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8533B -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8533B
CN108388533B CN201810162568.1A CN201810162568A CN108388533B CN 108388533 B CN108388533 B CN 108388533B CN 201810162568 A CN201810162568 A CN 201810162568A CN 108388533 B CN108388533 B CN 108388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 line
level
base
exclu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25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8533A (zh
Inventor
石莹
董丹娜
林样
许祥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25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85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8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8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8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8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该方法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主设备和从设备安装在设备基座上,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该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方法包括:主设备向基座电路供电;主设备和各个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址方法,使得系统中出现设备故障时其他设备的编址不受影响,从而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背景技术
在由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组成的系统中,需要为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分配地址,以便各个设备基于自己分配到的地址进行通信。为了避免技术人员手动为各个设备拨码以减少现场安装设备的不便,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为各个设备自动编址。具体地,从主设备开始,前一个设备可以向后一个设备发送编址命令,直至所有设备均被编址。在这种自动编址方式中,后一个设备的地址与前一个设备的地址有关,因此,当某个设备出现断电等故障时,则在该设备之后被编址的设备都会受到影响,可见,这种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以使得系统中出现设备故障时其他设备的编址不受影响,从而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
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可选的,以目标设备表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每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分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一个数位,所述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一致;
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0;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1。
可选的,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IO端施加高电平;
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
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触发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之后,检测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
若检测到所述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一致,则触发用于提示所述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编址的装置,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所述装置包括:
供电单元,用于由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可选的,以目标设备表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每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分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一个数位,所述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一致;
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0;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1。
可选的,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所述装置还包括:
施加单元,用于在IO端施加高电平;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触发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之后,检测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一致,则触发用于提示所述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编址的设备基座,应用于包括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各个设备的地址线,用于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的情况下,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可选的,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备基座上提供的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进行编址,具体地,各个设备可以通过基座电路提供多条地址线分别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并按照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当系统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设备连接的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不受故障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通过自身连接的地址线读取电平信号就可以确定各自的地址,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基于硬件实现自动编址,当基座电路上电,可以快速地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无需各个设备之间发送编址指令,提高编址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设备基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为使得系统中多个设备能够进行通信,需要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现有技术中,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自动编址,由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编址指令,然后被编址的从设备向下一个从设备再发送编址指令,直至所有设备被编址,此种编址方式,使得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相互联系,当中间一个设备断电或者出现故障时,影响其他设备的编址,容错性和可靠性较差。
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基座,各个设备安装在设备基座上,通过设备基座上提供的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给各个设备进行编址,具体地,各个设备可以通过基座电路提供多条地址线分别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并按照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当系统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设备连接的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不受影响,其他设备通过自身连接的地址线读取电平信号来确定其地址,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基于硬件实现自动编址,当基座电路上电,可以快速地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无需各个设备之间发送编址指令,提高编址效率。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之一,可以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场景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中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4条地址线,将4条地址线从上到下依次表示为1、2、3、4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1、2、3地址线分别连接到下一个设备的2、3、4地址线,下一个设备的1地址线由前一设备的4地址线和逻辑高电平经异或门电路处理后得到。比如,第一设备的4条地址线从上到下依次为a1、b1、c1和d1;第二设备的4条地址线从上到下依次为a2、b2、c2和d2;第三设备的4条地址线从上到下依次为a3、b3、c3和d3;将第一个设备的地址0000作为起始地址,d1地址线与逻辑高电平经异或门电路处理后生成逻辑高电平1,生成地址1000分配给第二设备,则第二设备的d2地址线与逻辑高电平经异或门电路处理后生成逻辑高电平1,生成地址1100分配给第三设备,以此类推,直至得到第八个设备的地址000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场景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场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场景。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编址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
示例性方法
参见图3,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编址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其中,异或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两个输入端输入的电平信号不同时,输出为高电平;当两个输入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相同时,输出为低电平。比如,用0表示低电平,用1表示高电平,如果异或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皆为1,或者皆为0,则输出0;如果异或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为0和1,则输出为1。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地址线的连接关系,结合图2所示地址线的连接示意图进行说明。在图2所示的示意图中,基座电路为设备1提供4条地址线分别为:a1、b1、c1和d1;为设备2提供的4条地址线分别为:a2、b2、c2和d2。设备1的a1、b1、c1地址线分别连接至设备2的b2、c2和d2地址线;设备1的d1地址线连接至异或门电路一个输入端,与另一个输入端的高电平经异或门电路处理后,将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设备2的d2地址线。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
本实施例中,基座电路为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提供地址线,通过地址线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各个设备需通过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才可获取相应的地址,而电平信号的产生需要由基座电路为地址线提供电量,因此,为保证各个设备能够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需要为基座电路供电。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基座电路的正常工作可以利用主设备为基座电路供电,维持基座电路正常工作,以使得基座电路可以为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分配地址,从而各个设备通过各自的地址进行相互通信。
S302: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本实施例中,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各个设备分别读取各自的N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根据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每个设备连接N条地址线,则每个设备需读取N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也就是说,每个设备通过读取N个电平信号来确定自身的地址。对于读取到的N个电平信号该如何形成其设备的地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目标设备表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每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分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一个数位,所述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一致;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0;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1。
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中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可以确定目标设备地址的一个数位,则N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可以确定目标设备的N个数位,这N个数位可以按照目标设备中各条地址线的排序进行组合,从而确定出目标设备的地址。
为便于理解,以4条地址线为例进行说明,比如,4条地址线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假设从上到下依次为第1、2、3、4条地址线,目标设备读取第1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1,第2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0,第3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1,第4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0,则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每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组合形成1010,则该目标设备的地址即为1010。
下面结合表格1描述本实施例自动编址的结果,以4条地址线为例进行说明,以初始地址为0000为例。
表格1
设备编号 地址线1 2 3 4 备注
1 0000
2 1000
3 1100
4 1110
5 1111
6 0111
7 0011
8 0001
9 0000 不支持
通过表格可知,当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提供4条地址线时,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最多可以为8个设备自动编址。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也可以与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相反,即按照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顺序的倒序组合目标设备的地址线中各个数位。
为了便于理解,以4条地址线为例进行说明,比如,4条地址线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假设从上到下依次为第1、2、3、4条地址线,目标设备读取第1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1,第2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0,第3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1,第4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0,组合各条地址线上的数位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组合,形成0101,则该目标设备的地址即为0101。
下面结合表格2描述本实施例自动编址的结果,以4条地址线为例进行说明,以初始地址为0000为例。
表格2
Figure GDA0002440990320000081
Figure GDA0002440990320000091
通过上述可知,当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4条地址线时,可为8个设备进行编址,如果继续编址,则设备9的地址和设备1的地址相同,这样会导致设备之间无法进行通信。因此,当系统中存在更多设备时,基座电路需要为设备分配更多的地址线,从而保证每个设备都能分配不同的地址。通过推导可知,当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2条地址线时,最多可以为4个设备编址;当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3条地址线时,最多可以为6个设备编址,当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4条地址时,最多可以为8个设备编址;依次类推,当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N条地址线时,则可以为2*N个设备编址。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设备的数量设定基座电路的地址线数量,以便为每个设备进行编址。
实际应用中,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有可能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地址线老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地址线断线,从而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获取自身的地址,进而造成各个设备之间无法通信。为及时检测到地址线出现断线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各条地址线可以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改变IO端电平信号,并通过检测地址线上电平信号的高低判断地址线是否出现断线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所述方法还包括:在IO端施加高电平;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触发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
其中,高阻电阻的型号选择可以根据基座电路的实际部署情况和/或IO端施加电平的大小决定。
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地址线未出现断线的情况下,在IO端未施加高电平时,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在IO端施加高电平时,由于目标地址线连接高阻电阻,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仍为低电平。如果在IO端施加高电平,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时,说明目标地址线出现断线的情况,则触发用于提示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出具体哪条地址线出现断线的情况,以便用户根据提示进行处理,保证各个设备能够分配地址,并进行通信,可见通过硬件实现自动编址,能及时发现地址线断线情况,提高可靠性。
为便于理解,以图4所示的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以4条地址线为例进行解释。4条地址线分别连接一个高阻电阻R,该高阻电阻R的阻值可以为10K,并通过二极管并联到一个IO端,当IO端未施加高电平时,检测4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在IO端施加高电平,再次检测4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如果两次检测4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皆为低电平,表明4条地址线未出现断线情况;如果第1条地址线在第一次检测时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在第二次检测时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表明第1条地址线出现断线情况,触发用于提示第1条地址线断线的提示,以便用户根据提示进行处理,保证各个设备能够分配地址,并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N条地址线,其中,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与高电平连接至异或门电路,经异或门电路处理连接至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从而为后一个设备分配地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异或门电路的损坏导致后一个设备无法获取正确的地址,可能出现前一个设备的地址与后一个设备的地址相同的情况,如果不同的设备分配相同的地址,则设备之间的无法正常通信。比如,第一个设备分配的地址为0000,第二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由第一个设备的第4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高电平异或得到,异或门电路工作正常时,第二设备的地址应为1000,如果异或门电路出现故障,第二个设备的地址也为0000,导致两个设备的地址相同,则两个设备无法通过地址向对方发送信息进行通信。
基于此,本实施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为,通过检测异或门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平信号是否相同,判断异或门电路是否出现故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之后,检测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若检测到所述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一致,则触发用于提示所述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为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另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异或门电路正常工作下,由于其中一个输入端已经固定为高电平,则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应与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反。即如果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应为低电平;如果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应为高电平。如果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地址的电平信号与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同,表明异或门电路出现故障,则触发用于提示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以便用户可以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可以获取正确的地址,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址方法,各个设备安装在设备基座上,通过设备基座上提供的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给各个设备进行编址,具体地,各个设备可以通过基座电路提供多条地址线分别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并按照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当系统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设备连接的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不受影响,其他设备通过自身连接的地址线读取电平信号来确定其地址,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基于硬件实现自动编址,当基座电路上电,可以快速地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无需各个设备之间发送编址指令,提高编址效率。
另外,将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通过改变IO端的电平信号,并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电平信号的变化可以快速确定出具体哪根地址线出现断线,保证自动编址的可靠性。而且,通过检测异或门电路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是否一致,可以快速检测出异或门电路是否出现故障,提高可靠性和容错性。
示例性装置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编址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编址的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该编址装置进行介绍。
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装置,该装置500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该装置500包括:
供电单元501,用于由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
确定单元502,用于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目标设备表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每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分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一个数位,所述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一致;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0;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所述装置还包括:
施加单元,用于在IO端施加高电平;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触发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之后,检测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一致,则触发用于提示所述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各个单元或模块的设置和实现可以参见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址装置,各个设备安装在设备基座上,通过设备基座上提供的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给各个设备进行编址,具体地,各个设备可以通过基座电路提供多条地址线分别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并按照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当系统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设备连接的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不受影响,其他设备通过自身连接的地址线读取电平信号来确定其地址,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基于硬件实现自动编址,当基座电路上电,可以快速地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无需各个设备之间发送编址指令,提高编址效率。
另外,将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通过改变IO端的电平信号,并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电平信号的变化可以快速确定出具体哪根地址线出现断线,保证自动编址的可靠性。而且,通过检测异或门电路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是否一致,可以快速检测出异或门电路是否出现故障,提高可靠性和容错性。
示例性设备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编址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编址的设备基座,下面结合附图对该设备基座进行介绍。
参见图6,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编址的设备基座示意图,该设备基座应用于包括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各个设备的地址线,用于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的情况下,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本实施例中,各个设备安装在设备基座上,设备基座上部署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各个设备通过基座电路为其提供的N条地址线读取每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并按照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自身的地址。
考虑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地址线老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地址线断线,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获取自身的地址,进而造成各个设备之间无法通信,为及时检测到地址线出现断线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各条地址线可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改变IO端电平信号,并通过检测地址线上电平信号的高低判断地址线是否出现断线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实际应用时,在IO端施加高电平,并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说明目标地址线出现断线的情况,则触发用于提示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出具体哪条地址线出现断线的情况,以便用户根据提示进行处理,保证各个设备能够分配地址,并进行通信,可见通过硬件实现自动编址,能及时发现地址线断线情况,提高可靠性。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编址的设备基座,各个设备安装在设备基座上,通过设备基座上提供的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给各个设备进行编址,具体地,各个设备可以通过基座电路提供多条地址线分别读取各自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并按照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当系统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设备连接的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不受影响,其他设备通过自身连接的地址线读取电平信号来确定其地址,提高自动编址技术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基于硬件实现自动编址,当基座电路上电,可以快速地为各个设备分配地址,无需各个设备之间发送编址指令,提高编址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
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目标设备表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每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分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一个数位,所述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一致;
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0;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IO端施加高电平;
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
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触发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之后,检测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
若检测到所述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一致,则触发用于提示所述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
5.一种用于编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设备基座、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所述装置包括:
供电单元,用于由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目标设备表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每一条地址线的电平信号分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一个数位,所述目标设备的各条地址线的排序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地址中各个数位的排序一致;
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0;若所述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地址数位为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所述装置还包括:
施加单元,用于在IO端施加高电平;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条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目标地址线上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触发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地址线断线的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之后,检测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输入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与输出端地址线的电平信号相一致,则触发用于提示所述异或门电路故障的提示。
9.一种用于编址的设备基座,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的系统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设备基座上提供有用于编址的基座电路,所述基座电路为各个设备分别提供了N条地址线;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设备来说,前一个设备的第1至N-1条地址线分别连接到后一个设备的第2至N条地址线,前一个设备的第N条地址线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后一个设备的第1条地址线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异或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平;
各个设备的地址线,用于在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基座电路供电的情况下,所述主设备和各个所述从设备分别从各自的地址线上读取电平信号,以按照各自读取的电平信号确定各自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电路上的各条地址线通过高阻电阻连接到IO端。
CN201810162568.1A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Active CN1083885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2568.1A CN108388533B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2568.1A CN108388533B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8533A CN108388533A (zh) 2018-08-10
CN108388533B true CN108388533B (zh) 2020-06-30

Family

ID=6306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2568.1A Active CN108388533B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85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128B (zh) * 2019-04-03 2023-03-17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编址方法、系统及其主控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29230B1 (fr) * 1988-03-22 1990-12-28 Texas Instruments France Dispositif de controle et d'acquisition de donnees a grande vitesse
CN101001264B (zh) * 2006-12-29 201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1vpn地址分配的方法、装置、网络边沿设备和编址服务器
US8509125B1 (en) * 2009-10-16 2013-08-1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nlinear echo distortion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37766B2 (en) * 2011-11-18 2015-05-19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in selectable I2C slave addresses
US9946675B2 (en) * 2013-03-13 2018-04-17 Atieva, Inc. Fault-tolerant loop for a communication bus
CN106445857A (zh) * 2015-08-12 2017-02-22 西门子公司 主从式系统及其总线地址的配置方法、从站
CN105701036B (zh) * 2016-01-19 2019-0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支持变形基16fft算法并行访存的地址转换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8533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152B (zh) 网络通信系统
US77302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addresses for slave devices i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75689B2 (en) Electronic modules with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CN107517282A (zh) 一种室内机地址分配方法、存储介质及多联机系统
CN106463179A (zh) 利用存储器控制器处理数据错误事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24952B2 (en) Static data bus address allocation
CN102737004A (zh) 设备标识符选择
CN102253906B (zh) 地址分配方法和地址分配系统
CN107256198A (zh) 服务器及服务器硬盘板卡分配i2c地址的方法
CN108388533B (zh) 一种用于编址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基座
CN108989478B (zh) 一种有线连接多模块测控系统通讯地址自动识别方法
CN110688336A (zh) 一种总线地址自动配置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03544121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系统管理槽位号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0151756A (ja) 電池パック
CN107734082B (zh)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412838A (zh) 一种扩展系统、通信方法、地址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US11372788B2 (en) Bus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us arrangement
US1046702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s arrangement communications
CN112838668B (zh) 一种断路器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995889A (zh) 地址分配系统和方法
JP2013005374A (ja) 計測システム
KR20100015655A (ko) 디지털 방식으로 제어되는 조명 시스템의 동작 장치를 위한 파라미터 세트를 미러링하기 위한 회로 어레인지먼트 및 방법
US5495575A (en) Arrangement for storing the address of an on-line monitor processor unit
CN104216850A (zh) 接口传输设备
CN104298625A (zh) 一种iic设备地址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