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0171A -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0171A
CN108440171A CN201810660109.6A CN201810660109A CN108440171A CN 108440171 A CN108440171 A CN 108440171A CN 201810660109 A CN201810660109 A CN 201810660109A CN 108440171 A CN108440171 A CN 108440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taining agent
fermentation
added
water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01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仙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an Huim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an Huim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an Huim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an Huim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01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0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0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01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保水剂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0‑70份、改性凹凸棒土10‑15份、壳聚糖4‑9份、黄原胶4‑9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3‑7份、有机发酵料7‑12份、纳米二氧化硅5‑10份、改性竹炭3‑7份、聚乙烯醇2‑5份、交联剂0.3‑0.8份和引发剂1.2‑2.5份;本发明保水剂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原料间的协配作用还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活性的作用,保水保肥效果好,延长肥料的作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水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水剂使用的是高吸水树脂,它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微型水库”。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
干旱是全世界关注的大事,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膨胀,气候变暖干旱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促使各国科学家开式研究解决干旱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保水剂是有效抑制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使周围的土壤保持潮湿,以供给植物根系水分,保墒省水。
中国专利CN102127456A公开了一种土壤保水剂,其采用丙烯酸、淀粉、乙氨酸以及硼砂进行聚合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过硫酸钾、氟硅酸钠、偏硅酸钠继续反应,从而得到土壤保水剂;制备方法简单,但是存在保水效果作用时间短的缺点。
中国专利CN10150889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农用保水剂,其包含如下比例的组分:丙烯酸70-10、氢氧化钠30-40、丙烯酰胺18-30、淀粉10-22、聚乙烯醇5-15、交联剂0.15-0.5、粘土10-20、纤维6-15、引发剂0.5-2.5、烷烃及表面活性剂2-6、其它3-8。该保水剂生产工艺简单、性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的土壤节水保湿领域,但是存在功能性单一的缺点。
尽管已有多种保水剂的成功研制,但这些保水剂仍存在着保水量不够大、持水时间不够久以及功能性单一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水剂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原料间的协配作用还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活性的作用,保水保肥效果好,延长肥料的作用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0-70份、改性凹凸棒土10-15份、壳聚糖4-9份、黄原胶4-9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3-7份、有机发酵料7-12份、纳米二氧化硅5-10份、改性竹炭3-7份、聚乙烯醇2-5份、交联剂0.3-0.8份和引发剂1.2-2.5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5-20份、油粕8-15份、糖渣6-12份、腐植酸6-12份、牲畜粪便15-20份、蚯蚓粪便2-6份、木屑粉5-10份和云母粉5-10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2-68份、改性凹凸棒土11-14份、壳聚糖5-8份、黄原胶5-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6份、有机发酵料9-11份、纳米二氧化硅6-9份、改性竹炭4-6份、聚乙烯醇3-4份、交联剂0.4-0.7份和引发剂1.7-2.1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7-19份、油粕10-13份、糖渣8-10份、腐植酸8-10份、牲畜粪便17-19份、蚯蚓粪便3-5份、木屑粉6-9份和云母粉6-9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5份、改性凹凸棒土13份、壳聚糖7份、黄原胶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份、有机发酵料10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改性竹炭5份、聚乙烯醇3.5份、交联剂0.5份和引发剂1.9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8份、油粕12份、糖渣9份、腐植酸9份、牲畜粪便18份、蚯蚓粪便4份、木屑粉8份和云母粉8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350-45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300-50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0-80摄氏度,以300-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4-5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优选地,所述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100-20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5-10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优选地,所述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2-18瓦,超声时间为35-40分钟。
优选地,所述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40-50%,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25-30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1-2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55-60摄氏度,以500-8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40-50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1.5-2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70-80摄氏度下加热1.5-3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保水剂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原料间的协配作用还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活性的作用,保水保肥效果好,延长肥料的作用时间。
(2)本发明中通过高温煅烧和酸化凹凸棒土,增加凹凸棒土的纯度,同时提高凹凸棒土表面的孔径的活性,增强凹凸棒土的活性,提高凹凸棒土的吸水性和保水保肥性。
(3)本发明通过将银离子吸附在竹炭表面,使竹炭不均具有吸水调湿功能,同时具有杀菌和抗菌功能,防止保水剂中的有机物质细菌繁衍。
(4)本发明中添加有有机发酵料,发酵料颗粒不仅可以提高保水剂的保水功能,同时可以保水剂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通过除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复合作用,延缓水分的蒸发,增强保水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0份、改性凹凸棒土10份、壳聚糖4份、黄原胶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3份、有机发酵料7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改性竹炭3份、聚乙烯醇2份、交联剂0.3份和引发剂1.2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5份、油粕8份、糖渣6份、腐植酸6份、牲畜粪便15份、蚯蚓粪便2份、木屑粉5份和云母粉5份。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35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30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0摄氏度,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10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5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2-18瓦,超声时间为35-40分钟。
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本实施例中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40%,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25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1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55摄氏度,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40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1.5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70-80摄氏度下加热1.5-3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实施例2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70份、改性凹凸棒土15份、壳聚糖9份、黄原胶9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7份、有机发酵料12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改性竹炭7份、聚乙烯醇5份、交联剂0.8份和引发剂2.5份;
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20份、油粕15份、糖渣12份、腐植酸12份、牲畜粪便20份、蚯蚓粪便6份、木屑粉10份和云母粉10份。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45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50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摄氏度,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5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20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10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5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8瓦,超声时间为40分钟。
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本实施例中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50%,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30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2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60摄氏度,以8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50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2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80摄氏度下加热3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实施例3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2份、改性凹凸棒土11份、壳聚糖5份、黄原胶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份、有机发酵料9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改性竹炭4份、聚乙烯醇3份、交联剂0.4份和引发剂1.7份;
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7份、油粕10份、糖渣8份、腐植酸8份、牲畜粪便17份、蚯蚓粪便3份、木屑粉6份和云母粉6份。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40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40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摄氏度,以4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4.5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15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8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4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6瓦,超声时间为38分钟。
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引发剂为过硫酸铵种。
本实施例中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45%,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28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1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58摄氏度,以7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48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1.8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78摄氏度下加热2.5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实施例4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8份、改性凹凸棒土14份、壳聚糖8份、黄原胶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6份、有机发酵料11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改性竹炭6份、聚乙烯醇4份、交联剂0.7份和引发剂2.1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9份、油粕13份、糖渣10份、腐植酸10份、牲畜粪便19份、蚯蚓粪便5份、木屑粉9份和云母粉9份。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38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35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摄氏度,以45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4.8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18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8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6瓦,超声时间为36分钟。
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
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本实施例中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49%,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28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2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58摄氏度,以7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47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1.8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78摄氏度下加热2.5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实施例5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5份、改性凹凸棒土13份、壳聚糖7份、黄原胶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份、有机发酵料10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改性竹炭5份、聚乙烯醇3.5份、交联剂0.5份和引发剂1.9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8份、油粕12份、糖渣9份、腐植酸9份、牲畜粪便18份、蚯蚓粪便4份、木屑粉8份和云母粉8份。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42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45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摄氏度,以45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4.5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优选地,所述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18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8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5瓦,超声时间为38分钟。
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种。
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本实施例中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49%,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26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1.6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58摄氏度,以75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48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1.6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78摄氏度下加热2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对比例1:除改性凹凸棒土和有机发酵料不加外,其余原料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除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不加外,其余原料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设置7个实验组,每个培养钵中播种30粒大豆种子为一个实验组,分别为实施例1-5的保水剂和对比例1-2的保水剂,各组均采用相同重量的土壤,初期,统一控制土壤含水量为60%,播种大豆15天后对大豆的出苗率、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
综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保水剂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原料间的协配作用还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活性的作用,保水保肥效果好,延长肥料的作用时间。
(2)本发明中通过高温煅烧和酸化凹凸棒土,增加凹凸棒土的纯度,同时提高凹凸棒土表面的孔径的活性,增强凹凸棒土的活性,提高凹凸棒土的吸水性和保水保肥性。
(3)本发明通过将银离子吸附在竹炭表面,使竹炭不均具有吸水调湿功能,同时具有杀菌和抗菌功能,防止保水剂中的有机物质细菌繁衍。
(4)本发明中添加有有机发酵料,发酵料颗粒不仅可以提高保水剂的保水功能,同时可以保水剂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通过除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复合作用,延缓水分的蒸发,增强保水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0-70份、改性凹凸棒土10-15份、壳聚糖4-9份、黄原胶4-9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3-7份、有机发酵料7-12份、纳米二氧化硅5-10份、改性竹炭3-7份、聚乙烯醇2-5份、交联剂0.3-0.8份和引发剂1.2-2.5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5-20份、油粕8-15份、糖渣6-12份、腐植酸6-12份、牲畜粪便15-20份、蚯蚓粪便2-6份、木屑粉5-10份和云母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2-68份、改性凹凸棒土11-14份、壳聚糖5-8份、黄原胶5-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6份、有机发酵料9-11份、纳米二氧化硅6-9份、改性竹炭4-6份、聚乙烯醇3-4份、交联剂0.4-0.7份和引发剂1.7-2.1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7-19份、油粕10-13份、糖渣8-10份、腐植酸8-10份、牲畜粪便17-19份、蚯蚓粪便3-5份、木屑粉6-9份和云母粉6-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淀粉-丙烯酸共聚物65份、改性凹凸棒土13份、壳聚糖7份、黄原胶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份、有机发酵料10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改性竹炭5份、聚乙烯醇3.5份、交联剂0.5份和引发剂1.9份;
所述有机发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稻糠18份、油粕12份、糖渣9份、腐植酸9份、牲畜粪便18份、蚯蚓粪便4份、木屑粉8份和云母粉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凹凸棒土置入350-450摄氏度的煅烧炉中,焙烧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至颗粒粒径至300-500目;
(b)按照2:1的液固质量比在焙烧后的凹凸棒土中加入质量分数45%的硫酸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0-80摄氏度,以300-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反应4-5小时,将物料过滤,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置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水分小于6%,即得改性凹凸棒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竹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竹炭粉碎至100-200目后,经过浓硫酸搅拌浸泡5-10分钟,用去离子洗涤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表面处理;
(2)将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0.01克/毫升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室温下静置35小时,然后在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后,置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改性竹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碎仪的超声强度为12-18瓦,超声时间为35-4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银溶液和竹炭的比例为2毫升:1.5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发酵料的制备:
将稻糠、油粕、糖渣、腐植酸、牲畜粪便、蚯蚓粪便、木屑粉、腐植酸和云母粉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剂,高速搅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至水分含量在40-50%,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加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25-30天后,加入适量的灭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封1-2天后,进行低温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即得;
(2)将淀粉-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壳聚糖、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3倍的水分,升温至55-60摄氏度,以500-8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40-50分钟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和其它剩余的原料,机械搅拌混合1.5-2小时;
(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在70-80摄氏度下加热1.5-3小时后,造粒,干燥,即得所述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
CN201810660109.6A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8440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0109.6A CN108440171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0109.6A CN108440171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0171A true CN108440171A (zh) 2018-08-24

Family

ID=6320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0109.6A Withdrawn CN108440171A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017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4856A (zh) * 2018-09-16 2018-12-21 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土壤改性黏土矿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801A (zh) * 2018-11-05 2019-03-01 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保湿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16838A (zh) * 2019-01-30 2019-03-26 韩亚博 一种保水增效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2888A (zh) * 2020-05-27 2020-08-28 海南瑞茗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灌溉保水剂的制备与施工方法
CN111961476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张书军 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壤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8700A (zh) * 2020-09-11 2020-12-04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230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秸秆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14736687A (zh) * 2022-05-05 2022-07-1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80783A (zh) * 2022-09-28 2022-11-2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寒地水稻稳产栽培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4856A (zh) * 2018-09-16 2018-12-21 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土壤改性黏土矿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801A (zh) * 2018-11-05 2019-03-01 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保湿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16838A (zh) * 2019-01-30 2019-03-26 韩亚博 一种保水增效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2888A (zh) * 2020-05-27 2020-08-28 海南瑞茗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灌溉保水剂的制备与施工方法
CN111592888B (zh) * 2020-05-27 2021-10-26 海南瑞茗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灌溉保水剂的制备与施工方法
CN111961476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张书军 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壤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61476B (zh) * 2020-09-01 2022-01-14 安徽山湖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用土壤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8700A (zh) * 2020-09-11 2020-12-04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230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秸秆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14736687A (zh) * 2022-05-05 2022-07-1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80783A (zh) * 2022-09-28 2022-11-2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寒地水稻稳产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0171A (zh) 一种干性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9168B (zh) 凹凸棒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1215208B (zh) 高活性生物营养保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6986711A (zh) 一种营养土
CN104119185B (zh) 膨润土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4119164B (zh) 沸石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7201233A (zh)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9162B (zh) 粉煤灰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US11246313B2 (en) Synergist for improving crop stress resistance and fertilizer absorption capacity
CN104119156A (zh) 硅藻土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8640775A (zh) 一种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1567A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65A (zh) 一种以甘蔗渣为原料的农用营养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3473857A (zh) 种子包衣组合物
CN108083898A (zh) 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207545A (zh) 一种室内观叶植物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517A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5867A (zh) 一种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119171B (zh) 石墨尾矿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7721629A (zh) 红薯专用高效生态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工艺
CN104119163A (zh) 凹凸棒污泥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4130072A (zh) 活性炭残渣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5272544A (zh) 一种包埋复合菌发酵有机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1850A (zh) 一种棉花专用全元生物缓释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1628A (zh) 三红蜜柚种植用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