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7711A -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7711A
CN108387711A CN201810104664.0A CN201810104664A CN108387711A CN 108387711 A CN108387711 A CN 108387711A CN 201810104664 A CN201810104664 A CN 201810104664A CN 108387711 A CN108387711 A CN 10838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c
content
mineral constituent
multiple elastic
charact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046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7711B (zh
Inventor
刘伟
程飞
张宇生
余刚
侯艳
郭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GP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1046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7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7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7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7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01N33/241Earth materials for hydrocarbon cont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表征参数,由于该方案通过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并通过矿物扰动分析,即调整模型中TOC含量确定TOC表征参数,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的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中,通常需要先确定对TOC(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含量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即TOC表征参数或TOC敏感弹性因子)和对脆性物含量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即脆性表征参数或脆性敏感弹性因子),再利用上述两种敏感弹性参数建立TOC、脆性与储层弹性参数之间的拟合关系,进而进行储层预测,以便后续指导具体的油气勘探开发。
目前,为了确定上述对TOC含量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和对脆性物含量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现有方法大多是通过对多个弹性参数进行交汇分析,根据多个弹性参数的交汇分析的结果确定出TOC敏感弹性因子和脆性敏感弹性因子。上述方法具体实施时,由于往往无法精确地分析各个弹性参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导致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精细地分析各个弹性参数的具体影响,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
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曲线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岩心数据、所述横波曲线、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建立所述矿物组分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井数据至少包括:横波曲线、中子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矿物组分曲线,包括:
对所述中子曲线、所述声波时差曲线、所述密度曲线进行交汇分析,以确定所述矿物组分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
比较所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所述岩心数据,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TOC表征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种矿物成分包括:粘土、方解石、石英、黄铁矿、总有机碳、白云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包括:
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石英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石英含量的变换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曲线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间的关系;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所述横波曲线、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建立所述矿物组分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还包括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比较所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所述岩心数据,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TOC表征参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先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矿物扰动分析,即通过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通过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精细地分析各个弹性参数对TOC含量或脆性物含量的敏感程度,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方法,由于大多是对多个弹性参数进行交汇分析,直接根据多个弹性参数的交汇分析的结果确定出TOC敏感弹性因子和脆性敏感弹性因子。由于上述方法得到多个弹性参数的交汇分析结果往往是表征多个弹性参数整体的作用影响,即无法精细地表现出各个弹性参数单独对TOC含量或脆性含量的具体影响。因此,利用上述交汇分析结果往往很难从多个弹性参数中准确地选出影响作用最强(即最敏感)的弹性参数。综上可知,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针对产生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本申请考虑可以先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矿物扰动分析,具体的,可以通过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通过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精细地分析各个弹性参数对TOC含量或脆性物含量的敏感程度,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思考思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具体请参阅图1所示的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区域具体可以是页岩储层区域。对于页岩储层区域,在对该地质类型区域进行储层评价时除了需要考虑常规因素,例如,埋深、厚度等影响因素外,由于其自身的地质特性,还需要考虑TOC(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脆性物含量等因素。而上述所涉及的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又具体与弹性参数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因此,需要寻找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关联性相对较强,即相对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根据上述类型弹性参数,分析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而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对目标区域进行储层评价。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页岩储层区域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上述目标区域还可以是除页岩储层区域外其他类型的区域。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测井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横波曲线、中子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多种测井数据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也可以引入除上述所列举的多种测井数据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测井数据。具体的,例如,上述测井数据还可以包括:自然伽马曲线、无铀伽马曲线、光电截面指数(pe)、VSP(VerticalSeismic Profiling,垂直地震剖面)数据、纵波时差、横波时差、X衍射分析结果数据等等。
S12: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准确地从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相关性较强,即对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考虑可以避免现有方法中直接分析弹性参数和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关系的思路,而是采用另一种反向思路,即先建立一个可以较为准确地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分别调整上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脆性物含量,根据TOC含量变化引起的弹性参数的数据变化量、脆性物含量变化引起的弹性参数的数据变化量,反向推断受TOC含量变化导致数据变化量较大的弹性参数对TOC含量较为敏感,与TOC含量的相关性较强,即TOC表征参数(或TOC敏感弹性因子);相似的,可以反向推断受脆性物含量变化导致数据变化量较大的弹性参数对脆性物含量较为敏感,与脆性物的相关性较强,即脆性物表征参数(或脆性敏感弹性因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2-1: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曲线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测井数据包括:横波曲线、中子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确定上述矿物组分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执行:对所述中子曲线、所述声波时差曲线、所述密度曲线进行交汇分析,以确定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具体的,可以先对上述多种测井曲线进行交汇分析,得到交汇分析结果,再对交汇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建立上述矿物组分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测井数据包括横波曲线的情况下,可以从上述测井数据中提取得到上述横波曲线。在上述测井数据不包括横波曲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测井数据中的其他测井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的横波曲线作为上述横波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矿物组分曲线具体可以包括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含量的分布曲线。具体的,上述多种矿物成分具体可以包括:粘土(clay)、方解石(calcite)、石英(quartz)、黄铁矿(pyrite)、总有机碳(TOC)、白云岩(dolomite)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多种矿物成分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上述多种矿物成分至少包括总有机碳和石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在包含有总有机碳和石英的基础,引入上述所列举的一种或多种矿物成分,或者引入上述所列举之外的一种多种的矿物成分作为上述多种矿物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补充的是,上述矿物组分曲线中多种矿物成分含量的分布曲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具体的,多种矿物成分含量的总值可以为一个定值。其中,该定值具体取值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资料确定。
S12-2:根据所述岩心数据、所述横波曲线、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建立所述矿物组分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确定的矿物组分曲线中没有包含弹性参数对各种矿物成分含量的具体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先综合岩心数据、横波曲线、矿物组分曲线,建立矿物组分模型,以在矿物组分曲线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弹性参数对各种矿物成分含量的影响,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建立了上述矿物组分模型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矿物组分模型,具体实施时,还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对上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S1:利用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
S2:比较所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所述岩心数据,得到比较结果;
S3: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对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多次校正,直到上述比较结果位于容许误差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先根据测井数据、岩心数据,选用粘土(Clay)、体积密度(Rhob)、地层铀含量(HURA)、中子孔隙度(NPHI)、纵波时差(DTCO)、光电吸收系数(UMA)等数据作为输入曲线,输入上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得到粘土(Clay)、方解石(Calcite)、石英(Quartz)、黄铁矿(Pyrite)、有机碳含量(TOC)、白云岩(Dolomite)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再利用上述计算出来的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对上述输入曲线进行正演,得到一套新的输入曲线。将正演出的新的输入曲线与原来的输入曲线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如果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差异值较小,则可以认为当前得到矿物组分模型准确度相对较高;如果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差异较大,则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对矿物组分模型再进行多次校正,直到得到准确度相对较高的矿物组分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弹性参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所列举的弹性参数中的至少两个:纵波阻抗、横波阻抗、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剪切模量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多个弹性参数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引入除上述所列举的多种弹性参数以外的其他弹性参数。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S13: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增加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增加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具体可以是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率,具体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先将TOC含量变化前的弹性参数和TOC含量变化后的弹性参数作差并取绝对值;再将上述绝对值除以TOC含量变化前的弹性参数,即得到了上述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率。类似的,上述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具体可以是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率,具体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先将脆性物(例如石英)含量变化前的弹性参数和脆性物含量变化后的弹性参数作差并取绝对值;再将上述绝对值除以脆性物含量变化前的弹性参数,即得到了上述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率。
S14: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4-1: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TOC表征参数。
S14-2: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具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精度要求灵活设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将多个弹性参数按照各自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的数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只提取排在前几位的弹性参数作为上述TOC表征参数。相似的,可以将多个弹性参数按照各自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的数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只提取排在前几位的弹性参数作为上述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了具体的地质特点,可以将石英作为具体的脆性物,进行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调整。相应的,上述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具体可以包括: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石英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石英含量的变换量。后续,可以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石英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石英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先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矿物扰动分析分别研究各个弹性参数对TOC含量或脆性物含量的敏感程度,即通过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通过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增加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按照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增加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
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2%;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3%;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4%;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5%;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2%;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3%;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4%;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5%。
如此,可在使得上述对TOC含量的调整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的同时,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受TOC含量的影响较大的弹性参数,即TOC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增加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按照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增加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
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2%;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3%;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4%;或,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5%;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2%;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3%;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4%;或,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5%。
如此,可在使得上述对脆性物含量的调整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的同时,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受脆性物含量的影响较大的弹性参数,即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后,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所述方法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按照不同的方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第二变化量;按照不同的方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第二变化量;
S2: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第二变化量,对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进行校验;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第二变化量,对所确定的脆性表征参数进行校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按照不同的方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是相对于在确定TOC表征参数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而言的。例如,在确定TOC表征参数的过程中采用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2%的方式调整TOC含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的3%的不同方式调整TOC含量,从而可以对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进行较为有效的校验。类似的,上述按照不同的方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是相对于在确定脆性物表征参数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而言的。例如,在确定脆性物表征参数的过程中采用减少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2%的方式调整脆性物含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增加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脆性物含量的3%的不同方式调整脆性物含量,从而可以对所确定的脆性物表征参数进行较为有效的校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后,为了能够进行储层评价,所述方法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根据所述TOC表征参数、所述脆性表征参数,建立目标区域的拟合地质模型;
S2:根据所述拟合地质模型,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储层评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建立目标区域的拟合地质模型,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对目标区域中的TOC含量、TOC表征参数、脆性物含量、脆性表征参数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再根据上述拟合方程构建上述拟合地质模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TOC表征参数包括多个弹性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包括多个弹性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区域中的TOC含量、TOC表征参数、脆性物含量、脆性表征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再根据上述拟合方程构建上述拟合地质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建立准确度较高的矿物组分曲线,在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后,上述方法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获取目标区域的生产数据和地质背景资料;
S2:根据所述生产数据和地质背景资料,对所述矿物组分曲线进行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生产数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钻井分层数据、试油数据、试气数据、TOC测试结果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多种生成数据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引入除上述所列举的生产数据以外的其他生产数据。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先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矿物扰动分析分别研究各个弹性参数对TOC含量或脆性物含量的敏感程度,即通过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通过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又通过先根据测井数据,确定矿物组分曲线,再根据岩心数据、横波曲线、矿物组分曲线,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并对上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优化,从而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矿物组分模型,提高了所确定的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准确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相似,因此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请参阅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图,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1、建立模块22、调整模块23和确定模块2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获取模块21,具体可以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
建立模块2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
调整模块23,具体可以用于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确定模块24,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所述建立模块2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曲线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间的关系;
第一建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所述横波曲线、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建立所述矿物组分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矿物组分模型,所述建立模块22具体还可以包括校正单元,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利用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比较所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所述岩心数据,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井数据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数据:横波曲线、中子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测井数据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引入除上述所列举的多种测井数据以外的其他测井数据。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矿物组分曲线,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执行:对所述中子曲线、所述声波时差曲线、所述密度曲线进行交汇分析,以确定所述矿物组分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种矿物成分具体可以包括:粘土、方解石、石英、黄铁矿、总有机碳、白云岩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多种矿物成分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引入除上述所列举的多种矿物成分以外的其他矿物成分。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上述确定模块2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单元:
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TOC表征参数;
第三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形容词仅可以用于将一个元素或动作与另一元素或动作进行区分,而不必要求或暗示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元素或部件或步骤(等)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仅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而可以是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通过建立模块先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调整模块和确定模块,利用矿物扰动分析分别研究各个弹性参数对TOC含量或脆性物含量的敏感程度,具体的通过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通过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又通过建立模块具体的,先根据测井数据,确定矿物组分曲线,再根据岩心数据、横波曲线、矿物组分曲线,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并对上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优化,从而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矿物组分模型,提高了所确定的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参阅图3所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输入设备31、处理器32、存储器33。其中,所述输入设备31具体可以输入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所述处理器3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所述存储器33具体可以用于存储输入的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以及在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具体可以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所述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所述输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接收其他模块、单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所述存储器具体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提供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对某页岩储层研究区中的多种弹性参数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出较为敏感的TOC表征参数和脆性表征参数。具体实施过程,可以结合图4所示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参阅以下内容。
S1:收集岩心、测井及试油等数据资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收集研究区中已钻岩心、测井曲线(包括VSP)、钻井分层数据、试油数据油气水等数据。其中,所收集的数据具体可以包括:伽马GR,无铀伽马HCGR、中子NPHI、声波时差AC/DT、密度RHOB、光电截面指数pe、U测井曲线、矿物组分测试成果(X衍射分析)(石英、黏土、方解石、白云岩等)、TOC测试成果以及横波测井曲线等。具体的,对于研究区测井数据中无横波曲线的情况下,可以综合所收集到的钻井分层数据、试油数据、油气水等数据来建立模型(即拟合横波曲线),再利用岩心数据、VSP数据进行质控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横波曲线。
S2:求取矿物组分曲线。
S3:利用岩心标定优化矿物组分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目标井原始矿物基质简化地层粘土(Clay)、方解石(Calcite)、石英(Quartz)、黄铁矿(Pyrite)、有机碳含量(TOC)、白云岩(Dolomite)六种矿物,用利用无铀伽马(HCGR)和补偿中子孔隙度(NPHI)–体积密度(RHOB)交会计算粘土含量,选用粘土(Clay)、体积密度(Rhob)、地层铀含量(HURA)、中子孔隙度(NPHI)、纵波时差(DTCO)、光电吸收系数(UMA)作为输入曲线,反演计算了地层粘土(Clay)、方解石(Calcite)、石英(Quartz)、黄铁矿(Pyrite)、有机碳含量(TOC)、白云岩(Dolomite)的体积含量。再利用S1中收集到的矿物组分的岩心对所求取的矿物组分曲线进行优化和质控,不断调整反演成果,保证反演的矿物组分的反演结果与实钻岩心结果吻合度较高,将此时的反演的矿物组分曲线作为最佳矿物组分曲线(即矿物组分模型)。
S4:建立TOC扰动模型(即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建立上述扰动模型:将原始地层TOC减少2%;将原始地层TOC减少3%;将原始地层TOC减少4%;将原始地层TOC减少5%;将原始地层TOC增加2%;将原始地层TOC增加3%;将原始地层增加4%;将原始地层TOC增加5%。S5:建立脆性矿物扰动模型(即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建立上述扰动模型:将原始地层石英减少3%;将原始地层石英减少6%;将原始地层石英减少9%;将原始地层石英增加3%;将原始地层石英增加6%;将原始地层石英增加9%。
S6:对TOC扰动模型、脆性扰动模型分析,并确定对应的弹性参数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分别计算S4、S5中各模型所对应的弹性参数变数量。例如,对于原始地层TOC减少2%的模型,可以计算其对应的纵横波阻抗、杨氏模量、密度、剪切模量、泊松比的变化率,即分别计算:(原始弹性参数值-新模型弹性参数值)/原始弹性参数值,再按弹性参数TOC、脆性变化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S7:确定TOC/脆性敏感弹因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S6的排序确定的TOC、脆性敏感弹性因子(即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进而可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拟合,为后续的三维TOC、脆性平面预测奠定基础,以便进行具体的储层预测。
通过上述场景示例,验证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先建立可以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的矿物组分模型;再通过矿物扰动分析分别研究各个弹性参数对TOC含量或脆性物含量的敏感程度,即通过调整矿物组分模型中TOC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确定TOC表征参数;通过调整模型中脆性物含量,根据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确定脆性物表征数,确实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所确定的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准确地确定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技术效果。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不同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行业标准或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等,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判断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实施方式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12)

1.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
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曲线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岩心数据、所述横波曲线、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建立所述矿物组分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数据包括:横波曲线、中子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矿物组分曲线,包括:
对所述中子曲线、所述声波时差曲线、所述密度曲线进行交汇分析,得到所述矿物组分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
比较所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所述岩心数据,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TOC表征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矿物成分包括:粘土、方解石、石英、黄铁矿、总有机碳、白云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包括:
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石英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石英含量的变换量。
9.一种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矿物组分模型,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模型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TOC含量、脆性物含量、多个弹性参数间的关系;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TOC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调整所述矿物组分模型中的脆性物含量,以获取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TOC表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确定出脆性表征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横波曲线和矿物组分曲线,其中,所述矿物组分曲线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与TOC含量、脆性物含量间的关系;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岩心数据、所述横波曲线、所述矿物组分曲线,建立所述矿物组分模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还包括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比较所述多种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的反演结果、所述岩心数据,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所述矿物组分模型进行校正。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TOC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TOC表征参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弹性参数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从所述多个弹性参数中筛选出基于脆性物含量的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参数作为所述脆性表征参数。
CN201810104664.0A 2018-02-02 2018-02-02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387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4664.0A CN108387711B (zh) 2018-02-02 2018-02-02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4664.0A CN108387711B (zh) 2018-02-02 2018-02-02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7711A true CN108387711A (zh) 2018-08-10
CN108387711B CN108387711B (zh) 2020-12-01

Family

ID=6307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04664.0A Active CN108387711B (zh) 2018-02-02 2018-02-02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77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031A (zh) * 2019-02-15 2019-05-31 西南石油大学 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1749677A (zh) * 2020-06-30 2020-10-09 宋立才 测井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0440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页岩压裂脆性指数的预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4348A (ja) * 1999-08-30 2001-03-13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チレン性不飽和基含有ウレタンプレ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プレポリマーを用いる硬化樹脂の製造方法
BR112017010215A2 (pt) * 2014-11-25 2018-02-0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étodo e sistema para previsão de carbono orgânico total (toc) usando um modelo de função de base radial (rbf) e dados de ressonância magnética nuclear (rmn).
WO2020130668A1 (ko) * 2018-12-19 2020-06-25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몰리브덴을 활용한 초기총유기탄소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4348A (ja) * 1999-08-30 2001-03-13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チレン性不飽和基含有ウレタンプレ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プレポリマーを用いる硬化樹脂の製造方法
BR112017010215A2 (pt) * 2014-11-25 2018-02-0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étodo e sistema para previsão de carbono orgânico total (toc) usando um modelo de função de base radial (rbf) e dados de ressonância magnética nuclear (rmn).
WO2020130668A1 (ko) * 2018-12-19 2020-06-25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몰리브덴을 활용한 초기총유기탄소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刚等: "《页岩气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31 December 2016,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撒利明等: "中国石油"十二·五"物探技术重大进展及"十三·五"展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黄军平等: "致密岩石矿物组分含量及脆性指数多元回归定量预测", 《新疆石油地质》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031A (zh) * 2019-02-15 2019-05-31 西南石油大学 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1749677A (zh) * 2020-06-30 2020-10-09 宋立才 测井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0440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页岩压裂脆性指数的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7711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130B (zh) 钻井方法和装置
Hassani et al. Site‐effects model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North America based on peak frequency
CN104375188B (zh) 一种地震波透射衰减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7366534B (zh) 粗化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303510A (zh) 页岩气储层性能的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15987B (zh) 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流体因子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8387711A (zh)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402176A (zh) 裂缝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387931B (zh) 储层孔隙压力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367762A (zh) 一种确定储层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77979B (zh) 一种地震属性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807410A (zh) 储层地球物理敏感参数优选方法及系统
CN107942404A (zh) 一种确定裂缝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35709A (zh) 一种页岩储层质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576985A (zh) 一种地震反演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13772A (zh) 基于测井资料计算煤岩工业组分含量的方法
AU20103197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transforming geophysical and petrophysical data
CN107656315B (zh) 储层流体因子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6842316B (zh) 裂缝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529106B (zh) 一种利用测井资料确定煤层显微组分含量的方法
CN107991716A (zh) 薄层的沉积相图和沉积体厚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836163A (zh)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Zhao et al. Prediction of geomechanical sweet spots in a tight gas sandstone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lower Permian strata in the southern Qinshui Basin, China
Wu et al. A new method for evaluating rock mass quality of slopes based on interval continuous mathematical models
CN113294146B (zh) 含沥青质储层的有效孔隙度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