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245B -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245B
CN108475245B CN201780005058.7A CN201780005058A CN108475245B CN 108475245 B CN108475245 B CN 108475245B CN 201780005058 A CN201780005058 A CN 201780005058A CN 108475245 B CN108475245 B CN 108475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voltage
voltage threshold
equipmen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50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5245A (zh
Inventor
王朝
马雷
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5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5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20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input/output bus
    • G06F13/2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input/output bus using interrup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中电子设备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当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电子设备进入充电模式。或者,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电子设备获取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关闭即插即用OTG功能,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该方法通过在不外加设备的基础上,提高了识别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的精确度,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非OTG模式下GPIO口电压波动来频繁唤醒电子设备产生的功耗,以及防止误进入OTG模式。

Description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2016年12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186660.9、发明名称为“一种在电子设备上实现OTG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文件中。仅仅是为了简洁表述,其全部内容不在本申请文件中再原文重复一遍。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数据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即插即用(On The Go,OTG)技术可以在没有主机(Host)的情况下,实现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间的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
电子设备(如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微型5引脚(micro 5pin)或10引脚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直接或间接与OTG设备的USB连接器相连。当电子设备的通用输入或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检测到USB连接器的标识(identity,ID)引脚输出低电平时,GPIO接口产生中断响应至移动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以唤醒CPU,并指示CPU有OTG设备接入,使移动设备进入OTG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图1为一种电子设备与OTG设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通过USB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设备与OTG设备相连,即电子设备与OTG设备间接相连。
USB IC设备通过检测OTG设备的USB连接器的ID引脚对地的阻值,识别出ID引脚被拉低,此时USB IC设备产生INT中断响应至电子设备的CPU或电源管理单元(powermanagement unit,PMU),以指示有OTG设备接入,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USB IC设备读取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寄存器内部相应的地址,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同时,USB IC设备识别此时USB ID接口与地之间的阻值是否满足OTG功能的预设门限值,若满足,电子设备与OTG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上述设备间的连接结构虽然能够精确识别连接到OTG设备,但需要增加USBIC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在不外加设备的基础上,提高了识别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的精确度,降低了成本,同时在非OTG模式下关闭即插即用OTG功能,降低了功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当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电子设备进入充电模式。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电子设备通过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接口获取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其中,第一电压值为ID引脚与地之间的电压值。该电子设备通过先检查是否有充电类设备插入,避免了插入OTG设备的OTG功能与充电过程的互斥性。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关闭即插即用OTG功能并停止响应GPIO接口产生的中断,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该方法在不外加设备的基础上,提高了识别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的精确度,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非OTG模式下GPIO口电压波动来频繁唤醒电子设备产生的功耗,以及防止误进入OTG模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经初始化后,再次检测电源总线BUS引脚的工作状态,重新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通过ADC接口获取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二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电子设备确定外接设备为即插即用OTG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第一电压阈值为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其值可以表示为:VCC*((r0+R)/(R1+R+r0)),其中VCC为电子设备的接入电压,r0为OTG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中的导线的电阻,R1为上拉电阻,R为ID引脚的接地电阻。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处理器还用于当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进入充电模式;或者,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处理器关闭OTG功能,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处理器经初始化后,再次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二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处理器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处理器还用于若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第一电压阈值为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子设备与OTG设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OTG功能的识别方法可以应用在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和外接设备通过USB连接器进行连接。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或手机等。外接设备可以是打印机、U盘或存储卡等。
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USB连接器。处理器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接口和GPIO接口。
其中,ADC接口与GPIO接口分别与USB连接器的ID引脚相连。
ADC接口,用于读取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电压值。
GPIO接口,用于获取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电平状态,如高电平(如用1表示)或低电平(如用0表示),以及向电子设备发送中断响应。
当电子设备没有与外接设备连接时,USB连接器的ID引脚悬空,此时ID引脚的电平为高电平。当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时,此时ID引脚的电平变为低电平,电子设备根据ADC接口读取的电压值,识别外接设备是否为OTG设备。
例如,当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GPIO接口获取的ID引脚上的电平为低电平时,ADC接口读取ID引脚上的电压值,并将该电压值传输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如CPU)。当ADC接口读取的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识别外接设备为OTG设备;当ADC接口读取的电压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识别外接设备为非OTG设备。
若外接设备是OTG设备,GPIO发送中断响应至电子设备,以唤醒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如CPU,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与外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若外接设备不是OTG设备,GPIO不发送中断响应至电子设备,即关闭OTG的中断响应。
由此可知,本申请上述方法在不外加设备的基础上,能够保证精确识别是否进入OTG模式,从而降低了成本。
与图2的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的电路连接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中,USB连接器为10管脚的USB连接器,其中VBUS为电源总线引脚,D+与D-为数据引脚,GND为接地引脚,S1-S5为固定引脚,以用于将USB连接器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焊板上。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与电子设备的GPIO接口连接,以用于唤醒CPU。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与电子设备的ADC接口连接,以用于将ID引脚的电压值发送至CPU。VCC为电子设备的外接电压,R1为上拉电阻。上拉电阻R1的第一端接VCC,上拉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于一交点M。耦合电容C1的第一端接地,耦合电容C1的第二端与交点M相连。外接设备与USB连接器间可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
其中,用户长时间插拔外接设备,使ID引脚所产生的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 arge,ESD)或浪涌现象,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图3中,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两两并联组成RC滤波器,可以解决由于上述静电放电或浪涌现象而导致的电子设备损坏的问题。其中,R2的阻值可以为2kΩ,R3的阻值可以为10kΩ。
可选地,当电子设备有外接设备接入时,ID引脚上存在接地电阻R(即ID引脚与GND引脚间的电阻),电子设备的CPU可以通过ADC接口获取接地电阻R的电压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10、电子设备检测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上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与外接设备连接。
电子设备开机后,根据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上的电平状态,识别电子设备是否与外接设备连接。例如,当USB连接器的ID引脚存在低电平时,电子设备确定与外接设备连接,反之,电子设备确定未与外接设备连接。
步骤420、电子设备根据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在USB连接器的ID引脚存在低电平(即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USB连接器检测电源总线(VBUS)引脚的工作状态(或有无外部电压),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VBUS引脚存在外部电压是指VBUS引脚有输入电压。
当VBUS引脚存在外部电压时,电子设备确定该外接设备为充电设备,电子设备进入充电模式,此时关闭GPIO接口的中断响应。
当VBUS引脚不存在外部电压(即外接设备为非充电设备)时,电子设备通过ADC接口获取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即接地电阻R的第一电压值),该第一电压值用于识别电子设备USB连接器的外接情况(如接入的外接设备为非充电设备或未接入外接设备)。其中,当VBUS引脚有输入电压时,VBUS引脚存在外部电压。在图3中,第一电压值为接地电阻R的电压值。
由此可知,电子设备通过先检查是否有充电类设备插入,避免了插入OTG设备的OTG功能与充电功能的互斥性。
步骤430、电子设备根据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分别与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的比较结果,识别电子设备是否进入OTG模式。
结合图3,电阻R1与接地电阻R串联,也就是说,接地电阻R与电阻R1分压,接地电阻R的电压值可以表示为VCC*(R/(R1+R))。
可选地,OTG设备插入电子设备后,考虑到OTG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中的导线会存在的一定的电阻r0,故接地电阻的最大阻值Rm为(r0+R).最大阻值Rm对应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阈值,其可以表示为VCC*((r0+R)/(R1+R+r0)),即第一电压阈值为ID引脚上的最大电压值。
可选地,第二电压阈值为电子设备预设的电压阈值。第二电压阈值的取值在电子设备的最大电压安全阈值与最小电压安全阈值间的电压值之间。例如VCC为3V,电子设备的最大电压安全阈值为3*(3/4)=2.25V,最小电压安全阈值为3*(1/4)=0.75V。也就是说,第二电压阈值大于0.75V,且小于2.25V,如第二电压阈值可以为1.25V。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电子设备的最小电压安全阈值,即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如第一电压阈值可以为0.15V,第二电压阈值可以为1.25V。
电子设备通过ADC接口获取接地电阻R的第一电压值后,电子设备将第一电压值分别与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进行比较。
当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电子设备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与OTG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电子设备主动关闭GPIO的中断响应,以避免GPIO口电压波动来频繁唤醒电子设备产生的功耗,以及防止误进入OTG模式。其中,GPIO口电压波动可以是由于电子设备用户长时间使用造成USB接口脏污,而产生GPIO口电压波动。
当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电子设备确定此时没有外接设备,即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在该条件下,电子设备初始化处理器,并检测是否有外接设备插入,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
若电子设备有外接设备插入,电子设备先判断该外接设备是否为充电设备。
若该外接设备为充电设备,则电子设备进入充电模式,关闭GPIO的中断响应。
若该外接设备为非充电设备,且GPIO接口上识别出低电平,则电子设备通过ADC接口读取接地电阻R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二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电子设备进入OTG模式。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以电子设备为手机,OTG设备为U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当手机开机后,执行步骤510,手机中的处理器通过GPIO接口检测到ID引脚存在低电平后,确定接入外接设备。
步骤520、手机中的处理器检测BUS引脚是否存在外部电压;
若存在,执行步骤530,手机进入充电模式。
若不存在,执行步骤540,手机中的处理器通过ADC接口获取ID引脚的电压值V1。
步骤550,手机中的处理器将V1分别与第一电压阈值和预设的第二电压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560,V1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手机中的处理器确定外接设备为U盘,此时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手机进入OTG模式,与U盘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570,V1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手机中的处理器主动关闭GPIO的中断响应。
步骤580,V1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手机中的处理器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处于待机状态。
步骤590,手机中的处理器进行初始化,并通过GPIO接口识别出ID引脚上存在低电平后,判断BUS引脚是否存在外部电压;
若若存在,则执行步骤530,手机进入充电模式。
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600,手机中的处理器通过ADC接口获取ID引脚上的电压值V2,
若V2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执行步骤610,手机中的处理器确定外接设备为U盘,此时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手机进入OTG模式,与U盘进行数据传输。
若V2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则执行步骤620,手机中的处理器开启GPIO的中断响应,处于待机状态,继续执行步骤590。
与上述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30。
处理单元630,用于根据设备的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处理单元630,还用于当该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进入充电模式;或者,当该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
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处理单元630关闭OTG功能,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可选地,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处理单元630经初始化后,检测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再次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
当第二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处理单元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可选地,处理单元630,还用于若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可选地,第一电压阈值为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
该电子设备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在此不复赘述。
与上述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ADC接口730、GPIO接口740和USB连接器750。
其中,处理器710可以包括GPIO模块711和ADC 712。
处理器7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CPU和硬件芯片的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72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
存储器7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720存储程序代码,并将存储的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710。
处理器710,用于根据该设备的USB连接器750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处理器710,还用于当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进入充电模式;或者,当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通过ADC接口730获取USB连接器750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处理器710关闭GPIO模块711中GPIO接口740的中断响应,即关闭OTG功能,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可选地,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处理器710中ADC 712经初始化后,检测USB连接器750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再次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处理器710,还用于根据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通过ADC接口730获取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二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处理器710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可选地,处理器710,还用于若第一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确定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可选地,第一电压阈值为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的各器件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复赘述。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处理器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是非短暂性(non-transitory)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magnetic tape),软盘(floppy disk),光盘(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上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与外接设备连接;
当所述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时,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当所述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充电模式;
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关闭即插即用OTG功能,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开启GPTO中断响应并处于待机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经初始化后,通过GPIO接口识别出ID引脚上存在低电压后,判断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
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
当所述第二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为所述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上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与外接设备连接;当所述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时,根据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进入充电模式;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所述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处理单元关闭OTG功能,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开启GPTO中断响应并处于待机状态,所述电子设备经初始化后,通过GPIO接口识别出ID引脚上存在低电压后,判断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处理单元经初始化后,再次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所述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
当所述第二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为所述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ID引脚上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与外接设备连接;
当所述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时,根据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当所述设备类型为充电类设备时,进入充电模式;
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所述USB连接器的ID引脚的第一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处理器关闭OTG功能,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处理器开启GPIO中断响应并处于待机状态,所述处理器经初始化后,通过GPIO接口识别出ID引脚上存在低电压后,判断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处理器开启即插即用OTG功能并处于待机状态,所述处理器经初始化后,判断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的电源总线引脚的工作状态确定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
当所述设备类型为非充电类设备时,获取所述ID引脚的第二电压值;
当所述第二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OTG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为所述ID引脚的最大电压值。
CN201780005058.7A 2016-12-20 2017-03-29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475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6660 2016-12-20
CN2016111866609 2016-12-20
PCT/CN2017/078625 WO2018113128A1 (zh) 2016-12-20 2017-03-29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245A CN108475245A (zh) 2018-08-31
CN108475245B true CN108475245B (zh) 2020-12-22

Family

ID=6262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058.7A Active CN108475245B (zh) 2016-12-20 2017-03-29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75245B (zh)
WO (1) WO20181131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9237B (zh) * 2019-09-27 2022-12-09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77602B (zh) * 2019-09-30 2022-10-25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通道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JP2021092861A (ja) * 2019-12-06 2021-06-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11343781B (zh) * 2020-03-06 2021-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sd事件处理方法、esd事件处理电路及相关产品
CN111722122B (zh) * 2020-06-01 2023-0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0640B (zh) * 2020-11-11 2022-09-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2290639B (zh) * 2020-11-11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2579500A (zh) * 2020-12-08 2021-03-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插错usb接口的提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89499A (zh) * 2021-03-05 2021-07-30 深圳市亿联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低电量处理算法
CN115525099B (zh) * 2022-01-11 2023-08-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检测键盘接入的方法
CN114996187A (zh) * 2022-05-06 2022-09-02 东莞市步步高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Otg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49055B (zh) * 2022-05-26 2023-09-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接口的接入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07048A (zh) * 2022-09-06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g的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5780B2 (en) * 2011-04-21 2016-07-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SB bridge circuit gating RID—A and RID—GND for IDGND
TW201523266A (zh) * 2013-12-13 2015-06-16 Primax Electronics Ltd 使用通用序列匯流排(usb)插座進行韌體載入的電子裝置及其韌體載入方法
CN105068959A (zh) * 2015-08-25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以及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5635885B (zh) * 2016-03-21 2019-05-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复用电路、移动终端和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245A (zh) 2018-08-31
WO2018113128A1 (zh)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5245B (zh)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0318394B2 (en) USB TYPE-C to legacy USB cable detection
US10002061B2 (en) USB interface detector
JP5717005B2 (ja) Usbインタフェースのステータスに従って内部回路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端末
US9418032B2 (en) Adaptive accessory detection and mode negotiation
US8762746B1 (en) Power management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182154B (zh)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检测电路和方法
US8458376B1 (en) USB peripheral device with automatic mode switch
WO2013168289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30939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ger with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abnormal status of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device
EP24800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insertion or charger insertion of mobile terminal
US8862921B1 (en) Apparatus for remote wake-up during dedicated charging mode
US20130207594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TWI760615B (zh) 用於進行記憶裝置之寫保護指令之偵測控制的方法、控制晶片以及電子裝置
US6813672B1 (en) EMC enhancement for differential devices
CN112042093A (zh) 双供电c型线缆应用中的动态vconn交换
EP31097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gnal strength according to mode
US8806255B2 (en) Interface connection control based on voltage at input rail
US7818554B2 (en) Expansion device for BIOS chip
US20130067119A1 (en) Boot up configuration with usb data pins in embedded systems
CN110442539B (zh) 手机otg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140201420A1 (en) Transmission interface system with detection function and method
KR20140092547A (ko) 유에스비 오티지 자동 변경 장치
TWI583979B (zh) 檢測裝置、檢測方法及包含其之電子設備
JP6916629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