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50613A -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50613A
CN108450613A CN201810330061.2A CN201810330061A CN108450613A CN 108450613 A CN108450613 A CN 108450613A CN 201810330061 A CN201810330061 A CN 201810330061A CN 108450613 A CN108450613 A CN 108450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rinking
integration
medicinal herbs
antipodag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00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远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ang Zh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ang Zh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ang Zh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ang Zh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300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50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50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0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干木瓜10~30份或鲜木瓜30~90份,干丝瓜5~10份,干桑椹3~5份,干薏苡仁3~5份,鲜冬瓜10~30份,组分均属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名单中的药食同源的食品,日常使用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痛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同时也可以用于预防痛风发作或复发。本发明的原料获取容易,组成原料成分较少,原料来源广,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和普及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是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以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
中医典籍中,痛风亦称痛痹、历节、白虎历节、风痹、白虎风。究其病因,主要在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其中,感受风热,与湿相博,是为痹证湿热证,亦有感受风湿,郁久化热,是谓风湿郁热证。《格致余论·痛风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医学准绳六要》:“痛风,即《黄帝内经素问》痛痹……古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
现有技术中,治疗痛风主要有西药、中药、针灸,中药汤剂、中成药、痛风茶等。
西药,痛风患者主要有口服抗生素、消炎痛、秋水仙碱、别嘌醇之类的镇痛类药物、消炎类药物和排泄类药物,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容易败胃伤肝肾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痛风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利尿排酸为指导原则,但辨症施治、辨症用药要求较高、难度大。辨症施治痛风的药方使用各有不同,使用的普遍性较低。同时,中药汤剂还服用过程也存在煎煮麻烦的弊端;中成药虽然使用方便,但由于不能辨症用药,造成最后效果的确定性不强、难以普及的弊病。
针灸,技术比较高超的针灸师,可以很好治疗痛风,而且没有副作用,治疗后的稳定性也比较好,但针灸治疗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治疗时间也比较长。
现有的痛风茶,主要是用冬虫夏草、淡竹叶、菊花、丝瓜、百合、车前草、栀子、酸枣仁、荷叶、茯苓、黄芪、绞股蓝、葛根、橘皮、女贞子等搭配制作,但其中的组成成分完全属于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很少,很多含有不是食品的成分,如女贞子、车前草、绞股蓝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其组成成分全部属于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名单,能有效防治痛风,避免了西药治疗痛风要的副作用,解决了现有中药汤剂煎煮麻烦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痛风茶含有非食品成分、防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易于普及,解决了现有中成药使用的普及性弱、针灸难以普及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
干木瓜10~30份、干丝瓜5~10份、干桑椹3~5份、干薏苡仁3~5份、鲜冬瓜10~30份。
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优选按如下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干木瓜10份、干丝瓜5份、干桑椹3份、干薏苡仁3份、鲜冬瓜10份。
所述的干木瓜可用鲜木瓜代替,鲜木瓜的用量为30~90质量份;优选为30质量份。
所述的干桑椹优选采用桑椹果实。
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干木瓜或鲜木瓜、干丝瓜、干桑椹、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水熬煮,熬煮至水分剩余1/2~3/5质量,得到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3)过滤、灭菌、灌装,得到耐存放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步骤(2)中所述的熬煮优选为文火熬煮。
步骤(2)中所述的熬煮的时间优选为1~3h。
步骤(2)中的水的添加量优选为500~750质量份。
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在制备防治痛风食品中的应用,特别是防治痛风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
木瓜,酸、温,舒筋活络,祛湿除痹,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中医药典籍《本草便读》记载:木瓜“温通经络”,“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缓者遇之即利”,“风寒痹湿之邪,服能宣达。”《中药学》指出:木瓜“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具有除湿通络之功,为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常用药。”《冯氏锦囊秘录》记载:木瓜“筋急能舒,筋缓能利,湿痹能攻”“故曰∶醒筋骨之湿者莫如木瓜。”
丝瓜,甘、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通经络,行血脉。中医药典籍《本草备要》、《本草从新》记载:丝瓜“凉血解毒,除风化痰,通经络,行血脉。”《药性切用》记载:丝瓜“筋络贯力能通经活络。”《本经逢原》记载:丝瓜“其老者,经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经脉支络。”
桑椹,甘、咸、平,固精补肾,通利关节,利水润燥,除风湿寒痹。中医药典籍《本草新编》记载:桑椹“通利关节”,“除风湿寒痹。”《本草崇原》记载:桑椹“利五脏,关节痛”。《玉楸药解》记载:桑椹“桑椹滋木利水,清风润操。”《本草撮要》记载:桑椹“功专补水利五脏关节”、“并利水消肿”。
薏苡仁,甘、淡、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消肿止痛,解毒散结,舒筋骨拘挛。《长沙药解》记载: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药性切用》记载:薏苡仁“甘淡微凉,健脾清肺,渗湿舒筋,止渴退肿。”《本草乘雅半偈》: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本草新编》薏苡仁“疗湿痹有神,舒筋骨拘挛,止骨中疼痛,消肿胀,利小便。”
冬瓜,甘、平,泻惹补脾,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本草备要》记载:冬瓜“泻热,补脾”、“利二便,消水肿”。《本草求真》记载:冬瓜“利水消肿解热”。《本草易读》记载:冬瓜“利小便而止渴,消肿胀而逐水。除心胸烦热,解热毒痈肿”。
本发明将各原料通过各组分间的搭配,相互作用,使得本发明药食同源茶饮料能够具有良好的调节脾肾功能,降低体内尿酸水平,达到预防和/或缓解痛风症状的功效。由于以上成分均属“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名单,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能够有效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有效缓解痛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可以单独饮用预防和/或治疗痛风的目的。
2.本发明的配方组成成分全部属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名单中的食品,日常使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未见不良反应,且不会产生依赖性,易于推广普及和使用。
3.本发明的配方组成成分,原料获取容易,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
4.本发明制备工艺步骤简便,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大型的仪器设备,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将10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10质量份干木瓜、5质量份干丝瓜、3质量份干桑椹(果)、3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50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2h,熬煮至水分剩余1/2,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3)将步骤(2)制得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进一步灭菌、灌装,得到成品茶饮料。
实施例2
(1)15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15质量份干木瓜、6质量份干丝瓜、4质量份干桑椹(果)、4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65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1.5h,熬煮至水分剩余3/5,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3)将步骤(2)制得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进一步灭菌、灌装,得到成品茶饮料。
实施例3
(1)20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30质量份鲜木瓜、8质量份干丝瓜、4质量份干桑椹(果)、4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70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2.5h,熬煮至水分剩余1/2,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3)将步骤(2)制得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进一步灭菌、灌装,得到成品茶饮料。
实施例4
(1)30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30质量份鲜木瓜、10质量份干丝瓜、5质量份干桑椹(果)、5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75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2h,熬煮至水分剩余3/5,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3)将步骤(2)制得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进一步灭菌、灌装,得到成品茶饮料。
实施例5
(1)10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30质量份干木瓜、10质量份干丝瓜、2质量份干桑椹(果)、2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50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2h,熬煮至水分剩余1/3,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3)将步骤(2)制得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进一步灭菌、灌装,得到成品茶饮料。
实施例6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对象:选取身体状况健康的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0~15g,在人工照明12h、通风条件良好情况下饲养观察3d,随机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试组,给药前12h和给药后4小时禁止进食,但不禁水。
(2)方法:3d过后,除了空白组分别对另外3组昆明小鼠灌服剂量分别为100mL/kg、200mL/kg、300mL/kg的实施例1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7d。
(3)结果:连续观察7d,全部昆明小鼠均健活且全部昆明小鼠的精神、食欲、分泌物、呼吸、眼等方面均未观察到异常,将实验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经剖解后,各组织器官无明显感官不同,取心、肝、脾、肺、肾及肠作病理切片也无明显不同,增大剂量,同样的方法灌服实施例2~5的制剂,全部小鼠仍然健活,且与对照组比较无异常,说明本发明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配方安全无毒。
2.昆明小鼠反复给药毒性试验
将昆明小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小鼠灌胃实施例1~5制得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每次0.4mL/10g,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天1次灌胃,连续5周,记录受试小鼠行为、活动、摄食量、体重、粪便、死亡等情况,未死亡小鼠于5周后处死进行尸检。
试验结果表明:
(1)试验小鼠在整个试验期内行为活动、饮食、大小便和被毛色泽等情况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呕吐、流涎、流泪、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组小白鼠给药后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
(2)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立即解剖,肉眼观察大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主要器官,各器官表面光滑,无粘连,色泽正常,未见充血、肿胀、出血、坏死、粘连,胃肠无扩张,肠壁无水肿、出血、溃疡等异常现象。心脏: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核居中,间质未见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心外膜、心内膜无异常。肝脏:肝细胞排列呈索状,肝小叶结构清楚,汇管区未见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多边形,浆丰富,核大而圆。脾脏:纤维包膜完整,无增厚,脾小体清晰可见,小梁结构正常,红髓、白髓清楚,未见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肺脏:细支气管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肺泡壁结构完整,肺间隔及支气管完好无损,腔内无明显渗出物,未见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肾脏:肾脏皮质、髓质、肾小球结构正常,肾小球细胞数未增多,毛细血管管腔无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未见异常。大脑:组织结构正常,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形态正常,各层神经元细胞无明显异常。说明本发明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长期服用亦安全无毒。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的干木瓜替换为干菊苣
(1)将10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10质量份干菊苣、5质量份干丝瓜、3质量份干桑椹(果)、3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50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2h,熬煮至水分剩余1/2,过滤,收集滤液,灭菌、灌装,得到一种防治痛风的饮料。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干桑椹和干薏苡仁的用量加大
(1)10质量份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10质量份干木瓜、5质量份干丝瓜、15质量份干桑椹(果)、15质量份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500质量份水文火进行熬煮2h,熬煮至水分剩余1/2,过滤,收集滤液,灭菌、灌装,得到一种防治痛风的饮料。
效果实施例
1.病例选择
(1)240例患者,符合原发性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同时排除痛风急性发作期;
(2)年龄在18~70岁之间者,性别不限;
(3)未服用其他降尿酸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与排泄的药物达1周以上。
2.服用方法
将240例患者分为8组,每组30人,分别服用实施例1~5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和对比例1~2的茶饮料,3次/日,共治疗5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饮用白开水。
3.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综合疗效评定:(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痊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100%。
显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66%。
有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且<66%。
无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
4.临床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临床效果统计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可预防痛风复发,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平均总有效率高达100%。对比例1~2的茶饮料的效果远不如本发明。
典型病例
1、刘XX,男,38岁,痛风4年多,感到全身关节痛疼,晚上痛得更明显。根据配方喝煎煮出的茶三周,晚上不痛疼了。其他关节的痛疼也明显减轻。
2、陶XX,男,66岁,患痛风5年,脚趾关节开始变形,喝本配方煮出的茶,一星期后就有很明显的改善,两星期之后正常了。至今近三年,没有再痛过。
3、李XX,女,49岁,痛风发作,一痛起来就是好几天,尝试喝本配方煮的茶一周多,感觉有效果,痛疼明显减轻。
4、胡XX,男,34岁,痛风两年,试饮本配方煮出的茶2周,再也没有急性发作,四周后明显感觉不痛了。
5、千XX,男,55岁,痛风茶喝了一段时间,排尿没以前那么频繁,关节肿痛明显感觉好多了。
6、张XX,女,42岁,服用2周多本配方煮的茶,脚不痛了。
7、李XX,男,57岁。饮用近三个月,尿酸有原来的579μmol/L降到310μmol/L。
8、冯XX,女,年近80,她患有痛风多年,看医生吃药也没有用,有人向她推荐本本配方;煮茶,连续喝半个月之后痛风有了明显改善。
9、张XX,男,22岁,云南人。痛风发作时右脚第一跖骨痛疼。随后喝本配方熬制的茶。一个月后感觉脚趾无痛感,关节黑色面积减少。再坚持喝本配方煮出的茶两个月,完全没痛疼,已经康复。
10、张XX,男,33岁,痛风多年,可以摸到痛风石。喝了半个月左右,中间发作过一次。25天后,痛风石摸起来没之前那么硬了。
11、雷XX,男,39岁,尿酸高8年了。找了几个中医,说痛风跟肝肾有关。找西医,西医说和吃嘌呤高的食物有关。试用了本配方饮料痛风茶三周,尿酸有所降低。
12、王XX,40岁,痛风在3个月内发作4、5次,膝关节已经有积水。试用本配方饮料痛风茶两周,一个月痛疼只发作一两次,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感到很满意。
13、王先生,男,55岁,2010年确认患痛风,到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煎熬本配方的茶饮料服用,几天之内就感到效果明显。
14、肖先生,男,45岁,痛风不太严重,发作时很疼,饮用本配方煮的茶,连续吃了多天,疼痛逐渐消退。喝了十天左右,去医院测了尿酸值是470μmol/L,发作之前是555μmol/L。再喝了大概一个月,痛风再也没有发作过。
15、苏XX,女,通过朋友获知本方,给她老公喝了有一个月,感觉有效果。他老公以前三、五天就发作一次痛风,自从喝了这个本配方的茶后不再发作了。
16、湛XX,男,62岁,患痛风多年,喝了三个星期,查尿酸降了140μmol/L,感觉效果不错。现在仍然当保健茶喝。
17、黄XX,45岁,根据朋友介绍,饮用本配方煮的茶三天,红肿的地方开始消失,觉得这个方子很好。
18、成XX,51岁,每天半夜里大脚拇指疼痛,到市医院检查,诊断为痛风。根据本配方煮茶,喝了两周,痛疼次数减少,痛疼感觉减轻。
19、唐XX,24岁,他父亲患痛风大概有5年。最近痛风发作很严重,无法走路,喝本配方痛风茶5天后,可以走路了。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干木瓜10~30份或鲜木瓜30~90份、干丝瓜5~10份、干桑椹3~5份、干薏苡仁3~5份、鲜冬瓜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干木瓜10份或鲜木瓜30份、干丝瓜5份、干桑椹3份、干薏苡仁3份、鲜冬瓜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桑椹为干桑椹果实。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鲜冬瓜去瓤,去皮切薄片;
(2)将干木瓜或鲜木瓜、干丝瓜、干桑椹、干薏苡仁和鲜冬瓜片混合后,加水熬煮,熬煮至水分剩余1/2~3/5质量,即得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3)过滤、灭菌、灌装,得到耐存放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熬煮为文火熬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熬煮的时间为1~3h;
步骤(2)中的水的添加量为500~750质量份。
8.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在制备防治痛风食品中的应用。
CN201810330061.2A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8450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0061.2A CN108450613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0061.2A CN108450613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0613A true CN108450613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5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0061.2A Pending CN108450613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506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0070A (zh) * 2019-04-02 2019-05-3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降低血尿酸的配方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0003A (zh) * 2013-02-21 2013-05-15 杨志彩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39821A (zh) * 2015-04-25 2015-08-19 池州市天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桑葚玉美人乌发美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02763A (zh) * 2017-11-14 2018-03-16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一种治疗痛风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0003A (zh) * 2013-02-21 2013-05-15 杨志彩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39821A (zh) * 2015-04-25 2015-08-19 池州市天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桑葚玉美人乌发美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02763A (zh) * 2017-11-14 2018-03-16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一种治疗痛风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0070A (zh) * 2019-04-02 2019-05-3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降低血尿酸的配方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1424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其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6421649A (zh)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2377B (zh) 一种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膏药
CN104383188A (zh) 用于防治仔猪水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90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CN111658735A (zh) 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各型胃肠疾病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制法
CN108450613A (zh) 一种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Mann et al. Ayurveda: A new dimension in the era of modern medicine
CN107929670A (zh) 一种治疗视力模糊的药物眼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2837C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目眨及多动抽动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432386B (zh) 一种防治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的桑寄生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6760A (zh) 一种活血化瘀、定痛止血、殓疮生肌、消炎止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569A (zh) 一种用于治疗末梢神经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85292A (zh)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丸
CN111084870A (zh) 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各型颈肩腰腿痛智能系统贴膏及制法
CN103977290A (zh) 一种治疗咯血的口服中药
CN102961534A (zh) 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734B (zh) 中风后遗症的食疗护理组合物
CN108096549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22852A (zh)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工艺及用途
CN106177659A (zh) 活力草本液
CN1772178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N10516889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47944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4207A (zh) 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10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