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6289B -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6289B
CN108406289B CN201710072275.XA CN201710072275A CN108406289B CN 108406289 B CN108406289 B CN 108406289B CN 201710072275 A CN201710072275 A CN 201710072275A CN 108406289 B CN108406289 B CN 108406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force
arm beam
loading devic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22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6289A (zh
Inventor
熊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722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6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6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6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6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6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6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矩加载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施力部件和力臂梁(7),力臂梁(7)用于与待加载件(6)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转动中心,施力部件用于在力臂梁(7)上位于转动中心的至少一侧施加作用力,施力部件包括第一滑轮(2)和传力绳(8),第一滑轮(2)为设在力臂梁(7)上的动滑轮,传力绳(8)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组第一滑轮(2)后固定,施力部件能够在驱动部件牵拉传力绳(8)时带动力臂梁(7)绕转动中心转动,以向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此种力矩加载装置采用滑轮系统使结构形式简单,节约成本;而且施力部件中设有动滑轮,能够将驱动部件施加的驱动力按倍数放大。

Description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在飞机上的固定一般通过安装系统结构来实现,并将发动机推力通过安装系统传递给飞机。典型的安装系统推力拉杆采用大直径的中空结构设计方案,且在中空拉杆两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将连接接头与中空拉杆连接。发动机推力拉杆在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拉伸与压缩载荷,而且推力拉杆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与振动环境下,这便要求推力拉杆两端螺纹连接接头需要有足够的预紧力,防止拉杆接头出现松动,影响发动机推力的正常传递。
发动机推力拉杆螺纹接头需要加载较大的预紧力,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购买成品的液压力矩加载装置,以直接对螺纹接头施加扭矩。液压力矩加载装置的加载能力与加载精度虽然能满足工程需求,但结构复杂,且购买专业设备所需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力矩加载装置,能够在加载能力和加载精度满足需求的前提下,简化力矩加载装置的结构,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矩加载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施力部件和力臂梁,所述力臂梁用于与待加载件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转动中心,所述施力部件用于在所述力臂梁上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的至少一侧施加作用力,所述施力部件包括第一滑轮和传力绳,所述第一滑轮为设在所述力臂梁上的动滑轮,所述传力绳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组所述第一滑轮后固定,所述施力部件能够在所述驱动部件牵拉传力绳时带动所述力臂梁绕转动中心转动,以向所述待加载件施加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施力部件还包括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所述传力绳的另一端绕过至少一组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后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中空部分,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设在所述基体上并位于所述中空部分的外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力臂梁位于中空部分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为动滑轮,且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能够沿预设轨迹运动,以使在向所述待加载件施加力矩时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传力绳垂直于所述力臂梁。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对第二滑轮提供导向的第一轨道和用于对第三滑轮提供导向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轨道呈直线状,所述第一轨道的弧长与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作动筒,所述第一作动筒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传力绳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滑轮,所述第四滑轮为定滑轮,从所述驱动部件的运动端引出的传力绳经过所述第四滑轮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用于对所述驱动部件提供驱动力的方向进行引导。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作动筒,所述第二作动筒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连接,用于在力矩施加完毕后使所述力矩加载装置回位至初始状态,所述驱动部件在回位过程中能够随动。
进一步地,所述力臂梁上位于转动中心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滑轮。
进一步地,用于向所述力臂梁两端施力的施力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动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五滑轮,所述第五滑轮为定滑轮,设在用于向所述力臂梁两端施力的施力部件之间,所述传力绳从用于向所述力臂梁一端施力的施力部件引出后绕过所述第五滑轮,再连接至用于向所述力臂梁另一端施力的施力部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传力绳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力臂梁的力臂值和所述力传感器检测的传力绳拉力值得出向所述待加载件施加的力矩。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锁紧部件,所述力臂梁包括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两侧的力臂部,所述第一滑轮设在所述力臂部上,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一锁紧部件与所述待加载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部件包括锁紧段和卡合段,所述锁紧段和卡合段套设在所述待加载件的外部,用于锁紧所述待加载件,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卡合段的外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卡合段之间设有配合的齿结构,用于防止所述力臂梁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沿力矩施加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齿结构为单向棘齿,所述单向棘齿允许所述力臂梁沿力矩施加方向的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部件还包括紧固件和隔离件,所述锁紧段的内壁与所述待加载件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隔离件设在所述间隙中,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锁紧段的侧壁与所述隔离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待加载件为第一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与第二螺纹连接件配合,所述第一锁紧部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进行锁紧,所述力矩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部件,所述第二锁紧部件与固定台架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进行锁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力矩加载装置,采用滑轮系统对待加载件进行力矩加载,能够在加载能力和加载精度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简化力矩加载装置的结构形式,无需采购专业设备,节约成本;而且由于力矩加载装置的施力部件中设有动滑轮,因而能够对驱动部件施加的驱动力按倍数进行放大,以提高力矩加载装置可施加力矩的最大值,或者在待施加力矩的最大值相当时降低对驱动部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力矩加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力矩加载装置处于力矩加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力矩加载装置中力臂横梁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力矩加载装置中第一锁紧部件与待加载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一锁紧部件的A-A剖视图;
图6为力臂梁通过第一锁紧部件与待加载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2、第一滑轮;3、第二滑轮;4、第三滑轮;5、第五滑轮;6、待加载件;7、力臂梁;71、连接部;72、力臂部;73、齿结构;8、传力绳;9、力传感器;10、第六滑轮;11、中空部分;12、第一作动筒;13、第四滑轮;14、第一轨道;15、第一连杆;16、第二轨道;17、第二连杆;18、第二作动筒;19、第二螺纹连接件;20、第一锁紧部件;21、第二锁紧部件;201、锁紧段;202、卡合段;203、紧固件;204、隔离件;O、转动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发明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矩加载装置,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力矩加载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各结构件的基体1,基体1具有中空部分11,以便为垂直于力矩施加方向设置的待加载件6留出空间。例如,图1中基体1的轮廓为矩形,基体1的中间部位开设贯通的矩形中空部分11。
该力矩加载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施力部件和力臂梁7,力臂梁7用于与待加载件6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转动中心O,施力部件用于在力臂梁7上位于转动中心O的至少一侧施加作用力,施力部件包括第一滑轮2和传力绳8(例如钢丝绳等),第一滑轮2为设在力臂梁7上的动滑轮,传力绳8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组第一滑轮2后固定,施力部件能够在驱动部件牵拉传力绳8时带动力臂梁7绕转动中心O转动预设角度,参考图2,以向待加载件6施加相应大小的力矩,待加载件6可以是轴类、管类、螺纹连接件等。若需要再次施加力矩,需要将力矩加载装置回位至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再进行重复加载。
为了对绕过第一滑轮2两侧的传力绳8的方向进行引导,以增大传力绳8施加于力臂梁7上的有效作用力,施力部件还包括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传力绳8的另一端绕过至少一组第一滑轮2、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后固定于合适位置。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可以设计为定滑轮或动滑轮。驱动部件、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设在基体1上并位于中空部分11的外周,第一滑轮2和力臂梁7位于中空部分11内。
其中,在力臂梁7上位于转动中心O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第一滑轮2均可,在两侧设置的方案能够将驱动部件的单点驱动载荷转化为力臂梁7上的多点载荷,从而将驱动部件提供的驱动力放大。优选地,设置在转动中心O两侧的第一滑轮2对称设置,相应地,位于转动中心O两侧的第一滑轮2对应的整个施力部件相对于转动中心O呈中心对称设置,能够使施加于力臂梁7上的作用力更加均衡。
在力臂梁7上位于转动中心O的任一侧均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滑轮2,每个第一滑轮2都可以对应一组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设置多组施力部件能够增加施加力矩的大小。
优选地,在力臂梁7上位于转动中心O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一滑轮2。相应地,用于向力臂梁7两端施力的施力部件相对于转动中心O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图1中,假设驱动部件提供的驱动力为F,力臂梁7的总长度为L,则施加于待加载件6上的力矩M=2FL。在如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力臂梁7呈水平状态,与力臂梁7两端的第一滑轮2对应的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分别设在基体1的左上部和右下部。
为了使施加于力臂梁7上的作用力时刻与力臂梁7保持垂直,以实现纯扭矩加载,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为动滑轮,且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能够沿预设轨迹运动,在力臂梁7发生转动向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的过程中,绕过第一滑轮2的传力绳8的方向实时改变,始终垂直于力臂梁7,将驱动部件提供的驱动力全部用于向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力矩加载装置还可包括第一连杆15,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分别设在第一连杆15的两端,从而保证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之间的位置不变,使绕过第一滑轮2两侧的传力绳8始终保持平行。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中,基体1上设有用于对第二滑轮3提供导向的第一轨道14和用于对第三滑轮4提供导向的第二轨道16,轨道的迹线可通过运动学仿真获得,轨道的长度与驱动部件牵拉传力绳8的最大幅度有关。如图1所示,第一轨道14呈圆弧状,第二轨道16呈直线状,第一轨道14的弧长与第二轨道16的长度相匹配。第二轨道16可水平设置,第一轨道14的一端位于第二轨道16的延长线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作动筒12,第一作动筒1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传力绳8连接,可通过缩回动作牵拉传力绳8。参考图1,两套施力部件共用一个第一作动筒12,第一作动筒12的一端可水平固定在基体上,从第一作动筒12另一端引出的传力绳8水平地绕过第二滑轮3。第一作动筒12可以是液压作动筒,能够实现慢速加载,使加载过程更加平稳。此外,驱动部件也可以直线电机等。
进一步地,力矩加载装置还可包括第四滑轮13,第四滑轮13为定滑轮,固定在基体1上,从第一作动筒12等驱动部件的运动端引出的传力绳8经过第四滑轮13后绕过第一滑轮2,用于对驱动部件提供驱动力的方向进行引导。优选地,第四滑轮13的固定位置能够使第一作动筒12提供的驱动力与自身长度方向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力矩加载装置还可包括第二作动筒18,第二作动筒18的一端固定在基体1上,另一端与第三滑轮4连接,用于在力矩施加完毕后使力矩加载装置回位至初始状态,驱动部件在回位过程中能够随动。在施加力矩的过程中,第一作动筒12缩回,第二作动筒18随动伸出;在回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第二作动筒18缩回,第一作动筒12随动伸出。两个第三滑轮4分别连接一个第二作动筒18,这两个第二作动筒18分别位于基体1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位置。另外,第一作动筒12和第二作动筒18还能分别对第二滑轮3在第一轨道14中的位置、第三滑轮4在第二轨道16中的位置进行定位。
第三滑轮4与第二作动筒18的运动端之间可通过第二连杆17进行连接,用于保证第三滑轮4与第二作动筒18运动端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参考图1,第二滑轮3、第三滑轮4、第二连杆17和第二作动筒18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为了能够对力矩加载过程进行自动精确的控制,力矩加载装置还可包括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能够控制驱动部件提供的驱动力大小和施力时间,例如控制第一作动筒12和第二作动筒18的腔内压力和运动量,第一作动筒12和第二作动筒18之间的运动量关系可通过仿真获得,并存储到控制部件中。
对于图1所示的在力臂梁7两端均设置第一滑轮2的结构,力矩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五滑轮5,第五滑轮5为定滑轮,设在用于向力臂梁7两端施力的施力部件之间,以通过改变传力绳8的传力方向来适应两个施力部件的布置位置。例如第五滑轮5位于基体1的右上角,传力绳8从用于向力臂梁7一端施力的施力部件引出后绕过第五滑轮5,再连接至用于向力臂梁7另一端施力的施力部件上。具体地,传力绳8从驱动部件引出后,依次绕过第四滑轮13、其中一组第二滑轮3、第一滑轮2、第三滑轮4后,再绕过第五滑轮5改变方向,改变方向后的传力绳8再绕过另一组第二滑轮3、第一滑轮2、第三滑轮4。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力矩加载装置还可包括第六滑轮10,第六滑轮10为定滑轮,用于引导从最后一组施力部件(相对于驱动部件)引出的传力绳8经过预设轨迹后固定。具体地,第六滑轮10位于基体1的左下角,并靠近第一作动筒12的固定端设置,从位于基体1上方的第三滑轮4引出的传力绳8在绕过第六滑轮10后,连接在第一作动筒12的固定端。
在对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时地获得施加载荷或者力矩的大小,传力绳8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力传感器9,控制部件能够根据力臂梁7的力臂值和力传感器9检测的传力绳8拉力值得出向待加载件6施加的力矩。设置多个力传感器9的优点在于,多个力传感器9测得的值可以相互校核,当多个测量值接近时取各个力传感器9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当其中一个力传感器9的测量值明显偏离其它力传感器9时,则能判断出该力传感器9可能存在故障,应当以其它几个力传感器9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
优选地,参考图2,多个力传感器9可设在第一滑轮2与第二滑轮3之间的传力绳8上、第一滑轮2与第三滑轮4之间的传力绳8上、靠近驱动部件运动端的传力绳8上等。
在对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时,为了实现力臂梁7与待加载件6的连接,如图4所示,力矩加载装置还可包括第一锁紧部件20,如图3a和3b所示,力臂梁7包括连接部71和设置在连接部71两侧的力臂部72。力臂部72为长条板状结构,在力臂部72的自由端设有孔,用于固定第一滑轮2。连接部71为筒状结构,通过第一锁紧部件20与待加载件6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锁紧部件20包括锁紧段201和卡合段202,锁紧段201套设在待加载件6的外部,用于锁紧待加载件6,连接部71套设在卡合段202的外部,且连接部71与卡合段202之间设有配合的齿结构73,用于防止力臂梁7相对于第一锁紧部件20沿力矩施加方向转动。
优选地,齿结构73为单向棘齿,单向棘齿允许力臂梁7沿力矩施加方向的反向转动,这样在通过一次施力过程未达到需要力矩或者未将螺纹连接件拧紧到位时,无需将力臂梁7拆下就能使力臂梁7转回至初始状态,提高施力的便捷性。
下面给出第一锁紧部件20对待加载件6进行锁紧的原理。以待加载件6的横截面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锁紧部件20还包括紧固件203和隔离件204,锁紧段201和卡合段202形成的整体结构具有圆柱形的中空腔体,以便待加载件6穿设在中空腔体中,此时锁紧段201和卡合段202的内壁与待加载件6的外壁之间均具有间隙,且锁紧段20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供紧固件203安装的孔,以便对隔离件204进行定位并安装紧固件203。优选地,隔离件204采用铜材料。
隔离件204可以沿着待加载件6的轴向设置多个,例如图3b中设置四个,隔离件204包括夹持部和固定部,夹持部的内表面与待加载件6的外表面适配,固定部能够伸入锁紧段201侧壁的孔中进行定位,固定部的自由端还可设置螺纹孔,以将紧固件203旋入螺纹孔中实现固定。
在装配时,先将各个隔离件204定位在锁紧段201的侧壁上的孔中,再将待加载件6穿设在中空腔体中,此时隔离件204处于间隙中,最后将紧固件203穿过锁紧段201侧壁的孔与隔离件204拧紧固定。该实施例能够避免第一锁紧部件20在夹紧待加载件6时损伤零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待加载件6为第一螺纹连接件,第一螺纹连接件与第二螺纹连接件19配合,在采用本发明的力矩加载装置将第一螺纹连接件和第二螺纹连接件19拧紧时,除了需要将力臂梁7通过第一锁紧部件20与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以施加力矩,还需要将第二螺纹连接件19固定。为此,该力矩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部件21,第二锁紧部件21与固定台架连接,用于对第二螺纹连接件19进行锁紧,而第一锁紧部件20用于对第一螺纹连接件进行锁紧。
对于该具体的实施例,下面给出采用本发明图1所示力矩加载装置将第一螺纹连接件和第二螺纹连接件19拧紧的方法。
(1)安装固定:
将第一螺纹连接件和第二螺纹连接件19形成的组件穿过力臂梁7的连接部71,使第一螺纹连接件与连接部71在长度上相对应,再安装第一锁紧部件20将力臂梁7与第一螺纹连接件锁紧,接着安装第二锁紧部件21并将其与固定台架连接。
(2)施加力矩:控制部件控制第一作动筒12的运动端缩回预设长度,在缩回过程中牵拉传力绳8,使第二滑轮3在第一轨道14内滑动,第三滑轮4在第二轨道16内同步滑动,此过程中第二作动筒18随动伸出起到定位的作用。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滑动的过程中,传力绳8通过第一滑轮2向力臂梁7的两端施加作用力,使力臂梁7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参考图2,这样第一螺纹连接件也相对于第二螺纹连接件19转过同样的角度,从而实现两个螺纹连接件的拧紧。
(3)回位至初始状态:
控制部件控制第二作动筒18缩回,缩回量与第一作动筒12的伸出量相同,各个部件的运动方向与步骤(2)中的运动方向相反,以回位至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由于力臂梁7的连接71与第一锁紧部件20之间通过单向棘齿连接,因而在回位的过程中,只有力臂梁7旋转,第一螺纹连接件保持不动。如果施加的力矩不够,再重复步骤(2)重复加载。
举例来讲,本发明的力矩加载装置特别适合于飞机上推力拉杆的安装,推力拉杆包括中空拉杆和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两端的连接接头,此种力矩加载装置因为能加载较大的力矩值,而且可实现定量加载,因而能够对两端的螺纹接头施加足够的预紧力,防止推力拉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受到高温和振动而出现松动,以保证发动机推力的正常传递。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力矩加载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驱动部件、施力部件、第一连杆(15)和力臂梁(7),所述力臂梁(7)用于与待加载件(6)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转动中心,所述施力部件用于在所述力臂梁(7)上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的至少一侧施加作用力,所述施力部件包括第一滑轮(2)和传力绳(8),所述第一滑轮(2)为设在所述力臂梁(7)上的动滑轮,所述传力绳(8)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施力部件能够在所述驱动部件牵拉传力绳(8)时带动所述力臂梁(7)绕转动中心转动,以向所述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
其中,所述基体(1)具有中空部分(11),所述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基体(1)上并位于所述中空部分(11)的外周,所述第一滑轮(2)和所述力臂梁(7)位于中空部分(11)内;
所述施力部件还包括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每个所述第一滑轮(2)均对应一组所述第二滑轮(3)和所述第三滑轮(4),所述传力绳(8)的另一端绕过至少一组所述第一滑轮(2)、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后固定;所述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为动滑轮,且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连杆(15)的两端,所述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能够沿预设轨迹运动,以便在向所述待加载件(6)施加力矩的过程中使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的传力绳(8)垂直于所述力臂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设在所述基体(1)上并位于所述中空部分(11)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设有用于对第二滑轮(3)提供导向的第一轨道(14)和用于对第三滑轮(4)提供导向的第二轨道(16),所述第一轨道(14)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轨道(16)呈直线状,所述第一轨道(14)的弧长与所述第二轨道(16)的长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作动筒(12),所述第一作动筒(1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传力绳(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滑轮(13),所述第四滑轮(13)为定滑轮,从所述驱动部件的运动端引出的传力绳(8)经过所述第四滑轮(13)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用于对所述驱动部件提供驱动力的方向进行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作动筒(18),所述第二作动筒(18)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4)连接,用于在力矩施加完毕后使所述力矩加载装置回位至初始状态,所述驱动部件在回位过程中能够随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梁(7)上位于转动中心的两端各设一个所述第一滑轮(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向所述力臂梁(7)两端施力的施力部件相对于所述转动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滑轮(5),所述第五滑轮(5)为定滑轮,设在用于向所述力臂梁(7)两端施力的施力部件之间,所述传力绳(8)从用于向所述力臂梁(7)一端施力的施力部件引出后绕过所述第五滑轮(5),再连接至用于向所述力臂梁(7)另一端施力的施力部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传力绳(8)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力传感器(9),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力臂梁(7)的力臂值和所述力传感器(9)检测的传力绳(8)拉力值得出向所述待加载件(6)施加的力矩。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部件(20),所述力臂梁(7)包括连接部(71)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71)两侧的力臂部(72),所述第一滑轮(2)设在所述力臂部(72)上,所述连接部(71)通过第一锁紧部件(20)与所述待加载件(6)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20)包括锁紧段(201)和卡合段(202),所述锁紧段(201)和卡合段(202)套设在所述待加载件(6)的外部,用于锁紧所述待加载件(6),所述连接部(71)套设在所述卡合段(202)的外部,且所述连接部(71)与所述卡合段(202)之间设有配合的齿结构(73),用于防止所述力臂梁(7)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20)沿力矩施加方向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结构(73)为单向棘齿,所述单向棘齿允许所述力臂梁(7)沿力矩施加方向的反向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20)还包括紧固件(203)和隔离件(204),所述锁紧段(201)的内壁与所述待加载件(6)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隔离件(204)设在所述间隙中,所述紧固件(203)穿过所述锁紧段(201)的侧壁与所述隔离件(204)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力矩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载件(6)为第一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与第二螺纹连接件(19)配合,所述第一锁紧部件(20)用于对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进行锁紧,所述力矩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部件(21),所述第二锁紧部件(21)与固定台架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19)进行锁紧。
CN201710072275.XA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Active CN108406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2275.XA CN108406289B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2275.XA CN108406289B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6289A CN108406289A (zh) 2018-08-17
CN108406289B true CN108406289B (zh) 2020-06-19

Family

ID=6312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2275.XA Active CN108406289B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62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1173B (zh) * 2019-08-13 2021-10-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双向力矩加载装置
CN113083629A (zh) * 2021-03-16 2021-07-0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对拉式绷弦反力施加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72784A1 (ru) * 1972-06-30 1975-06-0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Г-4753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зат гивани гаек
CN104102274A (zh) * 2014-07-07 2014-10-15 谢玉才 一种省力手轮
CN106181837A (zh) * 2016-09-28 2016-12-07 黑龙江技师学院 一种分体式棘轮扳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72784A1 (ru) * 1972-06-30 1975-06-0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Г-4753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зат гивани гаек
CN104102274A (zh) * 2014-07-07 2014-10-15 谢玉才 一种省力手轮
CN106181837A (zh) * 2016-09-28 2016-12-07 黑龙江技师学院 一种分体式棘轮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6289A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924190T3 (en) CONIC CABLE CONNECTOR AND OF THE BLOCKING TYPE FOR CONNECTING REINFORCEMENTS AND ASSEMBLY TOOLS
US9453377B2 (en) Electric to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JP5281366B2 (ja) ボルト締結装置
CN108406289B (zh) 一种力矩加载装置
US7467783B2 (en) Tens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003167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tensioning of bolts
CN108360820B (zh) 拉索张拉装置
CN105563478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远程传动系统
US5027909A (en) Tool holding apparatus
CN107651114B (zh) 一种水平张拉固定装置
KR20150045114A (ko) 블레이드 설치용 리프팅 지그
EP0556469B1 (de) Greifer für einen Linearantrieb
CN115446584B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螺栓连接一体化工具及连接方法
CN116593283A (zh) 一种cfrp单向板的拉-弯-扭耦合试验装置
CN113652965B (zh) 一种斜拉索空间定位张拉施工系统及张拉施工方式
CN110725210B (zh) 一种拉索步进张拉施工方法及张拉设备
CN207098455U (zh) 一种棘轮卷筒式双钩双回紧线装置
CN116252140A (zh) 螺栓紧固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螺栓紧固攀爬作业平台
CN210856968U (zh) 一种张拉设备
CN113374762A (zh) 一种基于绳驱动的多级重载套接式伸展臂
US4541309A (en) Torque wrench
CN2704036Y (zh) 预应力结构用预紧测力仪
CN113086873B (zh) 一种钢丝绳牵引装置
CN219711013U (zh) 一种预应力张拉顶板装置
CN111665141B (zh) 一种水压人工肌肉径向力学特性试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