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3949B -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3949B
CN108493949B CN201810354446.2A CN201810354446A CN108493949B CN 108493949 B CN108493949 B CN 108493949B CN 201810354446 A CN201810354446 A CN 201810354446A CN 108493949 B CN108493949 B CN 108493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grid
connected point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44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3949A (zh
Inventor
叶保璇
吴育武
童炳璋
王康坚
王禄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Wench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ch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ch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ch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544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3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3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3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3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3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adjustment of reacti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02J3/38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Description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网的无功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电源发电系统是新能源高效利用形式之一,将在全球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DG(Distributed Generation分布式发电)并网点具有随机性强、间歇性明显的特点,使其出力波动幅度大,波动频率也无规律性,并且随着DG并网点渗透率增大,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分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DG并网点单独并网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DG并网点接入馈线后对配电网的影响主要在于其改变了潮流的分布,导致局部电压的抬高甚至越限,造成含DG并网点的配电网的电压扰动。因此,含DG并网点的配电网电压越限是限制分布式电源容量和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然而,传统的配电网通信设施欠缺、自动化水平低,无法进行集中无功电压控制,难以解决含DG并网点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统的配电网通信设施欠缺、自动化水平低,无法进行集中无功电压控制,难以解决含DG并网点的配电网电压越限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配电网中各并网点的电压;其中,并网点包括DG并网点和馈线末端节点;
若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若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前关联DG并网点为任一并网点的相邻DG并网点,且前关联DG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小于任一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
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包括:
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中各并网点的电压;其中,并网点包括DG并网点和馈线末端节点;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时,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参考值获得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前关联DG并网点为任一并网点的相邻DG并网点,且前关联DG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小于任一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
主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配电网并网点示意图;
图3为一可选实施方式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模块结构图;
图5为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6为负荷有功变化曲线图;
图7为负荷无功变化曲线图;
图8为光伏出力曲线图;
图9为方案1的节点电压示意图;
图10为方案2的节点电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实施例一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01至S105:
S101,获取配电网中各并网点的电压;其中,并网点包括DG并网点和馈线末端节点;
其中,配电网包括多个节点,接入有DG的节点为DG并网点,距离配电网首端母线距离最远的节点为馈线末端节点。
S102,若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其中,配电网的电压具备正常波动范围,波动范围的电压上限值为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波动范围的电压下限值为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任意一个并网点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的,属于并网点电压越上限;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的,属于并网点电压越下限。
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为DG并网点处于时,用于获得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包括四个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一般地,在配电网电压处于正常波动范围时,Ui1为0.95pu,Ui2为0.98pu,Ui3为1.02pu,Ui4为1.05pu。相应地,根据不同的配电网线路状况,临界值Ui1、Ui2、Ui3和Ui4可进行相应地浮动。
S103,若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S104,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前关联DG并网点为任一并网点的相邻DG并网点,且前关联DG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小于任一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
图2为配电网并网点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含DG的配电网等效为辐射状配电网,将各个DG按照配电网首端母线A的距离远近进行序号编写,依次为DG1,DG2,…,DGi-1,DGi,DGi+1,…,DGn,定义DGi-1为DGi的前关联DG。节点B为馈线末端节点,即馈线末端节点B的前关联DG并网点为DGn
图3为一可选实施方式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5之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201至S202:
S201,若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大于等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且小于等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根据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
其中,根据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意一个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的过程,如下式:
Figure GDA0002599798680000051
其中,Ui1、Ui2、Ui3和Ui4为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Qi表示所求取的任意一个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Qimax表示所求取的任意一个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UDGi为所求取的任意一个DG并网点的电压。
S202,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配电网的电压。
图3的可选实施方式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在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处于配电网正常电压范围内,即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大于等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且小于等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无需调整任一DG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只需控制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即可稳定配电网的电压。
其中,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即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中的四个临界值中的一个或多个。将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代入上式1.1,根据前关联DG并网点的电压和前关联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获得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
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中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的过程,包括步骤S301至S302:
S301,获取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的差值;
S302,根据差值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其中,步骤S302中根据差值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如下式:
Figure GDA0002599798680000061
式1.2中,Ui1、Ui2、Ui3 Ui4为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为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ΔUup为差值,且ΔUup=UDGi-Uup,其中UDGi为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Uup为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
基于此,步骤S104中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如下式:
Figure GDA0002599798680000062
式1.3中,Qi1表示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Qi1max表示前关联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UDGi1为前关联DG并网点的电压。
同时,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中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的过程,包括步骤S401至S402:
S401,获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与该并网点的电压的差值;
S402,根据差值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其中,步骤S402中根据差值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如下式:
Figure GDA0002599798680000063
式1.4中,Ui1、Ui2、Ui3 Ui4为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为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ΔUdown为差值,且ΔUdown=Udown-UDGi,其中UDGi为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Udown为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
基于此,步骤S104中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如下式:
Figure GDA0002599798680000071
式1.5中,Qi2表示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Qi2max表示前关联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UDGi2为前关联DG并网点的电压。
S105,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即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通过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其中,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的过程,可根据不同配电网的相应结构确定。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配电网预先确定的参考矩阵确定,通过查找参考矩阵,找出相应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对应的无功输出。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在获得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后,进一步获取配电网内相邻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线路电阻、线路电抗,线路接地电纳,变压器的等效阻抗和接地导纳,各DG的电源的额定装机容量,DG的逆变器的容量SDG,各节点的负荷有功和负荷无功。结合上述数据,通过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方法计算配电网潮流,以获得前关联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
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实施例二
图4为实施例二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模块结构图,如图4所示,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包括模块501至505:
电压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配电网中各并网点的电压;其中,并网点包括DG并网点和馈线末端节点;
第一调整模块502,用于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时,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模块502包括:
第一差值获取模块,获取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的差值;
第一临界值调整模块,根据差值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第二调整模块503,用于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调整模块503包括:
第二差值获取模块,获取该并网点的电压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的差值;
第二临界值调整模块,根据差值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参考值获得模块504,用于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前关联DG并网点为任一并网点的相邻DG并网点,且前关联DG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小于任一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
主电压控制模块505,用于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调整模块,用于在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大于等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且小于等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时,根据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
子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配电网的电压。
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程序时实现上述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此外,通常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的程序通过直接将程序读取出存储介质或者通过将程序安装或复制到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和或内存)中执行。因此,这样的存储介质也构成了本发明。存储介质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记录方式,例如纸张存储介质(如纸带等)、磁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闪存等)、光存储介质(如CD-ROM等)、磁光存储介质(如MO等)等。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配电网并网点电压出现越限,即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小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可根据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或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并根据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任一并网点的电压,防止任一并网点的电压越限,将配电网的电压约束在正常范围内。
以下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的一个算例,仿真算例选取线路型号为LGJ-120的某10kV配电网,为了突出关键节点的电压变化将其配电网等效简化为如图5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线路参数见表1。使用matlab建立该10kV配电网的仿真模型。其中,将线路首端节点1设置为平衡节点,V1=1.03p.u.。
表1线路参数
Figure GDA0002599798680000101
如图5所示的配电网在节点4和节点9并入DG光伏,其光伏发出最大的有功功率Pmax分别为2.1MW和5.1MW,分布式光伏(Photovoltaic PV)逆变器容量为Pmax的1.05倍,PV电池板安装容量为Pmax的1.015倍。进行全天24小时连续时间断面仿真,其中负荷有功曲线如图6的负荷有功变化曲线图所示,负荷无功变化如图7的负荷无功变化曲线图所示,其中节点6、7、8和9的负荷变化曲线相同。光伏出力曲线如图8的光伏出力曲线图所示。
方案1:不考虑光伏无功调控能力
以节点2、4、6、7、9为观测节点,方案1中关键节点的电压变化曲线如图9的方案1的节点电压示意图所示,其中电压曲线中使用“▲”标记配电网中电压越上下限的节点。由图9可知,在不考光伏无功调控能力的情况下,配电网的各个节点的电压波动范围较大,甚至节点7和节点9在中午光照充足负荷低时出现电压越上限的情况,在傍晚光照不足负荷重时出现电压越下限的情况。
方案2:DG无功电压控制
此方案以解决配电网存在的电压扰动为目标,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进行改进。电压阈值根据PV并网点的电压实时变化,并且对于多PV接入,考虑了配电网末端可能存在的电压越下限问题,并且考虑了相邻PV并网点可能存在的电压越上限问题。在方案2的控制方法下,关键节点的电压变化曲线如图10的方案2的节点电压示意图所示。
与方案1进行对比,方案2的关键节点电压曲线明显比方案1平缓,并且不会出现电压越限的情况。方案2考虑了多PV接入时末端可能出现电压越下限的情况和相邻PV并网点可能存在的电压越上限情况,可以有效的减少配电网的电压扰动并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无功电压自治。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所作的修改、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配电网中各并网点的电压;其中,并网点包括DG并网点和馈线末端节点;
若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所述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的过程,包括步骤:
获取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11
其中,Ui1、Ui2、Ui3、Ui4为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为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ΔUup为所述差值,且ΔUup=UDGi-Uup,其中UDGi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Uup为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
若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小于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所述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的过程,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与该并网点的电压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12
其中,Ui1、Ui2、Ui3、Ui4为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为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ΔUdown为所述差值,且ΔUdown=Udown-UDGi,其中UDGi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Udown为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所述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为所述任一并网点的相邻DG并网点,且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小于所述任一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其中,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包括四个临界值;
根据所述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所述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所述任一并网点的电压的过程之前,还包括步骤:
若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大于等于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且小于等于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根据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
根据所述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配电网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的过程,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21
其中,Qi表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Qimax表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Ui1、Ui2、Ui3和Ui4为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DGi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所述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31
其中,Qi1表示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Qi1max表示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UDGi1为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所述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32
其中,Qi2表示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Qi2max表示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逆变器的无功输出最大值;UDGi2为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电压。
6.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中各并网点的电压;其中,并网点包括DG并网点和馈线末端节点;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大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时,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所述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的过程,包括步骤:
获取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41
其中,Ui1、Ui2、Ui3、Ui4为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为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ΔUup为所述差值,且ΔUup=UDGi-Uup,其中UDGi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Uup为所述配电网最大正常电压;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任一并网点的电压小于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时,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
所述根据该并网点的电压与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的过程,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与该并网点的电压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99798670000042
其中,Ui1、Ui2、Ui3、Ui4为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U′i1、U′i2、Ui3和Ui4为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ΔUdown为所述差值,且ΔUdown=Udown-UDGi,其中UDGi为所述任一DG并网点的电压,Udown为所述配电网最小正常电压;
参考值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后的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获得所述任一并网点的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参考值;其中,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为所述任一并网点的相邻DG并网点,且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小于所述任一并网点与配电网首端母线的距离;其中,所述预设分段电压临界值包括四个临界值;
主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功输出参考值控制所述前关联DG并网点的无功输出,以控制所述任一并网点的电压。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54446.2A 2018-04-19 2018-04-19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93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4446.2A CN108493949B (zh) 2018-04-19 2018-04-19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4446.2A CN108493949B (zh) 2018-04-19 2018-04-19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3949A CN108493949A (zh) 2018-09-04
CN108493949B true CN108493949B (zh) 2020-09-29

Family

ID=6331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4446.2A Active CN108493949B (zh) 2018-04-19 2018-04-19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394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578A (zh) * 2017-08-03 2018-01-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网的无功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7209A1 (ja) * 2012-04-19 2013-10-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圧制御装置、電圧制御方法、及び電力調整装置
CN102709923B (zh) * 2012-06-14 2014-07-02 济南大学 基于负荷波动规律的时变限值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CN104466972B (zh) * 2014-12-15 2017-01-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6130028A (zh) * 2016-08-16 2016-11-1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交直流主动配电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方法
CN106712098A (zh) * 2017-02-23 2017-05-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的本地电压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578A (zh) * 2017-08-03 2018-01-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网的无功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3949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for voltage regul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voltage regulation by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2016001367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system with plural batteries and method of distributing charge/discharge power, etc.
CN109873447B (zh) 一种多源协同主动配电网多时间级有功-无功调控方法
CN102684201B (zh) 一种基于电压越限概率的含风电场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WO2013174145A1 (zh)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混合优化算法的大规模风电并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
CN109004653B (zh) 一种有功无功耦合治理光伏接入引起农网过电压的方法
CN110323979B (zh) 一种考虑电压稳定的发电机励磁调差系数优化整定方法
Tao et al. Voltage contro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based on voltage sensitivity matrix
CN109713717B (zh) 一种配电网光伏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CN108923461B (zh) 一种计及继电保护约束的分布式逆变器电源入网优化方法
CN110854864A (zh)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线路的电压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0970905B (zh) 一种优化风电场电压控制能力的多电源无功配合方法及系统
CN104836260B (zh) 一种电压约束下主动配电网中dg准入容量的计算方法
CN108964120B (zh)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8493949B (zh)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Pippi et al. Assessing the provision of ancillary services considering BES capacity degradation
CN104779622B (zh) 基于阶梯图的中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无功差异控制方法
CN114243802B (zh) 一种台区光储充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36242A (zh)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CN105162136A (zh) 基于综合能源无功控制的用户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CN112039119B (zh) 一种含光伏接入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41204B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准入容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9474027B (zh) 一种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变流器
Zhang et al. Cluster voltage control method for “Whole County”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 based on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CN110544960A (zh) 一种提升孤岛微电网无功均分能力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6

Address after: 571300 business Avenue, Qinglan Development Zone, Wenchang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AN POWER GRID Co.,Ltd. WENCHANG POWER SUPPLY BUREAU

Patentee after: Haina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71300 business Avenue, Qinglan Development Zone, Wenchang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NAN POWER GRID Co.,Ltd. WENCHANG POWER SUPPLY BUREA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