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3217B - 多租户互连设施中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服务 - Google Patents

多租户互连设施中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服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3217B
CN108353217B CN201680065571.0A CN201680065571A CN108353217B CN 108353217 B CN108353217 B CN 108353217B CN 201680065571 A CN201680065571 A CN 201680065571A CN 108353217 B CN108353217 B CN 108353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nnection
optical fiber
client
optical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55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3217A (zh
Inventor
莫汉·拉奥·林加姆帕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quinix Inc
Original Assignee
Equini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quinix Inc filed Critical Equini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353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3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22Construction using fibre gra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39Electric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41Optic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5Arbitration and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52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52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es
    • H04Q2011/0054Distribut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52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es
    • H04Q2011/0058Crossbar; Matr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主要描述了用于自动配置互连设施的客户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的技术。在一些示例中,用于互连设施的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一端口,通过该端口,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客户可以请求向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其他客户请求光纤交叉连接。可编程网络平台可以响应于对光纤交叉连接的请求配置互连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的光交换结构以在分界点之间创建用于要互连的客户的光纤交叉连接。

Description

多租户互连设施中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服务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10日提交的要求于2015年9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16804的权益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937787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互连计算机网络。
背景技术
网络服务交换供应商或协同定位供应商(“供应商”)可以采用通信设施,例如数据中心或仓库,其中,供应商的多个客户以最小的成本和复杂性定位网络、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并将互连到各种电信和其他网络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可以由定位数据中心内的网络设备的多个租户共享。利用IT和通信设施安全,安全手、电信、互联网,应用服务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和其他供应商以及企业享有更少的延迟和专注于核心业务的自由度。此外,客户可以降低流量回程成本,并腾出内部网络用于其他用途。
在一些情况下,通信设施提供互连服务,通过该互连服务,供应商的客户可以通过通信设施基础设施彼此互连,或者通过该互连服务,供应商的客户可以通过通信设施基础设施来互连其空间和/或地理上分布的客户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设施可以被称为“互连设施”或“协同定位设施”。
互连设施内的不同网络之间互连的实例是物理交叉连接,其中,供应商手动安装物理电缆(例如CAT5/6,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然后物理电缆在客户互连间(不同客户之间)或客户互连内(由单个客户操作/租用的互连中心的区域之间)的客户网络之间提供物理(例如,“层0”)连接。如上所述,光纤布线基础设施通常由供应商手动安装在客户笼之间,使得端到端或“本地运行”/“直接连接”光纤布线在光纤交叉连接的端点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供应商在由供应商控制的分配设施中采用中间手动光纤接线板形式的结构化布线,从而允许交叉连接充分利用分配设施之间的共享/干线光纤布线。在很多情况下,分配设施之间的光纤也是通过交叉连接手动安装的。
部分由于因特网流量和服务的显著增长,许多通信设施中的光纤基础设施已经严重超载至超过了可用于诸如架空光纤发射箱的物理承载光纤的最大基础设施容量的点。过载的通信设施会阻碍与支持不断增长的带宽和具有高的客户端接口密度的富光纤联网设备的新产生所需的日益增长的客户端设备光纤端口密度保持同步所需的另外的光纤交叉连接。
此外,跨越互连设施的楼层、在楼层之间、跨校园以及跨大城市区域(或“城域”)内的分布式互连设施安装新的光线交叉连接,通常需要几天的工作时间才能确定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并确定通过互连设施内各种分配设施的可用物理路径。如上所述,光纤交叉连接通常需要在位于客户笼的相应分界点处的光纤交叉连接端点之间运行家用运行光纤。例如,取决于服务,除了一个或多个光纤运行之外,还需要多个接线板连接,从而产生从数据中心的客户笼至地理上位于城域中的其他位置的不同的数据中心中的另一客户笼的多个段。
每个光纤连接通常都被手动设计为用于特定的电缆路由,并且通常采用光纤端点的区域终结(field termination)。然而,当客户在一段时间的操作后断开交叉连接时,这可能引发操作问题。例如,当客户请求断开光纤交叉连接服务时,供应商技术人员通过将光纤电缆从高架光纤发射箱物理地去除而将光纤电缆从交叉连接之间去除。在为断开连接而去除光纤电缆时,为其他客户承载实时流量的其他电缆可能会被意外中断,从而可能违反与其他客户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并可能导致SLA对供应商进行处罚。
发明内容
主要描述了用于自动配置互连设施的客户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的技术。在一些示例中,用于互连设施的可编程网络平台暴露端口,通过该端口,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客户可以请求对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其他客户的光纤交叉连接。可编程网络平台可以响应于对光纤交叉连接的请求,配置互连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的光交换结构以在将要互连的客户的分界点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光纤交叉连接可以通过用于客户的相应客户笼之间的高速光纤连接来促进无阻塞交换,并且这样做可以在客户笼的相应分界点之间提供可靠且低延迟的通信。光纤交叉连接可以以这种方式在客户之间进行更高层的网络服务交换。这样的网络服务可以包括以太网或其他层2(L2)服务,互联网或用于客户之间的直接L3对等的其他层3(L3)服务,和/或基于云的服务交换,由此互连设施操作为L3自主系统,以通过与L3自主系统对等来在客户之间进行间接L3路由交换。
在一些示例中,位于互连设施内的“客户”或“租户”笼每个都与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客户相关联。互连系统供应商为互连设备的光交换结构预安装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的光纤基础设施到每个客户笼,使得供应商和客户笼的客户之间的分界点与预安装的光纤基础设施物理耦接,以通过接入到客户笼分界点的至少一个光纤发送和接收光信号。可编程网络平台响应于接收到在相应客户的客户笼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的服务请求,可编程网络平台配置互连设备光交换结构的光纤光交换机以产生光纤交叉连接并根据由可编程网络平台为所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光路径通过分界点之间的光交换结构来交换光信号。
因此,这些技术可以提供自动化的光纤交叉连接服务,以便跨互连设施的楼层、楼层之间、跨校园、以及跨城域内的分布式互连设施使用不同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和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平台)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服务(例如,云交换、互联网交换、互联网传输)之间快速自动地建立物理光纤级连接。这样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可以远程和按需设置,在手动预安装光纤基础设施之后进行自动配置。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支持光性能监测和回送以解决问题,同时由于更好地利用光纤发射箱空间而降低了CapEx投资。作为所描述的技术的结果,短期的、暂时的和/或重复的光纤交叉连接也可以被促进。上述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有助于提高互连服务供应商的业务增长。此外,由于光纤交叉连接是自动配置的,而不是使用手动运行的光纤布线,所以光纤交叉连接也可以自动断开,并且构成光纤交叉连接的光纤段可以重新用于新客户和/或新的光纤交叉连接,这可以减轻将光缆从光缆发射箱移除的需要,并因此,由于光缆断开较少,可以提高整体SLA满意度。此外,通过在不可公开访问的集中管理的互连设施内提供光纤交叉连接,与例如通过服务供应商传输网络建立的基于光纤的连接相比,这些技术可提供更安全的、更私密的和更低延迟的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互连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互连设施以及可编程网络平台,该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包括:光交换结构,具有多个光纤和由多个光纤互连的多个光交换机;用于互连系统的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一客户的第一客户笼,第一客户笼具有第一光纤接线板,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的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以及用于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二客户的第二客户笼,第二客户笼具有第二光纤接线板,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多个光纤中的第二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以及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请求在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互连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多个光交换机以在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光纤交叉连接的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以及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以:接收请求在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之间的互连设施中的互连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响应于接收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多个光交换机以在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光纤交叉连接,其中,第一客户具有位于互连设施内的第一客户笼并且第二客户具有位于互连设施内的第二客户笼,其中,第一客户笼包括第一光纤接线板,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至互连多个光交换机以形成光交换结构的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其中,第二用户笼包括第二光纤接线板,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通过用于互连设施的可编程网络平台,接收请求在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之间的互连设施中的互连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通过可编程网络平台响应于接收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多个光交换机以在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光纤交叉连接,其中,第一客户具有位于互连设施内的第一客户笼并且第二客户具有位于互连设施内的第二客户笼,其中,第一客户笼包括第一光纤接线板,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至互连多个光交换机以形成光交换结构的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其中,第二用户笼包括第二光纤接线板,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
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具有可编程网络平台的互连系统的高级视图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提供互连设施的客户笼之间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
图2A至图2B是进一步详细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具有可编程网络平台的互连系统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提供互连设施的用户笼之间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
图3是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示出具有可编程网络平台的示例性互连系统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提供互连设施的用户笼之间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
图4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为互连设施提供操作环境的互连系统的框图。
图5是示出具有自动光纤基础设施的分布式数据中心的框图。
图6是示出用于可编程网络平台的示例架构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动态地提供一个或多个互连设施内的光纤交叉连接以互连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多个客户。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技术进行操作的计算设备的一个示例的进一步细节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提供与互连系统的按需光纤交叉连接的示例操作模式的流程图。
相同的参考特征在整个附图和文字中表示相同的要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具有可编程网络平台3的互连系统2的高级视图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3提供互连设施的客户笼之间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互连系统2描绘由互连系统供应商操作的互连设施8,互连设施8具有可配置用于交叉连接位于多个顾客笼4A-4B(统称“客户笼4”)内的顾客网络6A-6B(统称为“顾客网络6”)的光交换结构10。在一些情况下,每个客户笼4可以与互连系统供应商的不同客户相关联。在一些情况下,客户笼4均与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单个客户相关联。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客户”可以指由互连系统供应商部署的互连设施8的租户,由此客户租用互连设施8内的空间以便与其他租户协同定位以提高独立设施的效率,以及将网络设备与互连设施或校园内的其他租户的网络设备互连以相对于传输网络(其他原因中的)减少延迟/抖动并提高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互连系统供应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称为互连设施供应商,因为它们通常是相同的实体。
在互连设施8中,空间可以以笼(由围栏或其他划界围起的共同地面空间的区域)、柜子、架子、套件(不属于共同空间的一部分的封闭空间)、或其他空间的形式以灵活的增量分区和租赁给客户,该其他空间中,客户可将其网络设备置于其中以向共同位于互连设施8中的其他客户提供和/或接收网络服务。尽管关于互连设施8中的客户笼4进行了图示和主要描述,但本公开的技术同样适用于自动交叉连接以各种空间因素分布在互连设施8(或分布式互连设施)内的客户设备,如上面指出的那些。
每个笼4由互连系统2供应商安装,并为客户提供安全的结构和位置以存储和访问其客户网络,同时还可以通过例如位于笼4网格内的光纤接线板(未示出)的客户侧访问光网络基础设施10,该笼4网格限定在互连设施内笼的边界或“分界线”,因为客户只能笼内访问。这样的光纤接线板(更简单地并在下文中称为“面板”)还可以为互连系统2供应商提供面板的供应商侧的方便且安全地访问。例如,供应商可能能够访问笼4的面板的供应商侧而不访问笼4的内部。类似地,租赁或以其他方式访问笼4内部的客户能够访问面板的客户侧,但会被阻止访问面板的供应商侧。在一些示例中,供应商能够访问笼4之间的安全走廊,这可以允许访问面板的供应商侧。
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光交换结构10表示由可编程网络平台3远程配置的光(学)和光(子)交换机基础结构,以自动创建连接客户笼4A和客户笼4B的光纤交叉连接7。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光交换结构10包括用户笼4与互连设备8的至少一个分配设施(或“分配架”)之间的预安装的光纤,并且还可以包括在互连设备8的多个分配设施之间预先安装的光纤。光交换结构10还包括位于互连设施8的分配设施内和/或位于客户笼4的分界处的可编程光交换机。
系统2还包括可编程网络平台(PNP)3,在此可选地称为“互连平台”。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暴露软件接口,该软件接口定义应用程序5可以调用PNP 3以动态地在客户笼4A、4B之间提供光纤交叉连接7的方法、字段和/或其他软件原语。以这种方式,PNP 3允许客户、运营商(carrier)、网络服务供应商(NSP)和/或互连系统供应商本身具有配置光交换结构10以通过光纤交叉连接7将客户笼4A互连到客户笼4B的可编程能力。
例如,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代表在系统2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内执行的应用程序,或者替代地,在互连系统2供应商的后台或分支机构外部/远程执行的应用程序。虽然显示为管理单个互连设施8,但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控制用于多个不同互连设施的服务供应。可选地或另外地,可编程网络平台3的多个单独实例可以控制用于相应的多个不同互连设施的服务供应。
应用程序5表示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与PNP 3通信以请求并动态地提供光交换结构10内的光纤交叉连接7,并在客户笼4A、4B之间建立基于光纤的连接。应用程序5表示用于与PNP 3接口(连接,interface)的客户端软件,并且可以包括客户门户、客户应用程序、仅供互连设施8运营商访问的互连系统2供应商应用程序、诸如命令行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的控制台。例如,应用程序5的用户或客户可以包括企业客户、云服务和内容供应商、运营商、网络服务供应商(NSP)和/或互连系统供应商本身。
应用程序5的应用程序向PNP 3发出光纤交叉连接请求11,该光纤交叉连接请求11指定用于客户笼4A、4B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的参数。例如,光纤交叉连接请求11可以指定光信号配置文件,其包括:带宽或数据速率和协议、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应该运行的起始时间、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应该被拆除(可能无限期,直到合同期限到期)的结束时间、以及客户笼4A、4B的分界面板上的面板端口的端口标识符。
响应于光纤交叉连接请求11,PNP 3确定通过光交换结构10的光路径并动态地在光交换结构10中提供光纤交叉连接7以提供客户笼4A、4B之间的基于光纤的互连以满足光纤交叉连接请求11。PNP 3可以通过识别预安装但未使用的光纤(该光纤连接到光交换机连接上未使用的端口,这些端口一起构成用户笼4A、4B之间的端到端光路径)来确定通过光交换结构10的光路径。在一些示例中,光交换机的网格构成互连设施或设施的光交换结构10。
PNP 3通过经由元件的配置接口将配置命令直接发送至元件或经由管理代表PNP3的光交换结构10元件的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控制器将配置命令间接发送至光交换结构10元件来配置这样的元件。在一些情况下,可选地,PNP 3可以被称为协调器(orchestrator),因为PNP 3协调SDN控制器以便配置光交换结构10的光交换机和/或其他元件以建立光纤交叉连接7。
光纤交叉连接7可以代表层0(“L0”)连接,其中光纤交叉连接位于用于数据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或TCP/IP模型之下。具体而言,光纤交叉连接7可以位于提供诸如波分复用(WDM)设备等光联网设备之间的层1(“L1”)连接的光传输网络(OTN)层(通常与SONET/SDH层结合)之下。例如,光纤交叉连接7可以表示由光交换结构的元件光切换的一个或多个波长(或“λ”)以为与互连系统2供应商的不同客户/租户相关联的客户笼4A、4B之间的光信号交换提供光路径(或“光路”)。以这种方式,光交换结构10被配置为通过用于互连系统2供应商的客户的相应客户笼4A、4B之间的高速光纤连接来提供非阻塞交换,通过这样做,可以在客户笼4A、4B的相应分界点之间提供可靠且低延迟的通信。
客户网络6A、6B使用相应的接入链路9A、9B来访问光纤交叉连接7以交换数据。在一些情况下,接入链路9A、9B可以代表灰度链接/光器件,其中,客户网络6A、6B的路由器或交换机与变换器交换灰度(未着色)光信号,该交换器在灰度光信号和以与光交换结构10的WDM装置交换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有色)之间进行转换。在一些情况下,光纤交叉连接7可以位于由互连系统2供应商提供的层2(“L2”)或层3(“L3”)服务之下,以根据L2或L3服务互连客户笼4A、4B。例如,互连设施8可以操作网络服务交换机,诸如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互联网交换机和/或云交换机,并且它们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动态配置的光纤交叉连接7来在客户网络6A、6B之间发送L2/L3分组数据。
提供基于云的服务交换的设施的更多示例细节可参见:2015年4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Cloud-Based Services Exchang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149,374;2014年10月30日提交的标题为“INTERCONNECTION PLATFORM FOR REAL-TIME CONFIGURATION ANDMANAGEMENT OF A CLOUD-BASED SERVICES EXCHANG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72,976;以及2015年5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PROGRAMMABLE NETWORK PLATFORM FOR A CLOUD-BASEDSERVICES EXCHANG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160,547;其中的每一个都通过引用各自的完整内容并入本文。
提供运营商以太网交换机的更多示例细节可参见:2012年9月13日提交的题为“REAL TIME 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ING FOR CARRIER ETHERNET EXCHANGE”的美国专利8,537,845;2010年9月2日提交的标题为“REAL TIME CONFIGURATION ANDPROVISIONING FOR CARRIER ETHERNET EXCHANGE”的美国实用新型申请12/875,054;2009年12月10日提交的标题为“ETHERNET EXCHANGE”的美国临时申请61/285,371;2009年9月4日提交的题为“PRIVATE NETWORK CONNECTIVITY PLATFORM”的美国临时申请61/239,997;2010年4月12日提交的标题为“ETHERNET EXCHANGE”的美国临时申请61/323,066;2010年9月2日提交的标题为“REAL TIME 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ING FOR CARRIERETHERNET EXCHANGE”的美国专利申请12/875,054。上述每个专利和专利申请都通过引用各自的完整内容并入本文。在一些示例中,互连设施8可以提供以太网交换机和基于云的服务交换机。
由于动态地提供客户笼4A、4B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客户网络之间的快速和自动的物理光纤级连接,以促进互连系统2供应商的不同用户之间的互连。结果,这些技术可以跨互联设施的楼层、楼层之间、跨校园以及跨大城域内的分布式互联设施在不同客户网络6的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和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平台)之间提供快速和自动的物理光纤级连接。如本文所述,在手动预安装光纤基础设施之后,PNP 3可以远程和按需地提供光纤交叉连接7。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支持光性能监测和回送以解决问题,同时由于更好地利用光纤发射箱空间而降低了CapEx投资。作为所描述的技术的结果,也可以促进光纤交叉连接7的短期、重用、临时和/或重现实例。一个或多个上述优点可促进部署互连设施8以互连其中的多个租户的互连服务供应商的业务增长。另外,因为光纤交叉连接7是自动配置的,而不是手动运行,光纤交叉连接7也可以自动断开,这可以减轻从光缆发射箱移除光缆的需要,并且因此可以由于较少的光缆断开而提高整体SLA满意度。
图2A至图2B是进一步详细示出的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具有可编程网络平台的互连系统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提供互连设施的用户笼之间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图2A至图2B的互连系统20描绘由互连系统供应商操作的互连设施8,并且可以表示图1的互连设施8的示例。在这个例子中,互连装置8的光交换结构10包括多个分配设施(或“分配架”)23和25A-25B,其每个例如分层级地或作为平面网格具有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光交换机24A-24N(统称为“光交换机24”)和光交换机22A-22B(统称为“光交换机22”),并且被配置为切换光信号以便实现由PNP 3在互连设施8中动态提供的光纤交叉连接。光交换机24、22可以包括大端口数交换机。主分配设施23和中间分配设施25可以位于互连设施8内仅限于设施供应商可访问的基础设施笼内。
互连设施8的其它示例可以包括本文所示和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的组件。例如,互连设施8可以包括另外的客户笼4、中间分配架25、交换机22和24等等。
每个光交换机22、24可以代表光(学)交叉连接(PXC),光(子)交叉连接(OXC),基于光电的交换机(OEO)或者交换光信号的其他类型的设备。每个光交换机22、24可以在耦接到交换机的光纤之间路由光信号(光束或λ)。可编程网络平台3配置光交换机22、24以沿着光路径切换光信号,每个光路径开始于光发射器并终止于光接收器处,并且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中的每一个与客户笼4中的一个相关联。以这种方式,客户笼4中的客户网络6可以经由动态配置的光纤交叉连接来交换用于L0/L1/L2/L3服务的帧和数据。光路径可以可选地称为光路径,光路,λ或光传输网络波长或复合DWDM光信号。用于交叉连接的光路径的示例性带宽可以包括例如2.5Gbps、10Gbps、40Gbps、100Gbps、400Gbps或者甚至多太比特DWDM光信号。例如,光纤可以包括多个光路径,即,光纤可以将多个光路径的光信号作为不同的λ传输。基于光电子的交换机可根据交换机的电子组件支持的数据速率、协议和格式来限制交换应用。
根据交换机的配置,光交换机22、24包括可以在光交换机内交叉连接的各组端口,以便在两个端口之间的交换机内创建光传输路径。每个光交换机22、24包括用于接收配置数据的配置接口,该配置数据指定交换机的端口之间的交换机内交叉连接。如果施加到一个端口的光信号经由耦接到端口或灰度光器件的光纤、集成的OADM/ROADM等在用于传输的另一个端口被接收,则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之间的光传输路径存在。交换机内的传输路径可以是单向的或双向的。
光交换结构10包括预安装的光纤束29、31以耦接光交换结构10的光交换机22、24的交换端口并将交换机22耦接到用户网络6。主分配设施23互连并管理由互连系统2供应商预安装的光纤束31,以将光交换机22的端口耦接到中间交换机24的端口。中间分配设施25互连和管理由互连系统2供应商预安装的光纤束29,以将光交换机22的端口耦接到客户笼4。在一些情况下,任何光纤束(每捆电缆的多个光纤股线)29可以代表在用户笼6和光交换机22中的一个之间延伸的单根光纤或双工光纤电缆。
在一些示例中,光纤束29、31代表一个或多个MPO/MTP干线电缆,每根干线电缆具有多个光纤。在一些示例中,干线电缆具有错开的尾纤(pigtail)长度,或者采用合适的连接器类型预终结,或者采用区域终结(field termination)选项,因为光纤行程并不是先验知识,并且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包括一个通用连接器。例如,耦接用户笼4B和交换机22A的光纤束29可以表示12-、24-、48-、72-或144/288-光纤干线光缆。以这种方式预安装主干光纤产生减少的每根光纤的绝缘/屏蔽,并且可允许由设施供应商安装的垂直和/或水平光纤发射箱的光纤发射箱空间的回收,以将光纤运送到整个互连设施8。回收的纤维空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改用于额外的租户空间,以提高设施供应商每平方英尺的收入。例如,这些技术可以允许在柜子侧面有6”槽而不是10”或12”槽来进行光纤管理,从而节省了每个柜子或架子水平地板空间的英寸数。进一步并且结合本公开中描述的动态光纤交叉连接提供方面,这可以减少光纤布线的安装和拆卸,并且还减少干线电缆拼接。
在一些示例中,光纤束29、31的光纤可以包括单模或多模光纤。例如,光交换结构10可以包括具有光(子)/光(学)透明交换的多模式结构。或者,ROADM和WDM设备可以在具有单模光纤/电缆的光交换结构10中使用。
在图2A的示例中并且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可编程网络平台3直接配置光交换机22,24,以便为互连设施8的不同租户在不同用户笼之间建立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7,光纤交叉连接包括光纤束29中的耦接用于用户笼4B的端口和交换22A的端口的至少一个光纤、交换机22A中配置的传输路径33、光纤束31中的耦接交换机22A的端口和中间交换机24A的端口的至少一个光纤、中间交换机24A中配置的传输路径33、光纤束31中的耦接交换机22B的端口和中间交换机24A的端口的至少一个光纤、交换机22B中配置的传输路径33、以及光纤束29中的耦接用户笼4A的端口和交换机22B的端口至少一个光纤。以这种方式,光纤交叉连接7被动态地配置为在由端对端光传输介质构成的光传输路径中传输光信号,该光传输介质包括通过可编程网络平台3拼接在一起的多个光纤段。例如,光纤交叉连接7可以在层0处操作来交换用于交换光信号的λ/光束,以便位于OSI或TCP/IP模型的层1(物理)层的下面。
为了在光交换机22、24A中配置传输路径33,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将配置命令35发给交换机的配置接口。每一个配置命令35表示用于指示接收交换机创建由该命令指定的两个交换机端口之间的光传输路径的命令。响应于接收配置命令35,接收交换机创建指定的光传输路径并且以这种方式配置为切换光信号。
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进一步促进L2/L3服务,例如L2VPN、L3VPN,它们使用光纤交叉连接器7来传送光信号以便在客户笼4A、4B之间交换分组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互连设施8或场外环境包括配置光交换机22、24的一个或多个软件定义的联网(SDN)控制器27。SDN控制器27可以向PNP 3提供用于交换配置的统一接口,同时在具有由多个不同供应商制造的交换机22、24的互连设施的情况下使用供应商指定协议或方法配置光交换机22、24,每个这样的供应商进一步制造SDN控制器27之一以管理与供应商相关联的交换机。可编程网络平台3协调SDN控制器27以配置具有光传输路径33的交换机22、24以建立光纤交叉连接7。或者,互连供应商自己的SDN控制器和PNP以及供应商的网络后台基础设施可以使用南绑定接口和/或命令直接与交换机进行交互。
在图2B的示例中,客户笼4包括相应的主动分界面板(active demarcationpanel),其可以包括可由PNP 3(直接或通过SDN控制器27)配置的相应光交换机28以动态地配置用于相应客户笼4的面板的客户侧端口之间的所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像交换机22、24一样,光交换结构10的光交换机28A-28D(统称为“光交换机28”)可以分别代表PXC/OXC、OADM/ROADM、多路复用设备或交换光信号的其他类型的设备。主动分界光纤接线板的示例细节可参见:于2015年5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ACTIVE PANEL DEMARCA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164965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2A至图2B示出其中一些光交换机22、24和28由SDN控制器配置而一些光交换机由PNP 3配置的示例性控制配置。其他控制配置可以存在于各种实现中。在一些示例中,PNP3可以通过SDN控制器27完全间接地配置光交换结构10。在其他示例中,PNP 3可以直接配置光交换结构10。
“客户侧”端口是指客户可访问的端口。例如,交换机28A可以位于分界面板内或否则位于客户笼4A的分界区域内。每个客户网络6可以包括多个接入链路,这些接入链路在相应的光交换机28的客户侧端口处耦接到互连设施8的光交换结构10。换句话说,每个光交换机28可以包括每个端口经由光纤耦接到对应的客户网络6网络设备的多个客户侧端口,诸如具有集成光接口(灰度光器件或WDM)的OADM/ROADM/WDM Mux/Demux或L2/L3交换机或路由器。“供应商侧”端口可以指互连系统2供应商可访问的并且经由光纤耦接到中间分配设施25中的一个的交换机22中的一个的光交换机28的端口。光端口也可被称为光接口。
在具有基于用户笼4的光交换机28的图2B的示例中,应用程序5的应用程序向PNP3发出光纤交叉连接请求37,该请求指定用于客户笼4A、4B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的参数。例如,光纤交叉连接请求37可以指定光纤上的带宽或信号类型/数据协议,所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应该运行的起始时间,所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应该被终止的时间以及用于交换机28A,28B的用户侧端口的端口标识符。
响应于光纤交叉连接请求37,PNP 3确定通过光交换结构10的光路径,并动态地在光交换结构10中提供光纤交叉连接38,以在相应客户笼4A、4B的交换机28A、28B的指定客户侧端口之间提供基于光纤的互连以满足光纤交叉连接请求37。PNP 3可以通过识别预安装但未使用的光纤(或用于这种光纤的λ)和光交换机连接(未使用的光纤和光交换机连接一起构成在光纤交叉连接请求37中指定的客户侧端口之间的端到端光路径)来确定通过光交换结构10的光路径。PNP 3配置光交换机28A、22B、24A、22A和28B以建立通过交换的传输路径39以在由PNP 3识别的交换机的各对端口之间切换光信号。
以这种方式,可编程网络平台3直接配置光交换机22、24、28,以便为互连设施8的不同租户在不同用户笼4A、4B之间建立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38,光纤交叉连接包括配置在交换机28B中的光传输路径39、光纤束29中的耦接交换机28B的供应商侧端口和交换机22A的端口的至少一个光纤、交换机22A中配置的传输路径39、光纤束31中的耦接交换机22A的端口和中间交换机24A的端口的至少一个光纤、中间交换机24A中配置的传输路径39、光纤束31中的耦接交换机22B的端口和中间交换机24A的端口至少个光纤、交换机22B中配置的传输路径39、光纤束29中的耦接用户笼4A的端口和交换机22B的供应商侧端口的至少一个光纤,以及交换机28A中配置的光传输路径39。以这种方式,光纤交叉连接38被动态地配置为在由端对端光传输介质构成的光传输路径中传输光信号,该光传输介质包括通过可编程网络平台经由光交换结构10拼接在一起的多个光纤段3。例如,光纤交叉连接38可以在层0操作以为交换光信号切换λ/光束,以便位于OSI或TCP/IP模型的层1(物理层)、层2(链路层)和层3(网络或路由层)之下。可选地,对于具有静态/不活动光纤接线板的客户分界面板,预接线光纤束到IDF和MDF中的交换机可以完成由PNP 3引导的相同的光纤交叉连接,但客户分界光纤面板与光纤IDF/MDF中的交换机或与光纤束中的光纤之间需要一对一映射。
图3是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示出具有可编程网络平台的示例性互连系统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提供互连设施的用户笼之间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例如,互连设施60可以表示图1、图2A和图2B中的任何互连设施8的示例性实例。
互连设备61包括分布式数据中心光交换机架构,其中分布在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的光交换结构70的光交换机可根据光纤交叉连接服务(或者,“自动光连接服务”)在客户端之间切换光信号。
客户笼74可以表示客户笼6的示例性实例,每个具有以下更详细说明的客户网络。例如,客户笼74A包括具有路由器64(可选地,L3交换机)和L2交换机62的用户网络,其被布置为连接到位于用户笼74A的分界或其他区域中的光交换机28A,以经由光接入链路来接收和发送光信号。光纤束76表示光纤束,例如MPO光纤束,其将交换机28的端口与供应商笼66的中间交换机24耦接。
可编程网络平台3响应于从应用程序5的应用程序接收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71,识别通过光交换结构70的光传输路径。可编程网络平台3将配置数据73发送到光交换结构70的交换机28、24(直接或通过SDN控制器(未示出)间接地),以便动态建立用于用户笼74A和74B的相应客户侧端口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78。客户笼74A和74B的网络设备可以在提供光纤交叉连接78之后直接或根据L2或L3互连系统供应商服务交换帧或分组,这些帧或分组至少部分由光交换结构70并且特别是构成光纤交叉连接78的光纤进行光传输。互连设施61可以包括通过例如未完全利用的暗光纤连接的城域中的多个数据中心,或者使用DWDM光传输并且由PNP 3配置以在不同数据中心的光交换机24之间传输光信号的城域中的多个数据中心。
图4是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示出其中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105(数据中心105)为互连设施101提供操作环境的互连系统的框图。在图4的示例中,互连系统10包括互连设施101和可编程网络平台103,其可以分别代表互连设施8、61和PNP 3的示例性实例。
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互连设施100允许任何运营商106A-106C(统称为“运营商106”)或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其他客户(包括客户107A,107B)的客户网络104D、104E和运营商网络104A-104C(统称为“专用网络104”)中相应的一个请求PNP 103在客户的相关光纤接线板208和另一个客户笼的光纤接线板208之间提供光纤交叉连接以允许例如在客户网络和CSP 110之间的光信号的直接交换,以促进基于云的服务交换。以上基于云服务交换的进一步的细节参见上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149,374。
运营商106可以各自表示与中转网络相关联的网络服务供应商,通过中转网络,运营商106的网络用户可以经由通信设施100访问由CSP 110提供的云服务。通常,CSP 110的客户可以包括网络运营商、大型企业、托管服务供应商(MSP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aaS(PaaS)、基础架构-aaS(IaaS)、虚拟化-aaS(VaaS)以及数据存储-aaS(dSaaS)客户,这些客户通过通信设施100由CSP 110提供这样的基于云的服务。
光纤接线板108A-108N(统称为“面板108”)可以各自表示运营商106、客户107A、107B和CSP 110与互连系统供应商之间的分界点。互连设施101包括提供光交换结构的网络基础设施122,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提供CSP 110和客户/运营商互连的L2/L3交换结构。这使得运营商/客户能够通过到光纤接线板108的连接以及互连系统供应商使用PNP 3提供互连来创建到多个CSP 110的互连。换句话说,代替必须跨中转网络建立单独的连接以访问不同的云服务供应商或一个或多个云服务供应商的不同云服务,互连设施101允许客户使用数据中心105内的网络基础设施122互连到多个CSP 110和云服务。
在一些示例中,API 114便于机器对机器通信,以实现城域范围基础设施中的光纤交叉连接的动态和按需提供,用于互连客户和云服务供应商或其他供应商网络。以这种方式,可编程网络平台103使得光纤交叉连接提供方面能够自动化。例如,软件接口可以为客户提供自动且无缝的方式以建立、卸载和管理面板108的提供的端口以及与协同位于数据中心105中的多个不同的云服务供应商110互连。
在一些示例中,PNP 103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API网关112,所述处理器执行暴露根据API 114定义的软件接口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对应于API114的端点的服务,并且服务可以自己调用协调引擎(orchestration engine)118的可编程网络平台服务。API网关112可以在诸如数据中心105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和/或真实服务器的管理设备上执行。尽管在图4中作为单个元件示出,但API网关112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物理处理器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和/或虚拟计算机的集群。
在一些示例中,PNP 103包括协调引擎118,协调引擎118组织、引导和集成底层软件子系统120,用于管理网络基础设施122内互连的各个方面,包括提供光交换结构以建立光纤交叉连接,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管理云服务。协调引擎118例如可以提供在API 114和包括子系统120和网络基础结构122的底层可编程网络平台103之间操作的规则驱动的工作流引擎。以这种方式,协调引擎118可以被客户专有应用程序和API 114使用,以直接参与可编程网络平台103。换句话说,协调引擎118提供具有各种应用引擎的“可编程网络平台服务”以处理API网关112的服务请求。
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子系统120可以提供用于由协调引擎118调用的“光纤交叉连接提供服务”。子系统120和协调引擎118每个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在诸如数据中心105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和/或真实服务器的管理设备上执行。
网络基础设施122表示连接到面板108的供应商侧端口的数据中心105的网络和光交换结构。客户可以使用应用程序请求第一面板108的客户侧端口与第二面板108的客户侧端口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作为响应,PNP 103配置网络基础设施122的光交换结构以创建光纤交叉连接130,以便互连两个租户。
图5是示出具有自动光纤基础设施的分布式数据中心的框图。分布式数据中心220包括多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具有用于分布式数据中心供应商的租户的至少一个分配设施和客户笼4。例如,每个数据中心可以包括主要分配设施(MDF)204A-204M中的一个以及一个或多个中间分配设施(IDF)202A-202N。如上所述,MDF 204、202和面板200A、200B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光交换机。一组MDF和IDF的网状拓扑结构的替代方案是“meet-me-room”(集中式房间),其中所有互连都以集线器和辐条拓扑结束。
也就是说,光交换机可以具有不同的模块性并且位于客户笼(分界区域或面板200A、200B)、IDF 202和MDF 204位置处。如本文所述,PNP 3使用SDN控制器206A-206C自动提供由SDN控制器206控制的服务和数据速率不可知的光交换机技术组成的光纤交叉连接。通过在IDF 202和MDF 204之间使用具有432/864/1728光纤的大体积高容量光纤电缆,可以减少使用高架光纤发射箱(或低于地板)布设的各根光纤股线。各根纤维股线(单工或双工)可限于并且从IDF202到用户笼4(或者到集群或区域)以允许灵活地调整空间/区域的大小。
这种基础设施可以在更大的城域或广域网(WAN)区域的多个数据中心中复制。可编程网络平台3作为协调器运行,以集中协调与位于多个数据中心处的光纤交叉连接对接的SDN控制器206,以跨城域/WAN创建分布式数据中心光纤基础架构结构。城域中的多个数据中心中的MDF 204通过批量暗光纤(例如,在校园数据中心和多层建筑的情况下)或经由使用租用或拥有的暗光纤跨城域/广域网建设的一个或多个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光网络互连。
光纤交叉连接服务供应商代表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或直接与提供中央供应和监控系统的PNP 3对接。该代表可以分批地或者一次一个请求地向多个PNP发送交叉连接服务提供指令。配置也可以在预编程的日期和时间以详细的规范,服务端点(例如,客户端和/或供应商端口)以及性能要求自动完成。PNP 3检查物理光纤和逻辑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并创建请求的光纤交叉连接。PNP 3可以进一步监控连接的健康状况,并将关于光纤交叉连接的数据提供到供应和监控系统所在的一个或多个中央网络操作中心(NOC)。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优点。例如,互连系统供应商或光纤交叉连接供应商可以从家庭办公室利用这些技术,在给定一系列预安装/预先铺设的光纤端口以供使用的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城域中远程提供光纤交叉连接。此外,这些技术可以启用对被动资产(例如光纤电缆和光纤交叉连接系统)的库存跟踪、包括所有类型的光纤交叉连接在内的所有服务的连接跟踪、以及物理和逻辑服务与物理光纤和硬件平台的关联。
在一些示例中,这些技术可以提供自动连接供应以及断开以提高操作效率(通过避免去除光纤以用于客户断开连接或可用于新连接服务的流失),使用光纤基础设施的远程配置网络服务,远程监控光缆中光信号的健康或状况(这可以通过故障定位来降低OPEX),以及客户服务的保护切换(利用自动化系统或远程手动干预)。
在一些示例中,这些技术可以允许对校园光纤进行暗光纤监控,扩展到单个数据中心的边界之外以跨城域/区域范围提供服务,从而使得客户/供应商可以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分配到跨城域的多个数据中心。这些技术还可以克服特定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可用性限制。例如,使用动态提供的光纤交叉连接,位于一个数据中心的客户可以连接到同一城域中不同数据中心的服务平台。
在一些示例中,这些技术提供了在需求峰值期间或灾难发生时移动交通负载的方式。例如,运营商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快速将更多光纤交叉连接后台处理(spool up)以处理地理分布的数据中心之间的灾难恢复负载。
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于互联电信网络中的中央办公室位置,消除手动拼接光纤和/或光纤连接的操作。如图5所示,上面以及其他地方,网络系统协调器(例如,PNP3)可以与用于诸如网络交换机和网络路由器等类型的设备的SDN控制器206对接,以创建也需要物理光纤级别或虚拟光连接(子波长)的更高层服务。
图6是示出用于可编程网络平台的示例架构的框图,该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动态地提供一个或多个互连设施内的光纤交叉连接以将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多个客户互连。图6示出了可编程网络平台300,其包括多个组件,这些组件共同提供基于城域的互连设施的动态配置和管理,特别用于光纤交叉连接的动态提供。可编程网络平台300包括集中式网络控制(CNC)系统302以及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软件定义的联网(SDN)控制器306,一个或多个硬件配置器308,一个或多个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器310以及信息技术系统322对接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NFU)304。可编程网络平台300可以表示可编程网络平台3或本文描述的用于自动提供光纤交叉连接的另一可编程网络平台、控制器或系统的示例性实例。
可编程网络平台300可以提供光纤交叉连接服务的协调。在图6的示例中,CNC系统302实现了光纤交叉连接提供方面的自动化。这样,CNC系统302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软件接口,其允许客户以自动和无缝的方式建立、卸载和管理与例如位于互连设施中的一个或多个云服务供应商与其他客户的互连。CNC系统302可以包括用于经由API调用来接收商业服务请求并将其转换为必要的业务实例化参数和网络供应参数以作为业务服务交付和保证的逻辑。CNC系统302可以是协调系统(例如,可编程网络平台300)的中央智能处理单元,并且每个实例化可以存在该智能逻辑的一个逻辑实例。
在一些示例中,NFU304被实现为独立单元,其从CNC系统302接收请求或指令以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服务的特定互连设施的网络基础设施。例如,NFU304可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在一些示例中,NFU304可以是虚拟机。在任何情况下,NFU304基于提交给CNC系统302的客户请求接收来自CNC系统302的请求或指令。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NFU304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来提供CNC系统302所请求的服务。如果存在足够的资源,则NFU304可以与SDN控制器306,硬件配置器308和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器310进行通信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互操作,以配置网络基础设施以提供所请求的服务。NFU304可以代表全局分布的智能逻辑单元,其从CNC系统302接收网络实例化命令并实例化和配置传送服务所需的网络资源。根据CNC系统302的请求,NFU304可以具有传送和确保网络服务的智能,并且如果服务请求需要,NFU304还具有与第三方协调系统进行通信的能力。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互连设施可以在地理上分散。每个地理上定位的互连设施可以具有相应的NFU,其在地理上位于与相应的云交换点相同的位置处。相应的NFU可以配置并另外管理特定的地理定位的互连设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光交换结构。以这种方式,特定的NFU可以从CNC系统302接收请求或指令并且配置由特定的NFU管理的互连设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光交换结构。在某些情况下,大城市区域的多个互连设施构成由单一NFU管理的基于城域的互连设施。
NFU304因此可以表示可编程网络平台300的分布式处理单元,其为可编程网络平台300提供水平缩放和传送以及确保服务的能力。NFU304是可编程网络平台300的组件,其可以提供以供应商不可知和形式因素不可知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的功能。如图6所示,NFU304具有使分布式处理单元能够传送服务的若干软件组件。
为了将光纤交叉连接提供给协同位于由PNP300管理的互连设施中的客户和供应商,CNC系统302包括服务选择器312。在一些示例中,服务选择器312可以作为API网关来操作。例如,服务选择器312可以暴露根据一个或多个API定义的软件接口。由服务选择器312接收的请求和/或指令可以包括关于由互连设施提供和/或传送的光纤交叉连接所做出的创建、读取、更新和/或删除(CRUD)请求的形式。应用可以调用由服务选择器312提供的API的端点,其可以进而调用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例如,服务选择器312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和/或真实服务器上执行。尽管在图6中被示为单个元件,但是服务选择器312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物理处理器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和/或虚拟计算机的集群。在一些方面,服务选择器312为可用服务提供描述可用服务和供应商的服务目录。
光纤交叉连接引擎314可以接收从服务选择器312提供服务的请求。光纤交叉连接引擎314结合网络域单元304组织、引导和集成底层硬件和软件子系统,用于管理网络基础设施内的服务提供的各个方面以及云服务管理。例如,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可以提供规则驱动的工作流引擎,其在服务选择器312和用于由网络域单元304配置的至少一个互连设施的底层光交换结构之间操作。以这种方式,可以经由服务选择器312通过客户专有应用程序或基于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客户门户调用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来直接参与由网络域单元304配置的自动光纤交叉连接基础设施的可编程网络平台300。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NFU304可以接收来自CNC系统302的指令和/或请求,NFU304使用该指令和/或请求以在互连设施处提供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段。
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可以查询并将服务遥测和分析数据(STAD)316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中。STAD316可以包括关于由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配置的交叉连接服务的数量、类型、定义和消费者的度量。STAD316可以包括基于来自NFU304的原始度量数据的分析信息。例如,STAD316的分析信息可以包括历史统计和/或实时统计,其可以在各种维度上进行分析,例如消费者、服务类型、服务使用、仅举几个例子。在一些示例中,PNP3可以用于配置除了交叉连接之外的多种类型的服务。
CNC系统302还可以包括财务逻辑318。财务逻辑318可以存储客户的账单信息。例如,财务逻辑318可以存储用于客户的计费信息,例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仅举几个例子。当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为包括服务费的客户配置光纤交叉连接服务时,财务逻辑318可以存储这些费用信息。以这种方式,财务逻辑318可以提供由客户购买的服务的账单并为这些服务计费。
CNC系统302可以包括与IT系统322对接的信息技术(IT)网关320。IT系统3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话和服务器,仅举几个例子。IT系统322可以向管理员提供一个或多个用户界面,管理员可以使用IT系统322来管理CNC系统302。IT系统322可以例如接收用户输入以配置CNC系统302和/或NFU304。基于用户输入,IT系统322可以发送由IT网关320接收的请求和/或指令给CNC系统302。在一些示例中,CNC系统302可以提供或以其他方式暴露可以由IT系统322调用或以其他方式调用的一个或多个RESTful接口。IT网关320可以将这些指令或请求传送给CNC系统302内的其他组件,以用于根据请求和/或指令的类型进行进一步处理。
如上所述,NFU304可以从CNC系统302接收请求或指令以提供一个或多个交叉连接服务。光结构提供引擎324可以从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接收请求和/或指令。光结构提供引擎324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来满足在必要的互连设施中配置光纤交叉连接服务的请求。在一些示例中,光结构提供引擎324可以查询诸如SDN控制器306、硬件配置器308和/或光结构遥测和分析数据(OFTAD)326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如果存在足够的资源来提供所请求的服务,则光结构提供引擎324可以向SDN控制器306和/或硬件配置器3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指令和/或请求,以使得必要的组件被配置以提供所请求的服务。这样,光结构提供引擎324提供选择供应商的功能以及传送服务的形式因素。光结构提供引擎324还提供策略管理器功能以确保服务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传送。
光结构提供引擎324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器中查询和存储光交换结构遥测和分析数据(OFTAD)326。OFTAD326可以包括关于由NFU304配置的网络、光交换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数量、类型、定义的度量。OFTAD326可以包括基于用于特定服务中使用的资源的原始度量数据的来自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器310的分析信息。例如,OFTAD326的分析信息可以包括历史统计和/或实时统计。OFTAD326还可以包括描述光交换结构中的光纤使用的数据,例如当前在光交叉连接中使用的那些光纤和光交换机的光端口。
如图6所示,SDN控制器306可以配置光交换结构资源,例如光交换机、有源面板等(其提供用于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物理基础设施以通过互连设施承载光信号)。在一些情况下,SDN控制器306可以配置网络资源,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网桥等(其提供物理基础设施以通过互连设施承载网络流量)。硬件配置器308可以配置硬件资源,例如服务器或上述网络和/或光交换结构资源;服务器内的资源和包括处理器分配、内存分配的网络资源;存储设备;其他硬件资源;以及可配置为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软件配置。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器310可以收集关于由NFU304配置的网络和资源配置的数量、类型、定义的度量。例如,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器310可以监视并测量网络以及光交换机结构资源以及被配置为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任何其他资源的度量。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器310可以将这些度量存储在OFTAD326中。
在一些示例中,可编程网络平台300可以代表具有故障缓解监视/分析/平面/执行(MAPE)循环的能力的智能中央服务交付和保证系统,这将确保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够保证遵守服务生命周期的服务水平协议。在一些示例中,可编程网络平台300不仅提供可以传送由其自己的传送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具有跨其他协调系统进行通信以传送组合的同类服务的能力。可编程网络平台300或者更具体地说CNC系统302可以是要执行的与运营和业务相关的功能的中央控制中心。
NFU304和CNC系统302也可以满足对于具有用于创建服务和分发交付和确保光纤交叉连接服务的智能的分布式协调系统的需求。可编程网络平台300提供了提供分布式水平缩放体系结构的优点。CNC302和一个或多个NFU304可以提供将商业服务交付和确保为两个截然不同功能的功能,(1)CNC-可以处理将业务请求转换为服务参数的功能,(2)NFU-可以处理将服务参数转换为光交换结构参数并实例化服务的功能。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技术进行操作的计算设备的一个示例的进一步细节的框图。图7可以示出服务器或其他计算设备500的特定示例,其包括用于执行API网关112、协调引擎118、子系统120、PNP3、CNC302、NFU304或本文描述的任何其他计算设备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2。计算设备500的其他示例可以在其他情况下使用。虽然出于举例的目的在图7中示出为独立计算设备500,但是,计算设备可以是包括用于执行软件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合适的计算环境的任何组件或系统,并且例如不必要包括图7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元件(例如,通信单元506;并且在一些示例中,诸如存储设备508之类的组件可能不与其他组件协同定位或位于相同的底架上)。
如图7的具体示例所示,计算设备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2、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504、一个或多个通信单元506、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512、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508和用户界面(UI)装置510以及通信单元506。在一个示例中,计算设备500还包括可由计算设备500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522,虚拟概念构建应用程序524和操作系统516。组件502、504、506、508、510和512中的每一个被耦接(物理地、通信地和/或可操作地)用于组件间通信。在一些示例中,通信信道514可以包括系统总线、网络连接、进程间通信数据结构或用于传送数据的任何其他方法。作为一个示例,组件502、504、506、508、510和51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通信信道514耦接。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502被配置为实施用于在计算设备500内执行的功能和/或处理指令。例如,处理器502能够处理存储在存储设备508中的指令。处理器502的示例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等效分立或集成逻辑电路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508可以被配置为在操作期间在计算设备500内存储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508被描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508是临时存储器,这意味着存储设备508的主要目的不是长期存储。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508被描述为易失性存储器,这意味着当计算机关闭时,存储设备508不保存存储的内容。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以及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形式的易失存储器。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508被用于存储供处理器502执行的程序指令。在一个示例中,存储设备508由运行在计算设备500上的软件或应用程序使用,以在程序执行期间暂时存储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508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设备508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比易失性存储器更大量的信息。存储设备508还可以被配置用于长期存储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508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元件。这种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的示例包括磁性硬盘、光盘、软盘、闪存或电可编程存储器(EPROM)或电可擦除和可编程(EEPROM)存储器的形式。
在一些示例中,计算设备5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单元506。在一个示例中,计算设备500利用通信单元506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诸如一个或多个有线/无线/移动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通信单元506可以包括网络接口卡、诸如以太网卡、光收发器、射频收发器或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设备。这种网络接口的其他例子可以包括3G和WiFi无线电。在一些示例中,计算设备500使用通信单元506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设备5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设备510。在一些示例中,用户接口设备510被配置为通过触觉、音频或视频反馈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用户接口设备510的示例包括存在敏感显示器、鼠标、键盘、语音响应系统、摄像机、麦克风或用于检测来自用户的命令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设备。在一些示例中,存在敏感显示器包括触敏屏幕。
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512也可以包括在计算设备500中。在一些示例中,输出设备512被配置为使用触觉、音频或视频刺激向用户提供输出。在一个示例中,输出设备512包括存在敏感显示器、声卡、视频图形适配卡或用于将信号转换为人或机器可理解的适当形式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设备。输出设备512的另外的示例包括扬声器、阴极射线管(CRT)监视器、液晶显示器(LCD)或可以向用户产生可理解的输出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设备。
计算设备500可以包括操作系统516。在一些示例中,操作系统516控制计算设备500的组件的操作。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操作系统516促进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522和可编程网络平台应用程序524与处理器502、通信单元506、存储装置508、输入装置504、用户接口装置510和输出装置512的通信。
应用程序522和可编程网络平台应用程序524还可以包括可由计算设备500执行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由计算设备500可执行的示例可编程网络平台应用程序524可以包括协调引擎模块、API网关模块和子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者在所示架构中包括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550或光结构提供引擎552,每个都用虚线示出以指示这些可以或不可以由计算设备500的任何给定示例执行。
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550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设备500执行在本公开中相对于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314描述的操作和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指令。光结构提供引擎552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设备500执行在本公开中相对于光结构提供引擎324描述的操作和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指令。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提供与互连系统的按需光纤交叉连接的示例操作模式的流程图。参考图1描述图8,但是可应用于本公开中描述的互连系统的其他示例。
互连系统供应商可以为包括一个或多个互连设施的互连系统部署可编程网络平台3,所述互连设施具有用于互连系统供应商的协同定位的客户的客户笼。可编程网络平台3暴露应用程序可以请求自动光纤交叉连接的服务接口(例如API 114或服务选择器312)。
可编程网络平台3接收对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之间的光纤交叉连接的请求(602)。作为响应,可编程网络平台3识别通过光交换结构10的光路(604)。光交换结构10在PNP3接收请求之前包括预安装的光纤连接,并且可以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用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相应用户笼的光纤以及通过光纤网络拓扑中的其他光纤互连的可配置光交换机。
在识别到交叉连接用于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的相应客户笼的合适的光路径时,可编程网络平台3通过配置光交换结构10来提供请求光纤交叉连接7,以便实例化光路径,使得位于相应客户笼内的设备可以经由光纤交叉连接7交换光信号(606)。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提供光纤交叉连接而不改变光交换结构10的光纤的材料配置。也就是说,可编程网络平台3和互连系统供应商都不需要通过例如将附加光纤运行到用户笼或光交换机之间来对光交换结构的拓扑进行任何改变。而是,可编程网络平台3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提供光纤交叉连接7。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描述为模块、单元或组件的各种特征可以一起实现在集成逻辑设备中,或者分离地实现为离散但可互操作的逻辑设备或其他硬件设备。在一些情况下,电子电路的各种特征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装置,诸如集成电路芯片或芯片组。
如果以硬件实施,本公开可针对诸如处理器或诸如集成电路芯片或芯片组的集成电路装置的装置。可选地或附加地,如果以软件或固件实现,则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来实现所述技术,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可以存储这样的指令以供处理器执行。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形成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部分,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磁或光数据存储介质等。在一些示例中,制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些示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非临时性介质。术语“非临时”可以指示存储介质以载波或传播信号实施。在某些示例中,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可以存储随时间变化(例如,在RAM或高速缓存中)的数据。
代码或指令可以是由包括诸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等效的集成或离散逻辑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电路执行的软件和/或固件。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以指任何前述结构或适用于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何其它结构。另外,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在软件模块或硬件模块内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
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这些和其他实施例在以下示例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互连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互连设施以及可编程网络平台,
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包括:
光交换结构,具有多个光纤和由所述多个光纤互连的多个光交换机;
用于所述互连系统的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一客户的第一客户笼,所述第一客户笼包围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用于所述第一客户的客户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客户笼具有第一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可访问的第一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一客户从所述第一客户笼内可访问的第一多个客户侧光端口,所述第一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包括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以及
用于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二客户的第二客户笼,所述第二客户笼包围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用于所述第二客户的客户空间,并且所述第二客户笼具有第二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可访问的第二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二客户从所述第二客户笼内可访问的第二多个客户侧光端口,所述第二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包括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所述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第二光纤,以及
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请求所述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互连并指定用于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的标识符和用于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所述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的标识符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在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包括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以及所述光纤交叉连接的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包括包围仅能够由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访问的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供应商空间的一个或多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中的每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包括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光交换机,以及
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多个光交换机的相应传输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包括主分配设施和多个中间分配设施,所述主分配设备包括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光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光交换机经由所述多个光纤可操作地耦接到包括在所述多个中间分配设施中的光交换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
光交换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根据由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发起的配置的配置数据,所述光交换机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和第一多个客户侧光端口中的一个客户侧光端口之间创建光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和多个客户侧光端口中的第一客户侧光端口之间的光传输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之间传输光信号的层0光传输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还包括网络服务交换机,所述网络服务交换机包括以太网交换机、互联网交换机和基于云的服务交换机中的一个,以及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将所述网络服务交换机配置为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客户笼与所述第二客户笼内的相应客户设备之间的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来交换层2或层3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软件定义的联网(SDN)控制器,每个负责管理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光交换机,
其中,为了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配置成引导所述一个或多个SDN控制器来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的协调引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还包括:
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所述第一客户可访问的客户门户应用程序和仅能够由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访问的互连系统供应商应用程序之一,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被配置为从所述应用程序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的服务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响应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识别可配置为光耦接所述第一供应商侧端口和所述第二供应商侧端口的通过所述光交换结构的光路径,以及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响应于所述识别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在所述光路径上创建光纤交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还包括:
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交换机,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是企业而所述第二客户是云服务供应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笼和所述第二客户笼中的每一个包括笼、柜子、架子和套件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包括至少一个由多个光交换机切换的波长,以提供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客户笼与第二客户笼内的相应客户设备之间交换的光信号的光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
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以及
集中式网络控制模块,包括:
服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
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确定指定实现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要求的服务参数,
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服务参数来确定能够服务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控制所述光交换结构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服务参数能够由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使用以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被配置为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14.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可操作地耦接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以及
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以:
接收请求在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之间的至少一个互连设施中的互连并指定用于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的标识符和用于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的标识符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多个光交换机以在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光纤交叉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具有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第一客户笼并且所述第二客户具有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第二客户笼,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笼包围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用于所述第一客户的客户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客户笼包括第一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的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可访问的第一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一客户从所述第一客户笼内可访问的第一多个客户侧光端口,所述第一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包括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至互连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形成光交换结构的多个光纤中的所述第一光纤,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笼包围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用于所述第二客户的客户空间,并且所述第二客户笼包括第二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可访问的第二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二客户从所述第二客户笼内可访问的第二多个客户侧光端口,所述第二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所述第一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之间传输光信号的层0光传输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还被配置为配置网络服务交换机以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客户笼与所述第二客户笼内的相应客户设备之间的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来交换层2或层3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进一步被配置以引导一个或多个软件定义的联网(SDN)控制器来配置由所述SDN控制器管理的多个光交换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设备,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识别可配置为光耦接所述第一供应商侧端口和所述第二供应商侧端口的通过光交换结构的光路径,以及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识别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在光路径上创建光纤交叉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
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以及
集中式网络控制模块,包括:
服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
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确定指定实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要求的服务参数,
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服务参数来确定能够服务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控制光交换结构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服务参数能够由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使用以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被配置为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20.一种互连方法,包括:
通过用于至少一个互连设施的可编程网络平台接收请求在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中的互连并指定用于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的标识符和用于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的标识符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
通过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响应于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多个光交换机以在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光纤交叉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具有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第一客户笼并且所述第二客户具有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第二客户笼,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笼包围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用于所述第一客户的客户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客户笼包括第一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的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可访问的第一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一客户从所述第一客户笼内可访问的第一多个客户侧光端口,所述第一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包括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至互连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形成光交换结构的多个光纤中的所述第一光纤,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笼包围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内的用于所述第二客户的客户空间,并且所述第二客户笼包括第二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可访问的第二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第二客户从所述第二客户笼内可访问的第二多个客户侧光端口,所述第二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所述第一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用于互连设施的互连设施供应商并且在可编程网络平台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创建所述光纤交叉连接之前,安装包括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多个光纤。
22.一种互连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互连设施以及可编程网络平台,
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包括:
光交换结构,具有多个光纤和由所述多个光纤互连的多个光交换机;
用于所述互连系统的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一客户的第一客户笼,所述第一客户笼具有第一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第一光纤的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以及
用于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的第二客户的第二客户笼,所述第二客户笼具有第二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第二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以及
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请求所述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互连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在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包括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以及所述光纤交叉连接的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
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以及
集中式网络控制模块,包括:
服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
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确定指定实现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要求的服务参数,
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服务参数来确定能够服务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控制所述光交换结构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服务参数能够由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使用以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被配置为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互连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互连设施包括仅能够由所述互连系统供应商访问的一个或多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中的每个互连系统供应商笼包括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光交换机,以及
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多个光交换机的相应传输路径。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
包括所述第一供应商侧端口的多个供应商侧光端口;
多个客户侧光端口;以及
光交换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根据由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发起的配置的配置数据,所述光交换机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多个客户侧光端口中的一个客户侧光端口之间创建光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和所述多个客户侧光端口中的一个客户侧光端口之间的光传输路径。
25.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可操作地耦接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以及
可编程网络平台,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以:
接收请求在第一客户和第二客户之间的互连设施中的互连的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配置多个光交换机以在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创建光纤交叉连接以提供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光纤交叉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具有位于所述互连设施内的第一客户笼并且所述第二客户具有位于所述互连设施内的第二客户笼,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笼包括第一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一光纤接线板包括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所述第一供应商侧光端口可操作地耦接至互连所述多个光交换机以形成光交换结构的多个光纤中的所述第一光纤,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笼包括第二光纤接线板,所述第二光纤接线板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个光纤中的所述第一光纤的第二供应商侧光端口,
其中,所述可编程网络平台包括:
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以及
集中式网络控制模块,包括:
服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以及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确定指定实现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要求的服务参数,
其中,所述光纤交叉连接提供引擎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服务参数来确定能够服务于所述光纤交叉连接请求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控制所述光交换结构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服务参数能够由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使用以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域单元被配置为配置所述光交换结构的所述部分以提供一段所述端到端光纤交叉连接。
CN201680065571.0A 2015-09-10 2016-09-06 多租户互连设施中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服务 Active CN108353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6804P 2015-09-10 2015-09-10
US62/216,804 2015-09-10
US14/937,787 2015-11-10
US14/937,787 US9736556B2 (en) 2015-09-10 2015-11-10 Automated fiber cross-connect service within a multi-tenant interconnection facility
PCT/US2016/050355 WO2017044405A1 (en) 2015-09-10 2016-09-06 Automated fiber cross-connect service within a multi-tenant interconnection facil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3217A CN108353217A (zh) 2018-07-31
CN108353217B true CN108353217B (zh) 2019-03-15

Family

ID=56940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5571.0A Active CN108353217B (zh) 2015-09-10 2016-09-06 多租户互连设施中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服务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736556B2 (zh)
EP (1) EP3326381B1 (zh)
JP (1) JP6557408B2 (zh)
CN (1) CN108353217B (zh)
AU (1) AU2016321133B2 (zh)
BR (1) BR112018004710A2 (zh)
CA (1) CA2998117C (zh)
HK (1) HK1256203A1 (zh)
WO (1) WO20170444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30571B2 (en) 2014-10-30 2019-03-12 Equinix, Inc. Microservice-base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ramework
US10666380B2 (en) * 2014-12-19 2020-05-26 Cornell University Processing of multimode optical signals
CN105897805B (zh) * 2015-01-04 2019-12-27 伊姆西公司 对多层架构的数据中心的资源进行跨层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US10581667B2 (en) * 2015-09-03 2020-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localizing a fault causing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a service
US9736556B2 (en) * 2015-09-10 2017-08-15 Equinix, Inc. Automated fiber cross-connect service within a multi-tenant interconnection facility
US20170279676A1 (en) * 2016-03-22 2017-09-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opology-based virtual switching model with pluggable flow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469374B2 (en) 2016-03-30 2019-1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provider framework for virtual switch data planes and data plane migration
US10491462B1 (en) 2016-05-06 2019-11-26 Equinix, Inc. Port verification for customer interconnection in a data center
US10374872B2 (en) 2016-05-24 2019-08-06 Apstra, Inc. Configuring system resources for different reference architectures
US11057498B1 (en) 2016-12-30 2021-07-06 Equinix, Inc. Inter-data center data transfer using unmanned vehicles
CN107493523B (zh) * 2017-09-13 2021-02-12 苏州大学 一种全光数据中心网络交换系统
US10476816B2 (en) 2017-09-15 2019-11-12 Facebook, Inc. Lite network switch architecture
US11070896B1 (en) * 2019-02-22 2021-07-20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Dynamic optical switch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0205188A1 (en) * 2019-04-01 2020-10-08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splice tray
WO2020199143A1 (zh) * 2019-04-03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i训练网络及方法
WO2021019568A1 (en) * 2019-07-29 2021-02-04 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 Programmable photonic switch modes
WO2021231233A1 (en) * 2020-05-11 2021-11-18 Telescent Inc. Automated physical network systems based on robot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fiber optic interconnects
CN113691896A (zh) * 2021-08-20 2021-11-23 苏州市创捷工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二次供水泵房自控系统的通信网络
CN114387783B (zh) * 2022-01-17 2022-12-27 深圳市鹏城交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光通讯网络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US20230319442A1 (en) * 2022-03-31 2023-10-05 WaveXchang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physical layer of an optical network and exchange therefor
US20240056704A1 (en) * 2022-08-15 2024-02-15 Equinix, Inc. Cascaded optical switc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3486A (en) * 1993-08-23 1995-10-31 Unisys Corporation Self-routing multi-stage photonic interconnect
CN103221940A (zh) * 2010-09-22 2013-07-24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互连的置换盒
CN103583021A (zh) * 2011-03-31 2014-02-12 亚马逊技术公司 增量的高基数网络扩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5679A (en) * 1994-12-08 1995-12-12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Large capacity ATM switch
KR100233103B1 (ko) * 1997-05-27 1999-12-01 윤종용 순환구조를 갖는 광스위치장치 및 방법
US6362908B1 (en) * 1998-12-02 2002-03-26 Marconi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service adaptable optical network unit
CA2329098A1 (en) * 2000-12-20 2002-06-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messaging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050074237A1 (en) * 2003-10-02 2005-04-07 Brett Spivey Optically 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743127B2 (en) * 2002-10-10 2010-06-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source allocation in data centers using models
FR2884993A1 (fr) 2005-04-25 2006-10-27 Alcatel Sa Dispositif de commutation optique modulaire et reconfigurable
US8756344B2 (en) 2009-09-04 2014-06-17 Equinix, Inc. Network to network interface (NNI) for multiple private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US20110097083A1 (en) 2009-10-07 2011-04-28 Trex Enterprises Corp. Data center optical network
US9595013B2 (en) 2009-12-10 2017-03-14 Equinix, Inc. Delegated and restricted asset-based permissions management for co-location facilities
US8655187B2 (en) 2009-12-21 2014-02-18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Data center with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8503879B2 (en) 2010-10-25 2013-08-06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Hybrid optical/electrical switching system for data center networks
US9270484B2 (en) 2012-01-23 2016-02-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ata center network using circuit switching
CN103686467B (zh) 2012-09-13 2017-06-30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光学数据中心网络、光学组件、波长分配方法
US9042252B2 (en) * 2012-11-13 2015-05-26 Netronome Systems, Incorporated Inter-packet interval prediction learning algorithm
US9161107B2 (en) 2013-01-29 2015-10-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witching for a MIMO-OFDM based flexible rate intra-data center network
US9325604B2 (en) * 2013-03-15 2016-04-26 Plexx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enter optical connection
US20150043905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nic Switching and Controlling Photonic Switching in a Data Center
US9628340B2 (en) * 2014-05-05 2017-04-18 Ciena Corporation Proactive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in networks using data analytics
US9989724B2 (en) * 2014-09-29 2018-06-05 Fiber Mountain, Inc. Data center network
US10230571B2 (en) * 2014-10-30 2019-03-12 Equinix, Inc. Microservice-base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ramework
US9467378B1 (en) * 2015-03-01 2016-10-11 Netronome Systems, Inc. Method of generating subflow entries in an SDN switch
US9736556B2 (en) * 2015-09-10 2017-08-15 Equinix, Inc. Automated fiber cross-connect service within a multi-tenant interconnection facil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3486A (en) * 1993-08-23 1995-10-31 Unisys Corporation Self-routing multi-stage photonic interconnect
CN103221940A (zh) * 2010-09-22 2013-07-24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互连的置换盒
CN103583021A (zh) * 2011-03-31 2014-02-12 亚马逊技术公司 增量的高基数网络扩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56203A1 (zh) 2019-09-13
EP3326381B1 (en) 2021-12-15
US20170366882A1 (en) 2017-12-21
CA2998117A1 (en) 2017-03-16
US10206017B2 (en) 2019-02-12
JP6557408B2 (ja) 2019-08-07
WO2017044405A1 (en) 2017-03-16
AU2016321133A1 (en) 2018-04-19
AU2016321133B2 (en) 2019-01-31
US20170078771A1 (en) 2017-03-16
US9736556B2 (en) 2017-08-15
BR112018004710A2 (pt) 2018-09-25
CA2998117C (en) 2019-01-15
JP2018528697A (ja) 2018-09-27
EP3326381A1 (en) 2018-05-30
CN108353217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3217B (zh) 多租户互连设施中的自动化光纤交叉连接服务
Pan et al. Future edge cloud and edge computing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CN108111931B (zh) 一种电力光纤接入网的虚拟资源切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537730B2 (en) Virtual network controller
EP3155825B1 (en) Active panel demarcation
US10673747B2 (en) Device deployment and network management using a self-service portal
CN103051565A (zh) 一种等级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架构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4301391B (zh) 多域光网络数据中心资源虚拟化映射方法
CN105144110A (zh) 基于网络活动自动配置外部服务
CN104322011A (zh) 连通性服务编排器
CN103475722A (zh) 一种业务协同平台实现系统
CN110519404A (zh) 一种基于sdn的策略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924332A (zh) Ict服务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Islam et al. Optimal execution of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for applications in cyber-physical-social-systems
Figuerola et 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for optical networks
CN105049222A (zh) 用于实现传输网络跨域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Gedia et al. A Centralized Network Management Application for Academia and Small Business Networks
CN105847428A (zh) 一种移动云平台
CN102025537A (zh) 基于云计算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Spadaro et al. Resource orchestration in SDN-based future optical data centres
CN106341353B (zh) 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70325009A1 (en)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Large Photonic Switches
US20240056704A1 (en) Cascaded optical switch
KR102117497B1 (ko) 네트워크 인프라 구축 시스템 및 네트워크 인프라 구축 방법
KR20200117495A (ko) 회선 개통 자동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