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7187B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7187B
CN108337187B CN201810059626.8A CN201810059626A CN108337187B CN 108337187 B CN108337187 B CN 108337187B CN 201810059626 A CN201810059626 A CN 201810059626A CN 108337187 B CN108337187 B CN 108337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orwarded
time slot
sending
interrup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96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7187A (zh
Inventor
王茂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96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7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7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7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1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1Buffering arrangements using storage descriptor, e.g. read or write poin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2Queue service order
    • H04L47/6225Fixed service order, e.g. Round Rob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9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using multiple queues, one for each individual QoS, connection, flow or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63Intermediate storage in different physical parts of a node or terminal
    • H04L49/9068Intermediate storage in different physical parts of a node or terminal in th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 H04L49/9073Early interruption upon arrival of a fraction of a pa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步骤: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待转发数据分发至缓存队列;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待转发数据,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装填中断信号。上述基于TDMA的数据发送方法,在发送的同时生成装填中断信号,推动待转发数据的装填,以流水方式装填数据使装填时能更高效地填充数据,提高装填过程的效率,使发送过程可以实现到点即发,免除等待的时间,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效率。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网络布局的逐步密集化以及点对多点网络的广泛应用,来自周边WLAN网络的干扰问题日益验证,在密集组网场景中,多个WLAN网络争抢信道可能导致数据频繁碰撞从而造成信道实际空闲但是信道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在专用化点对多点网络中,可能由于周边网络的干扰导致专用网络流量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断流。因此,有效的利用信道资源和如何避免同源网络的干扰成为WLAN网络密集组网和点对多点专用网络值得持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发送方式由于其时间上的独特优越性,成为WLAN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TDMA的发送方式为把时间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段(帧),再将帧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隙(信道)与用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依据时隙区分来自不同地址的用户信号,从而完成的多址连接。现有的TDMA的转发方案为: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队列)实现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网络接口物理地址)层中建立路由表,在接收到MAC层数据帧后,根据数据帧的地址类型确定接收与转发:如果接收地址为广播地址,则接收该数据;如果该接收地址为其他节点,则丢弃该数据包;如果接收地址为当前节点,则对该数据帧的目的地址进行判断,如果其目的地址为当前节点,则直接接收该数据;如果其目的地址为其他节点,则根据MAC层中的路由表对该数据帧转发。
但在这种TDMA转发方法下,转发数据路径比较复杂,数据的转发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TDMA转发数据路径复杂,转发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
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所述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触发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至发送队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待转发数据;
识别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或为多播数据;
当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时,获取所述待转发数据的目标地址,并根据所述目标地址给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当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时,获取缓存队列的数量,并依据所述缓存队列的数量复制所述待转发数据,并给每个复制后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还是多播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转发数据的MAC层目的地址;
当所述MAC层目的地址为单播地址时,判定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
当所述MAC层目的地址为多播地址时,判定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的步骤前,还包括步骤:
向TDMA对端设备分配缓存队列,所述缓存队列与所述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指向所述待转发数据的指针;
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分发至相应的缓存队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隙中断信号,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所述中断信号与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对应;
获取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以及时隙顺序;
根据所述时隙长度,获取所述TDMA时隙内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长度;
根据所述时隙顺序,依次从预设分发标记所指定的缓存队列中,取出当前时隙可发送的最大长度的待转发数据;
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
根据所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以轮询方式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
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数据标记模块,用于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
装填模块,用于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所述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触发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至发送队列。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接收待转发数据,当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并在发送的同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推动后续时隙待转发数据的装填,与TDMA机制契合,以流水方式装填数据使装填时能更高效地填充数据,提高装填过程的效率,使发送过程可以实现到点即发,免除等待的时间,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效率,综合提高了TDMA的数据转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数据发送方法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数据发送方法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数据发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数据发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填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数据发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的数据发送方法主要应用于源主机,源主机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向其他主机发送数据。
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S200,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接收待转发的数据,数据可以以数据包的形式存在,在接收到待转发数据后,会对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的预设分发标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到待转发的数据后,会判断数据是单播数据还是多播数据,如果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则会根据待转发数据的目标地址为其分配一个预设分发标记,如果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则会按照缓存队列的数量对复制待转发数据,并给复制后的每一个待转发分配一个预设分发标记。预设分发标记与缓存队列相对应。
S400,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
在分配完预设分发标记后,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分发流程目的是为了把待转发数据按照预设分发标记进行归类,以便于后续发送队列在能指定的时隙能够将同一目标地址的数据在该时隙中集中发送,以实现TDMA的发送逻辑。
S600,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装填中断信号在发送过程中生成。发送过程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会产生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来触发若干个时隙后要发送的待发送数据的装填。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分别存在编号为1、2、3、4、5、6、7以及8这8个节点的8个发送队列,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1、2、3和4这4个节点的4个发送队列,或者5、6、7和8这4个节点的4个发送队列。
特别的,在初始化时刻开始,预先为发送队列装填待转发数据,无需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来进行装填。
S800,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触发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至发送队列。
由于TDMA时分多址联接方式是把卫星转发器的工作时间分割成周期性、互不重叠的时隙。TDMA时钟在每个TDMA时隙开始的时刻,触发一个TDMA发送中断,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已经装填在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来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其中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触发的是若干时隙后的待装填数据的装填操作。预设节点是指特定编号的发送队列。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后,发送发送队列中编号为1的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在接收到下一个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后发送编号为2的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依据接收到的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依次发送编号为1~8节点内的待转发数据。同时在发送编号为1或者编号为5的节点内的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其中发送编号为1的节点内的数据时生成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中编号为5~8的节点的发送队列,发送编号为5的节点内的数据时生成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中编号为1~4的节点的发送队列。
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接收待转发数据,当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并在发送的同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推动后续时隙待转发数据的装填,与TDMA机制契合,以流水方式装填数据使装填时能更高效地填充数据,提高装填过程的效率,使发送过程可以实现到点即发,免除等待的时间,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效率,综合提高了TDMA的数据转发效率。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的步骤200具体包括:
S210,接收待转发数据;
S230,识别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或为多播数据;
S250,当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时,获取待转发数据的目标地址,并根据目标地址给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S270,当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时,获取缓存队列的数量,并依据缓存队列的数量复制待转发数据,并给每个复制后的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单播数据指的是一对一发送的数据,在接收到单播数据时,会依据单播数据的目标地址为其分配一个预设分发标记。单播数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是TDMA空口对端的设备地址,在该TDMA空口对端设备接入应用本申请数据发送方法的系统时,应对应地分配一个设备的TDMA时隙ID,标识在哪个TDMA时隙中传递与该设备的数据业务。以该TDMA时隙ID作为预设分发标记配置给对应的待转发数据。而当判别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时,需要按照当前已有的缓存队列数量,将待转发数据复制成相应的份数,以便待转发数据在每个TDMA时隙中都会发送一份复制出来的数据,按照缓存队列依次打上相应的预设分发标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待转发数据的复制,只复制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并标记待转发数据被复制了多少份,在后续发送时,每发送一份该数据,将数据复制的份数递减,只有当待转发数据的复制数归零,才清空数据。这样免去对数据拷贝带来的系统负荷消耗,提高转发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判断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还是多播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待转发数据,并获取待转发数据的MAC层目的地址;
当MAC层目的地址为单播地址时,判定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
当MAC层目的地址为多播地址时,判定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
在标记过程中,判断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和多播数据,可以通过待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单播地址还是多播地址来进行判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00,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前,还包括步骤:
S300,向TDMA对端设备分配缓存队列,缓存队列与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
当一个TDMA对端设备接入系统时,应为其分配唯一分配一个缓存队列,用于存放将对其发送的待转发数据。而这个缓存队列,与预设的分发标记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具体包括:
S410,获取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
S430,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分发至相应的缓存队列。
分发过程对待转发数据的分发,只分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而待转发数据存放在固定的内存中,指向该待转发数据的指针被分发给相应的缓存队列。这样降低了制缓存队列占用的硬件内存资源,又减少数据拷贝带来的系统硬件消耗,提高转发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00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当前时隙中断信号,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具体包括:
S610,获取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中断信号与预设分发标记对应;
S630,获取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以及时隙顺序;
S650,根据时隙长度,获取TDMA时隙内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长度;
S670,根据时隙顺序,依次从预设分发标记所指定的缓存队列中,取出当前时隙可发送的最大长度的待转发数据;
S690,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在获得上一时隙发送队列发送完待转发数据后生成的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会将待转发数据由缓存队列装填到发送队列。中断信号会与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装填到发送队列的待转发数据所在的缓存队列也与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在装填之前,还会根据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和时隙顺序,并依据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计算出在该,时隙内可发送的待转发数据的数据长度,在取出缓存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如果缓存队列内待转发数据的数据长度小于该时隙内可发送的待转发数据的数据长度,则将待转发数据全部取出,并且忽略多余的时间片,不从下一缓存队列中额外取出数据填充,这是为了保证TDMA时隙数据目标地址的一致性。如果缓存队列内待转发数据的数据长度大于该时隙内可发送的待转发数据的数据长度,则取出该时隙内可发送最大长度的待转发数据,而将超出部分的待转发数据留待后续发送。其中,取出数据也是按照时隙顺序取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次对数据的装填,实际上是从数据缓存队列中取出指向数据的指针并填入发送队列,并不涉及数据的拷贝,可以提高数据的转发效率,降低对硬件资源的消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800,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具体包括:
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
根据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以轮询方式发送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
发送过程会受到TDMA时钟的控制,TDMA时钟在每个TDMA时隙开始的时刻,触发一个TDMA发送中断信号。而本申请的数据发送方法会响应TDMA发送中断依次从发送队列中取出待转发数据并以轮询方式进行发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发送过程中,会从发送阵列中取出待转发数据的指针,而后将指针指向的待转发数据在TDMA时隙中发送,发送成功后递减指向待转发数据的复制次数,如果复制次数为0,即该数据没有被复制并且最后一份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可以清除数据占用的内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数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接收待转发数据;
S230,接收待转发数据,并获取待转发数据的MAC层目的地址,当MAC层目的地址为单播地址时,判定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当MAC层目的地址为多播地址时,判定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
S250,当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时,获取待转发数据的目标地址,并根据目标地址给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S270,当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时,获取缓存队列的数量,并依据缓存队列的数量复制待转发数据,并给每个复制后的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S300,向TDMA对端设备分配缓存队列,缓存队列与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
S410,获取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
S430,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分发至相应的缓存队列。
S610,获取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中断信号与预设分发标记对应。
S630,获取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以及时隙顺序。
S650,根据时隙长度,获取TDMA时隙内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长度。
S670,根据时隙顺序,依次从预设分发标记所指定的缓存队列中,取出指向当前时隙可发送的最大长度的待转发数据的指针。
S690,将待转发数据的指针装填到发送队列。
S800,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根据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以轮询方式取出发送队列内的指针,并在TDMA时隙内发送指针指向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
如图3所示,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数据标记模块200,用于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分发模块400,用于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
装填模块600,用于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发送模块800,用于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所述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触发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至发送队列。
上述的数据发送装置接收待转发数据,当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并在发送的同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推动后续时隙待转发数据的装填,与TDMA机制契合,以流水方式装填数据使装填时能更高效地填充数据,提高装填过程的效率,使发送过程可以实现到点即发,免除等待的时间,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效率,综合提高了TDMA的数据转发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标记模块200具体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待转发数据;
数据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或为多播数据;
单播数据标记单元,用于当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时,获取待转发数据的目标地址,并根据目标地址给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多播数据标记单元,用于当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时,获取缓存队列的数量,并依据缓存队列的数量复制待转发数据,并给每个复制后的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装置还包括:
缓存队列分配模块,用于向TDMA对端设备分配缓存队列,缓存队列与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发模块400具体包括:
指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
指针分发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分发标记,将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分发至相应的缓存队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填模块600具体包括:
中断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中断信号与预设分发标记对应;
时隙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以及时隙顺序;
数据长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时隙长度,获取TDMA时隙内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长度;
数据取出单元,用于根据时隙顺序,依次从预设分发标记所指定的缓存队列中,取出当前时隙可发送的最大长度的待转发数据;
数据装填单元,用于将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装置中存在N个缓存队列和节点编号为1~8的8个发送队列,缓存队列与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预设节点为编号1和编号5,在初始化时刻,装填模块600预先为编号为1~4的节点的发送队列装填数据。后续通过接受发送队列的中断来进行流水装填,依次按照5~8,1~4,5~8的顺序进行流水装填。当发送模块800发送编号为1的节点内的待转发数据时,将触发编号为5~8的节点的发送队列数据的装填中断。当发送模块800发送编号为5的节点内的待转发数据时,将触发编号为1~4的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的装填中断,装填模块600收到对应的中断后,触发对相应队列的数据装填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0具体包括:
发送中断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以轮询方式发送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
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0接受TDMA时钟的控制,TDMA时钟在每个TDMA时隙开始的时刻,触发一个TDMA发送中断,发送模块800响应中断依次从发送队列中取出待转发数据进行发送。发送模块采取轮询的策略发送数据,即按照时隙要求依次轮询1-8发送队列,然后再从1队列开始轮询。完成1,5队列数据发送的同时,向装填模块发出装填中断,触发装填模块的流水装填动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的步骤。
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接收待转发数据,当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并在发送的同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推动后续时隙待转发数据的装填,与TDMA机制契合,以流水方式装填数据使装填时能更高效地填充数据,提高装填过程的效率,使发送过程可以实现到点即发,免除等待的时间,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效率,综合提高了TDMA的数据转发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
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所述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触发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至发送队列,所述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为特定编号的发送队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待转发数据;
识别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或为多播数据;
当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时,获取所述待转发数据的目标地址,并根据所述目标地址给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当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时,获取缓存队列的数量,并依据所述缓存队列的数量复制所述待转发数据,并给每个复制后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还是多播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转发数据的MAC层目的地址;
当所述MAC层目的地址为单播地址时,判定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单播数据;
当所述MAC层目的地址为多播地址时,判定所述待转发数据为多播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的步骤前,还包括步骤:
向TDMA对端设备分配缓存队列,所述缓存队列与所述预设分发标记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指向所述待转发数据的指针;
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指向待转发数据的指针分发至相应的缓存队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所述装填中断信号与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对应;
获取TDMA时隙的时隙长度以及时隙顺序;
根据所述时隙长度,获取所述TDMA时隙内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长度;
根据所述时隙顺序,依次从所述预设分发标记所指定的缓存队列中,取出当前时隙可发送的最大长度的待转发数据;
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
根据所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以轮询方式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
8.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标记模块,用于接收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分配预设分发标记;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分发标记,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分发至对应的缓存队列;
装填模块,用于当获取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装填到发送队列;
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TDMA的发送中断信号时,发送所述发送队列内的所述待转发数据,当发送完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的所述待转发数据时,生成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所述后续时隙的装填中断信号用于触发装填后续时隙的待转发数据至发送队列,所述预设节点的发送队列为特定编号的发送队列。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059626.8A 2018-01-22 2018-01-22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37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9626.8A CN108337187B (zh) 2018-01-22 2018-01-22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9626.8A CN108337187B (zh) 2018-01-22 2018-01-22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187A CN108337187A (zh) 2018-07-27
CN108337187B true CN108337187B (zh) 2022-03-25

Family

ID=6292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962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37187B (zh) 2018-01-22 2018-01-22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7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6114B (zh) * 2022-11-18 2023-04-07 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tdma突发长度估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451A (zh) * 2008-01-22 2008-07-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步信道预约的虚拟分组冲突解决方法
CN102638402A (zh) * 2012-03-28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双缓存技术中填充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02266A (zh) * 2012-09-11 2012-11-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动态自组织网络高效tdma协议的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3940B2 (en) * 2005-06-01 2010-11-30 Cisco Technology, Inc. Filling token buckets of schedule entr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451A (zh) * 2008-01-22 2008-07-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步信道预约的虚拟分组冲突解决方法
CN102638402A (zh) * 2012-03-28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双缓存技术中填充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02266A (zh) * 2012-09-11 2012-11-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动态自组织网络高效tdma协议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187A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2124B (zh) 多芯片通信系统、方法、芯片及存储介质
US11638252B2 (en) Fas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multiple transfer rate partitioning and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WO202102290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92233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slot resources
JP479046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282855B (zh) 资源抢占方法及站点
US2012018887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U2008152287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абором информации, относящейся к соединению связи
CN103379650B (zh) 一种资源碰撞的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11654348B (zh)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056312A (zh) M2m通信的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002918B1 (en) Time-based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756654B2 (en) Timer-based scheme for user equipment queue state estimation
CN110113781B (zh) 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上报、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337187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90007895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할당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2165262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WO2016106507A1 (zh)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WO2020238797A1 (zh) 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基站、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29465A (zh) 总线地址分配方法及总线系统
JP6147934B2 (ja) デバイス間近接サービスにおいて信号を伝送する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ーイクイップメント
US2011020603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wireless nodes
WO2017054562A1 (zh) 一种随机竞争方法、站点、接入点及系统
CN115529675A (zh) 基于混合的mac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866111B (zh) 一种地址绑定方法、系统、主控节点和设备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