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8968B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18968B CN108418968B CN201810201881.1A CN201810201881A CN108418968B CN 108418968 B CN108418968 B CN 108418968B CN 201810201881 A CN201810201881 A CN 201810201881A CN 108418968 B CN108418968 B CN 1084189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ice call
- mobile terminal
- data
- howling
- call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609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83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20 mounting medi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8—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 H04M9/082—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using echo cancell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判断第一声音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若是,则对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功能开启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防啸叫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语音通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信工具之一。移动终端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越来越丰富,早已不局限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传统的电话及短信息等服务,在许多场景下,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方式,如各种社交软件中的语音聊天及视频聊天功能等。
此外,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功能日益完善,许多应用程序中都设置的语音通话功能,方便使用同款应用程序的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游戏应用为例,一些需要玩家之间进行互动的游戏已经添加了内置的语音通话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移动终端玩游戏的过程中,与其他玩家进行语音交流。然而,在语音通话过程中,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的声音种类较多,如包含各玩家说话的声音、应用程序本身的声音(如游戏的背景音或特效音等)以及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其他声音等,由于声音比较复杂,很容易发生啸叫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以在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功能开启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防啸叫处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若是,则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通话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声音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
防啸叫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包含时,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案,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若判断出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则对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当前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时,及时对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始啸叫语音频谱分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陷波滤波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经过陷波滤波器处理后的啸叫语音频谱分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预设应用程序可以是内置语音群组通话功能的应用程序,如网络游戏应用、在线课堂应用、视频会议应用或者需要多人协作的其他应用程序等等。
示例性的,语音通话组中可以包含2个成员,但多数情况下,一般包含3个或3个以上的成员,即可实现3个或3个以上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语音通话。语音通话组可以由在移动终端上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用户发起而建立,在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语音通话组中包含的所有移动终端之间可进行通信。一般的,当移动终端未处于静音模式,也未处于耳机模式时,可理解为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语音通话组中每个用户的声音会被自己正在使用的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采集,并经过网络传输及处理后通过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扬声器进行播放。以游戏应用为例,如需要组队协战,可开启组队语音功能,假设队内有5个玩家,那么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这5个人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通话,任意一个玩家可以同时听到另外4个玩家说的话,仿佛另外4个玩家在自己身边讲话一样,方便边交流边游戏。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执行主体,即当前的移动终端,可以是语音通话组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也可以是语音通话组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指定的移动终端。也就是说,语音通话组中可以由任意一个移动终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由指定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所有移动终端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一般的,当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移动终端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中不仅包含用户自身说话的声音,还可能包含扬声器播放的预设应用程序本身发出的声音,如背景音乐等,还可能包含周围环境的声音,还可能包含扬声器播放的语音通话组内其他人说话的声音,这样,当多个移动终端将各自采集的包含各种声音的数据经过网络发送至同一个移动终端时(例如语音通话组内包含5个移动终端,那么其中4个移动终端就会把各自采集的声音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4个移动终端的声音数据发送给第5个移动终端),这些声音由会在该移动终端中混合起来播放,可能会产生啸叫现象。
步骤102、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啸叫检测,避免在不恰当的时间里进行无用的啸叫检测而带来额外的功耗,可以先检测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与当前的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在多人语音的应用场景下,发明人发现,当存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时,极易发生啸叫。假设语音通话组中的移动终端甲和移动终端乙距离较近,移动终端甲的扬声器会放大并播放接收到的移动终端乙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而由于两个移动终端比较近,这个声音就会被移动终端乙的麦克风再次采集并发送到移动终端甲,该声音被继续放大并播放,极易形成声音的正反馈放大,从而产生啸叫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先判断语音通话中是否存在一个其他移动终端与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距离比较近,若存在,则需要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分别获取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和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并将两类数据进行比较。其中,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获取第一声音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在获取第一声音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声音数据为在麦克风采集的所有声音数据中,滤除扬声器播放的声音数据后得到的声音数据。示例性的,第一声音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获取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30秒。可选的,为了保证获取时长内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处于讲话状态,可以由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对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提示,如指示其他移动终端以语音方式或文字形式发出提示,以使对应的用户讲话,如“请您讲话,以对麦克风进行测试”等。此外,为了避免当前的移动终端用户说话对判断结果产生干扰,也可以对当前的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提示,以提示当前用户不要讲话,如“正在对其他用户设备进行测试,请不要讲话”。
步骤103、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若是,则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示例性的,当两个用户手持移动终端且距离较近时,假设用户甲使用移动终端甲,用户乙使用移动终端乙,用户甲说话的声音被移动终端甲的麦克风采集并发送至移动终端乙,移动终端乙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会包含用户甲说话的声音,而由于用户甲和用户乙距离较近,用户甲说话的声音也会被移动终端乙的麦克风采集,因此,对于移动终端乙来说,其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和获取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同一个人(用户甲)的声音,从而确定语音通话组中存在移动终端甲与移动终端乙之间的距离较近,需要进行防啸叫处理。
语音通话数据可包括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其中,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数据;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可以是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语音通话组内其他移动终端的声音数据后,经过混音等处理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的数据,本申请对服务器处理语音通话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做限定。对于防啸叫处理的具体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限定,下文中将给出具体的实现方式作为示意性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若判断出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则对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当前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时,及时对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同时,利用第一声音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来确定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无需借助其他信息进行判断,因此不必为移动终端添加额外的部件,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防啸叫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包括:提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的第一声纹信息,以及提取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第二声纹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声纹信息和所述第二声纹信息中是否包含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若包含,则确定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准确地确认出第一声音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声纹为人的声音的生物特征,声纹信息可包括声音的频率、波长、强度、节奏及声调等声纹特性,可通过声纹信息的比对识别出两组声纹信息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纹信息,进而判断出其他用户是否在当前用户身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是,则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包括:若是,则确定所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的目标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对应的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对应的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第二人声强度对应于所述同一个人;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其中,目标距离越小,对应的目标强度越大;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值可以理解为当前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能够采集到周围用户正常说话声音的距离,同时,也可以认为是容易产生啸叫的距离。示例性的,可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实验或实际试验来模拟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以上述的用户甲使用移动终端甲,用户乙使用移动终端乙场景为例,分别测量用户甲与用户乙处于不同的相对距离L时,移动终端乙麦克风采集到的用户甲说话的第一人声强度以及移动终端乙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用户甲说话的第二人声强度,记录第一人声强度和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k,建立该比值k与L的对应关系,并进行记录。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户甲距离用户乙越远,移动终端乙采集到的第一人声强度越小,而第二人声强度一般取决于网络传输质量以及用户甲的嘴巴距离移动终端甲的麦克风的距离,若这两个因素不发生变化,那么第二人声强度也不会变化,那么比值k越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当前的第一人声强度与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来查询预先建立的比值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进而得到当前的比值对应的目标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当前移动终端附近存在语音通话组中的其他移动终端后,可根据人声强度的比值进一步确定两个距离相近的移动终端的实际距离,无需采用其他测距元件,方便快捷,结果准确。
发明人发现,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越近,通常发生啸叫的情况越严重,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当前移动终端与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实际距离(即目标距离)来选择对应的防啸叫处理强度(即目标强度),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的防啸叫处理,提升防啸叫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移动终端可能存在不止一个,当存在两个以上的目标移动终端时,对应的目标距离也存在两个以上,可以以数值最小的目标距离为标准,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其中,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当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一般数据量较大,啸叫抑制处理难度稍大,耗时稍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目标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值但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说明若产生啸叫,啸叫程度并不严重,可以仅针对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当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值,但大于第三距离值时,说明若产生啸叫,啸叫程度会比较严重,可以针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以得到较佳的防啸叫效果。当目标距离很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值时,说明若产生啸叫,啸叫程度会非常严重,可以同时针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以得到最佳的防啸叫效果。本申请对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及第三预设距离的数值依次减小,但对具体数值不做限定,示例性的,第一预设距离为10米,第二预设距离为5米,第三预设距离为2米。
示例性的,在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时,可先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检测,在判断出存在啸叫音时,针对啸叫点进行衰减处理,从而达到防啸叫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如下方式判断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存在啸叫音:
第一种,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对于每个数据块,采用预设分析方式确定当前数据块中存在的疑似啸叫点;当存在呈现周期性特征的多个疑似啸叫点群,且疑似啸叫点对应的能量值依照所属数据块的顺序呈上升趋势时,确定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存在啸叫音;其中,所述疑似啸叫点群为连续相邻数据块中的频率差异处于预设范围内的疑似啸叫点,所述连续相邻数据块的数量达到预设连续阈值。
第二种,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得到M个数据块;采用预设分析方式依次分析当前数据块中是否存在疑似啸叫点,将首次出现疑似啸叫点的数据块确定为起始数据块;从所述起始数据块开始,依次以n个数据块为待分析的数据段,采用所述预设分析方式分析出当前数据段中包含的疑似啸叫点,当N个数据段中包含的疑似啸叫点之间的频率差异处于预设范围内时,确定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存在啸叫音;其中,n=2,3,…,N;N小于或等于M,大于或等于2;每个数据段的起始点均与所述起始数据块的起始点相同,所述起始数据块为第一个数据段。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来判断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存在啸叫音,本申请不做限定。下面以上述两种方式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第一种方式,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可以是按照预设单位长度进行分块处理,预设单位长度例如可以是40毫秒。假设预设时间长度为1.2秒,预设单位长度为40毫秒,那么可以分为30个数据块。
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分析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所述预设分析方式可包括:在频域上获取高频区域中能量值高于预设能量阈值的待判定频点,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周围预设数量的频点的能量差异值,当所述能量差异值大于预设差异阈值时,确定所述待判定频点为疑似啸叫点;所述高频区域为频率高于预设频率阈值的频率范围。
具体的,对于当前数据块,可先将其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便于进行频谱分析。变换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可以采用傅里叶变换方式,如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Fast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以40ms为例,40ms的音频数据(16bit,16k采样率)大小为40*16*16/2=1280字节,适合于使用1024做FFT变换进行频谱分析,经过FFT处理后的频率分析中的频率范围为0~16K/2,步长为(16K/2)/1024,步长约为8Hz。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设频率阈值作为分界值来划分高频区域和其他区域。预设频率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可根据人声频率和容易出现啸叫声的频率特点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1KHz,1.5KHz,或2KHz等等。例如预设频率阈值为2KHz,即大于2KHz的部分为高频区域。一般啸叫声的频率会出现在高频区域,且声音较大(即能量值较高),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能量值分布特点快速确定一个数据块中的疑似啸叫点。
示例性的,获取数据块中每个频率点(简称频点)对应的能量值,然后从高频区域中找到能量值高于预设能量阈值的待判定频点,计算待判定频点周围预设数量的频点的能量差异值。预设能量阈值和预设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预设能量阈值可以是-10dB,预设数量可以是8个(待判定频点前面4个和后面4个)。以上文步长约为8Hz为例,假设待判定频点的频率值为3362Hz,那么其周围预设数量的频点的频率值约为3330Hz、3338Hz、3346Hz、3354Hz、3370Hz、3378Hz、3386Hz和3394Hz。能量差异值用于衡量待判定频点与周围预设数量的频点之间相差程度,具体可以是最大能量值和最小能量值的差值,还可以是能量方差值或能量均方差值等等,本申请不做限定。预设差异阈值与能量差异值相对应,例如,能量差异值为能量方差值时,预设差异阈值为预设方差阈值。当能量差异值大于预设差异阈值时,说明待判定频点比较突出,非常有可能是啸叫点,因此,确定待判定频点为疑似啸叫点。这样设置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疑似啸叫点,为提高啸叫检测效率打下基础。
示例性的,一个数据块中可能存在多个待判定频点,本申请可从对应能量最高的待判定频点开始进行疑似啸叫点的判定。
此外,所述预设分析方式还可包括:在频域上获取高频区域中能量值最大的第一频点和低频区域中能量值最大的第二频点,当所述第一频点满足预设疑似啸叫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频点为当前数据块中的疑似啸叫点,所述预设疑似啸叫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频点的能量值大于预设能量阈值,且所述第一频点与所述第二频点的能量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具体的,对于当前数据块,可先将其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便于进行频谱分析。同样也可以预设划分频率作为分界值来划分高频区域和低频区域。预设划分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可根据人声频率和容易出现啸叫声的频率特点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1KHz,1.5KHz,或2KHz等等。例如预设划分频率为2KHz,即大于2KHz的部分为高频区域,小于或等于2KHz的部分为低频区域。
示例性的,获取数据块中每个频率点对应的能量值,然后从高频区域中找到能量值最大的第一频点,从低频区域找到能量值最大的第二频点,若第一频点的能量值大于预设能量阈值(如-30dB),且第一频点的能量值与第二频点的能量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如60)时,可认为第一频点为当前数据块中的疑似啸叫点。这样设置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疑似啸叫点,为提高啸叫检测效率打下基础。
示例性的,对于每个数据块,分别采用如上预设分析方式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啸叫点,若存在,则记录下疑似啸叫点,并进一步判断当前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啸叫音。
可以理解的是,若某个数据块中存在疑似啸叫音,并不能认为整段下行语音通话音频中包含啸叫音,还可能是由于某些特殊声音被误识别为啸叫音,例如物体摩擦时产生的刺耳的声音,一般频率较高且声音较大,很可能被识别为疑似啸叫音,但这种声音一般比较短促,持续时间较短,不属于啸叫音,因此,需要增加进一步的判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数据块中存在的疑似啸叫音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当连续多个相邻数据块中存在频率差异较小的疑似啸叫点时,可将这几个疑似啸叫点称为疑似啸叫点群。即,疑似啸叫点群为连续相邻数据块中的频率差异处于预设范围内的疑似啸叫点,所述连续相邻数据块的数量达到预设连续阈值。其中,预设连续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3个;频率差异对应的预设范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40Hz。发明人发现,啸叫声一般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持续性特征,并周期性出现,另外声音逐渐变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多个(可理解为大于或等于2个)疑似啸叫点群呈现周期性特征,以及疑似啸叫点对应的能量值依照所属数据块的顺序呈上升趋势作为判定条件,来识别当前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存在啸叫音,若满足上述条件,则确定存在啸叫音,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啸叫音。
示例性的,假设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被分为30个数据块。例如,若第1、2、3、7、8、9、13、14、15、19、20、21、25、26和27这15个数据块中都检测到了频率在(A-40,A+40)区间内的疑似啸叫点,每3个数据块对应的疑似啸叫点成为一个疑似啸叫点群,5个疑似啸叫点群呈周期性特征,且疑似啸叫点对应的能量值依次增大,因此,确定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啸叫音。又如,若仅第1、2和3这3个数据块中检测到了频率在(B-40,B+40)区间内的疑似啸叫点,这3个数据块对应的疑似啸叫点成为一个疑似啸叫点群,但仅存在这一个,并未呈现周期性特征,因此,可确定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不包含啸叫音。
对于第二种方式,分块处理方式以及预设分析方式可参考第一种方式中的相关内容,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具体的,采用上述预设分析方式分析第一个数据块中是否存在疑似啸叫点,若存在,则疑似啸叫点首次出现,将第一个数据块确定为起始数据块;若不存在,则将当前数据块的下一个数据块作为新的当前数据块,并采用上述预设分析方式分析新的当前数据块中是否存在疑似啸叫点。依次类推,直到首次出现疑似啸叫点的数据块确定为起始数据块,若M个数据块中均不存在疑似啸叫点,则可认为当前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不包含啸叫音。
以上述分块方式为例,M=30,2≤N≤30。在进行频谱分析时,待分析的数据长度对分析结果会产生影响,因为数据点较少时,精度可能不是太准确,所以,使用长度大一些的数据再次进行分析,相当于有一个修正的处理,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为啸叫。本申请对N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假设N=4,一个数据块的长度为40ms,那么起始数据块的时间范围可记为0至40ms,由于起始数据块已经分析完毕,并作为第一数据段,所以从n=2开始,为第二个数据段,第二个数据段的时间范围可记为0至80ms,依次类推,第三个数据段的时间范围可记为0至120ms,第三个数据段的时间范围可记为0至160ms。
示例性的,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可以是40Hz(如上述举例,可认为相当于5个步长)。假设4个数据段分析出来的疑似啸叫点的频率分别为A、B、C和D,而A、B、C和D相互之间的差异均在40Hz以内,那么可确定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存在啸叫音。
可选的,若当前数据段中包含的疑似啸叫点与前面的数据段中包含的疑似啸叫点之间的频率差异未处于所述预设范围内,则从当前数据段的下一个数据块开始获取所述预设时间长度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并重复执行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分块处理的相关操作。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任意两个数据段中包含的疑似啸叫点的频率差距较大时,可说明前面的疑似啸叫点可能不是真正的啸叫点,需要继续检测,而不需要对后面的数据段进行疑似啸叫点检测,节省功耗,提高啸叫音检测效率及准确度。例如,当C与A或与B之间的差异超出40Hz时,则从120ms开始,重新获取移动终端中的预设时间长度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并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得到M个数据块,再确定新的起始数据块,并继续采用上述方式确定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存在啸叫音。
在确定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存在啸叫音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疑似啸叫点确定为啸叫点;根据所述啸叫点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在确定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存在啸叫音后,说明之前识别出来的满足啸叫音判定条件的疑似啸叫点确实为啸叫点,那么需要根据啸叫点对下行语音进行啸叫抑制处理,防止啸叫音从扬声器或听筒播放出去,影响用户的使用。进一步的,在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后,通过扬声器或听筒播放经过啸叫抑制处理后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啸叫点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包括:选取预设数量的对应能量值较高的啸叫点的频率,作为目标频率,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与所述目标频率对应的音频信号进行衰减处理。预设数量可自由设置,如1个,3个,甚至更多,还可以根据啸叫点的数量来动态确定。可将啸叫点按照能量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排在前面预设数量的啸叫点,将选取出来的啸叫点的频率确定为目标频率。能量值越高,啸叫声的声音越大,对用户的影响程度越高,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能量值较高的频率进行啸叫抑制,提高啸叫抑制效率,保证语音通话的时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啸叫点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也可包括:对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与所有啸叫点的频率对应的音频信号进行衰减处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全面地对所有啸叫点进行啸叫抑制,阻止啸叫音的播放。
示例性的,可采用陷波滤波器来对需要进行抑制的啸叫点的频率(即目标频率)所对应的音频信号进行衰减处理。陷波滤波器能够在某一个频率点迅速衰减输入信号,以达到阻碍该频率信号通过的滤波效果。本申请对陷波滤波器的类型以及具体参数值不做限定。一般的,将目标频率作为陷波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陷波滤波器的处理带宽及增益等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示例性的,在对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时,可获取移动终端采集的声音数据;对声音数据进行人声和背景音分离操作;对分离出的背景音进行削弱处理;将经过削弱处理后的背景音和分离出的人声进行混音处理后,作为处理后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削弱由于背景音引起的啸叫。示例性的,当移动终端中存在麦克风阵列(麦克风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可判断出声源位置,根据声源位置筛选出距离移动终端较远(如大于1米)的声音作为背景音;或者,可预先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声纹信息,根据声纹信息从声音数据中提取出用户说话的声音作为人声,剩余的声音作为背景音。示例性的,对分离出的背景音进行削弱处理可以是通过调整增益的方式减小背景音的声音,也可以滤除背景音。背景音经过削弱处理后,音量减小,破坏声音越来越大的条件,进而有效削弱由于背景音引起的啸叫。
此外,针对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防啸叫处理,还可以根据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啸叫检测结果来进行。若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存在啸叫音,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或听筒播放下行语音通话数据时,就会播放啸叫音,用户能够听到,此外,移动终端的麦克风也能够采集到啸叫音,也即移动终端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中也会包含啸叫音。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避免啸叫音再次被传送至网络,被其他移动终端接收,从而可破坏啸叫音越来越大的条件,进而达到防啸叫的目的。具体的,可采用预设陷波滤波器对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其中,预设陷波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啸叫点对应的频率。
可选的,针对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防啸叫处理,还可以是:获取当前待上传的第一上行数据,以及缓存的上一时刻上传的第二上行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与所述第二上行数据的相似度是否高于预设相似度阈值,若是,则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削弱处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衰减处理,提高防啸叫处理效率。其中,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削弱处理,可包括: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中与所述第二上行数据特征相同的音频数据进行削弱或滤除。这里的削弱可包括降低声音能量。进一步的,还可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模拟叠加,判断叠加后的数据中是否包含啸叫特征,若包含,则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削弱处理。所述啸叫特征可包括能量集中、周期性以及频率高于预设频率阈值等。也可按照上述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检测的方式来判断叠加后的数据中是否包含啸叫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针对上行语音通话数据的防啸叫处理,还可以是根据所判断出来的同一个人的目标声纹信息,从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数据中滤除目标声纹信息对应的数据,再作为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发送至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从而消除附近移动终端用户说话的声音,避免该声音产生啸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包括:获取移动终端中的预设时间长度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确定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啸叫点;采用预设陷波滤波器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其中,所述预设陷波器的中心频率为所述啸叫点对应的频率,处理宽度及增益值由所述目标强度确定,所述目标强度越高,对应的处理宽度越宽或对应的增益值越小。
采用预设陷波滤波器对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此处的语音通话数据可以包括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距离有针对性的设置预设陷波滤波器的处理宽度或增益值,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啸叫抑制处理。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始啸叫语音频谱分析示意图,该图中示出的是从某包含啸叫音的音频中截取的一个啸叫段,该音频中3362Hz对应的能量值最大,为-6.64dB,如果播放出去,声音会很大,需要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陷波滤波器示意图。在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时,预设陷波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啸叫点对应的频率,如图2中的3362Hz,可根据目标强度确定对应的处理宽度。处理宽度为中心频率左右需要处理的范围,假设-6.64dB对应的处理宽度为50Hz,则需要处理的范围为3312Hz至3412Hz,即对这个范围内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根据目标强度确定处理宽度的好处在于,啸叫点附近可能出现能量大的频点,扩大处理范围,可以得到更好的抑制效果。此外,如图2所示,陷波滤波器中设置有增益值,以g表示,图中的gmin表示增益值的最小值,取值范围一般为0至1,g值越大,衰减程度越小。因此,本申请中,可根据目标强度确定增益值,目标强度越高,增益值越小,使得处理范围内能量衰减程度越高,对啸叫音的抑制程度越高。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经过陷波滤波器处理后的啸叫语音频谱分析示意图,如图4所示,3312Hz至3412Hz范围内的能量经过陷波滤波器处理后得到了明显的衰减,从而实现对啸叫音的抑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为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游戏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开始语音测试。
示例性的,以团队对战游戏为例,如王者荣耀,每队有5个玩家,红蓝两队进行对战,每个队伍的5个玩家之间需要进行沟通交流商量对战策略,因此,许多玩家会选择开启队内语音通话功能,如一个玩家申请开启队内语音通话功能后,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开始正式语音通话后,同一战队的5个玩家中的任意一个,可听到其余4个玩家说话的声音。本申请实施例中,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不会直接进入正式的语音通话,而是先开始语音测试。开始语音测试后,移动终端可以向游戏服务器发送开始测试指令,开始测试指令用于指示游戏服务器指导语音通话组中的各位玩家在指定时间内采用自己正常的说话声音讲话。
步骤502、获取麦克风采集的所有声音数据,并滤除所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数据后得到的声音数据,得到第一声音数据。
示例性的,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声音数据后,可对所播放的声音数据进行记录或缓存,而不会像相关技术中那样播放后即进行清除,可以待得到第一声音数据之后再进行清除。
步骤503、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
步骤504、提取第一声音数据中的第一声纹信息,以及提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第二声纹信息。
步骤505、判断第一声纹信息和第二声纹信息中是否包含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506;否则,执行步骤512。
若5个玩家中,有两个玩家的移动终端距离较近,如两个好朋友在家中一起玩,又同时将移动终端设置为外放模式,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啸叫。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先判断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与当前的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若存在,则需要进行防啸叫处理。
步骤506、确定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X的目标移动终端。
步骤507、根据第一声音数据对应的第一人声强度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对应的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确定移动终端与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目标距离D。
其中,所述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第二人声强度对应于所述同一个人。
示例性的,若目标移动终端存在至少两个,那么可取数值最小的目标距离作为D,用于后续的判断。
步骤508、判断D与Y及Z的大小关系;D>Y时,执行步骤509;Z<D≤Y时,执行步骤510;D≤Z时,执行步骤511。
其中,X、Y及Z的数值依次减小。
步骤509、开始语音通话,并对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步骤510、开始语音通话,并对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步骤511、开始语音通话,并对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步骤512、开始语音通话,不进行防啸叫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在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不会立即开始语音通话,而是先获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数据以及下行语音通话数据,根据两组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来确定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与当前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若存在,则根据具体的距离值选择对上行和/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在开始语音通话后,对相应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削弱啸叫音对用户游戏过程产生的干扰,减少游戏玩家痛点,使移动终端的功能更加完善。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仍以网络游戏应用为例,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在游戏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开始语音测试。
步骤602、在扬声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并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
步骤603、提取第一声音数据中的第一声纹信息,以及提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第二声纹信息。
步骤604、判断第一声纹信息和第二声纹信息中是否包含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605;否则,执行步骤608。
步骤605、根据第一声音数据对应的第一人声强度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对应的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确定移动终端与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目标距离F。
可选的,也可对目标距离F进行进一步的判定,若F小于预设的距离值E,则执行步骤606,否则,执行步骤608。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若F值较大,可能并不会引起啸叫,因此可以不需要进行防啸叫处理,只有F值小于E时,才会根据具体的距离值来进行防啸叫处理,节省功耗。
步骤606、根据F确定预设陷波器的处理宽度和增益值。
其中,F值越小,对应的处理宽度越大,增益值越小。
步骤607、开始语音通话,采用预设陷波滤波器对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
示例性的,对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检测,确定啸叫点,预设陷波器的中心频率为啸叫点对应的频率。
步骤608、开始语音通话,不进行防啸叫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在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不会立即开始语音通话,而是先获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数据以及下行语音通话数据,根据两组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来确定语音通话组中是否存在与当前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若存在,则根据具体的距离值对即将用于防啸叫处理的预设陷波滤波器的参数进行设置,在开始语音通话后,采用参数设置完毕的预设陷波滤波器对相应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削弱啸叫音对用户游戏过程产生的干扰,减少游戏玩家痛点,使移动终端的功能更加完善。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可通过执行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通话组检测模块701,用于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数据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声音判断模块7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
防啸叫处理模块704,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包含时,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在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检测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当前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时,及时对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包括:提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的第一声纹信息,以及提取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第二声纹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声纹信息和所述第二声纹信息中是否包含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若包含,则确定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
可选的,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获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
在获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为在所述麦克风采集的所有声音数据中,滤除所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数据后得到的声音数据。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包含时,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包括:
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包含时,确定所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的目标移动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对应的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对应的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第二人声强度对应于所述同一个人;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其中,目标距离越小,对应的目标强度越大;
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其中,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当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中的预设时间长度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
确定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啸叫点;
采用预设陷波滤波器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其中,所述预设陷波器的中心频率为所述啸叫点对应的频率,处理宽度及增益值由所述目标强度确定,所述目标强度越高,对应的处理宽度越宽或对应的增益值越小。
可选的,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若是,则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800可以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8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在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后,检测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当前移动终端距离较近的其他移动终端时,及时对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减少啸叫音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9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9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CPU902和所述存储器9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9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CPU9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9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若是,则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9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905、音频电路906、扬声器911、电源管理芯片9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909、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触摸屏9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以及外部端口9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9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9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9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语音通话数据处理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901,所述存储器901可以被CPU902、外设接口9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9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903,所述外设接口9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902和存储器901。
I/O子系统909,所述I/O子系统9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9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连接到外设接口903。I/O子系统9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9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9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9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9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9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912,所述触摸屏912是用户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909中的显示控制器9091从触摸屏9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9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9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9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9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9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9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9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9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9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9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9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911。
扬声器9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9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908,用于为CPU9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若是,则确定所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的目标移动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对应的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对应的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目标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第二人声强度对应于所述同一个人,所述第二人声强度为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所述同一个人的声音强度;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其中,目标距离越小,对应的目标强度越大;
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的第一声纹信息,以及提取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第二声纹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声纹信息和所述第二声纹信息中是否包含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若包含,则确定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获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
在获取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为在所述麦克风采集的所有声音数据中,滤除所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数据后得到的声音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或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其中,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当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值时,确定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上行语音通话数据和下行语音通话数据进行防啸叫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中的预设时间长度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
确定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的啸叫点;
采用预设陷波滤波器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啸叫抑制处理;其中,所述预设陷波器的中心频率为所述啸叫点对应的频率,处理宽度及增益值由所述目标强度确定,所述目标强度越高,对应的处理宽度越宽或对应的增益值越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7.一种语音通话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预设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组建立成功;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获取移动终端中的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声音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是否包含同一个人的声音;
防啸叫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包含时,确定所述语音通话组中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的目标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声音数据对应的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对应的第二人声强度的比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目标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人声强度和所述第二人声强度对应于所述同一个人,所述第二人声强度为所述下行语音通话数据中所述同一个人的声音强度;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防啸叫处理的目标强度;其中,目标距离越小,对应的目标强度越大;根据所述目标强度对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语音通话数据进行相应的防啸叫处理。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01881.1A CN108418968B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01881.1A CN108418968B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8968A CN108418968A (zh) | 2018-08-17 |
CN108418968B true CN108418968B (zh) | 2020-07-31 |
Family
ID=63131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01881.1A Active CN108418968B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189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58945B (zh) * | 2018-12-19 | 2020-1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防止啸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290468B (zh) * | 2019-07-04 | 2020-09-22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隔音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13596662B (zh) * | 2021-07-30 | 2024-04-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啸叫声的抑制方法、啸叫声的抑制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
WO2023206506A1 (zh) * | 2022-04-29 | 2023-11-0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近距离通信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882910A (zh) * | 2022-04-29 | 2022-08-09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近距离通信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334051B (zh) * | 2022-07-18 | 2023-10-24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0699B (zh) * | 2014-12-15 | 2017-06-3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待机时声控智能终端方法及装置 |
CN106878533B (zh) * | 2015-12-10 | 2021-03-19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5719657A (zh) * | 2016-02-23 | 2016-06-29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单麦克风的人声提取方法及装置 |
CN105915738A (zh) * | 2016-05-30 | 2016-08-3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回声消除方法、回声消除装置和终端 |
CN106100676A (zh) * | 2016-06-07 | 2016-11-09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音频输出的方法、用户终端和对讲机终端 |
CN106101365A (zh) * | 2016-06-29 | 2016-11-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话过程中调整麦克风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373587B (zh) * | 2016-08-31 | 2019-11-12 | 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通信系统中的自动声反馈检测与消除方法 |
CN107566658A (zh) * | 2017-10-13 | 2018-01-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3-12 CN CN201810201881.1A patent/CN10841896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8968A (zh) | 2018-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18968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3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3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7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172237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2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94954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6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7509153B (zh) | 声音播放器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08449506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7566658A (zh) | 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9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7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3650533A (zh) | 在电子装置上产生掩蔽信号 | |
CN110870201A (zh) | 音频信号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06791067B (zh) | 一种通话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418982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2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7371102A (zh) | 音频播放音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4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5A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29858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498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8A (zh) | 语音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9505B (zh) | 语音通话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