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1297A -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1297A
CN108401297A CN201710067369.8A CN201710067369A CN108401297A CN 108401297 A CN108401297 A CN 108401297A CN 201710067369 A CN201710067369 A CN 201710067369A CN 108401297 A CN108401297 A CN 108401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andom access
timing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73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1297B (zh
Inventor
张英杰
钱辰
喻斌
熊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73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97B/zh
Priority to US16/483,956 priority patent/US11089631B2/en
Priority to PCT/KR2018/001546 priority patent/WO2018143762A1/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25960A priority patent/KR102457372B1/ko
Publication of CN108401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1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ther detection of signalling, e.g. detection of TFCI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应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接入性能。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IoT,internet ofthings)的增长需求,给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报告ITU-R M.[IMT.BEYOND 2020.TRAFFIC],可以预计到2020年,移动业务量增长相对2010年(4G时代)将增长近1000倍,用户设备连接数也将超过170亿,随着海量的IoT设备逐渐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设备数将更加惊人。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5G),面向2020年代。目前在ITU的报告ITU-R M.[IMT.VISION]中已经在讨论未来5G的框架和整体目标,其中对5G的需求展望、应用场景和各项重要性能指标做了详细说明。针对5G中的新需求,ITU的报告ITU-R M.[IMT.FUTURE TECHNOLOGY TRENDS]提供了针对5G的技术趋势相关的信息,旨在解决系统吞吐量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扩展性以支持IoT、时延、能效、成本、网络灵活性、新兴业务的支持和灵活的频谱利用等显著问题。
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步骤,用于用户与基站间建立上行同步,以及基站为用户分配用于识别用户的ID等。随机接入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其中,对于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如LTE以及LTE-Advanced中,随机接入过程被应用于如建立初始连接、小区切换、重新建立上行连接、RRC连接重建等多个场景,并根据用户是否独占前导序列资源划分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based RandomAccess)以及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由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中,各个用户在尝试建立上行链接的过程中,从相同的前导序列资源中选择前导序列,可能会出现多个用户选择相同的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因此这种冲突的出现会导致前导序列发送失败。冲突解决机制是随机接入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降低冲突概率、如何快速解决已经发生的冲突,是影响随机接入性能的关键指标。
LTE-A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为四步,如图1所示。在随机接入过程开始之前,基站将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用户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参见图1:
步骤1中,用户从前导序列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基站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性检测,从而识别出用户所发送的前导序列。
步骤2中,基站向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包含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标识符、根据用户与基站间时延估计所确定的定时提前信息指令、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TC-RNTI),以及为用户下次上行传输所分配的时频资源。
步骤3中,用户根据RAR中的信息,向基站发送消息3(Msg3)。Msg3中包含用户终端标识以及RRC连接请求等信息,其中,该用户终端标识是用户唯一的,用于解决冲突。
步骤4中,基站向用户发送冲突解决标识,包含了冲突解决中胜出的用户终端标识。用户在检测出自己的标识后,将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升级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并向基站发送ACK信号,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并等待基站的调度。否则,用户将在一段延时后开始新的随机接入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2中,用户期望在一个时间窗内接收到RAR。其中,检测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长度由高层信令配置,在用于发送前导序列的最后一个子帧加三个子帧之后开始,在上述由高层信令配置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使用发送前导序列所用时频资源对应的RA-RNTI监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图2所示为LTE中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的方式示意图。从发送完前导序列的子帧之后的第三个子帧之后开始,在高层信令配置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监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检测出随机接入响应后,UE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分配的上行资源,发送消息3。图2所示为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长配置为3个子帧的情况。
对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由于基站已知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分配前导序列。因此用户在发送前导序列时,不需要随机选择序列,而会使用分配好的前导序列。基站在检测到分配好的前导序列后,会发送相应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定时提前信息以及上行资源分配等信息。用户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认为已完成上行同步,等待基站的进一步调度。因此,初始接入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仅包含两个步骤:步骤一为发送前导序列;步骤二为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对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基站仍然为前导序列重传配置功率爬升的机制。
毫米波通信是5G可能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提高载波频率到毫米波频段,可用带宽将大大增加,因此能够极大的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为对抗毫米波波段无线信道中高衰落、高损耗等特性,毫米波通信系统一般采用波束赋形(Beam forming)技术,即通过使用加权因子,将波束能量集中于某一方向。进行无线通信时,基站与用户通过轮询等方式搜索出最优的波束对,从而最大化基站侧和用户侧的接收信噪比。由于建立初始连接时用户与基站并不知晓最优波束对的方向,因此毫米波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接入性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A、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B、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
较佳的,所述B包括: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以及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消息3发送配置信息,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其中,所述消息3发送配置信息包括: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
较佳的,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一个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前导序列;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采用波束切换或扫描的方式在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N个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
其中,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和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
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对应的前导序列资源池和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对应的前导序列资源池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或者相同。
较佳的,所述A包括:对于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终端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使用发送前导序列所用的随机接入信道所对应的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如果在下行控制信道中检测到相应的RA-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则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下行共享信道上读取随机接入响应,获取其中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B包括:采用以下方式B1-B3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消息3:
B1、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2、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3、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较佳的,所述A包括: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若基站采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则UE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同时使用发送前导序列的N个随机接入信道所对应的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若至少一个RA-RNTI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成功解码,则读取相应控制信道所分配的下行资源分配,若在至少一个RA-RNTI所对应的下行资源分配上检测到发送所使用的前导序列标识符,则随机接入响应检测成功;
所述B包括:采用以下方式B4-B9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消息3:
B4、若终端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若终端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若终端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7、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8、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9、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较佳的,所述A包括: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若基站采用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且基站分配了N个随机接入信道,则终端监测N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
所述B包括:采用以下方式B10-B15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消息3:
B10、若终端在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1、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12、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13、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4、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15、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较佳的,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信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随机接入信道或是以等概率在全部可用随机接入信道中随机选择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中的前导序列,或者根据基站的配置终端在组成同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的随机接入信道中使用相同的波束发送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中的前导序列;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根据其支持的发送波束方向数量,在不同的随机接入信道上使用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第二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中的前导序列;
其中:每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由至少两个随机接入信道组成,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和第二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不同。
较佳的,若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则所述B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B11、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3、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4、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21、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22、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35、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37、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38、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较佳的,若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则所述B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B43、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44、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如果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51、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3、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4、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5、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7、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8、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61、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2、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3、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4、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较佳的,包括:响应检测模块和消息3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响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随机接入响应;
所述消息3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针对基于波束赋型的5G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终端设备,UE根据自身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不同,发送一个或多个消息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根据UE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不同,UE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消息3发送方法,避免了由于资源配置不当和发送方式不当所造成的随机接入性能下降,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整体接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LTE中随机接入响应检测和消息3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随机接入过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划分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随机接入响应的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终端使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单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终端使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多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终端使用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单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终端使用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多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不同互易性条件下前导序列发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站分配消息3上行资源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单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多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单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多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单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且发送多个消息3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较佳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前所述,在建立初始连接时用户与基站并不知晓最优波束对的方向,5G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多波束系统中,终端波束互易性的存在与否对随机接入将产生巨大影响。现有的随机接入方案已经不能适用于5G的多波束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区分网络内存在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以及不存在波束互易性的终端,随机接入过程中消息3的发送方式也需要根据需求做出调整,以适应不同能力的终端。
针对基于多波束的5G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送方法。本发明中,根据UE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不同,基站分别配置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使用相应的时序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为UE配置不同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基于不同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UE检测出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并根据检测出的定时提前信息、资源配置等信息发送一个或多个消息3。
本发明中,根据UE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不同,UE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消息3发送方法,避免了由于资源配置不当和发送方式不当所造成的随机接入性能下降,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整体接入性能。
假设系统同时支持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具体来说,系统将可用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划分为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与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用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用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图3为本发明随机接入过程的基本流程图。
图3中,随机接入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其中:
步骤一中,基站发送系统配置信息。系统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格式、随机接入资源配置、用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第一类UE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以及用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第二类UE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
步骤二中,用户基于步骤一接收到的系统配置信息,并根据自身波束互易性能力,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前导序列格式,选择一个波束或多个波束发送随机选择的前导序列。
步骤三中,基站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检测前导序列。若基站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前导序列,则根据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及其所在的时频资源,以及检测出的定时提前信息(Timing Advance,TA)等信息,在相应的下行时频资源发送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括检测出的前导序列标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信息、定时提前信息和所分配的临时小区无线网络标识(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等信息。
步骤四中,若用户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且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及前导序列与步骤二中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前导序列相符合,则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定时提前信息,发送一个或多个消息3(Msg3),其中包含用户终端标识和RRC连接请求等信息。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参数设计,介绍本发明提出的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送方法。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将结合具体系统介绍一种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送方法。假设系统同时支持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具体来说,系统将可用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划分为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与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用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用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使用不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基站能够根据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判断终端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因此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资源池。例如,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完全不同的(即不相重叠的)两个前导序列资源池,或是使用不完全相同(即有部分前导序列一致)的两个前导序列资源池,或是使用相同的两个前导序列资源池。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划分方式示意图。
基站在广播信道所携带的主信息块,或是主信息块所指示的系统信息块上承载的系统信息中通知终端与随机接入相关的系统配置信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随机接入的系统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资源配置,包括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所使用的前导序列资源池信息(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可使用的前导序列索引范围),以及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检测随机接入响应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长,以及检测随机接入响应的时序。
随机接入的系统配置信息中还包括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资源配置,包括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所使用的前导序列资源池信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可使用的前导序列索引范围),以及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检测随机接入响应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长,以及检测随机接入响应的时序。
若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使用相同的前导序列资源池,则仅需通知一个前导序列资源池的信息(即前导序列索引范围)即可。
基站在所分配的随机接入信道上检测前导序列,若检测到了前导序列,则根据如下时序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若在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上检测到了前导序列,则在分配给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的最后一个子帧(或时隙)加s1个子帧(或时隙)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对应的RA-RNTI加扰相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若在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上检测到了前导序列,且基站分配了多个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尝试使用多个方向的发送波束尝试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则在所分配的最后一个随机接入信道的最后一个子帧(或时隙)加s2+Δ个子帧(或时隙)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使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对应的RA-RNTI加扰相应的下行控制信道。其中,Δ为可选参数。若Δ为零,则多个随机接入响应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上发送;另一方面,Δ可以与随机接入信道的索引相关,即针对检测出的不同的随机接入信道使用不同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以上两种随机接入响应发送方式可用图5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置中,参数s1与s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基站配置多个随机接入信道,用于终端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上采用发送波束切换的方式发送前导序列。对于这种情况,基站可能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上检测到相同的前导序列。此时,可根据图5所示两种方式配置随机接入响应的资源。
方式1:Δ为零。多个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RA-RNTI在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指示不同的下行共享信道发送不同的随机接入响应。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从检测到相同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中选择接收能量最强的随机接入信道,计算相应的定时提前信息,使用该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RA-RNTI指示下行共享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也可以基于全部或部分检测出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计算相应的定时提前信息,使用该随机接入信道相应的RA-RNTI在相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指示不同的下行共享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此外在计算定时提前信息的基础上,基站还可以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出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进行排序(排序准则为按照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并使用该随机接入信道相应的RA-RNTI在相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指示不同的下行共享信道发送包含该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
方式2:Δ不为零,且Δ与随机接入信道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随机接入信道相对应的RA-RNTI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指示不同的下行共享信道发送不同的随机接入响应。这种方式中,不同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位置不同。基站若检测到多个随机接入信道发送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基站选择接收能量最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在该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发送时机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或是基站在全部或部分检测到的随机接入信道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发送时机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是基站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出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进行排序(排序准则为按照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并在全部或部分检测到的随机接入信道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发送时机发送包含该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检测到前导序列,应理解为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结果大于某一预先设定的阈值。通过该相关性检测结果能够计算定时提前信息等信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示例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各个随机接入信道在时间上离散,另一种可能性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各个随机接入信道在时间上连续。不同广播信道资源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集通过时间区分或是通过频率区分,用以对应不同的基站侧发送波束方向。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基站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情况,基站需要配置相同的前导序列进行重复的发送,以在基站使用接收波束扫描的方式检测前导序列。这种情况下,基站可能在相同的随机接入信道上在多个接收波束上检测到相同的前导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通过如下方式1~方式3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处理:
方式1:基站若在多个接收波束方向上检测到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基站选择接收能量最强或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最大的接收波束方向,计算相应的定时提前信息,生成随机接入响应,并使用该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产生的RA-RNTI指示相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方式2:基站若在多个接收波束方向上检测到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基站计算接收到的全部或部分前导序列的接收波束方向所需要的定时提前信息,使用该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产生的RA-RNTI指示相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相应的消息3资源分配信息以及分配的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
方式3:基站若在多个接收波束方向上检测到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则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接收波束方向进行排序。排序准则为按照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依次为相应接收波束方向检测得到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指示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站在相应随机接入响应中通知各个接收波束方向测定得到的定时提前信息、相应的消息3资源分配信息,对该接收波束方向检测到的前导序列所分配的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并以显式或隐式的方式通知相应索引。其中,显式的方式为直接通知相应的索引;隐式的方式为按照索引顺序对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分配排序。图6所示为显式和隐式的通知方式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示例。
图6中,其他信息指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其他信息。
上述基站侧的操作会对终端侧随机接入响应的检测产生影响。在进行随机接入尝试之前,终端从同步信号块中的广播信道读取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获知分配给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相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配置。上述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配置包含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起始位置参数s1、s2与Δ,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长等信息。终端在发送前导序列后,随机接入响应的检测和消息3的发送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对于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发送前导序列后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使用发送前导序列所用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所对应的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该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起始位置为发送前导序列的最后一个子帧(时隙)后加s1个子帧(时隙),窗长为N1个子帧(时隙),由基站通过随机接入配置信息配置并通知终端。对于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仅使用一个RA-RNTI(由发送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决定)监测下行控制信道。若在下行控制信道中检测到相应的RA-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则在该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下行共享信道上读取随机接入响应。若随机接入响应检测成功,消息3的发送方式采用以下方式1-3:
1.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2.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或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3.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基站配置多个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采用波束切换/扫描的方式发送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若基站采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图5中的配置方式1),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起始位置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信道的最后一个子帧(时隙)后加s2个子帧(时隙),窗长为N2个子帧(时隙),由基站通过随机接入配置信息配置并通知终端。这种方式中,终端需要同时使用多个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多个RA-RNTI由终端发送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所决定。若终端使用一个或多个RA-RNTI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成功解码,则继续读取相应控制信道所分配的下行资源分配。若在一个或多个RA-RNTI所对应的下行资源分配上检测到发送所使用的前导序列标识符,则说明随机接入响应检测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消息3的发送方式采用以下方式4-9:
4.若终端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若终端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或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6.若终端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7.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8.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或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9.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若基站采用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图5中的配置方式2),且基站分配了N个随机接入信道,则终端监测N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第n个随机接入信道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起始点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信道的最后一个子帧(时隙)后加s2n。各个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相互不重叠。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使用相应的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若终端使用一个或多个RA-RNTI在相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成功解码,则读取相应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并检测其中包含的前导序列标识符。若检测到一个或多个前导序列标识符与所发送的前导序列相符,则说明随机接入响应检测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消息3的发送方式采用以下方式10-15:
10.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11.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或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12.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13.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14.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或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15.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对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或者不具有波束互易性且配置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终端,上述过程可由图7、图8描述。其中,图7为发送单个消息3的情况,对应上述方式1、方式4、方式7;图8为发送多个消息3的情况,对应上述方式3、方式6、方式9。而基于终端选择发送消息3数量的不同,方式2、方式5、方式8可以对应图7,也可以对应图8。
对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且配置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终端,上述过程可由图9、图10描述。其中,图9为发送单个消息3的情况,对应上述方式10、方式13;图10为发送多个消息3的情况,对应上述方式12、方式15。而基于终端选择发送消息3的数量的不同,方式11、方式14可以对应图9,也可以对应图10。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随机接入响应检测不成功,可以返回图3所示步骤一或步骤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将结合具体系统介绍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3的发送方法。本实施例中,用于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是共享的,但是使用不相重叠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资源池。也即:将全部可用前导序列分为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和第二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两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不相重叠,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用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第二类前导序列资源池用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
同时支持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基站分配多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每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由多个随机接入信道组成。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的划分以及构成随机接入信道集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位置由基站通过同步信号块中广播信道中的主信息块或是主信息块指示的系统信息块承载的系统信息中携带的随机接入配置通知终端。不同的同步信号块中的广播信道所携带的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指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不相同,用以区分基站侧不同的发送波束方向。基站根据其是否具有波束互易性,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随机接入信道可以传输单个前导序列或多个重复的前导序列或是多个不同的前导序列,并且通过前导序列格式等信息通知终端。
对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信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随机接入信道或是以等概率在全部可用随机接入信道中随机选择用于发送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基站也可以配置终端在同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的多个随机接入信道中使用相同的波束进行发送。
对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终端根据其支持的发送波束方向数量,在不同的随机接入信道上使用不同的波束方向进行前导序列的发送。
上述信道资源的分配和前导序列发送可用图11描述。
图11中,一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由M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构成,其中参数M为正整数。对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从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进行前导序列的发送(除图中所示示例外,也可以选择多个随机接入信道发送);对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选择多个甚至全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进行前导序列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和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其检测随机接入响应的方式和流程不相同。具体来说,基站在配置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同时配置两类终端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起始位置与检测窗的长度。对于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完成前导序列的发送后,在所分配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最后一个子帧(或时隙)后加s1个子帧(或时隙)之后开始,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检测;对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用于发送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的最后一个子帧(或时隙)后加s2个子帧(或时隙)之后开始,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检测。参数s1与s2由基站配置,若s1与s2相等,则仅需配置一个参数或是预先设定。上述方式可由图12描述。
图12中,两类终端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的位置不重叠,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另外一种情况中,若基站侧没有波束互易性,基站需要配置终端发送重复的前导序列,以便于基站以接收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前导序列。这种情况下,基站可能在相同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上在多个接收波束方向检测到相同的前导序列,并测定得到多个定时提前信息。这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对应相同的随机接入信道和相同的前导序列,因此在相同的随机接入响应中发送。除定时提前信息外,随机接入响应中也包含为消息3发送分配的资源配置信息和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其中,一种分配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方法为:基于基站接收波束个数及扫描周期等信息,建立基站接收波束与上行传输资源的映射;当基站在某一接收波束检测出某一随机接入信道中的前导序列后,基于上述映射分配相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并作为消息3的传输资源配置,在该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中发送。需要说明的是,若在同一接收波束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信道中的前导序列,应基于上述映射分别分配不同的上行传输资源。图13为基站接收波束数为3时上述上行资源分配方式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为消息3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可以在时间上连续,也可以在时间上离散。
具体来说,终端在发送前导序列后,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检测和消息3的发送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若基站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某个随机接入信道中检测到了第一组前导序列中的一个前导序列,根据检测到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计算RA-RNTI,并在相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的下行控制信道使用该RA-RNTI加扰,在该下行控制信道分配的下行时频资源中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具体地,可以有如下处理方式:
1.1基站检测到了一次前导序列的发送(即:基站检测到一个前导序列),则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1.2基站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从中选择一个接收能量最强或前导序列相关值检测输出最大的前导序列,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1.3基站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1.4基站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配置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上述方式1.1至方式1.4可由图14描述。
2.1基站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2.2基站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配置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上述方式2.1、方式2.2可由图15描述。
若基站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信道中检测到了第二组前导序列中的一个前导序列,根据检测到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计算RA-RNTI,并对同一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使用该RA-RNTI加扰。具体地,可以有如下处理方式:
3.1基站检测到某一随机接入信道的一次前导序列的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2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从中选择一个接收能量最强或前导序列相关值检测输出最大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3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4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配置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5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检测到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的一次前导序列的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6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从中选择一个接收能量最强或前导序列相关值检测输出最大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7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3.8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方式3.1-方式3.8可由图16描述。
4.1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4.2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4.3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4.4终端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上述方式4.1至方式4.4可由图17描述。
若基站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信道中检测到了第二组前导序列中的一个前导序列,根据检测到前导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计算RA-RNTI,并对不同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使用该RA-RNTI加扰。具体地,可以有如下处理方式:
5.1基站检测到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的一次前导序列的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2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从中选择一个接收能量最强或前导序列相关值检测输出最大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3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4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包含排序索引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多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5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检测到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的一次前导序列的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6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从中选择一个接收能量最强或前导序列相关值检测输出最大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7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5.8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包含排序索引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上述方式5.1至5.8可由图18描述。
6.1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6.2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多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6.3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6.4终端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基站在多个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或,在某一随机随机接入信道检测到多次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发送,基站基于前导序列相关性检测输出值的大小对全部或部分检测到前导序列的波束方向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为相应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的资源分配分配表征该排序的索引。基于该排序,基站选择全部或者部分检测到的前导序列发送,发送一个包含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终端检测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多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上述方式6.1至方式6.4可由图19描述。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组成结构如图20所示,包括:响应检测模块和消息3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响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随机接入响应;
所述消息3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B、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包括:终端根据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以及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消息3发送配置信息,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其中,所述消息3发送配置信息包括: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在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一个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前导序列;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采用波束切换或扫描的方式在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N个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相同或不同的前导序列;
其中,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和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
第一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对应的前导序列资源池和第二类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对应的前导序列资源池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或者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包括:对于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终端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使用发送前导序列所用的随机接入信道所对应的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如果在下行控制信道中检测到相应的RA-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则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下行共享信道上读取随机接入响应,获取其中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B包括:采用以下方式B1-B3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消息3:
B1、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2、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3、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包括: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若基站采用单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则UE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同时使用发送前导序列的N个随机接入信道所对应的RA-RNTI监测下行控制信道,若至少一个RA-RNTI在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内成功解码,则读取相应控制信道所分配的下行资源分配,若在至少一个RA-RNTI所对应的下行资源分配上检测到发送所使用的前导序列标识符,则随机接入响应检测成功;
所述B包括:采用以下方式B4-B9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消息3:
B4、若终端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若终端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若终端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7、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8、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9、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包括: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终端,若基站采用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配置,且基站分配了N个随机接入信道,则终端监测N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
所述B包括:采用以下方式B10-B15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消息3:
B10、若终端在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1、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12、若终端在检测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所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13、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4、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或随机选择至少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中的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15、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所有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信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中的随机接入信道或是以等概率在全部可用随机接入信道中随机选择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中的前导序列,或者根据基站的配置终端在组成同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的随机接入信道中使用相同的波束发送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中的前导序列;不具有波束互易性的终端根据其支持的发送波束方向数量,在不同的随机接入信道上使用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第二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中的前导序列;
其中:每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集由至少两个随机接入信道组成,第一类前导序列资源池和第二类前导序列资源池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则所述B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B11、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3、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14、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21、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22、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35、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37、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38、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则所述B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B43、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44、预先定义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如果检测出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51、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3、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4、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5、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只包含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根据检测出的此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7、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58、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则基于索引选择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发送一个消息3;
B61、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2、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如果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3、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至少一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B64、预先定义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的最大检测数量,终端检测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在检测出此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后,或者当终端检测完所有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窗后,仍未检测出最大数量的随机接入响应或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则停止随机接入响应检测过程;若检测出至少两个包含排序索引的随机接入响应,或检测出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且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时提前信息、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和排序索引,基于索引选择全部或部分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选择出的多个定时提前信息和消息3资源配置信息,分别发送一个消息3。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检测模块和消息3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响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随机接入响应;
所述消息3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采用对应的方法发送至少一个消息3。
CN201710067369.8A 2017-02-06 2017-02-06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401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7369.8A CN108401297B (zh) 2017-02-06 2017-02-06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6/483,956 US11089631B2 (en) 2017-02-06 2018-02-06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CT/KR2018/001546 WO2018143762A1 (en) 2017-02-06 2018-02-06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KR1020197025960A KR102457372B1 (ko) 2017-02-06 2018-02-06 랜덤 억세스를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7369.8A CN108401297B (zh) 2017-02-06 2017-02-06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1297A true CN108401297A (zh) 2018-08-14
CN108401297B CN108401297B (zh) 2023-10-24

Family

ID=6303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7369.8A Active CN108401297B (zh) 2017-02-06 2017-02-06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9631B2 (zh)
KR (1) KR102457372B1 (zh)
CN (1) CN108401297B (zh)
WO (1) WO201814376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151A (zh) * 2018-12-24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WO2020199734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1072601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4016360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06639B2 (en) 2016-08-12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CH conveyance of DL synchronization beam information for various DL-UL correspondence states
WO2018084662A1 (en) * 2016-11-06 2018-05-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s,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signals
EP4132188A1 (en) * 2017-03-07 2023-02-08 Apple Inc.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s in control resource sets for new radio
CN109219152A (zh) * 2017-06-29 2019-01-1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20200029580A (ko) * 2017-08-09 2020-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668248A4 (en) * 2017-08-16 2021-03-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533750B2 (en) * 2017-10-09 2022-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techniques based 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s
CN110475338B (zh) * 2018-05-11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505710B (zh) * 2018-05-17 2023-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0049216A1 (en) * 2018-09-07 2020-03-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Facilitating efficient multi-beam beam recovery
WO2020191584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and scrambling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s
CN112970319B (zh) * 2019-03-26 2023-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重传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46826B2 (en) * 2020-01-29 202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e repetition configuration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KR102381003B1 (ko) * 2020-09-23 2022-04-01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랜덤 빔-스위칭을 이용한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119648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3119649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3177167A1 (ko) * 2022-03-15 2023-09-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수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9712A1 (en) * 2013-08-16 2015-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ocedures For LTE/LTE-A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5379357A (zh) * 2013-03-15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lte中采用波束成形来实现改善的随机接入规程
WO2016053026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for user equipments
WO2016197958A1 (zh) * 2015-12-03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7593B2 (en) * 2010-03-18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in a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340379B (zh) * 2010-07-15 2015-04-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csi-rs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WO2013191511A1 (en) * 2012-06-21 2013-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uplink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11935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collision between random access transmission and device to devic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scheme
US10034308B2 (en) * 2014-03-11 2018-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temporary identifier to terminal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8084663A1 (en) * 2016-11-06 2018-05-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s,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9357A (zh) * 2013-03-15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lte中采用波束成形来实现改善的随机接入规程
US20150049712A1 (en) * 2013-08-16 2015-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ocedures For LTE/LTE-A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6053026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for user equipments
WO2016197958A1 (zh) * 2015-12-03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RACH resource for MSG1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87 R1-1612460》 *
SAMSUNG: "RAR/Msg3/Msg4 Transmission for Low Cost UEs", 《3GPP TSG RAN WG1 #81 R1-15284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151A (zh) * 2018-12-24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CN111278151B (zh) * 2018-12-24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WO2020199734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1072601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4016360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3762A1 (en) 2018-08-09
US20200128587A1 (en) 2020-04-23
US11089631B2 (en) 2021-08-10
KR102457372B1 (ko) 2022-10-21
KR20190107151A (ko) 2019-09-18
CN108401297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297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838943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eambl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reamble and equipment thereof, random access metho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8289339B (zh) 随机接入响应发送和检测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US10499355B2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synchronization
US10972989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US107016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07662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6023379A1 (zh)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36613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EP3051913A1 (e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first node
US2020034481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and configuring a time-frequency resource, in the random access process
CN108289337A (zh) 上行调度请求的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设备
US2018002759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CN110635875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7147A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101392B (zh) 用于d2d系统中的sa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68361A (zh)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5636178A (zh) 一种非授权载波占用方法及装置
CN106162904B (zh) 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8633104B (zh) 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基站以及随机接入系统
EP3758430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152080A (zh) 随机接入响应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08631978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和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214583A1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061821A (zh)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射功率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