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1845A - 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1845A
CN108351845A CN201680062511.3A CN201680062511A CN108351845A CN 108351845 A CN108351845 A CN 108351845A CN 201680062511 A CN201680062511 A CN 201680062511A CN 108351845 A CN108351845 A CN 108351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vers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formation
soft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25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山太郎
三原章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0466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07303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8351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1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36Selecting among different ver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连接到服务器的客户端。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时,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服务器中的软件版本信息和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中的任一个。客户端基于来自服务器的响应判断客户端中的通信协议是否与服务器兼容。

Description

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其中客户端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并且传达信息的信息系统已经使用在各种领域。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中继通信系统,其具有连接到网络从而能够进行通信的多个中继服务器,以及管理连接到网络的中继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中心服务器。每个中继服务器都具有版本判断单元,该版本判断单元将待安装到中继服务器的软件的版本与保存在中心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进行比较,并且在待安装到每个中继服务器的软件与中心服务器的软件不兼容时,禁止将待安装软件安装到每个中继服务器,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允许将软件安装到每个中继服务器。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能够与服务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通信单元;终端存储单元,其存储通过终端通信单元能够从服务器设备下载的预定终端程序;以及终端控制单元,其能够执行存储在终端存储单元中的预定终端程序,并且创建针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数据。该终端设备是富客户端设备,其能够针对终端控制单元执行终端程序的处理结果,通过终端通信单元与服务器设备执行数据通信,并且终端控制单元创建请求数据从而通过将请求数据从终端设备通过终端通信单元发送到服务器设备,服务器设备根据需要访问连接到其的数据库,并且返回与请求数据对应的响应数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由服务器和客户端构成的信息系统中,各个通信协议需要彼此兼容。例如,有可能尽管没有假设通信协议在发布第一版本的软件时无法保持兼容性,但是后面出现无法保持兼容性的升级需要兼容性判断功能。
也就是,可能导致旧版本的服务器没有兼容性判断功能而新版本的服务器具有兼容性判断功能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存在着当客户端连接到没有兼容性判断功能的旧版本服务器时无法判断通信的兼容性的不便。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信息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连接到服务器的客户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时,向客户端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服务器中的软件版本信息和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中的任一个。客户端基于来自服务器的响应判断客户端中的通信协议是否与服务器兼容。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系统,能够确切地知道通信协议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是否相互兼容。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系统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2]图2是用于说明电子白板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3]图3是用于说明电子白板A的功能的框图。
[图4]图4是用于说明电子白板B的功能的框图。
[图5]图5是用于说明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6]图6是用于说明终端功能的框图。
[图7]图7是用于说明电子白板中的软件版本和通信协议版本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图8是用于说明终端中的软件版本和通信协议版本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图9是用于说明通信协议的兼容性的示意图。
[图10]图10是用于说明登录屏幕的示意图。
[图11]图11是用于说明示例1的示意图。
[图12]图12是用于说明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的示意图。
[图13]图13是用于说明示例2的示意图。
[图14]图14是用于说明错误对话框的示意图。
[图15]图15是用于说明示例3的示意图。
[图16]图16是用于说明示例4的示意图。
[图17]图17是用于说明示例5的示意图。
[图18]图18是用于说明管理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9]图19是用于说明示例6的示意图。
[图20]图20是用于说明示例7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
信息系统1包括网络31、电子白板A 11、电子白板B 12、终端21等。在该示例中,电子白板A 11和电子白板B 12是服务器,终端21是客户端。
膝上型个人计算机(PC)或平板PC可以作为终端21使用。
各种网络无论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都可以作为网络31使用,诸如局域网(LAN)和互联网。
说明每个电子白板的硬件配置。电子白板11和电子白板12具有相同的硬件配置。
如图2中所示作为示例,每个电子白板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501、只读存储器(ROM)5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03、硬盘驱动器(HDD)(504)、硬盘控制器(HDC)505、介质驱动器507、图像显示接口(I/F)508、接口(I/F)509、键盘511、鼠标512、麦克风513、扬声器514、图形处理单元(GPU)515、ROM 516、RAM 517、触摸面板519以及显示器521。
CPU 501、HDC 505、介质驱动器507、图像显示接口508、接口509、键盘511、鼠标512、麦克风513、扬声器514、GPU 515以及触摸面板519通过总线520相互电连接。
CPU 501控制整个电子白板的操作。ROM 502是存储CPU 501执行的多个程序和多个数据的存储器。RAM 503是CPU 501的工作存储器。
在HDD 504中,存储有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HDC 505控制从HDD 504读取和向HDD504写入。介质驱动器507控制数据从诸如闪速存储器的记录介质的读取和向其写入。
图像显示接口508是连接显示器521的接口。接口509是连接网络31的接口。
GPU 515执行与图形有关的处理。ROM 516是存储由GPU 515执行的各种程序的存储器。RAM 517是GPU 515的工作存储器。
总线520是包括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总线。而且,触摸面板519与显示器521集成,并且检测输入笔或手指在显示器521上的接触位置的坐标。
接着,说明每个电子白板的功能。每个电子白板的功能通过上述硬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来实现。
电子白板A 11的功能可以大体划分为图3所示的白板应用100和视频分发服务200A。
白板应用100包括功能执行单元110、应用输入/输出单元120、帧输出单元130、图像生成单元140、操作接受单元150、显示控制单元160等。
功能执行单元110执行电子白板特定的功能。此外,功能执行单元110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能够处理的格式。而且,功能执行单元110向分发服务输入/输出单元210通知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应用输入/输出单元120在接收到分发服务输入/输出单元210的输出信息时,向功能执行单元110通知例如操作事件。
帧输出单元130将待分发到终端21的图像作为视频进行输出。例如,RGB位图数据的图像作为通过H.264/AVC格式被压缩的视频进行输出。
图像生成单元140通过将操作面板图像和白板图像重叠来生成显示图像以输出到显示控制单元160。另外,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由白板图像形成的分发图像以输出到帧输出单元130。
操作面板图像包括多个功能按钮,例如当操作接受单元150检测到笔图标被输入笔选择时,功能执行单元110改变书写所使用的颜色。
操作接受单元150基于由触摸面板519检测到的输入笔或手指的坐标来接受操作。
显示控制单元160在显示器521上显示由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的显示图像。
帧输出单元130向视频分发服务200A输出由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的分发图像。
如图3所示,视频分发服务200A包括分发服务输入/输出单元210、分发模块220、捕获单元230、编解码模块240、兼容性判断单元250等。
分发服务输入/输出单元210接收应用输入/输出单元120的输出信息,例如服务的启动和停止。而且,分发服务输入/输出单元210向应用输入/输出单元120发送来自终端21的信息,诸如操作事件。
捕获单元230获取待输出到帧输出单元130的分发图像,并且将其发送到编解码模块240。
编解码模块240包括视频编码单元241。
视频编码单元241通过压缩来自捕获单元230的分发图像,生成视频流(经压缩的分发视频)并将其发送到分发模块220。
分发模块220包括分发控制单元221、分发信息管理单元222以及通信控制单元223,并且将经压缩的分发视频发送到终端21。
分发信息管理单元222管理与分发有关的视频编码设置,以及连接的终端21有关的信息。通信控制单元223用作通信装置,并且执行整个分发功能的控制、编解码模块240的激活指令和结束指令。
兼容性判断单元250判断通信控制单元223的通信协议和终端21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
电子白板B 12的功能可以大体划分为图4所示的白板应用100和视频分发服务200B。
视频分发服务200B是从中排除了兼容性判断单元250的上述视频分发服务200A。也就是说,电子白板A 11与电子白板B 12之间的差异仅在于是否包括兼容性判断单元250。
说明终端21的硬件配置。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示例,终端21包括CPU 301、ROM 302、RAM 303、介质驱动器304、图像显示接口(I/F)305、接口(I/F)306、触摸面板307、总线308、以及显示器370。
CPU 301控制整个终端21的操作。ROM 302是存储CPU 301执行的多个程序和多个数据的存储器。RAM 303是CPU 301的工作存储器。
图像显示接口305是连接显示器370的接口。接口306是连接网络31的接口。
总线308是包括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总线。而且,触摸面板307与显示器370集成,并且检测输入笔或手指在显示器370上的接触位置的坐标。
接着,说明终端21的功能。终端21的功能通过上述硬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来实现。
如图6所示,终端21的功能包括GUI单元310、通信信息管理单元320、总体控制单元330、通信控制单元340、再现控制单元350、视频解码单元360、显示器370、兼容性判断单元380等。
GUI单元301在终端21的显示器370上显示用户界面(UI)图像。总体控制单元330执行总体控制,诸如通信的启动和通信的断开。
通信信息管理单元320保存与分发有关的信息,例如视频编码设置。通信控制单元340控制与每个电子白板的通信。
再现控制单元350向视频解码单元360发送来自电子白板的经压缩的视频。视频解码单元360解码经压缩的视频从而显示在显示器370上。显示器370包括液晶面板,基于来自GUI单元310的图像信号来显示GUI,并且基于来自视频解码单元360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分发图像。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判断通信控制单元340的通信协议和电子白板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
假设用于电子白板的软件已经升级,如图7所示作为示例,作为版本1.0、版本2.0、版本2.1升级到版本3.0。另外,假设通信协议已经从版本1.0升级到版本3.0软件中的版本2.0。而且,假设软件的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判断功能被添加到版本2.0及随后版本。
如图8所示作为一个示例,假设用于终端的软件已经升级,作为版本1.0、版本2.0、版本2.1升级到版本3.0。另外,假设通信协议已经从版本1.0升级到版本3.0软件中的版本2.0。而且,假设软件的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判断功能被添加到版本2.0及随后版本。
只有当电子白板和终端各自的通信版本彼此相同时才能够相互进行通信(参考图9)。
例如,软件版本为1.0的终端可以与软件版本为1.0、2.0或2.1的电子白板进行通信,但是不能与软件版本为3.0的电子白板通信。另一方面,软件版本为3.0的终端可以与软件版本为3.0的电子白板进行通信,但是不能与软件版本为1.0、2.0或2.1的电子白板通信。
接着,说明终端21的用户连接到电子白板的情况。假设在终端21的显示器370上显示如图10中所示的登录屏幕作为一个示例。
利用图11来说明示例1。
在该示例1中,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为2.0,终端21的连接目的地是电子白板A11。电子白板A 11中的软件的版本是2.0。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A 11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4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403)。除了电子白板A 11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A 11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提取连接请求中所包括的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405),并且向兼容性判断单元250发送该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250从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作为一个示例,在此电子白板A 11具有图12中所示的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兼容性判断单元250参考该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从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
接着,兼容性判断单元250判断通信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223中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409)。在该示例中,由于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版本是1.0,而通信控制单元223中的通信协议版本是1.0,所以确定为“兼容”。
电子白板A 11通过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判断结果(步骤S411)。判断结果可以显示在电子版本A 11的显示器521上。
接收作为“兼容”的判断结果,终端21通过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白板屏幕(步骤S413)。
电子白板A 11开始向终端21的视频分发(步骤S415)。因此,电子白板A 11和终端21开始分享屏幕。
利用图13来说明示例2。
在该示例2中,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为2.0,并且终端21的连接目的地是电子白板A 11。电子白板A 11中的软件版本是3.0。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A 11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5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503)。除了电子白板A 11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A 11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提取连接请求中所包括的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505),并且向兼容性判断单元250发送该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250从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507)。在该示例中,与上述示例1相似,参考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从终端21的软件的版本信息中获取终端21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250随后判断通信终端21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223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509)。在该示例中,由于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是1.0,而通信控制单元223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是2.0,所以确定为“不兼容”。
电子白板A 11通过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判断结果(步骤S511)。判断结果可以显示在电子版本A 11的显示器521上。
接收作为“不兼容”的判断结果,终端21通过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错误对话框(参考图14)(步骤S513)。除了无法建立连接的消息之外,还可以显示指示终端上的软件版本是旧版本还是电子白板上的软件版本是旧版本的消息。
利用图15来说明示例3。
在该示例3中,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为2.0,并且终端21的连接目的地是电子白板B 12。电子白板B 12的软件版本是1.0。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6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603)。除了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B 12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成功连接的指示作为对其的响应,其中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605)。
在终端21中,当接收到成功连接的指示时,通信控制单元340提取成功连接的指示中所包括的电子白板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607),并且向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发送该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从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609)。作为一个示例,这里,终端21具有与图12所示相似的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参考该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从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接着判断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340中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611)。在该示例中,由于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版本是1.0,而通信控制单元340中的通信协议版本是1.0,所以确定为“兼容”。
终端21通过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白板屏幕(步骤S613)。
电子白板B 12开始向终端21的视频分发(步骤S615)。因此,电子白板B 12和终端21开始分享屏幕。
利用图16来说明示例4。
在该示例4中,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为3.0,并且终端21的连接目的地是电子白板B 12。电子白板B 12的软件版本是1.0。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7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703)。除了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B 12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成功连接的指示作为对其的响应,其中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705)。
在终端21中,当接收到成功连接的指示时,通信控制单元340提取成功连接的指示中所包括的电子白板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707),并且向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发送该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从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709)。在该示例中,与上述示例3相似,参考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获取电子白板B 12的通信协议版本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然后判断电子白板B 12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340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711)。在该示例中,由于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版本是1.0,而通信控制单元340中的通信协议版本是2.0,所以确定为“不兼容”。
终端21通过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错误对话框(参考图14)(步骤S713)。除了无法建立连接的消息之外,还可以显示指示终端上的软件版本是旧版本还是电子白板上的软件版本是旧版本的消息。
终端21通过通信控制单元340向电子白板B 12发送断开连接请求(步骤S715)。
虽然在上述示例3和示例4中,通过参考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从电子白板B 12的软件版本信息获取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从电子白板B 12接收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如利用图17的示例5来说明这种情况的一个示例。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8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803)。除了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B 12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成功连接的指示作为对其的响应,其中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805)。
在终端21中,当接收到成功连接的指示时,通信控制单元340向电子白板B 12发送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版本信息的获取请求(步骤S807)。
在电子白板B 12中,当接收到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的获取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参考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以获取通信控制单元223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809)。
电子白板B 12向终端21发送获取到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811)。
在终端21中,当从电子白板B 12接收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时,通信控制单元340向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发送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判断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340中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813)。
终端21然后根据兼容性判断单元380获得的判断结果,执行与示例3或示例4相似的处理。
虽然在上述示例5中说明了电子白板B 12具有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的情况,但是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8中所示,当信息系统1包括连接到网络31的管理服务器13时,管理服务器13可以具有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如利用图19的示例6来说明这种情况的一个示例。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9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903)。除了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B 12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成功连接的指示作为对其的响应,其中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905)。
在终端21中,当接收到成功连接的指示时,通信控制单元340向管理服务器13发送电子白板B 13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的获取请求(步骤S907)。该请求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软件的版本信息。
当接收到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的获取请求时,管理服务器13参考版本通信协议对应表,并且获取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909)。
管理服务器13向终端21发送获取到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911)。
在终端21中,当从管理服务器13接收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时,通信控制单元340向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发送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判断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340中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913)。
然后,终端21根据兼容性判断单元380获得的判断结果,执行与示例3或示例4相似的处理。
当电子白板B对于来自终端21的连接请求的响应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时(例如,HTTP请求的主体(JSON格式){"protocol_ver":"1.0","type":"request","data":"xxx",...}),不需要上述从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的处理。利用图20来说明这种情况的一个示例。
当终端21的用户在登录屏幕中输入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并且按下“连接”按钮时(步骤S301),通信控制单元340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步骤S303)。除了电子白板B 12的IP地址之外,还可以输出诸如密码的认证信息。
在电子白板B 12中,当接收到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成功连接的指示作为对其的响应,其中包括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305)。
在终端21中,当接收到成功连接的指示时,通信控制单元340提取成功连接的指示中所包括的电子白板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步骤S307),并且向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发送该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判断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单元340中的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性(步骤S309)。
终端21然后根据兼容性判断单元380获得的判断结果,执行与示例3或示例4相似的处理。
如从上述说明清楚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白板A 11和电子白板B 12构成本发明的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器,而终端21构成本发明的信息系统中的客户端。此外,兼容性判断单元380构成本发明的信息系统中的第一判断单元,而兼容性判断单元250构成本发明的信息系统中的第二判断单元。此外,ROM302构成本发明的记录介质。
在示例1至示例4中,执行本发明的程序。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系统1包括电子白板A 11、电子白板B12、终端21、网络31等。
终端21具有GUI单元310、通信信息管理单元320、总体控制单元330、通信控制单元340、再现控制单元350、视频解码单元360、显示器370、兼容性判断单元380等作为功能。
当接收到成功连接的指示作为来自电子白板B 12的对于电子白板B 12的连接请求的响应,通信控制单元340提取该响应中所包括的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兼容性判断单元380。
兼容性判断单元380从电子白板B 12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兼容性判断单元380然后根据电子白板B 12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判断电子白板B 12和终端21的通信协议是否相互兼容。
当兼容性判断单元380判断兼容时,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来自电子白板B 12的分发图像。
另一方面,当兼容性判断短语380判断不兼容时,通信控制单元340向电子白板B12发送断开连接请求,并且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错误对话框。
在电子白板A 11中,当接收到来自终端21的连接请求时,通信控制单元223提取连接请求中所包括的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并且向兼容性判断单元250发送该信息。
兼容性判断单元250从终端21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终端21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兼容性判断单元250然后判断电子白板A 11和终端21是否在通信中相互兼容。通信控制单元223向终端21发送判断结果。
在终端21中,当从兼容性判断单元380接收到的判断结果是兼容时,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来自电子白板A 11的分发图像。另一方面,当从电子白板A 11接收到的判断结果是不兼容时,GUI单元310在显示器370上显示错误对话框。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信息系统1包括两个电子白板的情况,但是其不限于此。例如,信息系统1可以包括电子白板A 11和电子白板B 12中的任一个,或者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电子白板。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信息系统1包括单个终端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而是信息系统1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终端。
参考标记列表
1 信息系统
11 电子白板A(服务器)
12 电子白板B(服务器)
13 管理服务器
21 终端(客户端)
31 网络
100 白板应用
110 功能执行单元
120 应用输入/输出单元
130 帧输出单元
140 图像生成单元
150 操作接受单元
160 显示控制单元
200A 视频分发服务
200B 视频分发服务
210 分发服务输入/输出单元
220 分发模块
221 分发控制单元
222 分发信息管理单元
223 通信控制单元
230 捕获单元
240 编解码模块
241 视频编码单元
250 兼容性判断单元
301 CPU(处理单元)
302 ROM(记录介质)
303 RAM
304 介质驱动器
305 图像显示接口(I/F)
306 接口(I/F)
307 触摸面板
308 总线
310 GUI单元
320 通信信息管理单元
330 总体控制单元
340 通信控制单元
350 再现控制单元
360 视频解码单元
370 显示器(显示单元)
380 兼容性判断单元
501 CPU
502 ROM
503 RAM
504 HDD
505 HDC
507 介质驱动器
508 图像显示接口(I/F)
509 接口(I/F)
511 键盘
512 鼠标
513 麦克风
514 扬声器
515 GPU
516 ROM
517 RAM
519 触摸面板
520 总线
521 显示器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13-105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5-196269号公报

Claims (9)

1.一种信息系统,包括:
服务器;以及
连接到所述服务器的客户端,其中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括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和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中的任一个,并且
所述客户端基于来自所述服务器的响应判断所述客户端中的通信协议是否与所述服务器兼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
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客户端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和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来判断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服务器是否兼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
所述来自所述服务器的响应包括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并且
所述客户端从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
所述客户端具有在其中软件的版本信息和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相互关联的对应表,并且参考所述对应表从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
所述来自所述服务器的响应包括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的获取请求,并且
所述服务器具有在其中软件的版本信息和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相互关联的对应表,并且当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时,参考所述对应表,以从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进一步包括:
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具有在其中软件的版本信息和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相互关联的对应表,其中
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并且
所述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时参考所述对应表,以从所述服务器中的软件的版本信息获取所述服务器中的通信协议的版本信息,用于将获取到的版本信息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
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为不兼容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输出通信的断开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所述客户端包括
显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为不兼容时,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该事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包括
所述服务器和所述客户端连接到的网络。
CN201680062511.3A 2015-10-26 2016-10-24 信息系统 Pending CN1083518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9548 2015-10-26
JP2015-209548 2015-10-26
JP2016056126A JP2017084322A (ja) 2015-10-26 2016-03-18 情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6-056126 2016-03-18
PCT/JP2016/004665 WO2017073039A1 (en) 2015-10-26 2016-10-24 Inform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1845A true CN108351845A (zh) 2018-07-31

Family

ID=58711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2511.3A Pending CN108351845A (zh) 2015-10-26 2016-10-24 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41841A1 (zh)
EP (1) EP3369236A1 (zh)
JP (1) JP2017084322A (zh)
CN (1) CN1083518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4187A (zh) * 2021-06-18 2021-09-24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及白板版本兼容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52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协议的兼容方法及装置
JP2019199024A (ja) * 2018-05-16 2019-1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黒板、動作保証判断方法、プログラム、表示システム
US11271763B2 (en) 2018-06-19 2022-03-08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102214139B1 (ko) * 2020-06-04 2021-02-09 (주)케이아이티원 클라우드 인프라 템플릿 관리 시스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4410A1 (en) * 2001-05-31 2002-12-05 Apel Michael D. Input/output device with configuration, fault isolation and redundant fault assist functionality
JP2004238455A (ja) * 2003-02-05 2004-08-2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防汚性光学フィルムと防汚性反射防止光学フィルム及び防汚性反射防止物品
US20110231586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Pfu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sumable item management method
CN104660430A (zh) * 2013-11-21 2015-05-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群管理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7283A1 (en) * 2002-03-18 2003-09-18 Hamilton Thomas E.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US20040064812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software versions
JP2004348455A (ja) * 2003-05-22 2004-12-09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735079B1 (en) * 2005-02-04 2010-06-08 Symantec Corporation Securely hooking installations for compatibility with other applications
JP5006941B2 (ja) * 2007-12-26 2012-08-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JP5687225B2 (ja) * 2012-02-02 2015-03-1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分散システム、バージョン情報の流通方法、バージョン情報流通プログラム
JP5708940B2 (ja) * 2012-08-22 2015-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装置、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4410A1 (en) * 2001-05-31 2002-12-05 Apel Michael D. Input/output device with configuration, fault isolation and redundant fault assist functionality
JP2004238455A (ja) * 2003-02-05 2004-08-2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防汚性光学フィルムと防汚性反射防止光学フィルム及び防汚性反射防止物品
US20110231586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Pfu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sumable item management method
CN104660430A (zh) * 2013-11-21 2015-05-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群管理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4187A (zh) * 2021-06-18 2021-09-24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及白板版本兼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41841A1 (en) 2018-08-23
JP2017084322A (ja) 2017-05-18
EP3369236A4 (en) 2018-09-05
EP3369236A1 (en)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1845A (zh) 信息系统
CN105264495B (zh) 一种包括贫瘠的设备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TW412698B (en) A remote controlling method, a network server remote controlled by a termianl, and a memory storage medium for HTML files
EP2756667B1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10050800B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for providing connection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50154126A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897640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62544B2 (en) Selectively communicating data of a peripheral device to plural sending computers
CN107329717B (zh) 一种屏幕显示信息的处理方法、显示方法和显示系统
CN104144093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JP5945916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携帯端末、サーバ、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965480B2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recording a meeting
CN113489805A (zh) 一种云桌面系统的对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66995A (zh) 用于制作会议参与者可用的功能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JP2011060000A (ja) 画面共有方法
CN111788819B (zh) 根据输入装置向应用转发用户输入的移动电子装置和方法
US20170185269A1 (en) Display management solution
US20160050280A1 (en) Wireless Access Point for Facilitating Bidirectional, Application-Layer Communication Among Computing Devices
CN107038024B (zh) 一种操控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US20050179938A1 (en) Network terminal system
WO2017073039A1 (en) Information system
CN10992210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KR101464145B1 (ko) 컴퓨터 네트워크에서 사용자 가이드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서버, 클라이언트,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CN10603324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30126205A (ko) 주문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