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4843A -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4843A
CN108394843A CN201810129133.7A CN201810129133A CN108394843A CN 108394843 A CN108394843 A CN 108394843A CN 201810129133 A CN201810129133 A CN 201810129133A CN 108394843 A CN108394843 A CN 108394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side axle
stirred reactor
axle formula
slurr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9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峙
梁骁
马捷
韩宝平
刘喜坤
于向辉
朱雪强
刘汉湖
孙晓虎
张双圣
肖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129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4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4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4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6F11/04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ovable platforms or cabins, e.g. on vehicles, permitting workmen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required operations
    • B66F11/042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ovable platforms or cabins, e.g. on vehicles, permitting workmen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required operations actuated by lazy-tongs mechanisms or articulated lev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08L33/2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amide or methacrylam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31Gol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60Circuit component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62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刚性支撑装置包括刚性支撑架;刚性支撑架下部设有高压轮胎,刚性支撑架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对铰接座;每个铰接座铰接有一个侧支撑机构;侧支撑机构由位于上部的呈L型的刚性固定摆杆和位于下部的调控支撑丝杆组成;折叠升降装置包括由多个X形剪叉臂组成的折叠架和两对液压油缸;高空作业台包括高空作业底板;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上部与固定耳板铰接,其右端上部通过固定连接在其里侧的短轴滑动地设置于水平滑槽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下部与刚性支撑架上端左部铰接,其右端下部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短轴与刚性支撑架上端右部上的横向滑槽滑动配合。该设备在升降作业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四氯化碳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背景技术
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沸点有机氯代烃(比重1.591g/cm3,沸点77℃),微溶于水。国外研究表明:四氯化碳属于典型的肝脏毒物,高浓度时,首先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随后影响肝、肾。它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因此自1979年被美国EPA列入了“含四氯化碳实验室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也被我国列入了68种“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大量制造和使用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实验室中被四氯化碳污染,如美国的密西根含水层和加拿大渥太华附近的含水层均受到过四氯化碳的污染(在含水层中它多以非水相(NAPL)存在)。
美国前Fortord Army军事基地造成的污染使得Marina的市政供水中CCl4超标,2000年8月测得CCl4浓度达15μg/L。美国Livermore地区的实验室排放残液中监测发现有毒有害垃圾的堆放导致CCl4污染物的产生,有毒物质渗滤液中CCl4的浓度高达500μg/L。2000年4月,Hafner&Sons垃圾填埋场附近的MW-10井中实验室中CCl4浓度达6.3μg/L。
现有治理技术的不足
四氯化碳是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容易随雨水或灌溉水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土壤和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目前有关实验室中四氯化碳残液污染治理的传统方法有以下几种。
1.活性炭吸附法
用活性炭吸附水源中的四氯化碳残液,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技术要求不高,低浓度吸附效果好,一些难以降解的物质可直接吸附在活性炭上。通过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此法工艺成熟,操作简单效果可靠,但吸附效率不稳定,四氯化碳残液处于低浓度时效果好,高浓度时处理不稳定,有效吸附寿命短,载体需要进行二次解吸才能进行循环运用,且通过溶剂解吸后的溶液,又形成含四氯化碳的混合体,如何再将其分离,需要进一步研究。
2.原位化学氧化法
原位化学修复技术采用的氧化剂高锰酸盐、Fenton试剂、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等。将氧化剂注入含有大量的天然铁矿物,在铁矿物催化的作用下氧化反应能有效修复有机污染物。研究表明原位化学修复技术容易使修复区产生矿化、土壤板结、透水性差,改变了修复区结构。
3.生物修复法
利用生物注射和有机粘土吸附生物活性菌,通过生物的代谢作用,减少地下环境中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工程技术方法,原位生物修复法能够处理大范围的污染物,并且能完全分解污染物。
目前原位生物法对于处理实验室中有机物污染源是一项新兴的技术,生物修复的关键因素是合适的电子受体,而氧是最好的电了受体,由于在此环境中缺乏氧这一电子受体,同时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供给不足,也使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不能持久。
4.渗透反应墙修复法
利用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材料的被动反应区,当受污染的实验室中通过时,其中的污染物质与反应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而被降解、吸附、沉淀或去除,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但是渗透性反应墙存在易被堵塞,实验室中的氧化还原电位等天然环境条件易遭破坏,运行维护相对复杂等缺点,加上双金属系统、纳米技术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阻碍了渗透性反应墙的进一步发展及大力推广。
在四氯化碳处理系统中,一些大型设备的高度较高,在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需要采用提升机械设备,施工升降机因而在四氯化碳处理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现场的情况复杂,操作工人四处窜动,加之施工升降机是临时搭建的设备,其工作情况复杂,其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是工程师们关心的重要问题。施工升降机是由钢架结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及安全装置等部件构成。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升降机在升降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为了增加升降作业的稳定性,通过对施工升降机外加辅助支撑装置,但是这种辅助支撑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拆装工序复杂,而且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该设备在升降作业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好,其不需要外加辅助支撑装置,且整体体积可调,占地面积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包括刚性支撑装置、设置在刚性支撑装置上部的折叠升降装置和设置在折叠升降装置上部的高空作业台,所述刚性支撑装置包括刚性支撑架;
所述刚性支撑架下部左侧和右侧各设置有一对高压轮胎,刚性支撑架左部和右部在其前后两端面上各固定连接有一对铰接座;
每个铰接座对应地设置有一个位于刚性支撑架外侧的侧支撑机构;所述侧支撑机构由位于上部的呈L型的刚性固定摆杆和位于下部的调控支撑丝杆组成,所述刚性固定摆杆的水平段的端部与铰接座铰接,刚性固定摆杆竖直段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调控支撑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其上部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所述套筒中;
所述折叠升降装置包括在纵向上排布的多个X形剪叉臂组成的折叠架和两对液压油缸,相邻两个X形剪叉臂之间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均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X形剪叉臂由位于外侧的两个折叠板和位于内侧的两个折叠板两两呈X形地通过位于中心的销轴铰接;
两对液压油缸分别设置在折叠架的上部和下部,且均左高右低倾斜地连接在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之间;每对液压油缸的左端与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中上一个X形剪叉臂左端上部之间的连接轴铰接,该对液压油缸的右端与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中下一个X形剪叉臂左端上部之间的连接轴铰接;
所述高空作业台包括高空作业底板,所述高空作业底板的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固定耳板,高空作业底板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左右延伸的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滑槽;
折叠架中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上部与固定耳板铰接,折叠架中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右端上部通过固定连接在其里侧的短轴滑动地设置于水平滑槽中;折叠架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下部与刚性支撑架上端左部铰接,折叠架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右端下部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短轴与刚性支撑架上端右部上的横向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刚性支撑架上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接,液压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管与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有杆腔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接;液压油泵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和电动机均与位于刚性支撑架上部的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液压油管为锰钢材质制成,其外部套设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套设于液压油管外部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且螺旋地盘绕在液压油管外表面的热交换管;所述外壳与液压油管之间形成密封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充满冷却交换液;所述热交换管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热交换管两端均穿出于外壳的外部,并在外壳的外部具有进氟利昂管路和出氟利昂管路,所述进氟利昂管路和出氟利昂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进氟利昂管路和出氟利昂管路分别与外部的制冷压缩机构的出口端和进口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四个铡支撑机构铰接地设置在刚性支撑架的外侧,不仅可以在升降作业过程中通过侧支撑机构的外展来实现辅助支撑面积的加大,以提高升降作业过程中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避免了外加辅助支撑装置的工序,能有效节省辅助支撑装置拆装作业的时间,从而能提高作业效率。侧支撑机构由呈L型的刚性固定摆杆和调控支撑丝杆组成,这样形成的侧支撑机构整体呈L型,从而可以在需要增加支撑面积时,可以使侧支撑机构的竖直段向远离刚性支撑架的方向延展,在不需要增加支撑面积时,使侧支撑机构的竖直段向靠近刚性支撑架的方向靠紧,从而可以达到作业时外展,不作业时由缩于刚性支撑架一侧的效果,这样能使该设备自带的辅助支撑机构能够根据情况外展伸出或收回,能够在不进行作业或设备整体移动过程中有效减小占地面积。另外,刚性固定摆杆下部的套筒与调控支撑丝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还能根据需要调整侧支撑机构的高度,从而能进一步增加升降作业的安全性,还能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收缩侧支撑机构的高度的方式提高设备的通过性。刚性支撑架下部设置有高压轮胎,能够方便整体设备的移动。再者,通过在液压管路外部设置冷却器,能有效对液压管路中的液压油进行快速降温,因在作业过程中液压油温度升高不仅会降低有效功率、降低液压系统的工作精度,而且还会加剧液压元件的磨损,并会促进密封件的快速老化,因此,通过对液压油进行快速降温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进一步,为了便于通过控制器自动化地控制该设备的升降作业过程,所述折叠架上设置有垂直行程传感器,垂直行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油管外壁表面还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为了方便机动车牵引其移动,还包括牵引杆,牵引杆的左端与刚性支撑架的中部连接,其右端连接有牵引环。
进一步,为了提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以避免作业人员滑倒情况的发生,所述高空作业底板遍布其上表面地设置有安全防滑凸起,所述安全防滑凸起数量不少于100个,安全防滑凸起外形呈椭圆状,多个安全防滑凸起之间相交叉垂直地排列;所述高空作业底板上部固定围设有安全防护栏,安全防护栏高度不低于1.5m,安全防护栏与高空作业底板焊接。
进一步,为了获得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的外壳,所述外壳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外壳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
完全去离子水264.7~489.6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56.9~98.5份,磺基琥珀酸酯钠59.8~168.8份,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55.6~72.9份,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58.1~115.8份,α-甲基四氢呋喃61.1~122.7份,金纳米微粒63.0~118.8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56.1~98.0份,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58.3~98.2份,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58.7~81.5份,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47.9~83.8份,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46.2~89.6份,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55.0~100.5份,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65.9~109.9份,质量浓度为55ppm~322ppm的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88.3~142.5份。
进一步,为了获得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制造过程如下:
第1步: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完全去离子水和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7rpm~103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72.7℃~73.6℃,加入磺基琥珀酸酯钠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9.9~60.5分钟,加入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通入流量为48.7m3/min~89.9m3/min的氙气49.9~60.5分钟;之后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89.8℃~122.8℃,保温49.6~60.9分钟,加入α-甲基四氢呋喃,调整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1~8.8,保温49.1~289.1分钟;
第2步:另取金纳米微粒,将金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9KW~11.33KW下超声波处理0.55~1.122小时后;将金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9ppm~28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分散金纳米微粒,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溶液温度在42℃~87℃之间,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102rpm~8×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9~8.8之间,保温搅拌55~122分钟;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9×10~11.33×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调整pH值在1.9~2.8之间,形成沉淀物用完全去离子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543×103rpm~9.70×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723×102℃~3.251×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43×103~1.7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第2步处理后金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的能量为46.2MeV~74.6MeV、剂量为94.2kGy~134.6kGy、照射时间为58.2~83.6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将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温度57.0℃~103.5℃,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9rpm~444rpm,pH调整到4.9~8.9之间,脱水58.9~72.9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9ppm~289ppm的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4mL/min~922mL/min;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3rpm~103rpm;搅拌4~8分钟;再加入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升温至93.3℃~130.5℃,pH调整到4.3~8.5之间,通入氙气通气量为48.182m3/min~89.734m3/min,保温静置83.7~113.6分钟;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8rpm~103rpm,加入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并使得pH调整到4.3~8.5之间,保温静置82.9~122.5分钟;
第5步: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122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41×102℃~2.511×102℃,加入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反应49.8~60.8分钟;之后加入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3.6℃~189.9℃,pH调整至4.1~8.1之间,压力为0.55MPa~0.56MPa,反应时间为0.4~0.9小时;之后降压至表压为0MPa,降温至49.8℃~60.8℃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外壳。
进一步,为了获得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的外壳,所述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3μm~73μ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刚性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折叠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高空作业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外壳材料与强度提升率关系曲线图。
图中:1、高压轮胎,2、刚性支撑装置,2-1、刚性支撑架,2-2、刚性固定摆杆,2-3、调控支撑丝杆,2-4、液压油箱,2-5、液压油泵,2-6、液压油管,2-6-1、冷却器,2-6-2-1、外壳,2-6-2-2、进氟利昂管路,2-6-2-3、出氟利昂管路,2-6-2-4、热交换管,2-7、电磁换向阀,2-8、铰接座,2-9、套筒,2-10、支撑座,2-11、横向滑槽,3、牵引杆,4、折叠升降装置,4-1、折叠板,4-2、销轴,4-3、连接轴,4-4、液压油缸,4-5、垂直行程传感器,5、高空作业台,5-1、高空作业底板,5-2、安全防滑凸起,5-3、固定耳板,5-4、固定卡块,5-5、安全防护栏,5-5、水平滑槽,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包括刚性支撑装置2、设置在刚性支撑装置2上部的折叠升降装置4和设置在折叠升降装置4上部的高空作业台5,所述刚性支撑装置2包括刚性支撑架2-1;
所述刚性支撑架2-1下部左侧和右侧各设置有一对高压轮胎1,刚性支撑架2-1左部和右部在其前后两端面上各固定连接有一对铰接座2-8;
每个铰接座2-8对应地设置有一个位于刚性支撑架2-1外侧的侧支撑机构;所述侧支撑机构由位于上部的呈L型的刚性固定摆杆2-2和位于下部的调控支撑丝杆2-3组成,所述刚性固定摆杆2-2的水平段的端部与铰接座2-8铰接,刚性固定摆杆2-2竖直段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带有内螺纹的套筒2-9;所述调控支撑丝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0,其上部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所述套筒2-9中;
所述折叠升降装置4包括在纵向上排布的多个X形剪叉臂组成的折叠架和两对液压油缸4-4,相邻两个X形剪叉臂之间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均通过连接轴4-3铰接;所述X形剪叉臂由位于外侧的两个折叠板4-1和位于内侧的两个折叠板4-1两两呈X形地通过位于中心的销轴4-2铰接;
两对液压油缸4-4分别设置在折叠架的上部和下部,且均左高右低倾斜地连接在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之间;每对液压油缸4-4的左端与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中上一个X形剪叉臂左端上部之间的连接轴4-3铰接,该对液压油缸4-4的右端与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中下一个X形剪叉臂左端上部之间的连接轴4-3铰接;
所述高空作业台5包括高空作业底板5-1,所述高空作业底板5-1的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固定耳板5-3,高空作业底板5-1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左右延伸的固定卡块5-4,所述固定卡块5-4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滑槽5-5;
折叠架中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上部与固定耳板5-3铰接,折叠架中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右端上部通过固定连接在其里侧的短轴滑动地设置于水平滑槽5-5中;折叠架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下部与刚性支撑架2-1上端左部铰接,折叠架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右端下部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短轴与刚性支撑架2-1上端右部上的横向滑槽2-11滑动配合;
所述刚性支撑架2-1上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液压油箱2-4和液压油泵2-5;所述液压油泵2-5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2-4连接,液压油泵2-5的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管2-6与电磁换向阀2-7的进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2-7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缸4-4的无杆腔、有杆腔连接,电磁换向阀2-7的回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2-4连接;液压油泵2-5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2-7和电动机均与位于刚性支撑架2-1上部的控制器6电连接;
所述液压油管2-6为锰钢材质制成,其外部套设有冷却器2-6-1,所述冷却器2-6-1包括套设于液压油管2-6外部的外壳2-6-2-1和设置在外壳2-6-2-1内部的且螺旋地盘绕在液压油管2-6外表面的热交换管2-6-2-4;所述外壳2-6-2-1与液压油管2-6之间形成密封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充满冷却交换液;所述热交换管2-6-2-4固定连接在外壳2-6-2-1内壁上,热交换管2-6-2-4两端均穿出于外壳2-6-2-1的外部,并在外壳2-6-2-1的外部具有进氟利昂管路2-6-2-2和出氟利昂管路2-6-2-3,所述进氟利昂管路2-6-2-2和出氟利昂管路2-6-2-3上均设置有阀门,进氟利昂管路2-6-2-2和出氟利昂管路2-6-2-3分别与外部的制冷压缩机构的出口端和进口端相连接。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折叠架上设置有垂直行程传感器4-5,垂直行程传感器4-5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液压油管2-6外壁表面还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器6连接。
为了方便机动车牵引其移动,还包括牵引杆3,牵引杆3的左端与刚性支撑架2-1的中部连接,其右端连接有牵引环。
为了提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以避免作业人员滑倒情况的发生,所述高空作业底板5-1遍布其上表面地设置有安全防滑凸起5-2,所述安全防滑凸起5-2数量不少于100个,安全防滑凸起5-2外形呈椭圆状,多个安全防滑凸起5-2之间相交叉垂直地排列;所述高空作业底板5-1上部固定围设有安全防护栏5-5,安全防护栏5-5高度不低于1.5m,安全防护栏5-5与高空作业底板5-1焊接。
该技术方案中,电磁换向阀2-7为三位六通电磁换向阀。
工作方法:
第1步:工作人员登上高空作业台5后,通过控制器6控制电磁换向阀2-7换向工作在左位,同时控制电动机动作,带动液压油泵2-5工作,使液压油泵2-5的供油经过电磁换向阀2-7供给液压油缸2-4的无杆腔,进而使液压油缸2-4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以带动整个折叠升降装置4向上运动;
第2步:在折叠升降装置4上升过程中,垂直行程传感器4-5对折叠升降装置4的高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垂直行程传感器4-5检测到高度到达预设指定位置时,垂直行程传感器4-5向控制器6发送信号,控制器6控制电磁换向阀2-7工作在中位,使压油泵2-5的供油经过电磁换向阀2-7的回油口直接流回液压油箱2-4,以切断液压油缸4-4的能源供应,从而使折叠升降装置4停止运动;
第3步: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液压管路2-6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向控制器6发出温高电信号,控制器6在收到该电信号后控制冷压缩机工作,从而通过热交换管2-3-2-4对冷却器2-3-2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以与液压管路2-6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对液压油的降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液压管路2-6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向控制器6发出低温电信号,控制器6在接收到该电信号后控制制冷压缩机停止工作。
第4步:当工作完成后,控制器6控制电磁换向阀2-7换向并工作在右位,液压油泵2-5的供油经过电磁换向阀2-7供给液压油缸4-4的有杆腔,进而使其活塞杆回缩,以带动折叠升降装置4回到最收缩状态。
所述外壳2-6-2-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外壳2-6-2-1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
完全去离子水264.7~489.6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56.9~98.5份,磺基琥珀酸酯钠59.8~168.8份,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55.6~72.9份,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58.1~115.8份,α-甲基四氢呋喃61.1~122.7份,金纳米微粒63.0~118.8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56.1~98.0份,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58.3~98.2份,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58.7~81.5份,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47.9~83.8份,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46.2~89.6份,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55.0~100.5份,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65.9~109.9份,质量浓度为55ppm~322ppm的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88.3~142.5份。
所述外壳2-6-2-1的制造过程如下:
第1步: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完全去离子水和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7rpm~103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72.7℃~73.6℃,加入磺基琥珀酸酯钠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9.9~60.5分钟,加入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通入流量为48.7m3/min~89.9m3/min的氙气49.9~60.5分钟;之后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89.8℃~122.8℃,保温49.6~60.9分钟,加入α-甲基四氢呋喃,调整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1~8.8,保温49.1~289.1分钟;
第2步:另取金纳米微粒,将金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9KW~11.33KW下超声波处理0.55~1.122小时后;将金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9ppm~28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分散金纳米微粒,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溶液温度在42℃~87℃之间,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102rpm~8×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9~8.8之间,保温搅拌55~122分钟;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9×10~11.33×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调整pH值在1.9~2.8之间,形成沉淀物用完全去离子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543×103rpm~9.70×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723×102℃~3.251×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43×103~1.7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第2步处理后金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的能量为46.2MeV~74.6MeV、剂量为94.2kGy~134.6kGy、照射时间为58.2~83.6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将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温度57.0℃~103.5℃,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9rpm~444rpm,pH调整到4.9~8.9之间,脱水58.9~72.9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9ppm~289ppm的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4mL/min~922mL/min;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3rpm~103rpm;搅拌4~8分钟;再加入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升温至93.3℃~130.5℃,pH调整到4.3~8.5之间,通入氙气通气量为48.182m3/min~89.734m3/min,保温静置83.7~113.6分钟;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8rpm~103rpm,加入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并使得pH调整到4.3~8.5之间,保温静置82.9~122.5分钟;
第5步: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122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41×102℃~2.511×102℃,加入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反应49.8~60.8分钟;之后加入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3.6℃~189.9℃,pH调整至4.1~8.1之间,压力为0.55MPa~0.56MPa,反应时间为0.4~0.9小时;之后降压至表压为0MPa,降温至49.8℃~60.8℃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外壳2-6-2-1。
所述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3μm~73μ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结构新颖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能高,适合于不同作业环境的使用。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作为外壳2-6-2-1,它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件,由于它的存在,增加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为整体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通过以下是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外壳2-6-2-1,所表现出的高于其他相关专利的物理特性。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本发明所述外壳2-6-2-1,并按重量份数计:
第1步: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完全去离子水264.7份和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56.9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7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72.7℃,加入磺基琥珀酸酯钠59.8份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9.9分钟,加入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55.6份,通入流量为48.7m3/min的氙气49.9分钟;之后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58.1份,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89.8℃,保温49.6分钟,加入α-甲基四氢呋喃61.1份,调整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1,保温49.1分钟;
第2步:另取金纳米微粒63.0份,将金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9KW下超声波处理0.55小时后;将金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56.1份分散金纳米微粒,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溶液温度在42℃,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9,保温搅拌55分钟;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9×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58.3份,调整pH值在1.9,形成沉淀物用完全去离子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543×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723×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43×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58.7和第2步处理后金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的能量为46.2MeV、剂量为94.2kGy、照射时间为58.2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将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温度57.0℃,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9rpm,pH调整到4.9,脱水58.9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9ppm的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47.9份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4mL/min;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3rpm;搅拌4分钟;再加入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46.2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升温至93.3℃,pH调整到4.3,通入氙气通气量为48.182m3/min,保温静置83.7分钟;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8rpm,加入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55.0份,并使得pH调整到4.3,保温静置82.9分钟;
第5步: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41×102℃,加入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65.9份,反应49.8分钟;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55ppm的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88.3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3.6℃,pH调整至4.1,压力为0.55MPa,反应时间为0.4小时;之后降压至表压为0MPa,降温至49.8℃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外壳2-6-2-1;
所述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3μm。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本发明所述外壳2-6-2-1,并按重量份数计:
第1步: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完全去离子水489.6份和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98.5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03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73.6℃,加入磺基琥珀酸酯钠168.8份搅拌均匀,进行反应60.5分钟,加入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72.9份,通入流量为89.9m3/min的氙气60.5分钟;之后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115.8份,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122.8℃,保温60.9分钟,加入α-甲基四氢呋喃122.7份,调整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8.8,保温289.1分钟;
第2步:另取金纳米微粒118.8份,将金纳米微粒在功率为11.33KW下超声波处理1.122小时后;将金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8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98.0份分散金纳米微粒,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溶液温度在87℃之间,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8×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8.8,保温搅拌122分钟;之后停止反应静置11.33×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98.2份,调整pH值在2.8,形成沉淀物用完全去离子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9.70×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3.251×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1.7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81.5份和第2步处理后金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的能量为74.6MeV、剂量为134.6kGy、照射时间为83.6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将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温度103.5℃,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44rpm,pH调整到8.9,脱水72.9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289ppm的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83.8份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922mL/min;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03rpm;搅拌8分钟;再加入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89.6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升温至130.5℃,pH调整到8.5,通入氙气通气量为89.734m3/min,保温静置113.6分钟;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103rpm,加入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100.5份,并使得pH调整到8.5,保温静置122.5分钟;
第5步: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22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511×102℃,加入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109.9份,反应60.8分钟;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322ppm的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142.5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89.9℃,pH调整至8.1,压力为0.56MPa,反应时间为0.9小时;之后降压至表压为0MPa,降温至60.8℃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外壳2-6-2-1;
所述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为73μm。
实施例3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本发明所述外壳2-6-2-1,并按重量份数计:
第1步: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完全去离子水264.9份和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56.9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7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72.9℃,加入磺基琥珀酸酯钠59.9份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9.9分钟,加入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55.9份,通入流量为48.9m3/min的氙气49.9分钟;之后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58.9份,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89.9℃,保温49.9分钟,加入α-甲基四氢呋喃61.9份,调整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9,保温49.9分钟;
第2步:另取金纳米微粒63.9份,将金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99KW下超声波处理0.559小时后;将金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9.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56.9份分散金纳米微粒,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溶液温度在42.9℃,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9×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9,保温搅拌55.9分钟;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9×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58.9份,调整pH值在1.9,形成沉淀物用完全去离子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543×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723×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43×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58.9和第2步处理后金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的能量为46.9MeV、剂量为94.9kGy、照射时间为58.9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将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温度57.9℃,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9rpm,pH调整到4.9,脱水58.9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9.9ppm的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47.9份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4.9mL/min;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3rpm;搅拌4.9分钟;再加入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46.9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升温至93.9℃,pH调整到4.9,通入氙气通气量为48.9m3/min,保温静置83.9分钟;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8rpm,加入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55.9份,并使得pH调整到4.9,保温静置82.9分钟;
第5步: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41×102℃,加入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65.9份,反应49.9分钟;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55ppm的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88.3份,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3.9℃,pH调整至4.9,压力为0.55MPa,反应时间为0.41小时;之后降压至表压为0MPa,降温至49.9℃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外壳2-6-2-1;
所述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3μm。
对照例
对照例采用市售某品牌的外壳进行性能测试试验。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和对照例所获得的外壳进行性能测试试验,测试结束后对体积安定比、五年完好率、防腐蚀率、抗撞击能力提升率等参数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外壳2-6-2-1,其体积安定比、五年完好率、防腐蚀率、抗撞击能力提升率均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此外,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外壳2-6-2-1与对照例所进行的,随使用时间变化试验数据统计。图中看出,实施例1~3在强度提升率技术指标,均大幅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Claims (10)

1.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包括刚性支撑装置(2)、设置在刚性支撑装置(2)上部的折叠升降装置(4)和设置在折叠升降装置(4)上部的高空作业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装置(2)包括刚性支撑架(2-1);
所述刚性支撑架(2-1)下部左侧和右侧各设置有一对高压轮胎(1),刚性支撑架(2-1)左部和右部在其前后两端面上各固定连接有一对铰接座(2-8);
每个铰接座(2-8)对应地设置有一个位于刚性支撑架(2-1)外侧的侧支撑机构;所述侧支撑机构由位于上部的呈L型的刚性固定摆杆(2-2)和位于下部的调控支撑丝杆(2-3)组成,所述刚性固定摆杆(2-2)的水平段的端部与铰接座(2-8)铰接,刚性固定摆杆(2-2)竖直段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带有内螺纹的套筒(2-9);所述调控支撑丝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0),其上部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所述套筒(2-9)中;
所述折叠升降装置(4)包括在纵向上排布的多个X形剪叉臂组成的折叠架和两对液压油缸(4-4),相邻两个X形剪叉臂之间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均通过连接轴(4-3)铰接;所述X形剪叉臂由位于外侧的两个折叠板(4-1)和位于内侧的两个折叠板(4-1)两两呈X形地通过位于中心的销轴(4-2)铰接;
两对液压油缸(4-4)分别设置在折叠架的上部和下部,且均左高右低倾斜地连接在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之间;每对液压油缸(4-4)的左端与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中上一个X形剪叉臂左端上部之间的连接轴(4-3)铰接,该对液压油缸(4-4)的右端与相邻的两个X形剪叉臂中下一个X形剪叉臂左端上部之间的连接轴(4-3)铰接;
所述高空作业台(5)包括高空作业底板(5-1),所述高空作业底板(5-1)的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固定耳板(5-3),高空作业底板(5-1)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左右延伸的固定卡块(5-4),所述固定卡块(5-4)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滑槽(5-5);
折叠架中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上部与固定耳板(5-3)铰接,折叠架中最上端的X形剪叉臂的右端上部通过固定连接在其里侧的短轴滑动地设置于水平滑槽(5-5)中;折叠架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左端下部与刚性支撑架(2-1)上端左部铰接,折叠架中最下端的X形剪叉臂的右端下部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短轴与刚性支撑架(2-1)上端右部上的横向滑槽(2-11)滑动配合;
所述刚性支撑架(2-1)上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液压油箱(2-4)和液压油泵(2-5);所述液压油泵(2-5)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2-4)连接,液压油泵(2-5)的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管(2-6)与电磁换向阀(2-7)的进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2-7)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缸(4-4)的无杆腔、有杆腔连接,电磁换向阀(2-7)的回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2-4)连接;液压油泵(2-5)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2-7)和电动机均与位于刚性支撑架(2-1)上部的控制器(6)电连接;
所述液压油管(2-6)为锰钢材质制成,其外部套设有冷却器(2-6-1),所述冷却器(2-6-1)包括套设于液压油管(2-6)外部的外壳(2-6-2-1)和设置在外壳(2-6-2-1)内部的且螺旋地盘绕在液压油管(2-6)外表面的热交换管(2-6-2-4);所述外壳(2-6-2-1)与液压油管(2-6)之间形成密封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充满冷却交换液;所述热交换管(2-6-2-4)固定连接在外壳(2-6-2-1)内壁上,热交换管(2-6-2-4)两端均穿出于外壳(2-6-2-1)的外部,并在外壳(2-6-2-1)的外部具有进氟利昂管路(2-6-2-2)和出氟利昂管路(2-6-2-3),所述进氟利昂管路(2-6-2-2)和出氟利昂管路(2-6-2-3)上均设置有阀门,进氟利昂管路(2-6-2-2)和出氟利昂管路(2-6-2-3)分别与外部的制冷压缩机构的出口端和进口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上设置有垂直行程传感器(4-5),垂直行程传感器(4-5)与控制器(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管(2-6)外壁表面还固定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器(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杆(3),牵引杆(3)的左端与刚性支撑架(2-1)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牵引杆(3)的右端连接有牵引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底板(5-1)遍布其上表面地设置有安全防滑凸起(5-2),所述安全防滑凸起(5-2)数量不少于100个,安全防滑凸起(5-2)外形呈椭圆状,多个安全防滑凸起(5-2)之间相交叉垂直地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底板(5-1)上部固定围设有安全防护栏(5-5),安全防护栏(5-5)高度不低于1.5m,安全防护栏(5-5)与高空作业底板(5-1)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6-2-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外壳(2-6-2-1)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
完全去离子水264.7~489.6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56.9~98.5份,磺基琥珀酸酯钠59.8~168.8份,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55.6~72.9份,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58.1~115.8份,α-甲基四氢呋喃61.1~122.7份,金纳米微粒63.0~118.8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56.1~98.0份,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58.3~98.2份,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58.7~81.5份,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47.9~83.8份,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46.2~89.6份,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55.0~100.5份,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65.9~109.9份,质量浓度为55ppm~322ppm的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88.3~142.5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6-2-1)的制造过程如下:
第1步: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完全去离子水和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7rpm~103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72.7℃~73.6℃,加入磺基琥珀酸酯钠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9.9~60.5分钟,加入N-甲基-N-亚硝基-4-甲苯磺酰胺,通入流量为48.7m3/min~89.9m3/min的氙气49.9~60.5分钟;之后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环己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乙氧基苯磺酸钠,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温度升至89.8℃~122.8℃,保温49.6~60.9分钟,加入α-甲基四氢呋喃,调整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1~8.8,保温49.1~289.1分钟;
第2步:另取金纳米微粒,将金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9KW~11.33KW下超声波处理0.55~1.122小时后;将金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9ppm~28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分散金纳米微粒,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使溶液温度在42℃~87℃之间,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102rpm~8×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9~8.8之间,保温搅拌55~122分钟;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9×10~11.33×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调整pH值在1.9~2.8之间,形成沉淀物用完全去离子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543×103rpm~9.70×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723×102℃~3.251×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43×103~1.7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第2步处理后金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α射光背向漫反射辐照的能量为46.2MeV~74.6MeV、剂量为94.2kGy~134.6kGy、照射时间为58.2~83.6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将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温度57.0℃~103.5℃,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9rpm~444rpm,pH调整到4.9~8.9之间,脱水58.9~72.9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1-氨基-9,10-二氢-9,10-D二氧-4-[[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基]氨基]-2-蒽磺酸二钠和金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9ppm~289ppm的2-[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基]氨基]乙醇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4mL/min~922mL/min;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3rpm~103rpm;搅拌4~8分钟;再加入α-甲基-ω-[(四氢-2-呋喃基)甲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升温至93.3℃~130.5℃,pH调整到4.3~8.5之间,通入氙气通气量为48.182m3/min~89.734m3/min,保温静置83.7~113.6分钟;再次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8rpm~103rpm,加入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并使得pH调整到4.3~8.5之间,保温静置82.9~122.5分钟;
第5步: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122rpm,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41×102℃~2.511×102℃,加入4-氯-3-[4,5-二氢-3-甲基-5-氧代-4-[[3-[(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偶氮]-1H-吡唑-1-基]-苯磺酸单钠盐,反应49.8~60.8分钟;之后加入磷酸十六烷基酯钾盐,启动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油传导器,设定浆态侧轴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3.6℃~189.9℃,pH调整至4.1~8.1之间,压力为0.55MPa~0.56MPa,反应时间为0.4~0.9小时;之后降压至表压为0MPa,降温至49.8℃~60.8℃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外壳(2-6-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3μm~73μm。
CN201810129133.7A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Pending CN108394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133.7A CN108394843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133.7A CN108394843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4843A true CN108394843A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96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9133.7A Pending CN108394843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484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14487A2 (en) * 1978-09-13 1982-03-23 Proektno Izyskatelskij I Proek Hoist
DE29616921U1 (de) * 1996-09-07 1996-11-07 Zippo Hebetechnik Gmbh Scherenhebebühne
CN1544307A (zh) * 2003-11-26 2004-11-1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多功能工程安装车
CN101302889A (zh) * 2008-07-07 2008-11-12 倪既民 两用轮式组合剪叉升降脚手架
CN101746691A (zh) * 2010-01-21 2010-06-23 上海攀杰机械有限公司 剪叉式无障碍升降平台
CN201598148U (zh) * 2009-02-05 2010-10-06 崔侃 结构紧凑型剪叉式高空作业举升车
CN202808267U (zh) * 2012-07-14 2013-03-20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14487A2 (en) * 1978-09-13 1982-03-23 Proektno Izyskatelskij I Proek Hoist
DE29616921U1 (de) * 1996-09-07 1996-11-07 Zippo Hebetechnik Gmbh Scherenhebebühne
CN1544307A (zh) * 2003-11-26 2004-11-1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多功能工程安装车
CN101302889A (zh) * 2008-07-07 2008-11-12 倪既民 两用轮式组合剪叉升降脚手架
CN201598148U (zh) * 2009-02-05 2010-10-06 崔侃 结构紧凑型剪叉式高空作业举升车
CN101746691A (zh) * 2010-01-21 2010-06-23 上海攀杰机械有限公司 剪叉式无障碍升降平台
CN202808267U (zh) * 2012-07-14 2013-03-20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ddy et al. Sequentially enhanced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low buffering clayey soils
Ying et al. Treatment of mature landfill leachate by internal micro-electrolysis integrated with coagul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 novel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based on zero valent iron
CN105347519B (zh)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其应用
Kim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kinetic-Fenton process for the remediation of kaolinite contaminated with phenanthrene
CN107413837B (zh) 以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装置及应用
CN108147310A (zh)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离心机移动维修装置
CN101138767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Ying et al. Design of a novel sequencing batch internal micro-electrolysis reactor for treating mature landfill leachate
CN110076185A (zh) 一种修复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442481A (zh) 四氯化碳岩溶水积物涂胶轧辊维修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Su et al. Enhancing the adsorption function of biochar by mechanochemical graphitization for organic pollutant removal
CN107739083A (zh) 一种含氰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的方法
CN111960603A (zh) 含1,2-二氯乙烷地下水的模拟修复系统和方法
Hu et al. Revealing underlying mechanisms affecting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an artificially Cu-and Pb-contaminated loess using the external regulatory system with adsorbent
Kim et al. Enhanced electrokinetic soil remediation for removal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CN108394843A (zh) 一种四氯化碳处理专用升举设备
CN105692919B (zh) 一种TiO2光催化降解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Méndez et al.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removal of phenanthrene in bentonite clay by physicochemical indicators
Cang et al. Effects of sodium hypochlorite and high pH buffer solution in electrokinetic soil treatment on soil chromium removal and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N108435787A (zh) 一种利用电场和反应屏障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及方法
CN108394842A (zh) 一种四氯化碳专用鼓风机更换机构
CN108164968A (zh) 一种用于四氯化碳曝气机设备托举维修装置
CN106006908B (zh) 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及其净水方法
CN108439285A (zh) 一种四氯化碳反应釜联动平台
CN112624508B (zh) 基于固定化酶的缓释型类芬顿体系及其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