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407B -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407B
CN103139407B CN201310056196.1A CN201310056196A CN103139407B CN 103139407 B CN103139407 B CN 103139407B CN 201310056196 A CN201310056196 A CN 201310056196A CN 103139407 B CN103139407 B CN 103139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protocol
mobile network
user
protocol telephone
tele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61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407A (zh
Inventor
罗光喜
黄国宏
靳国文
史红军
张健
潘年华
周平
王海
李晓鹏
晏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Longmas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Longmas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Longmas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Longmas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561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冲突与共享。该系统包括: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用于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如果是,在该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

Description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采用国际先进移动信息技术,整合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数据吞吐量,并且低时延,更低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等优势,引导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在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系列产品中,怎样解决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冲突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上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以解决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冲突与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冲突与共享。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监听模块监听的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
标记模块,用于在上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网对端的主叫用户是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时,在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
呼叫模块,用于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所述注册模块中移动网用户注册的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包括: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监听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
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的通话请求;分配语音资源;接收、递交用户的上、下行语音数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互联网电话系统,包括:
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用于注册互联网电话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如果是,在该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被叫用户在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时,能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直观并及时地了解到该主叫用户在该互联网电话中的第二身份信息,从而便于用户灵活地处理移动网的呼叫请求,为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快速切换垫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互联网电话的系统框架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改良的互联网电话的系统框架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互联网电话系统及装置来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做一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互联网电话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互联网电话客户端1和互联网电话服务器2。其中:
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该第二身份包括诸如昵称、会员号及会员等级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其中是否是注册用户本身也是一种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用于注册互联网电话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如果是,在该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
藉此,被叫用户在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时,能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直观并及时地了解到该主叫用户在该互联网电话中的第二身份信息,从而便于用户灵活地处理移动网的呼叫请求,为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快速切换垫定基础。例如,本实施例可在该第二身份的显示位置上设一快捷键,供用户点击以挂断该移动网呼叫请求,并根据该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向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图1中相应装置,包括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与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的内部功能结构。
如图2所示,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1至少包括:
监听模块11,用于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
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所述监听模块11监听的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
标记模块13,用于在上述判断模块12判断移动网对端的主叫用户是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时,在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
与图2相对应的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2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
注册模块21,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
呼叫模块22,用于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所述注册模块21中移动网用户注册的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互联网电话服务器2的注册模块21设置有一通讯簿同步单元211,用于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1获取移动网用户的通讯簿,判断该通讯簿内各联系人是否已是注册用户,并将该通讯簿内联系人已注册的信息发送给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供所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在专属的通讯簿中标记各联系人是否是互联网电话用户。与之相对应的,该互联网客户端1判断模块12设置有通讯簿管理单元121,用于将移动网用户固有的存储于手机和SIM卡上的通讯簿内联系人信息导入到其专属的电话薄中,以及向与其互联网连接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2查询并动态更新相关联系人的状态信息。藉此,上述判断模块12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一判断单元122和第二判断单元123来执行判断移动网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的功能。其中,第一判断单元122用于查找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专属的电话薄是否存储有该主叫的电话号码,如果是,判断移动网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为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否则触发第二判断单元123执行相应线程。而第二判断单元123则用于提取该主叫的电话号码,将该电话号码携带在查询请求中发送给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并根据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返回的结果判断该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电话服务器会从其内部或外部的数据库中遍历所有用户注册的电话号码信息,如果查找到有与该主叫电话号码一致的注册信息,则判断该主叫用户为注册用户。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1的标记模块13还设置有一快捷键功能单元131,用于在该第二身份的显示位置上设一快捷键,供用户点击以挂断该移动网呼叫请求,并根据该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向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该种应用在移动网信号较弱而互联网wifi等信号较强时,是一种保证用户通话质量很好的办法。
较佳的,如图4所示,上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1还设置有与判断模块12关联的短信功能模块14,用于当判断模块11判断移动网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不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后,创建目标指向该主叫用户的邀请短信,并在移动网电话结束后,将创建的该邀请短信呈现给其智能终端的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是否通过移动网向刚结束通话的对端移动网用户发送该邀请短信,以便于用户在下次通话时可根据资费及移动网和互联网信号的强弱等因素灵活选择移动网与或联网进行通话。
由于移动网会话的信道与互联网会话的信道是不同的,主要是麦克风和扬声器等功能元器件的共享,因此,当一方网络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另一网络的会话可以以呼叫等待的方式得以维系。因此,较佳的,如图4所示,上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1还设置有与监听模块11关联的呼叫等待功能模块15,用于当监听模块11监听到用户接受该移动网的呼叫请求时,判断本地是否维系有互联网电话,如果有,向提供互联网电话服务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发送暂停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以及在检测到移动网通话结束后,向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发送恢复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与之对应的,上述互联网电话服务器2则可以通过呼叫模块内部设置的相应的呼叫等待单元221以接收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发送的暂停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判断需维系的互联网电话是一对一通话还是电话会议,如果是一对一通话,以呼叫等待的方式语音通知对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等待,如果是电话会议,在会议成员列表中做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所服务的用户的状态变更图像显示;并在接收到恢复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后,恢复对所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语音数据的收发。
上述实施例公开的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可用于执行下述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执行于安装有互联网电话(如后续的PHONE+)客户端的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上,涉及移动网和互联网两个层面的资源冲突与共享。其中,该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安卓和IOS等,只要能实现互联网连接及数据的下载与上传等传输功能的智能手机都可以用于执行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该方法中,PHONE+是由本案申请人推出的一款免费的多方语音电话软件,只要有网络地方就可以免费打电话,可以进行多方语音通话、文本聊天;其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智能手机终端下载并安装互联网电话的客户端。
该步骤中,有关PHONE+客户端的下载可以从其官网http://phoneplus.langma.cn/index.php进行下载,也可以根据手机操作系统从其它相应的手机应用平台进行下载,例如,苹果手机则可从苹果园进行下载并安装。
其中,安装步骤包括移动网用户向网络电话网络侧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的注册过程。在该过程中,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该第二身份包括诸如昵称、会员号及会员等级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其中是否是注册用户本身也是一种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其它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便于后续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
该方法中,PHONE+创建有自己专属的通讯簿,且该通讯簿与手机固有的通讯簿同步。在用户上线的过程中,该客户端会将通讯簿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发送给互联网电话服务器,供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判断该通讯簿内各联系人是否已是注册用户,并将该通讯簿内联系人已注册的信息发送给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供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在专属的通讯簿中标记各联系人是否是互联网电话用户。从而启动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后,默认的“通讯录”页面是用户专属的PHONE+联系人列表,如果您的联系人在线,名字后面会显示免费电话按钮,点击即可通过PHONE+免费通话。
步骤S2、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当监听到有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呼入时,转下述步骤S3。
步骤S3、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如果是,转步骤S4,否则,按手机终端固有的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进行处理,当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所在的智能终端接受该移动网的呼叫请求时,转步骤S5。其中,可选的,当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不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后,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可以创建目标指向该主叫用户的邀请短信,并在移动网电话结束后,将创建的该邀请短信呈现给其智能终端的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是否通过移动网向刚结束通话的对端移动网用户发送该邀请短信。
该步骤中,该判断过程可以是:
查找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专属的电话薄是否存储有该主叫的电话号码,如果是,判断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为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否则,提取该主叫的电话号码,将该电话号码携带在查询请求中发送给与其互联网连接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根据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返回的结果判断该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电话服务器会从其内部或外部的数据库中遍历所有用户注册的电话号码信息,如果查找到有与该主叫电话号码一致的注册信息,则判断该主叫用户为注册用户。
步骤S4、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在该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该方法中,第二身份的显示内容可以仅限于以PHONE+图表显示是PHONE+的注册用户,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其相应的注册会员号等其他信息。
该步骤中,在智能手机终端的操作界面上显示有对端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从而可以方便用户决定是否以PHONE+免费电话的方式与对方进行互联网通话。优选的,该方法可在该第二身份的显示位置上设一快捷键,供用户点击以挂断该移动网呼叫请求,并根据该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向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藉此,被叫用户在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时,能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直观并及时地了解到该主叫用户在该互联网电话中的第二身份信息,从而便于用户灵活地处理移动网的呼叫请求,为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快速切换垫定基础。
步骤S5、当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所在的智能终端接受该移动网的呼叫请求时,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判断本地是否维系有互联网电话,如果有,向提供互联网电话服务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发送暂停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并在检测到移动网通话结束后,向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发送恢复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
步骤S6、互联网电话服务器接收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发送的暂停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判断需维系的互联网电话是一对一通话还是电话会议,如果是一对一通话,以呼叫等待的方式语音通知对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等待,如果是电话会议,在会议成员列表中做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所服务的用户的状态变更图像显示;并在接收到恢复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后,恢复对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语音数据的收发。
由于移动网会话的信道与互联网会话的信道是不同的,主要是麦克风和扬声器等功能元器件的共享,因此,当一方网络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另一网络的会话可以以呼叫等待的方式得以维系。因此,该方法执行上述可选的步骤S5、S6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解决互联网电话与移动网电话之间的冲突,方便用户在移动网通话结束之后快速的切换到当前仍在进行或维系的互联网会话中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公开的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被叫用户在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时,能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直观并及时地了解到该主叫用户在该互联网电话中的第二身份信息,从而便于用户灵活地处理移动网的呼叫请求,为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快速切换垫定基础。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功能子模块或子单元。
例如:与上述步骤中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相对应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的处理主要包括: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可划分成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和语音处理模块。其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监听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的通话请求;分配语音资源;接收、递交用户的上、下行语音数据。
依托互联网电话服务器上述集成的功能模块,用户注册可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用户A安装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后,使用与该手机绑定的电话号码,向业务逻辑模块提交“互联网电话身份注册请求”。
第二步、业务逻辑模块处理用户A的注册请求,并将用户A的第二身份与对应的电话号码生成绑定关系。
第三步、业务逻辑模块将用户A的第二身份通知给互联网电话客户端。
依托互联网电话服务器上述集成的功能模块,假设用户B也完成了上述注册步骤且用户A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专属电话薄中存储有用户B的第二身份,则用户A呼叫用户B的呼叫流程如下,包括:
步骤a、用户A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向业务逻辑模块发起呼叫用户B的请求,业务逻辑模块首先校验用户A的第二身份。
步骤b、如用户A身份校验通过,则校验用户B(即被叫)的第二身份。
步骤c、如用户B的身份校验通过,则业务逻辑模块向用户B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递送用户A的呼叫请求。
步骤d、用户A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处理用户B的呼叫请求。
值得说明的是,依托互联网电话服务器上述集成的功能模块,假如用户A在手机上未添加用户B的手机号码进系统通讯薄,因此在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专属电话薄中,没有用户B的第二身份信息;则用户A在获悉用户B的电话号码后,可不添加用户B的电话号码进系统通讯薄,而在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中通过电话号码呼叫的方式向业务逻辑模块提交呼叫请求;业务逻辑模块收到用户A呼叫用户B的请求,通过用户B的电话号码查询是否是该互联网注册用户;如果不是,业务逻辑模块向用户A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互联网电话呼叫流程结束(可选的,当用户A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收到业务逻辑模块的错误报告,确认用户B并非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结束呼叫界面。用户A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在呼叫界面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网向用户B发送邀请短信,如用户选择“邀请”后,业务逻辑模块会收到用户A向用户B发送移动网邀请短信的请求。然后业务逻辑模块可通过内部的移动网短信接口向用户B发送预定格式的邀请短信);如果是,业务逻辑模块则通过用户B的电话号码与第二身份的绑定关系,获取其第二身份,并将用户B的第二身份通知给用户A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业务逻辑模块向用户B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递送用户A的呼叫请求。
步骤e、业务逻辑模块在成功处理用户A和用户B的呼叫接续后,互联网电话客户端通过业务逻辑模块分配的语音资源唯一标识,向语音模块提交资源占用请求。
步骤f、语音模块处理用户的资源占用请求,分配语音资源,转发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语音数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监听模块监听的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
标记模块,用于在上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网对端的主叫用户是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时,在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挂断所述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向所述主叫用户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通讯簿管理单元,用于将移动网用户固有的存储于手机和SIM卡上的通讯簿内联系人信息导入到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专属的电话薄中,以及向与其互联网连接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查询并动态更新相关联系人的状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查找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专属的电话薄是否存储有该主叫的电话号码,如果是,判断移动网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为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否则触发第二判断单元提取该主叫的电话号码,将该电话号码携带在查询请求中发送给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并根据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返回的结果判断该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模块还设置有一快捷键功能单元,用于在该第二身份的显示位置上设一快捷键,供用户点击以挂断该移动网呼叫请求,并根据该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向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判断模块关联的短信功能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网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不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后,创建目标指向该主叫用户的邀请短信,并在移动网电话结束后,将创建的该邀请短信呈现给其智能终端的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是否通过移动网向刚结束通话的对端移动网用户发送该邀请短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监听模块关联的呼叫等待功能模块,用于当所述监听模块监听到用户接受该移动网的呼叫请求时,判断本地是否维系有互联网电话,如果有,向提供互联网电话服务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发送暂停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以及在检测到移动网通话结束后,向该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发送恢复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
6.一种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
呼叫模块,用于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所述注册模块中移动网用户注册的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模块设置有一通讯簿同步单元,用于通过互联网电话客户端获取移动网用户的通讯簿,判断该通讯簿内各联系人是否已是注册用户,并将该通讯簿内联系人已注册的信息发送给互联网电话客户端,供所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在专属的通讯簿中标记各联系人是否是互联网电话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模块设有呼叫等待单元,用于接收互联网电话客户端发送的暂停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判断需维系的互联网电话是一对一通话还是电话会议,如果是一对一通话,以呼叫等待的方式语音通知对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等待,如果是电话会议,在会议成员列表中做该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所服务的用户的状态变更图像显示;并在接收到恢复上下行互联网语音数据发送的指令后,恢复对所述互联网电话客户端语音数据的收发。
9.一种互联网电话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监听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
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的通话请求;分配语音资源;接收、递交用户的上、下行语音数据。
10.一种互联网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互联网电话服务器,用于接收移动网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在注册过程中,设置该移动网用户的第二身份,且绑定该第二身份与该移动网用户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供安装于移动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电话客户端查找,以及监听并处理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呼叫请求,根据该第二身份建立与该移动网用户相关的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分配语音资源,转发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的语音数据;
互联网电话客户端,用于注册互联网电话并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以及监听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判断该呼叫请求对端的主叫用户是否是该互联网电话的注册用户,如果是,在该呼叫请求的显示界面上标记该主叫用户在所述互联网电话的第二身份,挂断所述移动网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第二身份向所述主叫用户发起互联网电话呼叫。
CN201310056196.1A 2012-10-30 2013-02-21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Active CN103139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6196.1A CN103139407B (zh) 2012-10-30 2013-02-21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4251.3 2012-10-30
CN201210424251 2012-10-30
CN201310056196.1A CN103139407B (zh) 2012-10-30 2013-02-21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407A CN103139407A (zh) 2013-06-05
CN103139407B true CN103139407B (zh) 2014-11-12

Family

ID=4849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6196.1A Active CN103139407B (zh) 2012-10-30 2013-02-21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9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904B (zh) * 2015-02-16 2022-12-09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网络交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914B (zh) * 2004-11-03 2010-05-0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提供无线双模通信服务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557624B (zh) * 2008-04-11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模手机及其通话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407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3572B (zh) 为在线通信会话注册客户计算设备
CN104301857A (zh) 用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10123B (zh) 开通移动蜂窝网络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00901B (zh) 用户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57240A (zh) 远程协助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56324A (zh) 一种身份确认、通讯请求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39790A (zh) 一种平板电脑共享手机通讯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US9743439B2 (en) Mobile devices having a common communication mode
CN113099055A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854429B1 (en) Terminal device,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device, missing call remind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00591A (zh) 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
CN104753884A (zh) 网络业务验证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6304030A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7173A (zh) 用于管理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20524A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1814324B1 (ko) 자동 호출 동기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216037B1 (ko) 착신 단말기의 패킷데이터 송수신 기능 탑재 여부를 데이터베이스로 구비하여 데이터망 또는 전화통신망을 선택적으로 연결 가능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103139407B (zh) 互联网电话系统及其装置
CN102932564A (zh) 一种融合VoIP/IM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代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694788A (zh) 一种服务器端提供客户端远程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96829B (zh) 一种补充业务设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9194586A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4348699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CN101867904A (zh) 一种提供智能拨号的电话终端、系统和方法
CN102761846A (zh) Ussd服务提供方法、ussd服务提供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