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6659A -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6659A
CN108306659A CN201810025828.0A CN201810025828A CN108306659A CN 108306659 A CN108306659 A CN 108306659A CN 201810025828 A CN201810025828 A CN 201810025828A CN 108306659 A CN108306659 A CN 108306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ub
subcarrier
carrier wave
termin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58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6659B (zh
Inventor
王印
王一印
刘重军
付杰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258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6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6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K个子载波组为所述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接收端可以用K个子载波组中信道质量较好的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进而可以在提高信道容量的同时,最大化降低接收机处理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作为高效利用无线频谱资源的有效方式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了减少MIMO系统实现的复杂度,MOMI天线选择技术被提出。
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是通过测量MOMI系统中各个接收天线的平均功率值来确定要选择的接收天线,其中,接收天线的平均功率值越大,该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效果就越好。然而,发送端天线和接收端天线形成的各信道上的不同频段出现信道衰落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整体平均功率值大的接收天线在某一段频段上的平均接收功率可能小于整体平均功率值小的接收天线在该段频段上的平均接收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接收到的数据的准确率,从而可以提高信道容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该方法中,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K个子载波组为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
可选的,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连续的Ln个子载波。
可选的,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包括: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确定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或者;将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为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可选的,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包括: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选择的装置,包括:分组单元,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K个子载波组为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
可选的,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连续的Ln个子载波。
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确定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或者;将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为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为所述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接收端可以用目标子载波组中信道质量较好的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如此,可以提高接收到的数据的准确率,从而可以提高信道容量;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不需要在所有信道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从而可以最大化降低接收机处理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天线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的信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的信道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天线选择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天线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收端和发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端可以是终端设备101,收端可以是基站102。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端可以是基站102,收端可以是终端设备101。
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
基站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
步骤202,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步骤203,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K个子载波组为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为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接收端可以用目标子载波组中信道质量较好的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如此,可以提高接收到的数据的准确率,从而可以提高信道容量;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不需要在所有信道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从而可以最大化降低接收机处理复杂度。
上述步骤201之前,可选的,接收端可以根据发送端天线的个数和接收端天线的个数确定从接收端天线中确定接收数据的接收端天线的个数。可选的,接收端可以根据发送端天线的个数、接收端天线的个数和天线选择的模式确定接收数据的接收端天线的个数。天线选择模式可以是空间复用或者空间分集。比如,在空间复用的模式下,确定接收数据的接收端天线的个数至少为2个,在空间分集的模式下,确定接收数据的接收端天线的个数至少为1个。
上述步骤20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形成了K个信道,其中M×N=K。在MIMO系统中,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形成的K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频段相同,比如,都是从25GHz至25.02GHz。信道的频段的带宽为25GHz-25.02GHz=20MHz。每个信道中包含的子载波的个数相同。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信道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信道的频段从25GH至25.02GHz,得到该信道的频段的带宽为25GHz-25.02GHz=20MHz,该20MHz的中的最前的1MHz的频段301和最后的1MHz的频段301为保护频段,剩余的18MHz分为1200个子载波302,每个子载波302的频段带宽为18MHz÷1200=15KHz。其中,GHZ为吉赫兹,MHz为兆赫兹,KHz为千赫兹。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信道中的1200个子载波都有子载波序号,比如,可以将1200个子载波从1号至1200号编号。K个信道中同一个序号的K个子载波在各自的信道的空间位置是相同的。也可以说,K个信道中同一个序号的K个子载波在各自的信道的1200个子载波中的排序是相同的。比如,K个信道中的K个1号子载波的频段都是为从25.001GHz至25.001015GHz。
可选的,子载波i在K个信道中可以看作有K个子载波i,K个子载波i所占的频段相同,只是处于不同的信道中。
基于上述图3,上述步骤201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等于1200,也就是说,可以将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中的子载波分为1200组,每一个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的数量为一个。
由于在实际情况中,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衰落情况可能不同,但是相邻的几个子载波上的信道衰落情况相差不大。因此,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个子载波组中的每个子载波组中包括连续的Ln个子载波。可选的,连续的Ln个子载波可以是指频段连续的Ln个子载波。按照上述将每个信道中的子载波编号的情况,连续的Ln个子载波即指将信道中的序号连续的Ln个子载波分到同一组。可选的,若信道中的子载波是多段连续的子载波组成的,其中任两段连续的子载波之间的频段不在该信道中,可以将每一段连续的子载波作为一个子载波组。
可选的,可以将K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中的子载波分为120组,每一个子载波组对应10个连续的子载波序号,第一个信道中的第1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1-10的10个子载波,第一个信道中的第2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11-20的10个子载波……此次类推,第K个信道中的第120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为1191-1200的10个子载波,如此,可以将K个信道中的子载波分为120×K组。
可选的,每个信道中每一个子载波组对应Ln个连续的子载波序号,但至少存在两个子载波组中对应的子载波序号的个数不一致,比如,将每个信道中的子载波分为3组,每一个子载波组对应Ln个连续的子载波序号,每个信道中的第1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1-200的200个子载波,每个信道中的第2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201-600的400个子载波,每个信道中的第3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601-1200的600个子载波。
上述步骤202中,K个信道中的每一个子载波上都有一个信道估计值,可以根据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值确定该子载波的信道质量,可选的,信道估计值在本申请中可以用符号H表示。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信道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2个发送端天线X1和X2,4个接收端天线Y1、Y2、Y3和Y4。2个发送端天线和4个接收端天线组成了8个信道K11、K12、K13、K14、K21、K22、K23和K24。其中,K11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K12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K13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3的信道,K14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4的信道,同理,K21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K22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K23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3的信道,K24指的是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4的信道。
8个信道K11、K12、K13、K14、K21、K22、K23和K24中每个信道中的每个子载波都有一个信道估计值,基于上述例子中每个信道上有1200个子载波,
K11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12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13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14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21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22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23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K24中1200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
上述第一种可选的子载波分组方式,将8个信道中每个信道中的子载波分为1200组,每一个子载波组中只有1个子载波。因此,子载波i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可以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序号为1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在这个信道估计矩阵中,同一行信道估计值对应的子载波所处的信道的接收端天线相同,同一列信道估计值对应的子载波所处的信道的发送端天线相同。类似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序号为3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一个信道估计矩阵包括8个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道估计矩阵作为一种表示方式,并不具有限定作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该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子载波组的子载波对应的信道估计值H为复数,复数可以表示为a+bi。可选的,可以根据子载波组的子载波对应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根据上述的例子,序号为1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其中包括8个信道中的8个子载波组,每个子载波组中包括一个序号为1的子载波。第1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2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3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4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5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6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7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8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的公式,可以确定8个信道中每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的值其中, 为正数。
上述步骤203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比如上述的例子,要从上述8个信道中确定第一个子载波组对应的4个信道质量较好的信道,比如如此可以选出对应的信道,即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预设的要选择的接收端天线的个数确定出目标子载波集合。可以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比如上述的例子,由于N个子载波组集合中的每个子载波组集合中包括的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因此,8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了4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每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该子载波组集合中的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的值的和。第1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1,第一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第2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2,第2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第3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3,第3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第4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4,第4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如此,确定2个信道质量较好的接收端天线,只要比较的值,若则确定出对应信道质量较好的2个子载波组集合,则确定出的目标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为如此可以选出 对应的信道,即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
对于K个信道上序号为2的子载波,也可以根据上述的方式选出信道质量较好的信道,进而确定发送端天线和接收端天线用于在序号为2的子载波上发送和接收数据……直至确定出发送端天线和接收端天线用于在序号为1200的子载波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上述第二种可选的子载波分组方式,可以将8个信道中每个信道中的子载波分为400组,每个信道中的每一个子载波组中包括3个子载波。比如,每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包括序号为1、序号为2和序号为3的子载波,因此,序号为1、序号为2和序号为3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同一行信道估计值对应的子载波所处的信道的接收端天线相同,同一列信道估计值对应的子载波所处的信道的发送端天线相同。类似的,序号为4、序号为5和序号为6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序号为7、序号为8和序号为9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
根据上述的例子,序号为1、序号为2和序号为3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其中包括8个信道中的8个子载波组,每个子载波组中包括一个序号为1、序号为2和序号为3的子载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8个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子载波组的子载波对应的信道估计值H为复数,复数可以表示为a+bi。可选的,可以根据子载波组的子载波对应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选的,可以将每个子载波对应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相加得到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根据上述的例子,第1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2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3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4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5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6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7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第8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公式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的公式,可以确定8个信道中每个信道中的第一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的值其中, 为正数。
上述步骤203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比如上述的例子,要从上述8个信道中确定第一个子载波组对应的4个信道质量较好的信道,比如如此可以选出对应的信道,即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预设的要选择的接收端天线的个数确定出目标子载波集合。可以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比如上述的例子,由于N个子载波组集合中的每个子载波组集合中包括的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因此,8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了4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每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该子载波组集合中的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的值的和。第1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1,第一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第2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2,第2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第3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3,第3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第4个子载波组集合对应接收端天线Y4,第4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为如此,确定2个信道质量较好的接收端天线,只要比较的值,若则确定出对应信道质量较好的2个子载波组集合,则确定出的目标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为如此可以选出 对应的信道,即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1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1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发送端天线为X2且接收端天线为Y2的信道。
对于K个信道上序号为4、序号为5和序号为6的子载波,也可以根据上述的方式选出信道质量较好的信道,进而确定发送端天线和接收端天线用于在序号为4、序号为5和序号为6的子载波上发送和接收数据……直至确定出发送端天线和接收端天线用于在序号为1198、序号为1199和序号为2000的子载波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上述步骤202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确定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
比如,基于序号为1、序号为2和序号为3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第1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1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2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2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3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3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4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4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5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5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6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6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7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7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第8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8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3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
比如,基于序号为1、序号为2和序号为3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矩阵为第1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1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2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2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3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3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4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4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5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5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6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6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7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7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第8个信道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是第8个信道中的序号为2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如此,可以减少计算的复杂度。
举个例子,接收端有4个接收端天线Y1、Y2、Y3和Y4,将每个信道的子载波分为3组,假设从8个信道的第一个子载波组确定的目标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为Y1和Y3,第二个子载波组中确定的目标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为Y1和Y4,第三个子载波组中确定的目标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为Y2和Y3。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接收端天线选择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在不同的接收端天线上选择信道质量较好的天线上的子载波组接收数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信道估计矩阵中确定出2个目标第一子载波集合的算法可以是:
A={1,2,3,4},B={};//集合A中包括4个第一子载波集合,集合B为空
for i=1:4
//确定4个第一子载波集合的信道质量的值
end
for n=1:2
J=argmax(norm(i))JA;//从第一子载波集合的信道质量的值中选出最大的值
A=A-{J},B=B+{J};//将该值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集合的标号从集合A中删除,放入集合B
end
其中,Hi为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信道估计值,为Hi的共轭,集合B中标号子载波组上选出的目标第一子载波集合。
基于以上实施例及相同构思,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选择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天线选择的装置600可以包括分组单元601和确定单元60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天线选择的装置,包括:分组单元,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K个子载波组为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M、N和K为正整数,且K为M与N的乘积;根据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为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接收端可以用目标子载波组中信道质量较好的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如此,可以提高接收到的数据的准确率,从而可以提高信道容量;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载波组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在该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不需要在所有信道中的子载波上接收数据,从而可以最大化降低接收机处理复杂度。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连续的Ln个子载波。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确定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或者;将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为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根据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选择的装置具体阐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选择的方法,在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介质(例如,CD、DVD、BD、HVD等)、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节能方法。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因此,可以参照方法侧实施例的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所述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所述M、所述N和所述K为正整数,且所述K为所述M与所述N的乘积;
根据所述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所述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所述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所述K个子载波组为所述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连续的Ln个子载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所述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包括:
根据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或者;将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为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
根据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所述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所述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包括:
根据所述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所述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所述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所述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5.一种天线选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单元,将M个发送端天线和N个接收端天线对应的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划分为S个子载波组;其中,子载波i在所述每个信道中对应的子载波组均相同;所述M、所述N和所述K为正整数,且所述K为所述M与所述N的乘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K个信道中每个信道对应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所述K个信道中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根据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所述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所述K个子载波组为所述K个信道中具有相同子载波的子载波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连续的Ln个子载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或者;将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确定为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
根据所述K*S个子载波组中每个子载波组的信道估计值的模的平方,确定所述K*S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K个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确定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根据所述N个子载波组集合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子载波组;确定所述目标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和发送端天线;其中,所述K个子载波组包括的子载波对应的接收端天线相同的子载波组属于同一个子载波组集合。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810025828.0A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06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5828.0A CN108306659B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5828.0A CN108306659B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659A true CN108306659A (zh) 2018-07-20
CN108306659B CN108306659B (zh) 2020-11-03

Family

ID=62868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5828.0A Active CN108306659B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66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170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008A (zh) * 2007-11-16 2009-05-2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输出多载波系统的接收机及其天线选择装置与方法
JP2010213333A (ja) * 2010-04-28 2010-09-24 Kddi Corp 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861704A (zh) * 2007-09-19 2010-10-13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传送数据至接收器的方法
CN104158579A (zh) * 2013-05-14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704A (zh) * 2007-09-19 2010-10-13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传送数据至接收器的方法
CN101437008A (zh) * 2007-11-16 2009-05-2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输出多载波系统的接收机及其天线选择装置与方法
JP2010213333A (ja) * 2010-04-28 2010-09-24 Kddi Corp 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4158579A (zh) * 2013-05-14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170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659B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8745B (zh) 功率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09150444B (zh) 资源单元的设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849353B2 (en) Method of grouping user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MIMO-based wireless network
CN102098784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8631831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6071840A1 (en) Efficient beam scanning for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WO2019047940A1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965554A (zh) 用于使用统一位加载和副载波穿孔的链路自适应的多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US10524273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CN10646517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004106A (zh) 一种发送分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811137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4890A (zh) 用于计算wlan中的上行链路路径损耗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35333A (zh) 一种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及网络设备、基站
KR10217663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150461B (zh) 一种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解调方法和装置
CN107690180B (zh) 功率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CN109804656A (zh) 对电信设备数据交换模式的动态选择
CN108886690A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306659A (zh)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12331A (zh) Lte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JP2023550690A (ja) 通信情報の送信、受信方法及び通信機器
CN107453855B (zh) 一种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99540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150466A (zh) 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7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Luogang District Science City, Guangzhou, Shenzhou Road, No. 10,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