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8505A -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8505A
CN108328505A CN201810167520.XA CN201810167520A CN108328505A CN 108328505 A CN108328505 A CN 108328505A CN 201810167520 A CN201810167520 A CN 201810167520A CN 108328505 A CN108328505 A CN 108328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upporting surface
fastening face
groove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75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 Zhi Robo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 Zhi Robo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 Zhi Robo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 Zhi Robo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75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8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8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850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调节体、第一限位机构、第二调节体、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三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气囊和第一衔接座,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调节体包括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气囊和第二衔接座,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三移动板、第四移动板、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所述第三调节体包括第三支撑组件、第三气囊和第三衔接座。本发明达到了方便携带,具有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较大,适应性强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汽车维修是查找汽车出现故障的原因,并且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以及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通常需要抬高汽车的底盘,来对汽车进行检测和维护,如若汽车行驶中发生故障,则需抬高汽车底盘,来换汽车轮胎或其它配件。
对于汽车维修而言,现有技术中常将千斤顶作为使汽车进行升降的设备,千斤顶是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起重设备。千斤顶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常放在汽车的工具箱里。若开车出门在外需要更换轮胎时,可以使用千斤顶来顶起汽车的底盘,在车轮离开地面后,再对轮胎进行更换。但是,由于千斤顶自重较大,常将千斤顶放在汽车里,增加了汽车的载荷,会浪费大量燃料,降低运输效率,使得携带不方便;若汽车轮胎陷入泥潭中,使千斤顶来顶起汽车时,车身会晃动而使顶起过程不平稳,无法顺利的使汽车进行升降;并且受到千斤顶行程的限制,所顶起的高度较小。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汽车进行升降的设备携带不方便,且抬升底盘高度小、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汽车进行升降的设备携带不方便,且抬升底盘高度小、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所述汽车包括底盘,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包括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第一贴合面、第二贴合面和第一气孔,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连接;第一衔接座,所述第一衔接座包括第一紧固面、第二紧固面和第三紧固面,所述第一紧固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紧固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一紧固面和所述第二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三紧固面位于所述第一紧固面和所述第二紧固面之间;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端,所述第一卡接端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卡接;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包括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端,所述第二卡接端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所述第五侧面设置有第四凹槽;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紧固面连接;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紧固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第二调节体,所述第二调节体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面和第四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设置有第三卡接端和第四卡接端,所述第三卡接端和所述第三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四卡接端和所述第四凹槽相卡接;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有第三贴合面、第四贴合面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三贴合面和所述第四支撑面固定连接;第二衔接座,所述第二衔接座包括第四紧固面、第五紧固面和第六紧固面,所述第四紧固面设置有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所述第五紧固面和所述第四贴合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支撑面和所述第四支撑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和所述第四贴合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四紧固面和所述第五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六紧固面位于所述第四紧固面和所述第五紧固面之间;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三移动板,所述第三移动板包括第七侧面、第八侧面和第九侧面,所述第七侧面设置有第五卡接端,所述第五卡接端和所述第五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八侧面设置有第七凹槽;第四移动板,所述第四移动板包括第十侧面、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第十侧面设置有第六卡接端,所述第六卡接端和所述第六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十一侧面设置有第八凹槽;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九侧面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紧固面连接;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二侧面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紧固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第三调节体,所述第三调节体包括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五支撑面和第六支撑面,所述第五支撑面设置有第七卡接端和第八卡接端,所述第七卡接端和所述第七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八卡接端和所述第八凹槽相卡接;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设置有第五贴合面、第六贴合面和第三气孔,所述第五贴合面和所述第六支撑面固定连接;第三衔接座,所述第三衔接座包括第七紧固面和第八紧固面,所述第七紧固面和所述第六贴合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五支撑面和所述第六支撑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五贴合面和所述第六贴合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七紧固面和所述第八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八紧固面和底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杆,所述第一锁紧杆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连接;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二锁紧杆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卡接;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锁紧杆的两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是所述第二锁紧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垂直,且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紧固面相垂直;其中,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锁紧杆,所述第三锁紧杆设置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四支撑面固定连接;第四锁紧杆,所述第四锁紧杆设置有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六端相卡接;其中,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是所述第三锁紧杆的两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八端是所述第四锁紧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所述第六端和所述第四支撑面相垂直,且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紧固面相垂直;其中,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七端之间,所述第八端位于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七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五锁紧杆,所述第五锁紧杆设置有第九端和第十端,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六支撑面固定连接;第六锁紧杆,所述第六锁紧杆设置有第十一端和第十二端,所述第十一端和所述第七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端和所述第十端相卡接;其中,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十端是所述第五锁紧杆的两端,所述第十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端是所述第六锁紧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所述第十端和所述第六支撑面相垂直,且所述第十二端和所述第七紧固面相垂直;其中,所述第十端位于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十一端之间,所述第十二端位于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十一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气阀,所述第一气阀和所述第一气孔相通;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气阀和所述第二气孔相通;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输送端,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气阀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气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输送端之间;所述第一气阀位于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气阀位于所述第二气孔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气阀,所述第三气阀和所述第三气孔相通;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设置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输送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三气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气阀位于所述第三气孔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输送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所述第一贴合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二贴合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三贴合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四贴合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五贴合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六贴合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八紧固面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将第一调节体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二支撑面和第一气囊的第一贴合面固定连接,第一气囊的第二贴合面和第一衔接座的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将第一限位机构中第一移动板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一紧固面上的第一凹槽相卡接,第二移动板的第二卡接端和第一紧固面上的第二凹槽相卡接,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和第三侧面、第三紧固面连接,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和第六侧面、第三紧固面连接。再将第二调节体中第二支撑组件的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卡接,第二气囊的第三贴合面和第四支撑面固定连接,第四贴合面和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将第二限位机构中第三移动板的第五卡接端和第五凹槽相卡接,第四移动板的第六卡接端和第六凹槽相卡接;第三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和第九侧面、第六紧固面连接,第四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和第十二侧面、第六紧固面连接。将第三调节体中第三支撑组件的第七卡接端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和第八凹槽相卡接;第三气囊的第五贴合面和第六支撑面固定连接,第六贴合面和第三衔接座的第七紧固面固定连接。由于第三衔接座的第八紧固面和底盘相连接,第一调节体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面和地面接触,通过向第一气囊的第一气孔、第二气囊的第二气孔、第三气囊的第三气孔中充气,继而逐渐抬高汽车底盘,以进行维修;维修完之后,通过排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中气体,以方便携带。从而达到方便携带,具有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较大,适应性强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中第二调节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0—第一调节体,110—第一支撑组件,111—第一支撑面,112—第二支撑面,120—第一气囊,121—第一贴合面,122—第二贴合面,123—第一气孔,130—第一衔接座;
200—第一限位机构,210—第一移动板,220—第二移动板,230—第一伸缩杆,240—第二伸缩杆;
300—第二调节体,310—第二支撑组件,311—第三支撑面,312—第四支撑面,320—第二气囊,321—第三贴合面,322—第四贴合面,323—第二气孔,330—第二衔接座;
400—第二限位机构,410—第三移动板,420—第四移动板,430—第三伸缩杆,440—第四伸缩杆;
500—第三调节体,510—第三支撑组件,511—第五支撑面,512—第六支撑面,520—第三气囊,521—第五贴合面,522—第六贴合面,523—第三气孔,530—第三衔接座,531—第七紧固面,532—第八紧固面;
600—第一锁紧杆,610—第二锁紧杆,620—第三锁紧杆,630—第四锁紧杆,640—第五锁紧杆,650—第六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将第一调节体100中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一气囊120的第一贴合面121固定连接,第一气囊120的第二贴合面122和第一衔接座130的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将第一限位机构200中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一紧固面上的第一凹槽相卡接,将第一限位机构200中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二卡接端和第一紧固面上的第二凹槽相卡接,第一伸缩杆230的两端分别和第三侧面、第三紧固面连接,第二伸缩杆240的两端分别和第六侧面、第三紧固面连接。再将第二调节体300中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卡接,第二气囊320的第三贴合面321和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第四贴合面322和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将第二限位机构400中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五卡接端和第五凹槽相卡接,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六卡接端和第六凹槽相卡接;第三伸缩杆430的两端分别和第九侧面、第六紧固面连接,第四伸缩杆440的两端分别和第十二侧面、第六紧固面连接。将第三调节体500中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七卡接端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和第八凹槽相卡接;第三气囊520的第五贴合面521和第六支撑面512固定连接,第六贴合面522和第三衔接座530的第七紧固面531固定连接。由于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和底盘相连接,第一调节体100中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一支撑面111和地面接触,通过向第一气囊120的第一气孔123、第二气囊320的第二气孔323、第三气囊520的第三气孔523中充气,继而逐渐抬高汽车底盘,以进行维修;维修完之后,通过排出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三气囊520中气体,以方便携带。从而达到方便携带,具有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较大,适应性强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100、第一限位机构200、第二调节体300、第二限位机构400和第三调节体500。现分别对第一调节体100、第一限位机构200、第二调节体300、第二限位机构400和第三调节体500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对于第一调节体100而言:
第一调节体10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0、第一气囊120和第一衔接座130。
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1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面111和第二支撑面112。其中,第一支撑面111和第二支撑面112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第一气囊120设置有第一贴合面121、第二贴合面122和第一气孔123,第一贴合面121和第二支撑面112固定连接,且二者无缝衔接。其中,第一贴合面121和第二贴合面122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第一贴合面121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第二贴合面122的水平截面也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另外,第一衔接座130包括第一紧固面、第二紧固面和第三紧固面,第一紧固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紧固面和第二贴合面122固定连接,且二者无缝衔接。其中,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第三紧固面位于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一支撑面111可以和地面相互接触。如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第一支撑组件110放置在汽车底盘之下,并且保持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一支撑面111支持在地面之上。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地面的不平整度而导致第一支撑面111在与地面接触时出现摇晃等现象,而影响第一支撑组件110的支撑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支撑面111的截面可以是凹陷状,也即第一支撑面111的两侧边缘呈凸起状,第一支撑面111的中间部位呈凹陷状,使得当出现地面不平整如有凸起时,通过第一支撑面111的两侧边缘放置于地面凸起部位的两侧,而地面凸起部位恰好置于第一支撑面111的凹陷部位处,继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10在地面上平稳支撑。
另外,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二支撑面112可以和第一气囊120的第一贴合面121固定连接,且二者无缝衔接。第一气囊120的第二贴合面122可以和第一衔接座130的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且二者无缝衔接。在第一衔接座130的第一紧固面上所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第一凹槽可以和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一卡接端相互匹配,即实现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卡接;第二凹槽可以和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二卡接端相互匹配,即实现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卡接。
为了对第一支撑组件110、第一气囊120和第一衔接座130之间的连接关系、相互作用原理进行详细说明,现提供以下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解释:
第一种实施方式,通过第一气囊120中的第一气孔123向第一气囊120的内部输送支撑介质,该支撑介质用于将第一气囊120完全鼓起以实现支撑作用,该支撑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气液混合物,本实施例不做限制。这样就使得进入第一气囊120内部的支撑介质(如气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挤压第一气囊120的内壁继而使得第一气囊120向外扩张。由于第一气囊120的第一贴合面121和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二支撑面112固定连接,第一气囊120的第二贴合面122和第一衔接座130的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一支撑面111在地面起支撑作用。继而向外不断扩张的第一气囊120使得第二紧固面和第一支撑面111之间的间距不断增大,以抬高第一衔接座130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而由于第一衔接座置于汽车底盘的下面,与汽车底盘相接触,继而通过作用于汽车底盘而达到抬升汽车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第一贴合面121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第二贴合面122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这将使得作用面的面积更大,抬升第二紧固面的过程更平稳,从而达到有利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地面不平坦处、泥泞路面等),使汽车底盘能够平稳上升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对汽车维修完之后,可以将充满气体的第一气囊120中第一气孔123打开,以排出第一气囊120内部的气体。在第一气囊120内部气体不断排出的过程中,第一气囊120内部的压降将不断减小,使得第二紧固面和第一支撑面111之间的间距也不断减小,此时,汽车的底盘和地面的间距也会不断减小。继而使汽车恢复到与汽车接触的正常状态,使第一气囊120的体积不断减小,方便收纳。从而达到使第一支撑组件110、第一气囊120和第一衔接座130方便携带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以气体来增大或减小第一气囊120的体积,使得排出气体后第一气囊120的重量较轻,继而使第一支撑组件110、第一气囊120和第一衔接座130整体的重量也较轻,从而达到减轻第一支撑组件110、第一气囊120和第一衔接座130整体的重量,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燃料的消耗,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使携带更方便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一限位机构200而言:
第一限位机构200可以包括第一移动板210、第二移动板220、第一伸缩杆230和第二伸缩杆240。
其中,第一移动板210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端,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卡接;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凹槽。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第三侧面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第二移动板220包括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端,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卡接;第五侧面设置有第四凹槽。其中,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第六侧面位于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之间。第一伸缩杆230的一端和第三侧面连接,第一伸缩杆230的另一端和第一衔接座130的第三紧固面连接;第二伸缩杆240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240的另一端和第一衔接座130的所述第三紧固面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伸缩杆230的一端和第三侧面连接,第一伸缩杆230的另一端可以和第三紧固面连接。通过第一伸缩杆230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移动板210的移动,使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互连接或分离。如当第一伸缩杆230逆时针(如图1中向左)移动时,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互分离,当第一伸缩杆230顺时针(如图1中向右)移动时,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伸缩杆240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移动板220的移动,使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连接或分离。如当第二伸缩杆240顺时针(如图1中向右)移动时,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分离,当第二伸缩杆240逆时针(如图1中向左)移动时,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对处于向外扩张的第一气囊120进行支撑,提高第一气囊120的第一贴合面121和第一贴合面122之间的支撑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锁紧杆600和第二锁紧杆610。
第一锁紧杆600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支撑面112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是第一锁紧杆600的两端,第二端和第二支撑面112相垂直,第二端可以位于第一端和下述第二锁紧杆610中的第三端之间。
第二锁紧杆610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和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第四端和第二端相卡接。其中,第三端和第四端是第二锁紧杆610的两端,第四端和第二紧固面相垂直,第四端位于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并且第二端也可以位于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
其中,当第一气囊120处于较大体积时,可以将第一锁紧杆600的第二端和第二锁紧杆610的第四端相卡接,由于第一锁紧杆600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面112固定连接,第二锁紧杆610的第三端和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此时,可以由第一锁紧杆600和第二锁紧杆610,来支持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以固定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之间的间距。同时,第一锁紧杆600可以是正整数个,如1个、2个、3个、4个、5个等;第二锁紧杆610也可以是正整数个,如1个、2个、3个、4个、5个等。第二锁紧杆610和第一锁紧杆600相互匹配,即第一锁紧杆600是2个时,第二锁紧杆610也是2个,2个第一锁紧杆600和2个第二锁紧杆610分别支撑在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之间,并且2个第一锁紧杆600和2个第二锁紧杆610分别相互卡接。从而达到增大第一气囊120对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的支撑力,有利于稳定第一气囊120的抬升高度,使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之间有固定的间距,防止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之间距离不断变动,导致无法对汽车底盘进行维护。若第一气囊120发生气体意外泄漏时,支撑在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二紧固面之间的第一锁紧杆600和第二锁紧杆610,还可以防止汽车底盘突然下降,危及进入汽车底盘的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达到使处于抬高状态的汽车底盘高度更稳定,提高对汽车底盘进行维修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请继续参见图1,为了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的升降装置的升降高度,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调节体300,即在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时,可以在位于竖直方向上(如图1中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叠加第二调节体300。其中,第二调节体300可以包括第二支撑组件310、第二气囊320和第二衔接座330。
具体而言,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二侧面上还设置有可以用于和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的第三卡接端相互匹配的第三凹槽,即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的第三卡接端可以和该第三凹槽相卡接。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五侧面上也还设置有可以用于和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的第四卡接端相互匹配的第四凹槽,即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的第四卡接端可以和该第四凹槽相卡接。当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连接在一起,并且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连接在一起时,第一移动板210和第二移动板220可以支撑第二支撑组件310。
通过第一限位机构200中第一伸缩杆230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移动板210的移动,使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互连接或分离;通过第二伸缩杆240的移动,也可以带动第二移动板220的移动,使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连接或分离。当第一移动板210和第一凹槽相互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板220和第二凹槽相互连接时,在第一移动板210上可以形成与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的第三卡接端相匹配的第三凹槽,以及在第二移动板220上可以形成与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第四卡接端相匹配的第四凹槽。
这样就使得,通过将第二支撑组件310中的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卡接的方式,使第二支撑组件310和第一移动板210,以及第二移动板220固定连接,继而增大竖直方向的高度,可以增大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有利于支撑车轮较高的汽车。从而达到可以使汽车起降的高度更大的技术效果。
另外,在第一卡接端和第一凹槽相互分离,并且第二卡接端和第二凹槽相互分离时,由于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三凹槽和第二移动板220的第四凹槽也相对分离,便可以实现位于横向上(如图1中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在第一移动板210上叠加新的调节体(结构可以和第二调节体300相同,具有和第一凹槽相卡接的卡接端),和/或,在第二移动板220上叠加新的调节体(结构可以和第二调节体300相同,具有和第二凹槽相卡接的卡接端)。继而增大横向的面积,有利于支撑底盘横向面积较大的汽车,或者可以在抬升汽车底盘的过程中,使汽车在横向上更平稳。从而达到使汽车起降过程更平稳,可以使用底盘横向面积较大车辆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的,在第二调节体中,第三支撑面311和第四支撑面312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第二气囊320设置有第三贴合面321、第四贴合面322和第二气孔323,第三贴合面321和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其中,第三贴合面321和第四贴合面322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第三贴合面321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第四贴合面322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第二衔接座330包括第四紧固面、第五紧固面和第六紧固面,第四紧固面设置有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第五紧固面和第四贴合面322固定连接。其中,第四紧固面和第五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第六紧固面位于第四紧固面和第五紧固面之间。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第二调节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第一调节体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第二调节体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未详述部分,可参阅上述第一调节体的阐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的,为了向第一气囊120和第二气囊输320中输送支撑介质,使该支撑介质用于增大第一气囊120和第二气囊输320内的压强;本发明提供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一输气管。
第一气阀可以和第一气孔123相通,第二气阀可以和第二气孔323相通。第一输气管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输送端,第一接口和第一气阀连接,第二接口和第二气阀连接。其中,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接口和输送端之间;第一气阀位于第一气孔123和第一接口之间,第二气阀位于第二气孔323和第二接口之间。
请参见图1和图2。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三卡接端可以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可以和第四凹槽相卡接,使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三支撑面311和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二侧面固定连接,以及使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三支撑面311和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五侧面固定连接。继而当第一气囊120推动第一移动板210和第二移动板220移动时,也带动第二支撑组件310一起移动。
第二气囊320的第三贴合面321和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第四贴合面322和第二衔接座330的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在第二衔接座330的第四紧固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第五凹槽可以和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五卡接端相卡接,第六凹槽可以和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六卡接端相卡接。继而当第二气囊320推动第三移动板410和第四移动板420移动时,也可以带动第二限位机构400中第三移动板410、第四移动板420一起移动。
为了在第一气囊120上叠加第二气囊320,实现增加抬高汽车底盘的高度。现提供以下两种实施方式对第二支撑组件310、第二气囊320和第二衔接座330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通过第二气囊320中第二气孔323向第二气囊320的内部输送气体(也可以是液体),通过第一气囊120中第一气孔123向第一气囊120的内部输送气体,进入第二气囊320内部的气体将不断增大第二气囊320内部的压强,进入第一气囊120内部的气体将不断增大第一气囊120内部的压强。由于第二气囊320的第三贴合面321和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第二气囊320的第四贴合面322和第二衔接座330的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的第三卡接端可以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可以和第四凹槽相卡接。继而体积不断增大的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会使第四支撑面312和第五紧固面之间的间距不断增大,以抬高第二衔接座330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使汽车底盘不断升高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第三贴合面321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第四贴合面322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这将使抬升第五紧固面的过程更平稳,从而达到有利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地面不平坦处、泥泞路面等),使汽车底盘能够平稳上升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对汽车维修完之后,可以将充满气体的第二气囊320中第二气孔323打开,将充满气体的第一气囊120中第一气孔123打开,以排出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内部的气体。在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内部气体不断排出的过程中,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内部的压降将不断减小,使得第四支撑面312和第五紧固面之间的间距也不断减小,此时,汽车的底盘和地面的间距也会不断减小。继而使汽车恢复到与汽车接触的正常状态,使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的体积不断减小;同时由于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的第三卡接端可以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可以和第四凹槽相卡接,使得第二支撑组件310和第一移动板210,以及第二移动板220为可拆卸的连接,即第二支撑组件310和第一移动板210,以及第二移动板220可以相互分离,使得方便收纳。从而达到使第二支撑组件310、第二气囊320和第二衔接座330方便携带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以气体来增大或减小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的体积,使得排出气体后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的重量较轻,继而使第二支撑组件310、第二气囊320和第二衔接座330整体的重量也较轻,从而达到减轻第二支撑组件310、第二气囊320和第二衔接座330整体的重量,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燃料的消耗,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使携带更方便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二限位机构400而言:
第二限位机构400可以包括第三移动板410、第四移动板420、第三伸缩杆430和第四伸缩杆440。
其中,第三移动板410包括第七侧面、第八侧面和第九侧面,第七侧面设置有第五卡接端,第五卡接端和第五凹槽相卡接;第八侧面设置有第七凹槽。其中,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第九侧面位于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之间。第四移动板420包括第十侧面、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第十侧面设置有第六卡接端,第六卡接端和第六凹槽相卡接;第十一侧面设置有第八凹槽。其中,第十侧面和第十一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第十二侧面位于第十侧面和第十一侧面之间。第三伸缩杆430的一端和第九侧面连接,第三伸缩杆430的另一端和第六紧固面连接;第四伸缩杆440的一端和第十二侧面连接,第四伸缩杆440的另一端和第六紧固面连接。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中第二调节体3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七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和第五凹槽相互卡接的第五卡接端;第三移动板410的第八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和第三支撑组件510中第七卡接端相互匹配的第七凹槽,即第七凹槽可以和第七卡接端相互卡接。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十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和第六凹槽相互卡接的第六卡接端;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十一侧面上设置有和第三支撑组件510中第八卡接端相互匹配的第八凹槽,即第八凹槽可以和第八卡接端相互卡接。当第七凹槽和第七卡接端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第八凹槽和第八卡接端相互连接在一起时,第三移动板410和第四移动板420可以用于支撑第三支撑组件510。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对处于向外扩张的第二气囊320进行支撑,提高第二气囊320中两个贴合面之间的支撑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可以包括包括第三锁紧杆620和第四锁紧杆630。
第三锁紧杆620设置有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五端和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其中,第五端和第六端是第三锁紧杆620的两端,第六端和第四支撑面312相互垂直,第六端位于第五端和第七端之间。
第四锁紧杆630设置有第七端和第八端,第七端和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第八端和第六端相卡接。其中,第七端和第八端是第四锁紧杆630的两端,第八端和第五紧固面相互垂直,第八端位于第五端和第七端之间。
其中,当第二气囊320处于较大体积时,可以将第三锁紧杆620的第六端和第四锁紧杆630的第八端相卡接,由于第三锁紧杆620的第五端和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第四锁紧杆630的第七端和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此时,可以通过第三锁紧杆620和第四锁紧杆630,来支持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以固定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之间的间距。同时,第三锁紧杆620可以是正整数个,如1个、2个、3个、4个、5个等;第四锁紧杆630也可以是正整数个,如1个、2个、3个、4个、5个等。第三锁紧杆620和第四锁紧杆630相互匹配,即第三锁紧杆620是2个时,第四锁紧杆630也是2个,2个第三一锁紧杆和2个第四锁紧杆630分别支撑在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之间,并且2个第三锁紧杆620和2个第四锁紧杆630分别相互卡接。从而达到增大第二气囊320对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的支撑力,有利于稳定第二气囊320的抬升高度,使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之间有固定的间距,防止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之间距离不断变动,导致无法对汽车底盘进行维护。若第二气囊320发生气体意外泄漏时,支撑在第四支撑面312和第四紧固面之间的第三锁紧杆620和第四锁紧杆630,还可以防止汽车底盘突然下降,危及进入汽车底盘的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达到使处于抬高状态的汽车底盘高度更稳定,提高对汽车底盘进行维修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请继续参见图1,为了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的升降装置的升降高度,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调节体500,即在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七卡接端可以和第七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第八卡接端可以和第八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如图1中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叠加第三调节体500。其中,第三调节体500可以包括第三支撑组件510、第三气囊520和第三衔接座530。
具体而言,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七卡接端可以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可以和第八凹槽相卡接,使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五支撑面511和第三移动板410的第八侧面固定连接,以及使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五支撑面511和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十一侧面固定连接。继而当第一气囊120和第二气囊320,推动第三移动板410和第四移动板420移动时,也带动第三支撑组件510一起移动。
第三气囊520的第五贴合面521和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六支撑面512固定连接,第六贴合面522和第三衔接座530的第七紧固面531固定连接。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可以和底盘相连接,即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可以和底盘可拆卸的连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放置在汽车底盘之下,通过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三气囊520推动第三衔接座530移动,由于第三衔接座530的第七紧固面531和第六贴合面522固定连接,当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移动到和底盘相接触时,再继续通过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三气囊520推动第三衔接座530,会使得汽车底盘不断抬升。
这样就使得,通过将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七卡接端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和第八凹槽相卡接的方式,使第三支撑组件510和第三移动板410,以及第四移动板420固定连接,继而增大竖直方向的高度,可以增大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有利于支撑车轮较高的汽车。从而达到可以使汽车起降的高度更大的技术效果。
另外,第三伸缩杆430的一端可以和第九侧面连接,第三伸缩杆430的另一端可以和第六紧固面连接。通过第三伸缩杆430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三移动板410的移动,使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互连接或分离。如当第三伸缩杆430逆时针(如图1中向左)移动时,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互分离,当第三伸缩杆430顺时针(如图1中向右)移动时,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三伸缩杆430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三移动板410的移动,使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互连接或分离。如当第四伸缩杆440顺时针(如图1中向右)移动时,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互分离,当第四伸缩杆440逆时针(如图1中向左)移动时,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
若在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互连接在一起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如图1中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叠加第三调节体500,如通过将第三支撑组件510中第七卡接端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和第八凹槽相卡接的方式,使第三支撑组件510和第三移动板410,以及第四移动板420固定连接。继而增大竖直方向的高度,以增大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有利于支撑车轮较高的汽车。从而达到可以使汽车起降的高度更大的技术效果。
若在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互分离,并且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互分离时,由于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五凹槽和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六凹槽也相对分离,便可以实现位于横向上(如图1中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在第三移动板410上叠加新的调节体(结构可以和第二调节体300相同,具有和第二凹槽相卡接的卡接端),和/或,在第四移动板420上叠加新的调节体(结构可以和第二调节体300相同,具有和第二凹槽相卡接的卡接端)。继而增大横向的面积,有利于支撑底盘横向面积较大的汽车,或者可以在抬升汽车底盘的过程中,使汽车在横向上更平稳。从而达到使汽车起降过程更平稳,可以使用底盘横向面积较大车辆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的,在第三调节体500中,第三支撑组件510可以包括第五支撑面511和第六支撑面512,第五支撑面511设置有第七卡接端和第八卡接端,第七卡接端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和第八凹槽相卡接。其中,第五支撑面511和第六支撑面512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
第三气囊520可以设置有第五贴合面521、第六贴合面522和第三气孔523,第五贴合面521和第六支撑面512固定连接。其中,第五贴合面521和第六贴合面522是两个相对立的面,第五贴合面521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第六贴合面522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第三衔接座530可以包括第七紧固面531和第八紧固面532,第七紧固面531和第六贴合面522固定连接。其中,第七紧固面531和第八紧固面532是两个相对立的面,第八紧固面532和底盘相连接,第八紧固面532的水平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为了在第二气囊320上叠加第三气囊520,实现增加抬高汽车底盘的高度。现提供以下两种实施方式对第三支撑组件510、第三气囊520和第三衔接座530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通过第三气囊520中第三气孔523向第三气囊520的内部输送气体(也可以是液体),第二气囊320中第二气孔323向第二气囊320的内部输送气体,第一气囊120中第一气孔123向第一气囊120的内部输送气体,进入第三气囊520内部的气体将不断增大第三气囊520内部的压强,进入第二气囊320内部的气体将不断增大第二气囊320内部的压强,进入第一气囊120内部的气体将不断增大第一气囊120内部的压强。由于第三气囊520的第五贴合面521和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六支撑面512固定连接,第六贴合面522和第三衔接座530的第七紧固面531固定连接,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和底盘相接触。继而体积不断增大的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会使第六支撑面512和第七紧固面531之间的间距不断增大,以抬高第三衔接座530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使汽车底盘不断升高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第五贴合面521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第六贴合面522的水平截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这将使抬升第七紧固面531的过程更平稳,从而达到有利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地面不平坦处、泥泞路面等),使汽车底盘能够平稳上升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对汽车维修完之后,可以将充满气体的第三气囊520中第三气孔523打开,将充满气体的第二气囊320中第二气孔323打开,将充满气体的第一气囊120中第一气孔123打开,以排出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内部的气体。在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内部气体不断排出的过程中,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内部的压降将不断减小,使得第六支撑面512和第七紧固面531之间的间距也不断减小,此时,汽车的底盘和地面的间距也会不断减小。继而使汽车恢复到与汽车接触的正常状态,使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的体积不断减小;同时由于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的第七卡接端可以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可以和第八凹槽相卡接,使得第三支撑组件510和第三移动板410,以及第四移动板420为可拆卸的连接,即第三支撑组件510和第三移动板410,以及第四移动板420可以相互分离,使得方便收纳。从而达到使第三支撑组件510、第三气囊520和第三衔接座530方便携带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以气体来增大或减小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的体积,使得排出气体后第三气囊5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一气囊120的重量较轻,继而使第三支撑组件510、第三气囊520和第三衔接座530整体的重量也较轻,从而达到减轻第三支撑组件510、第三气囊520和第三衔接座530整体的重量,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燃料的消耗,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使携带更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了向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输320和第三气囊520输送支撑介质,使该支撑介质用于增大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输320和第三气囊520内的压强;本发明提供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输气管、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和第二输气管。其中,第一输气管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输送端,第一接口和第一气阀连接,第二接口和第二气阀连接。其中,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接口和输送端之间;第一气阀位于第一气孔123和第一接口之间,第二气阀位于第二气孔323和第二接口之间。第三气阀和第三气孔523相通。第二输气管设置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三接口和输送端连接,第四接口和第三气阀连接。其中,第三气阀位于第三气孔523和第四接口之间,第三接口位于第四接口和输送端之间。
请参见图1和图2。第一气囊120中第一气孔123可以和第一气阀通过管道相通,即第一气阀可以打开第一气孔123,使气体进入第一气孔123内;或者,第一气阀可以关闭第一气孔123,使气体无法进入第一气孔123内。并且,第一气阀和第一输气管的第一接口可以通过管道相互连接,使第一输气管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阀,经过第一气孔123进入第一气囊120内。
第二气囊320中第二气孔323可以和第二气阀通过管道相通,即第二气阀可以打开第二气孔323,使气体进入第二气孔323内;或者,第二气阀可以关闭第二气孔323,使气体无法进入第二气孔323内。并且,第二气阀和第一输气管的第二接口可以通过管道相互连接,使第一输气管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气阀,经过第二气孔323进入第二气囊320内。
第三气囊520中第三气孔523可以和第三气阀通过管道相通,即第三气阀可以打开第三气孔523,使气体进入第三气孔523内;或者,第三气阀可以关闭第三气孔523,使气体无法进入第三气孔523内。并且,第三气阀和第二输气管的第四接口可以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由于第二输气管的第三接口和第一输气管的输送端相通,使第一输气管内的气体可以通过输送端进入第二输气管内,再使第二输气管内的气体通过经过第三气孔523进入第三气囊520内。继而使气体能够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形成的输气通道,分别进入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三气囊520内,通过不断增大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三气囊520的内部压强,使汽车底盘不断升高。从而达到使汽车底盘能抬升至较大高度的技术效果。
请参见图1。为了在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输320和第三气囊520之上再增加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还可以在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上设置为上述第二衔接座330中第四紧固面上的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的结构,再通过将上述第二限位机构400中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五卡接端,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六卡接端的结构。来在第三衔接座530上叠加类似第二限位机构400和第三调节体500的结构,以不断增加所能抬升的高度。由于在第三衔接座530上叠加类似第二限位机构400和第三调节体500的结构原理,和在第二衔接座330上叠加第二限位机构400和第三调节体500的原理相同,所以不再累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对处于向外扩张的第三气囊520进行支撑,提高第三气囊520的第五贴合面521、第六贴合面522之间的支撑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锁紧杆640和第六锁紧杆650。
其中,第五锁紧杆640设置有第九端和第十端,第九端和第六支撑面512固定连接。其中,第九端和第十端是第五锁紧杆640的两端,第十端和第六支撑面512相垂直,第十端位于第九端和第十一端之间。第六锁紧杆650设置有第十一端和第十二端,第十一端和第七紧固面531固定连接,第十二端和第十端相互卡接。其中,第十一端和第十二端是第六锁紧杆650的两端,第十二端和第七紧固面531相互垂直,第十二端位于第九端和第十一端之间。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第五锁紧杆64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第一锁紧杆600的结构相同,第六锁紧杆65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第二锁紧杆610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第五锁紧杆640和第六锁紧杆650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未详述部分,可参阅上述第一锁紧杆600和第二锁紧杆610的阐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将第一调节体100中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二支撑面112和第一气囊120的第一贴合面121固定连接,第一气囊120的第二贴合面122和第一衔接座130的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将第一限位机构200中第一移动板210的第一卡接端和第一紧固面上的第一凹槽相卡接,第二移动板220的第二卡接端和第一紧固面上的第二凹槽相卡接,第一伸缩杆230的两端分别和第三侧面、第三紧固面连接,第二伸缩杆240的两端分别和第六侧面、第三紧固面连接。再将第二调节体300中第二支撑组件310的第三卡接端和第三凹槽相卡接,第四卡接端和第四凹槽相卡接,第二气囊320的第三贴合面321和第四支撑面312固定连接,第四贴合面322和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将第二限位机构400中第三移动板410的第五卡接端和第五凹槽相卡接,第四移动板420的第六卡接端和第六凹槽相卡接;第三伸缩杆430的两端分别和第九侧面、第六紧固面连接,第四伸缩杆440的两端分别和第十二侧面、第六紧固面连接。将第三调节体500中第三支撑组件510的第七卡接端和第七凹槽相卡接,第八卡接端和第八凹槽相卡接;第三气囊520的第五贴合面521和第六支撑面512固定连接,第六贴合面522和第三衔接座530的第七紧固面531固定连接。由于第三衔接座530的第八紧固面532和底盘相连接,第一调节体100中第一支撑组件110的第一支撑面111和地面接触,通过向第一气囊120的第一气孔123、第二气囊320的第二气孔323、第三气囊520的第三气孔523中充气,继而逐渐抬高汽车底盘,以进行维修;维修完之后,通过排出第一气囊120、第二气囊320和第三气囊520中气体,以方便携带。从而达到方便携带,具有抬升汽车底盘的高度较大,适应性强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所述汽车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
第一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包括:
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
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第一贴合面、第二贴合面和第一气孔,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连接;
第一衔接座,所述第一衔接座包括第一紧固面、第二紧固面和第三紧固面,所述第一紧固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紧固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固定连接;
第一气阀,所述第一气阀和所述第一气孔相通;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一紧固面和所述第二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且所述第三紧固面位于所述第一紧固面和所述第二紧固面之间,所述第三紧固面和所述第一紧固面和所述第二紧固面相互垂直;
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端,所述第一卡接端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卡接;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凹槽;
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包括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端,所述第二卡接端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所述第五侧面设置有第四凹槽;
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紧固面连接;
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紧固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
第二调节体,所述第二调节体包括:
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面和第四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设置有第三卡接端和第四卡接端,所述第三卡接端和所述第三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四卡接端和所述第四凹槽相卡接;
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有第三贴合面、第四贴合面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三贴合面和所述第四支撑面固定连接;
第二衔接座,所述第二衔接座包括第四紧固面、第五紧固面和第六紧固面,所述第四紧固面设置有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所述第五紧固面和所述第四贴合面固定连接;
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气阀和所述第二气孔相通;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面和所述第四支撑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和所述第四贴合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四紧固面和所述第五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六紧固面位于所述第四紧固面和所述第五紧固面之间;
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
第三移动板,所述第三移动板包括第七侧面、第八侧面和第九侧面,所述第七侧面设置有第五卡接端,所述第五卡接端和所述第五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八侧面设置有第七凹槽;
第四移动板,所述第四移动板包括第十侧面、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第十侧面设置有第六卡接端,所述第六卡接端和所述第六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十一侧面设置有第八凹槽;
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九侧面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紧固面连接;
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二侧面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紧固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
第三调节体,所述第三调节体包括:
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五支撑面和第六支撑面,所述第五支撑面设置有第七卡接端和第八卡接端,所述第七卡接端和所述第七凹槽相卡接,所述第八卡接端和所述第八凹槽相卡接;
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设置有第五贴合面、第六贴合面和第三气孔,所述第五贴合面和所述第六支撑面固定连接;
第三衔接座,所述第三衔接座包括第七紧固面和第八紧固面,所述第七紧固面和所述第六贴合面固定连接;
第三气阀,所述第三气阀和所述第三气孔相通;
其中,所述第五支撑面和所述第六支撑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五贴合面和所述第六贴合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七紧固面和所述第八紧固面是两个相对立的面,所述第八紧固面和底盘相连接;
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输送端,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气阀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气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输送端之间;所述第一气阀位于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气阀位于所述第二气孔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
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设置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输送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三气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气阀位于所述第三气孔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输送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
第一锁紧杆,所述第一锁紧杆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连接;
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二锁紧杆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二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锁紧杆的两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是所述第二锁紧杆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
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垂直,且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紧固面相垂直;
其中,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
第三锁紧杆,所述第三锁紧杆设置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四支撑面固定连接;
第四锁紧杆,所述第四锁紧杆设置有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五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六端相卡接;
其中,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是所述第三锁紧杆的两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八端是所述第四锁紧杆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
所述第六端和所述第四支撑面相垂直,且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紧固面相垂直;
其中,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七端之间,所述第八端位于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七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还包括:
第五锁紧杆,所述第五锁紧杆设置有第九端和第十端,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六支撑面固定连接;
第六锁紧杆,所述第六锁紧杆设置有第十一端和第十二端,所述第十一端和所述第七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端和所述第十端相卡接;
其中,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十端是所述第五锁紧杆的两端,所述第十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端是所述第六锁紧杆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包括:
所述第十端和所述第六支撑面相垂直,且所述第十二端和所述第七紧固面相垂直;
其中,所述第十端位于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十一端之间,所述第十二端位于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十一端之间。
CN201810167520.XA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Withdrawn CN108328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520.XA CN108328505A (zh)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520.XA CN108328505A (zh)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8505A true CN108328505A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7520.XA Withdrawn CN108328505A (zh)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850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1567Y (zh) * 2004-12-10 2006-03-01 傅勇刚 气顶
CN201040698Y (zh) * 2007-06-06 2008-03-26 李泉洞 一种起重气袋
CN101628698A (zh) * 2009-08-10 2010-01-20 张荣楠 救援起顶气囊
CN201942473U (zh) * 2010-12-03 2011-08-24 李荣田 充气顶升起重装置
CN106276680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气囊式千斤顶
CN206219119U (zh) * 2016-11-30 2017-06-06 重庆迪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充气式自动锁止千斤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1567Y (zh) * 2004-12-10 2006-03-01 傅勇刚 气顶
CN201040698Y (zh) * 2007-06-06 2008-03-26 李泉洞 一种起重气袋
CN101628698A (zh) * 2009-08-10 2010-01-20 张荣楠 救援起顶气囊
CN201942473U (zh) * 2010-12-03 2011-08-24 李荣田 充气顶升起重装置
CN106276680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气囊式千斤顶
CN206219119U (zh) * 2016-11-30 2017-06-06 重庆迪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充气式自动锁止千斤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3128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设备
CN108358103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组件
CN108357475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设备
CN108341367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第一抬升机构
CN108328505A (zh)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CN108341369A (zh)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CN108382373A (zh) 用于汽车的升降装置
CN207059829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108358102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设备
CN108275130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第一调节体
CN108275128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第一调节体
US2756046A (en) Fluid spring gear
CN108328520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组件
CN108328502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组件
CN108383026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抬升设备
CN108275129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第一抬升机构
CN108383027A (zh) 用于抬升汽车的第一抬升机构
CN202952790U (zh) 车轴升降装置以及汽车
CN107458528A (zh) 电动车前轮支撑架
CN205739475U (zh) 一种大块玻璃转运架
CN105691140B (zh) 用于轮式装甲车或导弹运输车的压力减震系统
CN105179553B (zh) 机动车用油气相结合的减震升降稳定装置
CN214499099U (zh) 一种矿井用防倒支柱
CN2305397Y (zh) 液压高位作业平台
CN209340404U (zh) 一种汽车磁流变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