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9494A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49494A CN108449494A CN201810200535.1A CN201810200535A CN108449494A CN 108449494 A CN108449494 A CN 108449494A CN 201810200535 A CN201810200535 A CN 201810200535A CN 108449494 A CN108449494 A CN 1084494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voice call
- target
- data
- vo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609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20 mounting medi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05 prev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72—Voice signal separa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8—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若判断出语音通话组中存在距离相近的两个目标移动终端,则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除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移动终端,而对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选择不发送语音通话数据,或者发送经过防啸叫处理后的语音通话数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语音数据分发策略分别向不同的移动终端发送语音通话数据,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语音通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信工具之一。移动终端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越来越丰富,早已不局限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传统的电话及短信息等服务,在许多场景下,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方式,如各种社交软件中的语音聊天及视频聊天功能等。
此外,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功能日益完善,许多应用程序中都设置了语音通话功能,方便使用同款应用程序的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游戏应用为例,一些需要玩家之间进行互动的游戏已经添加了内置的语音通话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移动终端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与其他玩家进行语音交流。然而,在语音通话过程中,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声音种类较多,如包含各玩家说话的声音、应用程序本身的声音(如游戏的背景音或特效音等)以及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其他声音等,由于声音比较复杂,很容易发生啸叫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功能开启后,实现防啸叫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若存在,则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配置于服务器中,包括:
通话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是否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目标终端判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语音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执行以下操作: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案,服务器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若判断出语音通话组中存在距离较近的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则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除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移动终端,而对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选择不发送语音通话数据,或者发送经过防啸叫处理后的语音通话数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可以在预设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识别出容易发生啸叫的场景,并针对该场景采用不同的语音数据分发策略分别向不同的移动终端发送语音通话数据,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预设应用程序可以是内置语音群组通话功能的应用程序,如网络游戏应用、在线课堂应用、视频会议应用或者需要多人协作的其他应用程序等等。服务器可以是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所示,语音通话组中包含3个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201、第二移动终端202和第三移动终端203,他们通过服务器200实现语音通话。一般的,语音通话组中包含3个或3个以上的成员(图2中以3个为例),即可实现3个或3个以上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语音通话。语音通话组可以由在移动终端上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用户发起而建立,服务器作为语音通话组中各移动终端通信的桥梁,能够检测到语音通话组是否建立成功。在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语音通话组中包含的所有移动终端之间可进行通信。一般的,当移动终端未处于静音模式,也未处于耳机模式时,可理解为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语音通话组中每个用户的声音会被自己正在使用的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采集,并经过网络传输发送到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对再将该声音发送至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扬声器进行播放。以游戏应用为例,如需要组队协战,可开启组队语音功能,假设队内有5个玩家,那么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这5个人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通话,任意一个玩家可以同时听到另外4个玩家说的话,仿佛另外4个玩家在自己身边讲话一样,方便边交流边游戏。
步骤102、判断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一般的,当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移动终端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中不仅包含用户自身说话的声音,还可能包含扬声器播放的预设应用程序本身发出的声音,如背景音乐等,还可能包含周围环境的声音,还可能包含扬声器播放的语音通话组内其他人说话的声音,这样,当多个移动终端将各自采集的包含各种声音的数据经过网络及服务器发送至同一个移动终端时(例如语音通话组内包含5个移动终端,那么其中4个移动终端就会把各自采集的声音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4个移动终端的声音数据发送给第5个移动终端),这些声音由会在该移动终端中混合起来播放,可能会产生啸叫现象。
在多人语音的应用场景下,发明人发现,当存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时,极易发生啸叫。假设语音通话组中的第一移动终端201和第二移动终端202距离较近,第一移动终端201的扬声器会放大并播放接收到的第二移动终端202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而由于两个移动终端比较近,这个声音就会被第二移动终端202的麦克风再次采集并发送到第二移动终端201,该声音被继续放大并播放,极易形成声音的正反馈放大,从而产生啸叫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先判断语音通话中是否存在两个距离比较近移动终端,若存在,则需要对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其中,预设距离值例如可以是20米或10米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很多方式来判断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并不做具体限定,下文中将给出几种方式作为示意性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两个距离相近的目标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可以是两个距离比较近的移动终端中的任意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做限定。然而,语音通话组中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可能很多,那么也可能出现3个或者更多的移动终端距离相近,假设有3个距离相近的目标移动终端A、B和C,将A视为第一目标移动终端,那么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的数量可认为大于1个,即B和C均可视为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步骤103、若存在,则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采集声音数据后,会将所采集的声音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器,该声音数据即为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不仅可能包含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说话的声音,还可能包含环境声音以及第一目标移动终端扬声器播放的声音等。
示例性的,对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可以是对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声音较大(或能量较高)的声音数据进行削弱处理(如降低声音强度或降低声音能量),如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说话的声音;也可以是对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所有的声音数据进行削弱处理。在进行削弱处理后,将得到的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这样,在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第一目标移动终端采集的声音数据的音量就变小了,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扬声器播放出来的音量也变小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啸叫产生条件,从而达到很好的防啸叫效果。而对于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假设第一移动终端201和第二移动终端202分别为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那么第三移动终端203则为其他移动终端),由于与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远,甚至可能不在一个城市,所以第三移动终端203的扬声器播放的任何声音都不会被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采集到,不容易产生啸叫,为了让第三移动终端203的用户能够清晰地听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说话的声音,可以直接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第三移动终端203。此外,虽然进行防啸叫处理后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说话的声音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处听起来会变小甚至消失,但由于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之间的距离较近,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能够听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实际说话的声音,对语音通话的实际效果影响甚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若判断出语音通话组中存在距离较近的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则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除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移动终端,而对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经过防啸叫处理后的语音通话数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可以在预设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识别出容易发生啸叫的场景,并针对该场景采用不同的语音数据分发策略分别向不同的移动终端发送语音通话数据,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步骤302、判断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步骤303、若存在,则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的除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目标哦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可以仅将其发送至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这样,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就不会接收到来自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录取的声音,破坏了啸叫音产生的条件,从而实现防啸叫。而为了让语音通话组中除了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用户以外的用户能够清晰地听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用户说话的声音,可以直接发送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可以包括: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人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说话声音数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有选择性地削弱或滤除对啸叫产生贡献较大的声音,能够在防啸叫的同时,使得语音通话更加真实。一般的,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语音通话时,用户的嘴巴作为声源,距离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比较近,且由于开启了语音通话,移动终端一般会减小背景音的播放音量,所以用户说话的声音是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主要声音来源,声音也较大,容易产生啸叫,需要进行重点处理。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目标声纹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声纹信息识别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对应的目标人声数据;对所识别出来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目标人声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声纹为人的声音的生物特征,声纹信息可包括声音的频率、波长、强度、节奏及声调等声纹特性,可通过声纹信息准确地识别出一个人的声音数据。可选的,各个用户在注册预设应用程序时,可录入自己的声纹信息,如可用于应用解锁或鉴权等,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可以记录用户的账号和录入的声纹信息,生成声纹信息数据库。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在确定第一目标移动终端的身份后,可到声纹信息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声纹信息。此外,若服务器中并不存在声纹信息数据库,那么可向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发送声音录制请求,声音录制请求可以指示目标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说话,并对用户说话的声音进行录制,将录制的声音返回给服务器,或者从录制的声音中提取声纹信息返回给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可以包括: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所有声音数据进行削弱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从整体上对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声音数据进行削弱处理,能够更加全面地防止啸叫音的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移动终端普遍具备定位功能,能够利用定位信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存在两个目标移动终端。示例性的,服务器可向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发送定位请求,移动终端在接收到定位请求后,开启定位功能(已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除外),利用定位功能获取自身的定位信息,并反馈给服务器。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北斗等定位方式获取定位信息,也可通过基站定位或网络定位等方式获取定位信息。定位信息可包括经纬度坐标等。服务器在接收到所有移动终端发送的定位信息后,可以进行两两对比,计算每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实际距离,当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时,则确定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并根据定位信息确定这两个目标移动终端的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WiFi信息;根据所述WiFi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用户为了节约流量费用,一般采用连接WiFi热点的方式进行语音通话,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存在两个目标移动终端。示例性的,WiFi信息中可包括WiFi热点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例如可以是WiFi热点名称或WiFi热点的媒介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等,还可包括WiFi信号强度等。一般的,WiFi热点的信号有效范围有限,一般在50米左右(半径),若预设距离值大于WiFi热点的信号有效范围,可判断是否存在两个移动终端的WiFi信息一致,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有两个移动终端连接到同一个WiFi热点,若存在,则确定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此外,若预设距离值小于WiFi热点的信号有效范围,如10米,那么可进一步根据WiFi信号强度估算连接同一个WiFi热点的移动终端分别与WiFi热点的距离,进而确定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还可包括:对于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向当前移动终端发送预设声音播放指令,并接收其他移动终端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当前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的近距离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预设声音播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当前移动终端采用预设方式播放预设声音片段,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其他移动终端尝试采集与所述预设声音片段对应的声音信号的结果;若判断出至少一个近距离移动终端,则确定语音通话组中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无需使用额外的功能(如上述定位功能或WiFi连接功能)来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移动终端,仅通过播放声音即可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示例性的,可通过扬声器以预设音量播放预先录制或预先获取的声音片段;或,通过超声波发射器播放预设频率及预设强度的超声波片段。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可通过麦克风或超声波接收器采集预设声音片段对应的声音信号。可根据预设距离值对上述的预设音量,或预设频率及预设强度进行设置。反馈信息中包含的结果可以指其他移动终端是否能够采集到所述声音信号。对于当前移动终端来说,当其他移动终端能够采集到预设声音片段对应的声音信号时,说明两个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此外,反馈信息中还可包括采集到的声音信号的属性信息,如声音强度等,由于移动终端播放的声音的强度是已知的,随着声音的传播会有所衰减,传播距离越远,衰减程度越高,可根据反馈信息中的声音信号的强度信息等来确定其他移动终端与当前移动终端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值。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为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检测到游戏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开始距离测试。
示例性的,以团队对战游戏为例,如王者荣耀,每队有5个玩家,红蓝两队进行对战,每个队伍的5个玩家之间需要进行沟通交流商量对战策略,因此,许多玩家会选择开启队内语音通话功能,如一个玩家申请开启队内语音通话功能后,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开始正式语音通话后,同一战队的5个玩家中的任意一个,可听到其余4个玩家说话的声音。本申请实施例中,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不会直接进入正式的语音通话,而是先开始距离测试,判断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两个距离较近的移动终端。以该游戏为例,那么语音通话组中包含5个移动终端。
步骤402、获取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
步骤403、根据定位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若是,则执行步骤404;否则,执行步骤408。
若5个玩家中,有两个玩家的移动终端距离较近,如两个好朋友在家中一起玩,又同时将移动终端设置为外放模式,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啸叫。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先判断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两个距离相近的移动终端,若存在,则需要进行防啸叫处理。
步骤404、开始语音通话,获取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
步骤405、获取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目标声纹信息。
步骤406、根据目标声纹信息识别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对应的目标人声数据,并对所识别出来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
步骤407、将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三个移动终端。
步骤408、开始语音通话,获取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并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四个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在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不会立即开始各移动终端之间的语音通话,而是先进行距离测试,利用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距离相近的两个目标移动终端,若存在,则在正式开始语音通话后,对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用户声音进行削弱或滤除,阻碍其传输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进行播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啸叫产生条件,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为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到游戏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开始距离测试。
示例性的,仍以王者荣耀为例,每队有5个玩家,即语音通话组中包含5个移动终端。
步骤502、获取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WiFi热点的属性信息。
步骤503、根据WiFi热点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连接至同一个WiFi热点的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若是,则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4、开始语音通话,获取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并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的除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三个移动终端。
步骤505、开始语音通话,获取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并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四个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在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不会立即开始各移动终端之间的语音通话,而是先进行距离测试,利用各移动终端连接的WiFi信息确定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距离相近的两个目标移动终端,若存在,则在正式开始语音通话后,将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仅发送给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移动终端,而不会发送给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可破坏啸叫产生条件,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服务器中,可通过执行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来进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通话组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是否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目标终端判断模块602,用于在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语音数据发送模块603,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执行以下操作: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的处理装置,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若判断出语音通话组中存在距离较近的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则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语音通话组中除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移动终端,而对于第二目标移动终端,选择不发送语音通话数据,或者发送经过防啸叫处理后的语音通话数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可以在预设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识别出容易发生啸叫的场景,并针对该场景采用不同的语音数据分发策略分别向不同的移动终端发送语音通话数据,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包括:
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人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说话声音数据;
或者,
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所有声音数据进行削弱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目标声纹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声纹信息识别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对应的目标人声数据;
对所识别出来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WiFi信息;
根据所述WiFi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
对于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向当前移动终端发送预设声音播放指令,并接收其他移动终端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当前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的近距离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预设声音播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当前移动终端采用预设方式播放预设声音片段,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其他移动终端尝试采集与所述预设声音片段对应的声音信号的结果;
若判断出至少一个近距离移动终端,则确定语音通话组中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若存在,则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服务器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具体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若存在,则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以在预设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识别出容易发生啸叫的场景,并针对该场景采用不同的语音数据分发策略分别向不同的移动终端发送语音通话数据,能够达到良好的防啸叫效果,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若存在,则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包括:
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人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说话声音数据;
或者,
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所有声音数据进行削弱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目标声纹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声纹信息识别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对应的目标人声数据;
对所识别出来的目标人声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或滤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各移动终端所连接的WiFi信息;
根据所述WiFi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包括:
对于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向当前移动终端发送预设声音播放指令,并接收其他移动终端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当前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的近距离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预设声音播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当前移动终端采用预设方式播放预设声音片段,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其他移动终端尝试采集与所述预设声音片段对应的声音信号的结果;
若判断出至少一个近距离移动终端,则确定语音通话组中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8.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服务器中,包括:
通话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是否建立成功,所述语音通话组中至少包含三个移动终端;
目标终端判断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判断所述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第二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
语音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执行以下操作: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得到目标语音数据;将所述目标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
或者,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后,将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语音通话组中的除所述第二目标移动终端以外的其他移动终端,并结束对所述原始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分发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00535.1A CN108449494A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00535.1A CN108449494A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9494A true CN108449494A (zh) | 2018-08-24 |
Family
ID=63194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00535.1A Pending CN108449494A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4949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0028A (zh) * | 2021-09-22 | 2021-12-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334051A (zh) * | 2022-07-18 | 2022-11-11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0676A (zh) * | 2016-06-07 | 2016-11-09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音频输出的方法、用户终端和对讲机终端 |
CN106878533A (zh) * | 2015-12-10 | 2017-06-20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7566658A (zh) * | 2017-10-13 | 2018-01-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3-12 CN CN201810200535.1A patent/CN1084494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8533A (zh) * | 2015-12-10 | 2017-06-20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6100676A (zh) * | 2016-06-07 | 2016-11-09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音频输出的方法、用户终端和对讲机终端 |
CN107566658A (zh) * | 2017-10-13 | 2018-01-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0028A (zh) * | 2021-09-22 | 2021-12-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840028B (zh) * | 2021-09-22 | 2022-12-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334051A (zh) * | 2022-07-18 | 2022-11-11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5334051B (zh) * | 2022-07-18 | 2023-10-24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9507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3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94954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3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6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18968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EP3050051A1 (en) | In-call virtual assistants | |
CN108449502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US11650790B2 (en) | Centrally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t a venue | |
CN108172237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6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US11909786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s | |
CN108449497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9A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4A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
CN108449492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4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US20230282224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s | |
CN108418982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8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29858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8A (zh) | 语音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5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1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0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