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9517B -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9517B
CN108449517B CN201810307020.1A CN201810307020A CN108449517B CN 108449517 B CN108449517 B CN 108449517B CN 201810307020 A CN201810307020 A CN 201810307020A CN 108449517 B CN108449517 B CN 108449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tate
call
call reques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70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9517A (zh
Inventor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70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9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9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9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9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9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87Lines and connections with preferential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H04M3/42263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where the same subscriber uses different terminals, i.e. nomadis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由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能够反映被叫用户所处状态及通话意愿,所以能够有效匹配用户的通话期望,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地快速发展,多种移动终端已广泛应用在学习、娱乐工作中。这些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这些移动终端中大多已经嵌入SIM卡,满足通话、收发短信、上网等需求。
由于在不同情境中,用户通常会使用多个移动终端,为了便于用户对SIM卡业务的管理,一号多卡业务应运而生。即在一个用户拥有的多个移动终端中均有SIM卡,这些SIM卡公用一个号码。
在现有的一号多卡业务中,在移动终端来电时,多个移动终端可同时接收到来电,也可按照用户设置的通话优先级顺序接收到来电。即在较高优先级的移动终端通话失败后,次优先级的移动终端顺序接收到来电。这两种通话方法均无法判断用户所处的状态,是否有意愿接听来电,导致无法匹配用户的期望,使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通话方法均无法判断用户所处的状态,是否有意愿接听来电,导致无法匹配用户的期望,使用户的通话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
根据所述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具体包括: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振铃响应;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主动挂断状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无人接听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振铃响应;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主动挂断状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无人接听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根据所述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由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能够反映被叫用户所处状态及通话意愿,所以能够有效匹配用户的通话期望,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二中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时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二中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时的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图1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该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可集成在网侧设备上,该网侧设备可以为会话边缘控制器。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01,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主叫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被叫用户发起通话请求,该通话请求通过IMS多媒体业务应用服务器发送给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在该通话请求中携带被叫用户的SIM卡的号码。
步骤102,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办理了一号多卡业务,若被叫用户办理了一号多卡业务,则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的方法可以为通过一号多卡业务客户端向被叫用户发送通话优先级请求,被叫用户通过一号多卡业务客户端设置同一号码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并返回给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
其中,多个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
步骤103,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首先向较高通话优先级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被叫用户的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来电后,第一移动终端可能为关机状态,或者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但由于被叫用户忙碌而主动挂断通话,或者被叫用户不在第一移动终端的身边第一移动终端的来电无人接听,或者第一移动终端在被叫用户身边被叫用户不在忙碌中及时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听了主叫用户的来电,所以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被叫用户为忙碌状态,则不再向较低通话优先级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进而终止主叫用户的通话,若被叫用户不为忙碌状态,则再向较低通话优先级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通过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由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能够反映被叫用户所处状态及通话意愿,所以能够有效匹配用户的通话期望,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图2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是在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步骤104的进一步细化,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步骤202,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
步骤203,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步骤203的实现方式与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步骤103的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204,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步骤205。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振铃响应。若未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后,为了不影响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通话,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监测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以确定是否向更低通话优先级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本实施例中,是否向更低优先级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的判断方法与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的判断方法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205,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206,否则,执行步骤207。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若未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不为主动挂断状态。
步骤206,判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在同一位置范围,若是,则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在同一位置范围,具体包括:
向HSS发送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位置获取请求,HSS查询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P多媒体公共标识,以及所属基站小区信息,并将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P多媒体公共标识,以及所属基站小区信息发送给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根据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P多媒体公共标识,以及所属基站小区信息,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位置范围。
本实施例中,图3为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二中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时的信令流程图,在图3中省略了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在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与被叫用户第一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相同,设置位置与被叫用户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对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集成在会话边缘控制器中。在主叫用户移动终端向被叫用户请求通话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通过多媒体业务应用服务器,会话边缘控制器向被叫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会话边缘控制器获取被叫用户的一号多卡业务的较高优先级的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向HSS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全称为:IP多媒体公共标识)及基站小区信息的查询请求,HSS向会话边缘控制器返回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会话边缘控制器根据SIM卡号码以及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建立主叫用户移动终端和被叫用户第一移动终端的ACK连接。若第一移动终端被被叫用户主动挂断,第一移动终端向会话边缘控制器发送挂断请求,会话边缘控制器向HSS发送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的查询请求,HSS向会话边缘控制器返回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会话边缘控制器根据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判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在同一位置范围,若是,则向多媒体业务应用服务器发送挂断请求,以向主叫用户移动终端和被叫用户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挂断响应,结束本次通话。若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边缘会话控制器根据SIM卡号码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后续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的响应情况确定是否再向被叫用户更低优先级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话。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判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为同一位置范围的准确性,获取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GPS模块定位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附近WIFI信号信息,综合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P多媒体公共标识,以及所属基站小区信息、GPS模块定位的位置信息和附近WIFI信号信息来判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为同一位置范围。
本实施例中,是否处于同一位置范围可预先定义。如间距预设距离以内为处于同一位置范围,该预设距离可以为2m,3m或其他适宜的数值,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则说明第一移动终端可能被被叫用户的家人或朋友使用,或者被叫用户处于忙碌状态不愿意接听主叫用户的来电。所以需要对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位置范围进行判断,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说明被叫用户处于忙碌状态,主动挂断通话,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说明第一移动终端被被叫用户的家人或朋友使用,为了不影响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通话,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步骤207,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步骤208。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若未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不为无人接听状态。
图4为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实施例二中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时的信令流程图,同理,在图4中省略了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在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与被叫用户第一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相同,设置位置与被叫用户移动终端的网侧设备对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集成在会话边缘控制器中。在主叫用户移动终端向被叫用户发起通话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通过多媒体业务应用服务器,会话边缘控制器向被叫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会话边缘控制器获取被叫用户的一号多卡业务的较高优先级的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向HSS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的查询请求,HSS向会话边缘控制器返回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会话边缘控制器根据SIM卡号码以及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建立主叫用户移动终端和被叫用户第一移动终端的ACK连接。第一移动终端监测是否呼叫超时,若呼叫超时,则第一移动终端向会话边缘控制器发送呼叫超时响应,会话边缘控制器向HSS发送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的查询请求,HSS向会话边缘控制器返回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会话边缘控制器根据SIM卡号码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IMPU及基站小区信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后续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的响应情况确定是否再向被叫用户更低优先级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话。
步骤208,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
本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听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若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执行步骤209。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以避免通话优先级低的移动终端继续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来电,降低用户的通话体验。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说明第一移动终端不在被叫用户身边,为了不影响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通话,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或接听的状态的步骤没有严格的限制,若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或主动挂断状态或接听状态或无人接听状态中的任意一种后,不再进行其他状态的判断。
步骤209,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步骤210,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由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包括了关机状态,忙碌导致主动挂断状态,别人使用导致主动挂断状态,接听状态及无人接听状态,其准确反映了被叫用户所处的每一个状态,所以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图5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1,获取模块52,发送模块53,确定模块54。
其中,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发送模块53,用于根据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确定模块54,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在本发明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61,第二判断模块62和第三判断模块63。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54,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进一步地,第一判断模块61,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61,具体用于: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振铃响应;若未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
进一步地,第二判断模块62,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二判断模块62,具体用于: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若未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不为主动挂断状态。
进一步地,第三判断模块63,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三判断模块63,具体用于: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若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若未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不为无人接听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
根据所述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
其中所述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具体包括: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所述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主动挂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振铃响应;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具体包括: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无人接听状态。
4.一种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用户移动终端的通话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叫用户一号多卡业务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话优先级信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响应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高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话优先级;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在同一位置范围,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且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不在同一位置范围,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接听状态,则不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若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则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
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主动挂断状态;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主动挂断状态;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主动挂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关机状态;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振铃响应;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关机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振铃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关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为无人接听状态;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无人接听状态;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超时响应,则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不为无人接听状态。
CN201810307020.1A 2018-04-08 2018-04-08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49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7020.1A CN108449517B (zh) 2018-04-08 2018-04-08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7020.1A CN108449517B (zh) 2018-04-08 2018-04-08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9517A CN108449517A (zh) 2018-08-24
CN108449517B true CN108449517B (zh) 2020-06-09

Family

ID=63198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7020.1A Active CN108449517B (zh) 2018-04-08 2018-04-08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9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460A (zh) * 2019-01-10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09905912A (zh) * 2019-03-27 2019-06-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接入终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41578A1 (en) * 1993-06-03 1994-12-22 Thomas Ginter Call transfer with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1938689A (zh) * 2009-06-29 2011-01-05 阿尔卡特朗讯 在一号通业务中基于位置信息建立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04652A (zh) * 2011-03-07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和呼叫服务器
CN104053124A (zh) * 2013-03-11 2014-09-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41578A1 (en) * 1993-06-03 1994-12-22 Thomas Ginter Call transfer with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1938689A (zh) * 2009-06-29 2011-01-05 阿尔卡特朗讯 在一号通业务中基于位置信息建立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04652A (zh) * 2011-03-07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和呼叫服务器
CN104053124A (zh) * 2013-03-11 2014-09-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9517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2841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端末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3950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necting dropped cellular phone calls
CN108617019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326113B2 (en) Network device, calle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hird-party call
CN108449517B (zh)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US20110070862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Paging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7012547A1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08106873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création de registre et de communication pour terminal téléphonique portable
CN102355713A (zh) 语音通信中的呼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86542B (zh) 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2008001152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씨시비에스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EP2501198A1 (en) Local exchange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local call
KR10067516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호 연결실패 알림 방법
KR102266090B1 (ko) 복수의 usim을 지원하는 통신단말기에서의 보조회선 착신전화 거절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그를 위한 통신단말기
EP284941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 initiated redial
US1147067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errup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for automatically re-establishing the communications
CN103957331A (zh) 行为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通话接入承载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4683607A (zh) 一种提升软电话接通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82275B (zh) 一种弱覆盖下的WiFi网络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3139407B (zh)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KR101687661B1 (ko) 데이터 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302371B (zh) 语音通话的承载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208579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0957636B1 (ko) 데이터 세션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6016783A (zh) 通讯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