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8947A -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88947A
CN108488947A CN201810136572.0A CN201810136572A CN108488947A CN 108488947 A CN108488947 A CN 108488947A CN 201810136572 A CN201810136572 A CN 201810136572A CN 108488947 A CN108488947 A CN 108488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ndoor unit
controllable switch
switch part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65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88947B (zh
Inventor
李小波
宋乐
李鹏
尹鹏
徐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365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88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88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89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2181 priority patent/WO201915379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88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8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prior to normal operation, e.g. pre-heating or pre-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所述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根据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通过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将所述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应用本发明,使得一台室外机能够与不同类型的室内机相匹配,解决现有技术更换室内机类型时室外机也需要更换所带来的问题。

Description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器包括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现有技术中,一台室外机只能与一种类型的室内机组合成分体式空调器来使用,如果更换其他类型的室内机,室外机与室内机不匹配,尤其是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换热器不匹配,导致空调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空调系统稳定运行,如果更换室内机类型,室外机也需要更换。更换室外机需要重新走连机管线,更换过程复杂;且同时更换室外机,导致更换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使得一台室外机能够与不同类型的室内机相匹配,解决现有技术更换室内机类型时室外机也需要更换所带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所述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所述方法包括:
模式控制过程: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确定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过程: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每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所述匹配关系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满足的匹配关系;
换热器匹配确定过程:通过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将所述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模式控制过程,具体为:
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模式控制过程还包括:
控制每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均处于全开状态;
所述确定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过程还包括:
将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分别与设定内机盘温和设定排气温度作比较,根据第一设定条件确定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若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确定每组所述冷媒流量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保持全开状态;否则,关闭部分所述可控开关件,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定条件包括:室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设定内机盘温间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
所述根据第一设定条件确定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具体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设定内机盘温间的温差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判定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
若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判定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关闭部分所述可控开关件,具体包括:
首先关闭一个或两个位于换热器端部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非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或者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匹配的排气温度,再关闭还处于全开状态的位于换热器端部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或者,在位于换热器端部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均关闭状态下再关闭与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控开关件所在的所述冷媒流路相邻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关闭部分所述可控开关件后,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再根据第二设定条件确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保持所述稳定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控制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控开关件中最后关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部分打开、处于非全开的状态;然后,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再次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控制空调器保持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匹配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并运行第一设定运行时间;
在所述第一设定运行时间内,判断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存在为非匹配的排气温度的情况;
所述根据第二设定条件确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具体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设定运行时间内,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均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判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否则,判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
优选的,所述可控开关件为电子膨胀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有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所述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在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后,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每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所述匹配关系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满足的匹配关系;
换热器匹配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将所述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室外机,所述多组冷媒流路中,位于端部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的排数大于位于内部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的排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将室外机换热器分为并联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冷媒流路上设置可控开关件,在更换室内机后进入换热器匹配模式,通过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利用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将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及所对应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通过设置可控开关件,能够利用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实现对室外机换热器冷媒流路的选择,且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由反映室内机与室外机是否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因此,能够实现一种室外机换热器与不同类型的室内机的匹配,在更换室内机类型后,无需更换室外机换热器,仅需要更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进行室外机换热器冷媒流路的选取匹配,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更换室内机类型后必须要更换室外机而导致更换过程复杂、更换成本高的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室外机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该图所示为基于本发明室外机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具体而言,该实施例的室外机是其换热器的冷媒流路可变、能够匹配不同类型的室内机的一种室外机。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室外机包括有室外机换热器100,室外机换热器100包括有并联连接的五组冷媒流路,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冷媒流路110、第二冷媒流路120、第三冷媒流路130、第四冷媒流路140和第五冷媒流路150,而每组冷媒流路中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以及与冷媒管串联连接的可控开关件,且可控开关件用来控制所连接的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以及流经冷媒的量。而且,为使得室外机换热器100各处换热均匀,将换热效果低的端部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的排数设置为大于位于内部的、换热效果高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的排数。
具体来说,第一冷媒流路110和第五冷媒流路150作为端部的冷媒流路,分别包括有串联连接的五排冷媒管(图中未标注),且第一冷媒流路110中与冷媒管串联连接有第一可控开关件111,第五冷媒流路150中与冷媒管串联连接有第五可控开关件151;第二冷媒流路120和第四冷媒流路140作为紧邻第一冷媒流路110和第五冷媒流路150的内部冷媒流路,分别包括有串联连接的四排冷媒管(图中未标注),且第二冷媒流路120中与冷媒管串联连接有第二可控开关件121,第四冷媒流路140中与冷媒管串联连接有第四可控开关件141;第三冷媒流路130作为第二冷媒流路120和第四冷媒流路140中间的内部冷媒流路,包括有三排冷媒管,且第三冷媒流路130中与冷媒管串联连接有第三可控开关件131。对于可控开关件,优选为开度可控的电子膨胀阀。
此外,该实施例的室外机还包括有模式控制单元200、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单元300及换热器匹配确定单元400。其中,模式控制单元200用来在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后,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单元300用于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根据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而换热器匹配确定单元400用于通过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单元300所确定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并将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外机,通过将换热器分为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在每组冷媒流路中设置可控开关件,能够利用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实现对室外机换热器中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选择,通过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大小的室外机换热器;而开关件的开关状态通过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使得确定出的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所形成的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相匹配,那么,在更换室内机类型后,无需更换室外机换热器,仅需要更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进行室外机换热器冷媒流路的选取匹配,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更换室内机类型后必须要更换室外机而导致更换过程复杂、更换成本高的问题。更具体的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参见后面的描述。
请参见图2,该图所示为基于本发明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具体可参考图1室外机的原理框图所示出的结构。对于具有该结构的室外机换热器,通过下述步骤构成的方法实现室外机换热器匹配,具体来说是实现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的匹配。
步骤21: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通过触发而进入,譬如,在室内机类型更换之后、空调器正常运行之前,通过特殊指令而触发并进入该匹配模式。并且,在进入该匹配模式后,将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以利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参数实现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的匹配。
考虑到后面将利用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实现室外机换热器匹配,而且是需要空调器系统稳定运行之后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后,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如果室外机换热器发生流路变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明显;且两个变化速度快,空调器系统也能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稳定状态。因而,能够提高室外机换热器的匹配速度和匹配准确性。
步骤22: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
具体来说,是根据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其中,匹配关系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满足的匹配关系。
具体的,在空调器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稳定运行后,通过温度检测单元、譬如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然后,基于这两个温度确定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同,室外机换热器中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不同,冷媒流路不同,会使得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不同。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的状态下,室内机盘管温度满足一定的匹配关系,压缩机排气温度也满足一定的匹配关系。那么,通过已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室内机盘管温度即压缩机排气温度应满足的匹配关系以及实时获取到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即可以确定出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所对应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具体确定方法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该实施例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确定出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所对应的室外机换热器能够使得室内机盘管温度以及压缩机排气温度均满足已知的匹配关系即可。
步骤23:通过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将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可控开关件用来控制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开关件打开,开关件所控制的冷媒管内流经冷媒;开关件关闭,开关件所控制的冷媒管内不流经冷媒。那么,通过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即可确定出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也就确定;而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确定,参与到空调器运行的室外机换热器也就确定了。因此,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即可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利用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实现对室外机换热器冷媒流路的选择,且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由反映室内机与室外机是否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确定,因此,能够实现一种室外机换热器与不同类型的室内机的匹配,在更换室内机类型后,无需更换室外机换热器,仅需要更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进行室外机换热器冷媒流路的选取匹配,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更换室内机类型后必须要更换室外机而导致更换过程复杂、更换成本高的问题。
请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基于本发明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具体可参考图1室外机的原理框图所示出的结构。对于具有该结构的室外机换热器,通过下述步骤构成的方法实现室外机换热器匹配,具体来说是实现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的匹配。
步骤31: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控制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均处于全开状态。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通过触发而进入,譬如,在室内机类型更换之后、空调器正常运行之前,通过特殊指令而触发并进入该匹配模式。并且,在进入该匹配模式后,将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以利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参数实现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的匹配。同时,控制每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均处于全开状态,以便对可控开关件从全开进行控制,可以减少调整步骤,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室外机换热器的匹配。
步骤32: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分别与设定内机盘温和设定排气温度作比较,根据第一设定条件确定室内机盘管温度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并存储有设定内机盘温和设定排气温度,还预先设置并存储有第一设定条件,设定内机盘温、设定排气温度及第一设定条件构成了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应满足的匹配关系。具体而言,第一设定条件包括:室内机盘管温度与设定内机盘温间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压缩机排气温度与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其中,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和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也是预置并存储的。
在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并稳定运行后,通过温度检测单元、譬如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然后,将室内机盘管温度与设定内机盘温作比较,将压缩机排气温度与设定排气温度作比较。如果室内机盘管温度与设定内机盘温间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判定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如果压缩机排气温度与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判定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步骤33:若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确定每组冷媒流量中的可控开关件保持全开状态;否则,关闭部分可控开关件,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重新获取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通过步骤32的判断过程,若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表明此时允许冷媒流经的冷媒流路所确定的室外机换热器能够使得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均满足室内机与室外机匹配状态下的匹配关系,此时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机是匹配的,则保持可控开关件初始的全开状态不变。然后,执行步骤34。
而如果通过步骤32的判断,确定室内机盘管温度不是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或者压缩机排气温度不是匹配的排气温度,则表明可控开关件全开状态所确定出的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所构成的室外机换热器与当前的室内机并不匹配。且由于可控开关件均处于全开状态,则将通过控制部分开关件的关闭进行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调整。具体来说,是关闭部分可控开关件,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重新获取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更具体的,为提高调整速度,关闭部分可控开关件,具体包括:
首先关闭一个或两个位于换热器端部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这是因为,端部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差,优选进行关闭。譬如图1示出的室外机,首先关闭位于上端的第一冷媒流路110中的可控开关件111,或者首先关闭位于下端的第五冷媒流路150中的可控开关件151,或者同时关闭可控开关件111和可控开关件151。关闭一个还是两个可控开关件,可以根据室内机盘管温度与设定内机盘温的温差大小或压缩机排气温度与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大小来确定。若其中一个温差较大、大于了设定极限温差,则直接关闭两个可控开关件;若两个温差仅不大于设定极限温差,则只关闭其中一个可控开关件。
关闭可控开关件后,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按照步骤32的过程,再次判断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匹配的压缩机排气温度。若是,则将该次调整后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最终的状态。
若重新获取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为非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或者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匹配的排气温度,表明该次调整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仍不合适,则再关闭还处于全开状态的位于换热器端部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或者,在位于换热器端部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均关闭状态下再关闭与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的可控开关件所在的冷媒流路相邻的冷媒流路中的可控开关件。譬如,参见图1所示,若该次调整关闭的可控开关件为第一可控开关件111,那么,将再关闭第五可控开关件151。若该次调整关闭的可控开关件为第一可控开关件111和第五可控开关件151,那么,将再关闭第二可控开关件121或者第四可控开关件141。概括来说,是按照先端部、后内部的顺序依次关闭可控开关件。
再次关闭可控开关件后,将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按照步骤32的过程,再次判断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匹配的压缩机排气温度。若是,则将该次调整后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最终的状态。若为否,继续关闭部分可控开关件。
步骤34:通过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将允许流经冷媒的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此后在空调器正常运行过程中,保持确定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以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行。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还包括下述过程:
在关闭部分可控开关件后,若重新获取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那么,再根据第二设定条件确定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
若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保持稳定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
若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将控制处于关闭状态的可控开关件中最后关闭的可控开关件部分打开、处于非全开的状态;然后,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再次重新获取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并将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最终开关状态。
其中,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控制空调器保持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匹配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并运行第一设定运行时间。
在第一设定运行时间内,判断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存在为非匹配的排气温度的情况。
那么,根据第二设定条件确定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具体包括:
若在第一设定运行时间内,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均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判定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否则,判定重新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
在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匹配的排气温度而确定了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后,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在某个或某些瞬时压缩机排气温度发生超调而不是匹配的排气温度,在此情况下,容易误判为可控开关件的状态不合适而再次进行调整。为减少可控开关件的频繁动作,设置上述过程,在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后,再次确定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如果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通过对最后关闭的可控开关件作微调,控制其打开,但是开度小于全开开度,再次进行调整,直至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所述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所述方法包括:
模式控制过程: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确定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过程: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每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所述匹配关系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满足的匹配关系;
换热器匹配确定过程:通过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将所述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过程,具体为:
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过程还包括:
控制每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均处于全开状态;
所述确定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过程还包括:
将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分别与设定内机盘温和设定排气温度作比较,根据第一设定条件确定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若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确定每组所述冷媒流量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保持全开状态;否则,关闭部分所述可控开关件,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条件包括:室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设定内机盘温间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不大于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
所述根据第一设定条件确定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是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具体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设定内机盘温间的温差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内机盘温温差,判定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
若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设定排气温度的温差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排气温度温差,判定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部分所述可控开关件,具体包括:
首先关闭一个或两个位于换热器端部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非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或者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匹配的排气温度,再关闭还处于全开状态的位于换热器端部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或者,在位于换热器端部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均关闭状态下再关闭与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控开关件所在的所述冷媒流路相邻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关闭部分所述可控开关件后,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为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且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再根据第二设定条件确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保持所述稳定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
若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控制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控开关件中最后关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部分打开、处于非全开的状态;然后,再次重新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并确定再次重新获取的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控制空调器保持匹配的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匹配的排气温度所对应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不变并运行第一设定运行时间;
在所述第一设定运行时间内,判断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存在为非匹配的排气温度的情况;
所述根据第二设定条件确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具体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设定运行时间内,获取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均为匹配的排气温度,判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稳定的排气温度;否则,判定所述重新获取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为非稳定的排气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开关件为电子膨胀阀。
9.一种室外机,包括有室外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有并联连接的多组冷媒流路,每组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有若干排串联连接的冷媒管和控制所述冷媒管内是否流经冷媒的可控开关件;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在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模式后,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室内机盘管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根据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和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已知的匹配关系确定每组所述冷媒流路中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所述匹配关系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匹配时室内机盘管温度及压缩机排气温度满足的匹配关系;
换热器匹配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将所述允许流经冷媒的所述冷媒流路的数量以及确定的所述可控开关件的开关状态确定为与室内机相匹配的室外机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冷媒流路中,位于端部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的排数大于位于内部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的排数。
CN201810136572.0A 2018-02-09 2018-02-09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Active CN108488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6572.0A CN108488947B (zh) 2018-02-09 2018-02-09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PCT/CN2018/112181 WO2019153797A1 (zh) 2018-02-09 2018-10-26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6572.0A CN108488947B (zh) 2018-02-09 2018-02-09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8947A true CN108488947A (zh) 2018-09-04
CN108488947B CN108488947B (zh) 2020-12-08

Family

ID=6334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6572.0A Active CN108488947B (zh) 2018-02-09 2018-02-09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88947B (zh)
WO (1) WO201915379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644A (zh) * 2019-01-15 2019-05-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WO2019153797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9696A (ja) * 1995-08-23 1997-05-06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KR970070805A (ko) * 1996-04-04 1997-11-07 김광호 멀티 에어컨의 냉매 순환장치
CN2342287Y (zh) * 1998-08-28 1999-10-06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室外并联换热器
CN102401523A (zh) * 2011-11-29 2012-04-04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在变频空调制热运行时的控制方法
CN103292389A (zh) * 2012-02-27 2013-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温控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5536250U (zh) * 2016-03-25 2016-08-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换热器和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5913A3 (en) * 2001-06-26 2003-08-1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ultiform gas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2254007U (zh) * 2011-10-09 2012-05-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移动式可调温除湿机空调
JP2015017722A (ja) * 2013-07-09 2015-01-29 株式会社B.T.P.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暖房空調システム
WO2015063853A1 (ja) * 2013-10-29 2015-05-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凍サイクル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8488947B (zh) * 2018-02-09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9696A (ja) * 1995-08-23 1997-05-06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KR970070805A (ko) * 1996-04-04 1997-11-07 김광호 멀티 에어컨의 냉매 순환장치
CN2342287Y (zh) * 1998-08-28 1999-10-06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室外并联换热器
CN102401523A (zh) * 2011-11-29 2012-04-04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在变频空调制热运行时的控制方法
CN103292389A (zh) * 2012-02-27 2013-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温控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5536250U (zh) * 2016-03-25 2016-08-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换热器和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3797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CN109798644A (zh) * 2019-01-15 2019-05-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9798644B (zh) * 2019-01-15 2020-11-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8947B (zh) 2020-12-08
WO2019153797A1 (zh) 2019-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8532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4748428B (zh) 多联机系统
CN106052216A (zh) 一种多联机制热时对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A2781388C (en) Space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hot gas rehea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9140725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8692478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642756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0186151A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7314584B (zh) 空调系统及气液分离器积液控制方法
CN108488947A (zh)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JP200210700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059633A (zh) 空调系统的除湿方法
CN209459257U (zh) 一种自然融霜低温蒸发系统
CN106196482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180430B (zh) 换热设备
CN102809260B (zh) 冷藏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冷藏制冷系统
CN107091498A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多管组空调
CN208652966U (zh) 空调系统
CN108626853B (zh) 制冷设备、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28343A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106440045B (zh) 一种恒温除湿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220355711U (zh) 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220852568U (zh) 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111140912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26001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9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