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0662B -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0662B
CN108360662B CN201810153008.XA CN201810153008A CN108360662B CN 108360662 B CN108360662 B CN 108360662B CN 201810153008 A CN201810153008 A CN 201810153008A CN 108360662 B CN108360662 B CN 108360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liding
bevel gear
cavity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30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0662A (zh
Inventor
周德旺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Jidong Electromechanical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ianhe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ianhe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ianhe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30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60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60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0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0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0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E03F7/10Wheeled apparatus for emptying sewers or cesspoo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包括有一个地面掩埋体,所述地面掩埋体的一侧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所述盖板活动的第三转轴,所述地面掩埋体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排污车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污物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筒,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二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对所述盖板的开启和闭合进行控制,通过所述螺旋输送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污泥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达到清理污泥的目的,进一步的减轻劳动量。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清理车,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能够将排污沟上的盖板掀起,能够对排污沟内的污泥进行清理的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其中在现在的生活中,在道路的两侧都会设置有排污沟,从而能够利用排污沟进一步的对污水进行排放,其中在对污水进行排放的过程中,由于日积月累所以会造成污泥的堆积,从而进一步的造成了排污沟的排污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的导致了排污沟的堵塞,所述就需要对排污沟进行定时的清理,其中在对排污沟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大多都需要利用人工来完成污泥的清理工作,首先将盖板掀起后再对排污沟内的污泥进行清理工作,虽然利用人工能够完成污泥的清理,但是由于需要人工来完成,所以就导致了劳动量的增加,当排污沟的长度过长的情况下就会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所以就会造成清理污泥的成本增加,同时清理的效率也极其的低下。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端盖进行顶压,从而能够实现对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控制,能够通过排污车上的电机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对接端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对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头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自动控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筒内的螺旋输送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污泥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达到清理污泥的目的,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清理污泥造成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包括有一个地面掩埋体,所述地面掩埋体上设置有一个排污车,所述排污车底部设置有转动的滚轮,所述排污车内设置有一个污物腔,所述地面掩埋体上设置有一个排污槽,所述地面掩埋体上设置有一个呈凹形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排活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地面掩埋体的一侧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所述盖板活动的第三转轴,所述地面掩埋体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控制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排污车内设置有有一个电机驱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十五转轴,所述第十五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对接端头,所述对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头相对应卡接。能够通过所述电机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对接端头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利用所述电机的转动控制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目的。
所述排污车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污物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筒,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二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盘,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第十二转轴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螺旋输送盘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螺旋输送盘对污泥进行输送处理的目的。
所述第一输送筒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输送筒,所述第二输送筒的内设置有一个污物进腔,所述第二输送筒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摆动的拨泥板,所述拨泥板将泥土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内,所述第十二转轴的转动带动两个所述拨泥板同步的摆动。能够通过所述拨泥板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将污泥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排污槽内的污泥进行处理。
所述排污车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的转动控制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七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所述对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头的连接和分离,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控制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地面掩埋体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盖板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所述地面掩埋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转轴,所述第一连接转轴内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转轴上连接有一个在所述第三滑腔内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呈方形设置,所述地面掩埋体上分别设置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盘,所述第二螺纹盘与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与所述第二螺纹盘上所设的螺纹孔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对所述盖板进行开启和闭合的控制。
所述连接端头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在所述地面掩埋体内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地面掩埋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五转轴相对应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和一个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一个第二锥齿轮。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对所述盖板进行顶压,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筒腔,所述螺旋输送盘在所述第一筒腔内转动,所述第一筒腔内还设置有一个输送筒腔,所述输送筒腔将所述第一筒腔间隔分开,所述第一输送筒上连接有一个连接输送管,所述连接输送管的两端将间隔分开的第一筒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十二转轴穿过所述输送筒腔且在所述输送筒腔内转动,所述排污车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输送筒腔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与所述第十一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和一第十四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与所述第十一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一锥齿轮和一个第十二锥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十二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螺旋输送盘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泥进行输送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十二转轴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在所述一输送筒内转动的第十五锥齿轮,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十二转轴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十六转轴,所述第十六转轴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十五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六锥齿轮,所述第十六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圈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十七转轴,所述第十七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八转轴,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第四滑腔,所述第二输送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四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的第一滑轴,所述第二输送筒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筒上的第十九转轴,所述拨泥板的中心位置分别在所述第十九转轴上转动,所述第一滑轴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拨泥板所设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滑轴的另一端分别在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所述第十八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轴上所设的转轴上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二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十六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转动盘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带动所述第一滑轴做往复的滑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拨泥板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拨泥板的摆动能够将污泥拨入到所述污泥进腔内,从而达到对污泥进行处理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呈T型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十五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第十五转轴上连接有一个顶压盘,所述顶压盘上设置有一个挤压滑槽,所述排污车底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一滑腔,在所述第一滑腔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呈方形设置,在所述排污车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轴相对应的第一螺纹盘,所述第一螺纹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轴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顶压在所述挤压滑槽内,所述挤压滑槽呈半圆形设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螺纹轴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顶压盘进行顶压,从而能够带动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利用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与所述连接端头进行连接,从而能够控制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排污车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十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九锥齿轮和一个第十锥齿轮,所述排污车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十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和一个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转轴与所述第八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和一个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七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转动把手。能够通过所述转动把手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七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螺纹轴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对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呈圆筒状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盖板相对应,所述连接端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与所述对接端头分别呈八边形设置。能够将所述对接凹槽与所述对接端头设置呈八边形,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所述对接端头卡接在所述对接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端盖进行顶压,从而能够实现对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控制,能够将所述端盖开启后能够方便对污泥进行清理;
能够通过排污车上的电机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对接端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对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头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所述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自动控制;
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筒内的螺旋输送盘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污泥进行输送,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筒上设置的拨泥板的摆动,能够将污泥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内,从而能够达到清理污泥的目的;
并且能够通过所述转动把手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对端盖的开启和闭合的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清理污泥造成的麻烦,提高污泥的清理效率,降低污泥的清理成本,从而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连接转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六转轴与第十五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输送筒与第二输送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拨泥板动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连接转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掩埋体、2排污槽、3第一凹槽、4盖板、5第一转轴、6排水口、7第一转孔、8第二转轴、9第一连接转轴、10第三转轴、11第四转轴、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第三锥齿轮、15第四锥齿轮、16第五转轴、17第二凹槽、18连接端头、19排污车、20滚轮、21污物腔、22电机、23第六转轴、24对接凹槽、25对接端头、26顶压盘、27第七转轴、28第八转轴、29第五锥齿轮、30第六锥齿轮、31转动把手、32第九转轴、33第七锥齿轮、34第八锥齿轮、35第十转轴、36第九锥齿轮、37第十锥齿轮、38第二连接转轴、39第一滑腔、40第一螺纹轴、41第一螺纹盘、42第一滑块、43第十一转轴、44第十一锥齿轮、45第十二锥齿轮、46第一输送筒、47第一筒腔、48第十二转轴、49第十三锥齿轮、50第十四锥齿轮、51输送筒腔、52螺旋输送盘、53连接输送管、54第二输送筒、55第二滑腔、56第十五转轴、57第二滑块、58第一弹簧、59挤压滑槽、60第三滑腔、61第三滑块、62第二螺纹盘、63第十五锥齿轮、64第十六锥齿轮、65第十六转轴、66转动盘、67第十七转轴、68第十八转轴、69第四滑腔、70污物进腔、71第二凹槽、72第十九转轴、73第一滑孔、74拨泥板、75第一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包括有一个地面掩埋体1,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设置有一个排污车19,所述排污车19底部设置有转动的滚轮20,所述排污车19设置有一个污物腔21,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设置有一个排污槽2,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设置有一个呈凹形设置的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一排活动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上分别设置有排水口6,所述地面掩埋体1的一侧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所述盖板4活动的第三转轴10,所述地面掩埋体1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转轴10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端头18,所述连接端头18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0转动。
在地面下掩埋有一个地面掩埋体1,所述地面掩埋体1可以由钢材焊接构成,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设置有一个排污车19,所述排污车19能够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滑动,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设置有一个排污槽2,从而能够利用排污槽2进行污物的排放,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长度与所述排污槽2的长度相同,在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一排转动的盖板4,在盖板4上设置有排水口6,从而能够利用排水口6使污水流入到所排污槽2内,从而能够通过将所述盖板4掀开,从而能够对所述排污槽2内的污泥进行清理,在所述地面掩体1内设置有一排能够上下滑动的第三转轴10,所述第三转轴10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盖板4的数量相同,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三转轴10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盖板4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对盖板4进行顶起的目的,避免了人工掀起盖板4造成的麻烦,并且在所述地面掩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一排与所述第三转轴10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设置的数量与位置与所述第三转轴10相同且相对应,在所述第二凹槽17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端头18,所述连接端头1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0的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连接端头1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三转轴10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盖板4的开启闭合。
所述排污车19内设置有有一个电机22驱动的第六转轴23,所述第六转轴23上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十五转轴56,所述第十五转轴56上设置有一个对接端头25,所述对接端头25与所述连接端头18相对应卡接。
在所述排污车19内设置有一个电机22驱动的第六转轴23,搜索第六转轴23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十五转轴56,能够通过所述对接端头25与所述连接端头18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利用所述电机22的转动控制所述盖板4的开启闭合,从而进一步的方便对污泥的清理工作。
所述排污车19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污物腔21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筒46,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二转轴48,所述第十二转轴48上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盘52,所述第六转轴23的转动带动所述第十二转轴48转动。
在所述排污车19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输送筒46,所述第一输送筒46与所述污物腔21相对应连通,在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二转轴48,在所第十二转轴48上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盘52,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螺旋输送盘5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污泥进行输送,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2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螺旋输送盘52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泥输送的控制。
所述第一输送筒46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输送筒54,所述第二输送筒54的内设置有一个污物进腔70,所述第二输送筒54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摆动的拨泥板74,所述拨泥板74将泥土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70内,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转动带动两个所述拨泥板70同步的摆动。
在所述第一输送筒46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输送筒54,在所述第二输送筒54内设置有一个污物进腔70,在所述第二输送筒54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摆动的拨泥板74,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拨泥板74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污泥进行拨动,从而能够将污泥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70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螺旋输送盘5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污泥进行清理输送,从而能够对所述排污槽2内的污泥进行清理,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拨泥板74的摆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对污泥的拨入,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泥的拨入清理同步的进行,从而避免了人工清理污泥造成的麻烦,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污泥清理的效率,减少工作量,同时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污泥清理的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述排污车19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七转轴27,所述第七转轴27的转动控制所述对接端头25的滑动。
能够通过所述第七转轴2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对接端头25的滑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所述对接端头25与所述连接端头18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对所述盖板4的开启和闭合的控制。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凹槽3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的第一转轴3,所述盖板4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3上转动,所述地面掩埋体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3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转孔7,所述第一转孔7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上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转轴9,所述第一连接转轴9内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三滑腔60,所述第三转轴10上连接有一个在所述第三滑腔60内滑动的第三滑块61,所述第三滑块61呈方形设置,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分别设置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转轴10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盘62,所述第二螺纹盘62与所述第三转轴10上设置有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
所述第一凹槽3设置有一排,在所述第一凹槽3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地面掩体1上的第一转轴3,所述盖板4能够分别的在所述第一转轴3上转动,在所述地面掩体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3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转孔7,在所述第一转孔7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8,在所述第二转轴8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转轴9,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转轴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转轴9的转动,在所述第一连接转轴9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三滑腔60,在所述第三转轴10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三滑块61,所述第三滑块61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转轴9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0的转动,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转轴10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盘62,所述第二螺纹盘62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三转轴10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转轴9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0的上下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对所述盖板4进行顶起的目的,从而实现控制所述盖板4的开启跟闭合。
所述连接端头18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内转动的第五转轴16,所述地面掩埋体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五转轴16相对应转动的第四转轴11,所述第四转轴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14和一个第四锥齿轮15,所述第二转轴8与所述第四转轴11的另一端1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2和一个第二锥齿轮13。
在所述连接端头18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五转轴16,所述第五转轴16分别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内转动,在所述地面掩埋体1内分别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五转轴16相对应转动的第四转轴11,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11与所述第四锥齿轮15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连接端头18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8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18的转动控制所述盖板4的开启和闭合功能。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筒腔47,所述螺旋输送盘52在所述第一筒腔47内转动,所述第一筒腔47内还设置有一个输送筒腔51,所述输送筒腔51将所述第一筒腔47间隔分开,所述第一输送筒46上连接有一个连接输送管53,所述连接输送管53的两端将间隔分开的第一筒腔47相对应连通,所述第十二转轴48穿过所述输送筒腔51且在所述输送筒腔51内转动,所述排污车19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输送筒腔51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43,所述第十二转轴48与所述第十一转轴4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49和一第十四锥齿轮50,所述第六转轴23与所述第十一转轴4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一锥齿轮44和一个第十二锥齿轮45。
在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设置有一个空腔即第一筒腔47,所述螺旋输送盘52能够在所述第一筒腔47内转动,在所述第一筒腔47内还设置有一个输送筒腔51,所述输送筒腔51通过隔板间隔而成,所述输送筒腔51能够将所述第一筒腔47进行间隔分开,在所述第一输送筒46上设置有一个连接输送管53,由于所述第一筒腔47通过所述输送筒腔51进行间隔分开,所以通过所述连接输送管53能够将分开后的第一筒腔47进行相对应的连通,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一筒腔47的连通,从而保证到对污泥进行输送处理,所述第十二转轴48穿过所述输送筒腔51,所述第十二转轴48能够在所述输送筒腔51内转动,在所述排污车19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输送筒腔51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43,所述第十一转轴43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二转轴48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49和一个第十四锥齿轮50,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一转轴4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转动,在所述第十一转轴4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十二锥齿轮45,在所述第六转轴23上设置有一个第十一锥齿轮44,所述第十一锥齿轮44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45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2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螺旋输送盘52的转动,由于所述输送筒腔51将所述第一筒腔47间隔分开,那么所述螺旋输送盘52同样由两段构成。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在所述一输送筒46内转动的第十五锥齿轮63,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十二转轴48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十六转轴65,所述第十六转轴65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十五锥齿轮63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六锥齿轮64,所述第十六转轴6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盘66,所述转动盘66的外圈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十七转轴67,所述第十七转轴6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八转轴68,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设置有一个第四滑腔69,所述第二输送筒5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四滑腔69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73,所述第一滑孔73内滑动的第一滑轴75,所述第二输送筒54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孔73相对应连通的第二凹槽71,所述第二凹槽7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筒54上的第十九转轴72,所述拨泥板74的中心位置分别在所述第十九转轴72上转动,所述第一滑轴75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拨泥板74所设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滑轴75的另一端分别在所述第四滑腔69内滑动,所述第十八转轴68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轴75上所设的转轴上转动。
在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端部设置有一个第十五锥齿轮63,所述第十五锥齿轮63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所设的转腔内转动,在所述第一输送筒46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六转轴65,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五锥齿轮63与所述第十六锥齿轮64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十二转轴48的转动带动所述第十六转轴65的转动,在所述第十六转轴6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盘66,所述转动盘66呈圆盘状设置,在所述转动盘66的外圆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十七转轴67,在所述第十七转轴6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八转轴68,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转动盘66的转动能更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十八转轴68做圆周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所述第一滑轴75做往复的滑动动作,所述第一滑轴75的端部连接在所述拨泥板74所设的转轴上,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滑轴75在所述拨泥板74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轴75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所述拨泥板74的摆动,所述拨泥板74与所述污物进腔70相对应呈圆盘状设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拨泥板74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将污泥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70内,所述污物进腔70与所述第一筒腔47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螺旋输送盘52的转动能够达到对污泥进行输送处理的目的。
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六转轴23上设置有一个呈T型设置的第二滑腔55,所述第十五转轴56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腔55内滑动的第二滑块57,所述第二滑腔55内还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第二滑块57的第一弹簧58,所述第十五转轴56上连接有一个顶压盘26,所述顶压盘26上设置有一个挤压滑槽59,所述排污车19底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转轴35,所述第十转轴35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转轴38,所述第二连接转轴38上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一滑腔39,在所述第一滑腔39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螺纹轴40,所述第一螺纹轴4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一滑腔39内滑动的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呈方形设置,在所述排污车1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轴40相对应的第一螺纹盘41,所述第一螺纹盘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轴40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40顶压在所述挤压滑槽59内,所述挤压滑槽59呈半圆形设置。
在所述第六转轴23上设置有一个呈T型设置的第二滑腔55,所述第十五转轴56能够在所述第二滑腔55内滑动,在所述第十五转轴56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57,所述第二滑块57能够在所述第二滑腔55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块57与所第二滑腔55分别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2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十五转轴56的转动,在所述第十五转轴56上连接有一个顶压盘26,所述顶压盘26呈圆盘状设置,在所述顶压盘26上设置有一个挤压滑槽59,所述挤压滑槽59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挤压滑槽59从侧面看呈弧形设置,在所述排污车1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转轴35,在所述第十转轴35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转轴38,在所述第二连接转轴38上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一滑腔39,在所述第一滑腔39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螺纹轴40,在所述第一螺纹轴40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块42能够在第一滑腔39内滑动,在所述排污车1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盘41,所述第一螺纹盘4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40能够与螺纹孔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转轴3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螺纹轴41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螺纹轴41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螺纹轴41进一步的顶压在所述挤压滑槽59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对接端头25的滑动,当所述对接端头25与所述连接端头18相对应的连接后,从而能够实现带动所述连接端头18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所述对接端头25与所述对接凹槽24分离和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盖板4的开启和闭合,所述挤压滑槽59呈半圆形设置,从而能够在利用所述第一螺纹轴40挤压在所述挤压滑槽59内以后,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对接端头25的正常转动。
所述排污车19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九转轴32,所述第九转轴32的一端与所述第十转轴3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九锥齿轮36和一个第十锥齿轮37,所述排污车19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八转轴28,所述第八转轴28的一端与所述第十转轴3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34和一个第七锥齿轮33,所述第七转轴27与所述第八转轴28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29和一个第六锥齿轮30,所述第七转轴27上设置有一个转动把手31。
能通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把手31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七转轴27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五锥齿轮29和所述第六锥齿轮30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八转轴28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八锥齿轮34和所述第七锥齿轮33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九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第五转轴35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螺纹轴41的滑动,从而实现对所述顶压盘26进行挤压,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对接端头25和所述连接端头18的分离和连接,从而实现对端盖4进行开启和闭合的控制,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58的弹压,能够实现所述对接端头25的复位。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凹槽17呈圆筒状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17分别与所述盖板4相对应,所述连接端头18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对接凹槽24,所述对接凹槽24与所述对接端头25分别呈八边形设置。
能够将所述对接端头25与所述对接凹槽24设置呈八边形,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所述对接端头25卡接在所述对接凹槽24内。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包括有一个地面掩埋体,所述地面掩埋体上设置有一个排污车,所述排污车底部设置有转动的滚轮,所述排污车内设置有一个污物腔,所述地面掩埋体上设置有一个排污槽,所述地面掩埋体上设置有一个呈凹形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排活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掩埋体的一侧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所述盖板活动的第三转轴,所述地面掩埋体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
所述排污车内设置有有一个电机驱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十五转轴,所述第十五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对接端头,所述对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头相对应卡接;
所述排污车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污物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筒,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二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盘,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第十二转轴转动;
所述第一输送筒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输送筒,所述第二输送筒的内设置有一个污物进腔,所述第二输送筒的端部设置有两个摆动的拨泥板,所述拨泥板将泥土拨入到所述污物进腔内,所述第十二转轴的转动带动两个所述拨泥板同步的摆动;
所述排污车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的转动控制所述对接端头的滑动;
所述第十二转轴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在所述一输送筒内转动的第十五锥齿轮,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十二转轴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十六转轴,所述第十六转轴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十五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六锥齿轮,所述第十六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圈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十七转轴,所述第十七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八转轴,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第四滑腔,所述第二输送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四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的第一滑轴,所述第二输送筒的端部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二输送筒上的第十九转轴,所述拨泥板的中心位置分别在所述第十九转轴上转动,所述第一滑轴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拨泥板所设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滑轴的另一端分别在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所述第十八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轴上所设的转轴上转动;
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地面掩埋体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盖板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所述地面掩埋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转轴,所述第一连接转轴内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转轴上连接有一个在所述第三滑腔内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呈方形设置,所述地面掩埋体上分别设置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盘,所述第二螺纹盘与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
所述连接端头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在所述地面掩埋体内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地面掩埋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五转轴相对应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和一个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一个第二锥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筒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筒腔,所述螺旋输送盘在所述第一筒腔内转动,所述第一筒腔内还设置有一个输送筒腔,所述输送筒腔将所述第一筒腔间隔分开,所述第一输送筒上连接有一个连接输送管,所述连接输送管的两端将间隔分开的第一筒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十二转轴穿过所述输送筒腔且在所述输送筒腔内转动,所述排污车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输送筒腔内转动的第十一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与所述第十一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和一第十四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与所述第十一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一锥齿轮和一个第十二锥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呈T型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十五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第十五转轴上连接有一个顶压盘,所述顶压盘上设置有一个挤压滑槽,所述排污车底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呈方形设置的第一滑腔,在所述第一滑腔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呈方形设置,在所述排污车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轴相对应的第一螺纹盘,所述第一螺纹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轴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顶压在所述挤压滑槽内,所述挤压滑槽呈半圆形设置;
所述排污车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十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九锥齿轮和一个第十锥齿轮,所述排污车内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十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和一个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转轴与所述第八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和一个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七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转动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呈圆筒状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盖板相对应,所述连接端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与所述对接端头分别呈八边形设置。
CN201810153008.XA 2018-02-21 2018-02-21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Active CN108360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3008.XA CN108360662B (zh) 2018-02-21 2018-02-21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3008.XA CN108360662B (zh) 2018-02-21 2018-02-21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0662A CN108360662A (zh) 2018-08-03
CN108360662B true CN108360662B (zh) 2021-01-26

Family

ID=6300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3008.XA Active CN108360662B (zh) 2018-02-21 2018-02-21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60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6866B (zh) * 2018-09-07 2020-09-04 瑞安市志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活动耳塞的手机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2771Y (zh) * 2007-10-10 2008-08-20 新疆宏吉液压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液压地埋式垃圾箱
CN102029083A (zh) * 2009-09-28 2011-04-27 长沙鸿源水处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往复式液压刮泥机
CN204841066U (zh) * 2015-07-21 2015-12-09 福建亿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刮渣吸泥机
CN106368108B (zh) * 2016-09-29 2018-09-28 嘉兴华滨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砖块表面刮泥装置
CN106284565B (zh) * 2016-10-13 2018-10-02 王奔 一种电力变压器生产厂房滑动便池
CN106856732B (zh) * 2017-02-21 2019-01-15 奉节县水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农业有机粪肥自动撒播机
CN106911106B (zh) * 2017-03-01 2019-05-17 湖北特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通信多根线缆剥皮回收器
CN109845474A (zh) * 2017-04-16 2019-06-07 郑州诚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花生收获花生秧分离收获机
CN106956688B (zh) * 2017-05-30 2019-01-22 温州海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0662A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3059B (zh) 下水道联合清污车泥水分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60662B (zh) 一种环境处理排污沟自动提升盖板污泥清理车
CN113680108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环形多级沉降池
CN211253946U (zh) 一种具有垃圾压缩功能的垃圾车
CN207142986U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成套装置
CN217909310U (zh) 一种吸污车的固液分离箱体
CN108237139B (zh) 餐厨垃圾处理商用机
CN20863236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装置
CN116328420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07176885U (zh) 一种可升降的过滤装置
CN209989921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淤泥清理装置
CN2737840Y (zh) 水仓煤泥清挖机
CN102514954B (zh) 一种用于u型矿车的三螺旋杆式清车机
CN21301442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CN213221149U (zh) 一种用于油脂中白土的过滤装置
CN210917640U (zh) 一种工程过滤排水管道
CN210795670U (zh) 一种桥梁工程的桥梁渗水检测装置
CN209848398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7891201U (zh) 建筑污水泥浆处理设备
CN209291227U (zh) 清运类垃圾车及其排污装置
CN214714577U (zh) 一种混凝土沉淀池
CN110805086A (zh) 一种智能河底污泥自动清理机
CN21494056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CN220058155U (zh) 一种水利清淤装置
CN215888537U (zh) 一种雨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3

Address after: 311835 Dian Kou Zhen Wang Dian fan Cu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GF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600 Yinsheng Thai Trade Building,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416 households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LIANHE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4

Address after: Next to Zhibu Primary School, Yaojiang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835

Patentee after: Zhuji Jidong electromechanical mainten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35 Dian Kou Zhen Wang Dian fan Cu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GF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