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879B - 具有嵌入式二向色滤光器的双面成像光导 - Google Patents

具有嵌入式二向色滤光器的双面成像光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879B
CN108474879B CN201780005844.7A CN201780005844A CN108474879B CN 108474879 B CN108474879 B CN 108474879B CN 201780005844 A CN201780005844 A CN 201780005844A CN 108474879 B CN108474879 B CN 108474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ractive optic
light guide
coupling
substrate
wavelength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58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879A (zh
Inventor
R.J.舒尔茨
P.J.特拉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queti
Original Assignee
Iquet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queti filed Critical Iqueti
Publication of CN10847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4Optical coupling means utilising prism or gr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4Grating systems; Zone plate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6Grooves, prisms, gratings, scattering particles or rough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6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 sheet or layer, e.g. filter or gr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2005/1804Transmission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G02B2027/01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comprising dichro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G02B2027/0116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comprising devices for correcting chromatic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23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increasing the field of vie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2Holograms used as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光导具有波导,所述波导作为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涂层的涂覆衬底形成。第一涂层上的第一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将第一波长范围的衍射光沿第一方向引导到波导中。第二涂层上的第二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将第二波长范围的衍射光沿第二不同方向引导到波导中。衬底的第一表面和第一表面涂层之间的第一二向色片用于:(a)透射第一波长范围,(b)通过有限范围的入射角度透射第二波长范围,以及(c)通过更高范围的入射角度反射第二波长范围。衬底的第二表面和第二表面涂层之间的第二二向色片用于透射第二波长范围并反射第一波长范围。

Description

具有嵌入式二向色滤光器的双面成像光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在多个颜色通道中将图像承载光传达给观看者以便尤其在视频眼穿戴设备、或者增强或虚拟现实近眼显示器中使用的光学光导。
背景技术
正在开发包括采用类似于常规眼镜或太阳眼镜形式的近眼显示器的头戴式显示器(HMD),以用于包括军事、商业、工业、消防和娱乐应用的一定范围的各种各样用途。对于这些应用中的许多应用,形成可在视觉上叠加在位于HMD用户的视场中的真实世界图像上的虚拟图像特别有价值。并入各种类型的波导的光导将图像承载光中继给狭窄空间中的观看者,从而充当用于将虚拟图像重新引导到观看者的瞳孔并启用这种叠加功能的出射光瞳扩展器。
在常规光导中,通过可形成在衬底的表面上或埋在衬底内的诸如入耦合(in-coupling)衍射光栅的输入光学耦合将来自图像源的准直角度相关光束耦合到一般称为波导的光导衬底中。可利用其它类型的衍射光学件(optic)作为输入耦合,包括由诸如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或体积全息图的变量指数的交替材料形成的衍射结构。也可作为表面起伏衍射光栅形成衍射光学件。可通过类似的输出光学耦合从波导中引导出准直光束,该类似输出光学耦合也可采用衍射光学件的形式。从波导射出的准直角度相关束在离波导的良视距距离处重叠,从而形成出射光瞳,可在所述出射光瞳内观看由图像源生成的虚拟图像。通过其可在良视距距离处观看虚拟图像的出射光瞳的区域称为“眼睛盒(eyebox)”。
输出耦合也可布置用于放大出射光瞳。例如,可通过沿输出耦合将准直束的部分反射部分在准直束传播的方向上偏移或通过将不同角度的准直束沿波导从不同位置射出以便在离波导的良视距距离处更有效地重叠准直束来在一个维度上放大准直束。
可利用沿波导定位在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之间的所谓的“转向光学件”来在第二维度上扩展光瞳尺寸。可通过偏移准直束的反射部分以便放大束本身的第二维度或通过将准直束引导到输出耦合的不同区域以使得从不同位置射出不同角度的准直束从而在眼睛盒内更有效地重叠来实现扩展。转向光学件也可采用衍射光学件的形式,并且尤其在定位在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的衍射光栅之间时,转向光学件也可称为中间光栅。
尽管常规光导机制在显示器光学件的体积、重量和总成本方面已经提供了显著降低,但是仍有问题要解决。需要将颜色通道进行合适的分隔以便防止串扰,其中颜色被处理并从错误颜色通道显示。串扰可导致颜色图像数据和显示的颜色之间的不一致,并且还可以是跨图像场可察觉的令人不快的颜色偏移的原因。校正这个问题的尝试已经包括堆叠方法,其中将多个波导与可选滤光器堆叠在一起以便防止将颜色引导到错误通道。但是,堆叠导致更厚的装置,增加重量,减少亮度,并且还没有提供高度满意的结果。
因此,可明白,需要改进的设计,其仍然提供光学光导的光瞳扩展能力,但是允许这些装置更薄且更轻量,而不损害图像质量和颜色平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推进在使用紧凑头戴式装置和类似成像设备时的图像呈现的技术。有利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能够在单个衬底厚度内处置两个颜色通道的改进双面束扩展器。
通过参考附图并且从回顾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和随附权利要求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和明白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的、特性和优点。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波导的成像光导,所述波导作为具有带有第一表面涂层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并具有第二表面涂层的第二表面的衬底形成。第一输入耦合(入耦合(in-coupling))衍射光学件形成在第一表面涂层上,并定向成将第一波长范围的衍射光的第一束在第一方向上引导到波导中。第二输入耦合(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形成在第二表面涂层上,并定向成将第二波长范围的衍射光的第二束在第二不同方向上引导到波导中。第一二向色片定位在衬底的第一表面和第一表面涂层之间,并且形成为:(i)透射第一波长范围的光,(ii) 通过有限范围的入射角度透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以及(iii) 通过更高范围的入射角度反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第二二向色片定位在衬底的第二表面和第二表面涂层之间,并且形成为透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并反射第一波长范围的光。
第一二向色片优选以约0度为中心、优选小于约15度的入射角度透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并以支持沿波导的全内反射的更高范围(优选大于40度)的入射角度反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
附图说明
尽管本说明书以特别指出并明确要求本发明的主题的权利要求结束,但是相信,在结合附图时,由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示出作为并入单眼型衍射束扩展器的波导布置的光导的一个可能配置的简化横截面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作为并入包括转向光栅的衍射束扩展器的波导布置的光导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作为并入双面衍射束扩展器的波导布置的光导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在波导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分布用于两个不同颜色通道的组件的图3A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A是示出具有用于双面衍射束扩展器的相对入耦合衍射光学件的光导的输入端的侧视图。以平面图示出相应光栅定向。
图4B是示出用于两个不同颜色通道的入耦合衍射光学件以及它们的对应光栅向量的相对旋转定向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种用于维持高旋转角度以便分隔颜色通道的方法的双面光导的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对于以倾斜角度移动穿过波导的光的旋转角度与衍射效率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具有用于双面衍射束扩展器的相对入耦合衍射光学件的光导的输入端的侧视图,其还示出在这点上的相对颜色通道对束的非计划中的衍射的影响。
图8A是示出作为多层结构形成的光导的透视分解图。
图8B是示出作为多层结构形成的光导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9A是示出通过二向色片来管理红色通道的光导的输入端的侧视图。
图9B是示出显示光导的一个二向色涂层的行为的特征透射率曲线的曲线图。
图9C是示出显示成像光导的另一个二向色涂层的行为的特征透射率曲线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通过二向色片来管理蓝-绿颜色通道的光导的输入端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管理两个颜色通道的输入耦合和二向色涂层的组合行为的光导的输入端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用于利用本公开的成像光导观看的增强现实的显示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描述特别针对形成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部分或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更直接协作的元件。将理解,没有特别示出或描述的元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形式。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它们在本文中使用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一定表示任何次序、顺序或优先级关系,而是仅仅用于更清楚地区分一个元件或元件集合与另一个元件或元件集合。术语“顶”和“底”不一定指定空间位置,而是提供关于结构的相对信息,以便区分平面(平坦)波导的相对表面。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观看者”、“操作者”、“观察者”和“使用者”被视为是等效的,并且指穿戴HMD观看装置的人。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可激励”涉及在接收功率并且可选地在接收启用信号时执行指示的功能的装置或组件集合。
术语“可致动”具有它的常规含义,例如涉及能够响应于刺激(诸如响应于电信号)而实施动作的装置或组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集合”是指非空集合,如同在初等数学中广泛理解集合的元素或成员的合集的概念一样。除非另外明确陈述,否则本文中利用术语“子集”来指非空真子集,即,指具有一个或多个成员的更大集合的子集。对于集合S,子集可包括完整集合S。但是,集合S的“真子集”严格包含在集合S中,并排除集合S的至少一个成员。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倾斜”意味着以不是90度的整数倍的角度。例如,如果两条线、线性结构或平面以至少约5度或更大的角度远离平行,或以至少约5度或更大远离正交而从彼此分叉或朝向彼此汇聚,那么认为它们相对于彼此倾斜。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波长波段”和“波长范围”是等效的,并具有如由彩色成像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其标准含义,并且指用于在多色图像中形成一个或多个颜色的光波长范围。通过不同颜色通道来引导不同波长波段,以便在常规彩色成像应用中提供红、绿和蓝原色。
作为真实图像投射的备选方案,光学系统可产生虚拟图像显示。与用于形成真实图像的方法相比,不在显示器表面上形成虚拟图像。即,如果将显示器表面放置在虚拟图像的感知位置,那么将不会在该表面上形成图像。对于增强现实显示器,虚拟图像显示器具有多个固有优点。例如,虚拟图像的表观尺寸不受显示器表面的尺寸或位置的限制。另外,虚拟图像的源对象可以是小的;作为简单示例,放大镜提供它的对象的虚拟图像。与投射真实图像的系统相比,可通过形成看起来离开某个距离的虚拟图像来提供更逼真的观看体验。提供虚拟图像还消除了如在投射真实图像时可能必需的补偿屏幕伪像的任何需要。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耦合”打算指示两个或更多个组件之间的物理关联、连接、关系或链接,以使得一个组件的部署影响与它耦合的组件的空间部署。对于机械耦合,两个组件无需直接接触,而是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组件链接。用于光学耦合的组件允许将光能输入到光学设备或从光学设备输出光能。术语“束扩展器”和“光瞳扩展器”视为同义,它们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
图1是示出作为单眼型光衍射束扩展器或出射光瞳扩展器来布置的光导10的一种常规配置的简化横截面视图的示意图,光导10包括布置在具有衬底S的透明且平面波导22上的诸如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的输入耦合元件和诸如出耦合(out-coupling)衍射光学件120的输出耦合元件。在该示例中,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示为是反射型衍射光栅;但是,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可以备选地是布置在波导衬底S的下表面12上的透射衍射光栅、体积全息图或其它全息衍射元件、或对于进入的图像承载光提供衍射的其它类型的光学组件,其中进入光波WI首先与波导衬底S交互。
当作为虚拟显示系统的一部分使用时,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经由合适的前端光学件(未示出)将来自成像器的多个角度相关的进入图像承载光束WI中的每个光束耦合到波导22的衬底S中。通过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来衍射输入光束WI。例如,第一级衍射光作为角度相关的束WG的集合沿衬底S传播,以便朝向图1系统中的右边、朝向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移动。在光栅或其它类型的衍射光学件之间,通过全内反射(TIR)沿波导22导引或引导光。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经由与沿它的长度(即沿图1的视图中的x轴)的传播光束WG的多次衍射相遇而有助于束扩展,并将来自每次相遇的衍射光向外引导朝向观察者的眼睛的所打算的位置。
图2的透视图示出作为已知束扩展器布置的成像光导20,其利用中间转向光栅TG沿x轴和y轴提供束扩展,以便将光输出(第一衍射模式)从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重新引导到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在图2装置中,包含具有周期d的周期性划线的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将角度相关的进入输入光束WI衍射到波导22中以作为角度相关束WG的集合,其通过全内反射在朝向中间转向光栅TG的初始方向上传播。中间光栅TG被称为“转向光栅”是因为它在光学路径中的功能,根据它的光栅向量将束WG从波导22内在朝向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的方向上重新引导,从而解决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的光栅向量之间的角度差。具有衍射元件的角度定向和由间隔周期d确定的间隔几何结构的中间光栅TG不仅重新引导内部反射的束WG,而且还经由与沿传播的初始方向(即沿图2的视图中的y轴)的光束WG的多次衍射相遇而有助于束扩展。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经由与沿传播的重新引导方向(即沿图2的视图中的x轴)的光束WG的多次衍射相遇而有助于正交束扩展。
通常标明为k并用下标(其中它们对于颜色通道内的光是特定的)示出的光栅向量与波导表面的平面平行延伸,并且分别在入耦合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120的周期性的方向上。
在考虑用于成像的光导设计时,应注意,通过入耦合光学件来有效地编码在波导内行进的图像承载光,无论入耦合机制是利用光栅、全息图、棱镜、反射镜还是某种其它机制。必须通过输出来对应地解码在输入处发生的光的任何反射、折射和/或衍射,以便重新形成呈现给观看者的虚拟图像。
典型地选取放置在诸如入耦合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120的输入和输出耦合之间的中间位置的转向光栅TG,以便使所编码的光上的任何变化最小化。因此,转向光栅的间距优选地与入耦合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120的间距匹配。另外,可通过采用通过转向光栅TG的第一反射级之一将所编码的射线集束转向120度的这种方式将转向光栅定向在对入耦合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120约60度来保留虚拟图像。转向光栅TG的衍射效果在与转向光栅的光栅向量平行的进入射线的向量分量上最显著。如此布置的转向光栅在导衬底内重新引导射线集束,同时使对虚拟图像的所编码的角度信息的任何变化最小化。在此类设计的系统中的所得虚拟图像没有旋转。如果此类系统确实对虚拟图像引入了任何旋转,那么旋转效果可跨不同场角(field angle)和光的波长来非均匀地分布,从而在所得虚拟图像中造成不想要的失真或色差。
如对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某些实施例所预想的转向光栅TG的使用保留了光导20的设计的固有几何精度,使得输入束和输出束相对于彼此对称定向。通过适当的光栅TG间隔和定向,光栅向量k将光从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引导到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应注意,为成像光导观看者形成的图像是虚拟图像,其聚焦在光导20的前面无穷远处或至少很好地聚焦在光导20的前面,但是其中保留了输出图像内容对输入图像内容的相对定向。进入光束WI相对于x-y平面的围绕z轴的旋转或角度定向中的变化可以造成来自出耦合衍射光学件(ODO)120的外出光的旋转或角度定向中对应的对称变化。从图像定向的方面,转向光栅TG打算充当一类光学中继,沿通过入耦合衍射光学件(IDO)110输入并重新引导到出耦合衍射光学件(ODO)120的图像的一个轴提供扩展。转向光栅TG典型地是斜或方形光栅,或者备选地,它可以是闪耀光栅。备选地,可利用反射表面来将光转向朝向出耦合衍射元件120。
当利用图2的布置时,提供两个不同维度中的束扩展。如所示的,转向光栅TG在y方向上扩展来自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的衍射束。如所示的,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在与y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进一步扩展衍射束。
已在多种现有头戴式装置(HDM)设计中利用图2中示出的已知成像光导20来将图像内容提供给观看者。这种类型的束扩展器特别适合于增强现实应用,其中可将图像内容叠加在如通过透明成像光导所看到的真实世界视图上。
已知的成像光导束扩展器的一个公认缺点与颜色质量有关。通过设计,针对特定波长来优化衍射光栅,其中随着波长进一步偏离指定波长而逐渐使成像性能降级。此外,不仅性能根据波长偏移,而且入射角度中的变化具有随波长差异而变化的更显著的效果。因为此,在利用已知类型的衍射束扩展器时,可以跨图像场察觉到不期望的颜色偏移。颜色偏移问题证明极难用软件来补偿,因为颜色偏移的量可以跨图像场而广泛变化。
用于解决颜色偏移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利用分隔的波导来服务不同的原色通道,其中合适地设计衍射元件以便处置不同波长波段的光。一种提出的方法堆叠多个波导以便实现束扩展。可利用堆叠来将分隔的红(R)、蓝(B)和绿(G)颜色通道委派给单独波导,其中针对不同波长波段的光来合适地设计每个波导的衍射组件。利用具有分隔的衍射光栅和可选的颜色滤光器的堆叠式波导来减少颜色通道之间的串扰。
尽管堆叠方法可实现某种程度的通道分隔,但是堆叠式波导解决方案的增加的重量、尺寸、复杂度和成本可以是相当大的。可容易地明白,将在单个波导内提供分隔的颜色通道而没有可感知的颜色通道串扰的解决方案将有利于帮助减少颜色偏移并改进整体颜色质量。
双面成像光导
图3A是示出在单个衬底上形成的、并且具有两个颜色通道CR和CBG的成像光导100的实施例的透视图。例如,颜色通道CR和CBG可集中在至少相隔50 nm的波长处。成像光导100作为双面衍射束扩展器而被形成,从而消除对于为了减少颜色通道串扰的堆叠式波导解决方案的需要。用于两个颜色通道的图像承载光入射在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上,所述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将两个颜色通道之一的光衍射到光导100中。
图3B是示出在单个波导衬底S上形成的、并且具有两个颜色通道的图3A的成像光导100的实施例的分解图。该分解图在视觉上分别将衬底S的正表面和背表面F和Bk彼此分隔。必须强调,只存在衬底S的单个波导;衬底S的每个表面具有服务两个颜色通道之一的衍射结构。右边(正表面F)部分上示出的组件主要用于一个通道;左边(背表面Bk)上示出的组件用于第二通道。在所示示例中,为绿光和蓝光(从约450-550 nm)提供一个颜色通道CBG;为红光(从约610-780 nm)提供第二颜色通道CR。颜色通道CBG具有形成在靠在衬底S的正表面F的涂层上的衍射元件110BG、120BG和TGBG。颜色通道CR具有形成在施加在衬底S的后表面或背表面Bk上的涂层上的衍射元件110R、120R和TGR。对于相应颜色通道,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和110BG沿平行的正表面和背表面F和Bk的共同法线彼此对准。类似地,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R和120BG也沿正表面和背表面F和Bk的共同法线对准。相应的转向光栅TGR、TGBG未被类似地对准。
应注意,能够利用颜色通道的多种布置及其相关联带宽范围中的任何布置和范围,诸如包括位于一个颜色通道内的绿和红波长波段以及位于另一个颜色通道中的蓝波长波段。
串扰关注
颜色通道之间的串扰可以是对于包括利用多个堆叠式波导的布置的任何类型的成像系统的问题,但对于利用单个波导的设计所特别关注。战胜串扰的一种方法在角度和距离两方面尽可能多地分隔光导内的光学路径。对于如图3A和3B中所示的示例,通过角度和距离两者将颜色通道CR中的红光的路径与颜色通道CBG中的蓝-绿光的路径分隔,以致于不出现光“泄漏”到错误颜色路径或者“泄露”可忽略不计。尽管这个目标直截了当,但是用于实现该目标的常规方法尚未非常成功。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颜色通道分隔的方法,其使得有可能设计并使用在单个衬底上形成的光瞳扩展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鉴于上文概述的串扰防止策略,有启发性的是检查光学系统的不同部分的行为。图4A是示出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和110R的布置和行为的侧视图。由虚线BG示出的蓝/绿光通过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衍射到波导衬底S中,并经由TIR在衬底S内传播。当该光沿衬底移动时,该光的一部分从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反射,并且还从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反射。由实线R指示的红光通过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透射,并在反射中通过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被衍射以便经由TIR在衬底S内传播。
因为它是侧视图,所以图4A无法示出从衬底S的平面中的每个入耦合110所衍射的光之间的角度差。返回到图3B的透视图片刻,可看到,R和BG光束根据光栅旋转从入耦合110R和110BG追踪不同路径。在图4A和4B中,通过在图4A中相对于上和下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和110R的俯视图中和在图4B中的透视图中示出的旋转角度Φ来表示对应于光栅向量kR和kBG之间的角度距离的光栅旋转。
对应于光栅向量kR和kBG的光栅方向确定通过每个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和110BG所衍射的光的路径。当R和BG光束的路径彼此正交时,达到路径之间的峰值间隔;当旋转角度Φ为90度或非常接近90度时,出现这种最大路径间隔。当角度Φ从90度减小时,光进入到错误路径中和引起的串扰变得越来越更有可能。
在每个颜色通道CBG和CR中,相应转向光栅TGBG和TGR以标称60度的角度重新引导来自波导的入射光。转向光栅TGBG和TGR被特别设计和定向以便提供这种行为,并且通常进行操作以便接受衍射光输入并在该比较固定的角度提供重新引导的光输出。
彼此面对(沿共同法线在相对表面上形成)的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BG和120R利用正交的输入光来提供最佳性能。然后,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BG和120R具有其彼此正交的相对光栅角度。在出耦合光学件120BG和120R处,随着光栅角度和入射角度从正交偏离,颜色通道串扰的概率增加。
在不做出至少某种类型的妥协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对如上文所概述的入耦合和出耦合衍射光栅的最佳性能所需的相应角度的几何约束。例如,转向光栅基于间距Pnew来提供对于转向角度θ的某个小程度的可调整性,Pnew通常可基于输入间距Pinput利用下式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因此,为了使来自具有350 nm间距的入耦合衍射光栅110的光转向,将需要具有305 nm间距的转向光栅TG,以便提供55度的转向角度θ。实现更小的转向角度将需要可能易于太难或费成本来制造的非常高的间距。例如,对于50度的转向角度θ将需要272 nm间距光栅。因此,尽管可以有可能将转向角度调整几度,但是更实际得多的是对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之间的旋转角度Φ进行一定调整,以便达到小于理想正交角度的角度。
调整光栅旋转角度使得组件在常规波导占用空间(footprint)范围内并使得对于面对面衍射光栅的旋转角度相差最大可能角度,得到图5中所示的束扩展器140设计。为清楚起见,将覆盖或面对面的光栅示为略微偏移;实际上,如之前所描述的,面对面的入耦合和出耦合光学件彼此精确对准。这里,对于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和110R的光栅旋转之间的角度Φ是60度。出耦合120BG和120R具有在波导的平面中相对于彼此类似地旋转60度的它们的光栅向量。
图5中示出的布置是可行的,并且在单个衬底上提供双通道解决方案。但是,对于该布置的颜色通道串扰仍然是清楚地可感知的,指示颜色路径甚至会在所使用的相对高的光栅旋转角度处不经意地“泄漏”到彼此中。对于图5的配置的颜色串扰的持续性强烈暗示进一步损害所期望的角度旋转将是不期望的。
图6的曲线图示出来自针对红光所设计的具有略微小于红波长的光栅间距(这里为约510 nm)的衍射光栅的第一级反射衍射的特征行为。当光束将通过TIR行进穿过波导衬底时对于以大约40度的入射角度的、在475 nm的入射蓝光,针对旋转角度Φ绘制了衍射效率。该曲线图示出用于转向光栅TG的一般行为特征。除此之外,图6的曲线图还暗示在特定入射角度对颜色通道串扰的一个贡献者可以是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其本身。
当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和110R的衍射光栅被旋转使得角度Φ低于约40度时,衍射效率小于20%,从而使得出现以40度的角度入射的光的非常小的第一级衍射。当情况如此时,以40度的蓝/绿入射光束可仅仅从红色入耦合110R光栅表面反射,如常规TIR中那样。但是,当旋转角度Φ增加高于50度时,第一级反射衍射急剧增加。在60度,第一级反射衍射逼近最大值,对于目标波长接近75%。
注意,图6示出对于以TIR角度入射(超过40度入射)的光的行为。如上所述,对于转向光栅TG的设计来利用这种相同效果。但是,在波导的入耦合区域中,在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和110BG之间也可出现不期望的转向光栅效果。在出现这种非计划中的效果的情况下,它可使得一个或另一个入耦合衍射光学件表现为对于来自相对入耦合衍射光学件的光的转向光栅而不是允许TIR。在接近于80%的效率时,相对的入耦合接着开始使光从其计划中的TIR路径转移并将所转移的光的一些重新引导到打算用于相对颜色通道的路径中。即,红光现在不经意地耦合到蓝-绿光路径中,并且反之亦然。
图7针对蓝-绿光BG示意性地示出这个问题。用实线示出该BG光的计划中的路径。为清楚起见,省略了用于红光的路径。用虚线格式示出的第二BG光路径144指示应从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被反射的BG光的一些现在已代替地被衍射,并且无意地转移到红光路径。因此,在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和110BG处于相对高的旋转角度(例如,Φ = 60度)的情况下,可观察到高度的颜色串扰。这种相同效果对于入射在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BG上的红光也可成立,从而将一些红光有效地转移到蓝-绿路径。
因此,从图7中示出的内容可明白,可证明特别麻烦的颜色通道串扰的一个来源是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和110BG处的光交互。入射在每个衍射光栅上的光的一些不经意地衍射到相对颜色通道中。提供相应输入/输出光栅的合适旋转可有助于减少串扰问题,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呈现可以很难或不切实际的约束。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构造具有二向色涂层的成像光导来解决由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和110BG之间的光交互引起的串扰的问题,其的角度特征被调谐以便根据波长和入射角度两者不同地反射和透射光。可根据它的入射角度选择性地透射或反射相同波长的光。
图8A的透视图和图8B的横截面视图分别示出作为多层结构形成的双面成像光导200,其分别具有波导衬底204以及相对的顶和底涂覆层206和208。层206和208可由例如光学聚合物形成。在多层结构的不同表面上形成用于两个颜色通道中的每个颜色通道的各种入耦合110、出耦合120和转向光栅TG组件。二向色片210BG和210R夹在形成在顶和底涂层206和208上的面对面入耦合之间,其配置用于在不同颜色通道CBG和CR中处置光。每个二向色片210BG和210R在衬底表面的一小部分上延伸。每个二向色片210BG和210R被定尺寸以在位于它的对应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或110BG与波导衬底层204之间的表面区域上延伸。二向色片210BG和210R不透明,从而使得将它们的尺寸延伸超过入耦合光学件的区域将趋向模糊视场。
图9A的侧视图示出对于处置红色通道CR的光的二向色片210BG和210R的滤光特征。
图9B呈现了示出对于第一二向色片210BG关于入射光的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的滤光器特征曲线。在小于15度的入射,红光透射穿过二向色片210BG。但是,在大于40度的入射(如由虚线所指示)红光从二向色片210BG反射。总是透射蓝-绿光。
图9C呈现了示出第二二向色片210R的二向色涂层的透射行为的滤光器特征曲线。以从0到40度的任何角度入射的红光总是透射穿过二向色片210R。总是反射蓝-绿光。
图10的侧视图示出二向色片210BG和210R如何处置蓝-绿颜色通道CBG的光。以任何角度入射的蓝-绿光总是从二向色片210R反射。蓝-绿光透射穿过二向色片210BG
图11组合了由入耦合处的二向色片210BG和210R提供的结果。二向色片210BG和210R的位置可关于入射光颠倒,以使得例如入射光首先遇到二向色片210R。这将需要二向色涂层特征以及利用针对图11的示例描述的基本布置的颜色通道组件放置中的对应变化。
图12的透视图示出用于利用本公开的成像光导观看的三维(3-D)增强现实的显示系统60。显示系统60示为是HMD,其带有具有用于左眼的束扩展器140l的左眼光学系统54l以及具有用于右眼的束扩展器140r的对应的右眼光学系统54r。可提供诸如微微投射器(picoprojector)或类似装置的图像源52,它可激励以便为每只眼睛生成独立图像,这些图像作为具有直立图像显示的所需图像定向的虚拟图像而形成。生成的图像可以是立体图像对以用于3D观看。由光学系统形成的虚拟图像可看起来被叠加或覆盖到由观看者看到的真实世界场景内容上。还可提供增强现实虚拟化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附加组件,诸如安装在HMD的框架上以用于观看场景内容或观看者凝视跟踪的一个或多个相机。
成像光导制造
如图8A的分解图中所示,可利用各种过程来制造和组装成像光导。
二向色滤光器是一种类型的薄膜干涉滤光器,它们被处理或形成为提供作为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的交错层之间的边界处在入射波和反射波之间发生的干涉效应的结果的波长选择性滤光特征。常规地,干涉滤光器包括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或更多种介电材料的多个交替层组成的介质堆。在常规薄膜干涉滤光器中,沉积在衬底上的滤光器堆的每个相应交错层都非常薄,例如具有光的大约四分之一波长的光学厚度(该层的折射率乘以物理厚度)。具有反射波长的至少一个波段并透射与第一波段紧邻的波长的至少第二波段的滤光特征以使得滤光器使能通过重新引导反射的波段来分隔波长的两个波段的滤光器被常规称为“二向色”滤光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形成或配置的光学滤光器通常可采用薄膜干涉滤光器的基本结构。在该基本结构中,以交替或以其它方式交错的模式在衬底的表面上沉积多个极薄的分立材料层以作为滤光器堆,其中滤光器堆中的单独层之间的光学指数突然而不是连续或逐渐地变化。多个层至少包括多个具有第一折射率nL的第一层,它们与具有大于第一折射率的第二折射率nH的多个第二层交错。具有不等于nH或nL的折射率的一个或多个附加层也可在滤光器堆中。在常规薄膜设计中,两个分立层交替,它们以非常接近一些基波长的四分之一波长厚度的厚度而形成。在薄膜堆中增加第三材料或其它附加材料有助于精细调谐滤光响应。高和低折射率材料中的折射率之间的数值差影响用于形成具有特定透射特征的滤光器所需的薄膜层的数量。在高和低指数材料的折射率之间的差足够大的情况下,实现相同透射(密度)值需要更少的交替层。
可利用广泛多样的材料来形成滤光器堆中的多个分立材料层。在此类材料之中,非限制提及由金属、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透明聚合物材料和所谓的“软”涂层(诸如氟化铝钠(Na3AlF6)和硫化锌(ZnS))制成。进一步的非限制性提及由选自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钽(Ta2O5)、五氧化铌(Nb2O5)、二氧化铪(HfO2)、二氧化钛(TiO2)和五氧化铝(Al2O5)的金属氧化物制成。交错材料层可包括至少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本公开的滤光器可包括多个截然不同的交替Nb2O5和SiO2层,它们分别具有2.3和1.5的折射率。备选地,根据本公开的滤光器可使用具有至少三种截然不同材料(诸如截然不同的Nb2O5、SiO2和Ta2O5层)的交错模式,每个层具有特征折射率。当然,还可在交错层模式内使用多于三种材料和材料的其它组合。
一般来说,可利用光学涂层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沉积方法和技术来制作根据本公开的滤光器。例如,可利用能够沉积多个分立的交替材料层的计算机控制的离子束溅射系统来制造这些滤光器,其中每个层的厚度可被精确控制。
返回参考图8A,并且具体来说是参考描绘的涂层206和208,本公开的实施例利用UV模压来形成在波导衬底层204的顶和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的每个薄聚合物层。为了形成衍射光学件,当聚合物设置在UV光下时,可利用具有蚀刻图案的石英模具来将它的图案化转到聚合物上。备选地,例如,可利用纳米压印方法来在波导导衬底S的一个或两个外表面上形成衍射组件。涂层206和208也可作为膜而形成或施加。
例如,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可以是衍射光栅,或作为体积全息图形成,或从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形成。入耦合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中的至少一个衍射光学件可以是表面起伏衍射光栅。成像光导的波导衬底是透明光学材料,典型地是具有足以支持入耦合衍射光学件、转向光栅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之间的TIR传输的折射率的玻璃或光学聚合物材料。
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转向光栅TG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120具有适合它们的相应颜色通道的不同光栅周期。典型地,光栅间距或光栅周期是颜色通道的中心波长的从75%到约90%的值。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红色通道(620-670 nm)的入耦合衍射光学件110R具有510 nm的周期、205 nm的深度、50/50填充和45度倾斜度。
已经特别参考目前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实现改变和修改。因此,目前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视为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指示,并且落在其等效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被规定为包含在其中。

Claims (12)

1.一种成像光导,包括:
作为衬底形成的波导,其具有带有第一表面涂层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并具有第二表面涂层的第二表面;
第一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涂层上,并且定向成将第一波长范围的衍射光的第一束沿第一方向引导到所述波导中;
第二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其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涂层上,并且定向成将第二波长范围的衍射光的第二束沿第二不同方向引导到所述波导中,其中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
第一二向色片,其定位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涂层之间,并且其形成为:
(i) 透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光,
(ii) 通过有限范围的入射角度透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的光,以及
(iii) 通过更高范围的入射角度反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的光;以及
第二二向色片,其定位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涂层之间,并且其形成为:
透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的光,并反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二向色片形成低通波长选择性滤光器,并且所述第二二向色片形成高通波长选择性滤光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路径的第一转向衍射光学件,并且其部署成将衍射光的所述第一束重新引导朝向第一出耦合衍射光学件;
沿所述第二不同方向上的路径的第二转向衍射光学件,并且其部署成将衍射光的所述第二束重新引导向第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入耦合衍射光学件和所述第二入耦合衍射光学件沿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共同法线对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转向衍射光学件和所述第二转向衍射光学件不沿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共同法线对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出耦合衍射光学件和所述第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沿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共同法线对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衬底是光学玻璃或塑料,并且所述第一表面涂层是聚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入耦合衍射光学件是体积全息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入耦合衍射光学件是衍射光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衬底是平面衬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二向色片以小于约15度的入射角度透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的光。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其中所述第一二向色片以支持沿所述波导的全内反射的入射角度反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的光。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导,还包括:
第一转向衍射光学件,其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路径中,并且部署成将衍射光的所述第一束重新引导朝向第一出耦合衍射光学件,其中所述第一出耦合衍射光学件和所述第一转向衍射光学件两者均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涂层中;以及
第二转向衍射光学件,其位于所述第二不同方向的路径中,并且部署成将衍射光的所述第二束重新引导朝向第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其中所述第二出耦合衍射光学件和所述第二转向衍射光学件两者均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涂层中。
CN201780005844.7A 2016-01-06 2017-01-05 具有嵌入式二向色滤光器的双面成像光导 Active CN1084748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75557P 2016-01-06 2016-01-06
US62/275,557 2016-01-06
PCT/US2017/012332 WO2017120334A1 (en) 2016-01-06 2017-01-05 Double-sided imaging light guide with embedded dichroic filt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879A CN108474879A (zh) 2018-08-31
CN108474879B true CN108474879B (zh) 2020-11-03

Family

ID=5927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844.7A Active CN108474879B (zh) 2016-01-06 2017-01-05 具有嵌入式二向色滤光器的双面成像光导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7001B2 (zh)
EP (1) EP3400466A4 (zh)
JP (1) JP6608065B2 (zh)
CN (1) CN108474879B (zh)
WO (1) WO2017120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4419B2 (en) 2016-08-22 2019-10-15 Magic Leap, Inc. Dithe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US10371896B2 (en) 2016-12-22 2019-08-06 Magic Leap, Inc. Color separation in planar waveguides using dichroic filters
WO2018175653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Magic Leap, Inc. Display system with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illumination for divided pupils
US10969585B2 (en) * 2017-04-06 2021-04-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aveguide display with increased uniformity and reduced cross-coupling between colors
US20190056591A1 (en) * 2017-08-18 2019-02-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ptical waveguide with multiple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EP3682274A4 (en) * 2017-10-06 2021-05-12 Vuzix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WAVE GUIDE WITH REDUCED CROSS-TALKING
DE102017126908A1 (de) 2017-11-15 2019-05-16 Carl Zeiss Ag Lichtleiter für ein HMD, HMD und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eines Bildes in einem HMD
US10732427B2 (en) * 2017-11-20 2020-08-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ye-tracking system positioning diffractive couplers on waveguide
US11971549B2 (en) 2018-03-12 2024-04-30 Magic Leap, Inc. Very high index eyepiece substrate-based viewing optics assembly architectures
FI128573B (en) * 2018-03-28 2020-08-14 Dispelix Oy Waveguide display element
CN109144176A (zh) * 2018-07-20 2019-01-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中的显示屏交互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20112746A (ja) * 2019-01-16 2020-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DE102019102608A1 (de) 2019-02-01 2020-08-06 Carl Zeiss Jena Gmbh Funktionalisierter Wellenleiter für ein Detektorsystem
DE102019102614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Carl Zeiss Jena Gmbh Bildschirm mit einem transparenten Basiskörper
CN115718334A (zh) * 2019-04-11 2023-02-28 应用材料公司 用于光学装置的多深度膜
US20210055551A1 (en) 2019-08-23 2021-02-25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volume bragg grating-based waveguide display
EP4031927A1 (en) * 2019-09-19 2022-07-27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Optical device for coupling a high field of view of incident light
KR20230065314A (ko) * 2020-09-10 2023-05-11 스냅 인코포레이티드 2층 스택업을 갖는 도파관
US11747621B2 (en) 2020-11-07 2023-09-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chroic coatings to improve display uniformity and light security in an optical combiner
US20220373971A1 (en) * 2021-05-21 2022-11-24 EARDG Photonics, Inc. Waveguide geometry for improved display performance
WO2023091685A1 (en) * 2021-11-19 2023-05-25 Vuzix Corporation Image light guide having high-index outer layers
CN114185131A (zh) * 2021-12-14 2022-03-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防止隐私泄露的衍射光波导装置和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WO2023122300A1 (en) * 2021-12-23 2023-06-29 Vuzix Corporation Multi-input image light guide system
WO2023137123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Vuzix Corporation Image light guide with interference filter
WO2023244271A1 (en) * 2022-06-17 2023-12-21 Magic Leap, Inc. Optical layer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eyepieces for use with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systems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937A (zh) * 2001-12-12 2003-06-25 大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绕射光栅元件的投影显示装置
JP2004212188A (ja) * 2002-12-27 2004-07-29 Toshiba Corp 光導波路型グルコースセンサ及び発色試薬膜固定化方法
US20050002611A1 (en) * 2003-05-13 2005-01-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optical system for coupling light into a waveguide
CN1764856A (zh) * 2003-03-22 2006-04-26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光波分复用器/波分去复用器装置
JP2009186794A (ja) * 2008-02-07 2009-08-20 Sony Corp 光学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09126264A2 (en) * 2008-04-06 2009-10-15 David Chaum Proximal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CN101636677A (zh) * 2007-05-02 2010-01-27 Hoya美国公司 用于在一个光波导与另一光波导、部件或器件之间进行自由空间传播的光学元件
CN101688977A (zh) * 2007-06-04 2010-03-31 诺基亚公司 衍射扩束器和基于衍射扩束器的虚拟显示器
EP2196729A1 (en) * 2008-12-12 2010-06-16 BAE Systems P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veguides
CN104025121A (zh) * 2011-08-23 2014-09-03 伊奎蒂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动态有孔波导
CN104040410A (zh) * 2011-08-29 2014-09-10 伊奎蒂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应用的可控波导
CN104145208A (zh) * 2012-03-15 2014-11-12 谷歌公司 具有衍射透镜的近眼式显示器
JP2015053163A (ja) * 2013-09-06 2015-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4777535A (zh) * 2015-03-25 2015-07-15 东南大学 一种复用体全息光栅
CN104903774A (zh) * 2013-01-02 2015-09-09 谷歌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光组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18706D0 (en) * 2007-09-25 2007-11-07 Creative Physic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laser speckle
US20100149073A1 (en) * 2008-11-02 2010-06-17 David Chaum Near to Eye Display System and Appliance
US8233204B1 (en) * 2009-09-30 2012-07-31 Rockwell Collins, Inc. Optical displays
WO2011107831A1 (en) * 2010-03-04 2011-09-09 Nokia Corporation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panding an exit pupil
KR102378457B1 (ko) * 2013-11-27 2022-03-23 매직 립,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가상 및 증강 현실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JP2015194550A (ja) * 2014-03-31 2015-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画像投影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NZ727350A (en) * 2014-05-30 2020-08-28 Magic Leap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virtual content display with a virtual or augmented reality apparatus
US10126552B2 (en) * 2015-05-18 2018-11-13 Rockwell Collins, Inc. Micro collim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ead up display (HUD)
US10007117B2 (en) * 2015-09-10 2018-06-26 Vuzix Corporation Imaging light guide with reflective turning array
CN113759555A (zh) * 2015-10-05 2021-12-07 迪吉伦斯公司 波导显示器
US9964769B2 (en) * 2016-06-10 2018-05-08 Google Llc Head-wearable displays with a tiled field of view using a single micro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937A (zh) * 2001-12-12 2003-06-25 大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绕射光栅元件的投影显示装置
JP2004212188A (ja) * 2002-12-27 2004-07-29 Toshiba Corp 光導波路型グルコースセンサ及び発色試薬膜固定化方法
CN1764856A (zh) * 2003-03-22 2006-04-26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光波分复用器/波分去复用器装置
US20050002611A1 (en) * 2003-05-13 2005-01-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optical system for coupling light into a waveguide
CN101636677A (zh) * 2007-05-02 2010-01-27 Hoya美国公司 用于在一个光波导与另一光波导、部件或器件之间进行自由空间传播的光学元件
CN101688977A (zh) * 2007-06-04 2010-03-31 诺基亚公司 衍射扩束器和基于衍射扩束器的虚拟显示器
JP2009186794A (ja) * 2008-02-07 2009-08-20 Sony Corp 光学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09126264A2 (en) * 2008-04-06 2009-10-15 David Chaum Proximal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EP2196729A1 (en) * 2008-12-12 2010-06-16 BAE Systems P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veguides
CN104025121A (zh) * 2011-08-23 2014-09-03 伊奎蒂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动态有孔波导
CN104040410A (zh) * 2011-08-29 2014-09-10 伊奎蒂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应用的可控波导
CN104145208A (zh) * 2012-03-15 2014-11-12 谷歌公司 具有衍射透镜的近眼式显示器
CN104903774A (zh) * 2013-01-02 2015-09-09 谷歌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光组合器
JP2015053163A (ja) * 2013-09-06 2015-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4777535A (zh) * 2015-03-25 2015-07-15 东南大学 一种复用体全息光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矩形波导的双面阶梯和它在变幻器膜片以及滤波器中的应用";H.帕彻等;《雷达与对抗》;19831231(第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00466A1 (en) 2018-11-14
JP2019507366A (ja) 2019-03-14
US10747001B2 (en) 2020-08-18
JP6608065B2 (ja) 2019-11-20
CN108474879A (zh) 2018-08-31
EP3400466A4 (en) 2019-09-04
US20190011708A1 (en) 2019-01-10
WO2017120334A1 (en) 2017-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879B (zh) 具有嵌入式二向色滤光器的双面成像光导
CN108604018B (zh) 双面成像光导
CN108885310B (zh) 具有二向色性反射器的双通道成像光导
Yin et al.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s: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N110941088B (zh) 透视型显示装置
JP6238965B2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広角ディスプレイ
JP6720315B2 (ja) 反射型転換アレイを有する結像光ガイド
WO2019136166A1 (en) Angle-dependent or polarization-dependent metasurface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US11194158B2 (en) Light guide with beam separator for dual images
WO2018125577A1 (en) Light guide with polarization separator for dual images
EP4172686A1 (en) Dual input imaging light guide
WO2023220133A1 (en) Dual index waveguide stack
US20240094456A1 (en) Image light guide with compound in-coupling diffractive optic
EP4374572A1 (en) Double-sided waveguide
WO202006937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ber scanning projector with angled eyepiece
US12001017B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object tracking
유찬형 Enhanced waveguide-based near-eye displays with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WO2023192650A1 (en) Multiple wavelength range imaging light guid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