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8473A -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8473A
CN108338473A CN201710059238.5A CN201710059238A CN108338473A CN 108338473 A CN108338473 A CN 108338473A CN 201710059238 A CN201710059238 A CN 201710059238A CN 108338473 A CN108338473 A CN 108338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ase
shatter
protective device
terminal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92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珏晶
孟玮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592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8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8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847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2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移动终端外壳内的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受控弹性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若是,则控制所述受控弹性模块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以使所述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高于其余部分的移动终端外壳。本发明在移动终端掉落时,能够对移动终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也及容易受到损坏,比如:人们在打电话时,手机极其容易从手中滑落,掉落在地上,即使平时不打电话,人们也习惯于将手机装在衣服口袋中,手机也极容易从口袋中掉落到地上,手机是一种精密的电子仪器,一旦掉落到地上很容易造成损坏。
目前,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手机套,但是,这些手机套通常只能防止手机的磨损,或者具有防滑的作用,手机一旦掉落,这些手机套都很难对手机的屏幕和机身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掉落时,对移动终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移动终端外壳内的保护单元;
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受控弹性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若是,则控制所述受控弹性模块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以使所述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高于其余部分的移动终端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单元至少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以下位置之一: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还包括:重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相连接,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通过USB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受控弹性模块,包括:受控开关和弹性部件;
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受控弹性模块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包括:
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由接通到断开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由压缩到释放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受控开关包括:金属块和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和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均固定在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上,所述金属块固定在移动终端外壳内侧;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由接通到断开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由压缩到释放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包括:
所述继电器通电时吸附住所述金属块,所述弹性部件被压缩,所述继电器断电时松开所述金属块,所述弹性部件释放弹性形变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包括:移动终端自身的外壳,或者,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
在所述移动终端外壳为移动终端自身的外壳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包括:移动终端的电路板或者电池板;
在在所述移动终端外壳为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包括:所述外接保护套中与所述移动终端自身外壳相接触的前壳,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之间具有一容纳所述保护单元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保护单元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设有防滑纹,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设有防滑凸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含上述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当智能感应到移动终端处于掉落状态时,通过对移动终端外壳的细微的形状改变,且由于弹性部件的引入,能够对移动终端进行碰撞缓冲保护,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对移动终端具有很好的防摔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的大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受控弹性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智能感应防摔手机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智能感应防摔手机套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移动终端外壳20内的保护单元10;
如图2所示,保护单元10包括:控制模块101和受控弹性模块102,其中,
控制模块101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若是,则控制受控弹性模块102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以使所述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高于其余部分的移动终端外壳。
进一步的,保护单元10至少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以下位置之一: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正面。图1中示出的保护单元10分别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和正面。当保护单元10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正面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正面是屏幕,可以在移动终端跌落时对屏幕形成一定的碰撞缓冲保护。当保护单元10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和侧面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避免移动终端的背面和侧面碰撞时对内部电路产生的损伤。
控制模块101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相连接,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可选的,控制模块101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通过USB接口相连接。目前,移动终端大多数都具有重力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接收移动终端的重力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息用来进行移动终端运动状态的判断,简化了所述装置的设计结构。
进一步的,受控弹性模块102,包括:受控开关和弹性部件;
控制模块101控制受控弹性模块102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包括:
控制模块101通过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由接通到断开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由压缩到释放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移动终端外壳20内的保护单元10;
如图3所示,保护单元10包括:重力传感器100、控制模块101和受控弹性模块102,其中,
重力传感器100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可选的,若该装置包括两个以上保护单元10,则各保护单元10可以共用一个重力传感器100。
控制模块101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若是,则控制受控弹性模块102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以使所述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高于其余部分的移动终端外壳。
进一步的,保护单元10至少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以下位置之一: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正面。图1中示出的保护单元10分别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和正面。当保护单元10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正面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正面是屏幕,可以在移动终端跌落时对屏幕形成一定的碰撞缓冲保护。当保护单元10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和侧面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避免移动终端的背面和侧面碰撞时对内部电路产生的损伤。
进一步的,受控弹性模块102,包括:受控开关和弹性部件;
控制模块101控制受控弹性模块102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包括:
控制模块101通过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由接通到断开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由压缩到释放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移动终端外壳20内的保护单元10;
如图2所示,保护单元10包括:控制模块101和受控弹性模块102,其中,
控制模块101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若是,则控制受控弹性模块102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以使所述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高于其余部分的移动终端外壳。
进一步的,保护单元10至少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以下位置之一: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正面。图1中示出的保护单元10分别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和正面。当保护单元10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正面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正面是屏幕,可以在移动终端跌落时对屏幕形成一定的碰撞缓冲保护。当保护单元10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和侧面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避免移动终端的背面和侧面碰撞时对内部电路产生的损伤。
控制模块101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相连接,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可选的,控制模块101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通过USB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受控弹性模块102,包括:金属块1021、继电器1022和弹性部件1023,其中,弹性部件1023为弹簧,继电器1022的受控端和弹性部件1023的一端均固定在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50上,金属块1021固定在移动终端外壳20内侧;
继电器1022通电时吸附住金属块1021,弹性部件1023被压缩,继电器1022断电时松开金属块1021,弹性部件1023释放弹性形变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可选的,移动终端外壳20包括:移动终端自身的外壳,或者,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
在移动终端外壳20为移动终端自身的外壳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50包括:移动终端的电路板或者电池板;
在移动终端外壳20为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50包括:所述外接保护套中与所述移动终端自身外壳相接触的前壳,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之间具有一容纳所述保护单元的空腔。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保护单元10供电。电源模块可以采用蓄电池。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设有防滑纹,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设有防滑凸起。可以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跌落的风险。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可以作为实体装置来理解,包括第一、二或三实施例所述的防摔保护装置。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以移动终端外壳20为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的情况为例,结合附图5~6介绍一个本发明的应用实例。
图5和图6出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感应防摔手机套,包括:安装前壳1(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和硅胶后盖2(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外壳),安装前壳1与硅胶后盖2相连接,安装前壳1和硅胶后盖2之间形成空腔3,空腔3内设有若干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安装前壳1相连接,弹簧4的另一端与硅胶后盖2相连接,硅胶后盖2的中心设有金属板5,空腔3内与金属板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继电器6,空腔3内还设有控制芯片7(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模块)、感应装置和蓄电池8,所述感应装置、控制芯片7和继电器6均与蓄电池8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USB插头9,控制芯片7与USB插头9相连接,USB插头9直接插入到手机的USB插口,与手机内部的重力传感器信号对接。
本实施例中,硅胶后盖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凸起12,一方面,具有防滑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安装前壳1的边框上设有橡胶柱10,所述橡胶柱10与安装前壳1螺纹连接,当橡胶柱10损坏时,便于更换,橡胶柱10高于安装前壳1的边框,当手机落地时,使得手机的屏幕不与地面接触,对手机的屏幕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安装前壳1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防滑纹11,方便拿握,防止滑落。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感应防摔手机套中,手机安装在安装前壳1上,感应装置、控制芯片7和继电器6均与蓄电池8相连接,正常状态下,继电器6处于通电状态,继电器6吸附金属板5,进而硅胶后盖2压缩弹簧4,硅胶后盖2处于内凹状态,当手机掉落时,感应装置感应到信号,将信号发送给控制芯片7,控制芯片7则控制电路,给继电器6断电,进而继电器6与金属板5分离,此时,在弹簧4的反作用下,将硅胶后盖2向外推,硅胶后盖2处于外凸状态,进而,当手机落地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弹簧4位于空腔3内,不会碰伤使用者,使用安全。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移动终端外壳内的保护单元;
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受控弹性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若是,则控制所述受控弹性模块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以使所述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高于其余部分的移动终端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至少位于移动终端外壳的以下位置之一: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背面、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还包括:重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相连接,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通过USB接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弹性模块,包括:受控开关和弹性部件;
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受控弹性模块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包括:
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由接通到断开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由压缩到释放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开关包括:金属块和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和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均固定在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上,所述金属块固定在移动终端外壳内侧;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由接通到断开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由压缩到释放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包括:
所述继电器通电时吸附住所述金属块,所述弹性部件被压缩,所述继电器断电时松开所述金属块,所述弹性部件释放弹性形变以顶起相应部位的移动终端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包括:移动终端自身的外壳,或者,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
在所述移动终端外壳为移动终端自身的外壳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包括:移动终端的电路板或者电池板;
在在所述移动终端外壳为移动终端的外接保护套的后盖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外壳内的固件包括:所述外接保护套中与所述移动终端自身外壳相接触的前壳,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盖之间具有一容纳所述保护单元的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保护单元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侧面设有防滑纹,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背面设有防滑凸起。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摔保护装置。
CN201710059238.5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Withdrawn CN108338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9238.5A CN108338473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9238.5A CN108338473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8473A true CN108338473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9238.5A Withdrawn CN108338473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84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166A (zh) * 2019-03-13 2019-06-07 东莞市林泽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铝合金手机壳
WO2022000401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及遥控系统
CN114027604A (zh) * 2021-12-27 2022-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166A (zh) * 2019-03-13 2019-06-07 东莞市林泽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铝合金手机壳
CN109862166B (zh) * 2019-03-13 2021-06-01 东莞市林泽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铝合金手机壳
WO2022000401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及遥控系统
CN114027604A (zh) * 2021-12-27 2022-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6309B1 (ko) 다기종 배터리 사용이 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EP2182608B1 (en) Docking charger for charging a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or without a protective cover case fitted thereon
CN10833847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摔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217488B (zh)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217487B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JP2010205437A (ja) 端子変換アダプタおよび携帯端末
CN204536744U (zh) 智能手表
KR10071353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정전기 및 감전 보호 장치
CN109149697B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KR101561069B1 (ko) 보조 배터리 겸용 충전 거치대
KR20150047095A (ko) 휴대단말기 충전장치
MXPA04004406A (es) Cargador para telefono portatil.
CN106764583A (zh) 一种防摔防水防爆手电筒
CN108055372A (zh) 电子设备
CN209627441U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的防掉碎结构
KR20020092100A (ko) 휴대폰을 포함한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마찰충전장치
CN206894263U (zh) 车载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215496927U (zh) 电池组件
CA2636123A1 (en) Solar panel battery charger for electrical device
KR102544444B1 (ko) 피부 관리기기 및 그를 갖는 피부 관리 시스템
CN212381247U (zh) 一种手机屏连接结构
CN216038021U (zh) 一种电梯紧急呼叫电气装置
CN104135568A (zh) 重力传感器模拟光距离感应器的方法及手机
CN210442770U (zh) 一种可拆解式多功能触摸板组件和笔记本
CN211480386U (zh) 一种模块化安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