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8695A -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8695A
CN108388695A CN201810077891.9A CN201810077891A CN108388695A CN 108388695 A CN108388695 A CN 108388695A CN 201810077891 A CN201810077891 A CN 201810077891A CN 108388695 A CN108388695 A CN 108388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esidual stress
stress distribution
fatigue
fatigue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78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涛
潘海滨
武立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u Stres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u Stres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u Stres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u Stres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78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8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8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包括:对不少于三种喷丸工艺状态下的齿轮残余应力分布以及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Goodman关系获取残余应力值与弯曲疲劳强度限之间的定量关系系数;根据所述定量关系系数,设计合理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并反推出需要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实现此分布的合理喷丸工艺,或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喷丸强化工艺。本发明建立了齿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和其局部弯曲疲劳强度间的定量关联,创新性的提出了局部疲劳强度的概念,从而使残余应力作为力学参量能够定量进入到齿轮产品的设计阶段,并据此反推其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同时可对现有齿轮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进行分析预判,为其失效预防和喷丸工艺改进提供方向。

Description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设计和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弯曲疲劳损伤是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危害极大。为了提高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和使用寿命,对渗碳淬火齿轮进行表面喷丸强化是十分有效的技术途径。喷丸强化之所以能够提高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究其根本,主要是形成的残余压应力起关键作用。目前国内齿轮企业对于残余应力的认识和应用还处于初级水平,大部分产品并未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少部分高端或者出口产品虽然进行喷丸强化,但也仅仅是为了提高安全系数或者满足国外客户图纸要求,国内齿轮厂商普遍不清楚应该如何设计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来有效提高产品的弯曲疲劳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特别是无法定量设计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来有效提高产品的弯曲疲劳强度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对不少于三种喷丸工艺状态下的齿轮残余应力分布以及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Goodman关系获取残余应力值与弯曲疲劳强度限之间的定量关系系数;
根据所述定量关系系数,在开发新齿轮产品时结合齿轮服役外载情况和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合理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并反推出需要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实现此分布的合理喷丸工艺,同时可以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喷丸强化工艺。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的残余应力分布测试方法为X射线法。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单齿加载、双齿加载或齿轮台架运转等实验以获取S-N曲线或者R-S-N曲线。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Goodman关系获取残余应力值与疲劳强度限之间的定量关系系数包括:
获取至少三组以上的齿根处最大残余压应力值和齿轮疲劳强度限值;
通过Goodman关系σ-1 m=σ-1-mσm,拟合计算该齿轮产品的m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发齿轮新品时设计合理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分布并反推出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包括:根据已知的齿轮未来服役时外载情况和弯曲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局部疲劳强度分布,结合m值反推绘制残余应力分布曲线,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喷丸强化生产工艺。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并指导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工艺改进包括测出齿轮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处的残余应力分布,结合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和m值推导齿轮的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根据外载情况,判断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还是表下源,据此提出预防手段:稳定使用环境降低外载,或在外载不能降低的情况下重新设计合理的局部疲劳强度,并反推出合理残余应力分布和优化后的喷丸强化工艺。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还是表下源包括:
比较齿轮的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和外载曲线之间的关系;
若外载曲线高于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则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
若外载曲线不高于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则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下源。
本发明提供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建立了齿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和其局部弯曲疲劳强度间的定量关联,创新性的提出了局部疲劳强度的概念,从而使残余应力作为力学参量能够定量进入到齿轮产品的设计阶段。获取不同齿轮产品的m值,根据待开发新齿轮产品的实际受载情况和弯曲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局部疲劳强度分布,并利用m值倒推出需要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同时,也可对现有齿轮产品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进行分析预判,为其失效预防和喷丸工艺改进提供方向。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oodman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和残余应力以及外载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不少于三种喷丸工艺状态下的齿轮残余应力分布以及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测试。
齿轮的残余应力分布测试方法采用X射线法。X射线法是利用X射线穿透晶粒时产生的衍射现象,即布拉格方程,在弹塑性应变作用下,引起晶格间距变化,使衍射条纹产生位移,根据位移的变化拟合计算残余应力。对于齿轮常用材料而言,残余应力测试穿透深度在十几微米内,为了测试不同深度处的残余应力,需要使用电解抛光设备进行剥层处理。通过上述方法可得到齿轮齿根处的残余应力梯度分布曲线,并进而得到其最大残余压应力值。
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疲劳试验机单齿加载或者双齿加载或者齿轮台架运转实验以获取S-N曲线或者R-S-N曲线。将欲测试的齿轮安装在齿轮试验机上进行负荷运转实验,直至齿轮出现弯曲疲劳失效或齿根应力循环次数达到规定的循环基数N。而未失效时,获得齿轮在试验应力下的一个寿命数据。当试验齿轮及试验过程均无异常时,将这些寿命数据称为“试验点”。将试验点组合构成齿轮弯曲疲劳特性曲线以获得疲劳极限值。或者通过专用夹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单齿或者双齿脉动加载,直至轮齿出现弯曲疲劳失效或越出,试验终止并获得轮齿在试验应力下的一个寿命数据。试验中,脉动载荷仅施加在试验轮齿上试验齿轮不作啮合运转。所选取的试验轮齿与加过载荷的轮齿包括支承齿至少应间隔一个轮齿。每个试验齿轮可得若干试验点。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按不同的试验点组合测定试验齿轮弯曲疲劳特性曲线及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不同的喷丸工艺状态下,齿轮的残余应力和弯曲疲劳强度是不同的,但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应的。获取至少三组数据中的最大残余应力值以及疲劳极限值作为最终的目标值,根据多组目标值作图。
S102: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Goodman关系获取残余应力值与弯曲疲劳强度限之间的定量关系系数。
参考图2,通过上述步骤获取最大残余应力值和疲劳强度极限值得到至少三组目标值后画出横纵坐标,由至少三个点确定一条最接近的直线图,点数越多直线越精确,通过Goodman关系σ-1 m=σ-1-mσm得到该齿轮产品的m值。其中σm代表平均应力值,残余应力可以当成平均应力处理,σ-1 m代表弯曲疲劳抗力值,直线的斜率即为m值。
S103:根据所述定量关系系数,在开发新齿轮产品时结合齿轮服役外载情况和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合理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并反推出需要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实现此分布的合理喷丸工艺,同时可以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喷丸强化工艺。
在开发一个齿轮新产品时,根据已知的外载情况和弯曲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局部疲劳强度分布,结合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m值反推绘制残余应力分布情况,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喷丸强化生产工艺。对于同一家公司而言,各工艺相对稳定,不同参数的渗碳齿轮产品,其m值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十分接近,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间里的,因此在多系列产品的数据积累下,可选择m值范围的下限值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
参考图3,根据所述定量关系系数m还可以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首先测出齿轮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处的残余应力分布,结合m值计算齿轮的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由于残余应力在齿根处沿深度方向成梯度分布,因此齿轮弯曲疲劳强度也应该是沿深度方向成梯度分布。根据外载情况,判断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还是表下源。判断过程为比较齿轮的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和外载曲线之间的关系。若外载曲线高于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则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如图中外载①,表面处外载远高于局部疲劳强度,且在表下也都是外载值较高,此种情况下齿轮将在表面萌生疲劳源并发生弯曲疲劳失效。若外载曲线不高于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则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下源。如图中外载②虽然在表层也高于其局部疲劳强度,表层发生起裂,但是裂纹在向内扩展过程中会遇到更高的疲劳抗力而停止扩展,因此真正起裂扩展是在表下外载远大于局部疲劳强度处,即表下源。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为齿轮的失效预防和喷丸工艺改进提供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建立了齿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和其局部弯曲疲劳强度间的定量关联,创新性的提出了局部疲劳强度的概念,从而使残余应力作为力学参量能够定量进入到齿轮产品的设计阶段。获取不同齿轮产品的m值,根据待开发新齿轮的服役受载情况和弯曲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局部疲劳强度分布,并利用m值倒推出需要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同时,也可对现有齿轮产品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进行分析预判,为其失效预防和喷丸工艺改进提供方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不少于三种喷丸工艺状态下的齿轮残余应力分布以及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Goodman关系获取残余应力值与弯曲疲劳强度限之间的定量关系系数;
根据所述定量关系系数,在开发新齿轮产品时结合齿轮服役外载情况和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合理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并反推出需要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实现此分布的合理喷丸工艺,同时可以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喷丸强化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残余应力分布测试方法为X射线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单齿加载、双齿加载或齿轮台架运转等实验以获取S-N曲线或者R-S-N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Goodman关系获取残余应力值与疲劳强度限之间的定量关系系数包括:
获取至少三组以上的齿根处最大残余压应力值和齿轮疲劳强度限值;
通过Goodman关系σ-1 m=σ-1-mσm,拟合计算该齿轮产品的m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发齿轮新品时设计合理的齿轮局部疲劳强度分布并反推出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包括:根据已知的齿轮未来服役时外载情况和弯曲疲劳强度要求,设计局部疲劳强度分布,结合m值反推绘制残余应力分布曲线,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喷丸强化生产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现有齿轮产品弯曲疲劳失效形式并指导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工艺改进包括测出齿轮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处的残余应力分布,结合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和m值推导齿轮的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根据外载情况,判断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还是表下源,据此提出预防手段:稳定使用环境降低外载,或在外载不能降低的情况下重新设计合理的局部疲劳强度,并反推出合理残余应力分布和优化后的喷丸强化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还是表下源包括:
比较齿轮的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和外载曲线之间的关系;
若外载曲线高于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则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面源;
若外载曲线不高于局部弯曲疲劳强度分布曲线,则齿轮可能的弯曲疲劳失效形式是表下源。
CN201810077891.9A 2018-01-26 2018-01-26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Pending CN108388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7891.9A CN108388695A (zh) 2018-01-26 2018-01-26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7891.9A CN108388695A (zh) 2018-01-26 2018-01-26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8695A true CN108388695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77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7891.9A Pending CN108388695A (zh) 2018-01-26 2018-01-26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869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1711A (zh) * 2018-09-25 2019-01-25 重庆大学 一种考虑不均匀特性的渗碳硬化齿轮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10377998A (zh) * 2019-07-11 2019-10-25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方法
CN110427657A (zh) * 2019-07-11 2019-11-08 上海理工大学 结构冷作强化-残余压应力分布的定量匹配设计方法
CN112481464A (zh) * 2020-11-13 2021-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齿轮齿根的抗疲劳强化方法
CN114341610A (zh) * 2019-12-24 2022-04-1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齿轮的再利用可否判定方法及齿轮的再利用可否判定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046A (zh) * 2011-09-30 2012-01-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齿轮裂纹扩展模拟的小波扩展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US20120160832A1 (en) * 2003-11-14 2012-06-28 Takemori Takayama Gear par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reof
CN104060062A (zh) * 2014-06-30 2014-09-24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齿轮齿面喷丸强化装置及喷丸强化方法
CN104999240A (zh) * 2015-07-31 2015-10-28 江苏曜曜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加工处理工艺
CN106197967A (zh) * 2016-06-28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大型动载构件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6202630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四川大学 汽轮机转子超高周疲劳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0832A1 (en) * 2003-11-14 2012-06-28 Takemori Takayama Gear par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reof
CN102332046A (zh) * 2011-09-30 2012-01-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齿轮裂纹扩展模拟的小波扩展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CN104060062A (zh) * 2014-06-30 2014-09-24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齿轮齿面喷丸强化装置及喷丸强化方法
CN104999240A (zh) * 2015-07-31 2015-10-28 江苏曜曜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加工处理工艺
CN106197967A (zh) * 2016-06-28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大型动载构件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6202630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四川大学 汽轮机转子超高周疲劳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 OLMI等: "Fatigue on Shot-Peened Gears: Experimentation,Simul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es", 《STRAIN》 *
NICK BRETL等: "Investigations on Tooth Root Bending Strength of Case Hardened Gears in the Range of High Cycle Fatigue", 《AGMA 2013 FALL TECHNICAL MEETING》 *
张定铨等: "《材料中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作用》", 30 April 1999,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杨庆祥等: "渗碳及渗碳喷丸齿轮轮齿弯曲疲劳极限的定量分析", 《机械工程学报》 *
杨金堂等: "基于ANSYS的减速机齿轮有限元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1711A (zh) * 2018-09-25 2019-01-25 重庆大学 一种考虑不均匀特性的渗碳硬化齿轮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10377998A (zh) * 2019-07-11 2019-10-25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方法
CN110427657A (zh) * 2019-07-11 2019-11-08 上海理工大学 结构冷作强化-残余压应力分布的定量匹配设计方法
WO2021004504A1 (zh) * 2019-07-11 2021-01-14 上海理工大学 结构冷作强化-残余压应力分布的定量匹配设计方法
WO2021004501A1 (zh) * 2019-07-11 2021-01-14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方法
US11168380B2 (en) 2019-07-11 2021-11-09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of structural cold working-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distribution quantitative matching design
CN110427657B (zh) * 2019-07-11 2022-12-09 上海理工大学 结构冷作强化-残余压应力分布的定量匹配设计方法
CN114341610A (zh) * 2019-12-24 2022-04-1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齿轮的再利用可否判定方法及齿轮的再利用可否判定系统
CN112481464A (zh) * 2020-11-13 2021-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齿轮齿根的抗疲劳强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8695A (zh) 根据齿根残余应力分布定量估算齿轮局部疲劳强度的方法
Kramberger et al.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bending fatigue life of thin-rim spur gears
Swolfs et 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tensile strength model for unidirectional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s
Spriestersbach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on-metallic inclusion types on the crack initiation in high-strength steels in the VHCF regime
Spievak et al. Simulating fatigue crack growth in spiral bevel gears
Sun et al.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out-of-plane creep crack-tip constraint in compact tension specimens
Mehmanparast Prediction of creep crack growth behaviour in 316H stainless steel for a range of specimen geometries
Majzoobi et al. On the effect of shot-peening on fretting fatigue of Al7075-T6 under cyclic normal contact loading
Tobi et al. The effect of gross sliding fretting wear on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thin W-DLC coating systems
Fukumura et al. Mechanical examination of crack length dependency and material dependency on threshol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range with Dugdale model
Reche et al. Analysis of the air-bending test using finite-element simulation: Application to steel sheets
CN107923831A (zh) 绳索劣化检测装置和具有绳索劣化检测装置的电梯装置
Farmand-Ashtiani et al. Effects of large scale bridging in load controlled fatigue delamination of unidirectional carbon-epoxy specimens
Kula et 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layers processed by a new, high-temperature vacuum carburizing technology with prenitriding-PreNitLPC®
Morel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defects and micro-notches in multiaxial fatigue–The size effect and the gradient effect
Leen et al.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for a barrelled spline coupling under torque overload
Chandra et al. Fatigue crack growth of a corner crack in a square prismatic bar under combined cyclic torsion–tension loading
Stahl et al. Tooth flank breakage: influences on subsurface initiated fatigue failures of case hardened gears
Schoenborn et al. Variable amplitude fatigue of high-strength cast iron alloy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Ghribi et al. Som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study of the tooth flank breakage in cylindrical gears
Xi Investigation of the region of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in a transmission gear
Alfredsson et al.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nd growth at holes in a high strength bainitic roller bearing steel when loaded with non-proportional shear and compressive cycles
Landgraf et al. Material and processing effects 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leaf springs
Guagliano et al. Effect of crack closure on gear crack propagation
Ghorbani et al. On the estimation of fatigue life in bolt clamped Al-alloy 2024-T3 pl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