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1266A -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1266A
CN108511266A CN201810205906.5A CN201810205906A CN108511266A CN 108511266 A CN108511266 A CN 108511266A CN 201810205906 A CN201810205906 A CN 201810205906A CN 108511266 A CN108511266 A CN 108511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apacitance
resistance
voltag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59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1266B (zh
Inventor
陈乐萌
薛星星
李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ngmei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ngmei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ngmei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ngmei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2059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1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1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1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1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1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47/0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 H01H47/325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switching regul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2047/025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with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thermal influences, e.g. change in resistivity of the coil or being adapted to high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稳压电源电路、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控制回路、PWM驱动电路、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和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继电器御铁的位置;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用于确保继电器御铁快速释放。本发明的节能控制电路可以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同时可以避免继电器故障,延长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对工作环境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如在震动冲击试验中需要承受持续10ms以上、加速度峰值为200m/s的考验,同时保证触点不脱离。为了增强产品的可靠性,需要增大线圈的匝数,使得继电器的御铁需要克服较大的反作用力,来完成吸合,同时又能在震动和冲击环境下可靠的吸合,在理想的情况下,要克服机械反力使触点吸合,而且更为快速的吸合,对减小触点黏连和提高触点寿命也有一定的作用。此过程中,由于线圈匝数的增多,导致其电力消耗也较多,因此,如何在确保继电器御铁快速吸合的前提下,节省线圈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稳压电源电路,该稳压电源电路的一端与输入正极VIN+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负极VOUT-连接;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包括与输入正极VIN+连接的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连接的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控制回路,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分别连接;斩波降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入正极VIN+与所述控制回路之间,用于检测继电器御铁的位置;以及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与输出负极VOUT-之间,用于确保继电器御铁快速释放。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的双向瞬态二极管D3和设置在输入正极VIN+与输入电压采样电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1。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稳压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级管D1与所述稳压器U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至稳压器U1的调节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至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微处理器U2、第五电阻R5、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均接入所述微处理器U2的P5端口,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4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0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
作为优选,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电感L1以及第十一电阻R1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1端口,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二极管D4、第十五电阻R1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至所述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均并联在所述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御铁位置检测器U3和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电源端接电源VCC,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八电容C8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所述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2端。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输出负极VOU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输入保护电路确保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同时采用稳压电源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
2、采用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配合,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又由于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存在,可以在输入端的电压在0.2秒内出现电压跌落现象时,对其进行电压跌落处理,避免容易引起继电器故障,从而可以延长继电器主触点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到御铁的状态,进而控制在触点吸合时的吸合电流来实现快速吸合,并且减小保持过程中的保持电流,达到降低线圈发热、节约能量、保证性能的目的;
4、本发明采用微处理器实行程序控制,可以有效消除温漂和时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输入电压的缓慢上升或快速上升(阶跃供电方式),均能保证继电器的有效吸合和工作,提高了节能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中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对应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中输入电压跌落时输出电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设置在直流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用于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该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稳压电源电路、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控制回路、斩波降压电路、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和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为方便描述,定义本实施例中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两个端口分别为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输出端的两个端口分别为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
具体地,输入保护电路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用于保护电路的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同时用于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极性接反时进行有效保护。所述稳压电源电路一端与输入正极VIN+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负极VOUT-连接,用于为本发明的节能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包括与输入正极VIN+连接的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连接的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所述控制回路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分别连接,用于对所述节能控制电路实行程序控制,所述斩波降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即为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入正极VIN+与所述控制回路之间,用于检测继电器御铁的位置;所述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与输出负极VOUT-之间,用于确保继电器御铁快速释放。
请重点参照图1,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的双向瞬态二极管D3和设置在输入正极VIN+与输入电压采样电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1。其中,双向瞬态二极管D3的击穿电压为36V,可以保护节能控制电路中的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所述第一二极管D1用于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极性接反时进行有效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稳压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级管D1与所述稳压器U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至稳压器U1的调节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至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另一端接地。具体地,所述稳压电源电路用于为节能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其稳压电压的数值由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确定。例如,本实施中,输入电压范围为4.5Vdc~36Vdc,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为3.2Vdc~3.3Vdc,则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计算公式为Vo=1.25×(1+R1/R2)×(0.00005×R1),其中Vo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
继续参照图1,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微处理器U2、第五电阻R5、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均接入所述微处理器U2的P5端口,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具体地,所述微处理器U2用于对节能控制电路进行程序控制,其控制规则如图2和图3的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对应时序图所示。即,所述控制回路通过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进行输入电压采样,通过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进行输出电压采样,并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采样结果,发出相应指令。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4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0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具体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用于对节能控制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传递给所述为微处理器U2,由微处理器U2对输入电压与目标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将输出电压与目标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程序控制。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的测量范围均为:0Vdc-36Vdc。
作为优选,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电感L1以及第十一电阻R1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1端口,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具体地,当继电器线圈需要进入到工作状态时,所述微处理器U2向所述PWM驱动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使得PWM驱动电路发出脉冲信号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斩波频率在10-30KHz之间。其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二极管D4、第十五电阻R1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至所述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均并联在所述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之间。具体地,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可以对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和稳压,使输出电压VOUT数值范围保持在3.3Vdc~3.7Vdc。即,当输入电压出现电压跌落现象时,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进行输入电压跌落处理,确保输出电压稳定,从而可以避免直流继电器发生故障,能够有效延长继电器主触点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御铁位置检测器U3和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电源端接电源VCC,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八电容C8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所述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2端。具体地,所述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通过御铁位置检测器U3获取御铁的位置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回路中的微处理器U2,微处理器U2根据御铁的位置信息发出指令。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输出负极VOUT-。具体地,由于继电器线圈的电感作用存在续流现象,在继电器释放过成中,容易导致御铁释放延迟,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可以确保继电器御铁的快速释放。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与直流继电器的吸合释放过程有关,并且此过程中,控制回路通过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获取输入电压、通过输出电压采用电路获取输出电压,并结合从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获取的信息,控制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动作,从而实现对继电器线圈的节能控制,具体如下:
上电吸合过程:当输入电压VIN大于等于7Vdc时,即t1时刻,输出电压VOUT开始输出;至t2时刻,输出电压VOUT必须大于或等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吸合电压,t1至t2的时间必须小于10毫秒;t2至t3的时间为100毫秒;为确保继电器吸合,t3至t4的时间由用户要求确定,常规不大于100毫秒,即t2至t4的时间小于200毫秒。
吸合保持过程:当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到御铁吸合后,进入吸合保持状态,其中,t4至t5为继电器吸合工作时间,此时输入电压VIN为4.5Vdc–36Vdc,输出电压VOUT为3.5Vdc,偏差+0.2至-0.2Vdc。
失电释放过程:当输入电压VIN小于4.5Vdc时,输出电压VOUT为0Vdc,由于继电器线圈的电感作用存在续流现象,导致御铁释放延迟,此时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工作,确保继电器御铁的快速释放,t5至t6的时间确保小于10毫秒。如图六继电器线圈释放过程实测图所示。
输入电压跌落处理过程:当输入电压VIN小于4.5Vdc,但不低于3.5Vdc,t7至t8区间内,再回升至大于7Vdc时,输出电压的动作将根据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的信号确定,立刻将输出电压VOUT输出,并持续保持100毫秒,然后进入稳压输出状态。如图二时序图所示。
当然,在有电压输出的任何时刻,如检测到继电器线圈有短路现象,均能有效的立即关闭输出,能确保电路安全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输入保护电路确保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同时采用稳压电源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
2、采用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配合,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又由于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存在,可以在输入端的电压在0.2秒内出现电压跌落现象时,对其进行电压跌落处理,避免容易引起继电器故障,从而可以延长继电器主触点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到御铁的状态,进而控制在触点吸合时的吸合电流来实现快速吸合,并且减小保持过程中的保持电流,达到降低线圈发热、节约能量、保证性能的目的;
4、本发明采用微处理器实行程序控制,可以有效消除温漂和时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输入电压的缓慢上升或快速上升(阶跃供电方式),均能保证继电器的有效吸合和工作,提高了节能控制的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保护电路,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
稳压电源电路,该稳压电源电路的一端与输入正极VIN+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负极VOUT-连接;
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包括与输入正极VIN+连接的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连接的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控制回路,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分别连接;
斩波降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入正极VIN+与所述控制回路之间,用于检测继电器御铁的位置;
以及
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与输出负极VOUT-之间,用于确保继电器御铁快速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的双向瞬态二极管D3和设置在输入正极VIN+与输入电压采样电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稳压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级管D1与所述稳压器U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至稳压器U1的调节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至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微处理器U2、第五电阻R5、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均接入所述微处理器U2的P5端口,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4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0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电感L1以及第十一电阻R1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1端口,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二极管D4、第十五电阻R1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至所述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均并联在所述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御铁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御铁位置检测器U3和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电源端接电源VCC,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八电容C8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所述御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2端。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御铁释放加速回路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输出负极VOUT-
CN201810205906.5A 2018-03-13 2018-03-13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Active CN108511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5906.5A CN108511266B (zh) 2018-03-13 2018-03-13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5906.5A CN108511266B (zh) 2018-03-13 2018-03-13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1266A true CN108511266A (zh) 2018-09-07
CN108511266B CN108511266B (zh) 2020-06-12

Family

ID=6337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5906.5A Active CN108511266B (zh) 2018-03-13 2018-03-13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12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378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一种快速直流接触器的控制器
CN110032102A (zh) * 2019-04-09 2019-07-19 广西俊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8976Y (zh) * 2009-01-22 2009-11-18 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接触器线圈的驱动电路
JP2009289690A (ja) * 2008-05-30 2009-12-10 Yazaki Corp リレー制御装置
CN103441033A (zh) * 2013-09-12 2013-12-11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接触器
JP2015153556A (ja) * 2014-02-13 2015-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リレー駆動回路及び該リレー駆動回路を用いたリレーモジュール
CN104952667A (zh) * 2015-07-21 2015-09-30 福州大学 一种适用于低电压供电系统的电磁开关智能控制装置
CN206210702U (zh) * 2016-11-26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节能控制器
CN107170644A (zh) * 2017-06-16 2017-09-15 东南大学 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9690A (ja) * 2008-05-30 2009-12-10 Yazaki Corp リレー制御装置
CN201348976Y (zh) * 2009-01-22 2009-11-18 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接触器线圈的驱动电路
CN103441033A (zh) * 2013-09-12 2013-12-11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接触器
JP2015153556A (ja) * 2014-02-13 2015-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リレー駆動回路及び該リレー駆動回路を用いたリレーモジュール
CN104952667A (zh) * 2015-07-21 2015-09-30 福州大学 一种适用于低电压供电系统的电磁开关智能控制装置
CN206210702U (zh) * 2016-11-26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节能控制器
CN107170644A (zh) * 2017-06-16 2017-09-15 东南大学 一种直流接触器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378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一种快速直流接触器的控制器
CN109346378B (zh) * 2018-10-24 2019-10-22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快速直流接触器的控制器
CN110032102A (zh) * 2019-04-09 2019-07-19 广西俊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1266B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9816B2 (en) Bistable contactor drive circuit
CN102142833B (zh) 可控硅触发电路
CN108962647B (zh) 直流灭弧装置
CN108511266A (zh)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EP3255794B1 (en) Thyristor drive apparatus
CN103109431A (zh) 续流回路
CN101345405B (zh) 功率开关器件保护电路
CN101975915B (zh) 一种新型直流换流阀晶闸管电流断续保护试验方法
CN103647540A (zh) 固态宽电压隔离型直流继电器
CA2700016C (en) Starting circuit for single-phase ac motor
CN207399023U (zh) 用于功率开关管的驱动装置
CN104079278B (zh) 旁路开关控制装置
CN108196147A (zh) 基于电流检测的燃气喷射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356425A (zh) 一种用于直流固态功率控制器的过流关断电路
CN109346378B (zh) 一种快速直流接触器的控制器
CN201349190Y (zh) 一种用于电机软起动器的可控硅触发装置
CN103490604A (zh) 一种设备电源迟滞保护电路
CN203813714U (zh) 电机驱动装置和变频家电
CN204189548U (zh) 磨床吸盘充退磁控制器
CN207869084U (zh) 一种电磁阀开关控制装置
CN106763978B (zh) 一种多触发模式的高速脉冲阀驱动器
CN206158977U (zh) 一种空压机启停控制电路
CN104901417A (zh) 基于快速晶闸管开关的供电切换装置
CN210380796U (zh) 一种功率器件驱动电路
CN219960390U (zh) 开关管的驱动电路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