顶面,锁紧弹簧334一端与触发块3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段的悬置端连接,锁紧段远离驱动段的端部延伸至止推块332的顶部且在该端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布置的锁紧销,锁紧销可与开设于止推块332顶部的锁紧凹槽332b匹配,所述的触发块331上还设置有限制锁紧元件333脱离触发块331的限位杆,优选的,限位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位于驱动段的一侧,两限位杆之间的区域构成驱动段摆动的空间,初始状态时,所述的锁紧销位于锁紧凹槽内;上述的安装壳体200内还安装有压推板210,压推板210可在触发块331沿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运动的过程中驱动锁紧元件333运动,并实现锁紧元件333与止推块332之间由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的切换。
更为具体地,所述的压推板210为沿安装壳体200深度方向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的矩形板体,其中压推板210的大面平行于地面布置,所述的压推板210靠近安装壳体200开口端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安装壳体200密封端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当初始状态时,驱动段的悬置端与引导弧面的最高点滑动接触。
如图11所示,所述的升降开合装置500包括与传动机构400配合的驱动机构510、设置于驱动机构510上的开合组件520、安装于驱动机构510上的充电插头530;其中开合组件520可接收驱动机构510的驱动并实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充电插头530可接收驱动机构510的驱动并实现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切换。
如图10所示,所述的驱动机构510包括主动驱动组件、从动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主动驱动组件与从动驱动组件之间的伸出组件,主动驱动组件可通过传动机构400接收触发装置300的触发力,并利用该触发力驱动伸出组件沿竖直方向向上/下做伸出/收缩运动,与此同时,主动驱动组件通过伸出组件驱动从动驱动组件运动,从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合组件520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 所述的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200内的驱动轴511,其中驱动轴51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平行;主动驱动组件还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驱动轴511外部的斜齿轮二512、转盘513,其中斜齿轮二512位于驱动轴511靠近安装壳体200开口端的端部,转盘513位于驱动转轴511靠近安装壳体200密封端的端部,所述的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驱动转轴511轴向且水平滑动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的滑移块517,所述的滑移块517位于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与转盘一513之间,上述的开合组件520可拆卸的安装于滑移块517上,所述的滑移块517中还转动穿设有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连接轴,从动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与滑移块517之间且与驱动轴511共轴线布置的支撑轴519,其中支撑轴519靠近滑移块517的端部同轴固定套设有转盘二518,所述的连接轴与转盘二518之间设置有摆臂三518a,摆臂三518a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518的端部,摆臂三518a的另一端铰接于转盘二518上,其中摆臂三518a与转盘二518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三518a与转盘二518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二518上。
更为具体地,所述的安装壳体200内设置有导向滑移块517沿垂直于驱动轴511轴线方向水平运动的支撑板250,优选的,支撑板250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平行且靠近地面的壁部上,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与滑移块517沿垂直于驱动轴511轴线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移导轨251,同时,为了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干涉,支撑板250上还开设有用于复位弹簧穿过的避让孔252。
所述的伸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的承接块514,其中承接块514位于滑移块517与转盘一513之间,所述的承接块514与滑移块517之间设置有摆臂二516,摆臂二516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513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承接块514上,其中摆臂二516与承接块514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承接块514与转盘二513之间还设置有摆臂一513a,摆臂一513a一端与承接块514铰接、另一端与转盘一513铰接,其中摆臂一513a与承接块514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平行,摆臂一513a与转盘一513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一513a与转盘一513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一513上。
更为具体地,上述的安装壳体200内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布置的导杆240,所述的承接块514上开设有与导杆240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导向孔514a,优选的,为了避免承接块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所述的导杆240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根,相应的,导向孔514a对应开设有两个。
所述的伸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充电插头530与承接块514之间的升降臂515,升降臂515一端与承接块514铰接、另一端与充电插头铰接,其中升降臂515与承接块514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平行,升降臂515与充电插头530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平行,具体的,所述的升降臂515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L”形板,其中水平段的长度大于竖直段的长度,上述与承接块514铰接的为升降臂515的水平段,与充电插头530铰接的为升降臂515的竖直段。
所述的传动机构400包括竖直转动设置于安装壳体200内的转轴410、同轴固定套设于转轴410外部且与斜齿轮二512匹配啮合的斜齿轮一430、同轴固定套设于转轴410外部且与齿条331a匹配啮合的驱动齿轮420,其中通过斜齿轮一430与斜齿轮二512的啮合传动将转轴410在竖直方向的转动转换为驱动轴511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
所述的充电插头530包括矩形控制板、设置于矩形控制板上的导电棒,具体的,所述的矩形控制板的大面垂直于地面且矩形控制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上述的升降臂515铰接于矩形控制板上,优选的,升降臂515与矩形控制板之间的铰接点位于矩形控制板长度方向上的中点,其意义在于,使得充电插头530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均衡避免出现卡死的现象。
所述的开合组件520包括水平布置的开合板,其中开合板与滑移块517连接,所述的开合板在滑移块517的驱动下可实现周期性的闭合/打开。
更为具体地,所述的开合组件520上开设有与上述矩形控制板对应匹配的伸出槽口522,为了避免充电插头530在伸出过程中,导电棒与开合组件520之间出现干涉现象,所述的开合组件520上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弧形避让凹槽521,所述的安装壳体200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开合组件520的限位构件,具体的,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设置有导向第一开合板沿垂直于驱动轴轴向在水平面内运动的夹槽270。
所述的触发推板310包括呈竖直布置且与连接板320连接的推动板以及与推动板固结为一体且呈水平布置的矩形引导板,所述的矩形引导板上设置有与上述弧形避让凹槽521匹配且顺延布置的弧形滑槽311,弧形滑槽3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支撑腹板,且当开合组件520打开到最大时,所述的支撑腹板仍然位于开合组件520上。
如图5所示,所述的充电枪100包括用于与隐藏式充电接口构成插接配合的锁紧段110、用于用户把持的握持段120以及设置于锁紧段110与握持段120之间的支撑段130,所述的锁紧段110与支撑段130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为了便于充电枪100的插接,优选地,所述的握持段120与支撑段130之间的最小夹角范围为:100°-120°,更为优选地为110°。
为了提高本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触发装置300设置有两个并且关于安装壳体200的中心对称,相应的,上述的传动机构400、驱动机构510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开合组件520包括两块形状结构完全相同且水平布置的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所述的第一开合板与其中一个滑移块517连接,第二开合板与另一个滑移块517连接,随着两滑移块517的运动,第一开合板与第二开合板同步运动并实现周期性的闭合/打开。
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户需要充电时,用户将充电枪100的锁紧段110与弧形避让凹槽521匹配,并沿着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对充电枪100施加压力,充电枪100上的限位台阶与推动板接触,并推动触发推板310沿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运动,其中与推动板固结为一体的连接板320同步运动,连接板320推动触发块331克服复位弹簧340的弹性力沿导轨230同步滑动,同时,止推块332在锁紧元件333的驱动下沿滑轨220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设置于触发块331上的齿条331a与驱动齿轮420匹配啮合,并驱使驱动齿轮420顺时针转动,驱动齿轮420通过转轴410驱动斜齿轮一430同步转动,斜齿轮一430与斜齿轮二512匹配啮合,斜齿轮二512通过驱动轴511驱动转盘一513转动,转盘一513通过摆臂一513a驱动承接块514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同时,承接块514通过摆臂二516驱动滑移块517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先朝向远离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随后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随着滑移块517的运动先朝向相互远离运动,随后朝向相互靠近运动,且当充电插头530完全伸出时,滑移块517驱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重新闭合,此时,设置于止推块332上的止推锯齿332a与驱动齿轮420啮合并且在压推板210的驱动下,设置于锁紧元件上的锁紧销与锁紧凹槽332b脱离配合,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的锁定解除,止推块332在驱动齿轮420的限制下停止运动,此时,驱动齿轮420与齿条331a脱离啮合,继续对充电枪100施加压力,触发推板310继续沿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运动,连接板320推动触发块331克服复位弹簧340的弹性力沿导轨230同步滑动,直至充电枪100与导电棒构成插接配合时,充电枪100自动与充电插头530锁定;
充电完成后,操作人员沿着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对充电枪100施加拉力,充电枪100与充电插头530之间的锁定解除,此时,可将充电枪100从车上取下,复位弹簧340释放弹性力并推动触发推板310沿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运动,触发块331同步运动,触发块在运动过程中,压推板210对锁紧元件333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使得设置于锁紧元件333上的锁紧销与锁紧凹槽332b恢复配合,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恢复锁定,设置于触发块331上的齿条331a与驱动齿轮420匹配啮合,并驱使驱动齿轮420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420通过转轴410驱动斜齿轮一430同步转动,斜齿轮一430与斜齿轮二512匹配啮合,斜齿轮二512通过驱动轴511驱动转盘一513转动,转盘一513通过摆臂一513a驱动承接块514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同时,承接块514通过摆臂二516驱动滑移块517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先朝向远离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随后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随着滑移块517的运动先朝向相互远离运动,随后朝向相互靠近运动,且当充电插头530完全收缩时,滑移块517驱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重新闭合。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安全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触发阶段;
S1:用户将充电枪100的锁紧段110与弧形避让凹槽521匹配,并沿着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对充电枪100施加压力,充电枪100上的限位台阶与推动板接触,并推动触发推板310沿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运动,其中与推动板固结为一体的的连接板320同步运动,连接板320推动触发块331克服复位弹簧340的弹性力沿导轨230同步滑动,同时,止推块332在锁紧元件333的驱动下沿滑轨220同步运动;
(二)伸出阶段;
S2:在上述步骤S1中,设置于触发块331上的齿条331a与驱动齿轮420匹配啮合,并驱使驱动齿轮420顺时针转动,驱动齿轮420通过转轴410驱动斜齿轮一430同步转动,斜齿轮一430与斜齿轮二512匹配啮合,斜齿轮二512通过驱动轴511驱动转盘一513转动,转盘一513通过摆臂一513a驱动承接块514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同时,承接块514通过摆臂二516驱动滑移块517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先朝向远离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随后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随着滑移块517的运动先朝向相互远离运动,随后朝向相互靠近运动,且当充电插头530完全伸出时,滑移块517驱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重新闭合,此时,设置于止推块332上的止推锯齿332a与驱动齿轮420啮合并且在压推板210的驱动下,设置于锁紧元件上的锁紧销与锁紧凹槽332b脱离配合,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的锁定解除,止推块332在驱动齿轮420的限制下停止运动,此时,驱动齿轮420与齿条331a脱离啮合;
S3:继续对充电枪100施加压力,触发推板310继续沿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运动,连接板320推动触发块331克服复位弹簧340的弹性力沿导轨230同步滑动,直至充电枪100与导电棒构成插接配合时,充电枪100自动与充电插头530锁定;
(三)收缩阶段;
S4:充电完成后,操作人员沿着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对充电枪100施加拉力,充电枪100与充电插头530之间的锁定解除,此时,可将充电枪100从车上取下,复位弹簧340释放弹性力并推动触发推板310沿平行于安装壳体200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200的密封端向安装壳体200的开口端运动,触发块331同步运动,触发块331在运动过程中,压推板210对锁紧元件333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使得设置于锁紧元件333上的锁紧销与锁紧凹槽332b恢复配合,触发块331与止推块332之间恢复锁定,设置于触发块331上的齿条331a与驱动齿轮420匹配啮合,并驱使驱动齿轮420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420通过转轴410驱动斜齿轮一430同步转动,斜齿轮一430与斜齿轮二512匹配啮合,斜齿轮二512通过驱动轴511驱动转盘一513转动,转盘一513通过摆臂一513a驱动承接块514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同时,承接块514通过摆臂二516驱动滑移块517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先朝向远离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随后沿垂直于驱动轴5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安装壳体200中心运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随着滑移块517的运动先朝向相互远离运动,随后朝向相互靠近运动,且当充电插头530完全收缩时,滑移块517驱动第一开合板、第二开合板重新闭合。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隐藏式充电接口,隐藏式充电接口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
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壳体,隐藏式充电接口与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安装壳体与电动汽车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隐藏式充电接口包括:
一触发装置,触发装置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且触发装置可接收外部的驱动力;
一升降开合装置,升降开合装置活动的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升降开合装置可实现隐藏式充电接口在隐藏状态与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且位于触发装置与升降开合装置之间,传动机构用于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将该触发力传递至升降开合装置,升降开合装置利用该触发力实现隐藏式充电接口在隐藏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安装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矩形壳体,其中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位于电动汽车内部,安装壳体的开口端朝向电动汽车的外部,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于地面布置;安装壳体与电动汽车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沿安装壳体深度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触发组件、与充电枪匹配且用于接收充电枪触发力的触发推板、设置于触发组件与触发推板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安装壳体与触发组件之间且用于驱动触发组件沿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的密封端向开口端运动的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所述的触发组件包括沿安装壳体深度方向活动设置的触发块、止推块以及设置于触发块与止推块之间且可在锁紧状态以及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锁紧组件,其中在未受到外力触发的作用下,隐藏式充电接口的初始状态时,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触发块与止推块之间通过锁紧组件连为一体;
所述的升降开合装置包括与传动机构配合的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上的开合组件、安装于驱动机构上的充电插头;其中开合组件可接收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充电插头可接收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实现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切换;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驱动组件、从动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主动驱动组件与从动驱动组件之间的伸出组件,主动驱动组件可通过传动机构接收触发装置的触发力,并利用该触发力驱动伸出组件沿竖直方向向上/下做伸出/收缩运动,与此同时,主动驱动组件通过伸出组件驱动从动驱动组件运动,从动驱动组件驱动开合组件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块、止推块均为条状矩形块,且触发块、止推块的长度方向均与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其中触发块与止推块平行间隔布置,上述的复位弹簧设置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触发块之间,所述的触发块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侧壁还设置有延伸方向平行于触发块长度方向的齿条,所述的止推块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端部设置有止推锯齿,其中止推锯齿与安装壳体密封端之间的距离等于齿条的长度;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触发块与止推块之间的锁紧元件以及设置于触发块与锁紧元件之间的锁紧弹簧,所述的锁紧元件包括呈水平布置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壳体深度方向的锁紧段、与锁紧段固结为一体且呈竖直向上延伸布置的驱动段,所述的锁紧弹簧设置于触发块与驱动段之间,所述的驱动段与锁紧段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触发块的顶面,锁紧弹簧一端与触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段的悬置端连接,锁紧段远离驱动段的端部延伸至止推块的顶部且在该端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布置的锁紧销,锁紧销可与开设于止推块顶部的锁紧凹槽匹配,所述的触发块上还设置有限制锁紧元件脱离触发块的限位杆,限位杆设置有两根并且驱动段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杆,两限位杆之间的区域构成驱动段摆动的空间,初始状态时,所述的锁紧销位于锁紧凹槽内;上述的安装壳体内还安装有压推板,压推板可在触发块沿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由安装壳体的开口端向安装壳体的密封端运动的过程中驱动锁紧元件运动,并实现锁紧元件与止推块之间由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的切换;
所述的压推板为沿安装壳体深度方向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矩形板体,其中压推板的大面平行于地面布置,所述的压推板靠近安装壳体开口端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安装壳体密封端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当初始状态时,驱动段的悬置端与引导弧面的最高点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内的驱动轴,其中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壳体的深度方向平行;主动驱动组件还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驱动轴外部的斜齿轮二、转盘,其中斜齿轮二位于驱动轴靠近安装壳体开口端的端部,转盘位于驱动转轴靠近安装壳体密封端的端部,所述的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沿垂直于驱动转轴轴向且水平滑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滑移块,所述的滑移块位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转盘一之间,上述的开合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滑移块上,所述的滑移块中还转动穿设有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连接轴,从动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穿设于安装壳体的密封端与滑移块之间且与驱动轴共轴线布置的支撑轴,其中支撑轴靠近滑移块的端部同轴固定套设有转盘二,所述的连接轴与转盘二之间设置有摆臂三,摆臂三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的端部,摆臂三的另一端铰接于转盘二上,其中摆臂三与转盘二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三与转盘二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二上;
所述的伸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安装壳体内的承接块,其中承接块位于滑移块与转盘一之间,所述的承接块与滑移块之间设置有摆臂二,摆臂二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轴靠近转盘二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承接块上,其中摆臂二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承接块与转盘二之间还设置有摆臂一,摆臂一一端与承接块铰接、另一端与转盘一铰接,其中摆臂一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摆臂一与转盘一之间的铰接轴芯线平行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且摆臂一与转盘一之间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转盘一上;
所述的伸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充电插头与承接块之间的升降臂,升降臂一端与承接块铰接、另一端与充电插头铰接,其中升降臂与承接块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升降臂与充电插头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的升降臂为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L”形板,其中水平段的长度大于竖直段的长度,上述与承接块铰接的为升降臂的水平段,与充电插头铰接的为升降臂的竖直段;
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开合板,其中开合板与滑移块连接,开合板在滑移块的驱动下可实现周期性的闭合/打开。
CN201810288619.5A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Active CN108539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8619.5A CN108539485B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8619.5A CN108539485B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485A CN108539485A (zh) 2018-09-14
CN108539485B true CN108539485B (zh) 2019-08-16

Family

ID=63482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8619.5A Active CN108539485B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94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10915B1 (ko) * 2019-04-22 2019-08-14 캄텍주식회사 전기차 충전 플러그 락킹 액츄에이터
CN113223236B (zh) * 2021-05-06 2023-08-01 维屿(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充电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61397U (zh) * 2015-01-26 2015-05-27 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JP2015133175A (ja) * 2014-01-09 2015-07-23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充電コネクタホルダ
CN204794178U (zh) * 2015-06-18 2015-11-18 浙江硕维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摇摆式自锁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6148741U (zh) * 2016-11-14 2017-05-03 深圳市奥昇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作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锁止装置的启动机构及其装置
CN107310406A (zh) * 2017-03-28 2017-11-03 深圳市海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33175A (ja) * 2014-01-09 2015-07-23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充電コネクタホルダ
CN204361397U (zh) * 2015-01-26 2015-05-27 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04794178U (zh) * 2015-06-18 2015-11-18 浙江硕维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摇摆式自锁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6148741U (zh) * 2016-11-14 2017-05-03 深圳市奥昇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作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锁止装置的启动机构及其装置
CN107310406A (zh) * 2017-03-28 2017-11-03 深圳市海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485A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6983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安全充电方法
CN108539485B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安全充电的收纳式连接设备
CN108493652B (zh) 一种旋转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8515858B (zh) 多级防护环境下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CN108429074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斜接式触发机构
CN10851196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旋转接通方法
CN108656984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升降机构
CN108621827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隐藏式充电系统
CN108767559A (zh) 一种自动对接锁定式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CN108327571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自收式充电桩
CN108372793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保护装置
CN110310852A (zh) 一种灭弧室触头压簧装配工艺及装配工装
CN203515020U (zh) 一种新型抗爆门用逃生推杠联动锁装置
CN10845444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对开接通方法
CN20721479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真空烘箱密封门机构
CN108461990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快充接口的锁紧机构
CN108407643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快充的安全防护系统
CN108718024B (zh) 一种自动对接复位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202140417U (zh) 一种可自动缓慢开启或关闭的铰链结构
CN108437819B (zh) 便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的机械耦合式充电系统
CN107785190A (zh) 一种电磁通断装置及矿用馈电开关
CN10852824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安全充电方法
CN108493653B (zh)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的电力对接系统
CN204543760U (zh) 滤芯安装结构、净化装置及饮水机
CN214228626U (zh) 井下掘进设备用电控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8

Address after: 311811 No. 12 Xinchohu Village, Fengqiao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eng Yongjiang

Address before: 230009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3 Tunxi Road,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G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201799 room 510-523, Lai Ga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510-523.

Patentee after: Weimar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11 No. 12 Xinchohu Village, Fengqiao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ng Yong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