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4304B -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4304B
CN108404304B CN201810178271.4A CN201810178271A CN108404304B CN 108404304 B CN108404304 B CN 108404304B CN 201810178271 A CN201810178271 A CN 201810178271A CN 108404304 B CN108404304 B CN 108404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nnecting rod
shaped
fac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82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4304A (zh
Inventor
陈富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an County Chongwu town Fangxin tea set firm
Original Assignee
Huian County Chongwu Town Fangxin Tea Set Fir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an County Chongwu Town Fangxin Tea Set Firm filed Critical Huian County Chongwu Town Fangxin Tea Set Firm
Priority to CN2018101782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4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4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4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4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4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灾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它包括第三连杆、固定方框、第一T形块、第一固定块、第三T形块、第四连杆、第二挡板、第二连杆、第一挡板、第一弹簧、第二T形槽、第一T形槽、方槽、第一限位块、第二T形块、运动块等,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均开有第二T形槽;两个第一固定块上与其上开第二T形槽互相垂直的侧面均安装在建筑物侧面上,且两个第一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两侧。本发明中的火灾逃生装置具有每家每户或每个办公室均都能配置,可及时快速的实现自救,节约出抢救时间,占用空间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灾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火灾逃生装置多采用,大厦外墙清洁工人的绳索式的缓降装置、消防队的云梯、布袋式缓降装置、软梯等等,发现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绳索缓降装置可以实现安全降落,但绳索较粗,滚筒体积较大,当受困人数较多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而且这种装置一般只能设置在顶楼。消防队云梯不能到达较高的楼层,且从发生火灾到消防队到达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使受困者丧失了最佳的逃生时间。软梯和布袋式逃生装置体积尺寸都较大,不可能做到每家每户或每个办公室都配置;所以设计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火灾逃生装置不可能做到每家每户或每个办公室都配置;且所占用空间体积尺寸都较大,同时救援不能及时快速。
(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物每一楼层上均设有逃生通道;每个逃生通道处均安装有逃生机构。
所述逃生机构包括第三连杆、固定方框、第一T形块、第一固定块、第三T形块、第四连杆、第二挡板、第二连杆、第一挡板、第一弹簧、第二T形槽、第一T形槽、方槽、第一限位块、第二T形块、运动块、第二弹簧、第二限位块、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逃生门、主驱动块、第一连接杆、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第一圆柱销、第二圆柱销、驱动孔、被驱动块、第三圆柱销、第二软布、第一软布、第四圆柱销、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销、第四固定块、第二限位销、第一连杆、限位销孔,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均开有第二T形槽;两个第一固定块上与其上开第二T形槽互相垂直的侧面均安装在建筑物侧面上,且两个第一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两侧;固定方框的端面上下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T形槽;固定方框的端面上侧位于第一T形槽一侧上开有方槽;固定方框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T形块;固定方框通过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且第一T形槽远离建筑物分布;第二T形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槽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块端面上;两个第一连杆均通过圆柱销依次安装在固定方框上端面上;两个第二连杆均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方框下端面上;第一挡板端面上开有限位销孔;两组第一圆柱销关于第一挡板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一挡板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一圆柱销沿第一挡板线性分布;第一挡板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一圆柱销安装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且限位销孔与固定方框相对分布;多个第一把手依次安装在第一挡板开限位销孔的端面上;两个第一T形块依次安装在第一T形槽内,且两个第一T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第一T形块上端面上均通过圆柱销安装有第三连杆;两个第三T形块依次安装在远离安装第一T形块一侧的第一T形槽内,且两个第三T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第三T形块下端面上均通过第三圆柱销安装有第四连杆;两组第四圆柱销关于第二挡板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二挡板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四圆柱销沿第二挡板线性分布;第二挡板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四圆柱销安装在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上;多个第二把手依次安装在第二挡板的端面上,且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处于第一挡板同一侧;第四固定块一端安装在靠近第二把手一侧的第一连杆的侧面上;第二限位销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块下端面上;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上下依次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上下两侧;第二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存在有缝隙;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均与远离第二把手一侧的第一连杆处于同一侧;逃生门上下两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圆柱销;逃生门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之间;第一连接杆上端面安装在逃生门下端面上,且第一连接杆与逃生门互相垂直;主驱动块下端面上开有驱动孔;主驱动块一侧安装在第一连接杆端面上;被驱动块下端面安装在与第二固定块处于同一侧的第二连杆上端面上,且被驱动块与驱动孔配合;第二限位块上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杆下端面上,且第二限位块靠近第二固定块分布;运动块一端两侧面上分别开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运动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方槽内,且运动块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第二弹簧位于方槽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运动块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方槽端面上;第一限位块一端安装在固定方框开方槽的端面一侧,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第一软布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第二软布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四连杆上;第一限位销与限位销孔配合安装。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为20度-40度。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为30度。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软布与第二软布均不具有弹性。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存在有缝隙大于或者等于被驱动块的高度。
本发明中的建筑物每一楼层上均设有逃生通道的作用是便于人员逃生到逃生机构上;每个逃生通道处均安装有逃生机构的作用是为了应对突发的火灾情况,达到保护每一楼层人员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两个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均开有第二T形槽的作用是便于与安装在固定方框上的第二T形块形成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固定块上与其上开第二T形槽互相垂直的侧面均安装在建筑物侧面上,且两个第一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两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固定方框,使得固定方框可以上下运动;固定方框的端面上下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T形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T形块;固定方框的端面上侧位于第一T形槽一侧上开有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运动块;固定方框通过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且第一T形槽远离建筑物分布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等;第二T形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槽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块端面上的作用是给第二T形块一个恢复力作用;两个第一连杆均通过圆柱销依次安装在固定方框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与安装在固定方框上的第二连杆和第一挡板形成四连杆机构;第一挡板端面上开有限位销孔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限位销;两组第一圆柱销关于第一挡板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一挡板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一圆柱销沿第一挡板线性分布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挡板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第一挡板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一圆柱销安装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且限位销孔与固定方框相对分布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一把手;多个第一把手依次安装在第一挡板开限位销孔的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逃生人员手握,达到稳定逃生人员的目的;两个第一T形块依次安装在第一T形槽内,且两个第一T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的作用是为了保持两个第三连杆之间的间距;两个第一T形块上端面上均通过圆柱销安装有第三连杆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三T形块上的两个第四连杆和第二挡板形成四连杆机构;两个第三T形块依次安装在远离安装第一T形块一侧的第一T形槽内,且两个第三T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的作用是便于保持两个第四连杆的间距;两个第三T形块下端面上均通过第三圆柱销安装有第四连杆的作用是便于形成四连杆机构,使得逃生机构在未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达到建筑物外墙干净整洁的目的;两组第四圆柱销关于第二挡板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二挡板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四圆柱销沿第二挡板线性分布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挡板安装在第四连杆与第三连杆上;第二挡板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四圆柱销安装在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把手;多个第二把手依次安装在第二挡板的端面上,且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处于第一挡板同一侧的作用是便于稳定逃生人员的身体,直到救援人员的到来;第四固定块一端安装在靠近第二把手一侧的第一连杆的侧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销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块下端面上的作用是限制第三连杆的运动,从而达到稳固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二挡板所形成的四连杆机构,使得逃生人员在里头可以稳定安全;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上下依次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上下两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逃生门;第二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存在有缝隙的作用是便于固定方框的上下运动;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均与远离第二把手一侧的第一连杆处于同一侧的作用是便于触发第二连杆的运动;逃生门上下两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圆柱销的作用是便于将逃生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上;逃生门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之间的作用是一方面是,当逃生机构未工作时,挡住逃生通道;另一当逃生机构工作时触发第二连杆的运动,使得逃生机构可以打开;第一连接杆上端面安装在逃生门下端面上,且第一连接杆与逃生门互相垂直的作用是便于安装主驱动块;主驱动块下端面上开有驱动孔的作用上便于被驱动块位于其中;主驱动块一侧安装在第一连接杆端面上的作用是为了便于驱动被驱动块的运动;被驱动块下端面安装在与第二固定块处于同一侧的第二连杆上端面上,且被驱动块与驱动孔配合的作用是便于驱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限位块上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杆下端面上,且第二限位块靠近第二固定块分布的作用是与安装在固定方框上的第一限位块配合达到限制第一连杆的运动的目的;运动块一端两侧面上分别开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作用是便于第一限位块达到一定的作用力后,顺利进入运动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隙中,达到限制第一连杆运动的目的;运动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方槽内,且运动块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的作用是限制第一连杆的运动;第二弹簧位于方槽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运动块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方槽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给运动块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一软布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第二软布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四连杆上的作用是便于支撑逃生人员;第一限位销与限位销孔配合安装的作用是限制第二挡板的运动;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的作用是便于第一限位块可以顺利推动运动块运动,同时当逃生机构使用完后,可以成功将逃生机构收拾到建筑物墙面处;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为20度-40度的作用是便于第一限位块可以较为省力的推动运动块运动;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为30度;第一软布与第二软布均不具有弹性的作用是便于更好的支撑逃生人员;第二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存在有缝隙大于或者等于被驱动块的高度的作用是便于被驱动块可以从驱动孔内运动出来。
(三)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火灾逃生装置技术,本发明中的火灾逃生装置具有每家每户或每个办公室均都能配置,可及时快速的实现自救,节约出抢救时间,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建筑物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固定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限位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运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运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三连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圆柱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圆柱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主驱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被驱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一把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把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四圆柱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二连接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9是第二限位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第四固定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建筑物;2、逃生机构;3、逃生通道;4、第三连杆;5、固定方框;6、第一T形块;7、第一固定块;8、第三T形块;9、第四连杆;10、第二挡板;11、第二连杆;12、第一挡板;13、第一弹簧;14、第二T形槽;15、第一T形槽;16、方槽;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T形块;19、运动块;20、第二弹簧;21、第二限位块;23、第一斜面;24、第二斜面;25、第二固定块;26、第三固定块;27、逃生门;28、主驱动块;29、第一连接杆;30、第二把手;31、第一把手;32、第一圆柱销;33、第二圆柱销;34、驱动孔;35、被驱动块;36、第三圆柱销;37、第二软布;38、第一软布;39、第四圆柱销;40、第二连接杆;41、第一限位销;42、第四固定块;43、第二限位销;44、第一连杆;45、限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2所示,建筑物1每一楼层上均设有逃生通道3;如图1所示,每个逃生通道3处均安装有逃生机构2。
如图3、4所示,所述逃生机构2包括第三连杆4、固定方框5、第一T形块6、第一固定块7、第三T形块8、第四连杆9、第二挡板10、第二连杆11、第一挡板12、第一弹簧13、第二T形槽14、第一T形槽15、方槽16、第一限位块17、第二T形块18、运动块19、第二弹簧20、第二限位块21、第一斜面23、第二斜面24、第二固定块25、第三固定块26、逃生门27、主驱动块28、第一连接杆29、第二把手30、第一把手31、第一圆柱销32、第二圆柱销33、驱动孔34、被驱动块35、第三圆柱销36、第二软布37、第一软布38、第四圆柱销39、第二连接杆40、第一限位销41、第四固定块42、第二限位销43、第一连杆44、限位销孔45,如图5所示,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块7端面上均开有第二T形槽14;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固定块7上与其上开第二T形槽14互相垂直的侧面均安装在建筑物1侧面上,且两个第一固定块7分别位于逃生通道3两侧;如图6、7所示,固定方框5的端面上下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T形槽15;如图7所示,固定方框5的端面上侧位于第一T形槽15一侧上开有方槽16;固定方框5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T形块18;如图4所示,固定方框5通过第二T形块18与第二T形槽14的滑动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块7之间,且第一T形槽15远离建筑物1分布;如图5所示,第二T形槽14内安装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槽14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块18端面上;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连杆44均通过圆柱销依次安装在固定方框5上端面上;如图3所示,两个第二连杆11均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方框5下端面上;如图21所示,第一挡板12端面上开有限位销孔45;如图11所示,两组第一圆柱销32关于第一挡板12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一挡板12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一圆柱销32沿第一挡板12线性分布;如图10、15所示,第一挡板12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一圆柱销32安装在第一连杆44与第二连杆11上,且限位销孔45与固定方框5相对分布;如图15所示,多个第一把手31依次安装在第一挡板12开限位销孔45的端面上;如图18所示,两个第一T形块6依次安装在第一T形槽15内,且两个第一T形块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40连接;如图16所示,两个第一T形块6上端面上均通过圆柱销安装有第三连杆4;如图3所示,两个第三T形块8依次安装在远离安装第一T形块6一侧的第一T形槽15内,且两个第三T形块8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40连接;如图16所示,两个第三T形块8下端面上均通过第三圆柱销36安装有第四连杆9;如图17所示,两组第四圆柱销39关于第二挡板10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二挡板10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四圆柱销39沿第二挡板10线性分布;如图16所示,第二挡板10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四圆柱销39安装在第三连杆4与第四连杆9上;如图17所示,多个第二把手30依次安装在第二挡板10的端面上,且第一把手31与第二把手30处于第一挡板12同一侧;如图20所示,第四固定块42一端安装在靠近第二把手30一侧的第一连杆44的侧面上;如图19所示,第二限位销43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块42下端面上;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三固定块26上下依次安装在建筑物1外墙上,且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三固定块26分别位于逃生通道3上下两侧;如图10所示,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一连杆44之间存在有缝隙;如图10所示,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三固定块26均与远离第二把手30一侧的第一连杆44处于同一侧;如图12所示,逃生门27上下两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圆柱销33;如图10所示,逃生门27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三固定块26之间;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杆29上端面安装在逃生门27下端面上,且第一连接杆29与逃生门27互相垂直;如图13所示,主驱动块28下端面上开有驱动孔34;如图14所示,主驱动块28一侧安装在第一连接杆29端面上;如图14所示,被驱动块35下端面安装在与第二固定块25处于同一侧的第二连杆11上端面上,且被驱动块35与驱动孔34配合;如图8所示,第二限位块21上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杆44下端面上,且第二限位块21靠近第二固定块25分布;如图9所示,运动块19一端两侧面上分别开有第一斜面23与第二斜面24;如图8所示,运动块19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方槽16内,且运动块19与第二限位块21配合;如图8所示,第二弹簧20位于方槽16内,第二弹簧20一端安装在运动块19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方槽16端面上;如图8所示,第一限位块17一端安装在固定方框5开方槽16的端面一侧,且第一限位块17与第二限位块21配合;如图10所示,第一软布38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杆11上;如图10所示,第二软布37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四连杆9上;如图19所示,第一限位销41与限位销孔45配合安装。
所述第一斜面23与运动块19侧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24与运动块19侧面的夹角。
所述第一斜面23与运动块19侧面的夹角为20度-40度。
所述第一斜面23与运动块19侧面的夹角为30度。
所述第一软布38与第二软布37均不具有弹性。
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一连杆44之间存在有缝隙大于或者等于被驱动块35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逃生机构2未使用时,此时的逃生机构2上的紧靠建筑物1,逃生门27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限位销41未插入限位销孔45;当楼层发生火灾时,逃生人员进入逃生通道3,打开逃生门27,运动的逃生门27将会带动第一连接杆29运动,第一连接杆29将会带动主驱动块28运动,主驱动块28将会带动被驱动块35运动,被驱动块35将会带动第二连杆11运动,第二连杆11将会带动第一挡板12运动,第一挡板12将会带动第一连杆44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11、第一挡板12组成的逃生空间打开,同时第一连杆44将会带动第二限位块21运动,第二限位块21将会推动运动块19运动;此时在运动块19上的第一斜面23的作用下第二限位块21将会运动进入运动块19与第一限位块17之间的间隙内,第二限位块21将会在运动块19与第一限位块17的作用下被限制运动;从而使得逃生机构2可以保持该状态,此时的逃生人员进入逃生机构2内,人踩在第一软布38上,此时的固定方框5将会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此时的被驱动块35将会从驱动孔34内运动出来,处于第一软布38上的逃生人员驱动逃生门27运动,关闭逃生门27达到隔绝楼层火灾的目的,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达到保护逃生人员的目的,当逃生人员数量较多时,此处于第一软布38上的逃生人员推动第四连杆9,使得第四连杆9带动第二挡板10运动,第二挡板10将会带动第三连杆4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连杆4、第四连杆9、第二挡板10形成一个逃生空间,此时推动第一T形块6沿第一T形槽15运动,第一T形块6将会带动第一连杆44运动,当第三连杆4与第二限位销43接触时,此时的第三连杆4将不会再运动,将第一限位销41插入限位销孔45内,在第一限位销41与第二限位销43的作用下,此时的逃生机构2将会保持该状态,多余的逃生人员可以站立在第二软布37上,此时的逃生人员紧握第一把手31与第二把手30使得身体处于稳定状态;当逃生人员受到救援后,此时的逃生机构2内不会有人员,固定方框5将会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的打开逃生门27,进入逃生机构2,固定方框5将会下落,此时将被驱动块35与驱动孔34配合,将第一限位销41拔出限位销孔45,将第三连杆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人员出来逃生机构2,关闭逃生门27的时候,逃生门27将会依次带动第一连接杆29、主驱动块28、被驱动块35、第二连杆11、第一挡板12、另一第一连杆44运动,从而使得逃生机构2可以再次紧靠建筑物1外墙,等待下一次的应用。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发明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物每一楼层上均设有逃生通道;每个逃生通道处均安装有逃生机构;
所述逃生机构包括第三连杆、固定方框、第一T形块、第一固定块、第三T形块、第四连杆、第二挡板、第二连杆、第一挡板、第一弹簧、第二T形槽、第一T形槽、方槽、第一限位块、第二T形块、运动块、第二弹簧、第二限位块、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逃生门、主驱动块、第一连接杆、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第一圆柱销、第二圆柱销、驱动孔、被驱动块、第三圆柱销、第二软布、第一软布、第四圆柱销、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销、第四固定块、第二限位销、第一连杆、限位销孔,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均开有第二T形槽;两个第一固定块上与其上开第二T形槽互相垂直的侧面均安装在建筑物侧面上,且两个第一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两侧;固定方框的端面上下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T形槽;固定方框的端面上侧位于第一T形槽一侧上开有方槽;固定方框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T形块;固定方框通过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且第一T形槽远离建筑物分布;第二T形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槽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块端面上;两个第一连杆均通过圆柱销依次安装在固定方框上端面上;两个第二连杆均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方框下端面上;第一挡板端面上开有限位销孔;两组第一圆柱销关于第一挡板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一挡板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一圆柱销沿第一挡板线性分布;第一挡板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一圆柱销安装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且限位销孔与固定方框相对分布;多个第一把手依次安装在第一挡板开限位销孔的端面上;两个第一T形块依次安装在第一T形槽内,且两个第一T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第一T形块上端面上均通过圆柱销安装有第三连杆;两个第三T形块依次安装在远离安装第一T形块一侧的第一T形槽内,且两个第三T形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第三T形块下端面上均通过第三圆柱销安装有第四连杆;两组第四圆柱销关于第二挡板上下对称安装在第二挡板两端面上,且每组中的两个第四圆柱销沿第二挡板线性分布;第二挡板通过其上所安装的两组第四圆柱销安装在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上;多个第二把手依次安装在第二挡板的端面上,且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处于第一挡板同一侧;第四固定块一端安装在靠近第二把手一侧的第一连杆的侧面上;第二限位销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块下端面上;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上下依次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分别位于逃生通道上下两侧;第二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存在有缝隙;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均与远离第二把手一侧的第一连杆处于同一侧;逃生门上下两端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圆柱销;逃生门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之间;第一连接杆上端面安装在逃生门下端面上,且第一连接杆与逃生门互相垂直;主驱动块下端面上开有驱动孔;主驱动块一侧安装在第一连接杆端面上;被驱动块下端面安装在与第二固定块处于同一侧的第二连杆上端面上,且被驱动块与驱动孔配合;第二限位块上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杆下端面上,且第二限位块靠近第二固定块分布;运动块一端两侧面上分别开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运动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方槽内,且运动块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第二弹簧位于方槽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运动块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方槽端面上;第一限位块一端安装在固定方框开方槽的端面一侧,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第一软布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杆上;第二软布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四连杆上;第一限位销与限位销孔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为20度-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运动块侧面的夹角为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布与第二软布均不具有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存在有缝隙大于或者等于被驱动块的高度。
CN201810178271.4A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Active CN108404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8271.4A CN108404304B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8271.4A CN108404304B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4304A CN108404304A (zh) 2018-08-17
CN108404304B true CN108404304B (zh) 2020-08-14

Family

ID=6313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8271.4A Active CN108404304B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430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2323A (ko) * 2006-09-06 2006-09-27 남주희 화재대피실이 구비된 건물의 피난장치
CN201220044Y (zh) * 2008-05-09 2009-04-15 吴旭榕 一种高楼救生逃生装置
CN102274594A (zh) * 2011-05-18 2011-12-14 周建华 高楼室内火灾逃生房及其高层楼房逃生器
CN202086968U (zh) * 2011-05-28 2011-12-28 金来兴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CN107362473A (zh) * 2017-09-14 2017-11-21 苏州超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建筑逃生用多功能安全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2323A (ko) * 2006-09-06 2006-09-27 남주희 화재대피실이 구비된 건물의 피난장치
CN201220044Y (zh) * 2008-05-09 2009-04-15 吴旭榕 一种高楼救生逃生装置
CN102274594A (zh) * 2011-05-18 2011-12-14 周建华 高楼室内火灾逃生房及其高层楼房逃生器
CN202086968U (zh) * 2011-05-28 2011-12-28 金来兴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CN107362473A (zh) * 2017-09-14 2017-11-21 苏州超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建筑逃生用多功能安全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4304A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609B (zh) 高楼自救逃生窗
US20060289235A1 (en) Rescue system
CN113153106B (zh) 一种防火窗及其安装方法
CN108404304B (zh) 一种高楼使用的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CN1212167A (zh) 回转式高层建筑救生梯
CN108452446B (zh) 一种高建筑物使用的火灾逃生装置
CN108379751B (zh) 一种高楼使用的快速打开伸缩式火灾逃生装置
CN102000400B (zh) 高楼集体自主逃生装置
CN104912446B (zh) 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窗
CN111691797A (zh) 一种便于火灾逃生用防盗窗
CN101648662A (zh) 兼容性电梯
CN108905010B (zh) 一种高建筑物使用的防碰撞式火灾逃生装置
CN208160839U (zh) 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
CN105771101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04728929U (zh) 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窗
KR20100088440A (ko) 형상변형소재를 이용한 방화장치
CN203144762U (zh) 一种可作为逃生软梯的晾衣架
CN211470431U (zh) 一种电梯自助救援装置
CN112138321A (zh)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80230U (zh) 高楼集体自主逃生装置
CN103110326B (zh) 一种可作为逃生软梯的晾衣架
CN214964362U (zh) 消防员用快速取衣衣架
CN219525949U (zh) 建筑中升降机的防坠保护装置
CN205626747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820220Y (zh) 钢带楔式高楼快速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0

Address after: No. 43, Xi Nan Road, Xidi Village, Chongwu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ian County Chongwu town Fangxin tea set firm

Address before: 362216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Jinjiang city Luoshan Street Building No. 1208 Aetna world city

Applicant before: Quanzhou Zhen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