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3752B - 一种无菌对接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菌对接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3752B
CN108343752B CN201710054897.XA CN201710054897A CN108343752B CN 108343752 B CN108343752 B CN 108343752B CN 201710054897 A CN201710054897 A CN 201710054897A CN 108343752 B CN108343752 B CN 108343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valve
valve
valve cover
cove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48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3752A (zh
Inventor
龚燕斌
卫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utocran M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utocran M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utocran M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utocran M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48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3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3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 F16K1/2007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specially adapted opera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1/00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der special atmospheric or gaseous conditions; Adding propellants to aerosol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 F16K1/2021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with a plurality of 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4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16K27/0227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s swinging around an axis located at the edge of or outside the valv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 F16K31/043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菌对接阀,包括第一阀、第二阀以及开盖机构,第一阀具有固定阀体和第一活动阀盖,第二阀具有活动阀体和第二活动阀盖。开盖机构用于在第一活动阀盖与第二活动阀盖配合时,驱动第一活动阀盖做翻转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活动阀盖;开盖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受驱动组件驱动的过渡件,过渡件背对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活动阀盖,驱动组件驱动过渡件转动以带动第一活动阀盖做翻转运动,通过正向或反向翻转运动,实现第二活动阀盖的自动打开或关闭。过渡件的转动点作为支点,驱动组件与第一活动阀盖分别位于过渡件的转动点两侧,形成杠杆原理,减少第一活动阀盖转动所需要的作用力;过渡件还作为配重块,平衡支点两侧的配重。

Description

一种无菌对接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对接阀。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对生物组织或器官体外无菌传输和洁净环境下包装的需求,需通过装置和设备来对其无菌传输和洁净环境下的包装提供全链闭合式技术支持,并且需要该技术支持为一种智能自动化及信息全程可追溯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手术中为治疗病因,需将器官体外洁净环境下存储一段时间后再开展回植或移植,或者基因工程领域实验室体外培养器官后,进入手术室进行移植等。
目前,在对人体组织或器官进行无菌传输或洁净环境下包装时,需要采用无菌对接阀来传输生物组织或器官,无菌对接阀的结构大多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158274U公开的对接阀,该对接阀包括主阀、从阀、安全塞以及安全盖,其中,主阀包括主阀体和主阀片,从阀包括从阀体和从阀片。主阀片安装于主阀体进料口处,从阀片安装于从阀体的出料口处,物体放置在从阀体内腔中。对接阀锁紧后,主阀片和从阀片紧密贴在一起,对接阀打开后,主阀片和从阀片同步转动,并将从阀体的顶部开口打开。
此结构的对接阀,在需要打开阀时,主阀和从阀对接紧密后,转动主从阀的锁紧手柄,主阀片和从阀片一起转动,整体将主阀片和从阀片从阀体的出料口上打开,使得从阀体内腔与洁净环境连通;关阀时,使用手柄将主阀片和从阀片关闭,使从阀片水平并密封在从阀体的出料口上。
可见,现有的对接阀在需要取出放置在从阀体内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时,只能手动转动手柄,将从阀片打开,不能够实现自动化地将从阀片打开或关闭,使得整个对接阀操作不方便,尤其在将对接阀置入洁净环境下时,人手难以伸入到包装系统的洁净环境的内腔中操作对接阀的打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对接阀的盖体不能够自动打开,只能手动操作打开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菌对接阀,包括
第一阀,具有固定阀体,所述固定阀体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环形内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内腔中的第一活动阀盖;
第二阀,能够密封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阀的环形内腔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的下方;具有活动阀体,以及密封且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动阀体顶部开口内的第二活动阀盖;
所述活动阀体能够相对第一阀转动所需角度,以使所述活动阀体与所述第二活动阀盖脱离或配合,并使得所述第二活动阀盖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配合或脱离,使得所述活动阀体与所述固定阀体配合或脱离;
开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与所述第二活动阀盖配合时,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做翻转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活动阀盖;
所述开盖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的过渡件,所述过渡件背对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过渡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做翻转运动。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固定在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过渡件啮合。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转动件为套接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
所述过渡件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第二齿轮为扇形齿轮。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过渡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的第一支座,所述过渡件铰接在所述第一支座上,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件和所述第一活动阀盖上的连接块。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还包括调节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的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环形内腔中抬高或限制在所述环形内腔中。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
插接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
在所述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限位组件中被限位,或者脱离所述限位组件,并搭接在所述限位组件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滑动体,沿所述环形内腔的径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且朝向所述环形内腔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向内凹陷的凹槽;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体背对所述插接件的一端上,给所述滑动体施加朝向所述插接件方向的作用力。
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且其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体的滑动方向垂直,一端能够滑动插入或退出所述滑动体与所述插接件之间的空间,迫使所述滑动体朝向远离所述插接件方向运动并使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驱动件上。
更佳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插接件的纵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所述插接件位于下方的第一水平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上,位于上方的第二水平部插入所述凹槽内。
最佳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底部表面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朝向所述驱动件的端面具有第一切角,所述第一切角呈向内倾斜的坡面;
所述滑动体朝向所述驱动件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切角,所述滑动体的设有凹槽开口的端面抵靠在所述凸台的端面上,以使所述第一切角与所述第二切角之间围成供所述驱动件插入的空间;和/或
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上的固定块,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体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上且沿所述环形内腔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嵌入所述滑动体内,且所述滑动体能够在所述导向件上做直线滑动。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所述导向件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滑动体的底部上开设适于供所述导向件穿过的缺口;
所述梯形的短边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上,长边嵌入所述缺口内。
优选地,上述的无菌对接阀,还包括缓冲组件,用于缓冲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翻转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和/或
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组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的圆周上。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对接阀,包括第一阀、第二阀以及开盖机构。其中,第一阀具有固定阀体,固定阀体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环形内腔,以及设置在环形内腔中的第一活动阀盖;第二阀能够密封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阀的环形内腔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的下方,具有活动阀体,以及密封且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动阀体顶部开口内的第二活动阀盖;所述活动阀体能够相对第一阀转动所需角度,以使所述活动阀体与所述第二活动阀盖脱离或配合,并分别与所述固定阀体和所述第一活动阀盖配合或脱离;开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与所述第二活动阀盖配合时,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做翻转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活动盖体;开盖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的过渡件,所述过渡件背对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过渡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做翻转运动。
此结构的无菌对接阀,在需要打开第二活动阀盖时,第一活动阀盖与第二活动阀盖配合,开盖机构中的驱动组件驱动过渡件转动,使得过渡件带动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活动阀盖整体同步相对于固定阀体和活动阀体做朝向上的翻转运动,从而将第二活动阀盖从活动阀体上打开,实现自动打开第二活动阀盖的过程;当需要关闭第二活动阀盖时,驱动组件驱动过渡件带动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活动阀盖相对于固定阀体和活动阀体做反向的翻转运动,将第二活动阀盖密封嵌入活动阀体的顶部开口内腔中,从而实现第二活动阀盖的自动关闭过程。同时,在开盖或关盖的过程中,过渡件的转动点作为支点,驱动组件与第一活动阀盖分别位于过渡件的转动点两侧,形成杠杆原理,减少驱动组件直接驱动第一活动阀盖转动所需要的作用力;另外,过渡件还能够作为配重块,平衡支点两侧的配重,便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活动阀盖。
2.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对接阀,还包括调节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的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环形内腔中抬高或限制在所述环形内腔中。在需要开启第二活动阀盖时,调节机构先解除对第一活动阀盖的限制,并将所述第一活动阀盖的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抬高,使得环形内腔与包装系统的洁净环境连通,减少驱动件驱动过渡件转动所需的力,便于打开第二活动阀盖;在需要闭合第二活动阀盖时,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活动阀盖均做反向转动,以嵌入环形内腔中,此时再通过调节机构对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阀盖阀盖施加限位作用,确保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活动阀盖均位于环形内腔中。
3.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对接阀,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插接件,限位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插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在所述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限位组件中被限位,或者脱离所述限位组件,并搭接在所述限位组件上。
通过限位组件的运动,来改变限位组件相对于插接件的位置,来实现插接件的另一端插入限位组件内或者脱离限位组件,从而实现对第一活动阀盖限制或抬高的作用,抬高便于打开第一活动阀盖,释放第一活动阀盖和第二活动阀盖的密封处的真空度。
4.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对接阀,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体、驱动件以及弹性件。其中,滑动体沿所述环形内腔的径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且朝向所述环形内腔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向内凹陷的凹槽;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体背对所述插接件的一端上,给所述滑动体施加朝向所述插接件方向的作用力;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上,且其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体的滑动方向垂直,一端能够滑动插入或退出所述滑动体与所述插接件之间的空间,迫使所述滑动体朝向远离所述插接件方向运动并使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搭接在其上。
此结构的限位组件,驱动件滑动插入滑动体与插接件之间的空间内,当驱动件给滑动体施加的作用力大于弹性件给滑动体施加的作用力时,将驱动滑动体远离插接件运动,使得插接件脱离滑动体的限制;需要限制时,驱动件滑出滑动体与插接件之间的空间,撤销对滑动体的作用力,在弹性件的复位作用下,使得滑动体朝向插接件方向运动,将插接件的另一端插入滑动体内,实现限位功能。
5.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对接阀,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上且沿所述环形内腔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嵌入所述滑动体内,且所述滑动体能够在所述导向件上做直线滑动。导向件的设置,引导滑动体在导向件上做直线滑动,便于滑动体运动时,将插接件的另一端插入滑动体内,或者从滑动体中滑出,防止出现错位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的第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的第二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固定阀体的结构示意图(仰视方向);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第一活动阀盖的结构示意图(仰视方向);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活动阀体的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第二活动阀盖的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菌对接阀中缓冲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阀;11-固定阀体;111-第一外沿;112-第一凹陷区;113-环形内腔;12-第一活动阀盖;121-第六外沿;
2-第二阀;21-活动阀体;211-第二外沿;212-第三外沿;213-第二凹陷区;22-第二活动阀盖;221-第四外沿;222-第五外沿;223-第三凹陷区;224-凸缘;
3-开盖机构;31-驱动组件;311-电机;312-第一齿轮;32-过渡件;
41-第一支座;42-连接块;
5-调节机构;51-限位组件;511-滑动体;5111-凹槽;5112-第二切角;512-弹性件;513-驱动件;
52-插接件;521-第一切角;522-凸台;523-第一水平部;524-第二水平部;
6-固定块;
7-导向件;
8-缓冲组件;81-第二支座;811-滑槽;82-固定座;83-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菌对接阀,如图1-图11所示所示,包括第一阀1、第二阀2、开盖机构(附图中未标)、调节机构5、导向件7以及缓冲组件8。
如图2所示,第一阀1具有固定阀体11,固定阀体11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环形内腔113,以及设置在环形内腔113中的第一活动阀盖12。第二阀2能够密封嵌入安装在第一阀1的环形内腔113中并位于第一活动阀盖12的下方,第二阀2具有活动阀体21,以及密封安装在活动阀体21顶部开口内的第二活动阀盖22,活动阀体21能够相对第一阀1转动所需角度,以使活动阀体21与第二活动阀盖22脱离或配合,并分别与固定阀体11和第一活动阀盖12配合或脱离。
开盖机构用于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与第二活动阀盖22配合时,驱动第二活动阀盖22做翻转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活动阀盖22。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开盖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1(附图1中未标)和过渡件32,其中,驱动组件31包括电机311,固定套接在电机31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312;过渡件32为与第一齿轮312啮合的第二齿轮,例如扇形齿轮,扇形齿轮通过固定组件一端铰接在固定阀体11上,具有齿的一端面啮合于第一齿轮312,在电机311驱动第一齿轮312转动时,第一齿轮312驱动扇形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一活动阀盖12和第二活动阀盖22整体做翻转运动,将活动阀体21顶部开口上的第二活动阀盖22打开或关闭。
如图1所示,上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阀体11上的支座,以及连接块42,设置在支座的两板块之间的转轴,扇形齿轮的一端铰接在转轴上,连接块42的一端连接于扇形齿轮,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活动阀盖12。
优选地,调节组件与驱动组件31对称分布在固定阀体11的圆周上,如图1和图9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限位组件51和插接件52。如图10所示,插接件52优选为Z字形的第一板块,Z字形的位于下方的第一水平部523固定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上,位于上方的第二水平部524能够插入滑动体511的凹槽5111内(下文提及)。第二水平部524的底部表面上具有向下突出的第一凸台522,第一凸台522的朝向驱动件513的端面具有第一切角521;第一切角521呈向内倾斜的坡面。
如图9所示,限位组件51包括滑动体511、驱动件513以及弹性件512。其中,弹性件512优选为第一弹簧,滑动体511优选为第二板块,驱动件513优选为第三板块。第二板块沿环形内腔113(如附图5所示)的径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阀体11上,且朝向环形内腔11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向内凹陷的凹槽5111,第二板块朝向驱动件513的端面上具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切角5112,第二板块的凹槽5111开口的端面抵靠在第一凸台522的端面上,以使得第一切角521与第二切角5112之间围成供驱动件513插入的空间。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的滑动方向垂直,第二板块沿径向朝向或远离插接件52滑动。
驱动件513的纵向截面形状优选为L形的板块,第三板块的一端设置在气缸上,在气缸的驱动下,另一端能够滑动插入第一切角521与第二切角5112之间围成的间隙内,给第二板块施加朝向远离第一板块运动的作用力,迫使第二板块朝向远离第一板块方向运动并使得第二水平部524底部表面搭接在第三板块上;或者,从第一切角521与第二切角5112之间围成的间隙内退出,取消对对第二板块的作用力。两个切角的设计,便于驱动件513的一端插入滑动体511与插接件52之间的间隙内。
如图9所示,还包括固定在固定阀体11上的固定块6,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二板块与固定块6之间,第一弹簧给第二板块施加朝向第一板块方向的作用力,迫使第二水平部524插入凹槽5111内。也即,弹性件512与驱动件513的配合,使得滑动体511做往复运动,以使得插接件52的第二水平部524插入凹槽5111内,实现将第一活动阀盖12限制在环形内腔113中,或者从凹槽5111内退出并搭接在第三板块上,将第一活动阀盖12抬高,便于电机311带动第一活动阀盖12做翻转运动。
如图1所示,固定阀体11上还设置上安装板块,上述的滑动体511设置在安装板块上,导向件7沿环形内腔113的径向安装在安装板块上,滑动体511的底部具有适于导向件7嵌入的缺口;固定块6也安装在安装板块上,其底部也具有适于导向件7嵌入的缺口,在驱动件513和弹性件512的作用下,使得滑动体511在导向件7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优选地,导向件7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梯形的短边固定在安装板块上,梯形的长边嵌入缺口内。
如图11所示,缓冲组件8包括设置在固定阀体11上第二支座81,固定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上的固定座82,第二支座81的顶部表面具有朝向固定座82的滑槽811,并在滑槽811底部上开设竖向延伸的盲孔,盲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对应地,固定座82的朝向滑槽811的一侧开设对应的孔,孔内穿设限位销83,限位销83的一端位于固定座82的孔内,另一端延伸至滑槽811内并压在第二弹簧的顶部上。当需要打开第二活动阀盖22时,限位销83和固定座82均随着第一活动阀盖12运动,当需要关闭第二活动阀盖22时,限位销83随着第一活动阀盖12翻转运动并位于滑槽811内并压在第二弹簧上,第二弹簧对限位销83起到缓冲作用力,防止第一活动阀盖12和第二活动阀盖22整体向下转动时,撞击到固定阀体11,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对于上述的第二阀2能够相对第一阀1转动所需角度,以使活动阀体21与第二活动阀盖22脱离或配合,并分别与固定阀体11和第一活动阀盖12配合或脱离而言。
如图5所示,固定阀体11的周向内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六个第一外沿111,相邻两个第一外沿1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凹陷区112,对应地,如图7所示,活动阀体21的周向外壁面上间隔并均匀分布六个第二外沿211;第二外沿211的弧长小于第一凹陷区112的弧长,当活动阀体21安装在固定阀体11的环形内腔113中,活动阀体21的第二外沿211先一一对应地搭接在固定阀体11的第一外沿111上,当活动阀体21在水平方向转动时,第二外沿211分别嵌入一个第一凹陷区112,并在固定阀体11上开设第一限位孔,限位件插接在第一限位孔内并延伸至第一凹陷区112内,对活动阀体21转动的角度进行限位,例如转动角度为60度,限位件将第二外沿211限制在第一凹陷区112内,使得活动阀体21与固定阀体11之间配合成为一个整体。当活动阀体21反向转动时,第二外沿211又能够从第一凹陷区112内脱离,并搭接在第一外沿111上,解除活动阀体21与固定阀体11之间的配合关系。
类似地,如图7所示,活动阀体21的内壁面圆周上也分布六个第三外沿212,相邻两个第三外沿212之间形成第二凹陷区213,如图8所示,第二活动阀盖22的周向外侧壁面上均匀分布六个第四外沿221,第四外沿221的弧长小于第二凹陷区213的弧长。初始,第四外沿221位于第二凹陷区213内,活动阀体21与第二活动阀盖22密封配合,以确保活动阀体21内的洁净环境,例如通过密封圈或密封胶,或者密封条等等。
类似地,如图8所示,第二活动阀盖22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周向凸缘224,周向凸缘224的内壁面上成型有六个第五外沿222,相邻两个第五外沿222之间形成第三凹陷区223。对应地,如图6所示,第一活动阀盖12的周向外侧壁面上成型有六个第六外沿121,第六外沿121的弧长小于第三凹陷区223的弧长,在第二阀2安装在第一阀1的环形内腔113中时,第六外沿121先分别搭接在一个第五外沿222上。当第二活动阀盖22随着活动阀体21转动时,当转动到所需角度,例如45°,此时第六外沿121刚好位于第三凹陷区223内,并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上开设第二限位孔,在第二限位孔内插接限位件,限位件的底部伸入第三凹陷区223内,对第二活动阀盖22随着活动阀体21转动角度做限定,使得第二活动阀盖22与第一活动阀盖12配合在一起,此时活动阀体21继续转动,第二活动阀盖22脱离了活动阀体21。相反,活动阀体21反向转动时,能够使得第一活动阀盖12与第二活动阀盖22脱离,再次与活动阀体21配合。
此实施方式的无菌对接阀,起始状态时,第一阀1与第二阀2独立,第二阀2中的第二活动阀盖22的第四外沿221嵌入第二凹陷区213内,凸缘224搭接在第三外沿212上。当需要将第二阀2内放置的生物组织或器官传输到洁净环境下进行包装时,通过第二阀2转移到第一阀1内时,将第二阀2整体从固定阀体11的底部开口处嵌入固定阀体11内的环形内腔113中,使得活动阀体21的外壁面的第二外沿211分别搭接在第一外沿111上,先第二阀2整体在环形内腔113中转动,转动到第一所需角度,例如45度,此时第一活动阀盖12的第六外沿121刚好位于第二活动阀盖22的第三凹陷区223内,通过第二限位孔上的限位件,将阻止第二活动阀盖22随着活动阀体21转动,此时当活动阀体21继续转动时,第四外沿221从第二凹陷区213内脱离出来,使得第二活动阀盖22与活动阀体21分离,第二活动阀盖22与第一活动阀盖12形成一个第一配合体。
其次,活动阀体21继续转动,例如当转动60度时,活动阀体21的第二外沿211刚好位于第一凹陷区112内,第一限位孔内的限位件对活动阀体21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使得活动阀体21与固定阀体11进行配合,形成一个第二配合体。
再之,气缸驱动第三板块朝向第二板块与第一板块之间的间隙运动,使得第三板块的一端插入间隙并驱动第二板块朝向远离第一板块方向运动,并抵靠在第一板块的斜坡面上,将第一板块抬高,使得环形内腔113与外界的洁净环境连通。再启动电机311,电机311驱动第一齿轮312带动扇形齿轮转动,扇形齿轮则通过带动连接块42,驱动第一配合体以第一支座41的转轴为支点,向上做翻转运动,从而将活动阀体21顶部开口上的第二活动阀盖22自动打开,便于将活动阀体21内的人体组织或器官取出,并放入洁净环境内。
当需要自动关闭第二活动阀盖22时,电机311反向转动,以驱动扇形齿轮带动第一活动阀盖12和第二活动阀盖22向下做翻转运动,即朝向环形内腔113方向转动。向下转动过程中,固定座82上的限位销83抵靠在第二弹簧上,第二弹簧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当第一活动阀盖12和第二活动阀盖22均嵌入环形内腔113中,气缸驱动第三板块做退缩运动,取消对第二板块的作用力,在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力下,驱动第二板块在导向件7上滑动并回到初始状态,Z字形状的第一板块的第二水平部524刚好插入第二板块的凹槽5111内,对第一活动阀盖12和第二活动阀盖22进行限位,从而实现第二活动阀盖22的自动关闭过程。
此时,第二活动阀盖22的第四外沿221搭接在活动阀体21的第二外沿211上,随着活动阀体21的转动(与开盖过程中转动的方向相反),使得第一活动阀盖12的第六外沿121脱离第三凹陷区223,第二活动阀盖22与第一活动阀盖12处于脱离状态,第二活动阀盖22的第四外沿221刚好位于活动阀体21的第二凹陷区213域内,凸缘224搭接在第三外沿212上,使得第二活动阀盖22与活动阀体21配合形成第一阀1;再继续转动活动阀体21,转动到所需角度时,活动阀体21的第二外沿211从固定阀体11的第一凹陷区112内脱离,使得活动阀体21与固定阀体11分离,最后将第一阀1从固定阀体11的环形内腔113中取出来,使得第一阀1与第二阀2脱离,再次回到初始的独立状态。
同时,在开盖或关盖的过程中,扇形齿轮的转动点作为支点,驱动组件31与第一活动阀盖12分别位于扇形齿轮转动点的两侧,形成杠杆原理,减少电机311直接驱动第一活动阀盖12转动所需要的作用力;另外,扇形齿轮还能够作为配重块,平衡支点两侧的配重,便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活动阀盖12和第二活动阀盖22。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调节机构5与驱动组件31还可以分布在固定阀体11圆周上的其他位置,只需二者错开设置即可。
作为变形,缓冲组件8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用于缓冲第一活动阀盖12翻转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即可,例如,单独设置一个吊环结构。作为进一步的变形,还可以不设置此缓冲组件8。
作为变形,导向件7的纵向截面形状还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对应地,在滑动体511的底部上开设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缺口,使得滑动体511在导向件7上做直线滑动即可。作为缺口的变形,还可以开设与导向件7形状相应的通孔,导向件7通过其他结构安装在安装板块上即可。作为进一步的变形,导向件7还可以为设置在安装板块上滑轨,导向件7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安装板块,直接将滑动体511和导向件7设置在固定阀体11上,进一步的变形,还可以不设置导向件7。
作为变形,第二水平部524下方还可以不设置第一凸台522,以及第二板块上不设置第二切角5112,此时第二水平部524、Z字形的竖直部以及第二板块的凹槽5111开口处之间围成供第三板块插入的空间。
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固定块6,第一弹簧设置在滑动体511背对插接件52一端上。
作为驱动件513的变形,驱动件513的纵向截面形状还可以为一字型,或者E字形等等,只需驱动件513的一端固定在气缸上,通过滑动方式,另一端插入或退出滑动体511与插接件52之间的空间即可。作为变形,气缸还可以被电机311代替,只需驱动该驱动件513做伸缩运动即可。
作为滑动体511的变形,滑动体511还可以为块状结构,或者其他结构,只需沿环形内腔113的径向,滑动设置在固定阀体11上,且朝向环形内腔11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向内凹陷的凹槽5111即可。
作为插接件52的变形,插接件52的纵向截面形状还可以为T字形,或倒L字形等等,只需插接件5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上,另一端能够插入滑动体511的凹槽5111内即可。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限位组件5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滑轨和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滑轨下方的气缸,滑块朝向插接件52的一端面上开设凹槽5111或者通孔或者盲孔,气缸驱动滑块做升降运动,以实现插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限位组件中被限位,或者脱离所述限位组件,并搭接在所述限位组件上。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调节机构5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上设置磁性材料的吸盘,在固定阀体11上设置与第一吸盘能够吸合的磁体,通过磁性作用将第一活动阀盖12的远离驱动组件31一端从环形内腔113中抬高,同时单独在第一活动阀盖12上设置一个限位件,将第一活动阀盖12限制在环形内腔113中。作为进一步的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调节机构5。
作为固定组件的变形,固定组件还可以为仅为安装在固定阀体11上的转轴,将扇形齿轮铰接在此转轴上,扇形齿轮与第一活动阀盖12通过现有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变形,第二齿轮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齿轮,例如锥形齿轮,第一活动阀盖12通过连接件与锥形齿轮的侧壁连接。作为变形,转动件除了为第一齿轮312外,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齿轮,例如锥形齿轮。
作为驱动组件31的变形,驱动组件31还可以包括气缸,受气缸驱动的齿条,以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再与过渡件32啮合,驱动过渡件32转动以带动第一活动阀盖12做翻转运动。
作为变形,上述的无菌对接阀,还可以只包括第一阀1和第二阀2,以及开盖机构,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活动阀体21顶部开口上的第二活动阀盖2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无菌对接阀之前,需要对无菌对接阀中的第二阀进行预灭菌的预处理工序,作为后续实现可控洁净环境的基础。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无菌对接阀,包括
第一阀(1),具有固定阀体(11),所述固定阀体(11)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环形内腔(113),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内腔(113)中的第一活动阀盖(12);
第二阀(2),能够密封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阀(1)的环形内腔(113)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的下方;具有活动阀体(21),以及密封且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动阀体(21)顶部开口内的第二活动阀盖(22);
所述活动阀体(21)能够相对第一阀(1)转动所需角度,以使所述活动阀体(21)与所述第二活动阀盖(22)脱离或配合,并使得所述第二活动阀盖(22)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配合或脱离,使得所述活动阀体(21)与所述固定阀体(11)配合或脱离;
开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与所述第二活动阀盖(22)配合时,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做翻转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活动阀盖(22);
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1),受所述驱动组件(31)驱动的过渡件(32),所述过渡件(32)背对所述驱动组件(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所述驱动组件(31)驱动所述过渡件(3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做翻转运动;以及
调节机构(5),用于将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的远离所述驱动组件(31)的一端从所述环形内腔(113)中抬高或限制在所述环形内腔(1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1)包括电机(311)以及固定在所述电机(311)动力输出轴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过渡件(3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套接在所述电机(31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312);
所述过渡件(32)为与所述第一齿轮(312)啮合的第二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为扇形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32)通过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的第一支座(41),所述过渡件(32)铰接在所述第一支座(41)上,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件(32)和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上的连接块(42)。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
限位组件(51),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
插接件(52),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
在所述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所述插接件(52)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限位组件(51)中被限位,或者脱离所述限位组件,并搭接在所述限位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1)包括:
滑动体(511),沿所述环形内腔(113)的径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且朝向所述环形内腔(11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向内凹陷的凹槽(5111);
弹性件(512),设置在所述滑动体(511)背对所述插接件(52)的一端上,给所述滑动体(511)施加朝向所述插接件(52)方向的作用力;
驱动件(51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且其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体(511)的滑动方向垂直,一端能够滑动插入或退出所述滑动体(511)与所述插接件(52)之间的空间,迫使所述滑动体(511)朝向远离所述插接件(52)方向运动并使所述插接件(52)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驱动件(5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52)的纵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所述插接件(52)位于下方的第一水平部(523)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上,位于上方的第二水平部(524)插入所述凹槽(51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部(524)的底部表面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台(522),所述凸台(522)的朝向所述驱动件(513)的端面具有第一切角(521),所述第一切角(521)呈向内倾斜的坡面;
所述滑动体(511)朝向所述驱动件(513)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切角(5112),所述滑动体(511)的设有凹槽(5111)开口的端面抵靠在所述凸台(522)的端面上,以使所述第一切角(521)与所述第二切角(5112)之间围成供所述驱动件(513)插入的空间;和/或
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的固定块(6),所述弹性件(512)设置在所述滑动体(511)与所述固定块(6)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且沿所述环形内腔(113)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导向件(7),所述导向件(7)嵌入所述滑动体(511)内,且所述滑动体(511)能够在所述导向件(7)上做直线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7)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滑动体(511)的底部上开设适于供所述导向件(7)穿过的缺口;
所述梯形的短边固定在所述固定阀体(11)上,长边嵌入所述缺口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对接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8),用于缓冲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翻转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和/或
所述调节机构(5)与所述驱动组件(31)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盖(12)的圆周上。
CN201710054897.X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菌对接阀 Active CN108343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4897.XA CN108343752B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菌对接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4897.XA CN108343752B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菌对接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3752A CN108343752A (zh) 2018-07-31
CN108343752B true CN108343752B (zh) 2021-11-02

Family

ID=62961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4897.XA Active CN108343752B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菌对接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3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6037A (zh) * 2019-10-23 2020-03-24 上海东富龙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旋转rtp阀旋转密封结构
CN114680598B (zh) * 2020-12-31 2024-04-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89785U (zh) * 2012-02-22 2012-10-17 邓擎义 一种泡茶装置
CN203158274U (zh) * 2013-02-26 2013-08-28 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接阀
CN203170683U (zh) * 2013-02-26 2013-09-04 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接阀的取物桶
CN203703165U (zh) * 2014-02-19 2014-07-09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药物制备用的改良对接阀门装置
CN204671596U (zh) * 2015-05-20 2015-09-30 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菌转运系统的料管灭菌系统
WO2016050601A1 (en) * 2014-09-30 2016-04-07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Pressure relief valve for pressurised furn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3051B2 (en) * 2012-09-25 2014-06-17 Wu Qiang Valve assemblies for a dunnage or cargo air bag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89785U (zh) * 2012-02-22 2012-10-17 邓擎义 一种泡茶装置
CN203158274U (zh) * 2013-02-26 2013-08-28 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接阀
CN203170683U (zh) * 2013-02-26 2013-09-04 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接阀的取物桶
CN203703165U (zh) * 2014-02-19 2014-07-09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药物制备用的改良对接阀门装置
WO2016050601A1 (en) * 2014-09-30 2016-04-07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Pressure relief valve for pressurised furnace
CN204671596U (zh) * 2015-05-20 2015-09-30 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菌转运系统的料管灭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3752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3752B (zh) 一种无菌对接阀
US11337764B2 (en) Robotized module for guiding an elongate flexible medical device
CA2690849C (en) Disposable container for valuable items and machine for filling and closing said container
CN103112674A (zh) 废弃物容器
KR20220114604A (ko) 커넥터
US7641640B2 (en) Medical vacuum aspiration device
EP4174255A1 (en) Hermetically sealed tarpaulin device, and care unit
JP3598260B2 (ja) 製品移し替え時の滅菌状態保持システム
CN108341089B (zh) 一种无菌传输装置及洁净环境下的包装系统
CN107572162A (zh) 医疗护理配药装置
CN208641116U (zh) 护理机的集污装置
EP3719111B1 (en) Devices for cellularized membrane cultivation and kits
CN100404985C (zh) 具有可用滑动门封闭的容器的制冷装置
CN105386655B (zh) 自动锁装置
CN209694936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6969160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转运箱
CN217945531U (zh) 一种无人机物流箱
US11932457B1 (en) Container closure systems
CN207195667U (zh) 一种气阀及充气产品
KR101569315B1 (ko) 피트 덮개를 구비한 도어장치
CN209595587U (zh) 杯盖部件、杯体部件和料理机
US10307584B2 (en) Breaker device for acting onto a closure element of a medical tubing
CN218908331U (zh) 液体处理装置及液体处理系统
WO2023124546A1 (zh) 人工瓣膜的保持架、包装盒及包装系统
CN209595576U (zh) 杯盖部件、杯体部件和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