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5500B -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5500B
CN108495500B CN201810297862.3A CN201810297862A CN108495500B CN 108495500 B CN108495500 B CN 108495500B CN 201810297862 A CN201810297862 A CN 201810297862A CN 108495500 B CN108495500 B CN 108495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late
section
slid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7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5500A (zh
Inventor
罗添飙
王郑权
刘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78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55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5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5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属于智能终端领域。该滑动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滑动板和固定板,滑动板沿滑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滑道;固定板的导向侧容纳于滑道内,使滑动板沿固定板滑动;滑道内设置有向导向侧凸起的导向块,导向侧设置有弹性件,导向块沿弹性件滑动,用于使弹性件发生形变;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隙,固定板与滑动板和/或滑道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用于使滑动板止位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滑动功能,且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取消了驱动弹簧,使得滑动机构的整体厚度变薄,在不影响其强度的前提下,利于实现轻薄化。

Description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涉及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背景技术
对于滑动式终端,例如滑盖手机来说,其通常利用滑动机构来使前盖相对于机身滑动。所以,提供一种滑动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技术中,滑动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滑动板和固定板,滑动板与前盖连接,固定板与机身连接,通过设置在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驱动弹簧,以驱动滑动板沿固定板滑动,进而带动前盖沿机身滑动。然而,驱动弹簧的存在使得滑动机构的厚度较大,进而影响了滑动式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公开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滑动板和固定板,所述滑动板沿滑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滑道;
所述固定板的导向侧容纳于所述滑道内,使所述滑动板沿所述固定板滑动;
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向所述导向侧凸起的导向块,所述导向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导向块沿所述弹性件滑动,用于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
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动板和/或所述滑道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用于使所述滑动板止位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块包括顺次形成的前导向段、变向段、后导向段;
所述前导向段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大;
所述后导向段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所述变向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前导向段和所述后导向段的最大宽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侧设置有缓冲槽;
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固定段、与所述固定段垂直连接,且容纳于所述缓冲槽内的弹性段;
所述弹性段沿所述导向块相对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段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与所述固定段垂直连接的弹性本体;
与所述弹性本体的后端垂直连接的触块,且,所述触块与所述导向块的外缘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所述滑道的前端;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侧的前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板的两侧设置有卡槽;
所述滑道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板包括:滑动本体、与所述滑动本体的两侧垂直连接的竖直挡板、与所述竖直挡板垂直连接的水平挡板;
所述本体、所述竖直挡板、所述水平挡板配合构成所述卡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竖直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滑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适配卡接的定位凸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和位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压紧弹片;
所述滑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压紧弹片的自由端伸入至所述滑道内并压紧所述固定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道的顶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台,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的两个侧壁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孔的顶壁上设置有下凸止位块;
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凸止位块相适配的止位槽;
所述下凸止位块与所述止位槽配合构成第一止位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止位孔;
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止位孔相适配的上凸止位块;
所述上凸止位块与所述止位孔配合构成第二止位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道设置成由前至后间隔分布的前段和后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道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滑动式终端,所述滑动式终端包括上述的任一种滑动机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式终端为滑动式手机或滑动式平板电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通过在滑动板的两侧设置滑道,当固定板的导向侧容纳于滑道内时,能够使滑动板沿固定板滑动。在滑动板的滑动过程中,通过使固定板与滑动板和/或滑道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能够对滑动的滑动板进行止位,以使滑动板止位并稳定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通过使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间隙,以便于解除对滑动板的止位,使其恢复滑动。通过设置导向块以及弹性件,由于导向块面向固定板的导向侧凸起,而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力,两者配合,当导向块沿弹性件滑动时,弹性件能够发生形变,该形变的释放回位过程能够实现滑动板的半自动滑动,且,弹性件的形变过程能够在导向块与弹性件之间形成摩擦,赋予滑动板良好的滑动触感。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滑动功能,且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取消了驱动弹簧,使得滑动机构的整体厚度变薄,在不影响其强度的前提下,利于实现轻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视角获取的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针对图1-1中A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针对图1-1中A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与第一视角相反的第二视角获取的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针对图2-1中B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本公开实施例针对B1区域所示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三视角获取的用于示例滑道与滑动板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由与第三视角相反的第四视角获取的用于示例滑道与滑动板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图2-3中,滑道位于滑动板的两侧,导向块位于滑道内部,两者均用虚线进行表示。
图4-1与图4-2中,为了便于理解滑道在滑动板上的安装过程,将滑道置于滑动板两侧外部,可理解为未组合状态。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滑动板,101-定位孔,102-安装孔,103-压紧弹片,104-止位孔,
2-固定板,201-缓冲槽,202-止位槽,203-上凸止位块,
3-滑道,301-定位凸台,302-限位凸台,303-下凸止位块,
4-导向块,
401-前导向段,402-变向段,403-后导向段,
5-弹性件,
501-固定段,502-弹性本体,503-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由于驱动弹簧设置于固定板与滑动板之间,使得滑动机构的整体厚度较大,进而影响了滑动式终端的轻薄化设计,为了减小滑动机构的厚度,常规做法是单纯减小固定板与滑动板的厚度,这不仅使得厚度减小效果较差,且降低了滑动机构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如附图1-1所示,该滑动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滑动板1和固定板2,其中,如附图1-3、附图2-1、附图2-2、附图2-3、附图4-1及附图4-2所示,滑动板1沿滑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滑道3;固定板2的导向侧容纳于滑道3内,使滑动板1沿固定板2滑动。滑道3内设置有面向导向侧凸起的导向块4,导向侧设置有弹性件5(参见附图2-3),导向块4沿弹性件5滑动,用于使弹性件5发生形变。滑动板1与固定板2之间具有间隙,固定板2与滑动板1和/或滑道3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用于使滑动板1止位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通过在滑动板1的两侧设置滑道3,当固定板2的导向侧容纳于滑道3内时,能够使滑动板1沿固定板2滑动。在滑动板1的滑动过程中,通过使固定板2与滑动板1和/或滑道3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能够对滑动的滑动板1进行止位,以使滑动板1止位并稳定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通过使滑动板1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间隙,以便于解除对滑动板1的止位,使其恢复滑动。通过设置导向块4以及弹性件5,由于导向块4面向固定板2的导向侧凸起,而弹性件5具有一定的弹力,两者配合,当导向块4沿弹性件5滑动时,弹性件5能够发生形变,该形变的释放回位过程能够实现滑动板1的半自动滑动,且,弹性件5的形变过程能够在导向块4与弹性件5之间形成摩擦,赋予滑动板1良好的滑动触感。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滑动功能,且滑动板1与固定板2之间取消了驱动弹簧,使得滑动机构的整体厚度变薄,在不影响其强度的前提下,利于实现轻薄化。
上述提及,滑动板1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便于解除对滑动板1的止位,即,通过按压滑动板1或固定板2,能够使止位件由彼此配合的止位状态转换为自由状态,使滑动板1恢复至可滑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该间隙的存在是为了使滑动板1容易地在止位状态和滑动状态之间进行转换,而并不会影响滑动机构的整体厚度。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使该间隙的厚度为0.3mm-0.5mm,例如0.4mm。对应地,滑动板1和固定板2的厚度也可以均为0.3mm-0.5mm,例如0.4mm。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滑动板1的滑动方向理解为前后方向。具体地,当滑动板1由滑动起点运动至滑动终点时,可以认为其由前向后地滑动。反之,当滑动板1由滑动终点运动至滑动起点时,可以认为其由后向前地滑动。并且,滑道3上的导向块4朝向固定板2的导向侧凸起可以理解为沿横向方向凸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机构,通过使导向块4与弹性件5相互配合,以赋予滑动板1半自动滑动功能和良好的滑动触感,亦即滑动手感。示例地,如附图2-3所示,该导向块4包括顺次形成的前导向段401、变向段402、后导向段403。其中,前导向段401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大;后导向段403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变向段402的宽度大于前导向段401和后导向段403的最大宽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涉及的“宽度”,其方向为上述的横向方向。
应用时,当滑动板1由滑动起点运动至滑动终点时,导向块4随滑动板1由前向后地运动,使得弹性件5相对于导向块4由后向前地运动。即,弹性件5在外力驱动下首先经过后导向段403,由于后导向段403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即由后至前逐渐增大,此时,弹性件5与后导向段403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使得滑动板1的滑动触感明显增强,同时弹力逐渐增大。当弹性件5相对运动至变向段402时,其与导向块4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其弹力均达到最大。当弹性件5相对运动至前导向段401时,由于前导向段401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减小,弹性件5的弹力将逐渐释放来为导向块4提供驱动力,此时,可撤掉外力,滑动板1可实现自动滑动直至止位于滑动终点。
可见,滑动板1由滑动起点至滑动终点的全程运动中,其由前半程的外力驱动运动转换为后半程的自动运动,实现了半自动滑动。并且,随导向块4结构变化,弹性件5的弹力逐渐变化,其与导向块4之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变化,使得滑动板1的滑动具有良好的触感,即手感,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滑动板1由滑动终点运动至滑动起点的滑动正好与上述滑动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并且,由于弹性件5设置于固定板2上,其仅仅相对于滑动板1运动,本身实质上是不运动的。所以,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弹性件5的运动,均指的是滑动板1运动,而弹性件5相对于滑动板1具有相对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导向块4的前导向段401和后导向段403可以设置成结构相同(即宽度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对称分布于变向段402两侧。
为了给弹性件5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使得其能够随着导向块4的结构变化可进行相应的弹性形变,本公开实施例中,如附图2-3所示,固定板2的导向侧设置有缓冲槽201,弹性件5包括:与固定板2连接的固定段501、与固定段501垂直连接,且容纳于缓冲槽201内的弹性段;弹性段沿导向块4相对滑动。可见,通过设置缓冲槽201来为弹性段的弹性形变提供缓冲空间。
其中,对于弹性件5的固定段501来说,其可以通过铆接、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固定板2上,在确保连接紧固的前提下,便于拆装。
对于弹性件5的弹性段来说,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与固定段501垂直连接的弹性本体502;与弹性本体502的后端垂直连接的触块503,且,触块503与导向块4的外缘接触。
应用时,通过使用面积较小的触块503与导向块4的外缘进行点点接触,利于将导向块4的结构变化顺利转化成弹性件5的弹力变化,利于滑动板1的半自动滑动及滑动触感。
可以理解的是,触块503与导向块4相抵接触,并且其接触面可以设置成弧形或球形结构。
考虑到触块503需要与导向块4的外缘直接接触,而弹性件5的固定段501固定在固定板2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高度差,此时,可以使弹性本体502与固定段501连接的前端下凹设置,以适应该高度差。
为了便于弹性件5的安装以及滑动机构的美观性,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导向块4设置于滑道3的前端,将弹性件5设置于导向侧的前端。
当滑动板1位于滑动起点时,可以使弹性件5的触块503恰好与导向块4的后导向段403的自由端接触,并且,此时还可以使固定板2的前端与滑动板1的前端平齐。当滑动板1位于滑动终点时,可以使弹性件5的触块503恰好与导向块4的前导向段401的自由端接触,此时还可以使固定板2的后端与滑动板1的后端平齐。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公开实施例中,固定板2沿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可大于滑动板1的长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滑道3可拆卸地固定于滑动板1的两侧,以便于滑道3的安装与拆卸。对于该可拆卸固定方式,举例来说,可以通过螺钉、铆接、卡接等方式实现。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采用卡接方式进行上述固定,例如,滑动板1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滑道3卡设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滑动板1包括:滑动本体、形成于滑动本体的两侧的竖直挡板、形成于竖直挡板自由端的水平挡板。滑动本体、竖直挡板、水平挡板配合构成开口向内的卡槽,可以理解的是,卡槽的开口向内,意味着该开口面向滑道3,以将滑道3容纳在其中。(可参见附图4-1和附图4-2中所示例的滑动板1的结构,特别是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滑动板1来说,滑动本体也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与水平挡板平行相对,滑动本体在上,水平挡板在下,此时,对于一个滑动板1来说,其包括一个滑动本体,位于滑动本体两侧的两个竖直挡板,以及两个水平挡板(可参见附图4-2)。
当然,滑动板1的结构不仅仅限于上述,其还可以设置如下:滑动板1包括:滑动本体、形成于滑动本体的两侧的上水平挡板、形成于上水平挡板自由端的竖直挡板、形成于竖直挡板自由端的下水平挡板。此时,上水平挡板、竖直挡板、下水平挡板配合构成开口向内的卡槽。即,对于一个滑动板1来说,其包括一个滑动本体,位于滑动本体两侧的两个上水平挡板,两个竖直挡板,以及两个下水平挡板。
为了提高滑道3在卡槽内的安装紧固性,防止其发生不必要的位移,本公开实施例中,如附图1-2所示,滑动板1的竖直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101,滑道3的侧壁,即滑道3的竖直板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01适配卡接的定位凸台301。安装时,将滑道3卡设于卡槽内,并使其上的定位凸台301插入滑动板1上的定位孔101内,以实现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凸台301沿横向插入定位孔101内,而滑动板1沿前后方向滑动,当滑动板1滑动时,依靠定位孔101的阻挡作用,能够确保定位凸台301始终位于定位孔101内。定位孔101和定位凸台301的个数均可以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
其中,定位凸台301可以为方形块体、圆柱形块体等,定位孔101可以为与其相适配的方形孔、圆柱形孔等,本公开实施例在此对其不作具体阐述。
进一步地,如附图1-3所示,在滑动板1的滑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102和位于安装孔102内的压紧弹片103;滑道3的侧壁上设置有穿孔,压紧弹片103的自由端伸入至滑道3内并压紧固定板2。
通过设置压紧弹片103,其自由端伸入滑道3内后,两者配合形成夹紧机构来压紧固定板2,能够在确保滑动机构整体厚度变薄的前提下,进一步地为滑动板1的滑动提供良好的滑动触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孔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安装孔102的长度,以方便滑道3的安装。
其中,该压紧弹片103和安装孔102可通过对滑动板1进行切割冲压来整体获得,也可以预先在滑动板1上设置安装孔102,并将压紧弹片103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孔102内。
示例地,安装孔102可以设置成方形开孔,该安装孔102的一端延伸至与卡槽连通。而压紧弹片103可以设置成宽度朝卡槽方向逐渐减小的梯形片状,并且,其一端与安装孔10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插入滑道3侧壁上的穿孔内。
为了对滑道3实现进一步的限位,如附图1-3及附图3所示,滑道3的顶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台302,两个限位凸台302分别与安装孔102的两个侧壁相抵。通过限位凸台302与安装孔102的相抵作用,实现对滑道3的限位,防止其沿前后方向位移。并且,上述结构还方便滑道3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凸台302为上凸结构。
上述提及,固定板2与滑动板1和/或滑道3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用于使滑动板1止位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基于上述对滑道3和滑动板1结构的限定,可以设置如下所述的止位件:
如附图1-3所示,穿孔的顶壁上设置有下凸止位块303;固定板2的表面上设置有与下凸止位块303相适配的止位槽202;下凸止位块303与止位槽202配合构成第一止位件。
当需要对滑动板1止位时,使滑动板1移动至下凸止位块303进入止位槽202内,基于压紧弹片103的压紧作用,滑动板1可实现稳定的止位。当需要解除止位时,通过按压弹片来下压固定板2,使得下凸止位块303由止位槽202内脱离,滑动板1恢复自由滑动状态。
上述提及,下凸止位块303设置在滑道3侧壁上的穿孔的顶壁上,为了便于理解下凸止位块303的位置,以下结合滑道3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中,滑道3的结构与本领域常见的槽钢结构类似,包括顺次垂直连接的上水平板、竖直板和下水平板(上述卡槽的结构与滑道3结构相适配,以使滑道3恰好容纳并卡设于其中)。基于压紧弹片103的存在,在滑道3的侧壁,即竖直板上设置开孔,即穿孔,以便于使压紧弹片103穿过,方便滑道3在滑动板1上的安装。该穿孔可理解为一矩形开孔,其包括顶壁、底壁以及左右侧壁,通过在穿孔的顶壁上设置下凸止位块303(也可认为使穿孔的顶壁下凸一部分),配合滑道3内部的固定板2表面上的止位槽202,能够形成止位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固定板2的表面上设置两个止位槽202,分别对应于滑动板1的滑动起点位置和滑动终点位置,以方便滑动板1分别止位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
上述就固定板2与滑道3上设置相适配的第一止位件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固定板2与滑动板1上设置相适配的第二止位件。举例来说,如附图1-1所示,滑动板1上设置有止位孔104;固定板2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止位孔104相适配的上凸止位块203;上凸止位块203与止位孔104配合构成第二止位件。
当需要对滑动板1止位时,使滑动板1移动至其上的止位孔104与上凸止位块203配合即可。当需要解除止位时,通过按压上凸止位块203,使得其从止位孔104内脱离,滑动板1即可恢复自由滑动状态。
可以理解的的是,上述第二止位件可以使滑动板1止位于滑动起点,以配合第一止位件来提高滑动板1在滑动起点位置处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滑道3的强度,防止其变形,本公开实施例中,如附图4-1及附图4-2所示,滑道3设置成由前至后间隔分布的前段和后段。通过将滑道3设置成两段式,相比一段式的结构,滑道3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能够显著增强。
当滑道3设置成前段和后段时,可以将导向块4设置在前段,并且,可以在前段的两端设置定位凸台301,在与其对应的滑动板1的侧壁上设置定位孔101,以实现前段的定位安装。可以在后段上设置穿孔,并在穿孔的顶壁上设置有下凸止位块303,在与其对应的固定板2的表面上设置止位槽202,以实现后段的定位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压紧弹片103的自由端进入后段的穿孔内以压紧固定板2。
为了避免滑动板1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噪音,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动板1的滑动触感,本公开实施例中,滑道3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举例来说,该硬质塑料可以为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POM)、聚氯乙烯等。当采用硬质塑料制备滑道3时,可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制备得到。
当滑道3采用硬质塑料时,弹性件5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钢等来制备得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滑动板1和固定板2的材质均可以为金属,例如钢质、铝合金等。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式终端,该滑动式终端包括上述涉及的任一种滑动机构。
应用时,可以使滑动式终端的机身固定在固定板2上,使滑动式终端的滑盖固定在滑动板1上,以使滑盖相对于机身滑动。
示例地,该滑动式终端可以为滑动式手机或滑动式平板电脑。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滑动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滑动板(1)和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沿滑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滑道(3);
所述固定板(2)的导向侧容纳于所述滑道(3)内,使所述滑动板(1)沿所述固定板(2)滑动;
所述滑道(3)内设置有面向所述导向侧凸起的导向块(4),所述导向侧设置有弹性件(5),所述导向块(4)沿所述弹性件(5)滑动,用于使所述弹性件(5)发生形变;
所述滑动板(1)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滑动板(1)和/或所述滑道(3)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止位件,用于使所述滑动板(1)止位于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
所述滑动板(1)的两侧设置有卡槽;
所述滑道(3)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所述滑动板(1)包括:滑动本体、与所述滑动本体的两侧垂直连接的竖直挡板、与所述竖直挡板垂直连接的水平挡板;
所述本体、所述竖直挡板、所述水平挡板配合构成所述卡槽;
所述滑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102)和位于所述安装孔(102)内的压紧弹片(103);
所述滑道(3)的侧壁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压紧弹片(103)的自由端伸入至所述滑道(3)内并压紧所述固定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4)包括顺次形成的前导向段(401)、变向段(402)、后导向段(403);
所述前导向段(401)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大;
所述后导向段(403)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所述变向段(402)的宽度大于所述前导向段(401)和所述后导向段(403)的最大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侧设置有缓冲槽(201);
所述弹性件(5)包括:与所述固定板(2)连接的固定段(501)、与所述固定段(501)垂直连接,且容纳于所述缓冲槽(201)内的弹性段;
所述弹性段沿所述导向块(4)相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段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与所述固定段(501)垂直连接的弹性本体(502);
与所述弹性本体(502)的后端垂直连接的触块(503),且,所述触块(503)与所述导向块(4)的外缘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4)设置于所述滑道(3)的前端;
所述弹性件(5)设置于所述导向侧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滑动板(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101),所述滑道(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101)适配卡接的定位凸台(3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的顶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台(302),两个所述限位凸台(302)分别与所述安装孔(102)的两个侧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顶壁上设置有下凸止位块(303);
所述固定板(2)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凸止位块(303)相适配的止位槽(202);
所述下凸止位块(303)与所述止位槽(202)配合构成第一止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上设置有止位孔(104);
所述固定板(2)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止位孔(104)相适配的上凸止位块(203);
所述上凸止位块(203)与所述止位孔(104)配合构成第二止位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设置成由前至后间隔分布的前段和后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13.一种滑动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式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滑动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式终端为滑动式手机或滑动式平板电脑。
CN201810297862.3A 2018-04-03 2018-04-03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Active CN108495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7862.3A CN108495500B (zh) 2018-04-03 2018-04-03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7862.3A CN108495500B (zh) 2018-04-03 2018-04-03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500A CN108495500A (zh) 2018-09-04
CN108495500B true CN108495500B (zh) 2020-07-03

Family

ID=6331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7862.3A Active CN108495500B (zh) 2018-04-03 2018-04-03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55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306B (zh) * 2019-01-17 2021-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2614418B (zh) * 2020-12-29 2023-04-28 山东天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规划用高防护性拼接式仿真建筑样本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353A (zh) * 2002-07-02 2004-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滑动式移动电话终端
CN1612575A (zh) * 2003-10-28 2005-05-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滑动型移动终端及其滑动机制
TW200915821A (en) * 2007-09-20 2009-04-0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ing cover structure
CN102546861A (zh) * 2010-12-26 2012-07-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侧滑手机弹簧模组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758B (zh) * 2009-05-27 2013-09-01 Htc Corp 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353A (zh) * 2002-07-02 2004-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滑动式移动电话终端
CN1612575A (zh) * 2003-10-28 2005-05-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滑动型移动终端及其滑动机制
TW200915821A (en) * 2007-09-20 2009-04-0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ing cover structure
CN102546861A (zh) * 2010-12-26 2012-07-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侧滑手机弹簧模组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500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500B (zh)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CN108449452B (zh)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JP2018149146A (ja) スライド式化粧料容器
US10578138B2 (en) Clip mounting seat
US3775808A (en) Door pull
US20030027450A1 (en) Plug type connector
WO2023169446A1 (zh) 包边结构及车辆
CN111431548B (zh) 弹出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620508B2 (en) Optical accessories clip for mobile devices
EP3640520A1 (en) Bearing fixture
JPH11257317A (ja) 部品の取付構造
CN219982603U (zh) 化妆镜组件及镜柜
CN219874194U (zh) 用于电连接器模块的活动框架
RU178013U1 (ru) Нажимной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канцелярских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ей нажимного типа
CN215867461U (zh) 膜片固定构件及背光模组
CN216313172U (zh) 保护壳
CN211287181U (zh) 一种柜门滑轨安装结构
CN211828554U (zh) 按键结构及门窗传感器
CN214542415U (zh) 电池包安装连接结构及装置
CN213713687U (zh) 一种搁架组件
TWI682741B (zh) 用於抽屜的配置以及具有家具主體和抽屜的家具
CN211093425U (zh) 咖啡机
JP2013026281A (ja) 端子ボックス
KR20080027560A (ko) 반자동 슬라이드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라이드 휴대폰
KR200327769Y1 (ko) 판스프링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배터리 체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