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1623B - 充气轮胎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01623B
CN108501623B CN201810603021.0A CN201810603021A CN108501623B CN 108501623 B CN108501623 B CN 108501623B CN 201810603021 A CN201810603021 A CN 201810603021A CN 108501623 B CN108501623 B CN 108501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neumatic tire
tire
rib
wavy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30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01623A (zh
Inventor
罗才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30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01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01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1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01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1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多个周向花纹条,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用于接触地面,其中,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是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的波浪形面,多个弧形面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该充气轮胎中,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波浪形面,且各弧形面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在受车身载荷重量时该顶面沿接地宽度方向的中部,以及沿接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均能够充分地与地面接触,从而确保轮胎在该第一周向花纹条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均匀,提高充气轮胎的实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汽车,其应用了上述充气轮胎,具有轮胎的实车性能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是各种车辆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形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用于支撑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充气轮胎的表面橡胶是一种弹性体,橡胶本身的流动性以及轮胎硫化制程因素的影响使得实车测试时,胎面的花纹条无法充分接触地面,胎面接地压力在某单个周向花纹条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不均匀,影响轮胎的实车性能。
综上所述,如何使充气轮胎表面的周向花纹条与地面充分接触,从而使充气轮胎在该单个周向花纹条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均匀,提高充气轮胎的实车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波浪形面,在受车身载荷重量时,该第一周向花纹条沿接地宽方向整体充分地与地面接触,使轮胎在该单个周向花纹条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均匀,提高轮胎的实车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应用了上述充气轮胎,具有轮胎的实车性能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多个周向花纹条,所述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用于接触地面,其中,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是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的波浪形面,多个所述弧形面沿所述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波浪形面的分隔线到该波浪形面所对应的基础轮廓面的第一端的距离为d1;所述波浪形面的分隔线到该波浪形面所对应的基础轮廓面的第二端的距离为d2,其中,d1/d2的比值范围为预设范围;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基础轮廓面沿所述轮胎接地宽方向的两端;
所述分隔线垂直于所述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在所述波浪形面的弧形面为偶数个时,所述分隔线经过中间的两个弧形面之间的分隔点;在所述波浪形面的弧形面为奇数个时,所述分隔线经过中间的弧形面的最高点。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预设范围为80%-120%。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深为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槽的底面到轮胎基础轮廓面的深度,记为GD;所述波浪形面中所有弧形面相对于基础轮廓面的最大凸出量记为H1;其中,GD*0.03≤H1≤GD*0.1。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深为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槽的底面到轮胎基础轮廓面的深度,记为GD;所述波浪形面中靠近所述充气轮胎主沟槽的弧形面上向所述主沟槽延伸的部分逐渐下沉,且相对于轮胎基础轮廓面的下沉量记为H2,其中,H2≤1/4GD。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第一周向花纹条为1个,且所述第一周向花纹条为中央花纹条、中间花纹条或胎肩花纹条。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第一周向花纹条为多个,且第一周向花纹条包括中央花纹条、中间花纹条或胎肩花纹条三者中的一种、任意两种或三种。
优选的,上述充气轮胎中,所述波浪形面中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两端相对应的两个弧形面所对应的曲率半径相同。
一种汽车,包括轮胎,所述轮胎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多个周向花纹条,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用于接触地面,其中,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是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的波浪形面,多个弧形面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
如上充气轮胎中,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波浪形面,且各弧形面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在受车身载荷重量时该顶面沿接地宽度方向的中部,以及沿接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均能够充分地与地面接触,从而确保轮胎在该第一周向花纹条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均匀,尤其在该第一周向花纹条具有较大宽值或胎面宽度较宽的轮胎设计时保证其单位平均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提高充气轮胎的实车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应用了上述充气轮胎,具有轮胎的实车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轮胎的第一周向花纹条的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轮的另一第一周向花纹条的断面图;
其中,图1-图2中:
第一周向花纹条101;弧形面111;主沟槽1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其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波浪形面,在受车身载荷重量时,该第一周向花纹条沿接地宽方向整体充分地与地面接触,使轮胎在该单个周向花纹条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均匀,提高轮胎的实车性能。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应用了上述充气轮胎,具有轮胎的实车性能好的特点。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多个周向花纹条101,周向花纹条101的顶面用于接触地面,其中,第一周向花纹条101的顶面是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111组成的波浪形面,各个弧形面111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上述周向花纹条101是沿轮胎周向布置的花纹条;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与该充气轮胎的轴向平行。
如上充气轮胎中,第一周向花纹条101的顶面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111组成波浪形面,且各弧形面111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在受车身载荷重量时该顶面沿接地宽度方向的中部,以及沿接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均能够充分地与地面接触,从而确保轮胎在该第一周向花纹条101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分布均匀,尤其在该第一周向花纹条101具有较大宽值或胎面宽度较宽的轮胎设计时保证其单位平均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提高充气轮胎的实车性能。
上述充气轮胎中,波浪形面的分隔线L到该波浪形面所对应的基础轮廓面的第一端的距离为d1,波浪形面的分隔线L到该波浪形面所对应的基础轮廓面的第二端的距离为d2,如图1、2所示;其中,d1/d2的比值范围为预设范围;基础轮廓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是该基础轮廓面沿轮胎接地宽方向的两端;分隔线L垂直于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且:
在波浪形面的弧形面111为偶数个时,分隔线L经过所有的弧形面111中位于中间的两个弧形面111之间的分隔点,如图1所示;在波浪形面的弧形面111为奇数个时,分隔线L经过位于中间的弧形面111的最高点,如图2所示。
上述基础轮廓面是指充气轮胎的设计过程中,先采用现有方法设计充气轮胎中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然后在该顶面的基础上进行波浪形面设计,相应的,该顶面即为基础轮廓面(即图1、2所示的Base Profile)。波浪形面中各弧形面均是在基础轮廓面的基础上向外凸出。具体的,上述预设范围设置为80%-120%,优选,d1/d2的比值可根据需要设置为1,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充气轮胎的主沟深为主沟槽102的底面到轮胎的基础轮廓面的深度,记为GD。
上述波浪形面中所有弧形面111中相对于基础轮廓面的最大凸出量记为H1;其中,GD*0.03≤H1≤GD*0.1。波浪形面中,每个弧形面111相对于基础轮廓面的凸出量是指该弧形面111凸出基础轮廓面最高的点到该基础轮廓面的距离;各弧形面111相对于基础轮廓面的凸出量设置为由中间到两端逐渐递减。
上述波浪形面中靠近充气轮胎主沟槽102的弧形面111上向该主沟槽102延伸的部分逐渐下沉,且相对于基础轮廓面的下沉量记为H2,其中,H2≤1/4GD。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轮胎中,H1和H2的数值分别根据GD进行设置,使设置量与充气轮胎的实际尺寸相匹配,能够使该轮充气胎获的波浪形面更加充分地接触地面,进一步提高该第一周向花纹条101上的单位平均接力压力的均匀性。
如上波浪形面中,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两端相对应的两个弧形面111所对应的半径相同。
上述“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两端相对应的两个弧形面111”是指:波浪形面的所有弧形面111中,沿第一接地宽度方向的序号和沿第二接地宽度方向的序号相同的两个弧形面111,其中,第一接地宽度方向和第二接地宽度方向相反;在弧形面111为奇数个时,位于中间的弧形面111沿接地宽方向无与之相对应的弧形面111。
当然,上述波浪形面中,各弧形面111所对应的曲率半径还可设置为均不相同,或者部分相同,以图1所示充气轮胎为例,四个弧形面111的曲率半径可设置为R1=R4、R2=R3,也可以设置为R1≠R4、R2≠R4,或R1≠R2≠R3≠R4等;以图2所示充气轮胎为例,三个弧形面111的曲率半径可设置为R1'=R3'≠R2',或者R1'≠R2'≠R3'等。本实施例对波浪形面中各弧形面111的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不做限定。
上述第一周向花纹条可设置为一个,相应的,该第一周向花纹条可设置为中央花纹条、中间花纹条或胎肩花纹条,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上述第一周向花纹条还可设置为多个,相应的,多个第一周向花纹条101可设置为仅包括中央花纹条、中间花纹条、胎肩花纹条三者中的一种,或者包括三种花纹条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包括上述三种周向花纹条。本实施例对第一周向花纹条101的个数以及种类不做限定,用户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充气轮胎,其中,充气轮胎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轮胎。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应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轮胎,具有轮胎的实车性能好的特点。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还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轮胎的其它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多个周向花纹条,所述周向花纹条的顶面用于接触地面,其中,第一周向花纹条的顶面是由多个连续的弧形面组成的波浪形面,多个所述弧形面沿所述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波浪形面的分隔线到该波浪形面所对应的基础轮廓面的第一端的距离为d1;所述波浪形面的分隔线到该波浪形面所对应的基础轮廓面的第二端的距离为d2,其中,d1/d2的比值范围为预设范围;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基础轮廓面沿所述轮胎接地宽方向的两端;
所述分隔线垂直于所述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在所述波浪形面的弧形面为偶数个时,所述分隔线经过中间的两个弧形面之间的分隔点;在所述波浪形面的弧形面为奇数个时,所述分隔线经过中间的弧形面的最高点;
所述预设范围为80%-120%;
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深记为GD;所述波浪形面中所有弧形面相对于基础轮廓面的最大凸出量记为H1;其中,GD*0.03≤H1≤GD*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深为所述充气轮胎的主沟槽的底面到轮胎基础轮廓面的深度,记为GD;所述波浪形面中靠近所述充气轮胎主沟槽的弧形面上向所述主沟槽延伸的部分逐渐下沉,且相对于轮胎基础轮廓面的下沉量记为H2,其中,H2≤1/4G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花纹条为1个,且所述第一周向花纹条为中央花纹条、中间花纹条或胎肩花纹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花纹条为多个,且第一周向花纹条包括中央花纹条、中间花纹条或胎肩花纹条三者中的一种、任意两种或三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面中沿充气轮胎的接地宽方向两端相对应的两个弧形面所对应的曲率半径相同。
6.一种汽车,包括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CN201810603021.0A 2018-06-12 2018-06-12 充气轮胎和汽车 Active CN108501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021.0A CN108501623B (zh) 2018-06-12 2018-06-12 充气轮胎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021.0A CN108501623B (zh) 2018-06-12 2018-06-12 充气轮胎和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1623A CN108501623A (zh) 2018-09-07
CN108501623B true CN108501623B (zh) 2024-03-26

Family

ID=6340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3021.0A Active CN108501623B (zh) 2018-06-12 2018-06-12 充气轮胎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0162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425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224022A (zh) * 2008-11-21 2011-10-1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4826681B1 (ja) * 2010-11-17 2011-11-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45903A (ja) * 2010-05-24 2011-12-0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74026A (zh) * 2014-10-27 2017-08-1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EP3219513A1 (en) * 2016-03-18 2017-09-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208277760U (zh) * 2018-06-12 2018-12-25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充气轮胎和汽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425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224022A (zh) * 2008-11-21 2011-10-1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1245903A (ja) * 2010-05-24 2011-12-0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826681B1 (ja) * 2010-11-17 2011-11-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74026A (zh) * 2014-10-27 2017-08-1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EP3219513A1 (en) * 2016-03-18 2017-09-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208277760U (zh) * 2018-06-12 2018-12-25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充气轮胎和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1623A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2203B2 (en) Pneumatic tire
AU2016234380B2 (en) Pneumatic tire
US10464377B2 (en) Winter tire
US10259268B2 (en) Tire with grooves having variable depth
CN105313604A (zh) 充气轮胎
JP200733143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4116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0023175A (ja) 金型、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
JP2015212129A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WO2020102056A1 (en) Truck tire with varying sipe density in angled ribs
JP2021062547A (ja) タイヤの加硫金型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8501623B (zh) 充气轮胎和汽车
WO201811702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4599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146153B (zh) 充气轮胎
CN111361360B (zh) 充气轮胎
JP200204642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577609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208277760U (zh) 充气轮胎和汽车
CN109774385B (zh) 充气轮胎
WO2016070105A1 (en) Tire treads having tread elements with inclined lateral sides
JP2014177230A (ja) 農業機械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566793A (zh) 机动两轮车用轮胎
JPH0958223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220298235U (zh) 一种工程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