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2599A -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2599A
CN108362599A CN201810042117.4A CN201810042117A CN108362599A CN 108362599 A CN108362599 A CN 108362599A CN 201810042117 A CN201810042117 A CN 201810042117A CN 108362599 A CN108362599 A CN 108362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reconditioning
tested
tool
indented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2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2599B (zh
Inventor
王奔
曹国强
郑耀辉
王明海
李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421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62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62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2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2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2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8Investigating machinability by cutting tools; Investigating the cutting ability of too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6Specifications of the specime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属于刀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初始刀具,采用同一压力分别将修磨后刀具和初始刀具做为被测刀具进行压痕试验,修磨后刀具的压痕区域位于修磨区域内;步骤2、测量修磨后刀具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a1、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1,以及测量初始刀具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a2、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2;步骤3、计算对角线长度变化比率V1,V1=a1/a2,计算裂纹长度变化比率V2,V2=b1/b2,得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V=max{V1,V2};步骤4、根据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计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C=V‑1,当C=0.5时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数为最大修磨次数。

Description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发动机中广泛采用了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的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材料,且新型航空发动机中钛合金、高温合金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钛合金、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加工难度,属于难加工材料,其对刀具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刀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具备高稳定切削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加工航空航天部件的刀具所使用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显著高于普通刀具,因此,刀具的成本也远远高于普通刀具,为了提高刀具的利用率,降低成本,通常会对磨损后的刀具进行修磨,从而产生新的切削刃,使刀具可以再次利用。
通常对于一把磨损后的刀具会进行多次修磨,即第一次修磨完成后继续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具会再次产生磨损,此时对该刀具进行第二次修磨,如此类推,但是经过多次修磨后的刀具的自身性能相对于刚出厂时的初始刀具的自身性能有所下降,因此多次修磨后的刀具的加工性能即使用性能也有所下降,但目前并没有方法来确定刀具的最大修磨次数,往往通过对刀具外观变化来判断刀具是否能够继续进行修磨,判断误差较大,若修磨次数过多会造成刀具的过度修磨,使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出现非线性的急剧下降,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刀具突然断裂,从而使得工件损坏或者机床受损等经济损伤;若修磨次数较少就认定刀具无法继续进行修磨,则没有对刀具进行充分的利用,浪费了资源,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估刀具的最大修磨次数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确定刀具最大修磨次数,避免出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出现急剧下降而导致的刀具突然断裂、工件损坏或者机床受损或者无法对刀具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初始刀具,初始刀具为未修磨刀具,且初始刀具的型号与修磨后刀具的型号相同,采用同一压力分别将修磨后刀具和初始刀具做为被测刀具进行压痕试验,修磨后刀具的压痕区域位于修磨后刀具的修磨区域内,压痕试验过程采用的压头为四棱锥形压头;
步骤2、测量所述修磨后刀具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a1、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1,以及测量所述初始刀具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a2、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2;
步骤3、计算对角线长度变化比率V1,V1=a1/a2,计算裂纹长度变化比率V2,V2=b1/b2,得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V=max{V1,V2};
步骤4、根据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计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C=V-1,当C=0.5时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数为最大修磨次数。
所述被测刀具为回转类刀具,在步骤1中进行压痕试验时,使所述压头的中心线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且在压痕区域内,使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另外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回转轴线垂直。
在步骤2中,对于所述修磨后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与修磨后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a1,将与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延长线上的两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1;对于所述初始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与初始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a2,将与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延长线上的两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2。
所述被测刀具为平面类刀具,在步骤1中进行压痕试验时,使所述压头的中心线与被测刀具的刀片表面垂直,且在压痕区域内,使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与被测刀具的刃口区域的中分线在同一平面。
在步骤2中,对于所述修磨后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a1,将两条对角线延长线上的四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1;对于所述初始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a2,将两条对角线延长线上的四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2。
所述压痕区域接近所述被测刀具的主切削刃的一侧。
所述回转类刀具为立铣刀或钻头。
所述压痕区域接近所述被测刀具的刃口的一侧。
所述平面类刀具为车刀刀片或铣刀刀片。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分别对同一型号的修磨后刀具和初始刀具进行压痕试验,并根据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变化率以及裂纹长度的变化率来反应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并根据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计算得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当C=0.5时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数为最大修磨次数,通过此方法可以得到在某一修磨工艺和某一单次修磨厚度下,该型号的刀具所对应的最大修磨次数,后续再对该型号的刀具进行修磨时,能够根据该最大修磨次数进行合理的修磨,避免由于修磨次数过多而导致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出现非线性急剧下降、进而出现刀具突然断裂、工件损坏或者机床受损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避免由于修磨次数较少而导致的无法对刀具进行充分利用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回转类刀具上修磨区域及压痕试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回转类刀具上修磨区域及压痕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平面类刀具上修磨区域及压痕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图3中的压痕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中的压痕区域的放大图。
其中,
1主切削刃,2裂纹,A修磨区域,B压痕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确定刀具最大修磨次数,避免出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出现急剧下降而导致的刀具突然断裂、工件损坏或者机床受损或者无法对刀具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初始刀具,初始刀具为未修磨刀具,且初始刀具的型号与修磨后刀具的型号相同,采用同一压力分别将修磨后刀具和初始刀具做为被测刀具进行压痕试验,修磨后刀具的压痕区域位于修磨后刀具的修磨区域内,压痕试验过程采用的压头为四棱锥形压头,用四棱锥形压头分别在初始刀具和修磨后刀具的表面进行下压,在初始刀具和修磨后刀具的表面形成压痕区域;
其中,若做为被测刀具的初始刀具和修磨后刀具为回转类刀具时,例如为立铣刀或者钻头或者其他回转类刀具,在进行压痕试验时,可以采用维氏压头或者布式压头,如图2所示,使压头垂直向被测刀具移动,且压头的中心线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且在压痕区域B内,使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另外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所在的平面与回转轴线垂直,例如如图3和图5所示为压头在修磨后刀具的修磨区域A内形成的压痕区域B,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a和b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c在同一平面,另外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d和e所在的平面与回转轴线c垂直;对于回转类刀具,压痕区域B接近被测刀具的主切削刃1的一侧,将压痕区域B设置在此位置可以保证压痕试验不影响被测刀具的后续使用;
若做为被测刀具的初始刀具和修磨刀具为平面类刀具时,例如为车刀刀片或铣刀刀片或者其他平面类刀具,在进行压痕试验时,可以采用维氏压头,使压头的中心线与被测刀具的刀片表面垂直,且在压痕区域B内,使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与被测刀具的刃口区域的中分线在同一平面,如图4和图6所示为压头在修磨后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区域B,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a和b与被测刀具的刃口区域的中分线f在同一平面,对于平面类刀具,压痕区域B接近被测刀具的刃口的一侧,将压痕区域B设置在此位置可以保证压痕试验不影响被测刀具的后续使用。
步骤2、测量修磨后刀具压痕区域B的对角线长度a1、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1,以及测量初始刀具压痕区域B的对角线长度a2、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2;
若被测刀具为回转类刀具:对于修磨后刀具,如图5所示,为图3中的压痕区域B的放大图,将其压痕区域B内与修磨后刀具的回转轴线c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a1,将与回转轴线c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延长线上的两条裂纹2的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1;对于初始刀具,将其压痕区域B内与初始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a2,将与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延长线上的两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2;本发明中,可以采用显微镜进行对角线以及裂纹长度的测量,对于回转类刀具,采用显微镜对压痕区域B内与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a1进行测量时,可以将压痕区域B在显微镜焦平面的投影长度近似为对角线长度a1;
若被测刀具为平面类刀具,对于修磨后刀具,如图6所示,为图4中的压痕区域B的放大图,将其压痕区域B内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a1,将两条对角线延长线上的四条裂纹2的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1;对于初始刀具,将其压痕区域B内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a2,将两条对角线延长线上的四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2。
步骤3、计算对角线长度变化比率V1,V1=a1/a2,计算裂纹长度变化比率V2,V2=b1/b2,得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V=max{V1,V2}。
其中,若修磨后刀具的对角线长度a1越接近初始刀具的对角线长度a2,修磨后刀具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1越接近初始刀具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2,则修磨后刀具的性能变化越小,即V1和V2越接近1,则代表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越小,越大于1,则代表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较大,因此,综合考虑V1和V2的大小,将V1和V2中的较大值作为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率V,V越接近1,则代表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越接近初始刀具,加工性能越好,V越大,则代表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相对于初始刀具的加工性能改变较大,加工性能较差。
步骤4、根据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计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C=V-1,当C=0.5时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数为最大修磨次数。
其中,在对刀具进行修磨后,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相对于初始刀具的加工性能通常是下降的,即V>1,因此,通过计算V与1之间的差值C可以得知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0.5时所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作为刀具的最大修磨次数,即经过多次修磨的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50%时所对应的修磨次数为刀具的最大修磨次数,一旦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相对于初始刀具的加工性能降低50%之后,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会出现非线性的急剧下降,如此可以确定该型号的刀具所对应的最大修磨次数,若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小于50%,则可以继续对刀具进行修磨,在后续对该型号的刀具进行修磨时,修磨次数均不应超过该型号刀具的最大修磨次数,为了更精准的判断,也可以对每个刀具每次修磨后的性能下降比例C均进行计算;
同时,由于修磨工艺的不同,在对同一型号的刀具采用相同的修磨厚度进行修磨后,由于机床、砂轮、冷却液等条件的不同,会使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率V也有所差异,即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也有所差异,而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判断出在相同的单次修磨厚度下,哪种修磨工艺使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最小,选出最优的修磨工艺。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分别对同一型号的修磨后刀具和初始刀具进行压痕试验,并根据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变化率以及裂纹长度的变化率来反应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并根据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计算得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当C=0.5时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数为最大修磨次数,通过此方法可以得到在某一修磨工艺和某一单次修磨厚度下,该型号的刀具所对应的最大修磨次数,后续再对该型号的刀具进行修磨时,能够根据该最大修磨次数进行合理的修磨,避免由于修磨次数过多而导致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出现非线性急剧下降、进而出现刀具突然断裂、工件损坏或者机床受损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避免由于修磨次数较少而导致的无法对刀具进行充分利用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初始刀具,初始刀具为未修磨刀具,且初始刀具的型号与修磨后刀具的型号相同,采用同一压力分别将修磨后刀具和初始刀具做为被测刀具进行压痕试验,修磨后刀具的压痕区域位于修磨后刀具的修磨区域内,压痕试验过程采用的压头为四棱锥形压头;
步骤2、测量所述修磨后刀具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a1、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1,以及测量所述初始刀具压痕区域的对角线长度a2、对角线延长线上所产生的裂纹长度b2;
步骤3、计算对角线长度变化比率V1,V1=a1/a2,计算裂纹长度变化比率V2,V2=b1/b2,得到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V=max{V1,V2};
步骤4、根据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变化比率V,计算修磨后刀具的加工性能下降比例C,C=V-1,当C=0.5时对应的修磨后刀具的修磨次数为最大修磨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刀具为回转类刀具,在步骤1中进行压痕试验时,使所述压头的中心线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且在压痕区域内,使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与被测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另外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回转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对于所述修磨后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与修磨后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a1,将与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延长线上的两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1;
对于所述初始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与初始刀具的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a2,将与回转轴线在同一平面的对角线延长线上的两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刀具为平面类刀具,在步骤1中进行压痕试验时,使所述压头的中心线与被测刀具的刀片表面垂直,且在压痕区域内,使压头的两个棱边在被测刀具表面形成的压痕与被测刀具的刃口区域的中分线在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对于所述修磨后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a1,将两条对角线延长线上的四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1;
对于所述初始刀具,将其压痕区域内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a2,将两条对角线延长线上的四条裂纹长度的平均值作为b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区域接近所述被测刀具的主切削刃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类刀具为立铣刀或钻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区域接近所述被测刀具的刃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类刀具为车刀刀片或铣刀刀片。
CN201810042117.4A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Active CN108362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2117.4A CN108362599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2117.4A CN108362599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2599A true CN108362599A (zh) 2018-08-03
CN108362599B CN108362599B (zh) 2020-04-21

Family

ID=6300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2117.4A Active CN108362599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625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884A (zh) * 2011-12-15 2012-07-11 哈尔滨理工大学 高速铣刀安全可靠性分析评价方法
CN103052456A (zh) * 2010-08-04 2013-04-17 株式会社图格莱 被覆工具
CN103760049A (zh) * 2014-01-14 2014-04-30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切削试验用的试样结构及切削试验方法
CN104899355A (zh) * 2015-05-11 2015-09-0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型复杂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预测方法
CN106624166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frp与钛合金叠层结构铰孔工艺的优化方法
CN10664763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frp与钛合金叠层结构铰孔刀具寿命的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456A (zh) * 2010-08-04 2013-04-17 株式会社图格莱 被覆工具
CN102564884A (zh) * 2011-12-15 2012-07-11 哈尔滨理工大学 高速铣刀安全可靠性分析评价方法
CN103760049A (zh) * 2014-01-14 2014-04-30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切削试验用的试样结构及切削试验方法
CN104899355A (zh) * 2015-05-11 2015-09-0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型复杂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预测方法
CN106624166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frp与钛合金叠层结构铰孔工艺的优化方法
CN10664763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frp与钛合金叠层结构铰孔刀具寿命的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2599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locke et al.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al comparison of roughing strategies via milling, sinking-EDM, wire-EDM and ECM for titanium-and nickel-based blisks
CN106021796B (zh) 一种铬钢叶片型面加工用球头铣刀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2880756A (zh) 薄壁叶片精密铣削加工变形补偿方法
CN108549320A (zh) 一种基于粗糙度的钛合金铣削参数和刀具磨损控制方法
Islam et al. An investigation into dimensional accuracy achievable in 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CN101590614A (zh) 基于形状复制的数控铣削加工刀具磨损测量方法
CN105252233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配重叶片加工方法
CN110874500A (zh) 一种基于振动监测的飞机结构件加工方案评估方法
CN106407622A (zh) 一种大螺距螺纹车削刀具设计方法
Flañ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de geometry and electrode path on wear pattern in EDM
CN108262649B (zh) 一种刀具单次最大修磨厚度的评估方法
CN103056393A (zh) 一种采用陶瓷刀片的加工方法
CN103105332B (zh) 用正交切削法测定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
CN106736859A (zh) 车削刀片使用寿命对比方法
CN108362599A (zh) 一种刀具最大修磨次数的评估方法
CN106944880B (zh) 车削大螺距内螺纹刀具刃口刃形保持性检测方法
CN108195703A (zh) 一种修磨后刀具加工性能的评估方法
CN207751817U (zh) 一种修磨后刀具的性能测试装置
CN106001716A (zh) 一种提升铝锂合金工件切削表面完整性的方法
CN206393085U (zh) 一种留根坡口测量检验工装
CN208772643U (zh) 汇流环检测工装
CN107957378A (zh) 一种修磨后刀具的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256216A (zh) 一种修磨后刀具的切削参数范围的计算方法
CN112756925B (zh) 基于粘结效应的adc12铝合金高速铣削刀具表面粘结磨损程度评价方法
CN113601264B (zh) 基于变进给量试切的刀具后刀面磨损状态确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